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正物质宇宙:跨越

金戈一杰

首页 >> 弦!正物质宇宙:跨越 >> 弦!正物质宇宙:跨越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末世降临我疯狂薅羊毛囤货百万吨穿越女的星际生活签到从捕快开始今天先败一个亿赌石神眼末世鼠辈全球冰封十日终焉存活录正经人谁在漫威学魔法啊至尊医道
弦!正物质宇宙:跨越 金戈一杰 - 弦!正物质宇宙:跨越全文阅读 - 弦!正物质宇宙:跨越txt下载 - 弦!正物质宇宙:跨越最新章节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

第132章 寻找高维的秘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本章中有作者在本书第二次推导弦理论的拓展,第一次还是本书一开始的章节。本次弦理论拓展,作者根据前面本书中已构建的弦理论基础,构思了高维也就是第四维世界的状态,参考了不少书籍,加上了作者自己对弦理论的理解和推演,部分内容需要读者大大们的抽象思考,如果能在脑子里构建起那幅四维的图景,还是很有意思的)

2050年,地球,燕山地下基地

“迷途灯塔”基地,“深井”实验室核心区那令人窒息的嗡鸣与狂暴的数据流仿佛还烙印在孔方佳的神经末梢。星盟议会代表团的访问,地球本土的盛大欢迎仪式,天坛圜丘坛上米尔传递的沉重信息……这些宏大的政治图景与战略博弈,此刻都被一种更冰冷、更本质的求知欲暂时压下。孔方佳独自一人,伫立在位于燕山地下深处“昆仑之心”基地的专属高级研究室内。

这里没有“深井”实验室那种包裹着致命秘密的压抑感,却有着另一种极致的静谧与秩序。墙壁覆盖着高效的吸波材料,天花板流淌着模拟自然天光的柔和光幕,空气循环系统发出几不可闻的低吟。

巨大的墨玉工作台占据了大半个空间,此刻,台面上方悬浮着数个幽蓝的光屏,核心位置正是从“时空织机”核心部件与数据晶柱中艰难剥离出的、关于高维空间结构与操作原理的关键理论模型片段。

孔方佳身着一件深灰色的便服,卸下了元帅的威严,更像一个沉浸于方程海洋的学者。他背对着入口,双手撑在墨玉台面边缘,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深邃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死死钉在那片不断旋转、跳跃、自我撕裂又重组的四维结构模型上。

那并非静态的图像,而是一种流动的、充满非欧几里得几何悖论的“信息湍流”,其蕴含的规则对三维碳基生命的大脑而言,如同天书般晦涩且充满精神污染。

然而,孔方佳并非毫无准备。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凝视模型带来的阵阵眩晕与恶心感。他缓缓闭上眼,将意识沉入自己构建多年的理论殿堂——那座基于弦理论、历经无数次战场数据与前沿物理发现淬炼的数学模型。

“弦……振动……频率……维度……” 他在心中默念着这些基石般的词汇。他的模型将宇宙最基本的构成单元描绘成无数根无限细小的、一维的“弦”,它们不同的振动模式与频率,如同宇宙交响乐中的音符,共同编织出三维世界的物质、能量乃至时空本身。

他设计的“高超清频辨传感器”,正是基于此理论,能够捕捉到这些一维弦在特定三维坐标点上的震动状态与频率特征,从而实现对微观粒子行为的超高精度预测和有限干预。

但此刻,面对“时空织机”揭示的高维图景,孔方佳敏锐地察觉到,自己那引以为傲的一维弦模型,在描述更高维度时显得如此单薄和片面。那模型如同一条细线,只能描绘单一维度上的波动,而眼前的高维结构,却像一张无限延展、纵横交错的网!

“一维……太局限了……” 孔方佳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墨玉台面上划动,仿佛在勾勒着无形的轨迹。“第四维……如果存在,它很可能不是另一条独立的‘线’,而是……弦本身的二维拓展?”

这个念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他思维的海洋中激起滔天巨浪!他猛地挺直身体,快步走到主控光屏前,手指如飞般在虚拟键盘上操作。复杂的方程式如同瀑布般在光屏上倾泻而下,那是他原本模型的数学核心。

“假设……弦并非绝对的一维实体……” 孔方佳的声音低沉而急促,如同在风暴中与未知对话,“在四维的视角下,它可能拥有一个极其微小的‘宽度’?或者说,从一个‘点’(三维坐标点)出发的弦,在第四维的方向上,并非只有唯一的一条路径,而是……可以同时存在无数条可能的路径?”

