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以空空

首页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夺舍了隋炀帝大魏宫廷少年大将军穿越了的学霸绛色大宋不明不清明士盛明皇师封侯首辅家的傻儿子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以空空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全文阅读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txt下载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4章 决战的军事部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本章有1万1千多字。本章中的地名都用现代地名,方便诸位看官阅读。)

上午的会议结束,杨平便陪着众人前往一楼餐厅,简单用过工作餐后,没做片刻歇息,便又折回了三楼的办公室。

贾石与陈提二人,已在室内忙碌妥当——一幅巨大的作战地图,正赫然悬挂在墙面中央,无声地昭示着下午这场会议的特殊性质(军事会议)。

到场的尽是高级将领,杨平也不绕弯子,直接切入正题,开始部署作战计划。

他手持指挥棒,沉稳地站在地图前,棒尖直指地图最下方,声音清晰有力:

“根据前两日湘州州长、兼江淮兵团南路军总指挥路大,发来的军情通报,

南路军第4师、第5师押送着安南都护府主力开荒部队四万余人,月初已经启程,经灵渠、韶关道南下。

截至七天前,他们已分别击溃东侧番禺(今广州)、西侧领方县(今南宁市区)的交州士家部队,成功占据珠江以北区域。

按原计划,他们稍作休整后,将于八月初一渡江南下。”

稍作停顿,杨平下令:“本都督决定,将水军第四师调往珠江流域。

另外,把三千江东降兵、淮河地区训练的三千士兵,交由水军第四师一并运往珠江流域,组建为护民军第23师。

同时,将珠江北岸的护民军部队整编为护民军第七镇,

第七镇作为守备军镇,镇守由番禺改编的广州、南宁改编的桂州,统称岭南军镇。

这一军镇下辖3个步兵师、1个水军师,另含部分地方部队与后勤部队,总兵力三万人,

由护民军第5师师长马河担任总兵官,定为正四品单位。”

杨平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补充道:“岭南军镇需在广州、桂州等重要节点设置6个卫所,

珠江以南三十里内再设4个卫所。

这10个卫所的人员,将从南征各师兵员中,依个人意愿选拔,

入选者直接授予勇士、男爵、子爵、伯爵四等爵位,

并获园、庄、村、屯,作为个人领地,分获一千亩至一万亩不等的土地。

他们的职责是自备衣物、粮草,为国家戍边镇守,

名下土地无需向朝廷缴税。

爵位、土地世袭。

但有一点,其世袭卫兵的继承人,需在15岁后进入军镇设立的军校学习,合格后还得在部队历练三年,才有资格接替父辈爵位。

若学习不合格,便从其兄弟中再选一人入校学习、参军;

连续三人不通过,便剥夺世袭爵位,收回土地,另从军中选取愿意戍边者接替。”

部署到此处,杨平话锋一转,看向江波问道:“江波,水军第三师从长江口沿海岸线南下到珠江口,

与走长江、湘江、灵渠、漓江再入珠江,哪条路线更易行?”

江波略一沉吟,行礼回禀:“都督,如今已是七月底。

据海边百姓所言,这段时间海面常刮狂风(台风)。

况且,我军船只多为低矮的蜈蚣船,沿海短途航行尚可应付,长途航行却从未尝试过。

属下以为,还是走内河航道更为稳妥,虽说会多费些时日。”

杨平闻言点了点头,当即拍板:“既如此,会后便给水军第四师发通告,令他们沿湘江、灵渠通道南下。”

确定了水军第4师南下珠江的路线,杨平询问在场众人:

“在本都督的设想中,未来新国家的边疆,南部以珠江为界,西南部以大江南岸百里为界,

涵盖了西部的高原地区、原本的西域都护府以及更西地区的中亚地区,最西侧以乌拉尔山为界。

乌拉尔山以东地区,归中央统辖。

在这些中央核心边疆地区,将会以护民军内部团级以下军官、士兵,甚至天下太平以后,增长人口中的开拓者,向这些地区设置卫所。

开拓成功者,朝廷予以颁发勘合,授予其爵位。

他们不仅拥有极高的荣誉(爵位),还拥有实际的利益——土地。

同时,他们的义务也仅仅是服从中央的政治法令,同时统一归军机省的卫戍建设兵团管辖,承担戍边和预备役任务。

使新政权的中央,能够控制这些地广人稀的核心边疆区域,诸位感觉这个计划如何?”

