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图虎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巴图虎 >> 巴图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极品高手从无限游戏开始又名从大明开始召唤最弱?开局恶魔契约天赋拉满混沌天帝诀楚剑秋柳天瑶全集免费阅读我若修仙法力齐天大明风流之铁血兵王花昭叶深重生七零小军嫂最新章节在线阅读最强侠盗混都市林夜全本免费阅读寒门败家子王渊李诗涵
巴图虎 青灯轻剑斩黄泉 - 巴图虎全文阅读 - 巴图虎txt下载 - 巴图虎最新章节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

第1020章 中都命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1020 章:中都命将(至元四十六年夏萧虎命那拉珠尔率虎卫赴岭北恩威并施处置)(至元四十六年夏五月二十三?中都枢密院 \/ 虎卫军营 \/ 萧虎府邸 \/ 那拉珠尔府 \/ 中都驿馆)

晨雾尚未散尽,中都枢密院的铜铃已急促响起 —— 这是 “特级急报抵达” 的信号,值守官吏匆忙开启院门,迎回刚从驿路奔来的帖木海。此时枢密院大堂内,萧虎已召集中书省平章政事耶律楚材、行省都指挥使等核心官员,案上摊开的李衡急报还带着驿路的风尘,桑皮纸上 “阿里不哥藏马扣人、勾结合丹部” 的字迹格外醒目。萧虎手指按在 “黑松林藏马” 的标注处,声音沉缓却坚定:“李衡在岭北已撑到极限,阿里不哥敢公然抗命,若不尽快派兵,西草原的宗藩都会看轻朝廷,到时候再收拾就难了。”

耶律楚材手持急报副本,目光扫过 “被扣牧民名单”,眉头紧锁:“阿里不哥不仅抗命,还欺压部民,这正好给了咱们‘师出有名’的由头。不过派兵数量得斟酌 —— 太少镇不住,太多恐激化矛盾,之前定的三百虎卫正好,既能显朝廷威严,又留了安抚的余地。” 行省都指挥使补充道:“末将已查过岭北驿路,从‘中都 - 上都 - 岭北’共设二十个急递铺,每铺备有快马与粮草,援兵五日必能抵达。只是统领人选需谨慎,得找个既懂草原作战,又知宗藩习俗的人,不然到了岭北恐难处置。”

萧虎闻言,起身走到壁前悬挂的 “虎卫将领名录” 前,指尖划过一个个名字 —— 名录上不仅记录将领的战功,还标注着 “熟悉部落”“擅长谈判” 等特质。他停在 “那拉珠尔” 的名字旁,道:“那拉珠尔如何?他是蒙古族人,早年随忽必烈平定阿里不哥之乱,熟悉岭北地形;后来又在岭北行省任过实务官,懂量牧规矩,跟帖木儿等长老也打过交道,既能领兵威慑,又能谈判安抚,正好符合‘恩威并施’的要求。” 耶律楚材点头:“此人我有耳闻,去年合丹部草场纠纷,就是他去调解的,既没动武,又让合丹部服了朝廷规矩,是个合适的人选。”

众人敲定统领人选后,萧虎立刻命吏员草拟 “调兵令”—— 调兵令用枢密院专用的黄麻纸书写,首行钤 “枢密院印”,正文写明 “调虎卫三百,以那拉珠尔为统领,携十日粮草、弓矢及劝降书,五月二十三午时出发,赴岭北李衡驻营,处置阿里不哥抗命事宜,需遵‘先警告、后动手,先安抚、后处置’原则”。吏员书写时,萧虎特意叮嘱:“在‘劝降书’后附‘安抚条款’,若阿里不哥主动交马,可减免三成超限马数量,还能多拨五百石青稞作为‘遵诏奖励’,给他留个体面的台阶。”

调兵令拟好后,萧虎亲自加盖 “萧虎印信”,命人快马送往那拉珠尔府;同时派驿卒赴虎卫军营,通知 “即刻集结三百精锐,午时在城外校场待命”。耶律楚材看着忙碌的吏员,对萧虎道:“咱们还得给李衡发封回函,告知援兵统领与出发时间,让他在岭北做好接应,别等援兵到了还不知情,误了实务。” 萧虎称是,立刻让吏员补写回函,连同调兵令一起交由驿卒传递。大堂内,烛火摇曳,官员们的讨论声、吏员的书写声交织,一场关乎岭北安定的调兵行动,正式启动。

