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我热痢的马

首页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超神大军阀穿越了的学霸少年大将军抗日之陆战狂花长平长平临高启明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龙血战神北明不南渡水浒话事人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我热痢的马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全文阅读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txt下载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41章 李承宗的“自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东宫那场带着暖意与寒意的召见,如同一根无形的刺,悄无声息地扎在了李承宗的心头。

太子最后的信任是真诚的,但那番关于“权柄”和“制衡”的敲打,也绝非空穴来风。

皇帝那句被有心人传出的“权柄集于一门,终非制衡之道”,无论真假,都像一粒种子,落在了敏感的土壤里。

李承宗浸淫官场多年,深谙帝王心术与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李明少年得志,锐气正盛,又手握漕运革新这等关乎国脉的重权,自己身处户部要津,参赞机要,父子二人风头一时无两。

这看似烈火烹油,实则暗藏凶险。

皇帝的信任、太子的倚重,都是建立在“有用”且“可控”的基础之上。

一旦“权柄过重”的猜忌生根发芽,后果不堪设想。

他需要做点什么,主动地、巧妙地,打消那可能存在的疑虑。

不是靠阿谀奉承,也不是靠韬光养晦——那反而显得心虚。

他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能向皇帝和所有人展示他李承宗“本质”的机会:一个眼里揉不得沙子,只认章程不认人,甚至有点“不识时务”的…犟驴。

机会很快就来了,而且是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户部一次关于地方税赋微调的例行议事。

议事的内容本身并不重要,不过是江南某府因为去年水灾,请求将一项地方杂税的征收期限略微延后三个月。

这本是情理之中的小事,按流程报备即可。

主持会议的,是户部一位资历极老、人缘极好、但能力确实…比较平庸的王侍郎。

王侍郎有个特点,就是特别讲究“体面”和“人情”,最怕得罪人。

“这个嘛…”王侍郎捋着他花白的山羊胡,慢条斯理地开口,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张知府也是老熟人了,为官一任,爱民如子。

去年水患,府库空虚,情有可原嘛。

延期三个月,我看…可以通融。

诸位同僚,意下如何啊?”他环视在座的几位户部司官,眼神带着暗示。

几位司官自然心领神会,纷纷点头附和:

“王老所言极是,体恤下情,理所应当。”

“延期三个月,于大局无碍,可行。”

“张知府为人厚道,定会感念王老体恤之恩。”

议事厅里一片和谐融洽的气氛。

就在这时,坐在下首一直没说话的李承宗,面无表情地翻开了手边厚厚的《户部税赋则例》,手指精准地点在某一页的某一行,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盖过了所有附和声:

“王大人,下官有异议。”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他身上。

王侍郎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堆起更和蔼的笑容:“哦?李郎中(李承宗此时已升任户部郎中)有何高见?但说无妨,大家商议嘛。”

李承宗站起身,指着则例上的条文,语气平板得像在念公文:“《户部则例·地方杂税篇》第三章第七条明确规定:地方因灾申请税赋缓征,需满足三要件。

其一,灾情须经户部派员核查确认,并报陛下御览朱批;其二,缓征时限不得超过灾情发生年度的次年六月;其三,需附具地方府库收支详表,证明确无余力。

三者缺一不可。”

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王侍郎:“张知府所请,第一,灾情核查报告尚未送达户部,更未经圣览;第二,其所请缓征时限已至明年九月,超出则例规定三个月;第三,随文附上的府库收支表…下官粗略看过,尚有结余,远未到‘确无余力’之地步!”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刻板的严肃:“此三项要件无一满足!仅凭一纸请托文书,就要擅自更改国朝税赋章程?此例一开,则例尊严何在?国法威严何在?!若各地纷纷效仿,以各种理由请求缓征、免征,朝廷赋税体系岂非形同虚设?!下官以为,此议,断不可行!必须严格按照则例办理!”

这一番话,如同冰水浇进了滚油锅!议事厅里瞬间炸了!

王侍郎那张保养得宜的老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他当侍郎这么多年,还没被一个下属(虽然是新晋红人)如此当众驳斥过!而且还是用最死板、最不留情面的方式!他气得胡子都在抖:“李…李承宗!你…你怎可如此不通情理!张知府乃朝廷命官,体恤民情,稍作通融,亦是权宜!你…你死抠则例,罔顾实情,岂是为官之道?!”

“王大人!”李承宗毫不退缩,反而上前一步,声音更加洪亮,带着一股执拗的犟劲,“下官只知道,为官之道,首在守法!则例乃国法,白纸黑字,明明白白!今日可为此事通融,明日便可为彼事破例!长此以往,则例岂不成了一纸空文?!此风绝不可长!此议,下官坚决反对!若大人执意要批,下官唯有据实上奏,请陛下圣裁!”

