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首页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叶君临李子染全文免费阅读我的邻家空姐(最强超级学霸)五味小娘子四合院:贾东旭老婆孩子热炕头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叶辰夏若雪神医如倾抄家流放前,搬空敌人仓库去逃荒雪域兵王田园药香之农家医女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全文阅读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txt下载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369章 岐仁堂的"消疙瘩"方:四味药解遍脏腑瘀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岐仁堂的药柜第三排,乌梅和白僵蚕总挨着放。前者是熏得乌亮的梅子干,酸气能透三层纸;后者是僵而不腐的蚕尸,白生生透着股药香。这天午后,岐大夫正用竹刀削着块薏苡仁,徒弟小知蹲在旁边翻医案,忽然指着一行字笑:\"师父,您这记的'鼻内赘生物',不就是街坊说的'鼻疙瘩'吗?咋还用这么文绉绉的词?\"

岐大夫把削好的薏苡仁丢进竹匾,拍了拍手:\"这疙瘩可不是小事。上周东头张木匠来,说鼻子里长了东西,堵得夜里睡不着,捏着鼻子说话像含着东西——那就是你说的'鼻疙瘩'。\"他顿了顿,拿起颗乌梅,\"《神农本草经》说这东西能'去死肌,蚀恶肉',你说这疙瘩,算不算'恶肉'?\"

小知刚要接话,门帘\"哗啦\"一响,进来个穿教师制服的女人,捂着嗓子直咳嗽,脸憋得通红。\"岐大夫,您快给看看,\"她声音沙哑得像磨砂纸,\"这嗓子里像堵了团棉花,讲课都发不出声,校医说让我少说话,可我这班孩子下周要考试...\"

岐大夫让她张开嘴,拿竹片压着舌头看了看,又摸了摸她的脉,眉头微蹙:\"嗓子眼里长了个小疙瘩,堵着气道了。平时是不是总爱生闷气?讲课急了就咳?\"

女人点头:\"可不是嘛!班里几个调皮蛋总不交作业,我气得晚上睡不着,前阵子感冒没好透,嗓子就成这样了。\"

\"这就对了。\"岐大夫转身从药柜抽了张方子,\"你这疙瘩,是痰浊裹着郁气,在嗓子眼里结了块。就像湿衣裳晾在不透风的地方,慢慢就霉出疙瘩了。\"

一、嗓子里的\"小棉花\":玄麦甘桔汤里加\"消结三友\"

小知凑过去看女人的舌苔,舌尖红得像点了朱砂,苔薄白却腻,忍不住问:\"师父,她这脉跳得快,还涩,是不是郁气伤了肺?\"

\"嗯,\"岐大夫提笔写方子,\"肺主气,司呼吸,嗓子是肺的门户。她老生气,肝气郁了反侮肺,再加上感冒后痰湿没清干净,气不流通,痰就堵在嗓子眼,慢慢结成疙瘩。\"他边写边念,\"玄参10克,麦冬15克,甘草6克,桔梗10克——先拿玄麦甘桔汤润润肺,把气道通开。\"

写到这儿,他笔尖一顿,转头对女人说:\"光润不行,得把那疙瘩化掉。你等我取几味药。\"说着从药柜里抓出把乌梅,又捡了些白僵蚕和威灵仙,\"这三味是'消结三友',加上炒薏苡仁,专门对付这些瘀结的疙瘩。\"

女人捏着衣角:\"大夫,这疙瘩能化掉?我听人说嗓子里长东西得割掉...\"

岐大夫摆摆手:\"割是治标,得治本。你看这乌梅,\"他拿起一颗递过去,\"是没熟的梅子熏出来的,酸得很。《神农本草经》说它能'蚀恶肉',不是真能把肉腐蚀掉,是它的酸性能把痰浊瘀血裹住的疙瘩'收'散——就像用醋泡硬疙瘩,慢慢就软了。\"

他又拿起白僵蚕:\"这东西是蚕染了菌子僵死的,你看它僵而不腐,身子硬邦邦的,天生就善破结。古人说它有'金气',金能克木,这些纠结的痰浊郁气,就像缠成一团的麻,它能帮着'割'开。\"

\"还有这威灵仙,\"岐大夫抓了把根茎递给小知,\"你闻闻,带着股辛香。它最擅长通经络,不管是骨头卡了喉咙,还是痰浊堵了气道,它都能钻进去把东西'顶'出来。孙思邈的方子里,常用它化顽痰。\"

