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首页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电影世界的雇佣兵天唐锦绣铁甲轰鸣内光荣使命1937宋缔上门女婿叶辰(又名霸婿崛起,上门龙婿)汉厨大魏宫廷明末之生存危机三国之袁家我做主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章 蒙恬大将军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赤胆忠心卫北疆,

长城万里镇豺狼。

奸佞毒计终成恨,

忠魂千古永流芳。

话说这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周平王东迁洛邑,礼崩乐坏,诸侯割据五百余载。春秋之时,齐桓公、晋文公等五霸迭起,争盟称霸;战国之际,秦、齐、楚、燕、赵、魏、韩七雄并立,刀兵不断。直到秦王嬴政亲政,用李斯、王翦之流,遣蒙骜、蒙武之辈,历时十年,扫平六国,一统天下,号始皇帝。这天下初定,北有匈奴犯边,南有百越未服,正是用人之际。这一章我要说的这位,便是大秦的擎天柱石,北御匈奴的铁血将军——蒙恬。

蒙恬出身将门世家,他的祖父蒙骜本是齐国人氏,早年看透齐国朝政混乱,毅然投奔秦国。那蒙骜也是了不起的人物,一生为秦征战三十余载,攻韩取城十余座,伐赵夺地三十余城,击魏拿下二十余城,官至上卿,堪称大秦“拓土先锋”。父亲蒙武更是青出于蓝,当年与王翦大将军联手灭楚,一战斩杀楚将项燕,再一战俘虏楚王负刍,将楚国这片南方大国彻底纳入秦国版图。

蒙恬自小在军营里长大,祖父蒙骜常把他抱在膝头,讲当年攻韩伐赵时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冲锋陷阵;父亲蒙武则亲自教他骑马射箭,三岁识弓,五岁能骑小马,十岁便能舞二十斤重的铁枪。有一回,营中将士比箭,蒙恬才十二岁,却非要下场比试。众将见他年纪小,都笑他“毛孩子不知天高地厚”。蒙恬不恼,取过一张硬弓——那弓是成年将士用的,拉力足有三石,寻常少年根本拉不开。可蒙恬深吸一口气,双臂一较劲,竟将硬弓拉成满月,搭上箭矢,对准百步外的靶心,屏息凝神,只听“嗖”的一声,箭正中靶心红心。众将还没反应过来,他又连射两箭,箭箭中靶,且都在红心之内。蒙骜见状,抚着他的头道:“我蒙家后继有人啊!”

蒙恬不仅学武,还拜大儒伏生为师,通读《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把兵书战策背得滚瓜烂熟,更能举一反三,说出自己的见解。除了兵法,他还研习秦国律法典籍,年纪轻轻便懂“治兵先治吏,治军先治法”的道理。二十岁时,他在咸阳掌管司法文书,有一回,地方上报一桩盗粮案,牵连了数十个百姓,眼看就要定案。蒙恬仔细查阅卷宗,发现其中有个疑点:被盗的粮仓有三重门,门锁完好,却丢了上千石粮食,若真是百姓所为,根本不可能悄无声息地运走这么多粮食。

于是他主动请缨,亲自前往地方复核。到了当地,他不先审人,反倒去粮仓勘察,最后在粮仓后墙的隐蔽处,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洞口,洞口外有车轮碾压的痕迹。顺着痕迹追查,最终揪出了粮仓的守将——原来是守将监守自盗,偷了粮食卖钱,又嫁祸给百姓。真相大白后,百姓们纷纷跪地磕头,感谢蒙恬还他们清白。始皇帝嬴政听闻此事,赞他“有勇有谋,心细如发,可当大任”。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国伐齐,嬴政点了蒙恬为副将,随主将王贲出征。那齐国仗着有山海之险,又与秦国隔得远,素来疏于防备,还以为秦军不会先打自己。蒙恬却看穿了齐国的心思,向王贲建议:“齐人以为我军会从西线进攻,必在西线布防,咱们不如绕到东线,从琅邪一带突袭,打他们个措手不及。”王贲采纳了他的建议,让大军西线佯攻,吸引齐军注意力,自己则与蒙恬率精锐骑兵,星夜兼程,绕到东线。

