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喜欢消山虎的徐梵

首页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逍遥初唐入赘王婿超神大军阀阿兹特克的永生者舌尖上的大宋百炼飞升录唐伯虎现代寻芳记江山权色大明元辅海贼之母巢秩序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喜欢消山虎的徐梵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全文阅读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txt下载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54章 燕云抚治与北疆安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晨雾如酥,轻轻落在幽州城的青石板路上,将昨夜欢庆的痕迹晕成淡湿的印记。王晏之踩着露水,走进城南的 “汉契学堂”—— 这是昨日刚设立的临时学堂,旨在教契丹孩童识汉字、学汉礼,也让汉人孩童了解契丹习俗,化解两族隔阂。此刻,二十余名孩童正围着教书先生,跟着诵读《千字文》,稚嫩的声音在晨雾中回荡,偶尔夹杂着几句契丹语的提问,显得格外鲜活。

“先生,‘天地玄黄’是什么意思?” 一名契丹孩童举着小拳头问道,他的发髻还梳着辽人的样式,却穿着大宋的粗布短衫。教书先生笑着蹲下身,用树枝在地上画着日月星辰:“这是说天地的颜色,就像咱们燕云的晨雾和晚霞,各有各的美。” 王晏之站在窗外,看着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 汉契融合,要从孩童抓起,这才是燕云长治久安的根本。

学堂外,赵德明正带着官吏清点 “安抚物资”。朝廷调拨的五万石粟米、两千匹丝绸已运抵幽州,将按 “每户两石米、一匹布” 的标准,分发给燕云六州的贫困百姓。“王大人,契丹聚居的‘北坊’已登记完毕,共三千户,” 赵德明递过账册,“其中有八百户是归降辽兵的家眷,按政策可额外领取农具一套,优先分配垦荒田。”

王晏之接过账册,翻到 “北坊” 一页,上面详细记录着每户的人口、需求:“要派契丹官吏去发放物资,” 他指着账册上的契丹名字,“让他们用契丹语讲解政策,百姓们更容易接受。另外,物资发放要公开透明,每一笔都要登记在册,防止有人克扣。”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穿透云层,照在幽州城外的垦荒田上。耶律雄带着十名契丹乡兵,正帮着汉人老农播种耐盐禾。他手把手教老农调整播种深度:“李伯,这新种子要浅播,埋太深不容易发芽。” 老农笑着点头,从怀里掏出两个热乎乎的麦饼:“雄娃,尝尝婶子做的饼,累了一早上了。” 耶律雄接过麦饼,掰了一半递给身旁的契丹乡兵,两人相视而笑 —— 曾经的敌对,早已在共同劳作中化为默契。

午间的日头正烈,幽州节度使府外传来马蹄声 —— 朝廷派来的 “燕云安抚使” 范仲淹已抵达。范仲淹身着绯色官服,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百名禁军护卫,刚到府前就翻身下马,与王晏之拱手相见:“王将军辛苦!陛下命我前来交接燕云防务,共创北疆太平。”

府内的交接仪式简洁而庄重。王晏之将《燕云防务图》《粮草账册》《归降兵名册》一一递交给范仲淹,详细汇报:“燕云十六州现有守军八万,其中归降辽兵两万,已整编为‘燕云边军’,驻守榆关、居庸关等要地;粮草储备八十万石,可支撑一年;乡兵五万,分布各州,协助防务与垦荒。” 范仲淹仔细翻阅资料,不时点头:“王将军治理有方,燕云根基已稳,接下来咱们要重点推进‘三事’:兴农、通商、融俗。”

交接完毕,范仲淹与王晏之来到 “燕云互市总坊”。此时的互市坊已扩建至百余个摊位,汉人商贩的丝绸、茶叶、瓷器与契丹商贩的皮毛、草药、马匹整齐摆放,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一名契丹商贩正用皮毛换丝绸,嘴里用生硬的汉话说:“这丝绸,给我妻子做衣裳,好看。” 汉人商贩笑着多送了他一尺布:“以后常来,咱们算老主顾。”

范仲淹指着互市坊中央的 “公平秤”:“要在这里设‘互市监’,由汉契官吏共同任职,解决交易纠纷,规范物价。另外,开通‘燕云 - 汴京商道’,让燕云的特产能运到中原,中原的物资也能更便捷地送到燕云。” 王晏之点头,让人立刻草拟《互市监章程》,明确官吏职责、纠纷处理流程,确保互市公平有序。

