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谍影:命令与征服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我在大唐卖烧烤一等家丁我家阳台通三国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穿越之极限奇兵支点临高启明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12章 孤君忧极掌纹透,剧咳声中血溅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语

“成武朝中期,正阳门术士‘荧惑入南斗’谶语流布,复有‘萧桓复位应天意’之谣传遍市井,透宫闱入禁垣。时成武帝萧栎病笃沉疴,缠绵御书房紫檀软榻,闻谣后忧火攻心,咳疾益剧,帕上常染血痕。帝强撑病体,召吏部尚书李嵩(正二品)、户部尚书刘焕(正二品)、礼部尚书王瑾(正二品)、刑部尚书周铁(正二品)、兵部侍郎杨武(正三品)、玄夜卫指挥使周显(从一品)入内议事。

议间诸臣立见分化:杨武急趋阶前,力请‘速缉正阳门术士、深查流言主使,穷治镇刑司周边逆党,再调京营兵守九门,绝复辟之途’;王瑾则躬身进言‘陛下龙体违和,民心因谣生乱,不如早立皇次子为储君,颁诏布告天下,以固国本安朝野,流言自消’。吏部尚书李嵩、户部尚书刘焕、刑部侍郎刘景(正三品)等或垂首默立、或附王瑾之议,实因李嵩贪墨考核银、刘焕私占粮库银、刘景包庇石迁旧党之私弊把柄,皆为镇刑司副提督石崇(从二品)所掣,恐触怒石崇而丢官抄家,故不敢主战。

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从二品)察知逆党踪迹,遣暗探录得石崇心腹传谣、张贴‘萧桓复位’短笺之实,三递急报入御书房,备言‘逆党布网密不透风,市井民心向萧桓者十之七八,若不速制,恐生大变’。帝览报后欲调京营兵入城弹压,然京营副将秦云(字飞虎)早为石崇以‘复位后升都督佥事’之利说动,暗附逆谋,京营兵实则不听调遣。帝内无亲信护持,外无兵权依托,孤然无援,忧愤交加下病势愈重,高热不退,萧桓复辟之势如决堤之水,益发迫近难阻。”

此局之危,根在 “君弱臣分、逆党趁隙”—— 成武帝萧栎病笃难支,龙体沉疴让皇权旁落,既难驭群臣,更难控军权;诸臣或为私弊把柄所胁(李嵩、刘焕、刘景),或为高官厚禄所诱(周显、秦云),或为避祸自保而缄默(王瑾),朝堂人心涣散如散沙,非附逆即避事,无一人愿为护纲死战。唯太保兼兵部尚书谢渊远在北疆筹粮护边,虽怀安社稷之心却远隔千里难驰援;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困守京师暗侦逆迹,虽握逆党证据却无调兵之权,孤掌难鸣。逆党石崇辈则借君弱臣分之机,织密流言网、拉拢军将、掣肘百官,复辟之势如潮涌不可挡,大吴社稷之倾,几成定局。

幔垂龙锦御榻隆,沉疴萦身苦艾浓。

短笺贴禁流言盛,入耳先惊额汗倾。

阶下纷言邪正混,吏怀私弊默无声。

孤君忧极掌纹透,剧咳声中血溅缯。

密探持牒捕令微,权奸持柄孰敢违?

议储疏上言切切,暗结私党逆谋狂。

唯余戍客沙塞里,心焚如薪念社樱。

营旗易色澜难挽,徒看狂澜向逆疆。

一 御书房内?萧栎忧咳:病榻上的皇权焦虑

御书房的紫檀软榻铺着龙纹锦被,半垂的幔帐滤过昏沉的日光,帐内弥漫着苦杏仁与当归混合的药气 —— 那是太医院为萧栎熬的 “固本汤”,已凉透第三碗。萧栎半倚在云纹软垫上,枯瘦的手攥着锦被一角,指节泛白,喉间一阵痒意翻涌,他忙侧过身,用帕子捂住嘴,剧烈的咳嗽让他双肩颤抖,帕子上很快洇开淡红的血痕。

“陛下,东市又传‘萧桓陛下明日入宫’,京营的兵卒…… 也在私议。” 近侍太监(从六品)躬身禀报,声音压得极低,却像重锤砸在萧栎心上。他缓缓抬眼,眼底布满血丝,往日的威严被病气磨得只剩焦灼:“谢渊…… 谢渊的粮车,还没出发?” 他此刻唯一的指望,是掌兵部的谢渊能回京,可边军断粮的急报,又让他不敢强召 —— 北疆若丢,他这个皇帝,更无立足之地。