蒙恬亲率前锋,一路上避开齐军哨所,悄无声息地逼近临淄。到了临淄城外,他见城门紧闭,守军戒备森严,便心生一计——让士兵们在城外四处点火,装作大军围城的样子,自己则带着几百名死士,趁着夜色,从城墙的排水道潜入城中。潜入城中后,蒙恬带人直奔齐国王宫,一路上遇到巡逻的齐军,便用短刀解决,动作迅捷如豹。等他们冲到王宫门口,齐王建还在宫中饮酒作乐,根本不知道秦军已经进城。蒙恬一声令下,士兵们破门而入,齐王建吓得瘫在地上,只得束手就擒。

这一战,秦军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临淄,齐国灭亡。班师回朝后,嬴政大喜,封蒙恬为内史——这内史可不是小官,掌管咸阳及周边地区的军政大权,相当于京畿之地的最高长官。此时的蒙恬,才不过二十五岁,却已是大秦朝堂上炙手可热的年轻将领,满朝文武都知道,这蒙家的虎子,将来必定会有更大的作为。

秦始皇三十二年,燕人卢生奉命入海求仙,回来后献上一本图谶,上面写着“亡秦者胡也”。嬴政一看,这“胡”不就是北方的匈奴吗?顿时龙颜大怒,心想:我刚一统天下,匈奴就敢觊觎我大秦疆土,若不趁早打服他们,将来必成大患!于是当即下旨,拜蒙恬为大将军,率三十万秦军北击匈奴。

蒙恬领命后,不敢怠慢,立刻赶回咸阳城外的军营,点齐兵马。您道这三十万秦军是何等威势?但见:

旌旗招展,红的、黄的、黑的旗帜遮天蔽日,旗面上“秦”字醒目,“蒙”字耀眼;

刀枪如林,长枪的枪尖映着日光,闪着寒芒,大刀的刀刃锋利如霜,吹毛断发;

士兵们个个身披黑色铠甲,头戴铁盔,腰挎长剑,脚蹬皮靴,挺胸抬头,精神抖擞;

骑兵们胯下的战马,都是西北良驹,毛色油亮,喷着响鼻,仿佛也知道要上战场,格外兴奋;

还有那秦弩,一排排架在战车上,弩箭长三尺,箭头涂着毒药,射程能达百步,威力无穷。

蒙恬骑在自己的追风赤兔马上,头戴凤翅金盔,身披鱼鳞银甲,腰系狮蛮宝带,手中一杆虎头金枪重八十斤,枪缨似血,枪尖如冰。他高声喊道:“将士们!匈奴蛮夷,屡犯我边疆,杀我百姓,抢我粮草!今日我等奉天子之命,北击匈奴,定要将他们赶回老家,让他们再也不敢南下牧马!尔等可有信心?”

三十万将士齐声高呼:“愿随将军,杀敌报国!愿随将军,杀敌报国!”

大军一路北行,出上郡,过榆林,进入河套地区。这河套地区,土地肥沃,黄河穿流而过,本是秦国的领土,后来被匈奴占领,成了匈奴南下的跳板。蒙恬知道,匈奴骑兵机动性强,来去如风,若不摸清对方虚实,盲目进攻,必吃大亏。于是他派斥候统领李信(此李信非灭楚时的李信,乃是同名的年轻将领)带五百轻骑,探查匈奴主力动向。

三日后,李信回报:“将军,匈奴头曼单于率十万骑兵,屯于河南地东部的阳山之下,粮草囤于山后五里处的山谷中,守军不多。”蒙恬听罢,立刻召来众将议事,他指着地图道:“匈奴虽勇,却有一弊——粮草不足,全靠劫掠为生,如今他们的粮草囤在山后,正是他们的软肋。我等可分三路:一路由副将王贲(王翦之子,亦是将门之后)率五万步兵,携带火种,偷袭其粮草,烧了他们的补给;一路由校尉赵佗率五万骑兵,绕至阳山北侧,切断匈奴的退路;我自率二十万大军,在阳山南侧列阵,正面迎敌。待王贲烧了粮草,匈奴军必乱,到时候咱们三路夹击,定能一举破敌!”众将领命,各自领兵而去。

次日拂晓,天刚蒙蒙亮,蒙恬便率中军在阳山南侧列下“雁行阵”——弩手在前,排成三队,每队五千人,;刀盾手居中,手持铁盾和环首刀,组成坚不可摧的防线;骑兵在两翼,随时准备冲锋。匈奴那边,头曼单于听闻秦军列阵,便带着手下将领登上山头查看。见秦军阵形严整,军容鼎盛,头曼心中暗惊,却也不甘示弱,对身边的将领道:“秦军虽多,却是步兵居多,咱们的骑兵天下无敌,今日定要让他们尝尝咱们匈奴铁骑的厉害!”说罢,他下令:“全军出击,冲垮秦军阵形!”

