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辜彼得

首页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萧晨女总裁的全能兵王最新更新韩三千苏迎夏豪婿免费全文阅读九龙归一诀天价老公温柔宠军婚缠绵:大总裁,小甜心都市伪仙女总裁的贴身特种兵霸天龙帝花都神医陈轩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辜彼得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全文阅读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txt下载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1087集:选拔机制建立实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摄像机还热着,刘好仃把它轻轻地放在质检台边。质检台由冷硬的不锈钢制成,表面反射着头顶惨白的灯光,让人有些目眩。他顺手拧开保温杯盖,杯口“呲”地冒出一股白气,他凑近,轻轻吹了口气,热气扑在脸上,让他稍微清醒了一些。水面上浮着两片陈皮,微微打着旋儿,那蜷曲的模样,像极了老李昨天在会上皱眉的样子。昨天的会,开得那叫一个压抑,会议室里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老李全程眉头紧锁,额头上深深的皱纹像是刻上去的一般,当时大家提出的方案,他总是摇头,说这里不行那里有问题,愁得在场的人心里都直打鼓。

刘好仃没再多想,他翻开手中那本名为“V1.0 培养计划框架”的蓝色文件夹,纸张已经有些泛黄,页边还有不少折痕,显然是被翻阅过很多次了。他快速翻动纸张,停在“观察期评估”那一页。纸张上密密麻麻都是笔记,有红色水笔的圈画,也有黑色签字笔的批注。他的目光落在小陈的名字上,小陈的名字被圈了出来,旁边是连续三周的评分记录:提问次数、操作准确率、故障复现时间——三项全绿,每项后面还详细记录着具体的数值,提问次数从最初的每周3次增长到每周8次,操作准确率从85%提升到了98%,故障复现时间更是从平均15分钟缩短到了5分钟。但最后一栏“工艺解释清晰度”打了黄灯,旁边还有他自己写的小字备注:“思路有,表述混乱”。

“能做,但讲不清。”刘好仃自言自语,声音很轻,像是说给自己听,“像煮熟的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来。”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神情。培养员工,不仅仅是要让他们学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能够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别人,这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如果只是闷头做事,却无法把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那在团队中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他抽出一张新纸,纸张在桌面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他思索片刻,在纸上写下三个字:选、育、留。写完后,他盯着这三个字看了几秒,又划掉“留”,改成“用”。笔尖一顿,再补上一行小字:不选准人,育得再好也是白搭。他心里清楚,选人是整个培养计划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选对了人,后续的培养和使用才能事半功倍;选错了人,再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也可能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就在这时,手机震了一下,他拿起手机,是小王发来的消息:“进度看板已上线,数据可查。”他点开链接,屏幕上跳出一张电子表,表格里密密麻麻填着名字、岗位、观察期天数、考核项达标情况。他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眼睛快速浏览着数据。往下拉,b线打磨组的小陈、质检复检组的小林、参数调试组的老赵……名字一个个亮着绿灯,像车间凌晨亮起的指示灯,在黑暗中散发着希望的光芒。看到这些名字,他心里稍微松了一口气,至少有一部分人已经展现出了潜力,是值得进一步培养的。

他截图发到三人小群:“明天十点,老地方,定标准。”发完消息,他把手机放在桌上,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太阳穴。最近为了这个培养计划,他熬了好几个通宵,感觉脑袋都要炸了。但他知道,自己不能松懈,这个计划关乎着整个车间的未来发展,他必须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全。

第二天一早,老李端着搪瓷缸子晃晃悠悠地进来,缸子上印着“先进生产者”五个红字,不过漆都掉了两块,显得有些破旧。他把缸子往桌上一放,声音比人先到:“又要定啥?上次说好‘工时算工时’,这回不会又要我们写论文吧?”老李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满和调侃,他对这些文绉绉的东西向来不太感冒,觉得还不如在车间里多捣鼓捣鼓机器。