太监摇头:“陈忠侍郎(正三品户部)递禀,刘焕尚书令属吏在粮库设卡,说‘需核验粮册’,粮车暂动不得。” 萧栎的心猛地一沉 —— 刘焕是户部尚书,掌粮饷调度,竟借 “核验” 拦粮车,明摆着是石崇的授意,要拖谢渊回京的脚步。他想斥 “荒谬”,却只吐出一口带血的气,身子软得几乎靠不住软垫:“传…… 传诸卿议事,速来。”

二 御书房外?诸臣暗算:入朝路上的各怀心思

吏部尚书李嵩的轿停在御书房外,他掀帘下车,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中 “贪墨账册” 的副本 —— 那是石崇昨日派人送来的,若他今日敢主战 “缉逆”,账册便会递到萧栎案前。“大人,杨武侍郎已在殿外候着,看他那样子,定是要请陛下缉拿石崇。” 属吏(吏部主事)低声提醒,语气带着担忧。

李嵩冷笑:“缉拿?他有谢渊撑腰,自然敢说。咱们?只需跟着王瑾尚书,说‘立储’便可,别出头。” 他心里清楚,立储是 “缓兵计”,实则给石崇争取时间,且他若附 “立储” 议,既能瞒过萧栎,又能让石崇放心,保住自己的吏部尚书位。

不远处,刑部尚书周铁正与秦飞低声交谈。“秦大人,刘景侍郎那边,仍拖着不查传谣密探,定是石崇的意思。” 周铁的声音带着愤懑,他想查逆党,却被刘景掣肘。秦飞皱眉:“周大人,陛下病成这样,诸臣又各怀心思,咱们只能先录证,等谢大人回京再说。” 他刚从城隍庙回来,暗探已录下石崇心腹贴短笺的现行,可没有萧栎的旨意,他不敢擅自抓人。

兵部侍郎杨武快步走来,见两人私语,忙上前道:“周大人,秦大人,今日定要请陛下下旨,缉拿术士、查石崇,再调岳谦都督(从二品)的京营兵守宫门,绝不能让萧桓复辟!” 他是谢渊门生,深知谢渊的公心,也怕逆党得势后屠戮忠良,可他没注意,李嵩正隔着廊柱,将他的话记在纸条上 —— 那是要递交给石崇的 “密报”。

三 御书房内?议事起争:朝堂上的正邪交锋

诸臣按官阶排序,立于御榻前:李嵩、刘焕、王瑾、周铁居前,杨武、刘景、秦飞居后。萧栎靠在软垫上,目光扫过众人,见李嵩、刘焕眼神闪烁,便知两人心有旁骛,只把希望落在周铁、杨武身上:“诸卿…… 议吧,流言如何止,逆党如何除。”

杨武越阶上前,躬身道:“陛下!流言乃石崇遣心腹所传,术士亦是他所遣!当速令玄夜卫缉拿术士、查镇刑司,再调岳谦都督的京营兵守正阳门、安定门,阻断宣府卫李默(从三品)的兵路,同时召谢渊大人回京,掌军政全局,逆党必破!” 他语速极快,每一句都切中要害,却见萧栎只是轻轻咳嗽,没有立刻应允 —— 他怕调岳谦,宣府烽燧无人守,瓦剌会趁虚而入。

刘景忙出列,躬身道:“陛下,杨侍郎所言过急!玄夜卫近日查术士无果,若强查镇刑司,恐引石崇反扑;岳谦都督守烽燧,不可轻动。依臣之见,当先查市井传谣者,慢慢溯源,不可操之过急。” 他这话看似 “稳妥”,实则是拖延 —— 石崇已令他 “拖一日是一日”,等李默的宣府兵入城,再议便晚了。

周铁厉声反驳:“刘侍郎!传谣者皆是石崇心腹,慢慢查便是给逆党留时间!臣请陛下下旨,令刑部与玄夜卫同查,三日之内必揪出主使!” 刘景还要辩解,却被王瑾打断:“陛下龙体违和,此时动兵查缉,恐惊民心。不如早立皇次子为太子,颁诏告天下,言‘国本已定’,流言自会不攻自破。”

