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曹子桓不会说

首页 >>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水浒话事人混在皇宫假太监大明元辅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天唐锦绣房俊我在大唐做战神威远侯府寒门崛起笔趣阁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国之袁家我做主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曹子桓不会说 -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全文阅读 -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txt下载 -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9章 武侯遗计斩魏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却说杨仪听说了这件事,连忙派人去侦察,侦察的人回来报告说:“烧毁栈道的是魏延。”杨仪大惊道:“丞相在世时,就预料这个人日后必定会谋反,如今果然是这样!现在他断绝了我们的归路,这可怎么办?”费祎说:“这个人必定会先向天子上奏章,诬陷我们谋反,所以才烧毁栈道。我们也应当向天子上奏,陈述魏延谋反的实情,然后再想办法对付他。”姜维说:“这附近有一条小路,名叫槎山,虽然道路崎岖险峻,但可以抄到栈道的后面去。”众人都听从了他的建议,一边写奏章飞快地向天子奏报,一边率领人马向槎山的小路进军。凡是遇到乡民,就假意说是“讨伐叛贼”。于是先派了两名使者出发,随后费祎也赶了过来。

却说后主在成都,睡不好也吃不下,行动举止都不安稳。夜里做了个梦,梦见成都的锦屏山崩塌了,于是大惊而醒,坐着等到天亮,召集文武百官入朝为他解梦。谯周说:“臣昨夜观察天象,见一颗红色的星,光芒带着尖角,从东北方向落到西南方向,这预示着丞相有大凶之事。如今陛下梦见山崩,正应了这个征兆啊。”后主更加惊恐害怕,又问谯周:“李福为什么过了这么久还没回来?”忽然有人报告李福到了。后主急忙召他进来问话,李福磕头哭泣着奏报说:“臣到五丈原军营中时,丞相已经不省人事,众将领正趴在地上哭。丞相苏醒过来,过了一会儿睁开眼,看见臣在旁边,没等臣说话,就先问道:‘天子派你来问后事吗?蒋公琰可以托付。’臣又问他,丞相说:‘费文伟也可以。’臣再问的时候,丞相就不回答了,闭上眼睛去世了。臣不敢拖延,所以连夜赶回来。”后主听了,大哭道:“上天要亡我啊!”哭着倒在龙床上。侍从大臣把他扶进后宫。吴太后听说后,也放声大哭不止。朝廷内外的文武百官就像失去了父母一样悲痛,军民没有不哀伤的。后主连日哭泣,饭量顿时减少,不能上朝处理政务。忽然有人报告,征西大将军、南郑侯魏延上奏,说杨仪劫夺丞相的灵柩,率领部众造反。群臣十分惊骇,进宫启奏后主。这时吴太后也在宫中。后主听说后,大惊失色,不知如何是好,倒在龙榻上,起不了身。吴太后坐在榻前,近臣宣读魏延的奏表说:

杨仪自己总揽兵权,率领部众造反,劫持了丞相的灵柩,想要把敌人引进境内。臣先烧毁了栈道,派兵防守,然后再讨伐他。

后主说:“魏延是英勇的将领,完全可以抵御杨仪等人,为什么要烧毁栈道呢?”吴太后说:“常听先帝说,诸葛亮能看出魏延脑后有反骨,多次想杀他,只因怜惜他勇猛刚烈,才没找到合适的时机。如今他上奏说杨仪等人造反,这里面恐怕有蹊跷。杨仪是个文官,丞相把长史的职务托付给他,他怎么敢造反呢?今天如果只听魏延这一面之词,杨仪等人必定会投降魏国。这件事应当深思熟虑、从长计议才好。”

文武官员正在商议的时候,忽然报告说长史杨仪有紧急的奏表送来。近侍大臣拆开奏表读道:

长史、绥军将军臣杨仪诚惶诚恐,磕头叩拜,恭敬地上表:丞相临终时,把大事托付给臣,臣依照旧制办事,不敢擅自变更,让魏延负责断后,姜维在他之后。如今魏延不遵守丞相的遗令,自己率领本部人马抢先行动,先进入汉中,当天就放火烧断栈道,劫持丞相的灵车,叛逆地勾结魏寇,阻断我军的归路!臣为了尽快把情况奏报,特此详细上表让陛下知晓。