那拉珠尔府内,刚结束晨练的那拉珠尔正身着素色皮袍,在庭院内擦拭当年忽必烈赏赐的弯刀 —— 刀身泛着冷光,刀柄上刻着 “忠勤” 二字,是他多年征战与实务的见证。突然,府吏匆匆进来禀报:“枢密院萧大人派人送调兵令来了,说是有紧急军务。” 那拉珠尔心中一凛,立刻收起弯刀,整理衣冠,快步迎至前厅。

枢密院使者递过调兵令,躬身道:“萧大人命那将军即刻赴枢密院领命,午时率虎卫出发,赴岭北处置阿里不哥抗命事宜。” 那拉珠尔接过调兵令,快速通读 —— 当看到 “恩威并施”“先安抚后处置” 的条款时,他微微点头:“萧大人考虑周全,阿里不哥虽抗命,却也怕朝廷动真格,用安抚拉,用威慑压,才能让他服软。” 他对使者道:“烦请回禀萧大人,那拉珠尔即刻赴院领命,午时必能带兵出发,绝不误事。”

那拉珠尔回房换装 —— 他没有穿华丽的铠甲,而是选了一身 “轻便皮甲”,甲片上刻着简约的虎纹,既显虎卫统领身份,又便于在草原行动;腰间除了弯刀,还挂着 “岭北行省实务令牌”—— 这是他当年任实务官时的信物,帖木儿等长老都认识,到了岭北或许能派上用场。准备妥当后,他叫来副将巴特尔:“你立刻去虎卫军营,挑选三百精锐,要‘能骑善射、懂蒙古语’的,再备十匹快马作为‘传令马’,午时前在城外校场集结完毕。对了,把我之前整理的‘岭北部落图谱’带上,里面记着各部落的关系与习俗,到了岭北能用。”

巴特尔领命而去后,那拉珠尔又让人取来 “劝降书样本”—— 他知道劝降书不能只讲威严,还得有实惠,便在样本上补充 “若阿里不哥在援兵抵达前交马,可允许‘代养马’数量增加五百匹”“部落吏员可参与量牧核验,确保数据公平” 等条款。他对府吏道:“把这些补充条款抄录下来,一会儿到了枢密院,跟萧大人商议后加进正式劝降书里,这样阿里不哥更可能接受。” 府吏点头,立刻提笔抄写,墨汁在纸上晕开,每一条条款都透着 “威慑与安抚并重” 的考量。

辰时过半,那拉珠尔骑马赴枢密院 —— 马是他精心挑选的 “铁青马”,耐力好,速度快,马背上除了行李,还挂着一个 “草原草药包”,里面装着治疗外伤与风寒的草药,他知道岭北天气多变,援兵路上或许能用得上。行至枢密院外,萧虎已在门口等候,见那拉珠尔来,上前道:“那将军来得正好,咱们进去细说岭北的局势,还有‘恩威并施’的具体处置办法。” 那拉珠尔躬身应道:“全凭萧大人吩咐,那拉珠尔定不辱使命。” 两人并肩走进枢密院,阳光透过院门洒在他们身上,一场注定影响岭北安定的受命,即将在大堂内完成。

中都虎卫军营内,号角声震天 —— 这是 “紧急集结” 的信号,三百名虎卫精锐正从各营区奔出,身着统一的玄色皮甲,甲片上钉着铜制虎纹,手持长矛与弓箭,腰间佩刀,动作整齐划一,尽显精锐风范。巴特尔站在校场高台上,手持那拉珠尔签发的 “选拔令”,高声喊道:“都听好了!此次赴岭北,要选‘能骑善射、懂蒙古语、知部落规矩’的人,不符合的站到右边,别浪费时间!”

选拔按 “三项标准” 进行:一是 “骑术”,虎卫需在马背上完成 “射箭、劈刀” 动作,落地时马不能失蹄;二是 “语言”,需能说简单的蒙古语,至少能听懂 “警告”“安抚” 等常用词;三是 “实务”,需了解 “量牧基本规矩”,知道 “超限马”“代养马” 的区别。一名年轻虎卫因 “不懂蒙古语” 被淘汰,他不服道:“我射箭准,为啥不能去?” 巴特尔耐心解释:“到了岭北,要跟牧民打交道,不懂蒙古语怎么安抚?等下次学好了再去不迟。” 年轻虎卫虽不甘,却也只能退到一旁。