只见匈奴骑兵如黑云般压来,马蹄声震得地动山摇,尘土飞扬,遮天蔽日。蒙恬立于阵前,手持令旗,眼神锐利如鹰,死死盯着逼近的匈奴骑兵。待匈奴骑兵进入秦弩射程,蒙恬大喝一声:“弩手,放!”霎时间,数千张强弩齐发,箭矢如暴雨般飞向匈奴骑兵。前排的匈奴骑兵纷纷中箭落马,有的被射中胸口,当场毙命;有的被射中马匹,马匹受惊,乱蹦乱跳,把背上的士兵甩下来,又被后面的骑兵踩成肉泥。

头曼单于见状,咬牙道:“继续冲!只要冲过去,秦军就完了!”剩下的匈奴骑兵继续冲锋,眼看就要到秦军阵前。蒙恬又喝:“刀盾手,举盾!长枪兵,刺!”秦军刀盾手立刻举起铁盾,形成一道坚墙;长枪兵则从盾缝中挺枪刺出,长枪如林,直刺匈奴骑兵的马腹和腿部。匈奴骑兵冲不进去,反而被长枪挑落马下,死伤无数。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浓烟——王贲已经烧了匈奴的粮草!头曼单于回头一看,见山后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顿时心慌意乱。他知道,没了粮草,大军撑不了几天,再打下去也是必败无疑。蒙恬抓住这个时机,令旗一挥:“两翼骑兵,出击!”两翼的秦军骑兵接到命令,如两把锋利的尖刀,从左右两侧杀入匈奴阵中。赵佗也率骑兵从北侧杀来,三路骑兵夹击,匈奴军顿时大乱。

蒙恬一马当先,手持虎头金枪,杀入敌阵。那金枪在他手中,时而如蛟龙出海,直刺敌将咽喉;时而如猛虎下山,横扫敌兵胸膛。有个匈奴大将,身高八尺,手持狼牙棒,拍马冲来,大喝:“蒙恬休走!爷爷来会会你!”蒙恬不慌不忙,侧身避开狼牙棒,手中金枪一挺,快如闪电,正中那大将的咽喉。那大将惨叫一声,鲜血喷了蒙恬一身,跌下马去。

秦军将士见主帅英勇,士气大振,喊杀声震天动地。匈奴兵见粮草被烧,退路被断,主帅又被杀,哪里还有斗志,纷纷丢盔弃甲,四散溃逃。蒙恬率大军追击,一直追到阴山脚下,斩首三万余级,俘虏匈奴王子三人,夺得牛羊数十万头,还收复了整个河南地。头曼单于带着残兵,一路北逃,逃到漠北才敢停下,从此再也不敢南下。

这一战,蒙恬不仅收复了失地,还打出了大秦的国威,让北方的少数民族都知道,大秦有位蒙大将军,打仗十分厉害!班师回朝后,嬴政封蒙恬为“忠信侯”,还把九原郡交给蒙恬管辖,让他负责北方的边防建设。

蒙恬接管九原郡后,第一件事就是上书始皇帝,请求修筑长城。他在奏折中写道:“匈奴虽退,然其贼心未死,若不筑城防御,日后必卷土重来。臣愿率军民,连接秦、赵、燕三国旧长城,筑成一道万里长城,以固我大秦北疆。”嬴政看了奏折,觉得有理,当即准奏,命蒙恬总领其事,调发民夫五十万,与三十万秦军一同修筑长城。