最后,他指了指竹匾里的炒薏苡仁:\"这东西炒过以后,带着点焦香,脾胃喜欢得很。脾主运化,你这痰湿,根儿在脾弱。用它既能健脾,又能把化开的痰浊顺着小便排出去——就像扫完地得把垃圾运走,不然还会堆起来。\"

方子写好,是玄麦甘桔汤加乌梅30克、白僵蚕10克、威灵仙15克、炒薏苡仁30克。岐大夫叮嘱:\"煎药时乌梅先泡半小时,大火煮开转小火,煎出的药汤分三次喝,别放凉。另外,讲课别急着扯嗓子,每天用淡盐水漱漱口,少生闷气——气顺了,痰就不容易结疙瘩。\"

女人攥着方子要付钱,岐大夫摆摆手:\"先喝三剂试试,下周来复诊。要是嗓子松快了,再给我送把你班孩子种的小青菜就行。\"

二、胃里的\"硬疙瘩\":平胃散引着药往深处走

女人走后,小知蹲在药柜前翻《神农本草经》,翻到\"乌梅\"条时拍了下大腿:\"师父,您说这乌梅能蚀恶肉,那身上别的疙瘩也行?比如王婶说她胃里长的'小石子'?\"

岐大夫刚把威灵仙放回药柜,闻言笑了:\"你说的是王屠夫的媳妇吧?她前阵子来,说胃里总胀,吃点东西就反酸,摸上去心窝那儿硬邦邦的——那也是痰浊瘀血结的疙瘩。\"

正说着,门帘又动了,进来的正是王婶,手里拎着块新鲜猪肉:\"岐大夫,我家老王让我送块肉来,说谢谢您上次的方子,她胃里不胀了。\"

小知眼睛一亮:\"婶,您那胃里的疙瘩消了?\"

王婶乐呵呵坐下:\"可不是嘛!喝了五剂药,心窝那儿不硬了,昨天还吃了碗红烧肉呢!就是还有点疑问,您给我加的那几味药,看着普通,咋这么管用?\"

岐大夫接过猪肉递给药铺伙计,拉着王婶坐下:\"你那疙瘩,跟刚才那位老师的不一样。她是气郁痰结在嗓子,你是湿浊瘀在胃里——胃喜燥恶湿,你平时爱吃生冷,又总熬夜做酱肉,湿浊攒多了,就像粥放久了结硬块,堵在胃里。\"

\"所以我给你用了平胃散打底,\"岐大夫说,\"苍术、厚朴、陈皮,都是燥湿的好手,先把胃里的湿浊'烘'干些。再加上那四味药——乌梅酸收,能把胃里的瘀结'揪'出来;白僵蚕破结,把硬块'碾'碎;威灵仙通胃络,把药引到疙瘩那儿;炒薏苡仁健脾,帮着把碎渣运走。\"

王婶摸了摸心窝:\"我懂了!就像打扫猪圈,先得把粪堆扒开(平胃散燥湿),再用叉子把硬疙瘩戳碎(白僵蚕破结),然后用水冲干净(薏苡仁利湿),最后把墙角的脏东西也刮出来(乌梅收浊)——是这理不?\"

岐大夫笑得直点头:\"你这比方比书里说得还明白!不过有样东西没说,就是'引经药'。嗓子的疙瘩用桔梗引药往上走,胃里的疙瘩,平胃散里的陈皮就是引经药,它能带着药往胃里跑。老话说'药无引使不达病所',就像送信得知道往哪儿送,不然药跑错地方,咋能管用?\"

小知忽然想起什么:\"师父,您给王婶用的乌梅也是30克?我记得《伤寒论》里乌梅丸只用十几克,为啥这儿用这么多?\"

\"因为用处不同。\"岐大夫取了块乌梅递给小知,\"乌梅丸用它是酸敛止痢,取它'收'的本事;咱治疙瘩用它,是取它'蚀恶肉'的本事,量得足才行。但也不能瞎用,要是胃里反酸厉害,还得加些白及、海螵蛸,别让酸气伤了胃黏膜——就像用醋泡东西,泡久了得看看容器受不受得住。\"

王婶起身要走,又回头问:\"岐大夫,我家小叔子胆囊那儿总疼,b超...哦不,您说的'胁下胀',是不是也能这么治?\"