杨平的卫所制仿制了明朝时期,但跟明朝时期不一样——

明朝时期的卫所制度,是以官职百户、千户这样制定的,最终的结果就是:拥有权力的军官将手下的军户变成了奴仆,侵占了下层军户的土地。

而杨平的这个制度,直接将卫所军户给予其极高的政治地位,明确地授予爵位,

而且卫所没有固定的世袭军官,军官就是从这些实习的军户以流动的方式担任。

在其继承人军事学习合格之后,便会返回卫所,一步步往上走,担任各级军官。

这样,既保持了军官职位的流动性,又稳定了卫所内兵员的素质,

最重要的是,将基础土地彻底稳定给了军户,保证不会被卫所内部进行互相侵吞。

杨平这制度设定得堪称完美,所以贾诩、诸葛亮、鲁肃、张辽,甚至就连神经比较大条的吕布,都能对杨平的这个卫所制度说上几句,补充一些细枝末节,

包括武器铠甲如何供应、军户家中子弟多了如何外迁等等。

总之,稍作讨论,杨平这个卫所制度便趋于完美,获得一致通过。

杨平的指挥棒才再次指向了地图的东部:

“秣陵,本都督决定将其更名为金陵,成为新政权的扬州治所。

在扬州之南,南边太湖这里,以姑苏城为治所设立苏州。

苏州之南,这里,钱塘江的入海口设立杭州。

再往南的会稽郡向南,是地广人稀之地。”

杨平的指挥棒画了个圈圈,也就是今天的福建、浙江南部,“这里,本都督决定成立一个福州,祝福它成为一个有福之地。”

“加上这里,”杨平的指挥棒指向长江边上,“本都督决定将其改名为安庆,在这里设置徽州。

如此,徽州、扬州、苏州、杭州、福州五个州,设置为东海镇,由护民军水军副都统朱八担任东海镇总兵,为正四品右将军。

目前,东海镇将保留步兵第16师、水军第五师,负责维护这五个州的稳定工作。”

对此,在场众人都没有意见。

杨平的守备“镇”类似于军区,南边已经设了个岭南镇,再设一个东海镇,完全没有问题。

杨平指挥棒顺着长江往西:“柴桑改名为九江县,以鄱阳湖地区加上原九江郡、庐江郡大部,设置江州。”

指挥棒向南,“原豫章郡(今江西省)设置为赣州。”

指挥棒点到武汉,“这里原本是江夏郡,经过扩充,为我太平民团鄂州。”

指挥棒向西,“这里原本是南郡,进行扩充之后,为我太平民团荆州。

其南部荆南四郡经过合并之后,为我太平民团湘州。

此五州之地设为两湖军镇,由原第二镇副总兵何曼担任总兵官,为正四品右将军,

统辖护民军水军第2师、步兵第8师,负责稳固本地区内的治安,以及保障向西攻击益州的部队后勤。”

说完中部五州,杨平指挥棒指向重庆地区:“在此地的,是李忠带领的江淮兵团西路军,

在此,将其升格为护民军第八镇,由李忠担任总兵官。

目前任务是防守,吸引益州刘璋所部大军,保障我西南路方面安全。

在河北决战结束后,将会为其配属兵力,配合政治攻势拿下益州。”

说完南部这些地区,杨平做了总结:“本都督决定裁撤护民军江淮兵团,

暂时以护民军第七镇(岭南镇)、第八镇(四川镇)、东海镇、两湖镇,共4镇之兵10万人。

交由护民军南方都统司统辖。

任命水军都统、第二镇总兵官江波,为正三品南方总督,授予上将军军衔;

任命湘州州长路大为南方都统司护军(政委),正三品;

任命鄂州州长、第二镇军师诸葛亮担任扬州州长,兼任南方都统司军师,从三品。

由你们三人,在我军与河北决战之时,全权负责南方十二州防务以及分田编户、看管开拓兵团外出开拓,外加防备西部益州刘璋的任务。

可曾明白?”

