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隐相

初·十三

首页 >> 大唐隐相 >> 大唐隐相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军工科技我在大唐做战神小生真不是书呆子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阿兹特克的永生者民国军阀:从十里洋场千王开始天唐锦绣混在皇宫假太监穿越之极限奇兵
大唐隐相 初·十三 - 大唐隐相全文阅读 - 大唐隐相txt下载 - 大唐隐相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三十六章 职业道德教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泌在荆州城新办的书院依然叫做青上书院。而且,对于“青上”这个书院名,李泌特意让人刻了一块石碑立在书院门口。

石碑上面说,为纪念仗义执言、因纳谏而死、大唐一代铮臣武侍郎,故而,书院名为“青上”。

青上二字,武明娘之父武侍郎的字号。当年武侍郎有归隐之心,就给自己取了个“青上老人”的名号。

只可惜,他刚刚写好辞官归隐的奏表,杀他的人也到了。

石碑立起、书院揭牌的那一天,武明娘泪如雨下。

荆州青上书院的院长是庆王李琮。让李琮做院长,是李泌的主意。此人身兼数职,文职武职皆有,像什么安西大都护,河东、关内、陇右诸藩安抚使,凉州都督,河西节度大使等等。

当然,他还是荆州府的八品法曹参军,而他最为得意的官衔却是荆州青上书院院长。

“诸位,今后只要不是在府衙里,还请诸公称我为李院长。”

看着李琮金面具后面的那双眼睛,张九龄和李泌等人都是郑重的点了点头。张九龄为青上书院首席先生,负责教授官论,也就是如何做官,做一名好官。

放眼整个大唐,他是最有资格教授此道的人物。李泌负责法学,杨绾负责讲授职业道德。不过,这两位开篇所讲的第一句却是出奇的一致。

李泌说,依法行政。杨绾也说,依法行政。第一批来上课的荆州府官员听了后都是有些懵圈,以为这两人是一个先生教出来的弟子。

后来他们才知道,这杨绾是李泌的第一高徒。杨绾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官员之责也……

总之,很多很多他们先前没有听过的话,不知道的理论都从这位没有做过官的杨先生这里听到了。

而且,这杨先生还十分严厉,对那些迟到早退、不认真上课的官员,竟然是毫不客气的训斥。对那些屡教不改的,更是体罚加记过。

而刺史张九龄有言,被记过者来年察考时,迟一年晋级。武明娘每次看到杨绾收拾那些官员,都是心里暗暗发笑。

李泌这位高徒,只从李泌那里学了些理论知识,可这收拾人的手段,都是武明娘教的。

武明娘所想,这做先生的不能总是惯着那些学子,只展现仁爱的一面,对那些自觉的学子有用,对那些老皮条就不管用了。

对付那些老皮条,最管用的办法就是打,狠狠地打。讲道理你不听啊,那就只有先挨打了。

只一个月下来,荆州府第一批来此参加培训的官员便是面貌大变,身心都受到了一次彻底的洗礼。

张九龄呆了,李琮也是懵了。两人虽是经常在书院里,可看到这些官员的变化,他们也是吃惊不已。

比如,荆州府有一位仓官,也就是管理官仓的官员。此人先前做事的时候很不认真,每年仓廪里因鼠害和潮湿霉变的粮食,他都是大约估计一个数目后就上报库损。

这仓官这样做,原因是先前的仓官就是这样干的,而大唐几乎所有的仓官也是这样干的。他的上官想着此事也无法详查,总不能每座仓廪每年都倒腾一遍吧?故而,他的上官也就由着他这样干。

荆州青上书院成立后,张九龄听从李泌的建议,拟定第一批进修官员名单的时候,就把管理官仓的仓官,还有度支部门的官员,首先列了上去。

管理钱粮物品的官员品级虽然都不高,但是权力很大,更容易、也更有机会贪渎,是典型的绿头大苍蝇。

所以,为了验证李泌这套教育系统到底有用没用,两人就拿这些容易成为苍蝇的人开刀。

事实证明,李泌的这套系统很成功。就拿那名仓官来说,进修了一段时日后,便觉得以前自己估摸库损这事有些不合适。

至于为什么不合适,杨绾杨先生说了,“度支账目,钱粮实物,都要账物持平,不差毫厘。度支仓官,负有管理国库之责,就是为大唐管钱管物,是大唐的大小管家,身份地位尊荣着呢!

