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首页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商夏是什么小说我的皇后傻白甜小书童修仙路:一本破书定乾坤七零:疯痞夫妻赢麻了灵异:从驾驶灵车开始崛起从艾克斯开始的路基艾尔王重生八零的我逆袭了!神奇宝贝:创世之梦重生团宠:我和王爷是冤家养父母逼她嫁人,逃脱后成团宠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文阅读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txt下载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订正伤寒论注正误篇1-1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仲景所着的《伤寒论》,每一篇都具有极高的学习借鉴价值。然而,该书成书于东汉末年,在流传抄写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错误,错简的情况也不在少数。例如,在论述中提到下利、呕逆的病症,却使用十枣汤这种峻猛的药剂进行攻伐;阳热亢盛导致衄血,却用麻黄汤来发汗;“发汗病解反恶寒”这句话,“病解”之中多了一个“不”字;“心下痞,按之濡”,“濡”字之上少了一个“不”字等等。众多医家遵循经典进行注解时,由于原文讹误,不得不牵强附会地解释,使得这本千古难得的医学着作,难以真实准确地流传于世,实在令人惋惜。如今,对这些讹误进行了一一纠正并详细标明。在每条内容中,凡小字在右边的,是原文;在左边的,是改正后的文字;居于中间的,是原文就有的,或从上面移动下来,或从下面移动上去,或从其他地方移入,以及原文所没有而补充上去的内容。字上面加「」符号的,是要删去的部分。尤其有三十五条整节内容存在严重舛误,病症与脉象不相符,用药与病情不契合,虽然有相应的方剂,但世间并不存在与之完全对应的病症,即便有类似病症,也难以使用这些药物。一直以来承袭这些错误,对实际医疗并无帮助。不过,这些舛误的内容中仍有一些可借鉴的语句。因此,在各篇中不改动原文,而是强行为其加上注释,又重新抄录原文,附在卷末,以此来记录这些存疑之处。

太阳上篇正误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按语】对于桂枝汤的方剂记载,原文中写有“去皮”二字。要知道桂枝的气味辛甘,其药效精华全在皮上,如果去掉皮,桂枝就如同干枯的木头,怎么还会有解肌发汗的功效呢?所以“去皮”二字应当删去,以后遇到类似情况也依此处理。

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脸」(睑),内际黄者,此欲解也。

【按语】这里的“脸”字应当是“睑”字。“睑”指的是眼弦(即眼睑),写成“脸”字是不正确的,应当改正过来。

太阳中风「下」(不)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热)有时,头痛,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按语】“下利”的“下”字,应该是“不”字。若为“下”字,哪有上有呕吐、下有腹泻的情况,却还用十枣汤这种峻猛药剂来攻下的道理呢?只有在大便不通畅,出现痞硬满痛时,才属于里症;小便不通利,伴有呕逆、短气,才属于水饮之病,这时才可以用峻猛之剂攻下。“发作”的“作”字,应当是“热”字,这样才与太阳经阳邪热饮的含义相契合。如果没有发热、出汗的症状,那就是少阴经阴邪寒饮,属于真武汤的适应症。而且“作”字与上下句的文义都不连贯,所以应当改正。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浮)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促)者,必结胸也。脉「紧」(细数)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紧)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数)滑者,必下血。

【按语】这里“脉促”应该是“脉浮”,如此才与“不结胸为欲解”的文义相符合。而原本的“脉浮”应该是“脉促”,这样才和论述中结胸、胸满的含义一致。“脉紧”应当是“脉细数”,“脉细数”应当是“脉紧”,这样才和论述中两条经脉原本的脉象相同。“脉浮滑”应当是“脉数滑”,浮滑脉是论述中白虎汤症对应的脉象,数滑脉才是论述中出现下脓血症状对应的脉象。以上这些都应当予以改正。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利),此作协热利也。

