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那些事儿

钟离烟雨

首页 >> 二战那些事儿 >> 二战那些事儿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一品驸马水浒话事人一戟平三国抗日之雪耻霸天武魂谍影:命令与征服超神大军阀他比我懂宝可梦我在大唐卖烧烤
二战那些事儿 钟离烟雨 - 二战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二战那些事儿txt下载 - 二战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98章 男人们的大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上一回咱们说到,冲绳岛战役。美军用惨烈的伤亡,体验了一把登陆日本本土可能会是何等地狱绘卷。还有一出注定要上演的、更为悲壮的独角戏。它的主角,是日本帝国最后的、也是最强大的象征——战列舰“大和”号。

说到日本战舰,不管你熟不熟悉二战,第一反应八成都是“大和”。光听这名字——日本的古称,民族的象征——你就能感觉到它背负了多少东西。它是当时日本工业的巅峰,是举国之力铸就的钢铁巨兽。然而,它的命运,也和它的名字一样,最终成了一个民族悲剧的缩影。

这艘船是怎么来的?它又经历了怎样憋屈而短暂的一生?最后又是如何走向那场惊天动地的毁灭的?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艘传奇巨舰的故事。

时间回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日本海军,心里那叫一个憋屈。

一战打完后,几个海军强国(美、英、日、法、意)坐下来开了个会,签了两个着名的条约——《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这俩条约说白了,就是个“海军限购令”。大家约定好,不许再疯狂造军舰了,特别是那种最大最厉害的战列舰,排水量不能超过吨,主炮口径不能超过16英寸(约406毫米)。

这对谁最不公平?日本。

你想啊,美国和英国家大业大,海军遍布全球,就算按比例限制,家底也厚。日本呢?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工业实力跟美英根本不是一个量级。他们觉得这规矩就是冲着自己来的,是欧美列强摁着自己的脑袋,不让它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当时日本最后造的一批战列舰还是1921年完工的“长门”级,早就眼巴巴地盼着更新换代了。

这口气,日本军部那帮鹰派大佬怎么可能咽得下去?他们骨子里就认为,条约是狗屁,拳头才是真理。于是,到了1934年,日本干脆利落地退出了国际联盟,顺便一脚踢开了海军条约,大声宣布:“这破游戏老子不玩了!从今天起,我想造多大的船,就造多大的船!”

这一下,给新型巨舰的诞生扫清了所有“法律障碍”。

光有造船的自由还不够,还得有造船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当时在日本海军中如同圣经一般的“舰队决战”思想。

这是个什么思想呢?简单说,就是迷信“一战定乾坤”。

日本海军深受一个叫马汉的美国海军战略家影响,再加上1905年日俄战争中,他们在对马海峡一战就几乎全歼了俄国舰队,从此对这种“一把梭哈,赢得所有”的赌徒式胜利上了瘾。

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跟美国比工业实力,那纯粹是找虐。二战前,美国的工业产值占全世界差不多三分之一,而日本只有可怜的3.5%。美国人甚至放话,要用“三比一”的速度造军舰,活活耗死日本。

数量上比不过,怎么办?日本决策者想出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拼质量!

既然我造不了你那么多艘船,那我就造一艘超级无敌的船。我的这一艘,要能打你三艘!只要我的单舰性能形成碾压性优势,那在决战的时候,我就能用质量抹平数量的差距,一举干掉你的主力舰队,赢得整个太平洋。

这个“以质换量”的疯狂构想,就是“大和”号诞生的核心驱动力。它不是一件普通的武器,它是一个战略级的“作弊器”。

其实,早在掀桌子不玩条约之前,日本海军内部的小算盘就已经打得噼啪响了。

1933年,他们就开始琢磨着要造一种搭载460毫米巨炮的超级战列舰。为什么要选这个口径?因为他们搞到了“情报”(或者说他们自己这么认为的),说美国新建的战列舰,因为要通过巴拿马运河,所以船的宽度不能超过32.3米。船体宽度受限,就意味着安装不了更大、更重的炮塔。