众官员听完,都沉默着说不出话。吴太后问:“你们看这事该怎么办?”蒋琬上奏说:“臣不敢为个人私利说话,只愿凭公论。杨仪这人虽然性子急躁,不能容人,但说到筹划粮草、参与军事谋划,跟着丞相办了很多年事。如今丞相临终把大事托付给他,他不是背信弃义的人。魏延自恃功劳大,常有不满之心,嘴上抱怨很久了;现在见杨仪统领兵马,心里不服,又带着私人恩怨,所以才烧毁栈道,断绝归路,还诬告陷害杨仪。臣愿以全家老少作保,杨仪不会谋反。实在不敢担保魏延。”董允也上奏说:“杨仪虽然有市井小民的计较之心,实在不敢背叛朝廷。魏延虽然有功劳,却常常抱怨丞相,本来就想投降魏国,又见杨仪总领兵马,所以烧了栈道,断绝归路,还假上表想害死杨仪,他的反叛之心很明显了。”众官员一起上奏说:“两位大人说得对。”于是文武百官和近侍官员都担保杨仪,不担保魏延。后主说:“如果魏延真的谋反,谁能抵挡他?”蒋琬又上奏说:“丞相一向怀疑魏延,肯定给杨仪留下了计策。要是杨仪没本事,怎么能把军队退到谷口?魏延必定会中计策。陛下放宽心。”没过多久,忽然有人奏报魏延又有表章送到,控告杨仪反叛。后主正看着表章,杨仪的表章也到了,详细奏报魏延谋反的情况。两人接连不断地上表,各说各的理。忽然报告费祎到了,他详细奏明了魏延谋反的实情。群臣都上奏说:“本来就是魏延的罪过,实在不是杨仪的错。”后主说:“要是这样,就派董允持符节去劝解,用好话安抚他们。”董允叩别后离开了。

却说魏延烧断栈道后,把军队驻扎在南谷,守住险要关口,自以为这是长久之计;没想到杨仪、姜维连夜领兵从偏僻小路绕到了南谷后面。杨仪担心汉中失守,就派先锋何平率领三千士兵,依照诸葛亮留下的计策先行出发。杨仪自己则和姜维等人领兵护送着灵柩,向汉中进发。

且说何平领兵径直来到南谷后面,擂鼓呐喊。有人来报告魏延,说杨仪派先锋何平率领士兵从槎山小路绕过来挑战。魏延大怒,急忙披甲上马,提着刀,领兵前去迎战。两军摆开阵势,何平出马,大骂道:“反贼魏延在哪里?”魏延也骂道:“你们帮助杨仪造反,竟敢骂我!”何平呵斥他说:“丞相近来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怎敢反叛!”说着扬鞭指向蜀兵,喊道:“你们这些士兵都是西川人,家乡大多有父母妻子、兄弟亲朋;可念及丞相的恩德,不要帮助反贼,各自回家乡去,等候赏赐。”众士兵听了,大喊一声,大半人自行离去了。魏延大怒,挥刀纵马,直取何平。何平挺枪迎战。交战几个回合后,何平假装战败逃走,魏延随后追赶。蜀兵弓弩齐发,魏延只好退回。魏延见士兵溃散,更加愤怒,追上去杀了几个人。只有马岱的三百名士兵纹丝不动。魏延对马岱说:“我平生有眼无珠,不识好人。过去跟随我的将领都抛弃我离开了,只有您留在这里。我杀了杨仪,先报此仇,再夺取两川,易如反掌,到时候和您共享富贵,生死都不分离。”马岱大声说:“我恨诸葛亮不肯重用我,如今遇到您这样的明主,愿意尽心竭力图谋大事!”魏延十分高兴,就和马岱一起追杀何平。何平领兵飞奔逃走。魏延和马岱商议道:“我们去投奔魏国怎么样?”马岱笑着说:“将军这话,太不明智了。”魏延说:“眼下兵力少、缺粮草,怎么能成事呢?”马岱说:“大丈夫武艺过人,不自己成就霸业,为什么要卑微地屈服于他人之下呢?我看将军智勇双全,两川的人,谁敢与您为敌?我愿意和将军先夺取汉中,要是拿下这里,百姓足够组成军队,粮草足够供给食用,西川也能轻易到手。将军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魏延说:“您说得很对。”于是和马岱一起领兵直取南郑。

