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往事随风

间间间

首页 >> 水浒之往事随风 >> 水浒之往事随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带着系统混大唐贞观悍婿冠冕唐皇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灵剑尊绛色大宋唐朝工科生支点一等家丁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
水浒之往事随风 间间间 - 水浒之往事随风全文阅读 - 水浒之往事随风txt下载 - 水浒之往事随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2章 九州四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俺把真炁关注脚底,一步踏上水面,真炁盘旋提升,这水就好似硬地一样了,并不将俺的脚陷入下去。

八尺高的浪头随即把俺抬举起来,向岸上拍来。。。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夫唯不争,故无尤。”在这人世间,水是最大的能动之物,看似柔弱,实乃刚强,狂涛巨浪可以摧山毁岭,桑田可以淹没为沧海。。。所以仅仅这一坨八尺高的浪头,就重达近万斤!可以轻轻松松将俺这个筋骨坚牢是常人两倍的三百五六十斤重的彪形大汉托在浪尖。

俺接着一步踏出,跌落到两个浪头之间的波谷,眼见着浪尖已经在俺头上五六尺高处,在这后面浪头拍下来之前,俺又是一步,踩在这浪头之上。。。就这样一步接一步,一步高一步低,走三步退一步的向小岛外的大海走去。

真炁循环,俺就以常人步伐慢慢行走在这跌宕起伏的绵软海面上,忽上忽下的仿佛瘸子一般。

“此时若有人见到,估计会以为俺乃八仙之铁拐李是也。”

干脆就召出铁杖拄上,且在这一浪接一浪的坎坷海面走上一程。

以前一苇渡江,是一口真气急速前行,争取再真气耗尽之前踏上彼岸;如今,真炁往复循环,可以拄杖徐行,不去争那一时之气。

“莫听劈礁拍岸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铁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风暴任平生。”

铁冠道人武学功力不行,气魄倒是奇大无比,若他能像俺这样徐行大风大浪中,再写一首《定风波》,怕是要直接吹的破碎虚空,以文飞升了。

走了半天,回头一望,那小岛已经看不见了,估摸着走了能有五十里地的样子。

“不走了,且歇息一会儿。”

俺召出酷吏五鬼,海面上一滚,化为淡黑云雾,俺往里一坐,五鬼厉啸一声,劈波斩浪,在海面上滚滚直行。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俺也过海,却要试试俺的各种手段。

李俊和费保他们开会研究去往南洋的时候,将要走的海路情况都拿出来探讨,俺自然知道俺刚才走过的这个海域叫做伶仃洋,其实还是珠江入海口一带,咸淡水交融,海水不深,且还有东西两岸陆地护持,不算是真正的大海。

再往南走,就是真正进入到南海里来了。

俺坐在鬼雾中思索,俺已经走过的路,贯通南北,这地盘却似乎不大。

俺一直对这人世间划分东南西北四海和九州之地甚感难以认同,也与黄裳谈论过这些问题。

比如说,可以调停八仙与四海龙王械斗的南海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不在俺踏足的这处南海,却在两浙路的明州昌国县这个大海岛的山上。。。那里似乎应该叫做东海才是!

传说大唐大中年间,有一身毒僧人渡海来此传教,自称亲眼目睹观世音菩萨在此地为他现身说法,最后授他七色宝石。世人听这僧人多次宣讲也就信了,就称此地为观世音菩萨显圣地;又因为佛经上说观世音菩萨所住之地名为普陀洛伽山,就以普陀山这个名号称呼此岛。

唐咸通四年,倭国僧侣慧锷,从五台山请观世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遭遇风浪,数番前行无法如愿,遂信观世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故称不肯去观音。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鼎盛时期全山共有四大寺、一百零八庵、百三十九茅蓬,五千余僧侣,为震旦第一佛国。到如今,普陀山观世音菩萨信仰盛行,寺院渐增,僧众云集。

黄裳这个福建人与俺说,福建路泉州最南与漳州相接处也有一岛,岛的东南方向有一山,叫五老峰。五老峰下有无尽岩,那里有个普照寺,乃是大唐末年时开始建寺,里面供奉观世音菩萨。此处面临碧澄大海,应当为观世音菩萨道场。

其实,以俺现在的眼光看来,泉州所面临之大海,也不属于南海,还是东海。

俺现在踏足的这片大海一直向南,这才是南海。。。南海神尼李沧海的南海名副其实。

至于西海、北海,黄裳说西海遥不可见,大汉张骞倒是经过了西域的大咸水湖,但那不是真正的西海。估计要一直向西,越过大食、天方、大夏。。。一直走到陆地尽无之地,那里才是西海;北海也是如此,大汉苏武牧羊之地说是北海,其实那里应该只是一个大湖,真正的北海应该还再往北去,传说那里冬日极夜,终日不见日光,天空有斑斓神光挥洒;巨大白熊、海兽出没,还有白狼、白狐、白兔;当地土人猎食巨鲸。。。

如此之四海方能稍微如俺所想之四海万一。

九州亦是如此,自古说法不一,《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 荆、豫、梁、雍;《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周礼·夏官·职方》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

俺从北地金国走到这南海之滨,感觉这样九州还是小了太多,似乎不应该如此小。

如果九州真这么小,那汉代刘向《说苑·辨物》中说:“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倒是可行。也就是说四海乃是九州之外的大海!若把苏武牧羊的大湖当做北海,把张骞路过的西域大湖当做西海,却也是能对的上。至于八荒,乃是四海之外,八方荒芜极远之地也。。。那西域之外的大食、天方、大夏这些都算是八荒了!

