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首页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女神的贴身仙王霍格沃茨之卡牌系统重生之恶魔猎人混沌天帝诀楚剑秋柳天瑶全集免费阅读极品老板娘火影之救世主八零小辣妻,科研大佬追着宠半神之殇召唤最弱?开局恶魔契约天赋拉满十日终焉凡尘领域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全文阅读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txt下载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最新章节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

第434章 邵陵厉公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正始三年(公元242年,壬戌年)

春天正月,蜀汉的姜维带着小股部队从汉中回到涪城驻扎。

吴王孙权立他儿子孙和为太子,还宣布大赦天下。三月,昌邑景侯满宠去世。秋天七月乙酉这天,任命领军将军蒋济为太尉。

孙权派将军聂友、校尉陆凯率领三万士兵去攻打儋耳、珠崖。

八月,孙权封儿子孙霸为鲁王。孙霸是孙和同父异母的弟弟,孙权对他特别宠爱,跟孙和没啥差别。尚书仆射是仪兼任鲁王的老师,他上书劝孙权说:“我觉得鲁王天生品德高尚,又文又武。当下合适的做法,应该是让他镇守四方,成为国家的藩王,辅助朝廷。宣扬他的美德,展示他的威风,这才是国家的好规划,也是大家都期望看到的。而且太子和鲁王的待遇应该有所差别,这样才能端正上下的秩序,明确教化的根本。”这劝谏书都上了三四次,孙权根本不听。

正始四年(公元243年,癸亥年)

春天正月,魏国皇帝曹芳举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啦。吴国的诸葛恪突袭六安,掳走了当地百姓就跑了。

夏天四月,曹芳立甄氏为皇后,然后大赦天下。这个皇后是文昭皇后哥哥甄俨的孙女。

五月初一,发生了日全食。

冬天十月,蜀汉的蒋琬从汉中回到涪城,病情越来越严重。于是任命汉中太守王平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负责督守汉中。

十一月,蜀汉后主刘禅让尚书令费祎担任大将军,还让他总管尚书台事务。

吴国丞相顾雍去世。

吴国的诸葛恪派人跑到老远的地方去侦察地形,想着攻打寿春。太傅司马懿带兵进入舒城,准备攻打诸葛恪,孙权赶紧让诸葛恪转移到柴桑驻扎。

步骘、朱然分别给孙权上书说:“从蜀国回来的人,都说蜀国打算背弃盟约,要和魏国来往,还造了好多船,修缮城郭。而且蒋琬守汉中的时候,听说司马懿往南来了,他不但不出兵趁机夹击,反而放弃汉中,回到离成都更近的地方。这事儿已经很明显了,没啥可怀疑的,咱们得有所防备。”孙权回复说:“我对蜀国可不薄啊,又是送礼又是结盟发誓的,没对不起他们,怎么会这样呢!司马懿之前进舒城,没几天就退回去了。蜀国离咱们万里远,哪能知道这边的紧急情况就马上出兵呢?以前魏国打算进攻汉川,咱们这边刚加强戒备,还没行动呢,就听说魏国退兵了,蜀国难道就能因为这个怀疑咱们吗!别人说的话可不能轻信,我拿全家的身家性命跟你们保证。”

征东将军、都督扬、豫诸军事王昶上书说:“地形的险要程度是固定的,但防守的形势却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咱们驻军在宛城,离襄阳有三百多里地,要是襄阳有紧急情况,根本来不及救援。”于是就把军队转移到新野驻扎。