他飞快地构建着新的数学框架。在他的推演中,一个三维空间点(x, y, z),在四维时空(x, y, z, w)中,不再是发射出单一的一维弦,而是如同一个无限微小的“平面源点”,从这个源点上,可以“辐射”出无数条位于不同w坐标平面上的二维“弦面”!这些弦面极其微小,在三维世界的宏观尺度上无法被直接观测,但它们共同构成了该点物质、能量乃至时空属性的“可能性海洋”。

“每一个弦面,代表了一种在第四维方向上不同的演化可能……” 孔方佳的眼神越来越亮,如同点燃的星辰,“对应着一种潜在的‘选择’或‘路径’。这意味着,在四维的框架下,理论上存在着无数的平行宇宙分支,每一个分支都由无数个三维点所选择的特定弦面(特定演化路径)共同构成!”

他脑海中浮现出宇宙诞生之初的混沌景象,一个“奇点”在更高的维度上爆发出无限的可能,每一条弦面都延伸向一个截然不同的未来。但很快,思维的焦点又拉回到现实。

“但是……” 孔方佳的眉头紧紧锁住,手指重重敲在控制台上,“我们看到的现实世界,为什么只有唯一的一个?为什么没有同时看到无数个‘我’在做不同的事?就像光的波粒二象性……”

双缝实验!这个量子力学最核心、最诡异的现象瞬间跃入他的脑海!当你不去观察电子究竟通过了哪条缝隙时,它在探测屏上呈现出完美的干涉条纹——这是波的特性;而一旦你试图去观测它具体通过了哪条缝,干涉条纹就消失了,电子老老实实地像粒子一样打在某个点上——粒子的特性压倒了波的特性。观察行为本身,决定了最终呈现的结果!

“量子态坍缩……” 孔方佳喃喃自语,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的兴奋,“观察者的介入,迫使叠加的、不确定的‘可能性’(波函数)坍缩为一个确定的‘现实’(粒子态)!”

他的目光如炬,死死盯着光屏上自己新构建的二维弦面模型。那无数条从同一个三维源点辐射出的弦面,不正是处于一种“叠加态”吗?它们代表着该点所有可能的状态和演化路径,共同构成了一个“量子可能性场”。

而在三维世界中,当一个“观察”(广义的观察,包括任何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粒子或能量)作用于这个点时,就如同在双缝实验中放置了探测器!

“观察……或者说,任何形式的‘信息获取’或‘相互作用’,迫使这个点从它那无数条可能的弦面中,‘选择’了唯一的一条,使其‘坍缩’为我们能感知到的确定状态!”孔方佳猛地一拳砸在控制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墨玉台面微微震动。

“而其他的弦面,则瞬间退相干,变得不可观测,仿佛从未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确定的三维世界!因为无数的‘观察’(相互作用)在每一刻、每一个点都在发生,不断地将叠加的可能性场坍缩为唯一的现实!”

这个认知带来的冲击是颠覆性的。世界并非完全确定性的机械钟表,也并非完全随机的混沌,而是建立在由无数叠加态弦面构成的量子泡沫之上,每一次相互作用(观察)都在进行一次“选择”,塑造着唯一的现实轨迹。已发生的选择如同刻入时光长河的烙印,无法更改,因为退相干的弦面已经失去了与现实的联系。

“那么……四维生命……”孔方佳的眼神变得无比深邃,仿佛穿透了实验室的墙壁,望向那无法理解的维度,“如果它们真的存在,并且能稳定地存在于第四维……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就‘同时存在于’所有可能的弦面之中!它们能‘看到’一个三维点所有可能的发展路径,看到所有平行宇宙的‘草稿’!”