蒙恬亲自带着工匠和斥候,沿黄河而行,勘察地形。走到贺兰山时,见山势险峻,易守难攻,便决定在此处筑城。可这贺兰山的岩石坚硬如铁,民夫们用錾子凿,用锤子敲,一天也凿不了几尺,不少民夫的手都磨出了血泡,甚至崩裂了伤口。蒙恬召集工匠们商议对策。有个年过六旬的老工匠,姓刘,跟着祖辈修过赵长城,他对蒙恬说:“将军,老奴有个法子,先把石头烧热,再泼上冷水,石头一热一冷,就容易裂开,到时候凿起来就省力多了。”

蒙恬听罢,立刻下令照办。民夫们堆起柴火,围着岩石烧了一夜,柴火堆得比人还高,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次日清晨,蒙恬亲自带着士兵,提着水桶,将冷水泼在烧红的岩石上。只听“咔嚓”“咔嚓”的声响不绝于耳,岩石果然裂开了一道道缝隙。民夫们见状,干劲大增,拿着錾子和锤子,很快就凿出了大片石料。蒙恬还让人把这些石料加工成方形,这样垒起来更加稳固。

这长城的修筑,可不是简单的堆石头,里面有大学问。蒙恬让人用“版筑法”修筑城墙——就是用两块木板夹着泥土,中间填上黄土、砂石和石灰的混合物,然后用夯土锤层层夯实。这样筑成的城墙,坚硬如铁,用刀砍不动。城墙高五丈,宽三丈,上面可以跑马,士兵们可以在上面来回巡逻。每隔三里,筑一座烽燧,烽燧高十丈,上面有士兵值守,一旦发现匈奴来犯,白天就烧狼粪,冒出的烟又黑又直,能飘出几十里;晚上就点火,火光通红,能照出很远,烽燧之间依次传递信息,军情一日之内便可从辽东传到咸阳。

每隔十里,筑一座障城,障城呈方形,周长三里,有四门,里面可以驻兵千人,储存粮草和兵器,作为局部防御的中心。每隔百里,筑一座屯兵堡,屯兵堡比障城大得多,周长十里,里面可以驻兵万人,还有专门的练兵场和粮仓,是区域性的防御重镇。蒙恬还在长城沿线设置了关隘,比如雁门关、居庸关,这些关隘都建在两山之间,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除了长城,蒙恬还主持修建了一条重要的道路——秦直道。这秦直道从九原郡出发,直达咸阳,全长一千八百里,最宽处宽六十步(约合八十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宽、最长的“高速公路”。修直道时,蒙恬让人把路面挖下去三尺,然后铺上一层碎石,再铺上一层黄土,用夯土锤层层夯实,这样的路面,下雨天不积水,马车走在上面又快又稳,骑兵飞驰起来也不会陷进泥里。

有一回,始皇帝派使者去九原郡传达旨意,走的就是秦直道。使者早上从咸阳出发,晚上就到了上郡,第三天一早就到了九原郡,比以前走小路快了整整十天。使者回来后,把秦直道的情况告诉了嬴政,嬴政龙颜大悦,称赞蒙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还赏赐了蒙恬许多金银绸缎。

长城修好后,蒙恬又命人在长城沿线种植榆树。这榆树长得快,枝叶茂密,既能阻挡匈奴骑兵的冲击,又能为士兵和民夫提供阴凉,还能作为薪柴使用。当地的百姓见榆树成林,长城坚固,再也不怕匈奴劫掠,都感念蒙恬的好处,编了一首歌谣传唱:“蒙将军,筑长城,挡匈奴,保太平;种榆树,固边疆,民安乐,国富强。”

蒙恬在北方守边十余年,匈奴始终不敢南下,北疆一片太平。他的弟弟蒙毅也在朝中做官,官至上卿,深受嬴政信任,蒙氏兄弟一内一外,权倾朝野,成为大秦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可谁也没想到,一场灭顶之灾,正在悄然逼近。

秦始皇三十七年,嬴政东巡,一来是为了震慑地方,二来也想找找长生不老药。随行的有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还有少子胡亥。

没想到,东巡到沙丘时,嬴政突然病重,卧床不起,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便召赵高到床前,让赵高拟诏,命长子扶苏速回咸阳,主持丧事,继承皇位。赵高不敢怠慢,赶紧写下诏书,盖上嬴政的玉玺,可还没来得及派人送出去,嬴政就驾崩了。

