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码奴翻身

首页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世祖水浒话事人长夜谍影我家阳台通三国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民国军阀:从十里洋场千王开始江山权色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入赘王婿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码奴翻身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全文阅读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txt下载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1章 燕王抉择,风起东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自奉天殿归来,燕王府便陷入了一种奇特的静谧。

白日里,那些因分封大会而起的喧嚣、揣测与兴奋,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墙挡在了府门之外。下人们行走愈发轻手轻脚,连呼吸都下意识地放缓,生怕惊扰了那位将自己关在书房中、已整整六个时辰的王府主人。

夜色如墨,将整座北平城浸染。燕王府的书房内,烛火却亮如白昼。

朱棣负手而立,独自一人,站在那幅巨大的《万国舆图》前。这是他花重金从宫中画师手里临摹出的摹本,此刻,它占据了书房最显眼的一面墙。他的身影被烛光拉长,投射在舆图之上,宛如一尊顶天立地的神魔,正俯瞰着脚下的万里山河。

他的目光,早已越过了大明那雄鸡般的版图,越过了辽东与高丽,如同一支离弦的利箭,死死地钉在了那片孤悬海外、状如弯弓的列岛之上。

东瀛。

朱棣的嘴唇无声地开合,念出这两个字。每一个笔画,似乎都带着金铁交鸣之声。

他的脑海中,反复回响着奉天殿上,他那位好侄儿朱雄英的声音。那声音平静而清晰,却如惊雷般剖开了世界的真相。

“此地,名为东瀛,亦称日本。其国,分六十六州,然内乱不休,幕府、大名、天皇,三权并立,征伐不断。其地产出白银、黄金,拥有精良的铁矿。其民,好勇斗狠,崇尚武士之道,只敬畏真正的强者……”

*内乱不休,三权并立……*

朱棣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在外人看来,这是混乱与危险的代名词。但在他这位久经沙场的马上王爷眼中,这四个字代表的却是——机会。一个可以纵横捭阖、分而治之、以战养战的绝佳舞台!

一个统一的、铁板一块的王朝是可怕的。而一个分裂的、彼此攻伐的国度,对于一个强大的外来征服者而言,遍地都是可以利用的缝隙。他可以扶持一方,打压一方;可以联姻这个大名,攻伐那个大名。只需一点小小的火星,就能将东瀛本已存在的内部矛盾,彻底点燃成燎原大火。而他,朱棣,将是那唯一的、手持灭火水龙的最终裁决者。

*其民,好勇斗狠,崇尚武士之道,只敬畏真正的强者……*

这句评价,更是说到了朱棣的心坎里。他一生戎马,从少年时便跟随父皇征战,成年后镇守北平,与剽悍的蒙古人打了半辈子交道。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对付一群桀骜不驯的战士,靠的绝不是怀柔与仁德,而是比他们更锋利的刀,更强硬的拳头!

他要的,正是这样一群能够被铁血与荣耀所驯服的悍卒。一旦将这群只知杀伐的东瀛武士收为己用,再配以大明的兵法与军械,那将是怎样一支所向披靡的虎狼之师?

他仿佛已经看到,无数头戴古怪头盔、身披精良铠甲的东瀛武士,跪伏在他的脚下,高呼着他的名号,为他去征服更广阔的海洋。

*雄英,我的好侄儿。* 朱棣心中冷笑,*你以为这是将一头猛虎流放于荒岛?你错了。你这是为一条被浅滩所困的真龙,指明了通往无尽深海的方向!你给了我一个看似最差的选择,却也给了我一个最自由的舞台!*

这片扼守东海要道、易守难攻的岛屿,这片盛产金银、拥有无数精兵的土地,简直就是上天为他朱棣量身定做的龙兴之地!

他缓缓伸出手,粗糙的指尖,重重地按在舆图上“东瀛”二字的位置。那坚硬的木板,仿佛感受到了他指尖传来的灼人热量,发出一声轻微的呻吟。

“来人。”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书房的门被悄然推开,两道身影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为首的,是一名身着黑色僧袍的僧人,身形瘦削,面容奇古,一双眼睛却亮得骇人,仿佛能洞穿人心。正是这些年一直追随朱棣,为其出谋划策的谋士,道衍和尚——姚广孝。

跟在他身后的,是燕王麾下第一猛将,身材魁梧如铁塔的朱能。他一身便服,却依旧难掩那股从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煞气。

“王爷。”两人躬身行礼。

“坐。”朱棣没有回头,依旧凝视着舆图,“你们都说说,东瀛此行,利弊何在?”

