风流俏佳人

着花迟

首页 >> 风流俏佳人 >> 风流俏佳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少年大将军上门女婿叶辰(又名霸婿崛起,上门龙婿)明末之生存危机入赘王婿明士穿越之极限奇兵光荣使命1937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天下枭雄江山权色
风流俏佳人 着花迟 - 风流俏佳人全文阅读 - 风流俏佳人txt下载 - 风流俏佳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94章 见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特别鸣谢:tijin送出的大神认证,特此加更!>

长安城外十里栖霞山,夏意渐浓,群山披翠,万木葱茏。

晨光熹微中,苍山如黛,翠柏森森,蜿蜒的山道如同一条灰白的带子,缠绕在青碧的山体之上,直通云雾缭绕的峰顶。

石阶之上,一青一黄两个身影,正缓缓向上移动,在漫山遍野的浓绿中,点缀出几分鲜活与肃穆。

但见那男子身着青色云纹长衫,腰束玉带,身形挺拔,面容俊朗,眉宇间自有一般挥之不去的贵气与历经沙场磨砺出的刚毅,正是杨炯。

他步履沉稳,神色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此行是来祭奠那位与他立场相悖、却又彼此存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好感的李溟。

与他并肩而行的女子,穿着一身杏黄色的留仙长裙,裙裾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宛如夏日初绽的杏花,清新脱俗。

阳光透过稀疏的叶隙洒在她身上,仿佛格外眷顾,将她裸露在外的肌肤映照得几乎透明,白得晃眼,仿佛上好的羊脂美玉温润生光。

她便是有那“杏花春雨”之姿五公主李淽。

此刻,李淽螓首微垂,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娴静的面容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思与若有心事的不安。

二人皆是无言,只迎着越发明亮的朝阳,一步步拾阶而上,脚步声在寂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清晰。

李淽低头走了几步,忽然感觉山顶方向有斑斓的光晕洒下,落在石阶上,形成跃动的七彩光斑。

她下意识地抬起头,循光望去。

只见旭日已然升高,金辉泼洒在山顶一片区域,那里似乎并非寻常土壤或植被,而是遍布着某种特殊的矿石或岩石。

日光照射其上,竟折射出如梦似幻的七彩光华,赤橙黄绿青蓝紫,交织流转,将那片山巅渲染得如同仙境一般。

“这栖霞山,相传是女娲补天遗石所化,山上多五彩石,每至晴日,遇光而生彩,绚丽非常。”李淽轻声开口,打破了沉默,她的声音柔美,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落寞,“七妹若泉下有知,能长眠于此等流光溢彩之地,心中……应是开心的吧。”

杨炯沉默了片刻,目光也从那七彩光晕上收回,投向更高处的山巅,沉声回应道:“听说山顶那片葵花田,平日是由紫金观中的道士负责打理?我回去知会鸿胪寺一声,将那片地正式划拨给道观,另拨一笔银钱,只有一个条件,必须世世代代将葵花种下去,也好生守护她的安神之所。”

李淽听了这话,眼眸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似有波澜泛起,又迅速被她压下。

她转而忧虑道:“此次动乱,对外皆言是李泽与万和宜阴谋政变,祸乱朝纲。可七妹……她毕竟也参与了,军中皆知,虽对外文书只字未提,但她身死的消息必然遮掩不住。一旦传回她曾执掌的朱雀卫,怕是要军心浮动,甚至生出大变故。”

李淽提及身死二字时,语气略有凝滞,眼神也偷偷开始打量杨炯的神态变化。

“哎!”杨炯轻叹一声,伸手虚挡了一下山头泼洒下来的、有些刺眼的七彩光晕,仿佛要将那纷繁的思绪也一并挡住,“皇家总是要些体面的。李泽叛乱,勾结外敌,屠戮兄弟,已是天家莫大的丑闻,若再牵扯进更多的皇子皇女,将这皇室内斗的脓疮彻底掀开给天下人看,你们李家的江山威望,怕是真的要伤筋动骨了。

