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首页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爱你成瘾:偏执霸总的罪妻猎天争锋无错字精校版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乔念叶妄川一句一译的安徒生童话年代空间:糙汉的病美人她野翻了御鬼者****凡人修仙,开局看守废丹房重生团宠:我和王爷是冤家少年至尊陆沉周若雪全文免费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文阅读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txt下载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辫阳明病脉症并治全篇2-2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如果出汗并伴有谵语,是因为胃中有燥屎。这是由于风邪侵袭,需要攻下时,要等邪气过了阳明经阶段,才可以使用攻下之法。如果攻下太早,就会导致语言错乱,这是因为表虚里实的缘故。待合适时机攻下,病症就会痊愈,适宜用大承气汤治疗。

【注释】患者出汗且谵语,是因为胃中原本就有燥屎,这是太阳经风邪传变而来。攻下之法必须等到太阳经的邪气,已经越过阳明经,进入阳明腑时,方可使用。若攻下过早,里热还未完全凝结,不但热邪不能除尽,还会使正气虚弱,热邪乘虚向上扰乱心神,从而导致语言错乱。这种表虚汗出、里实谵语的情况,必须等待邪气过经入腑后再攻下,病症才会痊愈,适宜用大承气汤。

【集注】方有执说:“过经”,是说宁可等待一段时间,并非一定要等到十三日之后。

程知说:这是说谵语时攻下不可过早。已经出汗且谵语,那么胃中必定有燥屎,这属于风邪致病。风为阳邪,阳邪入里就会导致谵语。但必须六七天后才可以攻下,攻下太早,风邪在表还未解除,就全部入里,里邪变得燥实,语言会更加混乱。

阳明病,出现谵语、潮热,却反而不能进食,胃中必定有五六枚燥屎。如果能进食,只是大便干结而已。(此句调整后逻辑为:阳明病,出现谵语、潮热,却反而不能进食,胃中必定有五六枚燥屎,此时适宜用大承气汤攻下。如果能进食,只是大便干结,不应使用大承气汤攻下。)

【按语】“宜大承气汤下之”这句话,应该在“必有燥屎五六枚”之后,才符合应当使用大承气汤攻下的意思。如果只是大便干结就用大承气汤攻下,就完全违背了仲景顾虑误下、谨慎攻下的宗旨。

【注释】阳明病患者出现谵语、潮热,却不能进食,可知胃中燥屎已经结实,适宜用大承气汤攻下。如果能进食,可知胃气即将调和,只是大便干结罢了,此时应当采用导便之法,不可攻下。

【集注】张璐说:这是通过能否进食来辨别燥结的轻重程度。潮热、谵语都是胃中热盛所导致的,胃热通常能消化谷物,现在反而不能进食,这必然是热邪损伤了胃中津液,使气化功能不能下行,燥屎上逆攻胃的缘故,适宜用大承气汤,迅速祛除亢盛至极的阳热,以挽救即将衰竭的阴液。如果能进食,说明胃中气化功能正常,热邪不盛,津液没有受到太大损伤,虽然大便干结,但不久后会自行排出,不必用药,否则反而会损伤胃气。

出现腹泻并伴有谵语的情况,表明体内有燥屎,适宜用小承气汤治疗。

【注释】腹泻通常意味着里气虚弱,而谵语则表明里有实邪。如果脉象滑大,且伴有里急的症状,就可知体内必定有宿食积滞。所腹泻之物,必然浓稠黏腻且气味臭秽,这表明是热邪与宿食相互结合导致的,由此可以判断体内有燥屎,适宜用小承气汤攻下。由此推论可知,判断是否有燥屎,不在于大便干结与否,而在于是否有里急的症状,以及大便是否臭秽。

【集注】汪琥说:腹泻是肠胃的疾病。如果同时出现谵语,就是胃家实症,与厥阴经无关,这是因为肠中有燥屎不能排出。适宜用小承气汤治疗,是因为这种情况属于半为下利、半为结滞,只需缓缓攻下即可。又有人问:既然已经腹泻,那么热气得以向下排泄,怎么还会导致谵语且有燥屎呢?回答是:这属于阳明腑实大热的病症,胃中的糟粕被邪气壅滞,留积在体内,那些尚未干结的,有时能够排出,而已经干结的,始终无法排出,所以燥屎是导致腹泻的根源。燥屎不能排出,邪热就会向上侵扰心神,从而出现谵语。总之,对于这种病症,必须用手按压脐腹部,若感到坚硬疼痛,才是体内有燥屎的征象。

出现直视且谵语的症状,如果伴有气喘胀满,预示着死亡;若伴有腹泻,同样预示着死亡。

【注释】上一条提到腹泻并谵语的情况是可治的,而本条说腹泻且谵语的患者预示死亡。要知道,谵语并非死于腹泻,而是死于直视。直视,是因为精气不能贯注于眼睛;谵语,是因为神志不能守持于心,这已经属于凶险的证候。再加上气喘胀满,这是阳气向上脱失的表现,所以说预示着死亡。伴有腹泻,是阴气向下脱失的表现,所以也说预示着死亡。