“你…你…反了!反了!”王侍郎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李承宗,手指直哆嗦,“好你个李承宗!仗着陛下信重,竟敢如此顶撞上官!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侍郎?!”

“下官眼中,只有国法章程!”李承宗梗着脖子,寸步不让,甚至猛地一拍桌子!

“砰!”

一声巨响,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起来!

整个议事厅死寂一片!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这一幕:平日里沉稳持重、风度翩翩的李承宗李郎中,此刻像头被激怒的犟驴,脸红脖子粗,跟德高望重的王侍郎拍桌子对吼!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地方税赋缓征期限!这…这也太轴了吧?!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瞬间飞遍了六部衙门,成了当天官场最大的八卦头条。

“听说了吗?户部李郎中跟王老侍郎拍桌子了!”

“为了啥?天大的事?”

“咳!屁大点事!就一个地方上请求缓征仨月杂税…”

“啊?就这?李郎中至于吗?王老侍郎多好面子的人啊!”

“谁说不是呢!李郎中平时看着挺精明一人,怎么犯起轴来这么吓人?一点情面都不讲!”

“啧啧,这脾气…难怪能教出个六元及第的儿子,都是认死理的主儿啊!”

“完了完了,这下李郎中可把王老得罪惨了,王老门生故旧遍天下…”

流言传到皇帝耳中时,皇帝正在批阅奏章。

禀报的内侍小心翼翼地描述着户部那场惊天动地的“拍桌案”,大气不敢出,生怕皇帝震怒。

出乎意料的是,皇帝听完,笔尖只是微微一顿,随即竟发出一声短促的轻笑。

他放下朱笔,揉了揉眉心,对着旁边侍立的心腹太监冯保说道:

“这个李承宗…朕说他什么好?一头犟驴!眼里就只装得下他那套章程条文,油盐不进!连王老侍郎那张老脸都敢当众下不来台,还拍桌子?哈!真是…”

他摇了摇头,语气里却没有丝毫责备,反而带着一丝…奇异的欣赏?

“不过嘛…”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悠悠道,“这公事公办、六亲不认的脾气…虽然得罪人,倒也有几分难得。

至少,让那些想钻空子、讲人情的人,知道碰上了硬茬子。

户部管着钱袋子,就需要这么几个认死理、不懂变通的‘犟驴’看着,朕才放心。”

冯保何等机敏,立刻躬身赔笑:“陛下圣明。

李大人…性子是直了些,但忠心可鉴,一心为公。

” 他心中暗叹,李承宗这招“自污”,以犟驴面目示人,看似得罪上官,实则高明至极!把自己牢牢钉在“只认死理、不结党营私”的柱子上,皇帝反而更放心了!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李明耳朵里。

他正在漕运衙门对着南方水网图发愁,听到忠叔绘声绘色地描述父亲如何“怒发冲冠为则例”,如何“拍案而起怼侍郎”,先是愕然,随即恍然大悟,继而哭笑不得。

“爹啊爹…您这‘自污’的方式…还真是…别具一格。

”李明揉着太阳穴,想象着父亲梗着脖子拍桌子的样子,又好笑又感动。

他知道,父亲这是在用最笨拙也最直接的方式,替他们父子二人,尤其是替自己这个手握重权的儿子,卸掉那看不见的猜忌枷锁。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惊慌的呼喊,由远及近,猛地撞开了书房的门!

“大人!不好了!出大事了!临清闸…临清闸塌了!!”

============

pS:求催更!!!求书架!!!求五星好评!!!

跪请各位大大们不要养书,

每天保底3章,你们的催更就是作者的动力,感谢!!!

小礼物送一送嗷,还有免费的为爱发电,你们送是不要钱的。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最仙遊灵气复苏,从承包山头开始魔兽世界之吉尔尼斯王子别笑哥抓鬼呢我的老爹是重生青梅娇妻有点甜混世矿工女配是重生的老子是条龙女施主请留步宿主她甜入心扉食妖奇谭成仙这个明星只想学习最强异能霸剑圣尊诸天武侠大穿梭万千世界许愿系统丹崖仙途吞天邪帝
经典收藏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我在大明得长生启明1644贞观楚王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汉末大混子【完】暴王偏爱小萌妃我妻上将军逍遥小地主贞观医仙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大明执刀人大周九皇子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扬帆明海庶女当嫁,一等世子妃
最近更新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明辽国公寒门状元路清宫秘史十二章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铜镜约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靖康前夜:帝业重光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锦衣血诏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笔架叉将军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我热痢的马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txt下载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最新章节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