路大还在长沙,此时在场的只有江波、诸葛亮二人,即刻起身行礼道:“请都督放心,我等一定稳定后方,不给都督拖后腿。”

杨平走上前去:“江波、孔明,再加上路大兄弟,由你们三人镇守南方,又有十万大军,本都督十分放心。”

说完,拍拍二人肩膀,示意他们入座。

杨平再次回到巨大的作战地图前面,指挥棒指向西侧:

“会后,由上将军吕布、太尉贾诩,李傕、郭汜二位将军,带领西征兵团从陇山大道出发,向西攻击凉州。

西征兵团,目前配属有护民军车骑第一师、步兵第17师,加上后勤部队,总兵力近两万人,

还有李傕、郭汜二位将军的八千开拓兵团。

而当他们出发时,豫州、徐州的开拓军团一部约三万人,亦将随他们出征。

他们将一路拿下天水、金城(今兰州),随后渡过黄河,越过乌梢岭,进入河西走廊,到达玉门关、阳关。

随后,一路向西,攻占西域都护府地区。

随后,豫州、徐州的开拓军团将会翻越葱岭,进入印度地区,这是他们的开拓之地。

李傕、郭汜二位将军,则将带领组建的雍州开拓军团、凉州开拓军团,

越过中亚大草原,一路向西,渡过乌拉尔河,进入东欧地区,这是你们的开拓区域。

至于我们击败河北之后,河北的世家、豪族,会被本都督打包,顺着西征大军的这条路,越过葱岭,抵达里海,随后转道南下,前去开拓这片大陆南方的非洲地区。”

说完这些被护民军击败的世家大族、地主豪强,将去开拓亚欧非三大陆。

以及护民军的底层士兵、初级军官负责开拓中亚、北亚这些中央核心区域的边疆。

杨平对着在场的高级军官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诸位,万国堪舆全图,你们应该也都看过。

在大洋的东岸,有两个大大的陆地。

本都督也跟你们说过,这两块陆地,是由商朝人的后裔在此开荒。

但是他们与中原文明隔绝千年,此时,文明稍有退化。我们可以称他们为殷地安人。

这两个大洲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本都督在规划中,将会是我护民军中高级军官开拓之地。

所有开拓者,以开拓土地面积大小,堪定国家:

开拓方圆30里之地,授予乡伯之国。

开拓百里之地,授予县侯之国。

开拓300里之地,授予郡公之国。

开拓千里之地,授予王国!”

对于杨平的这个开拓计划,在场众人听得热血沸腾——

根据杨都督所说,西征军团如果一路向西向南打,打到所谓的非洲好望角,这是真真正正的“鹰击九万里”!

想一想就让人激动。

李傕、郭汜二人更是激动不已——他二人已经彻底被杨平镇服了,此时听着杨平如此宏大的西征计划,二人决定:

到了凉州,一定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老乡们该联络联络,该收拾的收拾,绝对要完完整整地把凉州交给杨都督,

用来换取杨都督对他们在泰西地区开拓的支持,争取开拓千里之地当国王。

毕竟,杨都督说得明白,过了乌拉尔山,就是比整个九州大地都多的黑色沃土。

于是,李傕、郭汜、吕布、贾诩纷纷起身,向杨平表示:

“请都督放心,我们一定在您结束河北决战之前,拿下凉州,为外出开拓的各个军团打通西进的通道。”

杨平则认认真真地向他们四人回敬一礼。

(这就是有书友说:杨平为什么要对李傕、郭汜这两个吃人的家伙这么优待的原因。

西进通道能否按时打通,真关系到杨平让各个外出开拓军团向欧洲、非洲进军的关键。)

边边角角的问题安排完毕后,杨平的指挥棒指向了河北,众人也都知道,这是最终的决战之地。

就听杨平说道:“在这场会议后,我护民军各部主力,便开始向黄河沿线进行集结,

综合各方情报,预计在九月底,河北六十万大军也能集结完毕,而我护民军主力也能在黄河岸边集结完毕。

至于说,为什么我军不利用现在的优势迅速北上,打乱河北敌军的集结计划,而是要慢慢等候他们集结完毕,在这里,本都督给众位做出两个解释。

第一,现在正是秋收时刻,无论是我军境内,还是河北,都是在加紧加忙地进行秋收,

这个时节绝对不能打破,不然治下百姓就要饿肚子了,这不符合我太平民团以人为本的理念。

所以,决战时刻将会在九月底,秋收彻底结束之后。”

对于杨平这个解释,众人表示认同——毕竟河北之地现在是兵荒马乱,集结兵力。

而太平民团治下,大部分地区也都刚刚拿下不到一个月,正是需要安排秋收之际,不适合大规模地抽调农夫编兵作战。

杨平随即给出第二条解释:“本都督在此夸一句海口,不过这也不是海口。

在早上,我曾对杨修等人言说,甭说你六十万大军,就是六百万大军,在本都督眼中也是土鸡瓦犬!