【按语】“四日复下之”中的“之”字,应当是“利”字。因为上文提到“利未止”,已经有下利的情况,怎么会又说“复下之”(再次攻下)呢?所以这个“之”字应当改为“利”字。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汗出)微恶寒,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按语】在“微恶寒”之前,应当补充“汗出”二字。如果没有“汗出”这两个字,那就表明表证还没有解除,这种情况下是没有加附子的道理的,所以应当补上“汗出”二字。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烦躁,心中懊恼,阳气内陷,心下因鞕,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也。

【按语】“数则为虚”这句话,属于衍文(即因传抄、刻印等错误而多出的文字),应当删去。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按语】此处“与三物小陷胸汤”,应该是“与三物白散”。“小陷胸汤”这四个字,应是错简(指古书在传抄刊刻过程中,因文字颠倒错乱而造成的错误)所致。桔梗、贝母、巴豆这三味药,颜色皆白,符合“三物白散”的命名之义,其药性温热且具有攻下之力,与寒实结胸的病症机理相契合。而小陷胸汤由栝楼、黄连等组成,皆为性寒之品,怎么能够用来治疗寒实结胸之症呢?“亦可服”这三个字,同样属于衍文,都应当删去。

太阳中篇正误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按语】“发汗病不解”中的“不”字,是衍文。因为如果发汗后病没有解除,那么出现恶寒是正常的,就不能说“反恶寒”。只有在发汗后病已解除却仍恶寒,这种情况才可以说是正气虚弱导致的,所以这个“不”字应当删去。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下利清谷),当温其里,宜四逆汤。

【按语】在“身体疼痛”之后,应当补充“下利清谷”四个字。如果没有这四个字,那么“当温其里”这句话,就毫无依据了。毕竟不存在单纯只有表证却去温里的道理。查看后面太阴篇中记载:“伤寒,医生误用下法后,接着出现下利清谷不止,同时伴有身体疼痛的,应当紧急救治里证,用四逆汤。”这样其含义就更加明确了,所以依据经典内容补充“下利清谷”四字。

伤寒,(若汗)、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汗)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按语】在“伤寒”之后,应当添加“若汗”二字,因为发汗相较于呕吐、泻下,更易损耗人体津液。“时时恶风”应当改为“时汗恶风”,如果不是“汗”字,“时时恶风”表明表证未解,而表证未解时,白虎汤是禁用的。医论中提到,发热无汗、表证未解的情况,不可使用白虎汤;口渴想要饮水且无表证的,才可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仔细研读经文就能明白,所以此处应当进行补充和修改。

发汗已,脉浮数,(小便不利),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按语】在“脉浮数”之后,应当补上“小便不利”四个字。如果没有这四个字,那么就属于阳明内热导致口燥的烦渴,这种情况是白虎汤的适应症。只有出现小便不利且烦渴的症状,才是太阳经水热互结所导致的烦渴,这样才属于五苓散的适应证。如果没有小便不利的症状却使用五苓散,就会违反过度耗竭津液的禁忌。况且在《伤寒论·太阳上篇》中,类似这种症状的条文有好几条,只有“水入即吐”这一条,因为水液无法下行,所以没有“小便不利”的表述,其余条文都有“小便不利”这四个字。如今这里缺少的这四个字,必定是在传抄过程中遗漏的,应当补上。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按语】这里“去桂”应当是“去芍药”。如果这个方剂去掉桂枝,那该如何治疗仍然存在的头项疼痛、发热无汗的表症呢?仔细研读“服此汤,曰余依桂枝汤法煎服”这句话,其中的含义自然明了。服用桂枝汤时,要温覆身体约一个时辰左右,让全身微微出汗,这就是服用桂枝汤的方法。若去掉桂枝,方剂就变成了白芍、甘草、茯苓、白术,其中并没有辛甘之味、能走行营卫的药物,却还说“余依桂枝汤法”,这就说不通了。而且在医论中,对于脉象促、胸满、汗出、恶寒的病症,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治,之所以去掉芍药,是因为胸满。现在的病症虽然与上述病症稍有差异,但都有满的症状,由此可知这里应当是去芍药,所以应当将“去桂”改为“去芍药”。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豉)汤主之。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干姜)汤主之。