曹魏宗室曹冏上书说:“古代的帝王,一定会分封同姓诸侯来显示亲近亲人,也会任用异姓大臣来显示任用贤能。要是只看重亲近亲人这一套,国家慢慢就会变得弱小;要是只偏重任用贤能,又会有被夺权的弊端。古代的圣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广泛寻求亲疏不同的人一起任用,这样才能保住国家,长治久安。现在大魏尊崇尊贵之人的法规虽然明确,但亲近亲人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对宗室子弟要么任用却不重视,要么干脆不用。我一想到这些,觉都睡不好,就把我了解的情况整理了一下,分析其中的成败。以前夏、商、周都经历了几十个朝代,可秦朝到二世就灭亡了。为啥呢?因为夏、商、周的君主和天下人共享百姓,所以天下人也和君主一起分担忧患;秦始皇却独揽大权统治百姓,所以国家危急的时候没人来救他。秦朝看到周朝的弊端,觉得是因为诸侯弱小才被夺权,于是废除五等爵位,设立郡县官员,朝廷内部没有宗室子弟辅佐,外部没有诸侯作为屏障,这就好比砍掉了自己的胳膊腿,只靠胸腹来支撑。旁观者都觉得心寒,可秦始皇还美滋滋地以为子孙能当万世帝王呢,这不是太荒谬了嘛!所以汉高祖刘邦拿着三尺宝剑,带着一群乌合之众,五年就成就了帝业。为啥呢?因为要砍断根深蒂固的东西很难成功,但摧毁枯朽的东西就容易多了,这是形势决定的。汉朝吸取秦朝的教训,分封子弟。等到吕氏家族专权,图谋危害刘氏天下的时候,天下之所以没有大乱,就是因为诸侯势力强大,像磐石一样稳固。但是汉高祖分封的土地超过了古代的制度,所以贾谊就觉得,要想天下太平,最好多封一些诸侯,但是削弱他们的势力,汉文帝没听他的。到了汉景帝的时候,贸然采用晁错的计策,削减诸侯的封地,结果引发了七国之乱。这事儿的根源在汉高祖,在汉文帝、汉景帝的时候爆发,就是因为开始太宽松,制度过头,后来收紧又太着急,没有循序渐进。这就是所谓的‘树梢太大树枝会折断,尾巴太大就不好摆动’,尾巴和身体相连,有时候都不听使唤,更何况这尾巴还和身体不相连呢,怎么能摆动得好!汉武帝听从主父偃的计策,颁布推恩令,从那以后,诸侯势力就逐渐衰落了,子孙势力微弱,只能靠收取租税生活,不能参与国家政事。到了汉哀帝、汉平帝的时候,王氏家族掌握大权,借着周公辅政的名义,却干着田常篡权的勾当,宗室的王侯,有的甚至还为他们制造符命,歌颂王莽的恩德,这多悲哀啊!这么看来,不是宗室子弟只在汉文帝、汉惠帝的时候忠孝,到了汉哀帝、汉平帝的时候就叛逆了,只是因为他们权力小、势力弱,没办法稳定局势罢了。多亏了光武帝刘秀有非凡的才能,在王莽篡权已成事实的时候把他擒获,在汉朝断绝的时候重新延续了汉朝的皇统,这难道不是宗室子弟的功劳吗!可是光武帝却不吸取秦朝的教训,又沿袭了周朝的旧制度,到了汉桓帝、汉灵帝的时候,宦官专权,皇帝高高在上却孤立无援,大臣在下面玩弄权术,从此天下大乱,坏人纷纷起来争权,宗庙被烧成灰烬,宫室变成荒草丛生的地方。太祖曹操如龙飞凤翔,扫除了那些凶恶叛逆之人。大魏建立到现在已经二十四年了。我们看了五个朝代的存亡,却不采用他们好的策略,看到前面的车翻了,却不改变自己的路线。宗室子弟封王,却在空荡荡的地方,手下的百姓也不听他们使唤;宗室成员流落在民间,根本参与不了国家政事;他们的权力和普通老百姓一样,势力也和一般人没差别。朝廷内部没有根深蒂固的稳固根基,外部没有像磐石一样的宗室联盟的帮助,这可不是安定国家、成就万世基业的办法啊。而且现在的州牧、郡守,就相当于古代的方伯、诸侯,都拥有千里土地,还掌握着军事大权,有的一个地方好几个人都是这样,有的兄弟几个都占据着重要位置;可是宗室子弟却没有一个能插进去,和他们相互制衡,这可不是强化主干、削弱枝叶,防备万一的办法啊。现在任用贤能的人,有的一下子就成了大城市的长官,有的当上了军队的将领;可是宗室子弟有文采的,只能当小县城的县令,有武略的,也只能指挥一百来人,这可不是鼓励贤能、优待宗室的做法啊。俗话说:‘百足之虫,至死不僵’,就是因为扶持它的腿多啊。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但道理可以用在大事上。所以圣明的君主在平安的时候不忘危险,在生存的时候不忘灭亡,这样天下有变故也不会有倾覆的危险了。”曹冏希望用这番议论让曹爽醒悟,可曹爽根本不采纳。

