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史诗看古今

111永恒的不死鸟1

首页 >> 嘻哈史诗看古今 >> 嘻哈史诗看古今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医毒狂妃路子野大唐暴吏逐鹿从战国开始长夜谍影汉厨阿兹特克的永生者舌尖上的大宋电影世界的雇佣兵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我家阳台通三国
嘻哈史诗看古今 111永恒的不死鸟1 - 嘻哈史诗看古今全文阅读 - 嘻哈史诗看古今txt下载 - 嘻哈史诗看古今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24章 新政风雨:谁向范仲淹泼了脏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一章 开封府的清晨闹剧

庆历三年深秋的清晨,开封府衙门前的青石板还沾着露水,范仲淹的轿子刚转过街角,就被一阵恶臭裹住。轿夫猛地停步,轿帘被一股蛮力掀开,浑浊的秽物劈头盖脸泼了进来。

“奸贼误国!滚出开封!”

污秽顺着范仲淹的官袍往下淌,带着馊味的烂菜叶挂在他花白的胡须上。他猛地攥紧轿杆,指节被竹篾硌得发红,却没动怒。街对面的茶楼上,几个穿绫罗绸缎的公子哥正拍着栏杆哄笑,其中一人挥了挥手里的折扇,街角立刻冲出十几个泼皮,举着粪桶往围观百姓身上撞。

“范大人!”府衙差役们提着水火棍赶来,却被泼皮们用秽物阻拦。为首的泼皮头裹青巾,故意把粪水往自己身上抹,撒泼打滚地嚎叫:“当官的打人啦!新政害民啊!”

范仲淹推开搀扶的差役,挺直腰板站在轿前。晨雾中,他那件被弄脏的绯色官袍格外刺眼,可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他看着四散奔逃的百姓,看着茶楼上那些幸灾乐祸的笑脸,突然扬声道:“新政若真害民,我范仲淹任凭处置!可若有人故意捣乱,休怪朝廷法度无情!”

吼声刚落,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从街角疾驰而过,车帘缝隙里闪过一张阴鸷的脸。范仲淹认得那车辙——是参知政事夏竦的车架。

“大人,快回府换衣吧。”随从递上干净布巾,声音发颤。

范仲淹没接布巾,反而转身走向府衙:“备笔墨,我要上奏朝廷。”他踩过满地污秽,官靴碾过烂菜叶的声音,在清晨的寂静里格外清晰。

此刻的政事堂内,宋仁宗正揉着太阳穴听奏报。参知政事章得象捧着一叠奏折,声音尖细:“陛下,范仲淹的‘明黜陟’让各地官员人心惶惶,昨夜通判崔峰竟悬梁自尽,留下血书说受不了考绩压力……”

“一派胡言!”枢密副使富弼猛地站起,朝服下摆扫过案几上的茶盏,“崔峰贪赃枉法被查实,畏罪自杀倒成了新政之过?夏大人,你分管刑狱,这事该给陛下说清楚!”

夏竦端着茶盏的手顿了顿,慢条斯理地吹开浮沫:“富大人稍安勿躁。崔峰之死确有疑点,但民间流言汹汹,说新政要毁了士大夫根基,这也是实情。今早开封府衙门前……”他故意拖长语调,眼角余光瞥见走进来的范仲淹。

范仲淹一身污秽地站在堂下,惊得宋仁宗差点打翻茶碗。“希文!这是怎么了?”

“臣在府衙门前遇袭。”范仲淹躬身行礼,秽物顺着袍角滴在金砖上,“但臣不是来诉冤的。恳请陛下速查崔峰案,公开考绩标准,让百姓知道新政不是苛政!”

夏竦立刻接话:“陛下,范仲淹刚遇袭击就提查案,恐有挟私之嫌。依老臣看,不如先暂停新政,安抚民心要紧。”

“夏大人这话不对!”富弼上前一步,“正因有人故意搅局,才更要把新政推行下去!”