却说姜维在南郑城楼上,看见魏延、马岱耀武扬威,带着人马蜂拥而来。姜维下令拉起吊桥。魏延、马岱二人在城下大喊:“快快投降!”姜维让随从去请杨仪商议,说:“魏延勇猛,又有马岱相助,虽说他们兵力不多,却很难击退啊。”杨仪说:“丞相临终时,留给我一个锦囊,嘱咐我说:‘如果魏延谋反,到了城下与他对峙的时候才能拆开,里面有斩杀魏延的计策。’如今果然应验,应当按锦囊所说行事。”杨仪于是取出锦囊,拆开一看,上面写着:“等与魏延对阵时,在马上才能拆开里面的计策。”姜维高兴地说:“既然丞相有嘱咐,长史就收好锦囊。我先领兵出城,列好阵势,您随后就来。”姜维披甲上马,手提长枪,率领三千士兵,打开城门一同冲出,鼓声震天,摆开阵势。姜维挺枪纵马,站在门旗下,高声大骂道:“反贼魏延!丞相从没亏待过你,今天为何反叛?”魏延横握大刀,勒住马说:“伯约,这事与你无关。只叫杨仪出来!”

杨仪躲在门旗的影子里,拆开锦囊一看,里面是这样那样的计策。杨仪十分高兴,骑着轻装的马出来,立马在阵前,手指着魏延,欣喜地笑着说:“丞相在世时,就知道你日后必定会谋反,让我提防着你,如今果然应验了。你敢在马上连叫三声‘谁敢杀我’,就是大丈夫,我就把汉中城池献给你。”魏延大笑道:“杨仪这小子听着!要是诸葛亮在世,我还怕他三分;他如今已经死了,天下还有谁能敌得过我?别说连叫三声,就是叫三万声,又有什么关系!”于是提着刀、按住缰绳,在马上大叫道:“谁敢杀我?”话音还没落下,脑后忽然有一人厉声应道:“我敢杀你!”手起刀落,把魏延斩于马下。众人都十分惊讶。斩杀魏延的,是马岱。原来诸葛亮火烧木栅寨的时候,实际上是想把司马懿、魏延都烧死,所以给了魏延五百士兵作为引诱敌军的部队;没想到天降大雨,这个计策没能成功,诸葛亮却假意把罪责推到杨仪身上,又严厉斥责马岱,同时授予他密计,只等魏延说出那句话,就斩杀他。

魏延因此没有怀疑马岱,还请求马岱做自己的部将。他见诸葛亮已经去世,就和马岱一起谋反,来到南郑城下。杨仪读完锦囊,早已知道马岱是埋伏在魏延身边的人,所以依照计策行事,果然成功了。后人有诗说:

诸葛先明识魏延,已知久后反西川。

故留马岱常监守,计应登时斩魏延。

马岱斩杀魏延后,所有蜀兵都归马岱统领。杨仪下令,将魏延的三族全部诛杀,随后写好奏表连夜奏报后主。后主降下圣旨说:“既然已经依法定了他的罪,还是念及他先前的功劳,赐棺椁安葬他。”之后召令所有出征的文武官员,前往成都面见君主。杨仪等人护送着诸葛亮的灵柩抵达成都,后主带领文武百官,全都身着孝服,出城二十多里迎接。后主放声大哭。上至公卿大夫,下到山野百姓,无论男女老幼,没有不痛哭的,哀伤的哭声震动大地,远近都能听到。后主亲自扶着灵柩入城,成都的百姓家家户户都在门前设下祭坛祭拜痛哭。灵柩停放在丞相府中。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字思远,守丧等候安葬。

后主回到朝廷,杨仪自缚其身前来请罪。后主命近侍大臣解开他的绳索,说:“如果不是你能依照丞相的安排行事,灵柩怎么能安然返回?魏延又怎么能被消灭?国家大事得以保全,都是你的功劳啊。”于是加封杨仪为中军师。马岱有忠义之功,就承袭了魏延的爵位。杨仪呈上诸葛亮的遗表,后主看完后放声大哭,接连几天不能上朝,想要选块地方改葬诸葛亮。费祎入朝奏道:“丞相临终时,吩咐将自己葬在定军山,不用围墙砖石,也不用任何祭祀物品。”后主听从了他的建议。选择当年十月的吉日,后主亲自护送灵柩,到定军山安葬。文武官员、军民百姓都身着孝服,跪拜哭祭,哀伤的哭声震天动地。后主降下诏书祭奠,赐谥号为“忠武侯”。诏书说:

