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首页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小书童修仙路:一本破书定乾坤手握空间,小夫妻勇闯六零凋零风暴的明日方舟之旅小橘子的英语笔记凡人修仙,开局看守废丹房黑心知青带百亿物资在六零杀麻了陆沉周若雪结局极武圣医归隐商夏是什么小说快穿:炮灰女配和黑化男主是绝配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文阅读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txt下载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附:伤寒刺灸等穴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患太阳病,初次服用桂枝汤后反而出现心烦、症状未缓解的情况,应先针刺风池穴与风府穴,再服用桂枝汤即可痊愈。

【按语】风池穴位于耳后颞颥(脑空穴)区域后方,具体在玉枕穴旁、发际内骨下凹陷处,按压时牵动耳内。此穴为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处,针刺深度宜三分(肌肉厚者可五分),留针七次呼吸的时间,禁止艾灸。

风府穴位于后颈发际线上一寸,大筋内侧凹陷中,快速说话时该处肌肉隆起,停止说话时即平复。此穴为督脉与阳维脉的交会处,针刺深度宜三分(肌肉薄者二分),在患者呼气时出针,禁止艾灸。

为何刺足少阳、督脉的穴位治疗太阳病?

风府穴位于头部正中线,风池穴在第三侧线(足少阳经),而太阳经在第二侧线,因此风池、风府实际紧邻太阳经循行区域。此外,两穴均为阳维脉的交会点,阳维脉统摄诸阳经之气。针刺此二穴可疏通全身阳气,自然能驱散太阳经的邪气。

太阳经病症,出现头痛等表现,到了七日以上能够自行痊愈,这是因为邪气在太阳经的循行已经结束的缘故。如果邪气想要再次传经,此时针刺足阳明经穴位,使邪气不能传经就可痊愈。

【按语】仲景说针刺足阳明经穴位,成无己的注释没有明确指出具体穴位。考证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说:补足阳明经的上三里穴位。推究他的意思,认为通过补法能使经气充实从而使邪气不能传经,却不知道仲景的本意,针刺足阳明经是采用迎而夺之的泻法,来宣泄经中的热邪,使热邪得以宣泄,不至于再次传变到其他经脉,所以说能够痊愈。庞安时不明白用针的原理,把泻法当作补法,恐怕是错误的。再考证张缵的论述说:针刺足阳明经的冲阳穴位。冲阳,就是仲景所说的趺阳脉所在之处,只有诊脉的方法而没有提到针刺,张缵的说法,实际上源于史堪的《伤寒论注》,不足以作为准则。足三里这两个穴位,在膝盖骨下方三寸,胫骨外侧两筋之间的凹陷处,坐着并竖起膝盖,放松脚背来取穴,用力重按,那么脚背上的动脉搏动就会停止,这里就是穴位所在,可针刺五分深,留针七次呼吸的时间。

患伤寒,出现腹部胀满、谵语,寸口脉象浮而紧,这是肝脏邪气乘犯脾脏,叫做“纵”,应该针刺期门穴。

伤寒,出现发热,怕冷,口渴严重想要喝水,腹部必然胀满,有自汗出,小便通利,这种情况疾病将要解除,这是肝脏邪气乘犯肺脏,叫做“横”,应该针刺期门穴。

妇人患中风,发热怕冷,恰逢月经到来,得病七八天后,热退而脉象迟缓、身体发凉,胸胁部位胀满,如同结胸的症状,出现谵语,这是热邪进入血室,应当针刺期门穴,根据实证情况采用泻法。

阳明病,出现下血、谵语,这是热邪进入血室,仅头部出汗的,针刺期门穴,根据实证情况采用泻法,周身微微汗出就会痊愈。太阳经与少阳经并病,出现头项部拘强疼痛,或者头目眩晕、昏冒,有时如同结胸,心下部位痞硬的,应当针刺大椎第一间隙、肺俞穴、肝俞穴,千万不可发汗,若发汗就会出现谵语,脉象弦,五六天谵语不止,应当针刺期门穴。

【按语】《图经》记载:期门穴有两个,在不容穴旁开一寸五分处,乳头直下,第二肋骨前端靠近腹部的地方,就是这个穴位。所谓第二肋,是从下往上数到第二肋。肋骨端,指的是软肋骨末端。针刺四分深,肥胖之人可酌情调整。

太阳经与少阳经并病,出现头项部拘强疼痛,或者头目眩晕、昏冒,有时症状如同结胸,心下部位痞硬的,应当针刺大椎第一间隙、肺俞穴、肝俞穴,务必不可发汗,若发汗就会导致谵语,脉象弦,五六天谵语仍不停止,此时应当针刺期门穴。