【按语】此处所提及的“栀子干姜汤”,应当是“栀子豉汤”;而所指的“栀子豉汤”,应当是“栀子干姜汤”。绝没有出现烦热症状却用干姜,出现结痛症状却用香豉来治疗的道理,所以应当将二者进行调换。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按语】张兼善说:“麻黄汤主之”这五个字,不应该在“阳气重”之后,哪有在鼻出血后病症得以缓解,却再用麻黄汤的道理呢?在“服药已”以上的内容,都没有提及所服用的是什么药物,把这五个字移到前面,文义才通顺合理,所以应当进行移动。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苦)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按语】“若头痛”中的“若”字,应当是“苦”字。只有“苦头痛”(即头痛剧烈、痛苦不堪)才必定是会导致鼻出血的证候。要是“若”字,那就意味着凡是头痛都能引发鼻出血了,所以应当将“若”改为“苦”。

心下痞,按之(不)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按语】“按之濡”这句话,应该是“按之不濡”。如果按上去柔软,这属于虚痞的情况,此时滋补都来不及,怎么会有用大黄来泻下的道理呢?所以应该补上“不”字。

太阳下篇正误

小青龙汤方加减法内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茯苓四两」。

【按语】“加荛花如鸡子大”,这肯定是传抄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查阅《本草》可知,荛花与芫花属于同类药物,每次使用它来攻逐水饮,药力十分峻猛,仅仅五分剂量就能让人泻下数十次。怎么会为了治疗水饮内停所导致的轻微下利,就使用像鸡蛋那么大剂量的荛花呢?所以应当改为“加茯苓四两”。

伤寒心下有水气,欬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按语】“小青龙汤主之”这六个字,应当放在“发热不渴”之后,这样才与“服汤已渴者”的文义连贯。哪有寒邪已去、病情即将缓解,却还要再服用小青龙汤的道理呢?所以应当把这六个字移到相应位置。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之魔王重生英雄联盟之最强重生灵气复苏,从承包山头开始我真是个富二代战婿归来浓情密爱:鲜妻,你好甜快穿之我真的不是渣女施主请留步无上仙运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极品大昏君最强异能女配是重生的全职法师重生之都市仙尊六零:爸妈死后给我留下巨额遗产类神最仙遊杀神者悠闲直播:开局国宝赖上我
经典收藏异次游戏不曾宣之于口的秘密重生之霸气嫡女勇谋权叶辰萧初然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第五人格之在庄园中嗑到嗨!殿下为何这样,下官很为难脱离奴籍后,长姐回家种田了穿成最惨炮灰?她退婚摆烂杀疯了我的宿主有点傻武祖之巅龙图案卷集聊天群从魔改版火影开始龙族:开局就A级的路明非豪门恩宠:总裁求爱记天价哑妻:夫人带球跑了!将军,夫人出价一万两和离主母换嫁!美强惨夫君追妻火葬场绝品毒妃惹不起痞医降美记贺景黎的小青梅可盐可甜
最近更新杀敌爆装:淞沪杀穿鬼子司令部万古废材九重毒诛:冷面毒妃血洗仇名录我用葫芦养神兽,一不小心无敌了小师妹练气一层但强强强姐姐,我命中缺你开局自带复活点穿越大明宫,成重八最宠皇妃穿到七零,我成了全大院最靓的崽六月底【校园】全家弃我?嫡女重生后虐哭满门鸿蒙创世道祖俩眼一睁系统炸了修为废了人麻了重生领证前,娇小姐搬空家产随军家族振兴从野果祭祖开始被买回家当奶娘,夫君造反我成皇后了?煅天道盗笔:养的娃怎么都是歪的?斩神:代理水神,开局海鲜三恶霸军婚:搬空渣夫全家,我改嫁军少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txt下载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