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林冲覆宋

坐在车里喝酒

首页 >> 水浒之林冲覆宋 >> 水浒之林冲覆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海贼之母巢秩序霓裳铁衣曲神话版三国他比我懂宝可梦大唐第一庄龙血战神抗战之重生周卫国封侯穿越之极限奇兵唐伯虎现代寻芳记
水浒之林冲覆宋 坐在车里喝酒 - 水浒之林冲覆宋全文阅读 - 水浒之林冲覆宋txt下载 - 水浒之林冲覆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41章 皇位之争2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宋徽宗赵佶端坐在宫中,原本闲适的神情在听闻赵恒暴毙的消息后,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凝重。他久居高位,深知皇帝暴毙且储君未立意味着什么,这无疑是一场足以撼动整个大宋根基的风暴。而赵恒蹊跷的死因,更像是隐藏在风暴中心的暗礁,一旦被揭开,宋国朝堂必将掀起惊涛骇浪,天翻地覆。

还没等他来得及深入思索其中的利害关系,宫外便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不多时,便见李邦彦领着一众大臣、皇子以及宗室成员,神色匆匆地来到宫门外。众人的脸上写满了焦虑与急切,很显然,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乱了阵脚。

李邦彦率先踏入殿内,恭敬地行了一礼,满脸忧虑地说道:“太上皇,大事不好了!皇上突然暴毙,储君之位至今悬而未决。朝堂上下乱作一团,皇子们为争皇位各执一词,局面已然失控。恳请太上皇出山,暂掌朝政,以稳定大局啊!”

说罢,身后的大臣们、皇子们以及宗室成员纷纷跪地,齐声附和:“恳请太上皇出山,主持大局!”那声音在空旷的宫殿内回荡,透着一种急切与无奈。

赵佶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暗自叹息。他虽已退位为太上皇,本想远离朝堂纷争,安享晚年,可如今这局面,却容不得他置身事外。他缓缓起身,目光扫过众人,神色凝重地说道:“诸位都起来吧。此乃我大宋的生死存亡之际,朕又怎能坐视不管。只是,这其中的缘由,究竟是何变故,你们可曾知晓?”

李邦彦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下说道:“太上皇,皇上驾崩之事太过突然,至于死因,目前还尚无定论。太医们也只是称皇上身体突然不适,便……只是这朝堂局势紧迫,还望太上皇先稳住局面,再做他图。”

赵佶微微点头,心中明白此刻稳定局势才是当务之急。他深吸一口气,说道:“既然如此,朕便暂且出山,暂掌朝政。但这皇位继承之事,关乎大宋国运,容不得半点马虎。待朕稳定局势后,定要与众位爱卿从长计议,选出一位能担起江山社稷重任的储君。”

众人听闻赵佶答应出山,皆面露欣慰之色,再次跪地谢恩:“太上皇英明,我大宋有救了!”一场因皇帝暴毙引发的朝堂危机,在赵佶的应允下,暂时有了缓和的迹象。

在赵佶重掌朝政之后,凭借着他往日的威望与手段,宋国朝堂的局势总算稍稍缓和了一些。宫廷内外,各项事务逐渐恢复了些许秩序,可储君一事,却如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成为了重中之重。

第二日,早朝的钟声如期响起,大臣们神色各异,怀揣着各自的心思步入朝堂。待众人站定,赵佶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冷峻地扫视着殿下群臣。

果不其然,朝会一开始,储君的议题便被抛出,瞬间打破了短暂的平静。众大臣们迅速分成了三方阵营。

以吏部尚书为首的一派,率先站出来推举大皇子赵煦。吏部尚书恭敬地向赵佶行礼后,高声说道:“太上皇,大皇子赵煦乃嫡长子,自幼饱读诗书,深谙治国理政之道。在朝堂历练多年,对诸多政务皆有独到见解,且为人沉稳,素有贤名。由大皇子继承大统,实乃顺应祖制,民心所向,定能引领我大宋走向繁荣昌盛。”这一派的大臣们纷纷点头称是,言辞之间对大皇子推崇备至。

话音刚落,以礼部侍郎为首的另一派立刻站了出来,力挺三皇子赵训。礼部侍郎上前一步,躬身说道:“太上皇,三皇子赵训才智过人,心怀天下。虽年纪尚轻,但平日里广结贤才,对民生之事尤为关注,曾多次提出利国利民之策。若论才能与抱负,三皇子实乃储君的不二人选,恳请太上皇明察。”此派大臣亦是振振有词,为三皇子的登基据理力争。

而以刑部尚书为首的一方,则推举康王赵构。刑部尚书神色坚定地说道:“太上皇,康王赵构仁厚善良,礼贤下士。且在民间素有威望,深得百姓爱戴。皇上驾崩前,亦有大臣目睹先皇手指康王,似有传位之意。康王实乃天命所归,恳请太上皇将大位传于康王,以安天下民心。”这一方的大臣们同样气势汹汹,毫不退让。

支持大皇子与三皇子的两派大臣,听闻有人竟推举康王赵构,顿时怒目圆睁。吏部尚书气得胡须乱颤,指着支持赵构的刑部尚书等人,大声怒斥道:“荒谬至极!先皇子嗣众多,依照祖制,皇位理应由皇子继承,岂有传于兄弟之理?”