四 御书房内?立储之争:私谋下的伪善提议

王瑾此言一出,李嵩、刘焕立刻附议:“陛下,王尚书所言极是!国本定,则民心安,民心安,则流言止。” 李嵩说着,偷偷瞥了眼萧栎的神色 —— 他知道萧栎的皇次子年仅五岁,若立为太子,石崇便可借 “太子年幼、需辅政” 之名,掌控朝政,而他也能凭 “附议立储” 之功,保住吏部尚书位。

萧栎的目光落在王瑾身上,语气带着虚弱的质疑:“立储…… 皇次子年幼,恐难服众,反给逆党‘清君侧’的由头。” 他心里清楚,王瑾素来 “中立”,今日突然主立储,定是受了石崇的胁迫或利诱 —— 后来他才知,王瑾去年丢了永熙帝的祭器,把柄落在石崇手中,不得不附议。

杨武急道:“陛下不可!立幼储,正是石崇所愿!他若以‘辅政’之名掌权,萧桓复位不过是他的幌子,届时陛下与太子,都将被他软禁!” 周铁也道:“陛下,杨侍郎说得是!当务之急是缉逆,而非立储!臣愿率刑部吏员,配合秦飞大人查案,定能揪出石崇!”

刘景却道:“陛下,周尚书与杨侍郎太危言耸听!石崇乃镇刑司副提督,掌缉捕之责,怎会是逆党?再说,秦飞大人查了多日,也没查到石崇的证据,若妄加指控,恐失人心。” 他这话看似 “公允”,实则是替石崇开脱 —— 石崇已许他,事成后升他为刑部尚书,他自然要护着石崇。

五 御书房内?秦飞递证:暗侦下的无力支撑

秦飞见诸臣争论不休,忙出列,双手捧着 “逆党证据册”,躬身道:“陛下,臣有证据!此乃暗探录下的石崇心腹传谣说辞、张贴短笺的痕迹,还有刘焕尚书令属吏拦粮车的禀帖,皆可证石崇、刘焕、张文(正三品吏部侍郎)等通谋,欲助萧桓复辟!”

萧栎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挣扎着想坐起身,却被病气拖得又倒回去:“呈…… 呈上来。” 近侍太监接过证据册,递到萧栎案前,萧栎枯瘦的手指翻开册页,见上面画着石崇心腹的画像、传谣的时间地点,还有刘焕属吏拦粮车的签字,嘴角微微颤抖:“周显…… 周显何在?令玄夜卫,即刻缉拿石崇、刘焕!”

周显(从一品少保兼玄夜卫指挥使)站在最后排,闻言却迟迟不动,躬身道:“陛下,玄夜卫需陛下手谕,方可缉拿二品大员,且…… 且京营未动,若石崇反抗,恐生乱。” 他这话看似 “依规行事”,实则是已被石崇拉拢 —— 石崇许他,事成后仍掌玄夜卫,且加 “太傅” 衔,他自然不愿动手。

萧栎的目光瞬间冷了下来,他看着周显躲闪的眼神,又看了看李嵩、刘焕的冷笑,突然明白 —— 连他最信任的玄夜卫指挥使,都已附逆。他猛地咳了起来,帕子上的血痕越来越深,身子一软,竟昏了过去,案上的证据册被风吹得翻页,发出 “哗啦” 的声响,像极了他破碎的皇权。

六 御书房内?诸臣无措:分崩下的各自盘算

“陛下!陛下!” 近侍太监慌乱地呼喊,太医院的院判(正五品)匆匆赶来,给萧栎施针灌药,御书房内一片混乱。李嵩悄悄退到角落,对刘焕低声道:“石崇的人该到了,咱们只需等着。” 刘焕点头,眼底满是得意 —— 他知道,萧栎一昏,便无人能拦复辟之事,他的户部尚书位不仅能保住,还能升为 “理藩院提督”。

杨武、周铁、秦飞围在榻前,看着萧栎昏迷的模样,心里满是焦急。“周大人,秦大人,现在怎么办?” 杨武的声音带着颤抖,他没想到周显会附逆,更没想到萧栎会昏过去,如今朝堂无主,逆党随时可能动手。