这个想法让他不寒而栗,又无比激动。“但是,”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就像人类无法同时看到电子的波和粒子两种状态一样,四维生命或许也无法同时‘体验’所有平行宇宙。它们只能‘选择’进入其中一个弦面所对应的三维现实,就像人类在双缝实验中‘选择’是否观察一样。

一旦它们做出了选择,聚焦于某个特定的弦面,其他的可能性对它们而言也会暂时‘坍缩’、退相干。它们‘知道’其他的可能性存在,但只能‘活’在一个确定的结果里。”

这解释了“时空织机”的运作原理!它通过高维操作,本质上是在“选择”或“引导”特定的弦面!当它要“钉死”空间进行跳跃时(时空锚钉),它是在特定坐标点,强行“选择”并“固定”住一条代表“空间结构极度刚性”的弦面,压制了所有代表“空间弹性”的弦面,使该点无法作为跳跃支点。而进行维度跃迁时,它是在更高维的“膜”结构上,强行“选择”并“连接”了两个原本不直接相连的三维区域的弦面,创造出一条稳定的“蛀孔”通道!

“观察……选择……坍缩……”孔方佳反复咀嚼着这几个词,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想法在他心中成型。“如果……如果我能制造一种设备,不仅能探测到单一弦的震动,还能直接‘观察’到从同一个三维点辐射出的、处于叠加态的二维弦面……甚至……还能主动去‘选择’其中一条,让它稳定下来,成为三维现实的一部分呢?”

这个想法让他心跳加速,血液奔涌。这不再是简单的预测或被动观察,而是……主动干预现实在微观层面的演化路径!这比“时空织机”那种粗暴的高维能量操作更加本质、更加精细、可能也更具潜力!

孔方佳立刻行动起来,将全部心神投入对“高超清频辨传感器”的改造设计中。原有的传感器核心原理是捕捉特定维度(一维弦方向)的量子涨落和能量特征。现在,他需要它能够同时、关联性地探测一个极小三维空间点(目标区域)在多个(至少两个)额外维度方向上的量子态关联信息,从而间接“勾勒”出二维弦面的存在!

这需要突破性的技术整合:

维度关联探测器阵列: 设计全新的量子纠缠探针组,不再局限于单一方向,而是在目标点周围布置微型阵列,探测不同方向上的量子涨落及其关联性。探针需工作在接近绝对零度的超导环境中,以最大限度降低环境噪声。

超高维信息处理核心: 原有的“织梦者”子节点算力远远不够。他需要调用“昆仑之心”基地最强的“河图洛书”超算阵列资源,专门用于处理这种超越三维的、高度抽象且信息量爆炸的关联数据流。算法需要基于他新构建的二维弦面数学模型进行实时建模与模式识别。

主动干预模块(“选择器”): 这是最核心也最危险的部分。设计一种精密的、多频段复合能量场发生器,能够根据探测到的弦面叠加态信息,向目标点注入特定频率、特定相位、特定偏振模式的能量脉冲。这种脉冲的目的不是摧毁或改变,而是像在双缝实验中放置探测器一样,对特定的弦面进行“标记”或施加特定的“观察条件”,诱导其从叠加态中“脱颖而出”,实现“选择”与“坍缩”。

多重屏蔽与安全冗余: 实验涉及对时空基本结构的直接操作,风险极高。目标区域需要包裹在由相位扭曲场、强磁场、引力场发生器、以及星盟提供的最高等级能量吸收材料构成的“法拉第笼”中,以隔绝任何能量外泄或意外干扰,同时防止外部观察影响实验结果本身。设备本身必须设置多重物理熔断机制和自毁协议。

设计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孔方佳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非必要联系,将自己封闭在“昆仑之心”的研究室内。墨玉工作台成了他的战场,光屏上滚动的公式、结构图、模拟数据成了他唯一的伙伴。他时而伏案疾书,笔尖在特制的电子绘图板上划过,留下复杂而优美的轨迹;

时而陷入长久的静默,眉头紧锁,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的屏障;时而烦躁地踱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墙壁,发出沉闷的回响。困倦袭来时,他就靠在特制的磁悬浮椅上小憩片刻,连梦境中都充斥着扭曲的弦面和坍缩的星光。高强度用脑带来的阵阵刺痛被他强行压下,眼中布满的血丝诉说着他的执着。

李艳是唯一被允许进入这个“绝对禁区”的人。作为顶尖的量子物理学家和孔方佳最信任的伴侣,她承担着关键的辅助工作:优化探测器的量子算法、审核“选择器”能量场的安全性模型、设计实验数据的验证方案,她眼神中的专注与智慧丝毫不减当年,如今的已为人母她,正怀着第二个宝宝。