礼部侍郎也随声附和,言辞尖锐地说道:“更何况,先皇驾崩前手指康王,此事太过蹊跷。说不定皇上的死因,就与这康王有着莫大的干系!”他言辞激昂,转头面向赵佶,扑通一声跪地,急切地恳请道:“太上皇,此事关乎皇家尊严与先皇死因,非同小可。恳请太上皇下旨,立刻捉拿康王入狱,彻查真相,还先皇一个公道,也让我大宋朝堂免受奸人蒙蔽!”

这两派大臣纷纷响应,一时间,朝堂之上呼声一片,皆要求将赵构拿下。他们情绪激动,仿佛已经认定赵构就是导致赵恒暴毙的罪魁祸首。

大皇子赵煦和三皇子赵训虽未直接开口,但脸上皆露出一丝得意与期待之色,显然希望借此机会除去赵构这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赵构心中大惊,却强装镇定,噗通一下跪地,一脸悲愤地说道:“父皇明鉴啊!儿臣对皇兄忠心耿耿,自皇兄病重,儿臣日夜侍奉,从未有过二心。如今皇兄驾崩,儿臣悲痛万分,却不想竟遭此污蔑。若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拿入狱,实在是千古奇冤,还望父皇为儿臣做主!”说罢,声泪俱下,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支持赵构的刑部尚书等人赶忙也跪地为他辩解。刑部尚书一脸严肃,言辞铿锵有力:“太上皇,诸位大人稍安勿躁!怎能仅凭无端猜测,便认定康王有罪?想当年,太祖皇帝便是传位给太宗皇帝,此乃兄传弟之先例。我大宋向来尊崇‘皇位有德者居之’,先皇在弥留之际,手指康王,焉知不是认为康王德才兼备,故而有传位于康王之意?此时,我们应秉持公正,详查细究,而不是急于给康王定罪。若只因一些捕风捉影之事,便仓促将康王下狱,恐怕会寒了忠臣之心,也让天下人质疑我大宋朝堂的公正。还望太上皇明察!”

赵佶坐在龙椅之上,看着朝堂上这剑拔弩张的一幕,心中暗暗叹息。他深知此事棘手,若贸然下旨捉拿赵构,万一冤枉了他,恐寒了忠臣之心,也会让朝堂局势更加混乱;但若置之不理,又难以平息支持大皇子和三皇子大臣们的怒火。他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草率行事。在真相未明之前,不可轻易定罪。但为了查明皇上死因,还我大宋一个朗朗乾坤,朕定会派人彻查。在此期间,康王需留在府邸,朕不拘你行动,见客,只别出城,听候传讯便是。”

赵构听闻自己被软禁于府中,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眼中满是惊恐与悲愤。他像是被抽走了浑身力气,踉跄了几步,几近瘫倒。旋即,他声嘶力竭地哭喊起来:“冤枉啊!我何罪之有?为何要如此对我!”

喊罢,他双眼通红,不顾一切地朝着殿中的立柱撞去,那决绝的态势,仿佛唯有一死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周围的侍从们见状,大惊失色,纷纷冲上前去阻拦。几个人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他紧紧抱住,使得他的额头仅仅擦过立柱,留下一道浅浅的红印。

被拦下后的赵构,双腿一软,直接瘫倒在地,继而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地大喊着:“我对皇兄一片赤诚,尽心尽力侍奉,却换来如此猜忌,这天理何在?我赵构到底做错了什么!”他的哭声回荡在大殿之中,显得格外凄凉悲怆,那模样,仿佛真的遭受了天大的冤屈。

众大臣见状,心中纷纷猜测,这康王也许真是被冤枉的。

赵佶见赵构无事,放下了心,劝慰道“老九不必伤心,朕如此决定,也是为了堵百姓之口,还你一个公道,你且在府中休养数日,朕必给你个公道!”