所以日本人判断:美国佬的战列舰,主炮口径顶天了也就是16英寸。只要我们搞出18.1英寸的炮,那在射程和威力上就能稳稳压他们一头。这就好比打牌,我知道了你的底牌上限,那我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出更大的牌来压死你。

这个“巴拿马运河限制”理论,成了日本人下定决心搞超级战列舰的关键。他们觉得,自己抓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技术领先窗口。

1936年底,海军条约彻底作废。日本海军迫不及待地拿出了设计方案。1937年8月,海军大臣米内光政正式下令,开工建造两艘这种史无前例的巨舰。

1937年11月4日,在广岛县的吴海军工厂,一个高度机密的工程,代号“A-140计划”,也就是后来的“大和”号,悄悄地放下了第一块龙骨。

一个承载着整个帝国野心的钢铁巨兽,就此开始孕育。

“大和”号的建造,被当成日本帝国的头号王牌工程。为了它,日本人可以说是把当时能用上的所有好东西都堆了上去,并且保密工作做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为了不让外界(主要是美国间谍)知道他们在偷偷搞个大家伙,日本人想尽了一切办法。

首先,他们对吴海军工厂的船坞进行了大规模改造,挖深了1米,还装了个能吊起350吨重物的巨型起重机。这动静就不小,但接下来的操作才叫绝。

物理屏蔽: 他们在造船厂四周立起了高高的木板墙,把船坞围得严严实实。旁边有条铁路,经过时能看到船坞?没关系,直接在铁路一侧挂上厚厚的帘子,让你啥也看不见。

空中遮盖: 船坞上方,他们搭起了一个巨大的棚子,把船体的大部分都盖住。从天上看,也只能看到一个模模糊糊的轮廓。

草席大法: 光有木板还不够,他们还丧心病狂地用了成吨的棕榈叶编织的草席,把整个船坞又包了一层,伪装得像个巨大的草垛。

宪兵站岗: 周围的山头上,全天24小时都有宪兵站岗放哨,别说可疑人员了,一只鸟飞得低了都可能被盘问。

保密工作严到什么程度?连德国、意大利这些盟国的海军武官想来参观一下,都被客客气气地请了出去:“不好意思,家里正在装修,不方便见客。”

整个建造过程,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大家模模糊糊知道海军在搞个了不起的东西,但那玩意儿到底多大、多厉害,谁也说不清。这种极致的保密,就是为了在开战前,把“大和”号这张王牌死死地攥在手里,打美国一个措手不及。

1940年8月8日,这艘巨舰终于要下水了。按理说,这么牛的船下水,不得敲锣打鼓,举国欢庆?

恰恰相反。“大和”号的下水仪式低调得像做贼一样。没有媒体,没有民众,现场只有几个海军高官和一脸严肃的工人们。海军大臣代理嶋田繁太郎小声宣布,这艘“一号舰”正式命名为“大和”。

仪式结束,大家鸟兽散,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这个所谓的“国家象征”,从一开始就跟普通民众隔着一道厚厚的墙。它不是为了给国民看的,而是海军高层用来给自己壮胆的“精神图腾”。这种与民隔绝的象征主义,也为它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1941年12月16日,“大和”号正式服役。当第一批官兵登舰时,他们简直惊呆了。这哪是军舰,这分明是五星级豪华邮轮啊!

生活设施逆天: 船上居然有三菱电梯和日立空调!在炎热的南太平洋,别的军舰热得像蒸笼,“大和”号里却凉爽如春。

居住条件优越: 官兵们住的是宽敞的住舱,能用充足的淡水洗澡,这在当时的海军里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

伙食太好: 最拉仇恨的是,船上居然有一台冰淇淋制造机!当其他战舰的士兵还在啃混着麦麸的糙米饭时,“大和”号的厨房能供应纯白的大米饭,过节还发清酒和点心。

这种超规格的待遇,让“大和”号很快在海军内部赢得了一个充满羡慕嫉妒恨的绰号——“大和旅馆” 。

当然,别以为“大和旅馆”就是来度假的。舒适的背后,是日本海军出了名的严苛纪律和残酷训练。

幸存军官吉田满后来回忆过一件事。有一次,一个水兵没按规矩给他敬礼,他只是口头批评了一下。结果他的上司看见了,二话不说,当场就给了吉田一个大嘴巴子,骂他对下属太“温柔”。按规矩,这水兵的错“至少该罚五拳”!