朝堂上瞬间吵成一团,范仲淹站在中央,任凭污秽风干在衣袍上。

第二章 考绩案里的猫腻

范仲淹换过官袍回到府衙时,推官欧阳修正等着他。案几上摊着崔峰的卷宗,旁边堆着半尺高的诉状,全是告崔峰在地方任上强占良田的。

“大人你看这个。”欧阳修指着卷宗里的考绩表,“崔峰去年的考语还是‘廉能’,今年突然被查出贪腐,这里面肯定有鬼。”

范仲淹拿起考绩表,笔迹看着眼熟。他翻到落款处,果然看到“王拱辰”三个字。此人是夏竦的门生,现任御史中丞,负责监察百官考绩。

“去查王拱辰最近和谁来往密切。”范仲淹指尖敲着卷宗,“特别是崔峰死前三天。”

欧阳修刚走,府尹包拯就带着捕头进来了。包拯把一份供词拍在桌上:“今早抓的泼皮招了,说是受‘张员外’指使,给了五十贯钱。这张员外是夏府的管家。”

“直接抓人。”范仲淹没抬头,“搜夏府时重点找往来书信,特别是和王拱辰的。”

包拯刚要起身,捕头突然低声道:“大人,刚收到消息,王御史弹劾您‘结党营私’,说您提拔的官员都是自己门生。”

范仲淹猛地抬头,目光锐利如刀:“他还说了什么?”

“说您搞新政是为了培植势力,甚至……说您和富大人、欧阳大人私下称‘朋党’。”捕头声音越来越低。

“朋党?”范仲淹冷笑一声,“他这是想把我们一网打尽。包拯,你带人去御史台,就说崔峰案牵涉王拱辰,请他配合调查。”

包拯刚走,欧阳修就匆匆回来,手里拿着张纸条:“大人,查到了!王拱辰前几天去了趟夏府,还和一个叫李定的书吏见过面。这李定是崔峰的表亲,现在人不见了。”

“李定肯定知道内情。”范仲淹在纸上写下“李定”二字,“发海捕文书,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另外,把崔峰强占的良田列个清单,张贴在开封府门口,让百姓知道他是怎么死的。”

傍晚时分,开封府门前的公告栏前挤满了人。当看到崔峰强占二十多户百姓良田的明细时,人群炸开了锅。

“原来是个贪官!死得好!”

“怪不得有人说新政坏,怕是被这些贪官恨上了!”

范仲淹站在府衙二楼看着这一幕,欧阳修突然跑上来:“大人,不好了!王拱辰联合三个御史,在朝堂上哭着求陛下罢黜您,说您再不罢官,就要‘动摇国本’了!”

“他们还有什么招?”范仲淹望着夕阳下的开封城,朱雀大街上的马车依然络绎不绝,只是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盯着府衙。

“听说夏竦在给陛下递密折,说您当年守西北时,和西夏暗通款曲。”欧阳修声音发紧,“这可是通敌大罪啊!”

范仲淹转身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七个字。

墨迹未干,就听到楼下传来喧哗——夏竦带着禁军来了。

第三章 朝堂上的暗箭

夏竦带着禁军闯进府衙时,范仲淹正在核对新科进士的名单。禁军的刀鞘撞在柱廊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惊得文书们纷纷起身。

“范大人,陛下有旨,请您即刻入宫。”夏竦皮笑肉不笑地晃着手里的圣旨,“不过在这之前,老臣奉命搜查府衙,看看有没有通敌的证据。”

范仲淹没动,指着案上的名单:“夏大人要搜就搜,但这些是新科进士的考卷,关系到朝廷选材,动不得。”

夏竦使个眼色,禁军立刻翻箱倒柜。书案被掀翻,卷宗散落一地,连书架都被推倒。范仲淹的门生们气得发抖,却被范仲淹用眼神制止。

搜查了半个时辰,禁军只找到几本兵书和西北地图。夏竦看着地图,突然眼睛一亮:“这地图上有西夏边境的标注,不是通敌是什么?”

“我曾在西北任职,绘制地图是职责所在。”范仲淹冷冷回应,“夏大人若不懂边防,可去问韩琦将军。”

正僵持着,包拯带着捕头冲了进来,手里举着个人:“大人!抓到李定了!他招认是王拱辰指使崔峰假造考绩,还说要把所有罪证栽赃给您!”

李定被打得鼻青脸肿,跪在地上连连磕头:“是王御史让我做的!他说只要扳倒范大人,就让我当知县!”

夏竦脸色一变,刚要说话,富弼带着圣旨赶来:“陛下有旨,即刻停查范仲淹,着令夏竦、王拱辰配合调查崔峰案!”

