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汉厨全球狙杀抗战之重生周卫国不明不清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小生真不是书呆子医毒狂妃路子野民国军阀:从十里洋场千王开始我的道姑师父天唐锦绣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02章 独抱丹心归寂寂,寒殿残灯照影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语

《大吴稗史?宫闱纪略》载:“成武三年冬,太保谢渊三上奉迎疏,疏中力陈‘太上皇边地苦寒,卧病帐中,唯老内侍侍药,臣心惶惶,寝食难安’,力请还太上皇于南宫奉养。成武帝览疏毕,怒掷疏于阶下,厉声斥曰‘谢渊恃德胜门定策之功,掌兵揽宪,威福自用,今又借 “孝” 逼朕,欲行挟主之实耶?’时谢渊以太保兼领兵部、御史台,总京营防务,京营将士多为其旧部,言听计从;御史台弹劾百官,皆以其意指为准,势倾朝野。萧栎初登大位,根基未稳,深恐谢渊以‘功高’胁主、以‘兵重’擅政,故见疏即怒,昔日德胜门共守之谊、夜勘贪案之情,皆被‘功高震主’之疑冲散。”

此非外力构煽,实为封建皇权下君臣权柄博弈之必然归宿 —— 萧栎惧 “权臣擅政” 而固君权,谢渊执 “忠直不回” 而守初心;萧栎的 “疑”,源于帝位未稳的不安;谢渊的 “执”,源于 “孝治” 家法的坚守。二人之隙,看似起于一疏之争执,实则根于 “君要集权” 与 “臣要尽忠” 的本质冲突,无可调和。

龙座凝霜怒满庭,孤疏掷地裂丹诚。

昔共危城餐麦饭,今因疏牍语如冰。

权倾朝野君心忌,直语犯鳞臣泪零。

独抱丹心归寂寂,寒殿残灯照影伶。

紫宸殿的檀香燃到第五寸,烟缕在晨光中凝成冷雾,裹着御案上那封墨迹未干的奏疏。萧栎的指腹死死按在 “奉迎太上皇还京” 七个字上,指甲几乎要掐进纸里 —— 这是谢渊三日来的第三封奏疏,笺纸边缘的霜痕已化,晕开的水迹像一圈圈嘲讽的笑。他猛地抬手,扫过案角那叠玄夜卫密报,最上面一页 “谢渊每日辰时与岳谦议事,京营诸将递呈文书,皆先送兵部,再转内阁” 的字样,被他用朱笔圈得密密麻麻,墨痕渗过纸背。

指节抵在龙椅的雕龙鳞甲上,硬木的棱角硌得他指骨生疼,泛起一片青红。他忽然想起永熙帝崩后,京师危殆,自己与谢渊同守德胜门,城楼上寒风如刀,谢渊裹着染血的战袍,递给他半块麦饼,沙哑着嗓子说 “殿下放心,有臣在,城门必不陷”。那时的谢渊,眼里只有 “守城” 二字,可如今,那双眼里似乎多了些他看不懂的东西 —— 是权柄,是威望,还是…… 对皇位的窥伺?

“陛下,谢太保在外候旨。” 司礼监太监的声音像被冻住,抖着飘过来。萧栎没抬头,目光落在奏疏末尾 “臣渊顿首” 四字上 —— 谢渊的签名向来方正,今日却在 “渊” 字的竖钩上拖了半寸,像是刻意拉长的坚持。他冷笑一声,指节叩了叩御案:“宣!”

殿门 “吱呀” 开启,谢渊身着绯色官袍,捧着象牙笏板缓步而入。他走得极稳,袍角扫过金砖地面,连一丝声响都没有 —— 几十年来,他始终恪守 “臣礼”,连脚步声都怕僭越。可今日,萧栎却觉得这沉默像一张网,从四面八方压过来。谢渊躬身行礼时,目光不自觉地扫过阶下那封昨日被驳回的奏疏,风卷着纸角,“太上皇寒衣缺” 五个字晃得他眼疼。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朗声道:“陛下,臣今早得阳和卫急报,太上皇昨夜寒疾加重,咳不止,帐中唯有旧年薄裘,随军医官束手无策 —— 臣请率羽林军三千,即刻启程,五日可至阳和卫,奉太上皇还京调养。”

他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像当年德胜门城破在即,他单膝跪地,说 “臣愿以死殉城” 时的决绝。