评论

正始三年至四年(公元242-243年),是三国格局相对稳定却暗流汹涌的关键时期。魏、蜀、吴三方在政治、军事、外交领域的一系列举措,既延续了前期的战略惯性,又埋下了影响后期格局的伏笔。这段历史看似平淡的记载中,实则暗藏着政权内部的权力博弈、战略调整与潜在危机。

蜀汉:战略收缩与权力交接的隐忧

蜀汉在这两年的核心动向呈现出明显的战略收缩特征。正始三年正月,姜维率偏军从汉中返回涪城;次年十月,蒋琬也自汉中还住涪城,且“疾益甚”。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蜀汉对汉中的经营策略发生重大转变——从诸葛亮时期的“以攻为守”转向“据险自保”。蒋琬的病重与撤军,既是身体原因所致,也折射出蜀汉国力衰退后的现实选择:经过诸葛亮多次北伐的消耗,蜀汉已无力维持在汉中的长期重兵部署,不得不将防线向内收缩。

与此同时,蜀汉的权力结构也在悄然调整。正始四年十一月,后主刘禅以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正式确立了费祎作为蒋琬接班人的地位。这一任命延续了蜀汉“以文统武”的传统,却也埋下隐患:费祎主张休养生息,与姜维的北伐主张存在根本分歧,这种战略路线的冲突,为日后蜀汉内部的矛盾激化埋下伏笔。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姜维尚处于“偏军将领”的地位,其军事才能尚未完全施展,蜀汉的战略主导权暂时掌握在稳健派手中。

东吴:储位之争与外交信任危机

东吴在这一时期的核心矛盾集中在储位之争与外交信任两大领域。正始三年,孙权立子和为太子,却又封子霸为鲁王,且对二人“宠爱崇特,与和无殊”。这种模糊的态度直接引发了“二宫之争”的序幕。尚书仆射是仪多次上疏劝谏,主张“二宫宜有降杀,以正上下之序”,却被孙权拒绝。这一事件看似是皇室内部事务,实则暴露了东吴政权的结构性问题: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的摇摆不定,打破了“嫡庶有别”的政治伦理,为日后朝臣分裂、党争加剧埋下了祸根。

在外交层面,东吴与蜀汉的联盟出现严重信任危机。步骘、朱然等重臣基于“蜀多作舟船,缮治城郭”“蒋琬弃汉中还成都”等表象,怀疑蜀汉“欲背盟与魏交通”,建议孙权加强防备。孙权虽表面驳斥“人言苦不可信”,实则反映出吴蜀联盟的脆弱性:两国联盟本就基于“共抗曹魏”的现实利益,缺乏深层的政治互信,一旦出现战略异动,猜忌便会滋生。孙权的强硬表态,既是对联盟的维护,也是对内部主战派的安抚,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吴蜀之间的信任问题。

军事上,东吴的动向呈现出试探性特征。诸葛恪袭六安、欲图寿春的动作,显示出东吴对淮南地区的持续关注;而聂友、陆凯率军三万击儋耳、珠崖(今海南岛),则体现了东吴对南方边疆的开拓,这种“外拓内稳”的策略,既是为了扩大战略空间,也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

曹魏:权力平衡与宗室困境的凸显

曹魏在这一时期的核心矛盾集中在权力结构与宗室政策两大领域。正始三年,满宠去世后蒋济接任太尉,司马懿则以太傅身份领兵入舒,显示出曹魏军界的新旧交替与权力平衡。曹爽作为辅政大臣,虽掌握核心权力,但司马懿的军事行动仍具自主性,这种“二元权力结构”暂时维持了稳定,却为日后的“高平陵之变”埋下伏笔。

而曹冏的上书堪称这一时期最具历史价值的政治文献。他尖锐指出曹魏宗室政策的致命缺陷:“子弟王空虚之地,君有不使之民;宗室窜于闾阎,不闻邦国之政”,与“州牧、郡守跨有千里之土,兼军武之任”形成鲜明对比。曹冏的核心主张是“强干弱枝”——通过强化宗室权力以制衡地方势力,这一观点既借鉴了西周分封制的“亲亲之道”,又吸收了汉代“推恩令”的教训,试图构建“内外相维”的权力结构。