质检组长手里拿着打印稿,也走了进来,他翻着打印稿,说:“听说这次是选人?我组里几个年轻人昨儿问我,是不是选上了就得一辈子带徒弟,升不了职?”质检组长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他很关心手下员工的想法,担心这次选拔会让员工产生不必要的顾虑。

小王抱着笔记本,刚坐下就叹气:“报名通道一开,后台炸了。二十多人提交申请,一半没满三个月观察期,还有人连考核表都没交全。”小王负责这次选拔的报名和数据统计工作,面对这混乱的局面,他感到有些头疼。

刘好仃清了清嗓子,站起身来,把投影打开,屏幕上跳出一张表格:《内部选拔评估表(初版)》。表头三列,分别写着“能力项”“潜力项”“意愿项”。他指着第一列说:“能力,看数据。”他点点第一列,“技术轨门槛是‘全独立’阶段达标,传承轨再加一条——模拟带教测试得分不低于80分。”他一边说,一边在表格上做着标记,试图让大家更清楚地理解选拔标准。

老李凑近,眼睛眯成一条缝,问:“模拟带教是啥?”他一脸茫然,对这个新鲜名词感到好奇又有些疑惑。

“让他当老师。”刘好仃说,“抽一道常见故障,让他对着空位讲一遍处理流程。我们录下来,你来打分。能说清楚‘为什么这么调’,才算有潜力。”他详细地解释着模拟带教的具体操作方法,心里想着,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考察出一个员工是否具备传授知识和经验的能力。

“那意愿呢?”质检组长问。他对选拔标准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很关注,毕竟这关系到员工的积极性和未来的发展。

“手写申请。”刘好仃翻到下一页,展示一份空白模板,“不许打印,不许代写。写清楚:为什么想带人?能付出多少时间?有没有带过新人?——别小看这玩意儿,字写得歪,心不一定歪;但字都不愿意好好写,态度先打个问号。”他觉得手写申请能体现出员工的诚意和态度,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小王笑了:“那我是不是该准备红笔了?”他开起了玩笑,想缓解一下会议室里有些紧张的气氛。

“准备扫描仪。”刘好仃说,“收上来统一归档,和考核表一起进个人成长档案。将来晋升、评优,全要查这一笔。”他语气严肃,强调了这次选拔结果对员工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老李哼了一声:“听着是比拍脑袋强。可真有人写‘我想为厂里做贡献’,你信吗?”他对这种看似高大上的表述持怀疑态度,觉得可能有些员工只是为了迎合选拔标准而写这些话。

“不信。”刘好仃点头,“所以我们加个‘导师推荐’通道。你愿意带谁,写个说明,签字画押。双向选择,不搞拉郎配。”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让选拔更加公平合理,也让导师和学员之间能够更好地匹配。

会议一直持续到中午,大家各抒己见,对表格进行了反复讨论和修改。会议结束前,表格终于定稿。三人在打印件上签了字,像签了一份契约,也意味着这次内部选拔正式拉开了帷幕。

当天下午,车间广播响了:“即日起启动首轮内部选拔,技术轨与传承轨同步开放。自愿报名与导师推荐双通道并行,公示五天,接受质询。”广播声在车间里回荡,工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刘好仃站在b线入口,看着公告栏前围了一圈人。有人踮脚看流程图,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有人低头记要点,手里的笔不停地动着;还有年轻工人掏出手机拍选拔标准,准备回去仔细研究。他没有多留,转身去了办公室。他知道,选拔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电脑刚开,小王的消息又来了:“视频剪好了,要放吗?”刘好仃点开文件,三分钟片段,画面中老李站在打磨机旁,粗糙的手熟练地调着参数,一边调一边说:“你看这纹路,像不像水波?波纹密,说明压力大了;波纹断,可能是冷却不够。你记这个,比记数字管用。”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种多年工作经验积累下来的沉稳。

镜头一转,小陈蹲在设备边,手里拿着小本子,眼睛紧紧盯着老李的动作,不时地在本子上记着什么,然后抬头问:“那要是波纹乱呢?”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求知欲,就像一个渴望知识的孩子。