李艳经常默默地为丈夫递上温热的提神饮品,在他陷入思维瓶颈时,用简洁而精准的点拨,如同拨开迷雾的灯塔。

“佳哥,关联探测器的噪声抑制模型还需要优化,第三象限的量子纠缠信噪比低于理论阈值。”李艳的声音轻柔却清晰,指着光屏上一处跳动的异常曲线。

“收到。我怀疑是低温屏蔽层在超高频段有微弱的能量泄露,干扰了纠缠态。试试加入这个振荡阻尼函数……”孔方佳立刻回应,手指飞快地在虚拟键盘上敲击,一串复杂的公式被嵌入模型。

“选择器的能量聚焦精度要求太高了,目标点直径必须控制在10的负18次方米以内,否则会干扰临近点的弦面。”李艳提醒道,眉宇间带着忧虑。

“我知道……这是最大的难关。我正在设计一种基于时空曲率引导的复合透镜系统,利用引力场微弯能量束的路径……”孔方佳的声音带着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如初。

他下意识地伸出手,轻轻覆在李艳隆起的腹部,感受着里面那个新的小生命的律动,仿佛从中汲取着力量。“这个小家伙也在努力呢……我们也不能落后。这次事情结束了,咱们回地球休假,大儿子也好久没见了”“嗯,听你的。”李艳轻轻的说到。

两人并肩作战,在寂静的研究室里,在跳跃的数据流前,在冰冷的设备模型间,共同挑战着人类认知的极限。时间在专注中失去了意义,只有屏幕上不断迭代优化的模型和越来越清晰的实验蓝图,标志着他们的前进。

终于,在经历无数次模拟失败、算法崩溃、结构优化后,一台代号为“弦面之眼”的原型机设计方案完成了。它不再像原来的传感器那样是一个单一的探头,而更像一个微型的、高度集成的实验室平台:

核心腔体: 一个被多重力场和超导材料包裹的、直径仅一厘米的球形真空腔。这是实验目标区域。

维度关联探针阵列: 如同精密的花瓣般环绕在核心腔体外壁,由十二组超导量子干涉器件和量子点探测器构成,能多角度、高精度探测腔体内的量子涨落关联信息。

“选择器”能量注入系统: 集成在腔体上下两极,由微型化的高频激光发生器、可控强磁场线圈、以及特殊的时空相位调制器组成,能向腔体内精确注入所需参数的能量脉冲。

“河图洛书”直连端口: 通过超导量子链路,将海量探测数据实时传输给基地最强的超算进行实时建模与反馈控制。

“绝对屏障”防护层: 包裹整个平台的多重能量场与物理屏蔽层,厚度惊人,散发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和能量涌动的微光。

原型机的制造与组装在“昆仑之心”最底层、防护等级最高的“归墟工坊”内秘密进行。参与的都是经过最严格审查、签署了终身保密协议的国宝级工程师和技术员。每一个零件的加工精度都达到了纳米级,每一次组装都在无尘、无磁、超低温的环境中进行。孔方佳和李艳全程监工,目光锐利如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当最后一层防护罩被小心翼翼地合拢,幽蓝色的能量纹路在表面亮起,发出低沉的嗡鸣时,整个“归墟工坊”陷入了一种神圣的寂静。这台凝聚了地球最尖端科技、融入了孔方佳突破性理论、寄托着对抗高维威胁希望的“弦面之眼”,静静地悬浮在测试平台上,如同一个沉睡的宇宙之卵。

实验地点选在“归墟工坊”深处一个被额外加固的隔离间。房间不大,墙壁、地板、天花板都覆盖着厚厚的吸波材料和铅锇合金板,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寂静之棺”。房间中央,只有孤零零的“弦面之眼”平台和控制台。孔方佳和李艳穿着特制的屏蔽服,站在控制台前。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只有设备自身散热系统发出的微弱嘶嘶声。

“启动基础力场屏障……启动超低温系统……启动真空环境……”孔方佳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异常清晰,他逐一确认着准备步骤。控制台上,代表各项系统状态的指示灯由红转绿。核心腔体内部被迅速抽至接近绝对零度的超高真空,强大的磁场和相位扭曲场将其与外界彻底隔绝。