禁军撤后,范仲淹看着满地狼藉,对富弼苦笑:“这才刚开始。”

富弼点头:“陛下虽不信通敌之说,但对‘朋党’的说法有些疑虑。今早朝会上,章得象还拿出你和欧阳大人的唱和诗,说你们‘以诗言志,结党谋政’。”

“把诗给我看看。”范仲淹接过诗稿,上面是欧阳修写的《朋党论》,里面说“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这篇文章写得好。”范仲淹突然笑了,“明天我要把它抄录百份,张贴在京城各处,让百姓看看什么是真朋党,什么是假朋党。”

第二天一早,《朋党论》果然贴满了开封城。百姓围着看时,突然有人喊:“快看!夏府的人在撕告示!”

几个家丁模样的人正扯着墙上的诗文,被百姓们围住怒骂。混乱中,有人认出带头的是夏竦的侄子夏明,当场就被愤怒的百姓摁在地上。

范仲淹赶到时,夏明正被打得鼻青脸肿。他让人把夏明带回府衙,却在半路被王拱辰拦住。

“范大人好大的威风,纵容百姓殴打朝廷命官的亲属!”王拱辰指着夏明的脸,“这事我定要上奏陛下!”

“王御史不如先看看这个。”范仲淹递过李定的供词,“看看陛下是先治我的罪,还是先查你教唆贪腐之罪。”

王拱辰的脸瞬间变得惨白,看着范仲淹的眼神像淬了毒的刀子。

第四章 新政背后的利益网

夏明被带回府衙后,没打没骂,范仲淹只让他看崔峰强占的良田清单。当看到其中有三顷是夏家的产业时,夏明的脸白了。

“这些田是怎么到崔峰名下的?”范仲淹坐在对面,茶杯里的茶水已经凉透。

夏明咬着牙不说话,直到欧阳修拿着账册进来:“夏家去年通过崔峰,用十贯钱一亩的价格强买百姓良田,转手就以百贯一亩卖给官府做军田,净赚两万贯。”

“这……这是叔父让我做的。”夏明终于扛不住了,“他说新政要清查土地,不赶紧出手就来不及了。还说只要扳倒范大人,新政就会停……”

话没说完,包拯匆匆进来:“大人,李定在牢里被人灭口了!”

范仲淹猛地起身:“谁干的?”

“牢头说是王拱辰派来的人,用重金收买了狱卒。”包拯攥着拳头,“幸好我们提前换了狱卒,现在人犯已经抓到了。”

案情越来越清晰,夏竦和王拱辰为了保住非法所得,先是假造考绩包庇崔峰,事败后又杀人灭口,甚至不惜策划袭击、捏造罪名,只为扳倒推行新政的范仲淹。

范仲淹立刻带着供词进宫,却在宫门口被拦住。太监传话说,陛下正在和夏竦议事,让他在偏殿等候。

偏殿里冷飕飕的,范仲淹坐下没多久,就看到夏竦得意洋洋地走出来。“范大人,陛下说了,新政推行过急,让你先停一停。”夏竦压低声音,“识相的就主动请辞,不然下次泼的就不是粪水了。”

范仲淹没理他,径直走进正殿。宋仁宗正对着一堆奏折发愁,看到他进来,叹了口气:“希文,你看这些奏折,全是弹劾你的。说你搞新政让官场动荡,百姓不安……”

“陛下可看了包拯的查案奏报?”范仲淹递上供词,“夏竦和王拱辰为了私利,不惜制造冤案、杀人灭口,这些人才是动摇国本的罪魁祸首!”

宋仁宗看着供词,眉头越皱越紧:“夏竦是三朝元老,王拱辰是御史中丞……希文,这事能不能……”

“陛下!”范仲淹往前一步,声音铿锵,“若因他们是高官就不追究,那新政还有何意义?朝廷法度还有何威严?百姓还会信我们吗?”

正说着,富弼和欧阳修也进来了,身后跟着一群支持新政的官员。“陛下,臣等愿为范仲淹作证!”富弼高举奏折,“新政是为了富国强兵,不是为了私利!”

官员们纷纷附和,正殿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宋仁宗看着眼前的局面,突然一拍龙椅:“好!朕就信你一次!包拯,立刻查办夏竦和王拱辰!”

范仲淹松了口气,却没看到夏竦正躲在殿柱后,用阴鸷的眼神盯着他。

第五章 最后的疯狂反扑

夏竦和王拱辰被抓的消息传开,开封城的百姓拍手称快。范仲淹趁机加快新政推行,清查土地、整顿吏治,各地的贪官污吏纷纷落马。

可平静没持续多久,边境突然传来急报——西夏大举进攻,守将说军中缺粮,请求朝廷速发粮草。范仲淹看到奏报,立刻察觉到不对劲,上个月刚调拨过粮草,怎么会缺?