物资筹备也在紧锣密鼓进行 —— 粮草官正组织士兵搬运 “十日粮草”,每袋青稞都标着 “岭北专用”,颗粒饱满,是特意从西草原驿站调运的,耐储存;武器官则检查弓矢,每张弓都需 “拉满三次不崩弦”,每支箭都要 “箭头锋利、箭杆笔直”;医官带着药童,将 “草原草药包” 分发给各队,包内除了外伤药,还有 “防风寒的姜汤块”,用热水冲泡即可饮用。巴特尔巡查时,特意叮嘱医官:“岭北昼夜温差大,多备些姜汤块,别让兄弟们在路上冻着。”

那拉珠尔抵达军营时,选拔与筹备已近尾声。他走到校场中央,目光扫过列队的虎卫,声音洪亮:“咱们此次赴岭北,不是去打仗,是去处置阿里不哥抗命,推进量牧实务。到了岭北,要记住‘三不’:不无故伤人,不抢掠牧民,不破坏草场;还要记住‘三必’:必遵朝廷规矩,必听李衡大人调度,必护部民安全。谁要是违反,军法处置!” 虎卫们齐声应道:“遵令!” 声音震得校场周围的树叶沙沙作响。

巳时过半,三百虎卫集结完毕,分为十队,每队三十人,由一名队正统领。那拉珠尔翻身上马,手持调兵令,对虎卫们道:“出发!” 队伍浩浩荡荡向城外校场进发 —— 马队行进时步伐整齐,长矛斜指天空,弓箭背在身后,玄色皮甲在阳光下泛着光,引得沿途百姓驻足观看。一名老百姓道:“这是虎卫吧?肯定是去岭北平事的,有他们在,岭北肯定能安定。” 虎卫们听到百姓的议论,腰杆挺得更直,脚步也愈发坚定。

中都城外校场,三百虎卫已列好阵型,那拉珠尔正准备下令出发,萧虎却带着耶律楚材匆匆赶来 —— 他特意推迟了回枢密院的时间,要给那拉珠尔做最后的嘱托,确保援兵到了岭北能处置妥当。萧虎翻身下马,走到那拉珠尔面前,递过一封密封的 “处置细则”,道:“这是我跟耶律大人刚拟的,里面写了‘恩威并施’的具体办法,你路上仔细看,别到了岭北乱了分寸。”

那拉珠尔接过细则,打开一看 —— 里面分 “威慑”“安抚” 两部分:威慑部分写 “若阿里不哥拒交马,可将虎卫分三队,一队守李衡驻营,一队围黑松林藏马点,一队巡逻主帐周边,断其与外藩联系”;安抚部分写 “若阿里不哥愿谈判,可允许他‘保留五千匹壮马’‘部落吏员参与量牧核验’‘额外拨三百石青稞补贴’”。萧虎指着 “保留五千匹壮马” 的条款道:“这是咱们的底线,不能再让了,不然朝廷威严难存;但三百石青稞可以再加,只要他能遵诏,多给些实惠也无妨。”

耶律楚材也上前叮嘱:“那将军,到了岭北,要多听李衡大人的建议,他在岭北待了许久,熟悉阿里不哥的虚实;还要跟帖木儿等妥协派长老多沟通,他们能帮你稳住部民,别自己单打独斗。另外,劝降时要多提‘部民’,阿里不哥虽抗命,却也怕失去民心,你跟他说‘若再抗命,部民领不到青稞,会怨他’,比说‘朝廷要镇压’更管用。” 那拉珠尔点头:“耶律大人放心,我到了岭北,定先找李大人与帖木儿长老商议,再做处置。”

萧虎又从随从手中拿过 “岭北驿路图”,图上标注了 “每处急递铺的位置、水源地及可能遇到的风险”,他指着 “上都至岭北的戈壁段” 道:“这段路缺水,你要让队伍提前备足水囊,遇到牧民毡房,可多买些奶酒,既能解渴,又能拉近跟草原人的距离。还有,阿里不哥的儿子可能还在去中都的路上,你要是遇到,别跟他冲突,只说‘朝廷派援兵是为了量牧,不是为了镇压’,别让他回去后搬弄是非。”