周铁咬牙道:“我去刑部,调集吏卒守宫门;秦大人,你回玄夜卫北司,率暗探盯着石崇;杨侍郎,你去京营,找岳谦都督,让他调兵入城!咱们分头行动,绝不能让逆党得逞!” 秦飞点头,转身便往外走,却被周显拦住:“秦大人,陛下昏迷,无旨调兵,恐是谋逆。” 秦飞怒视周显,却也知他说得是实情,只能攥紧拳头,眼睁睁看着周显挡在门口。

七 吏部衙署?张文接报:附逆中的得意与催促

吏部衙署的张文接到李嵩派人送来的 “萧栎昏沉” 密报,猛地一拍案,对属吏道:“快!令吏员们往午门聚集,说‘陛下召集群臣,议立储事’,实则是等石崇的人来,咱们好趁机拥萧桓入宫!”

属吏道:“大人,杨武侍郎去了京营,会不会引岳谦都督的兵来?” 张文冷笑:“岳谦守烽燧,抽不开身,且秦云副将已附逆,京营兵听秦云的,不听岳谦的。再说,李默的宣府兵已过卢沟桥,午时便到,杨武就算找到岳谦,也晚了。” 他说着,拿起案上的 “附议官员名单”,上面已有三十余名官员签字,他满意地点头:“等萧桓入宫,咱们这些附议的,都是从龙之臣,升三级指日可待。”

八 镇刑司密室?石崇得讯:谋逆中的最后部署

石崇接到李嵩的密报,坐在案前,拿起《入宫路线图》,对徐靖(从二品诏狱署提督)道:“萧栎昏了,周显已拦着秦飞,咱们可以动手了!你带五十死囚,午时三刻开正阳门暗门,接应李默的宣府兵;我带镇刑司密探,去南宫接萧桓,午时四刻入宫,直奔太和殿,拥立萧桓登基!”

徐靖道:“大人,杨武去了京营,周铁去了刑部,要不要派人拦着?” 石崇摇头:“不用!周显会拦着秦飞,秦云会拦着杨武,刘景会拦着周铁,他们翻不了天。你记住,入宫后先控制御书房,拿到传国玉玺,再拥立萧桓,这样才算名正言顺。” 他说着,从袖中掏出一枚 “假玉玺”—— 这是他令工匠仿造的,用来暂时稳定百官,等找到真玉玺再换。

九 京营副将府?秦云拦阻:附逆中的军权掌控

京营副将秦云接到石崇的密报,率三百京营兵守在京营辕门外,见杨武骑马赶来,忙上前拦住:“杨侍郎,陛下昏迷,无旨调兵,你擅闯京营,是想谋逆?”

杨武怒声道:“秦云!石崇要助萧桓复辟,陛下危在旦夕,你还拦着我?你忘了谢渊老师是怎么举荐你的?” 秦云冷笑:“谢渊老师?他忙着送粮,自身难保!再说,萧桓陛下乃正统,复辟是天意,我助天意,何错之有?” 他说着,挥手令京营兵围上来,杨武虽有佩剑,却寡不敌众,只能被京营兵押在辕门外,眼睁睁看着京营兵往正阳门方向去,接应宣府兵。

十 刑部衙署?刘景拖延:附逆中的刑权阻挠

周铁回到刑部,正想调集吏卒,却见刘景率五十名刑部吏卒守在衙署门口,躬身道:“周大人,陛下昏迷,无旨调兵,你若擅自调吏卒,便是谋逆,臣不能让你去。”

周铁怒道:“刘景!你是刑部侍郎,当知‘护社稷、擒逆党’是天职!石崇要助萧桓复辟,你还拦着我?” 刘景道:“周大人,石崇大人乃镇刑司副提督,掌缉捕之责,怎会是逆党?你若有证据,需等陛下醒后再奏,不可擅自行动。” 他说着,令吏卒拦住周铁,周铁虽为刑部尚书,却无兵符,只能看着刘景将吏卒调离,去守御书房,实则是替石崇控制皇宫。

十一 玄夜卫北司?秦飞困守:暗侦中的孤立无援

秦飞回到玄夜卫北司,见周显派来的玄夜卫兵守在门口,躬身道:“秦大人,周大人令,陛下昏迷期间,玄夜卫北司不得调动暗探,需守在衙署,听候旨意。”