在缩小影响这一点上,无论是朝廷,还是即将登基的李漟,都是心照不宣。不然,也不会将李淑的死,归结于被李泽蒙蔽,得知真相后羞愧自戕了。”

杨炯顿了顿,继续道:“至于朱雀卫那边,你也不必过于担心。李溟不是有个身形样貌都极其相似的替身吗?如今南疆战事未平,正好寻个机会,让她‘战死’沙场,为国捐躯。

对外如此宣称,既可保全皇家颜面,也能全了李溟一代名将的声誉,更能稳定朱雀卫军心,一举数得。”

李淽听了这话,垂在身侧的双手不自觉地微微握紧,指尖几乎要陷入柔软的掌心。

察觉到杨炯探寻的目光,她连忙轻笑一声,掩饰般地自袖中取出一方素白绣着淡黄色杏花的手帕,作势要擦拭额角并不存在的细汗。

杨炯见她如此,心中微软,自然地伸出手,接过她那方带着淡淡馨香的手帕,动作轻柔地替她擦拭光洁的额头,眼神专注而认真,不自觉地流露出难得的细腻与温柔。

李淽感受着他近在咫尺的呼吸,看着他俊朗面容上那认真的神色,心下没来由地一阵慌乱,仿佛做了什么亏心事一般。

她急忙扯回手帕,在自己脸上胡乱擦了擦,旋即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突然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杨炯,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七……七妹,她一定……非死不可吗?”

杨炯闻言,明显愣了一下,有些诧异地看向李淽。

自二人相恋以来,或者说自相识以来,李淽给他的印象一直是温婉柔顺,与世无争,从未对朝堂政事、军国方略有过任何置喙,更遑论如此直接地提出质疑。

今日她先是关心李溟身后影响,此刻又直接问出这等关键问题,实在有些反常。

不过,杨炯对李淽向来信任爱护,心中虽觉奇怪,却也未作多想,只以为她是因处理李溟后事,感怀自身,物伤其类。

毕竟,李淽亦是庶出,且生母早逝,在宫中虽因美貌被作为棋子推来推去,难免会有孤寂无依之感。她与李溟,在出身境遇上,确有几分同病相怜。

念及此处,杨炯心中那点疑惑便化作了怜惜。

他跟上李淽略显急促的脚步,与她并肩,认真地解释道:“倒也不是说她一定没有一线生机。只是……灵宓,你要明白,她当时选择了站在李泽一边,于军前公然对抗王师,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她麾下的白虎卫,造成了我们麾下弟兄不小的伤亡。在那等局面之下,众目睽睽,军心沸然,她若不死,如何安抚那些战死的将士亡魂?如何平息朝野上下的汹汹议论?她……不得不死。”

杨炯的语气沉重,带着一丝无奈,却也透着股坚定。

“可……可七妹她用的兵,多是十恶不赦的刑徒啊!纵使后来指挥白虎卫对敌,那……那也是事到此处,身不由己!”

李淽的情绪略显激动,声音也提高了几分,“她从小在宫中就因这头白发受尽欺凌,被视作妖异,是李泽和德妃娘娘给了她家人的关爱与庇护。就连她后来能拜师英国公,习得一身兵法韬略,也是德妃娘娘从中多方斡旋!

这天大的恩情,以七妹那般重情的性子,她怎么能不还?她如何能眼睁睁看着李泽败亡而不伸出援手?”

这番话似乎在李淽心中憋了许久,此刻一股脑地说了出来。可刚一出口,她便自觉失言,立刻抿住薄唇,有些忐忑地看向杨炯。

杨炯眉头微蹙,语气比方才更显冷硬:“灵宓!古往今来,掀起叛乱、祸乱天下者,谁没有自己的苦衷?谁没有一番自以为是的理由?有的科举不第心生怨望,有的遭受不公怒而反抗,也有的如你所说,为了报恩,为了情义。

凡此种种,难道就能成为作乱的理由了吗?叛乱就是叛乱,造成的生灵涂炭、江山动荡的后果,难道就因为起因情有可原,便不再是罪过了吗?”