【集注】方有执说:直视,是因为精气不能滋养眼睛;谵语,是因为神志不能主宰心神。气喘表明阳气在上部争扰,腹泻表明阴气在下部争扰,胃属中焦土,阴阳在上下争夺,而中焦之气不能守持,所以没有办法治疗,都预示着死亡。

发汗过多,如果又再次发汗,就会导致阳气耗损,出现神志不清,胡言乱语。此时若脉象短,预示死亡;若脉象平和,还有生机。

【注释】患太阳病,发汗过多而病仍不解,又再次发汗,导致阳气与津液都大量耗损,热邪趁着体内燥热传入阳明经,从而引发谵语。谵语,是胃中有热、阳气亢盛的表现。脉象短,是正气虚弱、阴气不足的象征。阳热之病出现阴寒之脉象,表明阴气胜过阳气,所以预示死亡。如果脉象不短,说明阴阳之气能够自行调和,所以还有生机。

【集注】喻昌说:有的方注认为这是太阳经条文的脱漏,却不知太阳经病一般不会出现谵语,一定要经过较长时间且病邪兼及阳明经、少阳经时,才会出现谵语。所以这里说的是太阳经刚得病时,发汗过多,等到病邪传至阳明经时,又再次发汗,因而出现阳气耗损导致谵语的一种病症。阳气耗损的人,体内仅存阴气,所以神魂不定,出现幻觉幻听,这与热邪侵扰心神的症状不同。脉象短表明阴阳不能相互依附,脉象平和表明阴阳尚未分离,患者的生死就根据脉象来判断。

汪琥说:出现谵语的患者,脉象应当是大而实或者洪大滑利,这就是脉象平和。所谓平和,是说脉象与病症相符,病症即使严重也不会危及生命。如果谵语时脉象短,表明邪热炽盛而正气衰弱,这属于阳证出现阴脉的情况,此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发汗过多,导致阳气耗损而出现谵语的,不可攻下,可给予柴胡桂枝汤调和营卫,使津液通畅后,病症会自行痊愈。

【注释】这一条又承接上一条,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谵语属于阳明热盛、内有实邪,是可以攻下的病症。但如果是因为发汗过多,大量耗损气液而出现谵语,这是津液干枯导致燥热的谵语,并非热邪炽盛、内有实邪的谵语,所以不可攻下。若里有热,适宜用白虎加人参汤。若表证未解,就用柴胡桂枝汤调和营卫,使津液通畅后,病症自然会痊愈。

【按语】发汗过多,阳气耗损致谵语,因为没有大便干结、腹部胀满疼痛的症状,所以不可攻下;又因为没有身体寒冷、出汗且恶寒的症状,所以不可用温法。由此可知,因发太阳经汗过多导致谵语的,必定没有发热、出汗且恶寒的症状。因发阳明经汗过多导致谵语的,必定有潮热、怕热、不大便的症状。而这里是发少阳经汗过多导致谵语,也就是医论中所说的少阳经不可发汗,发汗就会谵语。然而,除了小柴胡汤没有别的合适治法,但只用柴胡,又担心其升散之力过强,不适合阳气耗损的情况,所以合用桂枝汤来调和营卫,使津液通畅,病症自然会痊愈。

阳明中风,脉象弦、浮、大,伴有气短,腹部胀满,胁下及心口疼痛,长时间按压,感觉气不通畅,鼻干,无汗,嗜睡,全身及眼睛都发黄,小便困难,有潮热,时常呃逆,耳前后肿胀,针刺后症状稍有减轻,但表证仍未解。病过十日,脉象仍为弦(此处“浮”据按语应为“弦”),可给予小柴胡汤。若脉象仅浮,没有其他症状,可给予麻黄汤。如果出现无尿,腹部胀满且呃逆加重的情况,就难以治疗了。

【按语】“续浮”的“浮”字,应当是“弦”字,这样才与上下文义相符,也才可以用小柴胡汤。如果两个都是“浮”字,那么上文提到的浮脉,既然适宜用小柴胡汤,下文提到的浮脉,又怎么能用麻黄汤呢?