“那就是人慌了。”老李笑,“机器没病,是你手抖。”他的笑容里带着一丝调侃,让紧张的氛围变得轻松了一些。

刘好仃把视频转给宣传组:“晨会放,配一句话:会做是本事,会教才是火种。”他希望通过这个视频,让工人们明白,在车间里,不仅仅要有技术精湛的工匠,更要有能够传承技艺的导师。

第二天晨会,视频播完,车间安静了几秒,然后有人笑出声。老李站在队列里,脸有点红,但嘴角压不住,他没想到自己会被拍进视频里,还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刘好仃接过话筒:“选拔不是抢饭碗,是找火种。选上了,资源优先配;没选上,继续长。但谁都不能当‘黑匣子’——会做不会传,等于没会。”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车间里回荡。

他顿了顿:“这厂里的玻璃,不是一个人能撑起来的。可总得有人先站出来,说一句:我来带。”他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公告发布第三天,报名截止。系统统计:27人提交申请。刘好仃打开“培养进度看板”,筛选条件设为“观察期满90天且三项能力达标”。屏幕刷新,名单从27人缩到14人。他仔细地看着这14个名字,心里默默思考着每个人的情况。

他把名单导出,发给评审小组:老李、质检组长、人事代表。接着,他拿起电话,开始给剩下13人打电话。

“小张,你才两个月,差十天。不是否定你,是规则要守。三个月后优先补录,行不行?”他语气温和,尽量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诚意。

“小刘,你考核表缺了两次故障处理记录,补交也行,但这次赶不上了。下轮我们提前通知。”他在电话里耐心地解释着,希望能得到对方的理解。

电话打完,他翻开笔记本,在“预备池”三个字下面,写下13个名字,按岗位分类。他知道,这些人虽然这次没能入选,但都是潜力股,只要给他们时间和机会,未来一定能够成长起来。

第四天,评审会召开。会议室里气氛有些紧张,大家都清楚这次评审会的重要性。老李看着名单,指着小陈:“这小子我带了俩月,手稳,话少,能吃苦。但你说他‘讲不清’,我也认。可人愿意学,能不能给个机会?”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恳切,他看中小陈的勤奋和上进心,希望他能有这个机会。

“能。”刘好仃说,“进预备池,补训‘表达模块’。三个月后重测,过了就补录。”他心里清楚,小陈只是表达方面有些欠缺,只要通过培训,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

质检组长点头:“那我组里的小林,模拟带教拿了85分,申请书写了半页纸,说‘怕自己不够格,但想试试’——这算不算诚意?”他对小林的表现也很满意,觉得他有积极向上的态度。

“算。”刘好仃在表上画勾,“列入首轮评估对象。”他认为小林的诚意和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应该给他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一轮轮过,14人全部确认,覆盖b线打磨、质检复检、参数调试三个断层最严重的岗位。名单打印出来,贴在公告栏。底下加了一行小字:首轮选拔名单公示,公示期五天,质询请至质检台登记。

当天傍晚,刘好仃路过车间,看见小陈蹲在打磨机旁,手里拿着小本子,正对着冷却阀画草图。他画得很认真,一笔一划都透露着他的专注。老李站在旁边,嘴里念叨:“这个角度,得斜着看,不然反光遮住纹路。”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试图让小陈更好地理解。

刘好仃没出声,绕到质检台,把名单原件夹进文件夹,放进抽屉。他顺手打开小王给的进度看板网页,刷新了一下。14个名字后面,状态统一更新为:“已进入选拔评估阶段”。页面最上方,倒计时栏跳动着:公示剩余时间 4天23小时59分。他看着倒计时,心里明白,接下来的五天时间,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质询和挑战,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他合上电脑,起身准备回家。走到门口,手机响了。是人事部。

