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首页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温宁厉北琛许逸是什么小说斗破之我即正道天唐锦绣房俊师父是谁美女老板的贴身男秘暗黑破坏神之毁灭网游之王者再战女富婆的贴身神医绝品神医女神的贴身仙王网游天龙:我能透视一切人赚麻了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全文阅读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txt下载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最新章节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

第405章 世祖文皇帝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黄初六年(公元225年,乙巳年)

春天二月,皇帝下诏书任命陈群为镇军大将军,让他跟着御驾监督各路军队,兼管尚书台事务;任命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留在许昌,负责处理后方的文书工作。三月,皇帝前往召陵,开通了讨虏渠;乙巳日,又回到许昌。

并州刺史梁习去征讨轲比能,把他打得大败。

蜀汉这边,诸葛亮带着大军去讨伐雍闿等人,参军马谡送了他几十里路。诸葛亮说:“咱们虽说一起谋划这事好些年了,现在你再给我整点好主意呗。”马谡说:“南中地区仗着他们那儿又远地势又险,不服咱们很久了。就算今天把他们打败,明天他们又得造反。现在您正打算倾尽全国之力北伐对付强大的魏国,他们要是知道国内兵力空虚,造反肯定更快。要是把他们全杀光来除后患,这不符合咱仁义之师的作风,而且也不能急着这么干。用兵这事儿,收服人心才是上策,攻城是下策,靠心理战取胜是上策,靠武力拼杀是下策,您就想法子让他们真心归服就行。”诸葛亮觉得这主意不错,就采纳了。马谡,是马良的弟弟。

辛未日,皇帝又打算带着水军去征讨吴国,大臣们纷纷议论。宫正鲍勋劝说道:“咱们朝廷的军队多次出征都没取得啥大成果,主要是因为吴、蜀两国就跟嘴唇和牙齿似的,互相依存,又有山水险阻,很难把他们拿下。去年皇上坐的龙舟在江上晃荡,被困在南岸,皇上身处险境,大臣们都吓得魂飞魄散,那时候国家差点就完了,这可是得记一辈子的教训啊。现在又要让士兵们长途跋涉去打仗,每天耗费超多钱财,国内都被折腾得空虚了,还让那帮狡猾的敌人看咱们笑话,我实在觉得这不行。”皇帝一听就火了,把鲍勋降职成治书执法。鲍勋,是鲍信的儿子。夏天五月戊申日,皇帝到了谯县。

吴国丞相、北海人孙劭去世了。当初,吴国要设立丞相,大家都觉得张昭合适,吴王却说:“现在事儿这么多,丞相这职位事儿多责任重,这可不是优待张昭的好办法。”等到孙劭去世,大臣们又推举张昭,吴王说:“我难道是舍不得给子布(张昭字子布)这个职位吗!丞相要处理的事儿太繁杂,而张昭性子又刚烈,要是他提的建议我不听,肯定得产生怨恨和矛盾,这对他也没啥好处。”六月,任命太常顾雍为丞相,兼管尚书台事务。顾雍这人话不多,做事总是恰到好处,吴王曾经感叹说:“顾先生不说话则已,一说话肯定说到点子上。”到了大家喝酒作乐的时候,旁边的人都怕自己喝多了失态,因为顾雍肯定会看在眼里,所以都不敢放开了玩。吴王也说:“顾公在座,让人都玩不痛快。”可见大家有多怕他。顾雍刚开始兼任尚书令的时候,被封为阳遂乡侯;他封侯之后回到官署,家里人都不知道,后来听说了都惊呆了。等他当了丞相,选拔任用文臣武将,都是根据他们各自的才能来安排,没有偏向谁或者刻意疏远谁。他经常私下了解民间情况和政务该怎么处理,然后悄悄报告给吴王。要是建议被采纳了,他就归功于吴王;要是没被采用,他也绝对不会说出去。吴王因此特别看重他。不过在朝堂上发表意见的时候,他言辞神色虽然很恭顺,但坚持的观点都很正确;国家军政大事的得失,如果不是当面跟吴王说,他从来不会在别处谈论。吴王经常让中书郎到顾雍那儿去咨询事情,如果顾雍觉得这事儿行得通,值得讨论,就会跟中书郎反复研究,还会准备酒食招待;要是觉得不行,顾雍马上就脸色严肃起来,一声不吭,也不招待中书郎。中书郎回去告诉吴王,吴王就说:“顾公要是高兴,那就说明这事儿靠谱;他要是不说话,就说明这事儿还得再琢磨琢磨。我得好好想想。”吴国江边的将领们,都想立功表现自己,经常提出一些作战的好主意,打算搞偷袭啥的。吴王就去问顾雍的意见。顾雍说:“我听说兵法讲究不贪图小利,这些将领提的建议,都是想给自己捞功名,不是为了国家。陛下应该制止这种行为,要是不能起到显示国威、打击敌人的作用,就别听他们的。”吴王就照做了。