赵构听闻赵佶此言,心中虽满是愤懑与不甘,但也只能强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再次伏地叩首道:“父皇圣明,儿臣明白您的良苦用心。只是这无端的猜忌,实在让儿臣痛心疾首。儿臣愿听从太上皇安排,在府中静候,只求早日能还臣弟清白。”

众大臣看着赵构这般情真意切的模样,心中的疑虑更甚,不少人开始私下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原本坚信赵构有罪的部分大臣,此刻也不禁动摇了几分,暗自思忖难道真的错怪了康王。

赵佶看着朝堂上众人的反应,微微点头,心中也在权衡此事的利弊。他深知,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贸然处置赵构,确实可能引发诸多不良后果,不仅会让朝中局势更加动荡,还可能寒了其他臣子的心。

待众人稍稍安静后,赵佶扫视一圈,缓缓说道:“诸位爱卿,皇上驾崩,死因蹊跷,此事关系重大,关乎我大宋皇室尊严与朝廷安稳。朕定会派公正之人,详查此事,给大家一个交代。在此期间,还望诸位各司其职,莫要因一时纷争,误了国家大事。”

大臣们纷纷躬身领命:“谨遵太上皇旨意。”

随后,赵佶又对大皇子赵煦、三皇子赵训等皇子说道:“你们皆是先皇子嗣,如今国难当头,更应团结一心,辅助朕稳定朝局。切不可因皇位之事,再生事端。”

大皇子赵煦率先应道:“儿臣谨遵祖父教诲,愿为祖父分忧,为大宋尽忠。”

三皇子赵训及其他皇子也纷纷表态,定当以大局为重。

朝会结束后,大臣们和皇子们陆续退下。赵构在侍从的搀扶下,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府邸。一进府门,他便屏退众人,与秦桧在书房密谈起来。

“秦爱卿,如今局势愈发艰难,你可有良策?”赵构满脸忧虑,急切地问道。

秦桧微微皱眉,凑近赵构,压低声音说道:“王爷,依微臣之见,如今局势危急,咱们已没有太多时间周旋。既然他们无端猜忌王爷,王爷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发动兵变!趁着各方还未完全准备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掌控朝堂。只要王爷能登上皇位,届时还有谁能质疑王爷?那些所谓的罪名,也都将不攻自破。”

赵构听后,大惊失色,猛地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脸上满是犹豫之色。“秦爱卿,你这可是大逆不道之谋啊!兵变岂是儿戏,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的下场。且不说太上皇那边防范严密,朝中还有诸多大臣支持其他皇子,咱们贸然行动,胜算能有几何?再者,此举若传出去,必定遭天下人唾弃,本王日后又该如何面对祖宗社稷?”

秦桧却并未退缩,上前一步,目光坚定地说道:“王爷,富贵险中求!如今王爷被软禁,看似危机四伏,但这也是绝佳时机。其他皇子与大臣们料想不到王爷会出此险招。咱们暗中联络军中旧部,许以重利,让他们为王爷效命。只要行动果断,趁其不备,定能一举成功。一旦王爷登上皇位,再施以仁政,安抚百姓,届时天下人也只会歌颂王爷的英明,又怎会在意这一时的手段?”

赵构停下脚步,眉头紧锁,眼中满是挣扎。他深知秦桧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这兵变之事实在太过冒险,稍有差错,自己不仅皇位无望,还将身败名裂。可若不冒险一试,继续被困在这府邸之中,任由他人摆布,等待自己的也不知会是什么结局。

“秦爱卿,此事关系重大,容本王再好好想想。你先下去吧,此事切不可泄露半分。”赵构长叹一口气,缓缓说道。

秦桧见状,也不再逼迫,躬身行礼道:“是,王爷请慎重考虑。微臣告退,王爷若有决定,随时传唤微臣。”说罢,便退出了书房。

赵构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烛火摇曳,映照着他那阴晴不定的脸庞,兵变与否的抉择,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着他的内心,而宋国的命运,似乎也在这一刻,被推向了一个未知的岔路口。

喜欢水浒之林冲覆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水浒之林冲覆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海贼之弹簧果实我真是个富二代万千世界许愿系统神医废材妃天赐福妃天绝魔刀巅峰宝鉴名门婚爱,高冷老公太任性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械医神豪:从继承神医记忆开始一世豪婿叶凡秋沐橙快穿之我真的不是渣灵气复苏,从承包山头开始都市之魔王重生丹崖仙途将明天字嫡一号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皇甫帝国·夫人不好当!
经典收藏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扬帆明海一穿就成绝世高手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女帝穿今不好惹大周九皇子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我欲扬唐大明执刀人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明末求生记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一瘦解千愁我在大明得长生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贞观医仙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
最近更新穿越古代异界争霸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我在北宋教数学大唐躺平王浴血山河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三藏还俗大明辽国公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大楚武信君笔架叉将军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英烈传奇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锦衣血诏
水浒之林冲覆宋 坐在车里喝酒 - 水浒之林冲覆宋txt下载 - 水浒之林冲覆宋最新章节 - 水浒之林冲覆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