杨炯目光锐利地看着李淽,继续道,“事情不能这么算。既然她选择了踏上李泽那条船,帮助他掀起这场兵祸,就要有失败之后,承担相应后果的觉悟。这无关私怨,而是国法,是秩序!”

“可……可七妹是大华近百年来都难得一见的良将帅才啊!”李淽仍不甘心,伸手握住杨炯的手臂,目光灼灼,“这种天生为战场而生的人,上百年都不见得能出一个!

她在朱雀卫时,爱兵如子,与士卒同甘共苦;用兵如神,奇正相合,深得兵法精髓。南疆诸国多年来屡屡犯边,蚕食我大华领土,是七妹!多次挫败他们的野心,打得南诏等国闻风丧胆,不敢北顾!

她几乎将前半生都奉献给了军旅,奉献给了守护帝国的南疆!纵使她此番犯下大罪,那跟她之前立下的赫赫功勋相比,难道……难道就不能功过相抵,网开一面吗?”

李淽的语气带着恳求,这是她第一次如此急切地与杨炯争辩。

杨炯看着眼前一反常态的李淽,心中讶异更甚。

以前的她,乖巧得如同最温顺的绵羊,甚至连一句重话都未曾说过。今日这般激动,甚至有些执拗地为李溟辩解,实在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但转念再想,李淽自己何尝不是这皇权倾轧、嫡庶之别的受害者?她因这绝世容貌,先是差点被送去和亲,后又如同珍贵的货物般,在各方势力间被权衡、推诿。

而李溟,则因那一头异于常人的白发,自幼便被视作“不祥”,受尽白眼与欺凌。

或许,正是在这段时间料理李溟后事的过程中,李淽深切地感受到了李溟那份身为庶出公主的无奈与悲凉,那份为了报答仅有的温暖而不惜飞蛾扑火的决绝,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共情与不忍。

一念至此,杨炯心中刚升起的那点不快,便烟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声复杂的轻叹。

他反手握住李淽微凉的手,放缓了语气:“灵宓,我知你心善,怜她身世,敬她才华。但你要明白,当时那般局面,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她不死,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定军心,不足以给这场波及全国的叛乱一个明确的交代。事已至此,人死不能复生,再争辩这些,也已无用了。”

李淽听了杨炯最后这句“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可再争辩的了”,眼眸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亮的光彩,但那光芒一闪而逝,快得让人无法捕捉。

李淽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只是轻轻“嗯”了一声,低下头,任由杨炯牵着她的手,默默地向山顶走去。

又行了半炷香的功夫,两人终于踏上了栖霞山顶。

眼前豁然开朗,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大片沐浴在七彩光晕下的葵花田。

五月的葵花,尚未到盛夏那般金黄灿烂的时候,但已是茎秆挺拔,绿叶舒展如扇,顶端托着一个个紧紧包裹着的、翠绿中透出嫩黄的花盘,充满了勃勃生机。山风拂过,成片的葵花苗随风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轻响,宛如山鬼低语。

在这片生机盎然的葵花田中央,静静地矗立着一座孤坟。

那坟冢不大,黄土新培,与寻常百姓家的坟墓并无二致,朴素得甚至有些简陋。四周清理得颇为干净,并无杂物,显然有专人打理。

杨炯与李淽缓步来到墓前。

但见那墓碑亦是一块寻常的青石,打磨得还算光滑,上面只镌刻着四个字——“李葵之墓”。

既无皇家的谥号封爵,亦无生卒年月,更无志铭传述,孤零零的,仿佛墓中之人与那煊赫的李家皇室毫无瓜葛。

李淽见杨炯目光落在墓碑上,似有疑惑,当即轻声解释道:“七妹从小就性子孤僻,不喜喧闹,更不爱那些虚名浮誉。她曾说过,若他日身死,只愿埋骨青山,得一清净。

‘小葵花’这个名字,是德妃娘娘偶尔唤她的小名。我想,用这个名字,她或许会更喜欢些。如此简单,甚好,免得扰了她安宁。”