利成郡的士兵蔡方等人造反,杀了太守徐质,推举同郡的唐咨为首领。皇帝下诏让屯骑校尉任福等人去讨伐,把他们平定了。唐咨从海路逃到吴国,吴国任命他为将军。

秋天七月,皇帝封皇子曹鉴为东武阳王。

蜀汉诸葛亮到了南中地区,一路打仗都挺顺利。诸葛亮从越巂进入,杀了雍闿和高定。派庲降督益州人李恢从益州进入,门下督巴西人马忠从牂柯进入,把各个县城的敌人都打败了,然后又和诸葛亮会合。孟获收拾雍闿的残部来抵挡诸葛亮。孟获向来在少数民族和汉人中都很有威望,诸葛亮下令要活捉他。抓到之后,诸葛亮带着他在军营里转了转,问他:“你觉得我这军队咋样?”孟获说:“之前不知道你们的虚实,所以才败了。现在承蒙您带我看了军营,如果就这水平,那打败你们可太容易了。”诸葛亮一笑,放他回去,让他再打。就这样,抓了他七次又放了他七次,最后诸葛亮还要放他走,孟获不走了,说:“您简直是天神下凡啊,我们南方人再也不造反啦!”诸葛亮于是到了滇池。益州、永昌、牂柯、越巂这四个郡都平定了,诸葛亮就任用当地的首领当官。有人劝诸葛亮别这么做,诸葛亮说:“要是留外地人在这儿当官,就得留军队,军队留下了又没粮食吃,这是第一个麻烦;加上少数民族刚被打败,父兄死伤不少,留外地人又不留军队,肯定得出乱子,这是第二个麻烦;还有,少数民族之前多次有反叛、杀害官员的罪行,他们自己也觉得罪孽深重,要是留外地人,他们始终不会信任,这是第三个麻烦。现在我想既不留兵,又不运粮,还能让这里基本稳定,少数民族和汉人都能相安无事,所以才这么做。”于是,诸葛亮把孟获等当地有才能的人都收为自己的下属官员,还把当地的金、银、丹砂、生漆、耕牛、战马等物资征收上来,供给国家军事使用。从这以后,一直到诸葛亮去世,少数民族再也没造反。

八月,皇帝带着水军从谯县顺着涡水进入淮河。尚书蒋济上奏说水路不好走,皇帝没听。冬天十月,皇帝到了广陵旧城,在江边检阅军队,士兵有十多万,军旗绵延几百里,一副要渡江攻打吴国的架势。吴国那边也加强兵力,严防死守。当时天气特别冷,江面结冰,战船没法开进长江。皇帝看着波涛汹涌的江面,感叹道:“哎呀,老天爷这是故意要把南北隔开啊!”于是就决定撤军。孙韶派将领高寿等带着五百名不怕死的士兵,在皇帝回去的必经之路上趁夜偷袭,把皇帝吓了一大跳。高寿等人抢了皇帝的备用车和羽盖就撤回去了。这时候,好几千艘战船都被冻住,动弹不得,有人提议留下一些士兵屯田。蒋济觉得:“这儿东边靠近湖泊,北边挨着淮河,要是发大水的时候,敌人很容易来侵扰,不适合屯田驻军。”皇帝听了他的建议,立刻启程回去。回到精湖的时候,湖水快干了,皇帝把战船都留给蒋济处理。战船在几百里的河道上排开,蒋济就又挖了四五条水道,把船都赶到一块儿;还提前堆好土坝截断湖水,等后面的船都到齐了,一下子打开土坝,把船都放进淮河,这才顺利返回。