“有个问题。”对方说,“传承轨的选拔标准里,写的是‘模拟带教得分不低于80分’——可这测试谁来出题?谁来评分?标准细则呢?”对方的语气有些焦急,显然是对这个问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刘好仃停下脚步,沉思片刻,说:“这个问题我们早就考虑过了。出题可以由各个岗位的技术骨干组成出题小组,根据实际工作中常见的故障和处理方法出题。评分方面,邀请有经验的导师和质检组长共同参与,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打分。至于标准细则,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评分表,涵盖了带教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包括讲解清晰度、操作示范准确性、学员掌握情况等。”他条理清晰地回答着对方的问题,心里知道,这些细节问题必须要解决好,才能保证选拔的公平公正。

挂了电话,他抬头看了看天空,夕阳的余晖洒在脸上,给他带来一丝温暖。他知道,选拔之路还很长,但只要一步一步走稳,一定能够选拔出真正优秀的人才,为车间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接下来的几天,公示期内,刘好仃每天都会接到各种质询电话和当面咨询。有的员工对选拔标准不太理解,他耐心地一一解释;有的员工对自己没入选表示不服气,他认真地查看其考核记录,客观地分析原因;还有的员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他都认真地记录下来,准备在后续的选拔工作中进行改进。

在众多的质询中,有一位年轻工人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位工人叫小吴,他在电话里有些激动地说:“刘工,我觉得我在观察期的表现并不差,为什么我没入选?是不是有什么内幕?”刘好仃没有生气,他温和地说:“小吴,你先别着急。我们选拔的标准是公平公正的,一切以数据和表现为准。我看了你的考核记录,你的操作准确率和故障复现时间确实不错,但在工艺解释清晰度这一项上,你只得了绿灯的最低分,而且在模拟带教测试中,你的表现也不太理想。这说明你在知识传授和表达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小吴听了,沉默了一会儿,说:“刘工,我明白了。我会努力改进的,下次选拔我一定争取入选。”刘好仃鼓励他说:“很好,只要你愿意努力,我们都会看到你的成长。选拔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激励大家不断进步。”

公示期结束后,刘好仃组织了一次模拟带教测试。测试地点选在车间的一个空旷区域,摆放着各种设备和工具。参与测试的员工们早早地来到了现场,他们有的神情紧张,不停地翻阅着资料;有的则信心满满,和旁边的同事交流着经验。

老李作为评委之一,早早地就到了现场。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工作服,手里拿着评分表,眼睛在每个员工身上扫视着。他对这次测试非常重视,希望能选拔出真正有潜力的导师。

测试开始,员工们依次上场。小陈抽到的是关于打磨机常见故障处理的题目。他站在设备前,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始讲解。一开始,他的声音有些颤抖,表达也不太流畅,但随着讲解的深入,他逐渐进入了状态,手势也自然了起来。“你看,当打磨机出现这种异常震动时,首先要检查传动皮带的松紧度。如果皮带太松,就会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判断皮带松紧度有一个小窍门……”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眼睛紧紧盯着面前的“学员”(实际上是一台空置的设备)。

老李在旁边认真地听着,不时地在评分表上记录着。他的眼神里既有对小陈表现的审视,也有一丝期待。小陈讲解完,老李给他打了78分。他对小陈说:“小伙子,进步很大,但在一些关键步骤的讲解上,还可以更详细一些。继续加油!”

小林抽到的题目是关于质检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她表现得非常从容,声音清脆而响亮。“在质检过程中,有五个关键控制点非常重要。第一个是外观检查,要注意产品的表面是否有划痕、裂纹等缺陷;第二个是尺寸测量,要确保产品的尺寸符合标准……”她条理清晰地讲解着,还不时地拿起一些样品进行示范。

质检组长作为评委,给她打了82分。他对小林说:“讲解得很不错,很专业。以后在带教新人的时候,要注意根据新人的实际情况调整讲解方式,让新人更容易理解。”

一天下来,测试结束了。员工们的表现各有优劣,有的表现非常出色,让人眼前一亮;有的则还需要继续努力。刘好仃和评委们开始对测试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大家对小陈和小林的表现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老李说:“小陈虽然这次模拟带教得分没有达到80分,但他的进步非常明显。从上次的‘讲不清’到现在能够有条理地讲解,这背后付出了很多努力。我觉得可以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进入预备池继续培养。”