不过,反过来说,若是府库里的钱粮物品失之,则你等有负于大唐,对不起自己领的的俸禄钱粮。贪之,则与硕鼠无异,将自己置于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之地”。

杨绾说的这些道理很简单,这仓官听了自己也是大唐的小管家这话,心里顿时生出一股荣耀感。

当然,他心中生出一股荣耀感以后,就想着要是再干估摸数目的事情好像就有点不合适了。于是,这仓官就私下里找了李泌,两人合计了合计,就想出来一个办法。

那就是在荆州府所管的那些官仓里,按照东南西北中的方位,分别挑出五座仓廪,然后清库核查。这样一来,这五处仓廪库损的平均数,就是这处官仓所有仓廪库损的库损值。

虽然这办法还是估摸,可毕竟估摸的准了一些。这名仓官折腾了一段日子后,就把荆州府所管的官仓实际存粮数目报了上去。

张九龄觉得这仓官做的不错,不仅表扬了他,还给他记了一功。历来粮库管理就是难事,有了这库损值,以后管理起来就容易多了。

不然,天气会为短少的粮食背锅,老鼠鸟雀也会背锅,甚至仓廪还会莫名其妙的起火……

每年查点府库,张九龄和那些属官的耳边就会充斥着这些说法。

仓官的改变和作法,是书院职业道德教育成功的典范。张九龄将此事写成文书报到户部后,户部的官员看了后也是频频赞许,请示过玄宗后,就写入典籍,让大唐所有府库依照此例办理。

就此一项,整个大唐粮食猛增上千万石。若是没有这个办法,这上千万石粮食就不知道肥了某人了。

所以说,再难管的事情,只要找到合适的办法,还是可以管理好的。

张九龄还有一道奏表,是呈送给玄宗的。在这道奏表上,张九龄将官员入书院进修一事详细禀报了一遍,还把那位仓官的改变,都归功于书院的教诲。

玄宗看完这道奏表后,心情很好,就想着给办书院的李泌等人封赏。当然,这种事一般都是要和李林甫和牛仙客两位宰相商量商量的。

其实,也就是和李林甫商量,牛仙客对李林甫的决定,“无不从”。

“李爱卿,你看给书院那边的人,如何封赏是好?”

看着一脸笑意的皇帝,李林甫心说这可是武慧妃再次犯病以来,圣人第一次笑啊!

想到荆州青上书院的院长是庆王,李林甫就说道:“陛下,这封赏越重越好。”

玄宗又看向牛仙客,牛仙客手举笏板,道:“李相言之有理。”

玄宗想了想,道:“庆王加封司徒,至于李泌……”

玄宗再次看向李林甫,李林甫赶紧说道:“陛下,惠妃有恙,是不是诏李泌回来,等惠妃病好了一并封赏?”

玄宗听了这话后没有做声。武慧妃又犯病以后,他不是没想过诏李泌来治病。

可他想起上次让李泌来治病的事情,还有李泌留下的那封书信上所说的话,玄宗明白,武慧妃这次犯病,就是李泌来了也无治。

李泌有言,武慧妃除非真的不再想着让自己儿子做太子,每天潜心思过,让自己心里那个梦魇慢慢消失,从而恢复正常。否则,神仙也救不了她。

玄宗想起李泌说的这些话就很无语。因为武慧妃病情稍有好转,只要心有一分余力,首先做的事情就是为李清求太子之位。

做娘亲做的不顾自己性命,也要给儿子求个天下最大的富贵这种事,玄宗还是第一次看到。他心中既感动,又对武慧妃这种寻死作法无可奈何。

武慧妃那日对李泌说的话,玄宗已经全部知道了。边令诚偷听武慧妃和李泌说话,然后把听到的话告诉了高力士,高力士就把那些话告诉了玄宗。

自那以后,玄宗对武慧妃又恨又爱。可想到太子等人出言不慎,确实说了些不该说的话,玄宗又觉得武慧妃虽是可恨,可下令让太子等人自尽的是自己,要怨只能怨自己。

至于武慧妃,玄宗真的下不了收拾她的狠心。但是,就这样让李瑁做太子,好像也不妥。

至于究竟让谁做太子,只有等等再说了。

又是沉默了良久,玄宗才说道:“李泌依然享县伯之礼,协助庆王办好书院。”

李林甫和牛仙客垂首,同时回道“遵命”。

李林甫和牛仙客从玄宗那里出来后,李林甫想着庆王李琮就是再能干,估计做到殊荣到顶的三公(司马、司徒、司空)里的司徒位置也就到顶了。谁叫你命不好,打猎把脸丢了的。

李琮那边已是没有威胁,李清做太子的希望最大。李林甫觉得自己就是在赌博押宝,把最大的赌注押在了李瑁、或者说是武慧妃身上。

可也是怪了,不管武慧妃那边和自己这边如何使劲,这圣人就是不下诏让李瑁做太子。眼看太子之位已是虚悬半年多了,这圣人竟是丝毫也不着急的样子,这可就太让人心急如焚了。

“牛老弟,你看圣人至今不肯选定太子,却是为何?”

