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军工科技谍影:命令与征服大明元辅霸天武魂阿兹特克的永生者海贼之母巢秩序三国之袁家我做主大明世祖抗日之陆战狂花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28章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语

《大吴荒政要览》载:“预备仓者,国之命脉,民之倚仗。仓廪实,则天下安;仓政弛,则黎庶苦。” 德佑十三年,黄河决堤引发的舞弊案如惊涛裂岸,牵出朝中权贵私吞预备仓粮十万石的惊天黑幕。谢渊以铁犀为证,在漕运航道与朝堂权谋间周旋,创 “兑支法” 转运粮米。这场关乎民生社稷的较量,恰似运河波涛,表面平静下暗流汹涌,每一次漩涡都暗藏杀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德佑十三年,开封预备仓内弥漫着腐朽气息。谢渊踩着散落的霉变谷壳,靴底碾碎虫蛀的木板,发出 “咯吱” 声响。斑驳的墙面上,“积谷备荒” 四个朱漆大字已剥落大半,与空荡荡的粮囤形成刺眼反差。

“大人,依《大吴仓储则例》,每季需三勘三验。” 师爷赵文的声音在空旷的仓房里发颤,他展开泛黄的簿册,指腹划过永乐年间的记录,“二十万石存粮,如今只剩三万石。而借支条目里……” 他的指尖停在一条朱批上,“十万石借据竟无归还日期,且无工部、户部联署钤印。”

谢渊的手掌重重按在蛀空的囤柱上,腐朽的木屑簌簌落下。他想起黄河决堤处掺着麦秸的堤坝,想起铁犀腹内藏着的舞弊奏疏,太阳穴突突直跳:“《大吴律》明文规定,宗亲借粮需三司会签。这无凭无据的‘借据’,分明是强取豪夺!” 他猛地转身,官袍下摆扫落墙角的老鼠洞,“去请镇刑司张明德,就说本官要依《大吴会典》第三十七卷,核办此案。”

半个时辰后,张明德的蟒纹飞鱼服掠过仓门,腰牌上的獬豸纹在阴暗中泛着冷光。“谢渊,无故传唤三品大员,该当何罪?” 他的目光扫过满地狼藉,嘴角勾起轻蔑的弧度。

“该问幕后黑手何罪!” 谢渊将借据甩在积灰的案几上,纸张扬起的灰尘中,模糊的花押格外刺目,“十万石粮米,足够赈济三州九县灾民!这些借据,不过是巧取豪夺的遮羞布!”

张明德漫不经心地用袖口拂过案几,瞥见借据上缺失的联署印鉴,瞳孔微缩:“谢大人如此揣测,可有真凭实据?莫不是想借此排除异己?” 他的语气轻慢,却暗含威胁。

当夜,谢府后院的柴房突然燃起冲天大火。谢渊冲出门时,正见夫人颤抖着从灰烬中扒出半片烧焦的粮袋,边缘处 “预备仓” 三个残字仍依稀可辨。“老爷,对方势力庞大,我们……” 夫人的声音被浓烟呛得断断续续,怀中幼子的啼哭让她眼眶通红。

谢渊将妻儿紧紧护在身后,感受着夫人后背剧烈的颤抖。他轻抚幼子被熏黑的小脸,喉结滚动:“明日一早,你带孩子去杭州外祖家。记得把书房第三格的《荒政奏议》藏好。” 他望着天边未散的火光,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但这十万石粮,就是拼了性命,我也要追回来。”

与此同时,说客接踵而至。礼部侍郎捧着金丝楠木匣踏入厅堂,檀香混着金器碰撞声弥漫开来:“谢大人,得饶人处且饶人。有人愿补还半数粮米,再送上万亩良田……”

“住口!” 谢渊猛然起身,茶盏重重砸在青砖上,瓷片飞溅,“百姓饿殍遍野时,田产能充饥吗?回去告诉背后之人,百姓的救命粮,一粒都不能少!” 他的目光如炬,吓得侍郎踉跄后退,金丝楠木匣险些脱手。

次日,玄夜卫急报:运河漕船被镇刑司以 “检修河道” 为由全部扣押,码头搬运工集体失踪。谢渊摩挲着案头的铁犀残片,冰凉的触感让他愈发清醒。“好手段,” 他冷笑出声,“先是断我运粮船,下一步恐怕要……”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瓦片碎裂声 —— 有人在窥探。

工部衙门的议事厅内,六部官员争论不休。户部主事的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谢大人,十万石粮米转运,需调用漕船三百艘,沿途经过七省二十三关。单是关卡税银,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谢渊铺开泛黄的《运河舆图》,朱笔在淮安、济宁等重镇圈点:“采用‘兑支法’。依据《大吴漕运例》,以临近州县粮仓为中转站,实行‘就粮兑支’。” 他展开一面牙旗,旗面上绣着枯瘦的流民耕作图,针脚细密处暗藏玄机,“此旗由灾民所绣,表面是感恩图,实则绣着决堤处经纬坐标。驿站查验官文虽严,但对民间绣品向来宽松。”

“荒唐!用刺绣传递消息?” 某位御史拍案而起,补子上的獬豸纹随动作抖动,“这成何体统!”