他正准备派人去查,欧阳修匆匆进来:“大人,不好了!夏竦在狱中自尽了!”

范仲淹一愣:“自尽?怎么死的?”

“说是用腰带勒死的,还留下遗书,说被你诬陷,含冤而死。”欧阳修递过遗书,“现在朝堂上议论纷纷,说你为了推行新政,逼死元老重臣。”

范仲淹看着遗书,笔迹模仿得极像,但他认得夏竦的笔迹,这明显是伪造的。“查狱卒!肯定是有人故意制造假象!”

话音刚落,太监又来传旨,说陛下召他即刻进宫。范仲淹心里咯噔一下,预感不妙。

进宫后,只见宋仁宗脸色铁青,案上摆着夏竦的“遗书”。“希文,夏竦好歹是元老,你怎么能把他逼到绝路?”

“陛下,这遗书是伪造的!”范仲淹急忙解释,“夏竦是畏罪自杀,想借此陷害臣!”

“够了!”宋仁宗猛地拍案,“边境急报,说你推行新政削减军费,导致粮草不足,西夏才敢来犯!现在夏竦死了,边境又告急,你说怎么办?”

范仲淹刚要说话,章得象突然站出来:“陛下,臣看不如暂停新政,召回范仲淹,让韩琦将军主持边防,或许能平息事态。”

官员们立刻分成两派,争吵起来。范仲淹看着宋仁宗动摇的眼神,心里凉了半截。他知道,这又是一个陷阱,可他没有证据。

就在这时,包拯闯了进来,手里举着一份供词:“陛下!查到了!夏竦是被狱卒勒死的,那狱卒是王拱辰的亲信!还有边境急报也是假的,是夏家旧部伪造的,目的就是逼陛下罢黜范大人!”

宋仁宗看着供词,又看看章得象惊慌的表情,终于明白过来。“把王拱辰的亲信都抓起来!彻查边境粮草!”

真相大白后,支持新政的官员纷纷上奏,请求严惩幕后黑手。可宋仁宗却只是把王拱辰流放,对其他涉案官员从轻发落,还下旨暂停了部分新政措施。

范仲淹知道,陛下是怕了,怕新政再引发动荡。他回到府衙,看着墙上的《岳阳楼记》手稿,突然觉得很累。

深夜,欧阳修来见他,带来一壶酒。“大人,听说陛下要调你去邓州任职。”欧阳修给范仲淹倒酒,“这是明升暗降啊。”

范仲淹举杯一饮而尽:“去哪都一样。只要新政能留下几分,只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就够了。”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的相府里,章得象正对着夏竦的牌位冷笑:“你虽然死了,但目的达到了。范仲淹离开了开封,新政也就成了空谈。”

窗外的月光照进空荡的府衙,范仲淹看着案上的卷宗,轻轻叹了口气。

向他“泼粪”的从来不是哪个人,而是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是千百年来难以撼动的积弊。

第六章 邓州的新生

庆历五年的春天,范仲淹带着简单的行囊来到邓州。马车刚进城门,就看到百姓们站在路边迎接,手里捧着热茶和干粮。

“范大人,您可来了!”一个白发老者上前握住他的手,“我们听说您要来,都盼着您能给邓州带来新气象。”

范仲淹看着百姓们真诚的笑脸,心里的阴霾一扫而空。他住进简陋的官衙,第二天就带着衙役下乡考察。邓州多山地,土地贫瘠,百姓们靠天吃饭,遇到灾年就只能逃荒。

“要修水利。”范仲淹站在干涸的河床边,对随从说,“把湍河的水引过来,灌溉两岸的田地。”

可修水利需要钱,邓州的府库早就空了。范仲淹召集乡绅富商开会,说明修渠的好处,富商们却支支吾吾,有人甚至说:“大人,不是我们不愿出钱,只是怕这钱花了,渠却修不起来。”

范仲淹没多说,第二天就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买了工具和粮食。他亲自带着衙役和自愿前来帮忙的百姓,在湍河岸边破土动工。春寒料峭,他踩着冰水勘测河道,手上磨出了血泡,却每天第一个到工地,最后一个离开。