大唐时的道人李淳风在《二十八宿山经》写道:“在天二十八宿,分为十二次;在地十二辰,配属十二国,至于九州分野,各有攸属,上下相应,故可得占而识焉。”

王勃的《滕王阁序》,“星分翼轸”,就是这个二十八星宿分野九州的意思。

青州对应虚、危;扬州对应斗、牛、女;幽州对应箕、尾;战国时宋地对应房、心;战国时韩、郑两地对应角、亢、氐;荆州对应翼、轸;豫州对应柳、星、张;雍州对应井、鬼;冀州对应觜、参;赵对应昴、毕,徐州对应奎、娄、胃;兖州对应室、壁。

星宿所照,居然如此之小?似乎不太可能。

按照《山海经》里的内容来看,这华夏神州之地不应该如现今之地盘这么小。。。真正的九州似乎要比佛门所说四大部洲还要巨大才对。

俺觉得华夏神州所在之地当为一州!金国、西夏、大理、倭国、包括身毒在内的南洋诸国甚至是普鲁士老家天方之地,都在这一州之内!

战国时期的阴阳宗门大宗师邹衍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淮南子· 地形训》:“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

如此之九州,方为俺心目中之九州。佛门四大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和北俱芦洲。这个东胜神洲当为赤县神州!

俺是修士,老吕也是修士,老吕说他能万里斩龙。。。如果九州如此之小,真不够他腾挪的!好似小鱼缸养了条大鱼!不太可能!否则,他早被养鱼的给捞出去了!就是俺能理解的百十里斩龙,如今所说的九州也是小了一些!

多大的鱼缸才能养这些凡人、养这些修士?或者说这个鱼缸可以养大少凡人?多少修士?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却称霸在这天地里,以万物来养人。。。那这鱼缸就真成了专门养人的。。。一旦人多了,就要过度的争抢,就要大量的杀戮,然后再从头开始,进入下一个轮回。。。难道这就是人世间历朝历代的由来?

儿修士可以破碎虚空飞升出这人世间,难道就是这人世间的九州就真的很小,不够他腾挪的?所以才破出去了。。。睦南道上界才是真正的九州?

俺不怀疑龙虎山天使们可以沟通外界的大能,所以俺也不怀疑这人世间的一些书籍乃是外界的东西,它们记录的可能是外界的天文地理,也就是说非经典的《山海经》之所以占了一个经字,是因为它确实值得一个经字!因为这本书很可能就是来自外界。。。可以锦袋郭璞以后,与这本经典配套的《山海图》消失不见了!如今所见,皆是根据字面所述描绘而成。。。俺的感觉是这本经典应该是以《山海图》为根本,缘觉后写出的《山海经》。

本末倒置,荒谬方才出焉。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眼界开阔,看的多了,听得多了,知道的也就是多了,对这人世间才能了解的更多,对这鱼缸感悟的才能更多!对身边的神魂里的樊笼才能参悟的更多。

俺这些年,走的路算是超过十之七八的人了,但是与李太白相比,与唐玄奘相比,与吕洞宾相比,还是差的太多,就是与被俺打死的这身毒邪僧、天方僧侣相比,也是走的太少!

行路这东西没有捷径,只能继续前行,缩小与人的差距。

喜欢水浒之往事随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水浒之往事随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末世:极度崩坏宿主她甜入心扉战皇闪婚之谈少的甜妻无上炼体快穿之我真的不是渣追你没商量战星圣魔这个明星只想学习诸天武侠大穿梭异世大陆:DNF全职圣骑士将明重生年代不做贤妻盛宠之嫡妻归来别笑哥抓鬼呢让你选召唤兽,你却在选老婆?特工冷妃:绝情王爷休想逃名柯:毒唯恋爱手册娶个村官大小姐肤浅者
经典收藏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扬帆明海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海贼之母巢秩序一穿就成绝世高手这个三国太可怕了!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风水卜卦成为赘婿的我只想跑路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三国之魏武元勋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大周九皇子穷鬼的上下两千年贞观医仙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庶女当嫁,一等世子妃
最近更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大明辽国公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北宋第一狠人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史上最强县令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真理铁拳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衣冠谋冢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水浒之往事随风 间间间 - 水浒之往事随风txt下载 - 水浒之往事随风最新章节 - 水浒之往事随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