秦飞气得发抖:“周显附逆,你们也跟着糊涂?石崇要助萧桓复辟,京师危在旦夕,你们还拦着我?” 守兵却不动,道:“秦大人,我们只听周大人的令。” 秦飞无奈,只能回到衙署,对张启(从三品玄夜卫文勘房主事)道:“你带十名暗探,从后门走,去南宫墙外盯着,若石崇接萧桓入宫,便立刻报给谢大人,让他速回京。” 张启点头,匆匆往后门走,心里却清楚,谢大人被粮车所拦,就算接到消息,也恐难及时赶回。

十二 南宫墙外?石崇接驾:复辟中的仪式感营造

石崇带着三百镇刑司密探,来到南宫侧门,魏奉先(从九品太监)早已等候在那里,见石崇到来,忙躬身道:“石大人,陛下已备好龙袍,就等您来接驾。” 石崇点头,令密探在南宫墙外列队,自己则走进侧门,见萧桓身着龙袍,站在思政堂前,脸上带着 “天命所归” 的得意。

“陛下,臣已备好车驾,宣府兵午时便到,京营、玄夜卫皆已附逆,入宫后便可登基。” 石崇躬身行礼,语气带着 “拥立之功” 的骄傲。萧桓点头,抬手道:“石大人,辛苦你了,入宫后,朕便封你为内阁首辅兼玄夜卫指挥使,掌朝政全局。” 石崇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忙谢恩,扶着萧桓上了明黄马车,马车缓缓驶出南宫侧门,密探们列队护送,往皇宫方向去,沿途的百姓见萧桓身着龙袍,纷纷跪地高呼 “陛下万岁”,复辟的仪式感,在石崇的刻意营造下,愈发浓烈。

十三 正阳门?宣府兵入城:逆党援军的最终汇合

午时已到,正阳门暗门缓缓打开,徐靖带着五十死囚,接应李默的三百宣府兵入城。李默翻身下马,与徐靖并肩而行,宣府兵们举着 “清君侧、扶正统” 的旗帜,盔甲在日光下泛着冷光,与京营副将秦云带来的五百京营兵汇合,往午门方向去。

沿途的玄夜卫暗探躲在巷口,看着宣府兵、京营兵、死囚们列队而行,心里满是无奈 —— 他们只有十余人,若动手,只会徒增伤亡,只能眼睁睁看着逆党援军汇合,往皇宫方向去。张启混在人群中,悄悄记录下这一切,转身往城外跑,他要尽快把消息传给谢渊,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让谢渊知道,京师已危。

十四 午门?百官迎驾:附逆官员的趋炎附势

午门的广场上,已聚集了三十余名官员,张文、李嵩、刘焕、王瑾、刘景等站在最前排,见萧桓的马车驶来,纷纷跪地行礼:“臣等恭迎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桓走下马车,抬手示意官员们起身,目光扫过众人,见皆是附逆官员,心里满是得意 —— 他知道,今日的登基,已是水到渠成。

“诸卿,朕今日复位,定不负民心,免京师三年赋税,升附议官员三级,石崇为内阁首辅兼玄夜卫指挥使,李默为京营总兵,秦云为都督佥事,徐靖为刑部尚书,张文为吏部尚书,刘焕为户部尚书,王瑾为礼部尚书,刘景为刑部侍郎。” 萧桓的声音传遍午门广场,官员们纷纷谢恩,声音震彻云霄,复辟的封赏,在午门广场上,正式宣告,逆党们的 “从龙之梦”,终于成真。

十五 御书房内?萧栎残醒:病榻上的皇权崩塌

御书房内,萧栎在太医院院判的救治下,缓缓睁开眼,模糊中听到午门外传来的 “陛下万岁”,他挣扎着想坐起身,却被病气拖得动弹不得。“陛下,萧桓…… 萧桓已在午门登基,百官皆附逆,宣府兵、京营兵都…… 都归了他。” 近侍太监的声音带着哭腔,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萧栎。

他望着案上的证据册,又看了看窗外的日光,突然笑了起来,笑得咳了起来,帕子上的血痕染红了锦被:“朕…… 朕守了七年的江山,终究…… 还是丢了。谢渊…… 谢渊,朕对不住你,也对不住大吴的列祖列宗。”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彻底昏了过去,御书房的药气,与午门外的欢呼,形成了刺目的对比,昭示着一个皇权的崩塌,一个逆局的终成。