“御史大人可知《大吴驿递条例》第二卷?” 谢渊翻开厚重的律典,指节叩击书页,“洪武年间就有先例,民间绣品可作私信传递。况且,每船粮米都由当地耆老核验,掺假者按连坐法处置。”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诸位是要规矩,还是要百姓的命?”

经过三日激辩,“兑支转运十二则” 初具雏形。从粮船编号规则到押运暗号体系,每个细节都暗藏机关。当谢渊在最后一页按下手印时,墨迹在烛光下泛着暗红,宛如未干的血迹。

文华殿内,龙涎香混着炭火气息萦绕。谢渊怀抱铁犀残片与粮册,膝盖重重磕在丹墀上:“陛下,有人私吞预备仓粮十万石,铁证如山!” 他展开绣着坐标的牙旗,丝线在阳光下闪烁,“此‘兑支法’既能追还粮米,又可顺藤摸瓜,彻查背后舞弊案!”

户部尚书陈显文整了整蟒袍,象牙笏板叩击地面,发出清脆声响:“陛下,谢渊仅凭几张借据,就想兴大狱?其中或有隐情……”

“隐情?” 谢渊猛地抬头,额角青筋暴起,“三万灾民饿死时,可有隐情?” 他抖开流民图,密密麻麻的红点如泣血的控诉,“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命!” 图卷展开时,露出背后 “永乐九年制” 的暗纹,正是当年泰昌帝亲批的赈灾图。

德佑帝的手指在龙案上敲击出急促的节奏:“谢卿之策,可行否?”

“可行!” 谢渊朗声道,官袍因激动微微发颤,“沿途设十三处查验点,由玄夜卫与漕帮联合押运。若有差池,臣愿以死谢罪!” 他的目光扫过陈显文,对方不自然地回避眼神,袖中似乎藏着什么。

“准奏!若再有人阻拦,按《大吴律》谋逆论处!” 德佑帝拍案而起,震得御案上的朱砂砚溅出墨汁。

运河码头,百艘粮船整齐排列。船头的 “预备仓” 牙旗猎猎作响,旗面上的流民刺绣仿佛在风中挣扎。谢渊踩着跳板上船,每一步都带着沉重的决心。他俯身检查粮袋,指尖拂过绣着 “济宁决口,北纬三十六度” 的针脚,心中默念:“一定要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大人,镇刑司张明德率缇骑前来!” 李正的呼喊打破平静。

张明德的飞鱼服在风中翻飞,腰刀出鞘半寸,寒光闪烁:“谢渊,未经三司许可私运官粮,该当何罪?” 他身后的缇骑列阵如虎,陌刀在阳光下泛着冷芒。

谢渊高举德佑帝手谕,明黄卷轴在风中猎猎展开:“陛下特许!张大人若执意阻拦,便是抗旨!” 他转身对漕帮众人高呼:“开闸,起锚!”

船行至徐州段,突然狂风大作。镇刑司的快船破浪而来,船头 “镇刑” 大旗猎猎作响。“停船检查私货!” 喊话声穿透风雨。谢渊望着逼近的缇骑,心跳如擂鼓。他低声对老漕工道:“按暗号行事。”

顷刻间,粮船桅杆升起黑色灯笼 —— 这是遭遇劫匪的信号。周边商船纷纷靠拢,手持鱼叉、船桨的漕帮兄弟齐声呐喊。张明德望着密密麻麻的船只,咬咬牙:“撤!” 他的快船调头时,谢渊分明看到船舱里藏着的火铳。

当粮船行至临清关,关卡的千斤闸轰然落下。守将王猛手持令箭,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镇刑司有令,所有船只滞留查验!”

谢渊不慌不忙取出耆老联名书,羊皮纸上密密麻麻的手印鲜红如血:“王将军可知,这些粮米关乎十万灾民性命?” 他示意打开粮囤,几位白发苍苍的耆老颤巍巍上前查验,“每袋粮米都经耆老画押,若有掺假,甘愿受罚。”

王猛犹豫时,漕帮众人突然高呼:“临清百姓饿了三日!求将军开恩!” 岸边百姓纷纷响应,声浪震天。王猛额头冒汗,手按在剑柄上却迟迟不敢下令。远处传来马蹄声 —— 是玄夜卫的支援到了。

“放行!” 王猛终于咬牙下令。暗中监视的镇刑司密探急报张明德:“粮船已过临清,船上流民刺绣似有古怪。” 张明德把玩着手中的密信,冷笑:“通知淮安关卡,这次定要截住!”