杨炯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当即亲自将带来的几样时令水果,一碟据说是李溟生前爱吃的玉露糕在墓前摆好。然后,他提起那坛随带来的、产自南疆的烈酒“火烧春”,拍开泥封,一股浓烈醇厚的酒香顿时弥漫开来。

杨炯肃立于墓前,双手捧起酒坛,将清冽如泉却又烈如火灼的酒液,缓缓地、郑重地倾洒在墓碑之前的土地上。

酒水渗入泥土,留下深色的印记,空气中弥漫开一股肃穆的气息。

随后,杨炯又取出准备好的香烛。按照祭礼,他先点燃了三炷上好的沉水香,双手持香,于墓前躬身三揖,然后将香稳稳地插入香炉之中。

青烟袅袅升起,笔直如线,在七彩的光晕和山风的吹拂下,变幻着形态,最终散入葵花田上空。

李淽也跟着上前,默默地行了礼,将一束刚刚在山脚下采撷的、带着露水的野花,轻轻放在墓碑旁。

做完这一切,李淽见杨炯凝立在墓碑前,身形挺拔如松,目光深邃,久久不语,似已沉浸在了往事回忆之中。

她嘴角几不可察地勾起一丝极淡的微笑,那笑意中有关切,有了然,或许,还有一丝如释重负。

李淽轻移莲步,走到杨炯身侧,柔声道:“你在此多陪七妹说说话吧。我去山顶的紫金观寻观主一趟,将你方才吩咐的,关于这片葵花田的事情仔细交代一番,也好让他们日后更加尽心。”

说罢,也不等杨炯回应,便迤逦转身,杏黄色的裙裾在青翠的葵花苗间划过优美的弧线,款步姗姗,身影很快便消失在繁茂的葵花田深处,向着更高处的道观方向而去。

此刻,山巅之上,七彩光晕流转之下,唯余杨炯一人,面对这座孤寂的新坟。

杨炯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冰冷的墓碑上,“李葵”二字仿佛带着某种魔力,将他的思绪拉入了回忆的漩涡。

他与李溟,也算从小长大,可交集却似乎并不多。

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几次难得的对饮。一次是在皇城乱后,李溟被火炮打碎了自信心,在酒楼借酒消愁。

还有一次,便是长亭送别,李溟被自己算计威胁,赌气饮酒,呛得满脸通红,那气闷嘟嘴的娇憨模样,与平日那位叱咤风云、令南疆诸国闻风丧胆的白发女将军判若两人。

那一幕,不知为何,就这样清晰地刻在了杨炯的脑海深处。

细想起来,两人之间,似乎并无太多风花雪月,更多的,是立场不同所带来的算计与博弈。

南疆,同样也是他杨炯布局经营的重点区域,每次大的谋划,似乎总免不了要“坑害”这位精明又棘手的女将军一番。

或是利用监军来拆分她朱雀卫的权力,或是在用火器,粮草限制她的动作和野心。

可奇怪的是,在这充满算计的交锋中,他对李溟,除了对手间的忌惮与欣赏,竟也渐渐生出了一丝别样的情愫。

是怜其才华被身份所困?是敬其用兵如神、忠义两全?还是……单纯地被那个在醉酒后流露出真实情绪,倔强又脆弱的女子所吸引?