十一月,东武阳王曹鉴去世。

十二月,吴国番阳的反贼彭绮攻占了好几个郡县,手下有几万人。

评论

黄初六年(公元225年)是三国鼎立格局初步稳定后,各方势力调整战略、积蓄力量的关键一年。这一年里,魏、蜀、吴三国在军事部署、政治决策和民族治理上的选择,不仅影响着各自的兴衰走向,更折射出乱世中“战略远见”与“人心向背”的核心价值。

曹魏:军事扩张的执念与内部隐忧

魏文帝曹丕在这一年延续了对东吴的军事高压政策,但频繁用兵背后暴露出战略僵化与内部矛盾。

军事决策的冒进与代价:曹丕不顾宫正鲍勋“中国虚耗”“黠虏玩威”的劝谏,执意发动对吴舟师征伐。鲍勋的谏言直指曹魏的核心问题——吴蜀唇齿相依、凭险据守,强行征伐只会导致国力虚耗,且往年伐吴已有“龙舟飘荡、圣躬蹈危”的教训。但曹丕的愤怒与贬斥,反映出帝王权威对理性决策的压制。最终,魏军因严寒“舟不得入江”,还遭吴军夜袭夺走副车羽盖,数万战船因水尽滞留,险些陷入险境。这场失败印证了鲍勋的预判:忽视地理限制与国力现实的军事冒险,终将得不偿失。

权力布局的深意:曹丕对陈群、司马懿的任用暗藏玄机。以陈群“录行尚书事”随驾,司马懿“留许昌督后台文书”,既强化了对军权的掌控,也为司马懿日后崛起埋下伏笔。这种“前线征战+后方稳固”的布局,体现了曹魏对权力平衡的重视,但也暴露了宗室力量不足、依赖外姓重臣的隐患。

边疆治理的成效:与对吴作战的失利形成对比的是,并州刺史梁习大破鲜卑轲比能,利成郡叛乱被迅速平定。这表明曹魏在北方边疆治理和内部平叛上仍有较强实力,但其资源过度倾斜于对吴战争,反而削弱了整体国力。

蜀汉:攻心为上的战略远见与民族治理典范

诸葛亮南征是这一年蜀汉最具深远意义的事件,马谡“攻心为上”的献策与诸葛亮的实践,成为中国古代民族治理的经典案例。

战略认知的突破:马谡对南中问题的分析精准而深刻:南中“险远不服”,若单纯依靠军事镇压,只会陷入“今日破之,明日复反”的循环;尤其在蜀汉即将北伐的背景下,内部空虚可能加速叛乱。他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跳出了传统军事思维的局限,直指治理的核心——让当地族群从心理上认同蜀汉政权。

实践中的智慧与包容: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过程,既是军事威慑的展示,更是心理博弈的过程。通过让孟获亲观军营、反复较量,最终使其心服口服,达成“南人不复反”的效果。平定南中后,诸葛亮坚持“即其渠率而用之”,不派外官、不留驻兵,既避免了资源消耗,又化解了族群对立情绪。他解释的“三不易”原则(留兵无食、无兵生患、族群互疑),体现了对现实矛盾的清醒认知。这种“以夷治夷”的包容策略,不仅稳定了后方,更从南中获取了金银、耕牛、战马等战略资源,为日后北伐奠定了基础。

长远影响的奠定:诸葛亮的南中治理彻底改变了蜀汉“南中不稳”的被动局面,“终亮之世,夷不复反”的成果,证明了人心归附远比武力征服更可持续。这种战略远见,与曹魏的军事冒进形成鲜明对比。

东吴:政治平衡的智慧与内部整合的深化

孙权在这一年的政治决策,展现了其成熟的驭下之术与务实的治国理念,核心是通过稳定内部来应对外部压力。

丞相人选的取舍:理性超越情感:孙劭去世后,孙权两次拒绝众人推举张昭为丞相,理由并非“有爱”,而是深刻认识到张昭“性刚”“所言不从”的性格缺陷与丞相“职大事责重”的要求不符。这种“不为虚名所累,唯才是用”的选择,避免了因人事矛盾引发的内部动荡。最终选用顾雍,正是看中其“寡言而中”“举动时当”的特质——顾雍的沉稳、低调与原则性,成为稳定朝政的关键。