这种揣摩圣人心思的事情,武将出身的牛仙客确实不擅长。不过,依照他自己常年带兵积累的经验,他认为玄宗是在考察,考察自己那些儿子哪一个适合做太子。

他自己提拨手下时就是这样做的。圣人说不定选太子,也是这样想的。等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李林甫笑了笑,心说你老牛果然是牛皮,竟然以为这选太子和你当初提拨手下一样。

“我朝立太子,历来是嫡长子优先。若是嫡长子无缘太子之位,则能者居之。只是这能者之能,并非与你那些手下一样,而是……”说着,李林甫看向后殿方向。

牛仙客也随着他的眼光看向那边。当然,有宫墙遮挡,他只能看见宫墙后探出的枯枝败叶。那边是武慧妃住的地方,牛仙客明白,李林甫说的能者之能,就是武慧妃。

可她真的还“能”吗?自己可是听说了,这武慧妃比起先前来,病的更是重了。

李林甫又说道:“牛老弟,你我当力保寿王,方可保此相位。”

牛仙客闻言看向他,看到李林甫一向笑容可掬的脸上,此时竟然比这天色还要阴沉。

牛仙客做了宰相之后,一直受那些读书人出身的大臣们奚落。特别是周子凉因为弹劾他而倒霉后,与周子凉交好的那些御史们就和牛仙客算是有了仇。

牛仙客带兵打仗有一套,可和那些伶牙俐齿的刀笔吏们过招就显得没什么招式了。所以,他更多的是仰仗李林甫罩着。

而李林甫对这位同僚也甚是照顾,凡事都指点一二不说,还经常做出一副牛仙客大哥的模样。现在大哥这样说,明显就是建立挺李清为太子同盟的意思。

于是,牛仙客回曰:“李相之意,牛某无不从。”

李林甫笑了笑,心说就是武慧妃废了也不要紧,只要寿王能做上太子,自己依然还是百官之首。

此时已是深冬时节,这个季节向来对身有疾病的人不太友好。这一夜,武慧妃竟然没有像往常那样声嘶力竭的喊叫,而是一早就昏昏睡去。

在宫里陪伴她的咸宜公主看到娘亲如此反常,心里觉得不妙,正待让人去找医正,就听见看似睡着了的武慧妃突然喊道:“你等终究还是没忘了我……”

咸宜公主心里一惊,正待唤醒她,接着就又听她厉声喊道:“我这就随了你等去好了,只求你等莫要伤害清儿……”

言毕,武慧妃又是嘶吼了几声后,便再无声息。

咸宜公主和几名宫女战战兢兢的围了过去,只见武慧妃面目狰狞,已是没了气息。

“阿娘、阿娘啊……”咸宜公主声嘶力竭的喊着。

开元二十五年深冬的这一天,武慧妃薨。玄宗痛之,追封武惠妃为贞顺皇后,以皇后礼葬之。

喜欢大唐隐相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唐隐相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神道丹尊豪门巨星之悍妻养成皇甫帝国·夫人不好当!诸天武道强人无限武道求索天庭典狱长追你没商量英雄联盟之最强重生大明小郎君悠闲直播:开局国宝赖上我我的老爹是重生斗罗之野猪凶猛让你选召唤兽,你却在选老婆?绝世战祖诸天武侠大穿梭浓情密爱:鲜妻,你好甜灵气复苏,从承包山头开始快穿之我真的不是渣纵横都市傻妻种田:山里汉子放肆亲
经典收藏山谷长人茶铁甲轰鸣内贞观医仙逍遥小地主捕快摸鱼指南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三国之胜谋天下庶女当嫁,一等世子妃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我妻上将军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大明虎威军门水浒之小孟尝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不宋汉末大混子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袁术天下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擎天者
最近更新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大乾风云起苍穹笔架叉将军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穿越古代异界争霸玉符传奇高门庶子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寒门状元路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浴血山河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衣冠谋冢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大唐隐相 初·十三 - 大唐隐相txt下载 - 大唐隐相最新章节 - 大唐隐相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