还有一个关于晕船的奇葩故事。一个新兵蛋子在风浪里吐得七荤八素,实在忍不住,吐在了自己的帽子里。一个老兵曹长看到了,非但不安慰,反而勃然大怒:“谁让你把‘零碎’(呕吐物)摊在那的?混账!给我全都吞回去!”

在老兵的逼视下,这个可怜的新兵只能闭着眼,把秽物一口气又咽了下去。据说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晕过船。老兵还冷笑着说:“怎么样,自家煮的粥味道不错吧?”

这种近乎变态的“治疗”方式,就是当时日本军队“精神注入”的缩影。在“大和旅馆”的空调房里,同样上演着这种野蛮的训练,锻造着士兵们绝对的服从和悍不畏死的精神。

好了,让我们看看这位“学霸”的成绩单。它到底有多牛?

尺寸与排水量: 全长263米,差不多是两个半足球场那么长。满载排水量接近吨。这是什么概念?当时美国最牛的衣阿华级战列舰也就吨。大和号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海上巨无霸”。

主炮火力(学霸的强项): 这是“大和”号最引以为傲的地方。9门460毫米口径的主炮,是人类有史以来安装在军舰上最大的炮。炮管长21米,一发穿甲弹重达1.46吨,比一辆小轿车还重!最大射程超过42公里,可以在你刚看到它的时候,它就已经能开炮轰你了。一座主炮塔的总重量,比当时一艘驱逐舰还重。简直就是把三艘驱逐舰顶在脑袋上。

装甲防护(另一个强项): “大和”号的外号叫“海上堡垒”,不是白叫的。它采用了“全或无”的防护理念,意思是要么不防护,要么就给你最厚的甲。关键部位,比如弹药库、动力舱,都用厚得离谱的装甲包起来。主炮塔正面装甲厚达650毫米,什么炮弹打上去基本都是挠痒痒。全船有近40%的重量都是装甲,堪称一个移动的钢铁乌龟壳。

动力与航速(中规中矩): 因为又大又重,所以跑不快。最高航速27节(约每小时50公里),在战列舰里还行,但想追上航母和巡洋舰就别想了。续航力倒是不错,加满油能从日本跑到美国西海岸。但问题是,战争后期日本穷得连油都快没了,这艘“油老虎”大部分时间只能趴在港口里。

电子设备(严重偏科): 这就是“大和”号的命门了。它服役初期,居然连雷达都没有!主要靠舰桥上那个巨大无比的光学测距仪,说白了就是个超级望远镜,靠人眼索敌。后来虽然加装了简陋的雷达,但性能跟美军的没法比。这就好比一个武功盖世的瞎子,空有一身力气,却看不见对手在哪。

总的来说,“大和”号就是一个典型的“偏科生”。它的火力和防护,点到了人类科技树的顶端,堪称“昭和三大马鹿工程”之一(另外两个是青函海底隧道和新干线,指其耗资巨大、效益存疑)。但在航速,特别是防空和电子设备上,却存在致命短板。它的诞生,既是战列舰技术的巅峰,也敲响了战列舰时代的丧钟。

“大和”号的设计初衷,是作为日本海军的“决战兵器”,要在太平洋上和美国舰队来一场史诗级的对决。

然而,剧本并没有按日本人想的那么演。

1942年2月,“大和”号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成为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的旗舰。

6月,决定太平洋战争走向的中途岛海战爆发。山本五十六坐镇“大和”号,在几百公里外遥控指挥。他本以为自己的航母部队能轻松拿下中途岛,然后主力战列舰舰队跟上去一锤定音。

结果呢?日军的四艘主力航母,被美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接二连三地变成海上的火炬。消息传来,远在后方的山本和“大和”号只能干瞪眼。等他们赶到战场,黄花菜都凉了。