“启动维度关联探测器阵列……”李艳轻声说道,指尖在控制面板上划过。嗡……一阵极其微弱、如同宇宙背景辐射般低沉的嗡鸣声从平台内部传来。控制台的主屏幕上,原本一片黑暗的区域,开始浮现出极其微弱、不断闪烁、如同静电噪音般的细小光点。这是背景量子涨落。

“目标:腔体中心点。注入基础量子扰动源(单电子)。”孔方佳命令道。一道微不可察的能量脉冲注入腔体中心。屏幕上,代表中心点的区域瞬间“亮”了起来!但并非一个亮点,而是……一片模糊的、不断蠕动变化的、如同星云尘埃般的光晕!

这就是在原有“高超清频辨传感器”视角下,一个量子点(单电子)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概率云图,它表示电子可能出现在这片区域的任何地方,位置是不确定的。

孔方佳深吸一口气,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他看向李艳,李艳也回望着他,眼中闪烁着紧张、期待与绝对信任的光芒。他点了点头。

“启动弦面建模算法……开启‘弦面之眼’模式!”“河图洛书”超算阵列的庞大算力瞬间被调用!屏幕上那片模糊的概率云光晕如同被投入了强效显影剂,开始剧烈地变化、重组!

奇迹发生了!

那片模糊的光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数条纤细、明亮、如同发光的丝线或血管般的东西,从一个极其微小(在屏幕上被放大了亿万倍)的核心点——那个注入的单电子所在的三维坐标点——向四面八方辐射开来!

这些“弦面”并非物理实体,而是“弦面之眼”通过探测关联量子信息,在数学模型中构建并可视化出来的、代表该点所有可能演化路径的二维结构投影!

它们数量庞大得难以计数,密密麻麻,相互交织,却又彼此独立。每一条弦面都闪烁着独特的、代表不同能量状态或演化方向的微弱光芒(由算法赋予的色彩),有的笔直稳定,有的蜿蜒曲折,有的甚至呈现出奇异的闭环或分叉!

整个画面,就像观察一个无限复杂的、活着的神经网络的根部,或者……一个包含了所有可能性的、微缩的平行宇宙树状图!

“天啊……真的……真的存在……”李艳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她的手紧紧抓住了孔方佳的胳膊。眼前的景象完全证实了孔方佳的理论!一个三维点,在微观层面,并非只有一个确定状态,而是由无数处于叠加态的二维弦面构成!

孔方佳没有说话,他的呼吸也变得粗重,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仿佛要将这宇宙最底层的奥秘烙印在灵魂深处。巨大的震撼和作为探索者见证神迹般的狂喜冲击着他,但他强行保持着冷静。实验只完成了一半。最关键的一步,即将到来。

他的手指移向控制台上那个醒目的、标记着“选择启动”的红色虚拟按钮。目标锁定在屏幕上无数弦面中的一条——那是一条闪烁着稳定蓝光、相对平直的弦面,在算法模型中,它代表着电子处于某个相对稳定的低能态轨道。

“准备注入‘选择’脉冲……参数:甲-7模式,频率锁定目标弦面特征谱……”孔方佳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选择器能量场充能完毕……安全协议全开……”李艳迅速确认。

孔方佳的目光再次扫过屏幕上那令人目眩神迷的弦面森林,最终落在那条选定的蓝色弦面上。他不再犹豫,拇指重重按下了那个红色按钮!

嗤——!

一声极其轻微、仿佛高压静电释放的声音从“弦面之眼”平台内部传出。一道无形的、参数被精确调制的能量脉冲瞬间注入核心腔体的中心点!

屏幕上的景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剧变!

就在能量脉冲抵达目标点的瞬间,那无数条密密麻麻、闪烁着各色光芒的弦面,如同被投入石子的平静水面倒影,骤然变得模糊、扭曲!紧接着,它们以惊人的速度黯淡、消散!如同退潮般迅速隐没于黑暗的量子背景之中!

整个过程快得如同幻觉!仅仅千分之一秒都不到的时间!