岐大夫点头:\"胆囊在胁下,属肝。他要是总爱生气,胁下胀得像有东西顶着,那也是肝郁痰结。不过得用四逆散打底,柴胡、枳实、白芍、甘草,先疏肝理气,再加上那四味药——柴胡是引经药,能带着药往胁下走。\"

三、肠里的\"串珠疙瘩\":红藤陪着药清肠道瘀毒

王婶走后,日头偏西,药铺里飘着炒薏苡仁的焦香。小知帮着把晒干的白僵蚕装袋,忽然听见门外有人喊:\"岐大夫在吗?\"

进来的是个穿工装的年轻人,脸黄瘦,捂着肚子直皱眉:\"我是南边纺织厂的,前阵子总拉肚子,有时候还便血,厂里老中医说我肠子里长了'串珠',让我来您这儿看看。\"

岐大夫让他坐下,伸手按了按他的下腹部,年轻人疼得\"嘶\"了一声。\"脉沉涩,舌暗苔腻,\"岐大夫收回手,\"你这是肠道瘀毒结了疙瘩。平时是不是总吃厂里的盒饭?是不是爱喝冰汽水?\"

年轻人点头:\"厂里盒饭油大,夏天热,天天喝冰汽水降温。前阵子拉痢疾,好了以后就总肚子疼。\"

\"这就对了。\"岐大夫取过纸笔,\"痢疾后湿毒没清干净,又贪凉伤了脾,湿毒瘀在肠里,慢慢就结成疙瘩。就像水渠里堵了淤泥,水流不通,还会发臭——你那便血,就是瘀毒破了肠黏膜。\"

小知在旁边记脉案,见师父写方子时先写了乌梅30克、白僵蚕10克、威灵仙15克、炒薏苡仁30克,又加了红藤20克,忍不住问:\"师父,为啥加红藤?\"

\"红藤这东西,是治肠痈的好手。\"岐大夫指着药柜里的红棕色藤条,\"《本草纲目》说它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肠道里的瘀毒疙瘩,就像藏在暗处的脓疮,它能钻进去把毒'拔'出来。张仲景的薏苡附子败酱散,用败酱草清肠毒,红藤跟它是一类性子,只是更擅长通瘀。\"

他又对年轻人说:\"你这疙瘩在肠里,得让药往深处走。威灵仙通经络,红藤引药入肠,再加上炒薏苡仁利湿,把瘀毒顺着大便排出去。不过得记住,煎药时红藤要先煎一刻钟,它性子坚韧,得煮透了才出药效。\"

年轻人攥着方子有点慌:\"大夫,这药得喝多久?我听说肠子里的疙瘩不好治...\"

岐大夫拍了拍他的肩:\"别瞎琢磨。你这是刚结的疙瘩,还没硬透。喝药时别吃油腻生冷,每天早上喝碗小米粥养脾,晚上用热水泡泡脚——脾强了,湿毒就不容易再结。下周来复诊,我给你调调方子。\"

年轻人走后,小知翻出《金匮要略》,指着\"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那条说:\"师父,您说这肠里的疙瘩,是不是跟肠痈有点像?\"

\"差不多。\"岐大夫擦着药碾子,\"都是湿毒瘀结,只是疙瘩是慢慢攒的,肠痈是急发的。但理是一样的——得先通瘀,再解毒,最后健脾。那四味药,就像通瘀的'先锋队',引经药是'向导',缺了哪个都不行。\"

四、鼻子里的\"肉疙瘩\":苍耳子散带路,四味药攻坚

第二天一早,张木匠背着工具箱来敲门,鼻子里塞着团棉花,说话瓮声瓮气:\"岐大夫,您给看看我这鼻子,上周您说的药我喝了,现在能喘气了,但那疙瘩还在,一按就疼。\"

岐大夫让他坐在凳上,拿个小镜子照了照他的鼻孔:\"比上次小多了,就是还有点红——这是瘀毒没清干净。你这疙瘩长在鼻子里,属肺经,得用苍耳子散引药往上走。\"

小知端来温水让张木匠漱口,趁机问:\"师父,鼻子里的疙瘩也是痰浊瘀血结的?可鼻子是通天气的地方,咋会攒这些东西?\"

\"他这是常年在木工房,木屑飞进鼻子,又总熬夜赶活,肺火旺。\"岐大夫取了苍耳子、辛夷花、白芷、薄荷,\"肺开窍于鼻,肺火夹着木屑痰湿,在鼻窍里烧得久了,就像锅里的粥熬糊了,结出硬疙瘩。苍耳子散能通鼻窍,把这些堵着的东西'撬'松。\"