萧栎猛地拍案而起,鎏金镇纸 “当啷” 砸在御案上,火星溅起。“谢渊!你敢再提‘启程’二字?” 他的声音像淬了冰,带着咬牙切齿的怒意,“你三番五次递疏,催逼朕迎回太上皇,究竟是怕他受冻,还是怕朕忘了 —— 这江山是谁帮着坐稳的?” 他往前迈了两步,龙袍的下摆扫过谢渊的靴尖,带着帝王的威压,“你掌兵部,管着九边军权;兼御史台,能参劾百官;岳谦是你一手提拔的京营统领,京营将士见了你,喊‘谢公’比喊‘陛下’还响!如今再迎回太上皇,你是不是要让朕把龙椅让出来,你谢渊当这个‘定国安邦’的周公?”

谢渊猛地抬头,眼中的错愕像被击碎的冰,瞬间化为刺骨的痛心。他往前踉跄半步,笏板几乎要脱手:“陛下!臣怎敢有此心?当年德胜门之战,臣身中三箭,倒在城楼上,是陛下亲执金疮药为臣裹伤,说‘谢卿是朕的肱骨’;去年户部克扣边饷,是陛下赐臣尚方剑,让臣彻查,说‘卿尽管放手去做,朕为你撑腰’—— 这些话,陛下难道都忘了吗?” 他的声音发颤,带着压抑的哭腔,“太上皇是陛下的生父,迎回奉养,是太祖定下的‘孝治’家法,臣若有半分‘恃功逼君’之念,甘受斧钺之刑!”

“斧钺之刑?” 萧栎突然大笑起来,笑声里满是冰冷的嘲讽,“你谢渊现在权倾朝野,满朝文武谁不看你的脸色?朕若真要治你的罪,京营将士会不会哗变?九边将领会不会上书求情?你这‘斧钺之刑’,不过是拿出来给朕看的戏码!” 他猛地抓起案上的奏疏,狠狠掷在谢渊脸上,笺纸划破谢渊的脸颊,留下一道浅浅的血痕。“谢卿欲效狄仁杰复唐祚乎?狄仁杰迎回庐陵王,是因为武则天乱了宗法;朕承继大统,名正言顺,你屡次以‘太上皇’相逼,是不是觉得朕这个皇帝年幼可欺?是不是觉得没有你谢渊,朕就坐不稳这龙椅?”

谢渊僵在原地,脸上的血痕渗出血珠,滴在绯色官袍上,像一朵绽开的红梅。他看着脚边散落的奏疏,那些 “亲恩”“孝治” 的字句,此刻都像在嘲笑他的天真。他张了张嘴,想提当年自己如何拒绝瓦剌的诱降,如何死守京师;想提儿子继忠战死宣府时,他连哭的时间都没有,转身就去核查军粮 —— 可话到嘴边,却只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他看到萧栎的眼神,那里面没有了往日的信任,只有帝王对权臣的猜忌,像一把冰冷的刀,抵在他的心上。

“陛下,” 他缓缓躬身,脊背弯得像要折断,额头几乎触到金砖地面,“狄仁杰迎庐陵王,是为‘护宗法制’;臣请迎太上皇,是为‘守人伦纲’—— 二者天差地别。若陛下怕太上皇还京后干预朝政,臣可请太上皇亲书‘颐养诏’,昭告天下‘永不预政’,藏于太庙,由礼部、宗人府共同监管;若陛下怕臣权重,臣可即刻辞去太保之衔、御史大夫之职,只留兵部尚书一职,且将京营兵权交还五军都督府,由陛下亲选统领 —— 只求陛下念及父子之情,准臣迎回太上皇,让他能在南宫安度晚年。”

“辞去官职?” 萧栎的声音更冷了,“你以为辞去太保,京营将士就不认你了?你以为交出兵权,九边将领就不记得是你提拔的了?谢渊,你摸着良心说,这些年朕待你不薄 —— 赐你蟒袍,赏你良田,连你儿子的谥号都是朕亲定的!可你呢?得寸进尺,拿着‘孝’字当幌子,一步步逼朕放权!” 他突然逼近谢渊,压低声音,带着威胁,“朕告诉你,太上皇在阳和卫待着,有吃有穿,死不了!你要是再敢提‘奉迎’二字,朕就革你的职,贬你去宣府卫做苦役,让你看看,没有你谢渊,朕照样能管好这江山!”