当屏幕上的光影再次稳定下来时,原本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弦面森林消失了!整个屏幕变得异常“干净”!只剩下唯一的一条弦面——正是孔方佳选定的那条闪烁着稳定蓝光的弦面!它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明亮、凝实!如同一条被从混沌中打捞出来的、纯净的蓝色光之河流,稳定地连接着那个核心点,延伸向远方(在模型投影中)。

与此同时,其他探测器的数据显示,腔体中心那个单电子的位置概率云图也瞬间坍缩,电子被“固定”在了这条蓝色弦面所代表的稳定轨道上!叠加态消失,确定态呈现!成功了!

主动“观察”(能量脉冲干预)迫使叠加的无数弦面坍缩,只留下被“选择”的那一条,并将其对应的状态确定为三维现实!

实验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弦面之眼”平台内部冷却系统发出的微弱嘶嘶声,以及两人清晰可闻的心跳声和粗重的呼吸声。

孔方佳缓缓地、长长地吁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转过身,看向李艳。李艳的眼中已经蓄满了泪水,那是震撼、激动、自豪与后怕交织的泪水。她扑进丈夫怀里,紧紧抱住了他。

“我们……我们看到了……”她的声音哽咽着,“我们……选择了……”

“是的,艳子,我们看到了……我们也做到了……”孔方佳用力回抱着妻子,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他的手轻轻抚摸着她的后背,感受着她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的身体。

巨大的成就感和更沉重的责任感同时涌上心头。他们刚刚亲手触碰了宇宙最基本的运行规则之一,打开了一扇通往神之领域的大门。这力量令人战栗,也令人着迷。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强压住心中的惊涛骇浪,进行了多次重复实验。他们选择不同的目标点(如光子、原子核),选择不同的弦面(代表不同的能态、自旋方向等),每一次,“弦面之眼”都完美地展现了叠加态的弦面森林,并在“选择器”干预下,精准地坍缩为唯一选定的弦面,同时三维探测器的数据也同步确认了目标状态的确定化。实验的可重复性被严格验证。

当最后一次实验结束,孔方佳关闭了“弦面之眼”的主电源,只留下必要的维生系统。幽暗的隔离间里,只有控制台屏幕的微光映照着两人疲惫而兴奋的脸庞。

“这力量……”孔方佳的声音在寂静中响起,带着金属般的质感,“比‘时空织机’的蛮力操作,更本质,更精细,潜力……可能也更可怕。”

李艳依偎在他身边,手轻轻放在小腹上,仿佛在安抚腹中也被这伟大发现震撼的小生命。“军事应用……佳哥,这太颠覆了。”她的声音带着忧虑,“想想看,如果我们能精确‘观察’并‘选择’敌方关键设备内部某个核心节点的弦面状态……”

孔方佳的眼神锐利起来:

预测与干扰: “可以发展成前所未有的战场预测系统。理论上,通过大规模部署“弦面之眼”的简化版,构建‘弦面感知网络’,我们能提前‘看到’敌方舰队可能的跃迁路径(弦面代表的未来轨迹)、武器系统的能量峰值点(高能弦面)、甚至指挥系统的关键决策节点(信息流对应的弦面变化)。这比任何雷达或情报分析都要直接和本质!”

防御与瓦解: “更激进的应用是主动防御。想象一下,当敌方一发足以撕裂星舰的动能穿甲弹或能量束射来时,我们无需硬抗,只需在它击中前的一刹那,用“弦面之眼”对其弹头或能量束核心区域的某个关键点进行‘观察’和‘选择’,诱导其坍缩到一条‘无害’或‘失效’的弦面上。比如,让穿甲弹的分子键瞬间变得脆弱不堪,在接触装甲前就自行粉碎;或者让高能粒子束的能量瞬间逸散,变成无害的光热。”

通讯与加密: “在量子通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利用主动选择的特定弦面状态作为密钥,其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远超现有技术。任何试图破解或窃听的行为本身,就会因为‘观察’而改变弦面状态,立刻触发警报并使信息自毁。”

材料与能源: “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如果能精确‘选择’并稳定约束高温等离子体中那些代表不稳定湍流的弦面,将其坍缩或引导至稳定路径,就能极大提高约束效率和能量输出!在新材料合成中,精确控制原子键合时选择的弦面,可能制造出理论上极限强度或拥有奇异特性的物质!”