质检组长也表示赞同:“小林的表现一直很稳定,而且她有很强的责任心。在模拟带教中,她不仅讲解清楚,还能耐心地解答‘学员’的问题。我觉得她完全可以进入首轮评估对象。”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确定了进入首轮评估对象的名单。刘好仃把名单整理好,准备在下次的会议上进行宣布。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好仃一边忙着处理车间的日常工作,一边关注着选拔工作的进展。他定期和小王沟通,了解报名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数据统计结果;和老李、质检组长等评委交流,探讨选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同时,他还为进入预备池的员工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表达技巧、教学方法、心理学基础等方面的课程。他希望通过这些培训,能够提高员工们的带教能力,让他们在未来能够更好地培养新人。

有一天,刘好仃在车间里巡视,看到小陈正利用休息时间,主动给一位新入职的员工讲解设备操作要点。他讲解得很认真,还不时地示范操作。新员工听得全神贯注,不时地提出问题,小陈都耐心地解答着。刘好仃看到这一幕,心里感到很欣慰。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选拔工作正在逐渐产生积极的影响。

随着选拔工作的推进,车间里的氛围也发生了变化。员工们的学习热情明显提高,大家不再只是埋头干活,而是开始主动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团队合作也更加紧密,老员工主动帮助新员工,车间里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息。

终于,到了宣布首轮评估对象名单的日子。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员工们都期待着结果的公布。刘好仃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清了清嗓子,开始宣布名单。

“经过严格的考核和评估,首轮评估对象名单如下:b线打磨组的小陈、质检复检组的小林、参数调试组的老赵……”他一个一个地念着名字,每念到一个名字,台下就会响起一阵掌声。

宣布完名单后,刘好仃说:“恭喜入选的同事们,这是你们努力的结果。接下来,你们将面临更加严格的评估和培训。但我相信,只要你们保持积极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导师。对于没有入选的同事们,也不要灰心,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为车间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大家都为这次选拔工作感到振奋。刘好仃看着这一切,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有信心,通过这次选拔工作,能够为车间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导师队伍,推动车间的持续发展。

在接下来的评估过程中,刘好仃和评审小组制定了详细的评估方案。评估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个部分。理论考核主要考察员工对工艺知识、教学方法的掌握程度;实践考核则通过模拟带教、实际带教等方式,考察员工的带教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小陈在理论考核中表现得非常出色,他对工艺知识的理解很深入,答题时思路清晰,逻辑严谨。但在实践考核中,他又遇到了一些问题。在模拟带教中,他虽然能够讲解清楚操作步骤,但在面对“学员”提出的突发问题时,他有些手忙脚乱,不能很好地应对。

老李看到小陈的表现,把他叫到一边,耐心地指导他:“小陈啊,带教不仅仅是要教别人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别人怎么应对各种情况。当遇到突发问题时,你要冷静思考,分析问题的原因,然后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平时你要多积累一些经验,多观察别人是怎么处理问题的。”

小陈听了老李的话,虚心地点点头。他说:“李师傅,我明白了。我会努力的,争取在下次考核中表现得更好。”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陈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实践。他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和教学资料,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他还主动向其他有经验的导师请教,学习他们的带教技巧和方法。

小林在评估过程中也表现得非常优秀。她在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她的带教风格亲切自然,能够很好地与“学员”沟通,让“学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质检组长对小林的表现非常满意,他说:“小林是个好苗子,她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和责任心。我相信她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导师。”

随着评估工作的深入,员工们都在不断地成长和进步。刘好仃看着这一切,心里感到无比欣慰。他知道,自己的培养计划正在逐步实现,车间里正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传承技艺的良好氛围。

在评估工作接近尾声的时候,车间里发生了一件小事。有一天,一位新员工在操作设备时,不小心出现了一个小失误,导致设备出现了故障。新员工非常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时,小陈正好路过。他看到这一幕,立刻走了过去。他没有批评新员工,而是安慰他说:“别着急,这是很常见的小故障。你先别动,我来看看。”他一边说,一边仔细地检查设备。