百姓们被感动了,纷纷自带干粮来帮忙。乡绅富商们见状,也主动捐钱捐物。原本预计要一年才能修完的水渠,半年就修成了。当湍河的水顺着水渠流进干涸的田地时,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给这条渠取名“范公渠”。

水渠修好后,范仲淹又开始整顿吏治。邓州有个知县,仗着是章得象的远房亲戚,在任上横征暴敛,百姓怨声载道。范仲淹查实他的罪证后,不顾章得象的求情,坚决把他弹劾罢免了。

这件事让邓州的官员们收敛了许多,官场风气为之一新。百姓们安居乐业,纷纷说:“要是天下的官都像范大人这样,咱们就有好日子过了。”

这天,范仲淹正在府衙处理公务,欧阳修派人送来一封信。信里说,开封的新政已经基本停滞,支持新政的官员大多被排挤,章得象成了新的宰相,正在到处搜集他的“罪证”。

范仲淹看完信,默默放在一边,继续批阅公文。他知道,自己虽然离开了开封,但那些反对新政的人并没有放过他。可他现在没时间想这些,邓州的百姓还等着他做事呢。

他拿起一份卷宗,上面说州学的校舍破旧,孩子们只能在破庙里上课。范仲淹立刻起身:“备车,去州学看看。”

到了州学,只见十几间土坯房歪歪扭扭,窗户糊着破纸,寒风直往里灌。孩子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冻得瑟瑟发抖,却还在大声读书。

范仲淹心里一酸,对教书先生说:“这校舍必须修。钱不够,我来想办法。”

他回去后,不仅拿出自己的俸禄,还写信给富弼、欧阳修等人求助。很快,各地的捐款就送来了。范仲淹亲自监督施工,不到三个月,崭新的校舍就建好了,还建了藏书楼,添置了桌椅。

开学那天,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传出很远。

范仲淹站在窗外,看着孩子们认真读书的样子,脸上露出了笑容。

第七章 谣言再起风波

庆历六年的秋天,邓州迎来了大丰收。百姓们提着新收的粮食,送到府衙感谢范仲淹。范仲淹把粮食都分给了孤寡老人和贫困学子,自己一点也没留。

可就在这时,开封传来消息,说章得象等人正在弹劾他,说他在邓州“结党营私”,用捐款中饱私囊,还说他建州学是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

谣言很快传到了邓州,有人开始怀疑范仲淹。有个乡绅听信谣言,跑到府衙质问范仲淹:“范大人,你是不是真的把捐款贪污了?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钱建校舍?”

范仲淹没有生气,带着他去看州学的账目,一笔一笔地给他解释捐款的去向。账目清清楚楚,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乡绅看完,羞愧地低下了头:“是我听信谣言,错怪大人了。”

范仲淹摆摆手:“没关系。谣言止于智者,只要咱们行得正坐得端,就不怕别人说闲话。”

可谣言并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有人说他要在邓州起兵谋反,还有人说他和西夏暗中勾结,准备里应外合。这些谣言让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开始恐慌。

一天晚上,范仲淹正在灯下批阅公文,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喧哗声。他出去一看,只见一群人举着火把,围在府衙门前,嘴里喊着“打倒奸贼”“赶走范仲淹”。

为首的是个外地来的游医,拿着一张伪造的“密信”,说这是从范仲淹府里搜出来的,上面写着要和西夏勾结。百姓们被煽动起来,情绪激动,眼看就要冲进府衙。

“大家冷静一下!”范仲淹站在台阶上,大声说,“这信是假的!我范仲淹一生忠君爱国,怎么可能勾结西夏?”

“谁信你的鬼话!”游医举着密信,“有本事你把信拿去对质!”

“好!我就拿去对质!”范仲淹一把夺过密信,“这信的笔迹模仿得再像,也瞒不过行家。明天我就请开封府的笔迹专家来鉴定,让大家看看这到底是不是我的亲笔信!”

百姓们犹豫了,有人开始小声议论。这时,那个之前质问范仲淹的乡绅站出来说:“我相信范大人!这几年他为邓州做了多少好事,大家都看在眼里,他不可能是奸贼!”

“对!范大人修水渠、建州学,都是为了咱们百姓!”

“这游医是外地来的,说不定是故意来捣乱的!”

人群的态度渐渐转变,有人开始怀疑游医。游医见势不妙,转身想跑,却被愤怒的百姓抓住了。

“把他送到官府!”有人喊道。

“让他说出是谁指使的!”