整场海战,“大和”号一炮未发,灰溜溜地回了家。这次失败,第一次暴露了战列舰在航母时代的尴尬:跑得太慢,跟不上节奏,成了战场上的“观众”。

中途岛之后,“大和”号被派往南太平洋的特鲁克环礁基地,当起了“镇场子的”。

当时瓜岛战役打得正激烈,日军想过派“大和”号去炮轰美军阵地。但想来想去,还是放弃了。理由很奇葩:

我们带的都是打军舰的穿甲弹,打陆地效果不好。

那片海我们不熟,万一这大家伙搁浅了咋办?

最重要的是,这船太费油了!开出去一趟,家底都得烧光。

于是,从1942年8月到1943年5月,长达9个月的时间里,“大和”号只有1天离开过港口。它就那么静静地停在特鲁克,看着前线的战况越来越糟。官兵们在“大和旅馆”里享受着空调和冰淇淋,而其他部队正在瓜岛的丛林里忍饥挨饿。

“大和旅馆”的绰号,也因此多了一层讽刺的意味。

1944年10月,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莱特湾海战爆发。日本海军赌上了全部家当,企图摧毁美军的登陆舰队。“大和”号终于迎来了它迟到的首秀。

在10月25日的萨马岛海战中,“大和”号所在的栗田舰队,意外地撞上了一支美军的护航航母编队,代号“塔菲3号”。

这支编队,说白了就是一群由商船改造的“铁皮航母”,加上几艘小得可怜的驱逐舰。但在晨雾中,栗田健男中将把它当成了美军的主力航母舰队,大喊一声:“全军突击!”

“大和”号终于有机会开火了!它在32公里的超远距离上,对着美军航母打出了第一轮齐射。

然而,尴尬的事情发生了。

因为以为对方是重甲的舰队航母,所以“大和”号装填的是穿甲弹。这种炮弹的特点是“延迟引信”,设计用来穿透厚厚的装甲再爆炸。可它打的是“铁皮航母”,装甲薄得像纸一样。结果,1.46吨重的炮弹,直接“噗”地一下,干干净净地穿了个洞就飞出去了,根本来不及爆炸!这就好比你用一把狙击枪去打一个气球,子弹穿过去了,气球可能都还没反应过来。

尽管如此,炮弹在航母旁边的水下爆炸,掀起的巨浪还是把“白平原”号护航航母差点震散架。

接着,“大和”号又调转炮口,对付那些拼死冲上来发射鱼雷的美军驱逐舰。这次总算打中了。一艘叫“约翰斯顿”号的驱逐舰,被“大和”号的巨炮命中,上层建筑被直接撕碎。另一艘护航航母“甘比尔湾”号也被它击中轮机舱,最终沉没,成了二战中唯一被战列舰火炮击沉的航母。

这是“大和”号服役生涯中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与敌方水面舰艇的炮战。

但就在栗田舰队以为胜券在握时,美军驱逐舰的玩命冲锋和天上源源不断的飞机,把他们打懵了。栗田的旗舰被击沉,自己也转移到了“大和”号上。看着己方一艘艘巡洋舰被击沉,再加上情报混乱,他做出了一个让后世争论不休的决定——撤退!

他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攻击美军登陆船团的战机,带着“大和”号和残余的舰队,调头返航。

“大和”号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实战”,就这么虎头蛇尾地结束了。它证明了自己巨炮的威力,却也暴露了日本海军在指挥和战术上的混乱与僵化。它赢了战斗,却输掉了整个战役。

莱特湾海战后,日本海军基本被打残了。“大和”号回到日本本土,因为燃料极度短缺,只能像个废人一样停在港口里。

直到1945年4月,美军登陆冲绳。日本的末日,和“大和”号的末日,都来了。

1945年3月29日,在皇宫里,裕仁天皇召开御前会议,听取冲绳战况的汇报。当军方汇报完陆军和航空兵如何“玉碎”奋战后,天皇幽幽地问了一句:

“海军方面,就没有什么办法了吗?”