经过一番检查,他很快就找到了故障的原因,并熟练地进行了修复。修复完设备后,他对新员工说:“你看,这种故障主要是因为这个部件的连接松动导致的。以后在操作设备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检查这些部件的连接情况。来,我再给你讲一遍操作要点,你仔细听着。”

新员工听了小陈的话,心里感到很温暖。他认真地听着小陈的讲解,眼神里充满了感激。从那以后,新员工更加努力地学习,工作表现也越来越好。

刘好仃听说这件事后,对小陈竖起了大拇指。他说:“小陈,你做得很好。这就是我们选拔导师的目的,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有责任心和爱心,能够真正帮助新人成长。”

最终,经过严格的评估,小陈、小林等几位员工脱颖而出,正式成为了车间的导师。他们将肩负起培养新人的重任,为车间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首轮导师任命仪式上,刘好仃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今天,我们迎来了车间的第一批导师。这是你们努力的结果,也是车间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希望你们能够牢记自己的使命,以身作则,用心带教,为车间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同时,我也希望全体员工能够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共同为车间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员工们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期待的神情。他们知道,车间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他们将携手共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从那以后,导师们正式开始了带教工作。他们在车间里忙碌的身影,成为了车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不仅传授技术和经验,还传递着一种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在他们的带领下,新员工们快速成长,车间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也得到了显着提高。

而刘好仃,依然在忙碌地工作着。他不断地总结经验,完善培养计划,为车间的持续发展谋划着更美好的未来。他知道,培养人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他有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车间一定能够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日子一天天过去,车间的变化越来越明显。导师带教制度逐渐成熟,新员工们都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独立承担工作任务。车间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也更加稳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有一天,公司总部领导来车间视察。领导们看到车间里井然有序的工作场景,员工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非常满意。他们对刘好仃的车间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称赞了内部选拔和导师带教制度。

总部领导说:“你们车间的这个做法非常好,不仅提高了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还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培养了后备人才。这种创新的管理模式值得在全公司推广。”

刘好仃听了领导的话,心里感到非常自豪。他说:“这都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只是做了一些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为了公司的发展,我们会继续努力,不断创新。”

视察结束后,总部领导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推广刘好仃车间的内部选拔和导师带教制度。刘好仃被邀请到其他车间进行经验分享,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其他车间的负责人。

在分享会上,刘好仃说:“培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我们要通过内部选拔,发现那些有潜力、有责任心的员工,然后通过导师带教,让他们快速成长。这样,我们才能形成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员工队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其他车间的负责人听了刘好仃的分享,深受启发。他们纷纷表示,将结合自己车间的实际情况,借鉴刘好仃的经验,开展内部选拔和导师带教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公司的员工素质和能力都得到了显着提高。公司的业绩也越来越好,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刘好仃看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刘好仃也没有忘记关心导师们的工作和生活。他定期组织导师们进行交流和培训,分享带教经验和心得。他还为导师们争取了一些福利待遇,让他们感受到公司的关怀和认可。

有一次,导师们聚在一起交流带教经验。小陈说:“带教新人真的很有成就感。看着他们从什么都不懂,到能够独立操作设备,我心里特别高兴。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小林也说:“是啊,带教不仅教会了新人,也让我自己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工艺知识。而且,通过和新人交流,我还了解到了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对我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刘好仃听了导师们的话,笑着说:“你们说得都很对。带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既能帮助新人成长,也能促进导师自身的提升。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这种热情和责任感,为公司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在公司的一次年度表彰大会上,导师们受到了隆重的表彰。他们站在领奖台上,手里拿着荣誉证书,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刘好仃为他们感到骄傲,他知道,这些荣誉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肯定。

大会结束后,刘好仃和导师们一起聚餐。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老李端起酒杯,说:“刘工,多亏了你,我们才有机会成为导师,得到公司的认可。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不辜负你的期望。”