每一项应用的前景都令人心潮澎湃,足以改变文明进程。但每一项背后,也潜藏着难以估量的风险。

“风险……”李艳的声音带着寒意,“首先是技术泄露。这比‘时空织机’更基础,更可怕。一旦被‘晶簇之穹’或深渊获得……”

“其次是操作本身的风险。”孔方佳接口道,眉头紧锁,“频繁地、大规模地进行这种对时空基本结构的微观‘选择’和‘坍缩’,会不会对局部时空的稳定性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会不会像在平静的湖面不断投石,最终引发我们无法控制的时空涟漪甚至……裂缝?米尔提到过的‘深渊回响’污染,是否也与这种对基本规则的扰动有关?”

“还有……观察者本身。”李艳的目光看向那台沉寂的“弦面之眼”,仿佛在看一个沉睡的魔神,“我们主动进行‘选择’,是否意味着我们也成为了高维意义上的‘观察者’?我们频繁的干预,会不会……引来那些真正存在于高维的‘目光’?” 她下意识地护住了自己的腹部。

孔方佳沉默良久。他走到“弦面之眼”平台前,手指轻轻拂过冰冷厚重的防护外壳,感受着里面蕴含的、足以撬动宇宙的力量与危险。

“力量本身并无善恶,关键在于握在谁手,如何使用。”他缓缓说道,声音低沉而坚定,“这柄‘弦面之刃’,必须被最严格地封存、研究、控制。目前,它的存在必须仅限于你我二人知晓。实验数据,最高等级加密,物理隔离。”

“下一步,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其作用范围、能量消耗、稳定性以及对时空背景的潜在扰动模型。同时……”他看向李艳,“结合‘时空织机’的数据和米尔承诺的星盟核心文明访问,我们需要更全面地理解高维的图景和其中的风险。只有在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和力量之后,才能考虑是否、以及如何将这柄‘双刃剑’用于守护我们的家园。”

他关闭了控制台的最后一点微光,隔离间彻底陷入黑暗。只有两人腕表上的夜光指针,在无声地跳动,指向未知的未来。孔方佳握住李艳的手,两人在绝对的黑暗中静静站立。刚刚窥见的宇宙底层奥秘如同冰冷的星火,在他们心中燃烧,照亮了前路,也投下了更深的、关于力量与代价的阴影。平静的海面之下,一股足以重塑现实的暗流,已然在他们手中悄然涌动。

《弦!正物质宇宙:跨越》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弦!正物质宇宙:跨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弦!正物质宇宙:跨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绝世战祖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爱在东南枝重生年代大院娇媳美又飒混世矿工天庭典狱长土豪系统离婚后大佬前夫赖上我诡运蛇妻异世大陆:DNF全职圣骑士这个明星只想学习凛冬斗罗闪婚之谈少的甜妻肤浅者魔兽世界之吉尔尼斯王子重生之我要冲浪豪门巨星之悍妻养成名柯:毒唯恋爱手册扉页空间颜语新书
经典收藏科技之我的时代无限之军王星空蚁族我在末世直播变异变成尸王的我,率无尽尸潮杀疯了末世降临,我的异能之路快穿之男神苏炸了宿主大人求你走剧情嘉纳战记智能狂潮某崩坏的型月世界穿越成为银河奥特曼明日方舟欢迎来到泰拉大陆配角的职业生涯侦探异闻策东方之幻想乡这个反派超可爱的穿越诸天聊天群末日:开局听见老婆心声,她是重生者当争霸系统遇上最丧宿主
最近更新顶级兽夫太缠人,绝美娇雌想出逃公路求生,我的房车是移动别墅弦!正物质宇宙:跨越诡神,杀!末世:你有异能,我有神功胜天之大夏再起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末世之有个团队会更好废土求生游戏:我靠挖矿带飞祖国被女神甩后,我在末日当囤货海王全球缺氧我有小世界,开局先杀狗男女末世开火车,顺便捡了个机械神格我在军校种田虐爆全星际末世: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末世:你惹她干嘛?她是修仙的创造太阳系乱世AI双届孤行末世祸水!丧尸美人被强制圈养后明日余生
弦!正物质宇宙:跨越 金戈一杰 - 弦!正物质宇宙:跨越txt下载 - 弦!正物质宇宙:跨越最新章节 - 弦!正物质宇宙:跨越全文阅读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