嘱托完毕,萧虎拍了拍那拉珠尔的肩膀:“岭北的事就交给你了,朝廷等着你的好消息。记住,咱们要的是‘量牧落地、部落安定’,不是‘打败阿里不哥’,能不动武就不动武,能安抚就安抚,这才是‘恩威并施’的根本。” 那拉珠尔躬身道:“请萧大人、耶律大人放心,那拉珠尔定不负朝廷所托,让岭北重归安定。” 午时三刻,那拉珠尔下令:“出发!” 三百虎卫策马扬鞭,向岭北方向疾驰而去,尘土飞扬中,萧虎与耶律楚材站在原地,目送他们远去,直到身影消失在天际。

李衡团队驻营内,驿卒送来中都的回函 —— 函件用枢密院专用的黄麻纸书写,钤着 “枢密院印” 与 “萧虎印信”,墨迹尚新,显然是加急传递而来。李衡迫不及待地拆开回函,当看到 “援兵三百,那拉珠尔统领,五月二十三午时出发,五日内抵营” 的字样时,紧绷多日的神经终于放松,他笑着对王墨道:“太好了!那拉珠尔来,咱们就有底气了。此人我在岭北行省共事过,懂实务,知部落,定能处置好阿里不哥的事。”

王墨接过回函,仔细阅读 “恩威并施” 的处置原则,道:“中都考虑得真周全,既调兵威慑,又给了安抚条款,这样阿里不哥既不敢硬抗,又有台阶下。咱们得赶紧做接应准备,别等援兵到了,还没地方安顿。” 李衡点头,立刻召集团队成员:“张强,你带护卫去‘驻营西侧的开阔地’清理出一片营地,够三百虎卫驻扎,再挖好水源井,备好牧草;王墨,你整理‘阿里不哥抗命的最新实据’,包括他近日仍在藏马的细报,等那拉珠尔到了给他参考;帖木格,你去跟帖木儿长老说援兵的事,让他在主帐内多劝劝阿里不哥,别等援兵到了再后悔。”

张强领命后,立刻带着五十名护卫赴西侧开阔地 —— 他们用铁锹平整地面,清除碎石与杂草,按 “每十人设一帐篷” 的标准划分区域;又在营地中央挖了一口深井,井口用木栏围住,防止马失足掉落;还从牧草堆搬运出足够的牧草,堆放在营地边缘,方便虎卫的马食用。一名护卫道:“大人,咱们要不要设些防御工事?比如挖壕沟?” 张强道:“不用,援兵是来威慑阿里不哥的,不是来打仗的,设太多工事反而显得咱们心虚,简单清理下就行。”

帖木格找到帖木儿长老时,长老正忧心忡忡地看着主帐方向 —— 阿里不哥昨日又让阿古拉去黑松林,想把剩下的马再往深处藏。帖木格递过中都回函的副本,道:“长老您看,中都派援兵来了,统领是那拉珠尔,他跟您打过交道,是个讲道理的人。要是阿里不哥现在主动交马,还能减免三成超限马,多领青稞,不然等援兵到了,可就没这么好的条件了。” 帖木儿长老看完副本,眼睛一亮:“这可真是个好消息!我这就去主帐劝领主,他要是知道有减免条款,肯定会动心。”

五月二十四夜,李衡驻营内灯火通明 —— 文书们在整理实据,护卫们在清理营地,牧民们也自发来帮忙,有的帮着搬运牧草,有的帮着平整地面。李衡站在帐前,望着中都方向,对身旁的王墨道:“等援兵到了,量牧就能推进,部民们也能领到青稞,冬天就不用愁了。” 王墨点头:“是啊,咱们这么久的坚持,终于要看到希望了。” 营帐外,风轻轻吹过,远处传来马的嘶鸣声,一场等待援兵、期盼安定的氛围,在驻营内悄然弥漫。

阿里不哥主帐内,阿古拉匆匆进来禀报:“领主,李衡那边来了不少人,在西侧开阔地清理营地,像是在等什么人;还有,帖木儿长老说,中都派援兵来了,统领是那拉珠尔,带了三百虎卫,已经在路上了!” 阿里不哥手中的奶酒碗 “哐当” 一声摔在地上,酒液浸湿了虎皮垫,他猛地站起身,眼神慌乱:“那拉珠尔?他怎么来了?此人当年随忽必烈打过我,懂草原作战,咱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一名亲信那颜道:“领主,不如咱们现在就把马赶回来,跟李衡谈判,中都不是有‘减免三成超限马’的条款吗?咱们交一万匹,还能留一万三千匹,不算太亏。” 阿里不哥却摇头:“现在交马,部民会觉得我怕了那拉珠尔,以后谁还听我的?阿古拉,你再带一百名骑士去黑松林,把马藏到‘鹰嘴崖’,那里地形更复杂,虎卫肯定找不到!” 阿古拉犹豫道:“领主,那拉珠尔快到了,再藏马怕是来不及了,而且帖木儿长老说,要是咱们再抗命,虎卫会围主帐,到时候咱们连退路都没了。”