杨炯自己也说不清,或许都有一些。

那抹白色的身影,那带着醉意、意态疏狂又隐含愁绪的眼眸,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在他心中占据了一隅之地。

若论杨炯对李溟的感情,或许“欣赏”二字最为贴切。他欣赏李溟的军事才华。

放眼整个大华,能称得上名将的女子屈指可数,而李溟一生大部分时光都镇守在南疆,对抗着虎视眈眈的邻国,守护着帝国的南大门。

若不是为了报答李泽与德妃那“雪中送炭”的恩情,以她的理智与才智,恐怕绝不会轻易卷入这场注定凶多吉少的夺嫡之争,更不会落得如今这般,芳魂永逝,埋骨荒山的下场。

想她李溟,用兵何其神速,覆灭南诏,不过数日之间,便以一系列眼花缭乱的穿插、分割、包围,将号称二十万的南诏大军打得溃不成军,迅速攻破其国都。

更难得的是,她在战后能迅速将南诏故土进行切割治理,使其再也无法形成统一的威胁。这等战略眼光与执行能力,李淽那句“百年不遇”的赞誉,绝非虚言。

有的时候,杨炯也不得不感慨古人所言“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实乃至理名言。

李溟在军事上的天赋与成就是其“优”与“工”,而她重情重义、乃至有些执拗的报恩之心,则成了她的“劣”与“拙”。

若她不为恩情所困,懂得审时度势,明哲保身,恐怕真能成为一位名垂青史、光耀千古的一代女军神。

可反过来想,若她真的那般冷酷理智,懂得权衡利弊,那她也就不再是那个会让他在祭奠时,心中充满遗憾与憋闷的李溟了。

一念至此,杨炯心中郁结之气更浓,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憋闷感再次涌上心头。

他弯腰,再次提起那坛还剩大半的“火烧春”,走到墓碑前,将烈酒如同倾泻心中块垒一般,哗啦啦地浇灌在墓碑基部,酒水顺着石碑流淌,浸湿了坟前的泥土。

杨炯仿佛又看到了那个雨夜,李溟在他怀中,齿间毒发,气息微弱,那双原本清亮狡黠的眸子,最终凝固为一片意难平的灰暗与空洞。

万千思绪,最终化作一声悠长而沉重的叹息。

杨炯望着墓碑,仿佛是对着那墓中长眠的魂魄,低声吟道,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与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

“命定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恩怨千千万万件,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这阙词,道尽了命运的无奈,往事的不可追,以及那份纠缠于恩怨情仇之中、难以排遣的愁绪。更流露出一种渺茫的期盼与遗憾,此生无缘,但愿来生。

然而,就在他词音刚落,余韵尚在山风与葵花叶间缭绕未散之际。

“哼,你真想见我?!”

一声清脆中带着几分熟悉冷峭、几分难以置信、又隐含一丝难以言喻颤音的质问,如同平地惊雷,陡然自他身后那片茂密的、已近人高的葵花丛中炸响。

杨炯浑身剧震,如遭雷击,整个人的动作瞬间僵住,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俄而,山风勃发,掠冈峦而上,吹得整片葵花田哗然作响,无数青翠的茎秆与硕大的叶片随之剧烈摇曳晃动起来,仿佛整片天地,都因这一声突如其来的诘问,而骤然失去了平静。

喜欢风流俏佳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风流俏佳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极品大昏君诸天武道强人末世:极度崩坏我的老爹是重生颜语新书我的竹马是男配别笑哥抓鬼呢神秘复苏之诡闻记赘婿出山异世大陆:DNF全职圣骑士海贼之弹簧果实这个明星只想学习金玉良缘之肖少霸爱重生年代不做贤妻盛宠妻宝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无上炼体离婚后大佬前夫赖上我魂断桃花村百鬼夜行特工冷妃:绝情王爷休想逃
经典收藏男卑女尊修仙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华夏鼎世汉厨大明虎威军门蠢萌娘子:夫君要乖乖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秦时之血衣侯传奇擎天者三国之魏武元勋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水浒之小孟尝嫡妃当宠大周九皇子抽个美女打江山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北明不南渡我欲扬唐
最近更新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寒门状元路岂独无故大周第一婿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真理铁拳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大乾风云起苍穹北宋第一狠人浴血山河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唐代秘史
风流俏佳人 着花迟 - 风流俏佳人txt下载 - 风流俏佳人最新章节 - 风流俏佳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