谢渊的身体猛地一震,像是被无形的重锤砸中,膝盖一软,差点跪倒在金砖上 —— 他下意识地攥紧手中的笏板,硬木的边缘硌得掌心生疼,才勉强撑住身子。他抬起头,泪水终于冲破眼眶,混着脸颊上被奏疏划破的血珠,一道一道往下淌,沾湿了绯色官袍的前襟,晕开一片片深浅不一的痕迹,狼狈得像个被剥去所有尊严的败者。

“陛下……” 他的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每一个字都带着撕裂般的疼,“臣不是逼陛下…… 臣昨日看玄夜卫送来的密报,说太上皇帐中连炭火都没有,夜里冷得睡不着,只能裹着那件旧棉袍坐到天亮…… 他年过半百,当年跟着永熙帝巡边时落下的寒疾,一到冬天就发作,如今在阳和卫连副好的膏药都没有……”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带着压抑的哽咽,“臣跟着陛下在德胜门守城时,陛下说‘谢卿,咱们守住的不仅是城门,还有这天下的百姓和宗室’,臣记着这句话,从来没想过要权要势,只想…… 只想护着太上皇,护着陛下,护好大吴的江山啊……”

“够了!” 萧栎猛地转过身,厉声打断他,龙袍的下摆扫过御案,案上的鎏金烛台晃了晃,烛火跳了一下,映得他脸上的怒容愈发狰狞,“朕不想听你这些惺惺作态的鬼话!什么‘护着太上皇’,你分明是拿着他当幌子,想让满朝文武都觉得朕不孝,觉得你谢渊才是那个‘忠孝两全’的贤臣!” 他快步走到谢渊面前,居高临下地盯着他,眼神里的猜忌像淬了毒的冰锥,“你掌着兵部,京营的将士半个月前还集体上书,说‘唯谢太保马首是瞻’;你兼着御史台,上个月弹劾户部侍郎的疏,满朝都知道是你授意的 —— 谢渊,你摸着良心说,你是不是觉得朕年轻,镇不住你?是不是觉得这江山离了你就不行?”

谢渊怔怔地看着他,眼中的泪水流得更急了。他想反驳,想说京营将士的上书是因为边饷被克扣,他们只是想求个公道;想说弹劾户部侍郎是因为他贪墨了赈灾银,害了上千百姓 —— 可话到嘴边,却发现所有解释都那么苍白。他忽然明白,帝王的猜忌一旦生了根,就像藤蔓一样缠满心房,再清的水也洗不掉。

萧栎见他不说话,更觉得自己猜中了,怒火更盛:“你给朕滚!立刻滚出紫宸殿!再敢递一字奏疏,再敢提一句‘奉迎太上皇’,朕就革了你的职,把你贬去宣府卫做苦役,让你去看看,没有你谢渊,朕照样能管好这江山!” 他猛地挥手,“来人!把谢太保‘请’出去!”

殿外的侍卫应声而入,刚要上前,谢渊却摆了摆手,缓缓站直身子。他低头看了看手中被揉皱的奏疏,指尖抚过那些自己写的 “臣心难安”“亲恩难负”,只觉得一阵彻骨的悲凉从脚底窜到头顶。他对着萧栎的背影,深深躬身行了一礼,那礼行得极慢,极重,像是在告别什么 —— 告别曾经的君臣情谊,告别那个在兵部衙署共饮老君眉的夜晚,告别自己坚守了一辈子的 “忠直”。

“臣…… 遵旨。” 他的声音轻得像一阵风,转身一步步向外走去。每一步踩在金砖上,都像踩在自己的心上,钝钝地疼。走到殿门时,他下意识地回头望了一眼 —— 萧栎已经坐回龙椅,背对着他,指节死死抓着龙椅的扶手,指骨泛白,连一个回眸都没有。

殿门 “吱呀” 一声打开,寒风裹挟着细小的雪籽灌了进来,刮在谢渊脸上的伤口上,疼得他倒吸一口冷气。他抬手摸了摸伤口,指尖沾到的血和泪已经冻成了冰渣。就在这时,廊下传来一声轻慢的笑,吏部尚书李嵩捧着一卷文书,慢悠悠地走了过来,目光在谢渊脸上的血痕和皱巴巴的奏疏上扫了一圈,阴阳怪气地说:“哟,这不是谢太保吗?怎么这副模样?莫不是…… 触怒了陛下?”