这非是本都督说大话,而是事实。

本都督之所以给出两个月时间,让河北将所有兵力予以集结,原因就是为了那越过长城的十多万胡人骑兵。

这些骑兵若是在草原地区,由我等前去剿灭,他们打不过可以跑。

但是,若是全部将他们引到黄河岸边,本都督一战就可以将他们全部消灭!

同时,这些河北世家、豪族聚集的私兵,如果分散于各地,我军一城一城地打,不仅浪费时间,也会加大伤亡。

无论是伤我军,还是伤河北之兵,那都是我大汉儿郎,这是本都督不愿意看到的。

让他们全部集中在黄河北岸,本都督准备借天威一战将其灭掉!

百万人的大战,本都督预计,我汉家儿郎伤亡不会超过一万。

至于如何借天威收拾这帮人,本都督在此先卖个关子,不做解释了,到时候你们就会知道——仗,原来还可以这么打。”

杨平第二条解释的意思就是,把敌人集结起来,一战收拾掉,省得以后费手脚。

虽然杨平说得很牛,众人也知道杨平手中掌握着轰天雷,但这轰天雷在万人级别的大战中有用,

但现在,估计敌人已经在找破解轰天雷之法。

百万人级别的大战,仅凭着几百枚甚至几千枚轰天雷,起不到什么决定性作用。

众人都不知道杨都督即将拿出什么样的宝贝,借助什么样的天威来灭了敌人。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杨平制定的这个使敌军集结、一举歼灭战略的认同。

既然认同,剩下的就好办了,杨平开始部署具体作战计划。

杨平的指挥棒首先放在河东地区,这里被他改名为舜州,护民军第六镇就在此集结。

就听杨平说道:“第六镇主力,在计划中,将会配合洛阳地区的第三镇主力,在八月底之前拿下河内郡,占据沁水以西地区。

这两个镇完成战斗任务,留下守备兵力之后,

会予以补充,都将达到一个车骑师、五个步兵师,加后勤部队,共计四万五千人的野战兵力状态。

护民军第一镇,将会由护民军第一师师长胡三担任总兵官,兵力同样会增加到五个步兵师、一个车骑师,共计四万五千人的状态。

护民军第二镇,由护民军第七师师长黄正担任总兵官,兵力为六个步兵师四万人,这两个镇将作为中路军使用。

东路军由张和的第五镇、张绣的第四镇组成,总兵力也有九万余人。

另外,本都督决定将近卫营、教导营以及亲卫部队,共同组建为禁卫军。

调原第一镇副总兵官黄绍,担任禁卫军都统,调调车骑第五师师长林聪,担任副都统,车骑第五师师长,由近卫营营长张木担任。

新组建的禁卫军部队,设置教导营、近卫营两个指挥部,

另加神机营、龙骧营、警卫营。

关于神机营、龙骧营,在此本都督不做解释,此为绝密单位,决战之时会让诸位见识一下。

教导营、近卫营,本都督也不多说,这是禁卫军指挥作战的两个指挥部。

本都督在此,着重说一下警卫营。

诸位也都知道,在我太平民团建制之前,便已作有规定:

军中从五品以上,也就是副师级以上军官,配有警卫。

如今,本都督再做调整,军中从五品(副师级)开始配军官,具体为:

从五品配两名警卫,正五品配四名警卫,

从四品配八名警卫,正四品配十二名警卫,

从三品配二十名警卫,正三品配三十名警卫,

从二品配五十名警卫,正二品配一百名警卫,

从一品配两百名警卫,正一品配三百名警卫。”(以杨平预计,他的军中不会有从一品、正一品的元帅和大元帅了。)

宣布完警卫人数,杨平这才说道:“所有从五品以上军官的警卫员,全部出自禁卫军警卫营,

警卫员实施轮换制,最长任期不得超过两年。

诸位可否同意?”