说着,他把之前的四味药加进去:\"乌梅酸敛,能把鼻窍里的瘀浊往外出;白僵蚕破结,把疙瘩'磨'小;威灵仙辛散,钻到鼻窍深处通经络;炒薏苡仁健脾,断了痰湿的根。这就像拆墙,先得把墙缝撬开(苍耳子散),再用锤子砸(白僵蚕),最后把砖运走(薏苡仁)。\"

张木匠摸了摸鼻子:\"我昨儿个听王婶说,她胃里的疙瘩用了平胃散,您这又用苍耳子散,这方子还能换着用?\"

\"当然。\"岐大夫把药包好,\"就像射箭,得看靶子在哪儿。射天上的鸟,得抬高点弓;射地上的兔子,得低点头。药也一样,疙瘩在胃里,用平胃散引着往下去;在鼻子里,用苍耳子散引着往上走;在胆囊里,就得用四逆散引着往胁下走——这就是'引经'的道理。\"

他又叮嘱:\"这药煎的时候,辛夷花得用纱布包着,不然绒毛会刺激喉咙。喝药时可以用热气熏熏鼻子,让药气顺着鼻孔钻进去,效果更好。另外,木工房记得挂块湿布挡木屑,晚上别熬到半夜——肺火降了,痰湿才不容易再结。\"

张木匠接过药包,从工具箱里拿出个小木盒:\"岐大夫,这是我给您做的药碾子托,木头是老枣木,沉得很,您试试合不合手。\"

岐大夫接过木托,摸上去光滑温润,笑着说:\"你这手艺,比药还灵。等你鼻子好了,我请你吃我徒弟烙的葱花饼。\"

五、胆囊里的\"小石头\":四逆散疏肝,药才到得了地方

张木匠走后,小知蹲在地上摆弄那个木托,忽然想起什么:\"师父,上周西头李老板来,说胁下疼得直不起腰,您说他胆里有'小疙瘩',是不是也用这四味药?\"

岐大夫正在晒乌梅,闻言直起身:\"李老板那是肝郁,他开建材店,天天跟人讨价还价,急了就拍桌子,肝气郁得结了块,堵在胆里——胆附于肝,肝气不疏,胆汁就排不畅,慢慢结成疙瘩,就像水渠堵了,水藻石头都堆起来。\"

\"那给他用啥引经药?\"小知追问。

\"四逆散。\"岐大夫说,\"柴胡、枳实、白芍、甘草,疏肝理气的好手。柴胡能把郁气'提'起来,枳实能把瘀结'推'下去,白芍柔肝,甘草调和——就像给肝气开条'路',路通了,胆汁才能顺顺当当流,药也能跟着到胆里。\"

他取了块乌梅递给小知:\"你看,不管是鼻子、嗓子、胃、肠还是胆,这些疙瘩看着长在不同地方,根儿都是痰浊瘀血裹着正气虚。乌梅收浊,白僵蚕破结,威灵仙通经,炒薏苡仁利湿——这四味药就像'攻坚队',只是得配不同的'向导'(引经药),才能找准地方。\"

正说着,李老板哼哧哼哧走进来,手里拿着个陶罐:\"岐大夫,我娘腌的咸菜,给您送点。我那胁下不疼了,就是还有点胀,您再给看看。\"

岐大夫让他坐下诊脉,又看了看舌苔:\"脉不那么涩了,舌苔也薄了——疙瘩小了,但肝气还没全顺。再用四逆散加那四味药,乌梅减到20克,加10克郁金——郁金能疏肝解郁,还能活血,帮着把剩下的瘀结化干净。\"

李老板搓着手笑:\"我现在不跟人急了,实在气不过就去后院劈柴——劈完柴一身汗,气也顺了。\"

\"这就对了。\"岐大夫写着方子,\"药是帮手,自己得学会养。肝喜条达,你老憋着气,就像把树捆起来不让长,早晚要出问题。平时多走走,少喝闷酒,晚上用梳子梳梳胁下——梳到发热,肝气就顺了。\"

六、药柜前的道理:疙瘩虽异,治则相通

送走李老板,小知把这几天的方子抄在医案上,越抄越觉得有意思:\"师父,您说这四味药真神,不管啥疙瘩都能治?\"