在场的海军大佬们,瞬间冷汗直流。

这不是一句问话,这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意思是:陆军和飞机都在拼命,你们这支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海军,难道就打算在港口里看到亡国吗?

巨大的羞耻感和压力,像山一样压在了海军首脑们的头上。他们必须做点什么,哪怕是毫无意义的自杀,也要向天皇和国民证明海军的“忠诚”和“血性”。

于是,一个堪称军事史上最疯狂、最不合逻辑的作战计划——“天一号作战”,就这样诞生了。

计划的内容简单粗暴:让“大和”号率领剩下的几艘军舰,组成“水上特攻部队”,只带单程燃料,冲向冲绳。

目标不是打赢,而是:

冲到冲绳海滩上搁浅,把自己变成一个不会沉的炮台。

用主炮轰击美军,直到打光所有炮弹。

幸存的船员登陆,作为步兵,战斗到最后一人。

4月5日,在“大和”号的舰桥上,第二舰队司令伊藤整一中将向舰长们传达了这个命令。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之后,爆发了。

以轻巡洋舰“矢矧”号的舰长原为一为首,几乎所有的驱逐舰舰长都站起来激烈反对。他们不是怕死,他们是觉得这太蠢了!

“长官!在完全没有飞机掩护的情况下,白天冲进美国人控制的海域,这不是作战,这是白白送死!”

“我们连冲绳的边都摸不到,就会在半路上被飞机全部炸沉!”

“与其这样,不如让我们去袭击美军漫长的补给线,那才更有价值!”

然而,联合舰队参谋长草鹿龙之介的回答,浇灭了所有理性的火焰。他悲壮地解释道:

“这不是为了战术胜利,这是为了向一亿国民展示我们‘特攻’的决心!”

“你们是‘诱饵’,吸引美军飞机,好让我们的神风特攻队能得手!”

最重要的是,“这是天皇的意愿,是一道命令!”

当“天皇的意愿”这块大石头搬出来时,所有的军事逻辑都失去了意义。在那个把为天皇赴死视为最高荣誉的文化里,违抗命令比死亡更可耻。

伊藤整一中将自己也知道这是个必死的任务,但他平静地接受了。他对部下说,这次作战的意义,或许就是为帝国海军找一个“光荣的死地”。

就这样,“大和”号的命运被决定了。它不是为了一个军事目标,而是为了一个政治和精神上的象征,驶向了它的祭坛。

讽刺的是,当日本高层还在为这个“悲壮”的计划自我感动时,在几千公里外的珍珠港,美军的密码破译员们,早就把日本人的电报听了个底朝天。

早在3月26日,美军就破译了“天一号作战”的启动电文。到4月5日,“大和”号要出击的时间、路线、编队,美军高层知道得一清二楚。甚至比“大和”号上大部分的普通士兵知道得还早。

当时的美军第五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是个沉着冷静的“战列舰派”将领。他手下负责航母舰队的,是性格火爆的航空兵先驱米切尔中将。

当美军潜艇最终确认“大和”号出港后,米切尔迫不及待地给斯普鲁恩斯发了封电报:“这块肥肉,是你来吃,还是我来?”

斯普鲁恩斯手下也有6艘战列舰,正等着和“大和”号来一场男人之间的炮战对决。但他回电异常简洁有力:

“你来解决他们。”

这句简单的回答,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海军的霸权,正式从战列舰的巨炮,移交到了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

美国人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铁锤”——米切尔的航母舰载机,负责在半路敲碎“大和”号;“铁砧”——斯普鲁恩斯的战列舰舰队,在后面等着收拾任何漏网之鱼。

而对此一无所知的“大和”号,正一头扎进这个为它精心准备的死亡陷阱。

4月6日下午,在沉沉的暮色中,“大和”号拔锚起航。甲板上,两千多名官兵向着皇宫的方向庄严敬礼。舰上只加了去冲绳的单程燃料,一些年轻的学员和生病的船员被强制离舰。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是一趟有去无回的航程。

舰队刚驶出丰后水道,就被美军潜艇发现了。讽刺的是,美军潜艇用明码发出的电报,被“大和”号上的情报员截获并破译了。这下,舰桥上的军官们,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灭了。