谢渊抬起头,冷冷地看着他。李嵩是旧党余孽,平日里就处处和他作对,如今见他失势,自然不会放过嘲讽的机会。李嵩见他不说话,又往前凑了凑,声音压得极低,带着挑衅:“谢太保也是聪明人,怎么就想不通呢?太上皇在阳和卫待着多好,省得回来碍着某些人的眼 —— 再说了,这江山现在是陛下的,可不是谁想借‘孝’字指手画脚就能行的。”

谢渊的攥着奏疏的手猛地收紧,指节发白。他知道李嵩是故意挑衅,可此刻他满心都是悲凉和愤怒,只想发作 —— 但他忍住了,只是死死盯着李嵩,一字一顿地说:“李尚书管好自己的吏部事务就行了,别的事,轮不到你多嘴。”

李嵩挑了挑眉,笑得更得意了:“谢太保这话就不对了,咱们都是为陛下效力,自然要‘关心’同僚 —— 不过也是,谢太保现在自身难保,怕是没心思管别人了。” 他晃了晃手中的文书,“臣要进去给陛下递吏部的考核册,就不陪谢太保了。” 说罢,他故意撞了一下谢渊的肩膀,大摇大摆地走进了紫宸殿。

谢渊站在廊下,寒风卷着雪籽打在他的脸上,疼得麻木。他低头看着手中的奏疏,纸上的 “亲恩” 二字被泪水和血渍浸得模糊不清,像他此刻的心情。他知道,李嵩的挑衅只是开始,接下来,旧党肯定会趁机发难,弹劾他 “恃功骄纵”“逼君不孝”—— 而萧栎,恐怕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亲兵见他站在风雪里不动,忙上前递过一件披风:“大人,天太冷了,咱们回府吧。” 谢渊接过披风,却没有披上,只是攥在手里。他望着紫宸殿紧闭的殿门,心中一片荒芜 —— 那里曾是他挥洒热血、辅佐君王的地方,如今却成了最让他心寒的所在。

“回府。” 他低声说道,声音里没有一丝波澜,只有深入骨髓的疲惫和悲凉。他转身走向宫门外的轿子,绯色的官袍在风雪中显得格外单薄,像一片随时会被吹落的叶子。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但他知道,那个与萧栎君臣相知、并肩作战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卷尾语

成武掷疏之怒,非因旧党构陷,实乃君权与臣势碰撞之必然。萧栎初掌大位,对 “权臣擅政” 的恐惧压过了往日情谊,故以 “效狄仁杰复唐” 相斥,以 “革职贬谪” 相胁,句句皆为帝王权术的自保;谢渊执 “孝治” 之念,抱 “忠直” 之心,却不懂 “功高震主” 的忌讳,故在帝王的猜忌面前,所有辩解都显得苍白,所有忠诚都被蒙上阴影。

这场对峙,没有赢家。萧栎虽以怒气压倒了臣下,却也斩断了君臣间最后的信任;谢渊虽坚守了初心,却只能在悲凉中体会 “伴君如伴虎” 的残酷。它撕开了封建朝堂最真实的一面:皇权至上,忠诚易被曲解,情谊难敌猜忌。谢渊的无奈,是千百年来忠臣共同的宿命 —— 他们以丹心报君,却往往在帝王的猜忌中,落得 “鸟尽弓藏” 的结局。

后世读史,多叹萧栎 “寡恩”,哀谢渊 “忠而见疑”,却少有人问:若谢渊肯收敛锋芒,若萧栎能放下猜忌,这场悲剧是否可免?答案或许是否定的 —— 在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的皇权逻辑下,君臣间的裂痕,从权臣功高的那一刻起,就早已注定。这不是某个人的错,而是封建制度的悲哀,是所有忠臣义士都逃不开的宿命。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玄桢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们村的阴阳两界娇妻入怀:恶魔总裁来自阴间爹地你老婆又拉仇恨了欲行都市神秘复苏之诡闻记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浓情密爱:鲜妻,你好甜名柯:毒唯恋爱手册宿主她甜入心扉我真是个富二代别笑哥抓鬼呢海贼之弹簧果实大明小郎君傻妻种田:山里汉子放肆亲金玉良缘之肖少霸爱我的美女总裁战龙归来林北错爱首席无上炼体纵横都市
经典收藏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逍遥小地主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不宋重历战争年代爱妃,本王俯首称臣我妻上将军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男卑女尊修仙界汉厨一穿就成绝世高手大明极品皇孙极道战尊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庶女当嫁,一等世子妃大明虎威军门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蠢萌娘子:夫君要乖乖
最近更新道藏辑要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岂独无故寒门状元路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锦衣血诏大宋伏魔司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高门庶子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