参会的这些军官们都知道,杨平军中不允许存在军阀。

原来整编的时候,还允许军官们保留几名自己养的亲卫,虽然军饷是由杨平来付。

此次成立警卫营之后,这些军官们身边的警卫部队全部是由杨平派遣。

也就是说,你要是老老实实的,忠诚于护民军、忠诚于杨都督,那什么事都没有;

如果你想叛变,那真的连一个警卫员你都带不走了。

而且自己的贴身亲卫全部来自于杨都督派遣,等于是这些军官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杨都督的眼皮子底下。

杨都督豪气是真豪气——升官加爵、作战指挥,根本不做干预。

但这控制也是真控制——军中不仅有司马、参军,重点单位像车骑部队,还加置了护军(政委),

现在,连警卫员都给你安排明白了,还是轮换制。

所以,在杨都督手下做军官,你就只能忠心耿耿了。

但在场的这些军官,除了李傕、郭汜、孙策、周瑜,其他人都被杨平潜移默化调教得差不多了。

况且李傕、郭汜这些人马上就离开杨平的治下了,这项规定跟他们没关系。

高级军官没什么人反对,这项警卫条令就这么定下来了。

杨平才对着参会的几名各部尚书宣布:

“警卫营不仅负责军官的防卫工作,同样负责地方官员的防卫工作。

原则上,各县县令配两名警卫员。

然后,各州的官员自从四品开始,配四名警卫员,正四品的州长配八名警卫员;

中央的从三品官员配十二名警卫,正三品官员配二十四名警卫,

从二品官员配三十六名警卫,正二品配五十名,

从一品配七十名,正一品配一百名。

你等可有意见?”

说白了,警卫就是监视——

如果按照杨平制定的国家策略,一旦天下太平,这官员的人身安全可以得到极大的保障,根本就不需要朝廷给配警卫。

但杨平给配警卫,这说白了,就是明晃晃地告诉你们:这就是我给你们配备的监督者。

在场的几位尚书倒是想反对一下,但在杨平的威压之下,以及堂中十几位高级将领的注视下,心里想反驳,嘴上却说道:

“多谢都督为我等考虑。”

杨平在这几位部长尚书回答之前,是少有的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这些人,但凡有一个敢反对,他杨平就敢直接将其拿下,赶出队伍——

不敢接受监督的官员,你想干什么?

贪赃枉法?!还是鱼肉百姓?!还是准备造反?!

杨平关于警卫营特地说了这么多,也达到了他给官员们上一上枷锁的目的,这才又言归正题地说道:

“在黄河沿岸,我们部署六个镇的兵力,加上本都督率领的中军禁卫部队,以及划属于中军的水军第一师、第三师两支奇兵,总兵力超过三十万。

本都督就计划,用这三十万精锐来解决河北的敌军,诸位感觉如何?”

对于杨平用三十万精锐过河与敌军决战,激进派的鲁肃以及年轻的军官张和等人没有什么感觉,不就是三十万打六十万吗?优势在我!

但沉稳持重的贾诩、张辽向杨平提出:“都督,可否再增加十万兵力?会更有胜算。”

杨平此时自信满满:“此战,本都督带三十万大军过河,目的其实并非作战,而是去抓俘虏!”

杨平话音一落,众人皆是目瞪口呆,特别是孙策、周瑜,在心中已经对杨平此战的胜负判了死刑——

如此一个目中无人的统帅,真应了那句“骄兵必败”!

关于杨平有什么后手,在场众人都不知道,但张辽等人却知道,杨平从来不会说大话。

于是,贾诩又向杨平提出了一个问题:“都督,怎能保证河北兵马,会按照您的设想,南下到黄河岸边与我军决战?”

杨平仍然自信地说道:“贾太尉,诸位,且放心,河北兵马一定会按照本都督的设想来到黄河岸边。准确地说……”

杨平的指挥棒指向黄河北岸的一个地方,在这里标注有一个名字——武德县(今武陟县),

“武陟县,就是本都督给河北兵马准备的决战之地,而且,河北兵马一定会来到此处与我军决战!

下面,请诸位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七月底的微风吹过三楼南北通透的窗户,给会议室带来了一丝凉爽。

然而,杨平的话音落下,却让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

不同于袁培、马河、木奎这些将领们商讨着该如何打仗,

贾诩、鲁肃、诸葛亮、周瑜则陷入了沉思,思考杨平为什么会如此笃定,河北大军将抵达武陟县、原阳县之间的黄河北岸,与护民军决战。

杨平也没让他们思考多久,直接提问:“公瑾,汝有何高论?”