4月7日,毁灭日。

上午8:15: 天空之眼出现。几架美军侦察机像苍蝇一样在舰队上空盘旋。“大和”号甚至动用了460毫米主炮发射对空“三式弹”,企图吓跑它们。这就像用大炮打蚊子,除了浪费炮弹,毫无用处。舰队的位置彻底暴露。

12:30: 蜂群降临。从11艘美国航母上起飞的、近400架飞机组成的庞大攻击群,黑压压地扑了过来。战斗机、俯冲轰炸机、鱼雷机,分工明确,战术娴熟。

12:34: 攻击开始。天空瞬间被密集的防空炮火和爆炸的火球填满。然而,日军的防空炮性能落后,火控系统原始,根本无法有效应对。美军飞行员接到的命令很简单:用鱼雷,集中攻击“大和”号的同一侧(左舷),让它尽快翻船!

12:45: 第一滴血。一枚鱼雷命中了“大和”号的左舷前部。几乎同时,两枚重磅炸弹击中舰体,引发了无法扑灭的大火。护航的轻巡洋舰“矢矧”号被鱼雷击中,瞬间瘫痪,很快被集火击沉。

13:33: 绝望的抉择。在第二波、第三波攻击中,又有至少5枚鱼雷狠狠撕开了“大和”号的左舷。船体开始严重倾斜。为了扶正船身,损管指挥官下达了一个无比冷酷的命令:向右舷的轮机舱和锅炉舱对称注水!

这个命令暂时挽救了倾覆的命运,但代价是,被封闭在这些舱室里的数百名官兵,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活活淹死在了自己的战位上。他们成了平衡船体的“压舱物”。

14:00: 最后的挣扎。反向注水虽然扶正了船,但也让“大和”号的动力系统彻底报废,航速降到只有10节,主舵也失灵了。它成了一头在水面上缓慢打转的、遍体鳞伤的巨兽,成了鱼雷机最完美的靶子。

一位美国飞行员回忆,日军的防空炮火“非常密集”,但没什么用。另一位日本幸存者则说,美军飞机飞得那么近,他甚至能用肉眼看清飞行员的脸。

这根本不是一场海战,这是一场单方面的空中屠杀。

14:02: 最后的命令。舰体倾斜超过20度,沉没已不可逆转。伊藤整一中将平静地取消了作战,下令“全员离舰!”。随后,他与舰长有贺幸作等人告别,独自走回舱室,与舰同沉。有贺幸作则将自己绑在了罗经舰桥上。

14:23:惊天巨爆。

“大和”号巨大的船身向左舷完全倾覆。前部主弹药库里,上千枚1.46吨重的巨型炮弹,因惯性从弹架上滑落,相互撞击……

轰!!!

一声无法想象的巨响,一团巨大的火球冲破海面,形成的蘑菇云直冲云霄6000米高。爆炸的火光和巨响,在200公里外的鹿儿岛都能看到和听到。巨大的水下冲击波,把许多落水的幸存者又推回了海面,其中就包括后来写下回忆录的吉田满。

爆炸过后,海面变成了一片燃烧的地狱。

惨重的代价: “大和”号上3332名船员,只有270人左右幸存。整个特攻舰队,阵亡超过4000人。而美军的损失呢?仅仅10架飞机和12名飞行员。这是海战史上最不成比例的伤亡交换比之一。

“大和”号,这艘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战列舰,仅仅被飞机击沉。这一事实,为持续了半个世纪的“大舰巨炮”时代,画上了一个最明确、最血腥的句号。它无可辩驳地证明:在天空的霸主面前,任何没有制空权保护的水面舰艇,无论多大、多硬,都只是一个活靶子。