刘好仃也端起酒杯,说:“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是一个团队,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工作做好。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为公司的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

大家纷纷举杯,共同庆祝这一美好的时刻。在欢声笑语中,他们仿佛看到了公司更加美好的未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好仃也在不断地成长和进步。他不仅在车间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在人才培养领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他开始受邀参加一些行业研讨会,与同行们交流管理经验和人才培养心得。

在一次研讨会上,刘好仃分享了自己车间的内部选拔和导师带教制度。他的分享引起了同行们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向他请教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经验。

刘好仃耐心地解答着大家的问题,他说:“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内部选拔和导师带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还要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行们听了刘好仃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说:“你的经验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回去也要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的工作。”

通过参加这些研讨会,刘好仃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还结识了很多同行朋友。他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为自己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回到公司后,刘好仃开始对车间的培养计划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他结合在研讨会上学习到的经验,引入了一些新的培训课程和方法,提高了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同时,他还加强了与外部培训机构的合作,邀请专家来车间进行授课和指导。这些举措让员工们能够接触到更前沿的知识和技术,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刘好仃的努力下,车间的员工们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工作热情。他们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为车间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有一天,公司接到了一批重要的订单,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批订单的技术要求很高,对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刘好仃迅速组织导师们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对参与订单生产的员工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导师们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员工,员工们也认真学习,积极实践。

在生产过程中,导师们始终坚守在岗位上,为员工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员工们在导师的带领下,紧密配合,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批订单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了。客户对公司的工作非常满意,给予了高度评价。公司领导也对车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表扬了刘好仃和全体员工。

刘好仃在总结这次订单生产经验时说:“这次订单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导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这说明我们的内部选拔和导师带教制度是有效的,它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迅速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我们要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好仃的车间成为了公司的人才培养基地。很多其他车间甚至其他部门的员工都希望能够到他的车间工作和学习。刘好仃总是热情地欢迎他们,并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他深知,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只有不断培养和吸引优秀的人才,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将继续努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让车间成为公司发展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未来的日子里,刘好仃和他的团队将继续在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探索前行。他们将不断创新,不断改进,为企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深圳玻璃厂打工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错爱首席悠闲直播:开局国宝赖上我一世豪婿叶凡秋沐橙成仙金玉良缘之肖少霸爱豪门巨星之悍妻养成我们村的阴阳两界追你没商量异世小邪君比蒙传奇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名门婚爱,高冷老公太任性纵横都市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我的美女总裁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赘婿出山圣骑士赵大牛英雄联盟之最强重生这个明星只想学习
经典收藏超品战兵王牌狙击之霸宠狂妻快穿之气运剥夺系统从灵气复苏开始邂逅天命可期六岁赶尸:不好意思,我穿紫袍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穿到八零后我成了锦鲤下海从艺,从遇见德云班主开始四合院:贾东旭老婆孩子热炕头和影帝营业cp后又被送上热搜了重回八零小辣妻随机职业体验,满级人类震惊网友返穿同路人,盛婚甜宠:先生,早上好万亿打赏金,我在抖音称王!对首席大人的攻略争夺战高武,大一成就大帝怎么了?末日?宅舞冒险
最近更新小孩哥别闹!国家都快压不住了娇雀难哄重生换娘亲,炮灰成了名门贵女渡我十年梦都市:女儿重生后,我成互联网教父了重生御兽,立志躺平却被女神契约权势巅峰:从省纪委秘书开始万界大佬都是我徒弟重生1985:从收猴票开始首富之路生长新歌锦医春色贬妻为妾?我二嫁权臣联手虐渣小人参三岁半,警局破案当团宠看到弹幕后,我爬了皇帝的床全球高武:我背后一口棺,专业的捡尸我一病秧子,你说我是团宠?年代美人娇又媚,勾的糙汉心尖颤城市求生之牛小二的奇葩人生谁说华夏无神?外神亦是神!我和富二代灵魂互换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辜彼得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txt下载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