听到杨平提问,周瑜起身行礼后说道:“都督所选战场,以地利而言,十分有利于河北兵马。”

杨平上前,将指挥棒交给周瑜,示意他到地图前来。

周瑜对这种部署作战的方式很新奇,拿着指挥棒走到那幅巨大的地图旁,指着武陟县旁一道黑线说道:

“诸位请看,这是沁水,此时(东汉末年):

黄河北岸、沁河东岸、济水西岸这片区域,整体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便于大规模军队调动和展开:

黄河北岸 ,部分地区有丘陵分布,如洛阳东北部的黄河北岸,北面是丘陵,沟壑纵横,依傍太行、王屋二山,而在山水之间,则是平原滩涂地带,土地平旷。

沁河发源于太行山,向南经沁阳、博爱、温县,于武陟县流入黄河,

其东岸地区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生产,也有利于军队的驻扎和粮草的种植与征集。

济水在这些年(东汉末年),水量已较小,

其西岸地区(在今河南原阳、封丘一带),历史上是大河泛滥频繁的区域,故道纵横交错,沙碛地带时隐时现,但整体仍以平原地形为主。

故而从地利优势来讲,此地利于河北兵马,特别是十多万胡人骑兵展开。

同时,这片宽度百里的区域南岸,就是成皋、荥阳。

如果我军不在南岸进行防守,敌军突破黄河之后,便可长驱直入——

向南可拿下许昌、临颍,直接攻击汝南、南阳等我军腹地;

向东则能进攻徐州,切断我东部各部的后路。”

周瑜说完,向着杨平行了一礼。

杨平心想:周瑜真不愧是能统领数万、甚至十多万兵马的统帅,关于地利,他看的真通透。

示意周瑜回座,杨平随后又问道:“孔明,你来从人心方面讲一讲,为什么河北兵马必须要集中起来,与我军决战?”

诸葛亮起身行礼后说道:“诸位,河北兵马多是世家大族、地主豪强拉起来的队伍,士兵多为佃户、奴仆。

我太平民团主张‘打土豪分田地’,袁绍等人根本不敢放任我军北渡黄河。

即便黄河北岸有济水,可秋冬之际水量锐减,不少地方无需架桥便能涉水而过。

汉天子刘协、袁绍等人害怕我军一旦渡过大河进入河北地界,他们治下的百姓会纷纷投奔我护民军,故而必须阻止我军北渡。

但若是60万大军分散布防于千里黄河沿岸,我军任选一处强攻便能突破,他们根本守不住。

因此,河北最优的选择就是集中兵力于要害之地,逼我军在此于之对峙甚至决战。

而黄河荥阳段正是这样的地方,诚如公瑾所言,此乃攻其必救之处,也是我太平民团治下的核心区域。

过了这里,黄河、济水折向东北,而这段黄河恰是河道最南端,直抵我太平民团腹地。

若是河北在此集结数十万军马,我军必得出主力与其对峙。”

杨平示意诸葛亮坐下,又询问鲁肃:“子敬,你从后勤角度说说,为何河北军马会在此与我军决战?”

鲁肃起身,盯着地图,自信地说道:“都督,诚如公瑾所言,黄河北岸有济水。

若是袁绍等人选择在原阳以东,比如濮阳与我军对峙,其后勤需过济水运送。

而济水与黄河间距不过数十里到百里,一旦我军水军夺得济水控制权,便可将河北大军困于黄河以北、济水以南。

数十万兵马被掐断粮草,则不攻自乱!

特别是十多万胡人骑兵,将被限制到黄河、济水之间的狭长地带,根本无法机动。

一旦如此,河北兵马旦夕可破!

但若选在武陟县与原阳县之间,则无此隐患。

同时,从邺城南下,向武陟、原阳运送粮草无需途经大河,通道十分通畅。”

三位极具战略眼光的谋士说完后,杨平总结道:“诸位,正如公瑾、孔明、子敬所言,

沁水以东、济水以西、黄河以北的这片平原,确是河北兵马最理想的战场。

本都督要说的是,既然这里最有利于河北兵马,本都督为何还要选在这里决战?

因为本都督要的,就是让河北兵马全部集结于此,一举全歼!