阿里不哥瞪着阿古拉:“你敢不听我的命令?快去!要是马丢了,我唯你是问!” 阿古拉只能领命,心中却充满不甘 —— 他知道藏马已没意义,援兵到了肯定能找到,只是不敢违逆阿里不哥。帖木儿长老趁机进言:“领主,那拉珠尔不是来打仗的,是来处置实务的。他当年调解合丹部纠纷,没动一兵一卒,就靠谈判解决了问题。咱们要是主动交马,不仅能减免马数,还能多领青稞,部民们也会感激您,这不是丢面子,是为部落好。”

此时,被扣的巴图父子的家人来主帐求情 —— 老妇人跪在帐外,哭着道:“领主,求您放了巴图父子吧,他们就是想领些青稞,没别的心思。要是援兵到了,看到您扣着人,肯定会怪您抗命,咱们部落就完了!” 帐外的牧民也跟着附和,有的甚至喊:“放了巴图父子!交马领青稞!” 阿里不哥听到帐外的呼声,心中更慌,却仍硬撑:“谁再敢乱喊,就把谁也扣起来!” 可他的声音越来越小,连自己都觉得没底气。

阿古拉去黑松林藏马时,发现不少骑士 “故意放慢速度”,有的甚至说 “藏了也没用,援兵到了还是要交,不如早点交了领青稞”。阿古拉只能呵斥几句,却不敢真的惩罚 —— 他知道骑士们已经动摇,再逼下去可能会哗变。傍晚时分,阿古拉带着骑士返回,对阿里不哥道:“黑松林的马没藏完,骑士们不愿动,而且帖木儿长老说,那拉珠尔明天就能到岭北了。” 阿里不哥瘫坐在虎皮垫上,沉默许久,道:“把巴图父子放了,再让帖木儿长老去跟李衡说,咱们愿意谈判,只是马数得再少交些。” 恐慌之下,阿里不哥终于松口,抗命的决心开始瓦解。

五月二十四午时,那拉珠尔率领的虎卫队伍已行至 “上都至岭北的戈壁段”—— 这里黄沙漫天,几乎看不到草木,只有零星的耐旱灌木点缀其间。那拉珠尔勒住马,取出萧虎给的驿路图,对照着地形道:“前面就是‘饮马泉’,咱们去那里歇息,给马饮水,也让兄弟们吃点东西。” 队伍行至泉边,虎卫们纷纷下马,有的给马饮水,有的取出青稞饼和奶豆腐充饥,医官则给几名受风寒的虎卫冲泡姜汤,热气在戈壁上氤氲开来。

一名队正上前禀报:“统领,刚才看到远处有几匹马来回徘徊,像是阿里不哥的人,要不要派人去看看?” 那拉珠尔摇头:“不用,他们肯定是来探咱们虚实的,咱们按正常速度走,别主动挑事。你让兄弟们把皮甲上的虎纹露出来,让他们看看咱们是虎卫,知道朝廷的援兵到了就行。” 队正领命而去,虎卫们整理皮甲,铜制虎纹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远处的骑士看到后,果然调转马头,快速离去。

歇息时,那拉珠尔拿出 “处置细则”,再次研读 —— 当看到 “允许阿里不哥保留五千匹壮马” 时,他陷入沉思:“五千匹是不是太多了?李衡之前说阿里不哥有两万三千匹,超限一万三千匹,保留五千,只交八千,会不会让其他宗藩觉得朝廷太让步?” 他召来熟悉量牧的参军,问道:“你觉得保留五千匹合适吗?会不会影响朝廷规矩?” 参军道:“统领,岭北的宗藩都看着阿里不哥,要是让步太多,其他部落可能会效仿;但要是不让步,阿里不哥可能硬抗,到时候得动武,反而麻烦。不如等见到李大人,问问他阿里不哥的实际马数,再做调整。” 那拉珠尔点头:“就这么办,到了岭北先跟李大人商议,再定最终的马数。”