黄昏的风渐渐起了,吹得幽州城的 “宋” 字旗猎猎作响。张三带着工匠们,正在修复幽州的 “北城门”—— 这是辽军撤退时烧毁的城门,现在要按大宋 “边城门规制” 重建,门框用槐木,门板包熟铁,门后设 “千斤闸”,既能防御,又显威严。“城门要宽三丈,高五丈,” 张三对工匠们说,“要让百姓们看到,大宋有能力守护燕云的每一寸土地。”

王阿福赶着牛车,载着泗州送来的 “桑苗” 和 “蚕种”,来到幽州城外的 “蚕桑坊”。这是范仲淹提议设立的,专门教百姓种桑养蚕,发展丝绸产业。“阿福,这些桑苗能种多少亩?” 负责蚕桑坊的官吏问道。王阿福跳下车,掀开帆布:“这是李四师傅培育的‘耐旱桑苗’,能种五千亩,蚕种也是新改良的,一年能收三次茧。” 官吏高兴得拍手:“太好了!有了这些,燕云以后也能产丝绸,百姓们又多了条活路。”

深夜的幽州议事厅,灯火通明。范仲淹、王晏之、赵德明、哈桑、李二郎等人围坐在沙盘旁,商议 “燕云五年规划”。“第一年,重点兴农通商,确保百姓温饱;第二年,推广蚕桑、冶铁,发展手工业;第三年,修建‘燕云驿道’,连接各州与汴京;第四年,完善乡兵制度,强化边境防务;第五年,实现汉契完全融合,燕云成为大宋稳固北疆。” 范仲淹指着沙盘,逐一阐述规划,眼中满是对燕云未来的期待。

王晏之补充道:“榆关、居庸关等要地,要修建‘烽火台’,每十里一座,与内地驿道相连,一旦有辽军异动,可在一日内将消息传到汴京。另外,归降的辽兵中,有不少熟悉辽境地形的,可编入‘斥候队’,深入辽境侦查,提前掌握动向。” 哈桑点头:“我愿带领斥候队,确保燕云边境安全,不让辽军有可乘之机。”

天快亮时,晨雾再次笼罩幽州城。范仲淹与王晏之来到城外的 “燕云纪念碑” 前 —— 这是为纪念北伐牺牲的将士而建,碑上刻着阵亡将士的名字,汉人、契丹人皆有。两人整理好衣冠,对着纪念碑深深鞠躬,晨雾中,碑上的名字显得格外庄重。“他们用生命换来了燕云的太平,咱们要守护好这份安宁,” 范仲淹轻声说,“不让他们的血白流。”

晨雾散去,阳光普照,燕云的土地上一片生机勃勃。幽州城内,汉契百姓并肩走在街道上,有的去互市坊交易,有的去垦荒田劳作,有的去学堂读书;榆关城头,燕云边军正在巡逻,归降的辽兵与大宋士兵一起站岗,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居庸关下,驿道修建已开始动工,工匠们、民夫们挥汗如雨,为燕云的未来忙碌着。

王阿福站在蚕桑坊外,看着百姓们种植桑苗,心里满是欣慰。他想起两年前从泗州来燕云时,路上到处是战乱的痕迹,如今却一片太平景象。“李四师傅,等桑苗长大了,我一定请你来看,” 王阿福在心里默念,“燕云的好日子,真的来了。”

这场燕云战后治理,是大宋北疆稳定的关键。它不仅巩固了北伐的胜利成果,更实现了汉契两族的和谐共处,为大宋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在范仲淹、王晏之等人的带领下,在燕云百姓的共同努力下,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正以昂扬的姿态,迎接属于它的太平盛世。

喜欢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极品大昏君纵横都市我的美女总裁让你选召唤兽,你却在选老婆?午后香茶新书龙游天下之龙珊情缘无限武道求索异世大陆:DNF全职圣骑士天神诀爱在东南枝征天战途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圣骑士赵大牛一世豪婿叶凡秋沐橙英雄联盟之最强重生豪门巨星之悍妻养成诡运蛇妻海贼之弹簧果实爹地你老婆又拉仇恨了大明小郎君
经典收藏这个三国太可怕了!我是曹子桓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不宋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逍遥小地主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医品狂妃擎天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嫡妃当宠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蠢萌娘子:夫君要乖乖极道战尊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男卑女尊修仙界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大乾:帝国独裁者我在大明得长生
最近更新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历史中的酒馆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寒门状元路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穿越之原始之路大明辽国公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大唐躺平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岂独无故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喜欢消山虎的徐梵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txt下载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