您兼具文武才能,聪明睿智而又忠厚真诚,接受先帝临终托孤的重任,辅佐我治理国家,致力于恢复中断的帝业、振兴衰败的国运,心中始终想着平定乱世。于是整顿六军,没有一年不领兵出征,您神奇的军事才能显赫昭彰,声威震慑天下八方,正要在蜀汉末年建立非凡功业,堪比周代周公、商代伊尹那样的巨大功勋。可叹天道不仁,事情眼看就要成功,您却患病离世!朕因此悲痛万分,肝肠寸断。尊崇美德、评定功勋,朕依照您的生平行事赐给谥号,是为了让您的事迹光照后世,永载史册而不朽。如今派持节使者、左中郎将杜琼,追赠您丞相、武乡侯的印绶,赐谥号为“忠武侯”。倘若您的英灵尚存,就请安息接受这份荣耀吧。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后主率领文武百官完成迁葬后,下令在沔阳为诸葛亮修建庙宇,一年四季都举行祭祀仪式。后来杜甫(杜工部)看到庙前那棵大柏树——是三国时期栽种的,心中有所感触,写下一首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又有一首诗说:

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

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着勋名。

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

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

朱熹说:

张良运用智谋有些过分,有略微近于诡诈的地方。小事如踩刘邦脚暗示之类,大的方面则是借着辅佐汉朝来为韩国复仇,却终身不把这层心思告诉别人。至于诸葛亮,其行事在名义上都堂堂正正,没有什么隐瞒的,他为汉朝复仇的志向,如同青天白日一样,人人都能知晓,这对天下后世是有补益的,不是张良能比得上的。大概像诸葛亮那样行事是困难的,而张良是抓住机会、利用空隙,能做就做,所以他成就功业相对容易。不久前见到延平李先生,他也说诸葛亮不如张良处事从容,而张良不如诸葛亮行事正大。

苏东坡在《武侯庙记》中说:

密如鬼神,疾若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

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

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交四时之令。

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

又有赞语说:

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

受遗秉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

贤愚竞心,佥亡其身。诞静邦外,四裔以绥。

屡临敌庭,实耀其威。厉精大国,恨于未夷。

却说后主回到成都,忽然近侍大臣启奏道:“边境快报,东吴全琮率领几万兵马,驻扎在巴丘边界,不知有什么意图。”后主大惊,说:“丞相刚去世,东吴就背弃盟约侵犯边界,这可怎么办?”蒋琬上奏说:“臣敢担保王平、张嶷率领几万兵马,驻守在永安,以防备意外情况。陛下再派一个人去东吴报丧,借此摸清他们的心思。”后主说:“必须得派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当使者。”话音未落,一个人应声站出来说:“微臣愿意前往。”不知这人是谁,下一回就见分晓。

喜欢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总裁前妻很抢手战婿归来老子是条龙爹地你老婆又拉仇恨了快穿之我真的不是渣战星圣魔灵气复苏,从承包山头开始鬼眼道长诡运蛇妻浓情密爱:鲜妻,你好甜二少爷的宠妻日常追你没商量异世大陆:DNF全职圣骑士斗战魔帝别笑哥抓鬼呢将明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巅峰宝鉴魔兽世界之吉尔尼斯王子颜语新书
经典收藏风水卜卦擎天者【完】暴王偏爱小萌妃[综穿]相依为命一瘦解千愁海贼之母巢秩序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爱妃,本王俯首称臣明贼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抗战:龙国无敌军团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重历战争年代女帝穿今不好惹贞观医仙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北明不南渡绝世宠臣铁甲轰鸣内
最近更新浴血山河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明朝的名义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靖康前夜:帝业重光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北宋第一狠人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历史中的酒馆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万浪孤舟,沧海一粟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史上最强县令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水浒之往事随风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曹子桓不会说 -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txt下载 -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最新章节 -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