粮船抵达淮安时,码头已被镇刑司重兵包围。火铳黑洞洞的枪口对准粮船,张明德站在船头,蟒纹飞鱼服在风中狂舞:“谢渊,有人举报你私运军械,奉诏查船!”

谢渊望着对准自己的火铳,手心沁出冷汗。关键时刻,老漕工突然倒地抽搐:“我要饿死了!这些粮米……” 他挣扎着撕开粮袋,雪白的米粒洒落一地。

围观百姓骚动起来:“这是救命粮!”“放粮!放粮!” 人群开始推搡士兵,场面濒临失控。

混乱中,玄夜卫统领李正凑近谢渊:“大人,已联络淮安知府。” 话音未落,知府王大人骑着快马赶来,官袍未束:“张明德,此乃奉旨运粮,你敢阻拦?” 他展开密信,“陛下早有防备!”

张明德脸色骤变,望着愤怒的百姓和寒光闪闪的玄夜卫佩刀,终于挥挥手:“放行!” 转身时,谢渊看到他袖中滑落的密信一角,上面的字迹隐约可见朝中官员名号。

粮船终于抵达开封。谢渊亲自监督卸粮,当最后一袋米入囤时,他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然而危机并未解除 —— 次日,街头突然流传 “预备仓粮米有毒” 的谣言。

谢渊立即召集百姓,在粮仓前支起三口大锅。他舀起新米,高声道:“若有毒,本官愿与诸位同死!” 炊烟升起时,米饭的香气弥漫开来。百姓们争相品尝,谣言不攻自破。

与此同时,玄夜卫在一处隐秘庄园地窖搜出舞弊账册,还有朝中官员与地方豪强往来的密信。当铁证摆在朝堂上时,张明德瘫倒在地,陈显文等一众官员被革职查办。谢渊望着阶下的罪人们,想起黄河岸边饿死的灾民,泪水夺眶而出。

舞弊案告破后,谢渊着手改革预备仓制度。朝堂上,他展开写满朱批的奏疏:“其一,借粮需工部、户部、礼部三司联署;其二,粮米转运采用兑支法,沿途设耆老监督;其三,建立‘仓粮流转四柱清册’……”

“谢大人,如此繁琐,恐难推行。” 某位御史皱眉道。

谢渊展开泛黄的流民图,上面新增的红点如血:“当百姓易子而食时,再繁琐的制度,也比不过一碗热饭!”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这些新规,不是枷锁,是百姓的活路!”

经过月余争论,《预备仓管理二十条》颁布。新律刻在石碑上时,谢渊特意让工匠在碑阴刻下此次舞弊案详情,末尾 “永镇奸佞” 四个大字,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片尾

大吴各地预备仓粮满囤盈。百姓们望着粮仓上 “积谷备荒” 的匾额,抚摸着绣着流民图的牙旗,仍记得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粮米争夺战。

谢渊站在新修的粮仓前,抚摸着刻有 “永镇奸佞” 的石碑。粗糙的石纹硌得手掌生疼,却让他倍感踏实。李正匆匆赶来:“大人,陛下收到七十二州府奏折,恳请将预备仓新规定为永制!”

谢渊望向远方,那里炊烟袅袅,孩童嬉笑。他轻声道:“去回禀陛下,只要大吴还有百姓,这些规矩,就永远不能改。”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粮仓上,“预备仓” 三个大字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清官与万千百姓的生死约定。

卷尾

太史公曰:观谢渊追粮之役,可知社稷之本,在于民心;治国之要,在于吏治。其以铁犀为剑,刺破权贵贪墨之网;以绣旗为号,暗传正义昭彰之音。二十条新规,字字泣血;十万石粮米,粒粒关情。

谢公之智,在于见微知着,因势利导;谢公之勇,在于不畏强权,九死无悔。此役也,非独追还仓粮,更立仓储之典范;非独惩治奸佞,更树清明之吏治。然仓廪之实,需代代守护;民生之重,当刻刻萦心。谢公之精神,如运河之水,奔流不息;谢公之德政,似巍峨高山,屹立千秋。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玄桢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波矮子的开挂人生倚天神雕开局继承仙门,师妹全员女帝诡运蛇妻诸天武侠大穿梭悠闲直播:开局国宝赖上我总裁强势爱:染指,小甜妻!混世矿工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我的竹马是男配一世豪婿叶凡秋沐橙娇妻入怀:恶魔总裁来自阴间神医废材妃灵气复苏,从承包山头开始异世大陆:DNF全职圣骑士娶个村官大小姐闪婚之谈少的甜妻快穿之我真的不是渣侯门福妻神道丹尊
经典收藏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墓园崛起这个三国太可怕了!汉末大混子抽个美女打江山大明虎威军门汉厨擎天者北明不南渡男卑女尊修仙界一瘦解千愁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重生明末,我是反贼张献忠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
最近更新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锦衣血诏穿越之原始之路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衣冠谋冢大唐躺平王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靖康前夜:帝业重光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