下面,由本都督说说对这场战略决战的规划:

正如本都督所说,我军会在8月底之前,出动第三镇、第六镇,以两镇之兵拿下沁水以西地区。

由此,从地理态势和双方战略逻辑来看,袁绍以原阳为依托与占据武陟的我军形成东西对峙,是唯一的选择,核心原因有三点:

1. 地理上的“天然对峙线”

武陟(沁河入黄口)与原阳(济水西岸)东西相距约百里,中间是开阔平原,无险可守,

却被黄河北岸的滩涂、灌渠分割,恰好形成“谁先推进,谁就暴露侧翼”的平衡态势。

原阳背靠济水,袁绍军可依托济水作为后勤通道(从邺城通过济水运粮更便捷),

同时借助济水作为侧翼屏障,避免被我军水军绕后——这是他对“水军劣势”的被动弥补。

2. 袁绍的“兵力展开需求”

袁绍几十万大军(尤其是十多万胡人骑兵)需要平原施展,

原阳周边的济水西岸平原,足够容纳其阵型;

而他们若退到济水以东,河道纵横会限制骑兵机动性,反而给我军水军留下操作空间。

袁绍选择原阳,本质是想在“发挥兵力优势”和“规避水军威胁”之间找平衡。

3. 对我军的“遏制意图”

我军占武陟,等于卡住了沁水-黄河的水运节点,可顺流支援或回撤。

袁绍守原阳,既能依托济水阻断我军向东推进(防止其威胁邺城方向),

又能保持对武陟的压迫,逼着我军在平原上与其正面决战——这正合他“以众凌寡”的算盘。”

杨平算是对周瑜、诸葛亮、鲁肃三人的分析做了总结:

“这种东西对峙,看似是地理分割下的必然选择,实则是敌我双方对“平原主动权”的争夺:

我军想利用武陟的水运支点逐步压缩空间,袁绍则想以原阳为根基,用兵力密度逼我们犯错。

而最终打破平衡的,是本都督为敌军准备的超级、从天而降的天罚——

在开阔平原上,这种从天而降的威慑,对密集阵型的摧毁力会被无限放大,让袁绍的“依托对峙”彻底失效!”

杨平不断的提起他的决胜武器“天罚”,让在场众人心中好奇到极致,但谁都明白,这种杀手锏在决战之前,杨都督是不会亮出来的。

就听杨平继续说道:“诸位,此战,在战略上,我军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我们水军的蜈蚣船:

这种能拆能装、水陆两用的船,就是本都督为突破黄河防线量身定做的——

既能在黄河水面快速机动,选袁绍防御薄弱点强渡;

又能拆成部件用轮子拉着穿平原、越浅滩,悄咪咪摸到漳河。

袁绍的斥候根本想不到我军能这么玩,等他们反应过来时,我们的万人水军早就在漳河组装好战船,直逼邺城了。

邺城是袁绍的老巢,粮草、家眷、核心幕僚全在这,打死袁绍他们也想不到,我军能通过水路来攻击邺城。

而邺城负责向前线输送粮草,城门肯定没有堵死,而我军水军有大量的轰天雷,炸开城门轻而易举!

邺城一旦被我军水军拿下,袁绍就成了“没头的苍蝇”——

粮道被断是死,回师救邺城又怕我军追击,他的部队会溃散!

这时候的袁绍只剩一个选择:在邺城失守的消息没有扩散之前,集中所有兵力,向我军展开战略决战,妄想在平原上凭人数优势歼灭我军主力。

本都督要的就是这个“逼敌聚歼”的效果,把分散的敌军集中起来,一举歼灭!”

杨平这个大迂回的包围战略,让在场的众军官眼前一亮,都想起身恭维,却被杨平示意坐下。

杨平继续总结道:“太行山以东、漳河以南,黄河、济水以西的区域,看似开阔,实则是个“口袋”:

太行山挡住敌军西逃的路,漳河断了北撤的桥,黄河、济水锁死了他们南渡的门!

袁绍大军被压进这片平原,想跑没处跑,想藏没处藏,只能密密麻麻挤成一团——这就是本都督要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太行山以东的山地丘陵限制了胡人骑兵向西突围(战马在崎岖地形跑不快,还容易摔绊);

漳河、黄河、济水组成的水网则封死了北、南、东三个方向——

胡人骑兵就算主战场上没有被全歼,逃散之部面对河流,要么找不到渡船(护民军用水军控制了渡口),

要么只能冒险泅渡(战马负重渡河等于送死)。

等于说,这个包围圈,把胡人骑兵最依赖的“打不过就跑”的后路全堵死了!”