但曹爽对这一建议的“不能用”,暴露了曹魏政权的结构性困局:曹魏自曹丕以来便推行“削夺宗室权柄”的政策,以防止重蹈汉代七国之乱的覆辙,这种政策虽避免了宗室叛乱,却导致皇权孤立无援,为外姓权臣(如司马懿)的崛起提供了可乘之机。曹冏的预警如同空谷足音,却未能改变曹魏“强枝弱干”的既定国策,最终在十几年后酿成“司马代魏”的结局。

三国格局的共性问题与历史启示

从宏观视角看,这两年的历史事件折射出三国中后期的共性困境:权力传承的脆弱性与战略定位的迷失。蜀汉在诸葛亮去世后陷入“北伐与保守”的路线之争,东吴因储位问题引发内部分裂,曹魏则困于“宗室与权臣”的权力失衡,三国都未能找到稳定政权的最优解。

外交层面,吴蜀联盟的信任危机与曹魏的战略威慑形成微妙平衡。孙权对蜀汉的“破家保之”与对曹魏的谨慎防备,体现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智慧;而曹魏则通过司马懿的军事威慑,成功牵制了吴蜀两国的联动可能,维持了“以静制动”的战略优势。

这段历史的启示尤为深刻:权力结构的失衡往往始于细微的政策偏差。孙权对二宫的“无差别宠爱”、曹魏对宗室的“过度压制”、蜀汉的“战略收缩过度”,看似局部问题,实则逐渐侵蚀着政权的根基。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各方都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如吴是仪的劝谏、魏曹冏的上书),却因制度惯性或权力博弈而无力改变,最终一步步走向既定的命运轨迹。

总体而言,正始三年至四年是三国历史的“平静期”,更是“危机潜伏期”。各方的每一次决策都在重塑力量对比,每一次妥协都在积累矛盾,为日后的格局剧变埋下了历史的伏笔。这段历史也印证了“安不忘危,存不忘亡”的古训——一个政权的衰落,往往始于对潜在危机的漠视与战略方向的迷失。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的竹马是男配这个明星只想学习午后香茶新书最仙遊总裁强势爱:染指,小甜妻!我的老爹是重生异世大陆:DNF全职圣骑士特工冷妃:绝情王爷休想逃极品大昏君爹地你老婆又拉仇恨了波矮子的开挂人生圣骑士赵大牛神道丹尊战星圣魔无上炼体斗战魔帝二少爷的宠妻日常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欲行都市斗罗之野猪凶猛
经典收藏翡翠王祁同伟开局觉醒空间异能制霸诸天阳间巡逻人幽暗囚笼[HP]里德尔小姐和斯内普先生全民转职:我有亿万神将!长生诡仙网游之剑界钧天小说免费阅读全文宅童话从拿瓦开始的诸天之旅拥有日月星辰混沌天帝诀女主是谁帝王无名妙手圣医中年了不能玩游戏吗和好兄弟狂秀恩爱,但我是直男地府全球购神级融合外挂网游:我的极品天使老婆
最近更新官居一品养黛玉三国:诸天帝王,收名将纳美姬战斗精灵?这不是宝可梦吗?普攻斩杀,我全点攻速你不炸了?用读档专抢敌人机缘后,我飞升了罢免纳什!篮网三巨头建立王朝!棋王林默斗罗叶骨衣:穿回过去,还称帝?机器人不语,只是一味的养娃战锤40K:四小贩的梦想神选LOL:变身美少女,吊打全世界网游:玩家氪金我返现,卷哭神豪满级传球,从多特青训杀穿全欧四合院:参军归来,我教众禽做人异界的灵魂在迷宫末世世界求生奈克瑟斯适能者芙宁娜综影视打倒恋爱脑绝世:霍雨浩妹妹杀疯了斗罗大陆和好兄弟狂秀恩爱,但我是直男女装学霸逆袭电竞巅峰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txt下载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最新章节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全文阅读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