顾雍的治政风格:以“威”立“信”:顾雍虽“寡言”,却以“言必有中”赢得信任;虽让君臣“不乐”,却以严于律己的作风规范朝堂行为。他任人唯贤“心无适莫”,进言时“归之于上”“终不宣泄”,既维护了君主权威,又保证了决策质量。面对边将“邀功掩袭”的提议,他以“兵法戒于小利”劝谏孙权,避免了无谓的军事消耗。这种“务实、审慎、高效”的治政风格,成为东吴内部稳定的重要支柱。

应对外部压力的弹性:在曹魏大军压境时,东吴“严兵固守”,并派高寿夜袭曹丕大营,展现了防御反击的能力;同时接纳魏地叛将唐咨,扩充自身力量。而彭绮在番阳起兵数万,虽反映出东吴内部仍有不稳定因素,但并未动摇其根本,显示出孙权对地方控制力的强化。

历史启示:战略选择背后的核心逻辑

黄初六年的三国历史,揭示了乱世中政权兴衰的三大关键逻辑:

战略远见优于短期功利:诸葛亮“攻心平南中”与曹丕“冒进伐东吴”的对比,证明真正的胜利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对核心矛盾的解决——蜀汉通过稳定后方获得长远发展空间,曹魏则因短期军事执念消耗国力。

人心向背决定治理成败:无论是诸葛亮“服其心”的民族政策,还是顾雍“以严立信”的朝堂治理,都指向同一个核心:政权的稳固最终依赖于被治理者的认同,而非单纯的武力或权威。

务实包容强于教条僵化:孙权对丞相人选的理性取舍,诸葛亮对南中族群的包容任用,都体现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智慧;而曹丕对劝谏的压制,则暴露了教条化决策的弊端。

这一年的事件如同三面镜子,映照出三国格局的深层走向:蜀汉以战略远见积蓄力量,东吴以内部稳定巩固根基,曹魏则因决策失当逐渐显露颓势。历史的天平,已在各方的选择中悄然倾斜。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开局操作蝙蝠侠我们村的阴阳两界诡运蛇妻金玉良缘之肖少霸爱鬼眼道长名门婚爱,高冷老公太任性欲行都市我的老爹是重生扉页空间无上炼体错爱首席女配是重生的爱在东南枝天绝魔刀异世小邪君快穿之我真的不是渣斗罗之野猪凶猛末世:极度崩坏娇妻入怀:恶魔总裁来自阴间诸天武侠大穿梭
经典收藏斗罗:在武魂殿我谈个恋爱怎么了都市之纵意花丛呢喃诗章开局亿万增幅,玩家被我破防了求生游戏:我的外挂能叠加超神学院之光能无限HP:就不告诉你身高两米,从体坛开始无敌翡翠王爱是心里的阳光你为何召唤我我在游戏王里不当人[HP]里德尔小姐和斯内普先生从拿瓦开始的诸天之旅万界无敌从斗破开始我在网游做生意幽暗囚笼从斗破开始的异界之旅网游之剑界帝王无名
最近更新火影:我宇智波,选择做老曹鸣潮:从黑海岸开始攻略战斗精灵?这不是宝可梦吗?斗罗叶骨衣:穿回过去,还称帝?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冰阳之歌好难啊,快穿拯救病娇男主用读档专抢敌人机缘后,我飞升了七零,军官老公怀疑人生了星穹铁道:此行我无人可挡!三角洲:我是系统人机?将军啊!嬿婉传:本宫踩碎凤冠登帝位棋王林默荒岛求生之我的入职考试斗破:焚穹九幽聊天群:骷髅岛靓仔的诸天之旅复活后,我被迫当文抄公斩神:我于幕后主宰一切说好的综漫世界,漫威是什么鬼?火影:我纲手之夫,统战木叶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txt下载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最新章节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全文阅读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