队伍继续前行,傍晚时分抵达 “岭北边界的第一急递铺”—— 铺卒早已接到通报,备好快马和热汤。那拉珠尔与铺卒交谈,得知 “阿里不哥已放了巴图父子,还派帖木儿长老去李衡驻营谈判”,他心中一喜:“看来阿里不哥已经慌了,咱们的威慑起作用了。” 他立刻对队正道:“明天咱们放慢行军速度,别让阿里不哥觉得咱们是来打仗的,给他们留些谈判的时间,这样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队伍行至 “北滩牧场边缘”,远远能看到李衡驻营的帐篷。那拉珠尔下令:“队伍放慢速度,列‘松散阵型’,别摆成作战的样子,让李大人看到咱们是来协助实务,不是来镇压的。” 虎卫们调整阵型,长矛斜背,弓箭入鞘,玄色皮甲虽仍显威严,却少了几分肃杀。李衡早已带着团队在营外等候,见那拉珠尔来,快步上前:“那将军一路辛苦,可算把你们盼来了!” 那拉珠尔翻身下马,与李衡握手:“李大人客气了,咱们先入营,细说岭北的情况,再定处置之策。” 援兵的抵达,为岭北的实务推进,带来了关键的力量。

李衡团队驻营内,那拉珠尔与李衡围坐在案前,案上摊开着 “阿里不哥马群分布图”“量牧进度表” 及 “中都处置细则”。那拉珠尔先道:“李大人,我在路上已听说阿里不哥放了巴图父子,还派帖木儿长老来谈判,看来他已经服软了。咱们接下来该如何处置?是先谈判,还是先派兵去黑松林核验马群?”

李衡指着分布图上的 “黑松林藏马点” 道:“那将军,阿里不哥虽有谈判的意思,却仍没把马赶回来,咱们得先派些人去黑松林,不是去抢马,是去‘核验’,让他知道咱们已经掌握了藏马点,别再抱有侥幸。另外,谈判时要坚持‘中都的底线’—— 最少交八千匹超限马,不能再少,不然其他宗藩会觉得朝廷好欺负;但可以多给些青稞补贴,比如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两百石,给他个台阶下。” 那拉珠尔点头:“李大人说得对,既要有底线,又要给实惠,这样才能谈成。我这就派五十名虎卫,跟你的文书一起去黑松林,只核验,不动手,让阿里不哥看看咱们的诚意。”

两人还敲定了 “谈判流程”:第一步,由帖木儿长老作为 “中间人”,传递双方的条件;第二步,那拉珠尔与李衡共同会见阿里不哥,先讲朝廷的政令与安抚条款,再听阿里不哥的诉求;第三步,若达成一致,当场签署 “遵诏协议”,明确交马数量、时间及补贴标准;第四步,虎卫协助文书清点马群,烙上军牧印记,确保实务落地。李衡补充道:“谈判时要多提‘部民’,阿里不哥现在最在意民心,咱们跟他说‘交马后能领青稞,部民会感激他’,比说‘抗命会受惩罚’更管用。”

那拉珠尔还从行李中取出 “岭北部落图谱”,递给李衡:“这是我之前整理的,上面记着阿里不哥部与其他部落的关系,还有帖木儿等长老的背景。咱们可以利用这些关系,让帖木儿长老多帮着说话,同时告知合丹部等外藩‘朝廷已派援兵处置,别插手阿里不哥的事’,断了阿里不哥联合外藩的念想。” 李衡接过图谱,仔细翻看:“这图谱太有用了!合丹部的使者之前来过大帐,咱们正好派驿卒去合丹部,告知援兵抵达的消息,让他们不敢再跟阿里不哥联系。”

协同细节敲定后,那拉珠尔派队正率五十名虎卫赴黑松林核验,同时让帖木格去主帐,邀请阿里不哥 “明日辰时来驻营谈判”;李衡则让王墨整理 “遵诏协议草案”,草案中明确 “交马八千匹,分两批交,第一批五千匹,第二批三千匹”“青稞补贴增加两百石,共七千八百石”“允许部落吏员参与马群核验” 等条款。驻营内,文书们书写协议,虎卫们整理装备,一片忙碌却有序的景象,一场决定岭北量牧走向的谈判,即将在次日展开。