太阳经与少阳经并病,出现心下痞硬,颈项部拘强且头目眩晕的,应当针刺大椎穴、肺俞穴、肝俞穴,千万不要使用攻下之法。

【按语】《图经》记载:督脉的大椎穴,在第一胸椎棘突之上的凹陷中,可针刺五分深,留针三次呼吸时间,泻法时呼吸五息。肺俞穴有两个,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各一寸五分处,可针刺三分深,留针七次呼吸时间,得气后就施行泻法,肥胖之人可针刺五分深。肝俞穴有两个,在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各一寸五分处,可针刺三分深,留针六次呼吸时间。仲景所说的太阳、少阳并病,是两经邪气合并为病,所以针刺大椎、肺俞、肝俞,也是采用合在一起的泻邪方法。

少阴病,得病二三日,口中不苦不燥而感觉平和,但背部怕冷的,应当用灸法治疗,并用附子汤主治。

【按语】应当用灸法,但仲景没有说明灸哪个穴位。常器之说:应当是足太阳经的膈关穴,专门用于灸治背部怕冷。该穴位在第七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各三寸的凹陷中,正坐时取穴,可灸五壮。大概因为足太阳经是足少阴经的表经,所以在外艾灸膈关穴来温通其表,在内使用附子汤来温养其里。

少阴病,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并不厥冷,反而发热的,不会死亡。若脉象摸不到,可艾灸少阴经穴位七壮。

【按语】艾灸少阴经穴位七壮,仲景没有说明具体艾灸哪个穴位。常器之认为:应当艾灸少阴经的太溪穴,左右各一,共二穴。经典记载:肾经的原穴出于太溪,该穴位在内踝后方,跟骨内侧动脉搏动处的凹陷中。

少阴病,出现下利,大便带脓血的情况,可以针刺治疗。

【按语】可以针刺,但仲景没有说明针刺哪些穴位。常器之说:可以针刺足少阴经的幽门穴、交信穴。郭雍说:可以艾灸。考证幽门穴,有两个,在鸠尾穴下一寸,巨阙穴旁开各五分的凹陷处,可治疗泻利脓血,针刺五分深,艾灸五壮。交信穴也有两个,在内踝尖上二寸,足少阴经之前、足太阴经之后的筋骨之间,可治疗泻利赤白,针刺四分深,留针五呼,艾灸三壮。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

少阴病,下利,脉象微涩,伴有呕吐且出汗,必定频繁想要解大便,但大便反而很少,应当温其上部,用艾灸治疗。

【按语】用艾灸治疗,但仲景没有说明应当艾灸哪个穴位。常器之说:艾灸太冲穴。郭雍说:艾灸太溪穴。这两个穴位都不主治呕吐且出汗、里急下利的症状,只有幽门穴主治干呕呕吐、里急下利,所以也应当艾灸幽门穴为好。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开局继承仙门,师妹全员女帝女施主请留步豪门巨星之悍妻养成神道丹尊丹崖仙途凡女逆天:上仙大人,请留步霸剑圣尊吞天邪帝女配是重生的总裁强势爱:染指,小甜妻!赘婿出山穿越之掉崇祯面前都市之魔王重生六零:爸妈死后给我留下巨额遗产战龙归来林北灵气复苏,从承包山头开始幼崽保育堂名门婚爱,高冷老公太任性特工冷妃:绝情王爷休想逃最强异能
经典收藏这不是意外武祖之巅夏天的星星在微笑南娇宠回到二十年前,我成了阿飘兽世求生,她开局满级怦然心动山海九圣录六姑娘一言不合就心狠手辣六零寡妇,你交换的人生怎么还哭爱你如旧重回五岁意外开挂小姑娘她杀疯了鬼王的画皮娘子末世重生我靠囤货零元购硬核求生猎户家的小娇娇撩不停豪门恩宠:总裁求爱记夜月之暗穿书后,我把龙傲天男主攻略了!似是似良人我在侯府当调解员,被全家宠了
最近更新疯批占有:二爷的笼中玫瑰不认输姐姐,我命中缺你龙珠:超一即是银白小师妹练气一层但强强强鸿蒙创世道祖霸牛狂牛神传承新阅微异谈黑仙尊修仙女配发癫第一剑,先斩意中人六零饥荒年,我靠空间暴富啦!狐君大人每天都在求我别怼他轱辘杆子海贼:柱间模板,加入草帽团表姑娘要去相看,世子他慌了综影视打倒恋爱脑摆烂女大学生,在线营业八零影后超会撩,随军老公拿命宠一剑星河灿【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七零随军海岛:百亿物资小娇妻躺赢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txt下载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