朱能性情耿直,率先开口:“王爷,末将以为,此行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利者,天高海阔,我等终可摆脱朝中那些文官的掣肘,大展拳脚!东瀛虽是蛮夷之地,但其民悍勇,若能收服,必是一支强兵。弊者,在于‘海’之一字。我北方将士,多习陆战,于水战、于航海,皆是门外汉。且劳师远征,粮草补给,乃是天大的难题。”

朱棣点了点头,朱能所言,皆是老臣谋国之论。他将目光投向了始终沉默不语的道衍。

道衍和尚微微一笑,那笑容在他奇古的脸上显得有些诡异:“贫僧以为,朱将军所言之弊,皆非真弊。所谓水战,朝廷既许诺南洋水师护航,便可从中偷师学艺,甚至收编其人为我所用。所谓粮草,皇太孙在台湾一年便得粮六十万石,东瀛土地之丰,远胜台湾,以战养战,就地取粮,并非难事。”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起来:“真正的‘弊’,只有一个字——险!”

“东瀛非安南、吕宋可比。此去,非猛龙过江,而是蛟龙入海,搅动四方风云。一战功成,可成海外霸主,俯瞰东亚;一朝失利,便是船毁人亡,万劫不复!此乃天授之险,亦是天授之机!就看王爷,敢不敢赌这一把!”

“赌?”朱棣霍然转身,眼中精光爆射,一股睥睨天下的霸气瞬间充斥了整个书房,“我朱棣一生,何曾怕过一个‘赌’字!父皇能从一介布衣,赌出一个大明江山。我朱棣,为何不能在海外,赌出一个更大的乾坤!”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洪钟大吕,震得朱能与道衍二人心神激荡。

“本王要的,不止是一个东瀛国!”朱棣走到两人面前,目光灼灼,“本王要以东瀛之铁,铸我无敌之师;以东瀛之民,充我远征之军;以东瀛之港,建我遮天之舰!”

“今日,朝廷将我等藩王视为心腹之患,以海外王国为诱饵,将我们驱赶出中原。他日,本王要让他们看看,他们赶出去的,究竟是一群摇尾乞怜的丧家之犬,还是一头挣脱了所有枷锁,再也无法被束缚的盖世凶龙!”

“本王要在这《万国舆图》之上,凡日出之处,凡潮涌之地,都插上我燕王朱棣的旗帜!要建立一个疆域之广、国力之强,丝毫不亚于大明本土的——海上帝国!”

“海上帝国”四个字,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划破夜空,让朱能激动得浑身颤抖,也让道衍那双古井无波的眼中,燃起了疯狂的火焰。

“贫僧,愿为王爷献上此生所学,助王爷成就万世霸业!”道衍和尚深深一揖,拜倒在地。

“末将朱能,愿为王爷前驱,刀山火海,万死不辞!”朱能单膝跪地,声如金石。

朱棣看着自己最信任的一文一武,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他的野心,终于有了可以承载的基石。

“好!”他沉声道,“既然大计已定,便刻不容缓!此事须做得滴水不漏,绝不能让京师察觉我等真实意图。”

他转向朱能:“朱能听令!”

“末将在!”

“自明日起,你从燕山三卫的将士中,秘密挑选家无牵挂、骁勇善战的死士三千人。不必大张旗鼓,以‘退役还乡’、‘调防轮换’等名义,分批遣散。让他们化整为零,待命于通州、天津卫一带。此为我等远征之核心骨干,是未来的将军、都尉!”

“遵命!”

朱棣又看向道衍:“先生,你智计过人,心思缜密。粮草军械的储备,便交由你负责。动用我们这些年积攒下的所有财力,通过各种商路,秘密在沿海州府采买、囤积。记住,一切都要在暗中进行,账目要做得天衣无缝。”

“王爷放心,此事,贫僧省得。”

“还有,”朱棣的目光再次回到地图上,指向东南沿海,“立刻派遣最精干的探子,南下松江、泉州、广州。本王要知道那里的海情、潮汐、风向,要知道最好的船匠在哪里,最好的水手在哪里,更要知道朝廷的南洋水师,究竟是何等实力!”

一条条命令,从朱棣口中有条不紊地发出。他的大脑,此刻如同一台最高效、最精密的战争机器,将这盘关系到身家性命与万世基业的棋局,推演到了极致。那个在历史上发动“靖难之役”的枭雄,此刻,已将他深谋远虑和雷厉风行的本色,展露无遗。

---

深夜,王府后宅。

燕王妃徐氏,正坐在灯下,为朱棣整理着一件即将打包的玄色常服。她出身名门,是开国第一功臣魏国公徐达的长女,自幼饱读诗书,却又深谙军政韬略。她看着丈夫走进来,看到了他眼中尚未完全褪去的火焰,也看到了那火焰深处,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复杂。

她没有起身,只是将叠好的衣服放在一边,柔声问道:“王爷,都定下了?”