中都枢密院,耶律楚材正与萧虎商议 “岭北后续实务”—— 案上摆放着那拉珠尔出发前送来的 “行程计划”,还有李衡此前发回的 “量牧进度简报”。耶律楚材道:“那拉珠尔已到岭北,接下来就看谈判结果了。咱们得提前考虑‘谈判后的实务推进’,比如青稞补贴的调运、量牧后的马群管理、部落吏员的培训,这些都得跟上,不然量牧落地了也难持久。”

萧虎点头:“我已让行省准备‘五千石青稞’,只要谈判达成,立刻通过驿路运往岭北;马群管理方面,拟在岭北设‘量牧巡检司’,派三名实务官常驻,监督代养马的情况;部落吏员培训也在计划中,准备从汉地调两名懂量牧的吏员,去岭北教部落吏员‘马群登记’‘载畜量核算’等规矩。只是这些都需要经费,得跟户部商议。” 耶律楚材道:“经费的事我去跟户部说,量牧是岭北治理的大事,户部不会不批。咱们还得给那拉珠尔发封函,叮嘱他‘谈判后别立刻撤军’,等马群清点完、补贴发放了再走,不然阿里不哥可能反悔。”

两人还讨论了 “对阿里不哥的后续处置”—— 若阿里不哥遵诏交马,可 “保留他的宗王头衔”,但需 “派一名亲信那颜入质中都”,确保他日后不再抗命;若他仍抗命,则 “暂停岁赐,加强虎卫驻守”,必要时调更多援兵。耶律楚材道:“入质是个好办法,既能约束阿里不哥,又不会太伤他的面子,其他宗藩也不会觉得朝廷太苛刻。” 萧虎称是,立刻命吏员草拟 “入质条款”,准备在那拉珠尔需要时发往岭北。

驿卒此时送来那拉珠尔的 “抵达简报”,写明 “已派虎卫赴黑松林核验马群,邀请阿里不哥明日谈判,李衡团队已准备好协议草案”。萧虎看完,对耶律楚材道:“看来进展顺利,咱们只需静候消息。要是谈判成功,岭北量牧就能推进,其他宗藩也会服朝廷规矩,往后岭北治理就容易多了。” 耶律楚材笑着道:“是啊,这不仅是处置阿里不哥抗命,更是为元代草原治理立个规矩,意义重大。”

两人商议完毕,萧虎命吏员将 “后续实务计划” 整理成 “岭北量牧后续方案”,上报忽必烈;耶律楚材则赴户部,商议青稞调运与经费审批。中都枢密院的吏员们也忙碌起来,有的整理岭北文书,有的联络驿路,有的准备后续的实务安排,一场围绕岭北治理的 “中央协同”,在中都悄然展开,为岭北谈判的成功与量牧的落地,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李衡团队驻营内,那拉珠尔与李衡正分析 “援兵受命的影响”。从中都接报决策,到那拉珠尔领兵赴岭北,短短三日,岭北局势已从 “抗命危机” 转为 “谈判契机”。这场援兵受命行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 “军事调遣”,更是元代中央对草原宗藩 “恩威并施” 治理策略的 “实践落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符合史料记载的 “元廷以精锐镇边疆,以实务安宗藩” 的治理逻辑。

援兵受命的成功,首先完善了 “元代中央对宗藩抗命的响应制度”。此前元廷对宗藩抗命,多缺乏 “标准化流程”,或盲目动武,或一味安抚;而此次行动 —— 从接报议事、统领遴选,到兵力确定、策略制定(恩威并施),再到后续实务规划,形成了 “接报 - 决策 - 调兵 - 处置 - 后续” 的完整流程,被后续宗藩治理广泛借鉴。《元史?军制》中记载的 “宗藩抗命,枢密院需五日内核准调兵,选懂部落实务之将统领,遵‘恩威并施’原则处置”,正是对此次援兵受命流程的制度化总结。

其次,援兵受命强化了 “中央实务官与军事力量的协同机制”。李衡作为中央实务官,负责量牧实务推进;那拉珠尔作为军事统领,负责威慑与谈判支持,两人分工明确却又紧密协同 —— 实务官提供 “抗命实据与部落动态”,军事统领提供 “威慑力量与谈判底气”,这种 “实务 + 军事” 的协同,避免了 “实务官无威慑难推进,军事统领无实务易激化” 的问题,成为元代草原治理的 “经典模式”。《元史?职制》中记载的 “实务官赴草原,需配军事力量协同,实务为主,军事为辅”,正是对这种机制的确认。