“大和”号的沉没,象征着整个日本帝国的沉没。战后,它在日本的集体记忆中,变成了一个复杂而矛盾的符号。

一方面,它被描绘成一种悲壮、高贵的牺牲,体现了“大和魂”精神。许多影视作品都聚焦于船员个人的勇敢,刻意将其与战争的罪责剥离开来。

另一方面,它也是军国主义愚蠢和狂妄的终极警示。它代表了日本军部为了虚幻的目标,对生命和资源的灾难性浪费。

最有趣的,是它在文化上的“重生”。着名动画片《宇宙战舰大和号》里,沉在海底的“大和”号残骸,被改造成了一艘拯救地球的宇宙飞船。一个失败的象征,摇身一变成了希望与救赎的载体,以一种正义的方式,重新赢得了战争。这或许是日本民族对这段创伤,一次浪漫而又复杂的集体疗愈吧。

2005年,日本为纪念二战结束60周年,推出了战争大片《男人们的大和》。该片斥资巨亿,在尾道搭建了190米长的原寸大大和号露天布景 。影片真实再现了大和号官兵的最后岁月,触动了无数观众,在日本国内创下了超过51.1亿日元的票房纪录 。同年,战争遗址改建而成的吴市海事历史科学馆(通称“大和博物馆”)正式开馆 。馆内展出了按1:10比例制作的26.3米长的大和号精密模型,还有许多遗物、照片和影像资料,全面介绍大和号从设计、建造到战沉的历程 。大和博物馆成为吴市观光名片,每年吸引大量游客瞻仰这段历史。可以说,在战后70余年里,大和号已经超越了一艘军舰的范畴,成为日本大众文化和历史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永恒的沉思:大和号的残骸如今静静躺卧在东海海底345米处 。残骸于1982年被日美联合调查团发现,分为艏艉两大段 。2016年,日本再度对大和号海底遗迹进行了高清声呐和摄像探测,拍摄到了舰艏菊花徽章、巨大螺旋桨和脱落的主炮塔等细节 。这些画面如今陈列在大和博物馆中,让人们直观地感受这艘巨舰的末日景象。2015年,日本一些政界人士还提出设想打捞大和号遗骸,取回忠骨供奉,但因技术与经费挑战,此议目前尚无下文 。无论如何,大和号作为历史见证,留给后人的是宝贵的反思遗产——它提醒着世人军国主义和战争狂热的后果,也警示战略决策者要紧跟时代科技潮流。

日本战列舰大和号从诞生到覆灭,浓缩了二战太平洋战场的兴亡更替。它既是人类海军工程的奇迹,也是战争理念陈旧的祭品。从30年代末的秘密筹建到45年的悲壮沉没,大和号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有人赞叹它“武士道的极致”,有人慨叹其“无用之巨”。大和号承载的,不仅是日本海军的荣光与梦想,也承载了一个民族在战争中走过的歧路与代价。时至今日,当我们重新审视这艘巨舰的全部历程,其传递出的经验与教训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那3000多名官兵和他们的钢铁战舰一同长眠海底,他们的牺牲和失败,将永远警示后人:珍惜和平,谨慎用兵,不要再重蹈“大和”覆辙。

下一回,我们把镜头转向东南亚,走进缅甸战场,去看看那位被称作“抗日名将”的牟田口廉也的荒诞故事,以及中国远征军在热带密林中展开的复仇之旅。

喜欢二战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二战那些事儿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盛宠妻宝天绝魔刀魂断桃花村百鬼夜行谁来治治他错爱首席别笑哥抓鬼呢悠闲直播:开局国宝赖上我特工冷妃:绝情王爷休想逃最强异能丹崖仙途成仙傻妻种田:山里汉子放肆亲神医废材妃我的老爹是重生浓情密爱:鲜妻,你好甜比蒙传奇混世矿工斗战魔帝诸天开局长生药
经典收藏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灭元1399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完】暴王偏爱小萌妃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我欲扬唐纨绔帝业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水浒之小孟尝来自深海的他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成为赘婿的我只想跑路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重生之傲仕三国女帝穿今不好惹极道战尊
最近更新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大乾风云起苍穹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水浒之往事随风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玉符传奇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大明辽国公明朝的名义铁骑红颜:大秦霸业道藏辑要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史上最强县令
二战那些事儿 钟离烟雨 - 二战那些事儿txt下载 - 二战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二战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