范仲淹让人把游医带回府衙审问。经过连夜审讯,游医终于招了,说是受开封来的一个“王大人”指使,给了他一百贯钱,让他在邓州散布谣言,制造混乱。这个“王大人”,很可能就是王拱辰的亲信。

真相大白后,百姓们更加敬佩范仲淹了。他们自发地在府衙门前立了一块“德政碑”,上面刻着范仲淹在邓州做的好事。

范仲淹看着那块石碑,心里感慨万千。

只要真心为百姓做事,百姓就会记在心里,任何谣言都无法动摇他们的信任。

第八章 风波后的传承

游医招供后,范仲淹立刻把供词上奏朝廷,请求彻查幕后指使者。可宋仁宗只是下旨把游医流放,对那个“王大人”却没有任何处置。范仲淹知道,这是章得象在背后包庇。

他没有气馁,继续在邓州推行新政的余绪。他减免赋税,鼓励农桑,兴修水利,创办州学,邓州的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很大发展。百姓们安居乐业,都说这是邓州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庆历七年的春天,范仲淹接到朝廷的旨意,调他去荆南府任职。邓州的百姓听说后,都舍不得他走,纷纷来到府衙门前请愿,希望朝廷能留下他。

范仲淹站在府衙门前,看着百姓们一张张不舍的脸,心里充满了感动。他对百姓们说:“我虽然要走了,但新政的种子已经在邓州种下。只要大家齐心协力,邓州一定会越来越好。”

他离开邓州那天,百姓们自发地沿街相送,有人捧着干粮,有人提着茶水,还有人给马队披红挂彩。队伍走了十几里,百姓们还在后面挥手,嘴里喊着“范大人一路保重”。

范仲淹坐在马车上,回头望着邓州的方向,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他知道,自己在邓州的日子虽然短暂,但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到了荆南府,范仲淹依然像在邓州一样,兢兢业业地为百姓做事。他减轻徭役,治理水患,兴办教育,很快就得到了荆南百姓的爱戴。

可他的身体却越来越差,多年的操劳让他积劳成疾,经常咳嗽不止。医生劝他好好休息,他却总是说:“百姓的事还没做完,我怎么能休息?”

庆历八年的冬天,范仲淹病倒了。他躺在病床上,还在关心着荆南的水利工程和州学的建设。富弼和欧阳修来看他,看到他憔悴的样子,心里都很心疼。

“希文,你就安心养病吧,剩下的事我们来做。”富弼握着他的手说。

范仲淹点点头,喘着气说:“我这一生,推行新政,虽屡遭挫折,但从不后悔。只要能为百姓做点实事,为国家尽点力,就够了。”

他看着窗外的雪花,突然想起了在邓州写的《岳阳楼记》,轻声念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话音未落,他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范仲淹去世的消息传开,天下百姓无不悲痛。邓州的百姓自发地为他修建了祠堂,年年祭祀。他推行的新政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他的精神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很多年后,还有人记得那个在开封府衙门前被泼粪水却依然挺直腰板的老人,记得他在邓州修渠办学的身影,记得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人们在说起这段历史时,总会感叹:向范仲淹“泼粪”的,是那些腐朽的利益集团;而永远铭记他的,是千千万万的百姓。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忠臣良将,什么是真正的家国情怀。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嘻哈史诗看古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将明诸天开局长生药神道丹尊肤浅者诸天武道强人女配是重生的魔兽世界之吉尔尼斯王子战龙归来林北爱在东南枝让你选召唤兽,你却在选老婆?一世豪婿叶凡秋沐橙绝世战祖成仙魂断桃花村百鬼夜行龙游天下之龙珊情缘神医废材妃赘婿出山异世小邪君爹地你老婆又拉仇恨了比蒙传奇
经典收藏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抗战之重生周卫国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大周九皇子嫡妃当宠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庶女当嫁,一等世子妃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铁甲轰鸣内明贼来自深海的他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纨绔帝业穷鬼的上下两千年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历史的执笔者
最近更新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玉符传奇史上最强县令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铁骑红颜:大秦霸业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锦衣血诏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明朝的名义
嘻哈史诗看古今 111永恒的不死鸟1 - 嘻哈史诗看古今txt下载 - 嘻哈史诗看古今最新章节 - 嘻哈史诗看古今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