岐大夫正在把晒干的白僵蚕装瓶,闻言摇了摇头:\"不是药神,是理通。这些疙瘩,不管长在哪儿,都是'瘀'——或痰瘀,或气瘀,或湿瘀。乌梅收而不滞,白僵蚕破而不烈,威灵仙通而不燥,炒薏苡仁利而不伤——四味药配伍着,既攻又补,既消又化,刚好对着'瘀'的根儿。\"

他指着药柜里的乌梅:\"你看它酸,《黄帝内经》说'酸苦涌泄为阴',它能把上浮的痰浊收下来;白僵蚕咸辛,咸能软坚,辛能散结;威灵仙辛温,能通十二经;炒薏苡仁甘淡,甘能健脾,淡能利湿——四味药寒热温平搭配着,不偏不倚,这才是能通用的缘故。\"

小知翻到医案里\"声带疙瘩\"那条,忽然问:\"那要是有人浑身长疙瘩,比如胳膊腿上的'小肉球',也能用这方子不?\"

\"能,但得换引经药。\"岐大夫说,\"四肢属脾,脾主肌肉,可用归脾汤打底,加这四味药,再加点鸡血藤——鸡血藤能通四肢经络,引药往胳膊腿上走。《脾胃论》说'脾健则肌肉丰隆',只要脾强了,痰湿不生,疙瘩就不容易长。\"

说着,他拿起颗乌梅放进嘴里,酸得眯起眼:\"不过得记住,这方子不是万能的。要是疙瘩破了流脓,得加清热解毒的药;要是气血太虚,得先补气血——就像打仗,得看粮草够不够,不能硬攻。\"

夕阳斜斜照进药铺,把药柜上的乌梅、白僵蚕、威灵仙都镀上层金。小知蹲在地上,把今天的道理记在医案扉页:\"疙瘩者,瘀也。或在鼻,或在喉,或在脏腑,虽位异而理同。乌梅收浊,僵蚕破结,灵仙通经,薏苡利湿,辅以引经,随证加减——此岐仁堂消疙瘩之妙也。\"

岐大夫看着他写,忽然笑了:\"再加一句:三分药,七分养。少生闷气,少吃生冷,少熬夜——心顺了,脾健了,气血通了,疙瘩自然就没地方长了。\"

这时,上周来治嗓子的女老师提着篮子进来,篮子里是把水灵的小青菜:\"岐大夫,我嗓子全好了,昨天给孩子们讲课文,声音亮得很!这是他们自己种的,说谢谢您。\"

小知接过青菜,见叶子上还挂着露珠,忽然觉得,这岐仁堂的药香里,藏着的不只是药方,更是让人好好过日子的道理——就像那四味药,看似普通,却藏着攻补兼施的智慧,正如人生在世,既要懂\"消瘀\",更要会\"养正\",如此,身心才能通透无堵。

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岐大夫的悬壶故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特工冷妃:绝情王爷休想逃我们村的阴阳两界斗罗之野猪凶猛神秘复苏之诡闻记诸天武道强人鬼眼道长皇甫帝国·夫人不好当!浓情密爱:鲜妻,你好甜爱在东南枝闪婚之谈少的甜妻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总裁前妻很抢手娶个村官大小姐欲行都市神医废材妃这个明星只想学习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战龙归来林北战婿归来盛世宠婚:帝少的心尖萌妻
经典收藏刚穿越的我被直播开棺春风十里不如你娇颜多子多福,我打造三千校花女团!都市超级天帝三分人七分鬼不负荣光,不负你奉旨抢亲,纨绔太子喜当娘快穿之气运剥夺系统我有一个大佬系统狱神归来出道即是巅峰1979权海沉沦超品战兵红颜三千海贼之英雄降临团宠大佬你马甲掉了文娱:从背刺前女友开始法庭索赔1400万,你疯了?全民:开局觉醒sss级召唤天赋稼穑人生
最近更新汴京手作娘重回1991这明星很抠?捐百座小学曝光,全网泪目假死三年,我竟成了冰山女神的协议老公至尊少年王佞娇我一病秧子,你说我是团宠?带着超市回古代流水不长东你陪白月光,我离婚你后悔啥小人参三岁半,警局破案当团宠我在古代养学霸弃女神医归来,全族跪求原谅指尖酥从不空军的钓场!钓鱼圈彻底失控了乡村花香踏出SSS女子监狱,我医武双绝暖青寒种田逃荒,秦香莲的养娃人生重生饥荒年:带着妹妹虐渣暴富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txt下载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最新章节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