【注释】风邪侵袭阳明经,太阳经病症还未解除,脉象应当是浮缓。现在脉象弦、浮、大,弦是少阳经的脉象,浮是太阳经的脉象,大是阳明经的脉象,脉象既然同时出现,病症也会相应兼杂。腹部胀满,是太阳经与阳明经合病的症状;胁下及心口疼痛,长时间按压气不通畅,是少阳经的症状;鼻干,是阳明经的症状;无汗,是太阳经的症状;嗜睡,看似少阴经的症状;全身及眼睛发黄,类似太阴经的症状;小便困难,是太阳腑的症状;潮热,是阳明里证;呃逆,是胃气衰败的症状;耳前后肿胀,是少阳经的症状;气短,是正气虚弱的症状。凡是仲景书中有病症描述却没有给出具体方剂的条文,大多是这种阴阳错杂、表里混淆的病症,只是教导医者等待病情发展的趋势,抓住时机进行治疗。所以先用针刺之法,使症状稍有减轻,如果表证仍未解,就已经形成危险的证候。如果过了十日,脉象仍然是弦而不是浮,那么邪气的发展趋势已偏向少阳经,可给予小柴胡汤和解,使阳明经的邪气通过少阳经而解除。如果脉象仅浮而不大,且没有其他症状,那么邪气的发展趋势已偏向太阳经,应当用麻黄汤发汗,使阳明经的邪气通过太阳经而解除。如果已经过了十多天,病情没有减轻,又没有发展成阳明腑实,反而出现无尿、腹部胀满、呃逆加重等逆症,即使有一两个可以攻下的症状,由于胃气已经衰败,也难以治疗了。

【集注】程知说:这一条全是表证未解,又没有汗出、口渴的症状,所以不能用白虎汤。虽然有潮热,但没有腹部坚硬胀满、谵语、持续出汗的症状,所以不能用承气汤。不如等待正气自行恢复,还可以逐渐引导邪气从体表解除。

程应旄说:这一条病症以“不得汗”三个字为主,所以在柴胡汤和麻黄汤之间斟酌选用,以疏通长期闭郁的邪气,总之是要达到出汗的目的。

脉象浮且芤,浮脉主阳,芤脉主阴,浮脉与芤脉并见,表明胃气产生邪热,这种情况下体内阳气(此处指阳气所依附的津液)将会枯竭。

【注释】脉象呈现浮且芤,浮脉代表阳气偏盛,芤脉代表阴血亏虚。阳气偏盛会引起发热,阴血亏虚会导致出汗,二者相互作用,会使胃气所生邪热更加亢盛,胃中的津液很快就会耗竭。这里所说的“其阳则绝”,意思是阳气所依附的津液耗竭,阳气也随之消亡。

【集注】方有执说:浮脉意味着气向上运行,所以属阳;芤脉表示血在内受损,所以属阴。胃中产生邪热,是因为阴血不足以调和阳气,津液干涸而形成燥热。

张璐说:这是说脾约证(一种肠胃津液不足,大便秘结的病症)应当攻下却未攻下,脉象就会从浮涩转变为浮芤,此时津液枯竭,攻下就更加困难了。“其阳则绝”,也就是阳气在体内枯竭,与亡失津液是相互阐释的说法。

赵良说:胃中阳热极度亢盛,脾脏没有足够的阴气来调和,孤阳无阴与之匹配,阳气就会不断燔灼,直至津液枯竭阳气消亡才会停止。

沈明宗说:这是辨别阳明病津液枯竭的脉象。浮脉表明邪气强盛,芤脉表明阴血亏虚,阳邪强盛而阴血亏虚,即浮脉与芤脉并见,胃气不断生热,所以说“其阳则绝”,这与亡失津液是同义的表述。如果见到这种脉象,应当滋养津液,不可贸然攻下。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英雄联盟之最强重生神秘复苏之诡闻记重生之都市仙尊绝世战祖老子是条龙女配是重生的浓情密爱:鲜妻,你好甜重生之我要冲浪赘婿出山吞天邪帝圣骑士赵大牛盗墓:黑爷的对象非人类鬼眼道长天绝魔刀鱼小姐的初恋日记都市之魔王重生海贼之弹簧果实神道丹尊金玉良缘之肖少霸爱斗战魔帝
经典收藏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驱魔道长又在警局露脸了夜月之暗六零寡妇,你交换的人生怎么还哭尽欢愉:世家嫡女团宠记豪门恩宠:总裁求爱记南娇宠被拐后,我反拐西域少主回中原聊天群从魔改版火影开始谋婚:爱入膏肓重回五岁意外开挂小姑娘她杀疯了穿书后,我把龙傲天男主攻略了!重新攻略病娇男主【快穿】汝本明珠似是似良人地府驻外临时工充电风云录世子爷的心尖宠:长公主婚后日常殿下为何这样,下官很为难人在疗养院,全靠病人逢凶化吉
最近更新家族振兴从野果祭祖开始快穿之直男被迫当娇妻四合院:疯批傻柱一心报复白眼狼黄泉换命:我成人间真阎王公婆又打架了仙途凡生渣夫独宠白月光,我二婚嫁千亿大佬道骨志异穿越大明宫,成重八最宠皇妃震惊!我竟是虐文女主的炮灰闺蜜姐姐,我命中缺你老太重生八零,野种还想吸血?滚替嫁傻妃:觉醒后惊天下作精男配攻略日常重生八零:李太太还在立规矩新生代羁绊之光的旅途雾中烬火我穿越洪荒之当东皇太一鸿蒙创世道祖闺蜜齐穿越,相亲走错桌,撩错人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txt下载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