片尾

御榻忧逆的午时,京师终易主:午门广场,萧桓身着龙袍,接受百官朝拜,封赏逆党,百姓跪地欢呼,复辟之势已成定局;御书房内,萧栎昏迷不醒,案上的证据册被风吹得翻页,皇权碎如残纸;吏部、户部、礼部等衙署,附逆官员忙着交接印信,筹备 “复位庆典”;玄夜卫北司,秦飞被周显软禁,暗探们只能在暗处窥伺,无力回天;京营、宣府卫的兵卒们列队守在皇宫外,成为萧桓的 “护驾之军”;唯有张启,带着京师沦陷的消息,往大同卫方向跑,他要找到谢渊,告诉这位仍在守边的枢臣,京师已丢,却还有北疆的边军,还有复兴的希望。

谢渊在大同卫的粮车旁,接到张启的密报时,正看着边军兵卒们领粮,他握着密报的手微微颤抖,却没有哭,只是对杨武(杨武已从京营逃出,赶来大同卫)道:“边军不能乱,北疆不能丢。咱们守好这里,总有一天,要夺回京师,还大吴一个清明。” 他的声音平静却坚定,像一盏灯,在逆局终成的黑暗里,照亮了守护社稷的最后希望。

卷尾语

御榻忧逆局案,非 “君弱臣叛” 之浅事,乃 “逆党谋深、朝局分崩” 之必然 —— 萧栎病笃难控朝局,诸臣或因柄被握(李嵩、刘焕、刘景)、或因利所诱(周显、秦云)、或因惧所迫(王瑾),纷纷附逆,唯余杨武、周铁、秦飞等孤臣护纲,然无君权支撑、无军权依托,终难阻逆局。石崇辈借 “流言惑众、官官相护、军将附逆”,层层布网,步步紧逼,终让复辟之势从 “暗流” 转为 “明潮”,从 “谋逆” 变为 “登基”。

此案之诫,在 “君权需固、臣心需正”—— 君弱则臣乱,臣叛则国危,萧栎之失,不仅在病笃,更在平日对臣下的疏于掌控,让石崇得以借 “把柄” 控制百官、借 “利益” 拉拢军将;诸臣之失,在 “私念盖过公心”,为禄秩、为保命,不惜附逆乱国,终成 “从龙之臣”,却也埋下 “日后内斗” 之祸根(石崇、徐靖、李默等皆贪权,登基后必争权)。

御书房的药气、午门的欢呼、玄夜卫的证据册、大同卫的粮车,皆为 “逆局终成” 之注脚 —— 萧栎的皇权崩塌,萧桓的复辟登基,谢渊的边地坚守,构成了成武朝转折的三重奏。此局虽为逆党得势,却也显 “公心不死” 之理,谢渊、杨武、秦飞等孤臣的坚守,为日后 “复兴大吴” 埋下伏笔,亦为后世治 “君弱臣叛” 立镜鉴:君当强明,臣当忠正,国当以民为本,而非以私谋为基,方得长治久安。

《大吴名臣传?萧栎传》载:“成武朝中期,帝病笃,逆党借流言谋复辟,诸臣附逆,帝孤无援,终致萧桓复位,帝忧愤而崩。时人叹曰:‘病君难控分崩局,逆党易夺动摇基。’” 诚哉斯言!御榻忧逆局案,非萧栎一人之过,乃朝局积弊、臣心私化之果,亦为大吴朝史之痛,留待后世评说,亦留待谢渊等孤臣,续写 “护稷” 之篇。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玄桢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诡运蛇妻魂断桃花村百鬼夜行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无限武道求索天庭典狱长魔兽世界之吉尔尼斯王子斗罗之野猪凶猛盛世宠婚:帝少的心尖萌妻开局继承仙门,师妹全员女帝悠闲直播:开局国宝赖上我成仙纵横都市我的竹马是男配神医御兽后诸天武道强人神医废材妃二少爷的宠妻日常金玉良缘之肖少霸爱宿主她甜入心扉龙游天下之龙珊情缘
经典收藏爱妃,本王俯首称臣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庶女当嫁,一等世子妃大乾:帝国独裁者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袁术天下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大明孽子大明极品皇孙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历史的执笔者[综穿]相依为命灭元1399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支点水浒之小孟尝海贼之母巢秩序明贼
最近更新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明朝的名义历史中的酒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大楚武信君大乾风云起苍穹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玉符传奇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