赵高看着嬴政的尸体,心里打起了算盘。他做过胡亥的老师,教胡亥读书写字,两人关系十分密切。赵高心想:若是扶苏继位,扶苏一向正直,又与蒙恬交好,蒙恬兄弟必定会受到重用,到时候自己恐怕没有好下场;可若是胡亥继位,胡亥昏庸无能,容易控制,自己就能趁机掌权,甚至可以操纵朝政。

于是,赵高找到胡亥,劝他夺取皇位。胡亥起初还不敢,说:“父皇有遗诏,让大哥继位,我怎么能违背父皇的旨意呢?”赵高道:“公子,您想想,‘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后必有悔’。如今天下大权,全在你我和李丞相手中,只要咱们三人联手,就能立您为帝。若是错过了这个机会,等扶苏回来,您别说当皇帝,恐怕连性命都保不住!”胡亥本就有野心,被赵高这么一说,顿时心动,便让赵高去说服李斯。

赵高找到李斯,开门见山地道:“李丞相,始皇帝驾崩,遗诏立扶苏为帝,此事只有你我知道。你想想,扶苏继位后,会继续用你当丞相吗?扶苏与蒙恬亲如兄弟,蒙恬战功赫赫,又是将门之后,威望比你高,功劳比你大,到时候丞相之位,恐怕要归蒙恬了。你现在的富贵荣华,还能保得住吗?”

李斯本是法家人物,一生追求权势,听赵高这么说,心里顿时动摇。他想起自己当年为了上位,不惜害死韩非,如今若是失去丞相之位,几十年的努力就白费了。赵高见李斯犹豫,又趁热打铁道:“若是立胡亥为帝,胡亥仁厚,必会感激你我,你我日后可长久富贵,子子孙孙都能享受荣华。李丞相,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李斯沉吟半晌,最终还是抵不住权势的诱惑,答应了赵高。

两人合谋,篡改了嬴政的遗诏,让胡亥继位,又另拟了一道诏书,赐死扶苏和蒙恬。诏书是这么写的:“扶苏为人子不孝,屡次违背朕的旨意,在外领兵多年,却毫无功绩,其赐剑以自裁!蒙恬为人臣不忠,辅佐扶苏不力,知情不报,其赐死,兵权交予裨将王离!”

诏书拟好后,赵高派使者快马加鞭送到上郡。扶苏接到诏书,一看内容,当场就哭了,他拿着诏书,手都在发抖,对身边的人说:“父皇要我死,我怎能不死?”说着就要拔剑自刎。蒙恬急忙拦住他,道:“公子,此事有疑!始皇帝派我等守边,统领三十万大军,这是天下最重要的重任,怎么会因为一点小事就赐死你我?恐怕是有人篡改旨意,故意陷害咱们。不如先上书申辩,等陛下(此时嬴政已死,但消息被严密封锁)回复后,若是真要我等死,再死不迟!”

扶苏却摇了摇头,道:“父皇的旨意,不可违背。”言罢,他挣脱蒙恬的手,拔剑自刎。蒙恬看着扶苏的尸体,心如刀绞,却也无可奈何。使者见扶苏已死,便要蒙恬交出兵权,自杀谢罪。蒙恬不肯,说:“我蒙氏三代事秦,忠心耿耿,今日之事必有蹊跷,我要亲自回咸阳,向陛下问个明白!”使者不敢强迫他,便把他囚禁在阳周县的大牢里,又派人把兵权交给了王离。

胡亥继位后,本想放了蒙恬,毕竟蒙恬是大秦的功臣,杀了他恐怕会引起将士不满。可赵高却在胡亥面前进谗言,说:“陛下,蒙恬的弟弟蒙毅,当年曾多次在始皇帝面前诋毁您,若不除了蒙氏兄弟,他们必为后患!”胡亥本就昏庸,听赵高这么说,顿时大怒,下令处死蒙毅,又派使者去阳周,赐蒙恬毒酒。

使者到了阳周大牢,宣读了诏书。蒙恬接过毒酒,心中百感交集。他想起自己少年时在军营练箭的日子,想起自己率大军北击匈奴的辉煌,想起自己与将士们修筑长城的艰辛,想起扶苏自刎时的情景,不禁仰天长叹:“我蒙氏三代事秦,忠心耿耿,为大秦拓土千里,固边疆万里,今日却遭此横祸!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