朱棣走到她身边坐下,握住她那双温暖而柔软的手,点了点头:“定下了。”

“东瀛……很远吧?”徐氏的声音很轻,“隔着一片汪洋大海,听说那里的人,茹毛饮血,如同野人。”

“道听途说罢了。”朱棣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一丝宽慰,“再远,也远不过我的战马能踏及的地方。再野蛮的人,也终将臣服于王道与刀剑之下。”

徐氏沉默了片刻,抬起头,清澈的目光直视着朱棣的眼睛:“王爷,你是在为高炽和高煦他们的将来,铺路吗?”

朱棣心中一动,他知道,什么都瞒不过自己这位贤惠而智慧的妻子。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妙云,你我成婚十余载,你可曾后悔嫁给我这个马上不知安稳为何物的武夫?”

徐氏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嫁给王爷,是我此生之幸。我只是……只是舍不得这片故土。舍不得应天的父母,舍不得北平的风沙,舍不得这里的一草一木。”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伤感。这里是他们的家,是他们孩子出生长大的地方。一旦远赴海外,此生或许再无归期。

朱棣将她轻轻揽入怀中,下巴抵着她的额头,嗅着她发间熟悉的清香。他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被触动了。铁血霸业的背后,是对亲人故土的无限眷恋。

“故土难离,我知。”他的声音变得异常温和,“但燕雀安于旧巢,鸿鹄则志在四方。你我夫妻一体,当共创一番前所未有之功业。我不想我们的子孙,将来也如我一般,被圈禁于一隅之地,时时活在君王的猜忌之下。”

“我要让他们,也如父皇一般,称孤道寡,俯瞰万里江山!我要让他们,生来便是王子,未来便是君王!妙云,你可愿随我,去开创属于我们的王国?”

徐氏在他怀中静静地听着,丈夫那滚烫的雄心,透过胸膛,传递到她的心底。她感受到了那股无法阻挡的意志。她知道,眼前的男人,生来就不是池中之物,北平的王府,终究困不住他。

她抬起头,眼中的不舍与伤感,渐渐被一种决然与坚毅所取代。她不愧是徐达的女儿。

“王爷志在何方,妾身便追随到何方。我们的家,不在应天,也不在北平。”她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王爷在的地方,就是家。”

朱棣闻言,心中激荡,紧紧地抱住了妻子。千言万语,都化作了这无声的拥抱。他知道,有了妻子的支持,他再无后顾之忧。

---

凌晨,天色将明未明之际。

朱棣悄然登上了燕王府最高的一座角楼。

冰冷的晨风吹拂着他的衣袍,猎猎作响。他凭栏而立,俯瞰着脚下这座仍在沉睡的巨大城池。远处,是巍峨的皇城轮廓,那里,是权力的中心,是他曾经无限渴望,却又遥不可及的地方。

而现在,他已不再回望。

他的目光,穿透了黎明前的黑暗,越过了层层叠叠的屋脊与城墙,投向了遥远的、他从未见过的东方。

在那里,海天相接。

他仿佛能听到惊涛拍岸的巨响,能闻到咸腥的海风气息。他的眼前,不再是北平的街巷,而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无数艘悬挂着“燕”字旗的巨舰,乘风破浪;数万名身披铁甲的将士,在陌生的海岸登陆;他自己,身着王袍,按剑立于高山之巅,脚下是臣服的异国君臣与百万黎民。战火与荣耀交织,鲜血与黄金并存。一个全新的、庞大而强盛的帝国,正在他的手中,从无到有,拔地而起!

天边,一抹微光撕裂了浓重的夜色,晨曦初露。

朱棣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晨寒冷的空气,胸中所有的犹豫、不舍与顾虑,都随着这口浊气被尽数吐出。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豪情与决断。

风,起于燕地。

而一场将彻底改变东亚格局的巨大风暴,即将在东瀛之海上,猛然刮起。

喜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的父亲是伏地魔颜语新书械医无上仙运李牝安婉怡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鬼眼道长比蒙传奇吞天邪帝重生之都市仙尊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男主角叫林辰的小说在线阅读圣骑士赵大牛妖孽医圣在都市从群演开始制霸娱乐圈战星圣魔六零:爸妈死后给我留下巨额遗产浓情密爱:鲜妻,你好甜纵横都市一世豪婿叶凡秋沐橙战婿归来
经典收藏启明1644爱妃,本王俯首称臣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极道战尊这个三国太可怕了!阿尤布王妃男卑女尊修仙界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擎天者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一穿就成绝世高手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大明极品皇孙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三国之胜谋天下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逍遥小地主重生明末,我是反贼张献忠袁术天下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
最近更新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云起惊鸿客龙吟三国王伦逆天改命称帝穿越古代异界争霸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码奴翻身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txt下载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最新章节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