援兵受命还 “深化了元代‘恩威并施’的宗藩治理策略”。所谓 “恩”,是允许阿里不哥减免马数、多领青稞、保留宗王头衔;所谓 “威”,是调虎卫威慑、设巡检司监督、派那颜入质,两者结合,既让阿里不哥服了朝廷规矩,又没让他彻底撕破脸,还为其他宗藩树立了 “遵诏有实惠,抗命有代价” 的范例。这种策略的深化,避免了单纯武力镇压带来的 “部落反弹”,也避免了一味安抚带来的 “权威受损”,符合《大元通制》中 “以恩结民心,以威定秩序” 的治理理念。

从历史描点来看,援兵受命还为 “元代虎卫的边疆职能转型” 提供了 “范例”。此前虎卫多用于 “军事镇压”,而此次却用于 “实务支持”—— 既没主动动武,又通过威慑推进了量牧实务,这种 “从镇压到支持” 的转型,让虎卫成为 “中央治理草原的工具”,而非 “镇压部落的武器”,为后续虎卫参与草原调解、实务监督奠定了基础。《元史?兵志》中记载的 “虎卫除镇戍外,可参与边疆实务协同,助实务官推进治理”,正是对此次转型的认可。

最后,援兵受命的历史意义还在于 “为元代草原集权治理铺平了关键一步”。通过援兵受命与后续谈判,元廷不仅实现了 “诸王牧马限额” 的政令落地,还在岭北设巡检司、培训部落吏员、推进马群管理,这些措施逐步将阿里不哥部从 “半独立宗藩” 纳入 “朝廷统一治理体系”,为后续岭北行省的深化、草原驿站的加密、贡赋制度的完善,扫清了障碍,是元代 “草原集权治理” 的重要里程碑。

,那拉珠尔与李衡站在驻营高处,望着岭北的星空,心中清楚:援兵受命只是开始,谈判、清点马群、发放补贴、设巡检司,还有更多实务等着完成。但他们也明白,这场援兵受命行动已为西草原的治理打开了新的局面 —— 朝廷的权威不再是遥远的诏书,而是能及时抵达的援兵、能落地的实务、能带来实惠的规矩,这种力量,终将让草原宗藩真正认同元代的统一治理,为岭北的安定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帐内,文书们仍在忙碌,烛火映着他们的身影,也映着元代草原治理的未来。

《巴图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巴图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们村的阴阳两界开局操作蝙蝠侠魔兽世界之吉尔尼斯王子征天战途诸天开局长生药悠闲直播:开局国宝赖上我错爱首席神道丹尊纵横都市异世小邪君肤浅者名门枭宠:老婆,乖一点神医废材妃娇妻入怀:恶魔总裁来自阴间天绝魔刀神秘复苏之诡闻记快穿之我真的不是渣无限武道求索浓情密爱:鲜妻,你好甜圣骑士赵大牛
经典收藏开局九连跪,你说你是通天代?逍遥小村长白蔹宋泯开局就被赶出豪门最新章节在线阅读拥有日月星辰八零年代:带着系统撩汉搞事业全家偷听我心声后嘎嘎乱杀全民转职:我有亿万神将!率土:这个盟主有亿些小钱我靠系统养活十八个弟弟妹妹军婚甜蜜蜜:俏军嫂在八零赚麻了海岛求生我捡了一只熊猫七日游戏人生金色的探险家手稿宅童话神级融合外挂身高两米,从体坛开始无敌序列游戏,从抽取道具开始我在游戏王里不当人瓦罗兰快还钱混沌天帝诀女主是谁
最近更新穿越古代成了女帝说好的综漫世界,漫威是什么鬼?重生八零:李太太还在立规矩复活后,我被迫当文抄公诗词一万首少女前线:星火燎原领主之吞噬进化亲爱的沈老师,请回头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综穿平凡之旅重生后我靠虐渣爆红了沈大王的人间纪实录火影:我宇智波,选择做老曹鸣潮:从黑海岸开始攻略重生团宠的鲛人是九皇子的心尖宠带着外挂,她在万族战场杀疯了离谱!谁家目标找不到对象就哭啊迟暮玩家网游:开局获得混沌体八零遭恶亲算计,我主打六亲不认
巴图虎 青灯轻剑斩黄泉 - 巴图虎txt下载 - 巴图虎最新章节 - 巴图虎全文阅读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