使者催促道:“将军,诏书已下,还请速速饮下,不要让小臣为难。”蒙恬看着北方的方向——那里有他亲手修筑的长城,有他守护了十余年的边疆,有他并肩作战的将士。他又道:“我筑长城万余里,横跨山川,或许是挖断了地脉,这便是我的罪过吧!”言罢,他举起酒杯,将毒酒一饮而尽。

片刻后,毒性发作,蒙恬感到腹中绞痛,呼吸困难,他靠在墙壁上,双眼圆睁,望着北方,仿佛还在守护着他用毕生心血筑起的万里长城。这位为大秦奉献了一生的铁血将军,最终死在了自己效忠的朝廷手中,享年四十六岁。

蒙恬死后,消息传到九原郡,三十万秦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有的将士拔剑砍向山石,发泄心中的悲愤;有的将士跪在地上,朝着阳周的方向磕头,哭喊道:“将军,您死得冤啊!”王离虽然接管了兵权,却根本镇不住这些将士,不少将士甚至想起兵造反,为蒙恬报仇。多亏蒙恬的老部下、副将李信苦苦劝说,才勉强稳住了军心。

蒙恬虽死,他留下的长城和秦直道,却护佑了华夏数百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匈奴再次南下,刘邦率大军亲征,却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城,差点丢了性命。后来,汉朝沿用秦长城,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北伐匈奴。卫青正是沿着秦直道进军,一日一夜奔袭数百里,出其不意地攻占了匈奴的圣地龙城,大败匈奴;霍去病更是利用秦长城作为防御依托,深入漠北,与匈奴主力决战,封狼居胥,扬大汉国威。汉武帝刘彻曾说:“若无蒙恬筑长城、修直道,我大汉岂能轻易破匈奴?蒙将军之功,不可磨灭!”

民间也流传着蒙恬的故事。传说蒙恬在守边时,见士兵们用刀在竹简上写字,又慢又费力,还容易划破手,便想办法改进。他用兔毛做笔杆,用狼毫做笔尖,又用松烟制墨,制成了最早的毛笔。后来,百姓们为了纪念他,便把毛笔称为“蒙恬笔”。。

后世史家对蒙恬的评价,虽有争议,却无不肯定他的功绩。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说:“蒙恬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固轻百姓力矣。”他认为蒙恬修筑长城劳民伤财,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却也承认蒙恬“为秦开地益众,北靡匈奴,据河为塞,因山为固,建榆中”的功绩。东汉班固在《汉书》中则赞道:“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其功不可没也。”宋朝大文豪苏轼也在《蒙恬论》中写道:“蒙恬将三十万众,威振北方,扶苏监其军,而蒙毅侍帷幄为谋臣,虽有大奸贼,敢睥睨其间哉?”他认为若是蒙恬不死,赵高和胡亥根本不敢作乱,秦朝也不会二世而亡。

如今,秦长城的遗迹仍在,在内蒙古、甘肃等地,还能看到连绵起伏的城墙,虽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却依然雄伟壮观。秦直道的轮廓也依稀可见,在陕西旬邑县,还有一段保存完好的秦直道,路面平整,杂草不生,仿佛还在等待着千军万马的奔驰。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中国野史大甩卖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极品大昏君诸天开局长生药宿主她甜入心扉魂断桃花村百鬼夜行斗战魔帝扉页空间异世小邪君错爱首席食妖奇谭午后香茶新书足坛幸运星侯门福妻诸天武侠大穿梭我的竹马是男配神医废材妃娶个村官大小姐离婚后大佬前夫赖上我名柯:毒唯恋爱手册我真是个富二代英雄联盟之最强重生
经典收藏蠢萌娘子:夫君要乖乖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抽个美女打江山华夏鼎世墓园崛起海贼之母巢秩序灭元1399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抗战:龙国无敌军团三国之胜谋天下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男卑女尊修仙界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逍遥小地主明贼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擎天者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
最近更新穿越之原始之路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笔架叉将军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真理铁拳万浪孤舟,沧海一粟唐代秘史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历史中的酒馆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英烈传奇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