(胡人骑兵的优势在冲锋和劫掠,却扛不住持久战:

他们不像中原军队有完善的后勤体系,战马要吃草、士兵要吃粮,一旦被圈在狭窄平原里,几天找不到补给就会崩溃!)

杨平在众军官崇敬的目光中暂作停顿,光扫视一周后,朗声说道:“诸位,本都督为了这场大战,准备了太久。

包括本都督放回去的曹昂——要想培养一个可用的间谍,实在是太难了,不过用的好,一人足矣。

在放回曹昂之前,本都督故意让他见识了骑兵三宝。

因为有着骑兵三宝作为诱饵,长城内外的胡人才会自信心爆棚,愿意听从河北刘协、袁绍等人的召唤。

不过,这些胡人可都是各怀鬼心,盯着中原这块肥肉呢!

但即便是十多万装备了骑兵三宝、战力翻番的胡人骑兵,本都督早有应对之法。

这就是天罚!

对胡人骑兵来说,从天而降的“天罚”冲击,比对中原军队更有杀伤力——

他们本就信鬼神,看到“天罚”炸营,很可能当场溃散。

就算有部分骑兵想突围,但四周都是水和山,明知跑不掉,斗志也会瞬间垮掉。

这种“物理包围+心理崩溃”的双重作用,比单纯靠我军车骑部队硬拼高效得多!

说到底,这个包围圈的核心不是“硬打”,而是“困杀”——

用地理把骑兵的机动性废掉,用持久战磨掉他们的锐气,最后再用“天罚”降维打击,彻底摧毁其抵抗意志!

哪怕战场上没全歼,他们也只能在包围圈里活活耗死!

这一战,本都督就是要消灭所有南下的胡人骑兵!

杨平开始激昂地做最后总结:

“10多万胡人骑兵,是南下部落的主力,一旦被全歼,大漠以南(比如河套、漠南草原)的部落会瞬间陷入“无主”状态——

青壮损失殆尽,剩下的老弱妇孺既没能力组织抵抗,也没心力再掀波澜。

我军在灭亡河北主力之后,便迅速北伐漠南草原,等于在胡人最虚弱的时候“趁虚而入”,几乎不会遇到像样的抵抗!

我护民军从幽州、并州出兵,沿着阴山南麓推进,既能依托长城旧塞作为据点,又能顺着草原部落的迁徙路线犁庭扫穴!”

(pS:历史上胡人反复南下,往往是因为草原部落有生力量未被彻底摧毁。

主角杨平这波操作,等于把大漠以南的胡人“有生力量+潜在威胁”一锅端:

不仅打掉了能打仗的青壮,还直接控制了水草丰美的漠南牧场(这是胡人繁衍生息的根基)。

失去了牧场和人口,胡人还能翻起什么波浪?!)

杨平的声音极其慷慨:“总之,这一战打完,我太平民团不仅要平定河北,结束乱世。

更要趁势消灭北方胡人,彻底安定华夏核心区域!”

“啪啪啪啪啪……”激烈的掌声响起。

众人虽不知杨平口中“顶级天罚”究竟为何,但想到护民军的三十万精锐,再加上这陷敌于牢笼、断其后路的战略——

即便敌军有百万之众,也必能一战歼灭!

掌声落下,众人纷纷起身,向杨平表示:“都督,这场战略决战,从庙算而言,我军胜率有七成。

请都督放心,我等一定奋力作战!

平定乱世、剿灭胡人!”

喜欢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肤浅者开局操作蝙蝠侠成仙闪婚之谈少的甜妻皇甫帝国·夫人不好当!侯门福妻丹崖仙途最仙遊诸天武道强人诡运蛇妻离婚后大佬前夫赖上我将明错爱首席大明小郎君我们村的阴阳两界异世大陆:DNF全职圣骑士快穿之我真的不是渣追你没商量无限武道求索女施主请留步
经典收藏支点大周九皇子大明极品皇孙男卑女尊修仙界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抗战:龙国无敌军团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北明不南渡我妻上将军大乾:帝国独裁者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绝世宠臣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山谷长人茶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墓园崛起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
最近更新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唐代秘史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大楚武信君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玉符传奇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高门庶子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铜镜约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以空空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txt下载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最新章节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