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龙台家和

首页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元辅我在大唐做战神大唐之超级商城首辅家的傻儿子少年大将军百炼飞升录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汉世祖我夺舍了隋炀帝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龙台家和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文阅读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txt下载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章 寒夜密探传警讯,侠女倾心助忠良(公元1011-1012年春)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中祥符四年的冬天,比往年来得更凶些。高阳关的城墙上结着一层薄冰,风刮在脸上跟刀子似的,连最耐冻的老兵都得缩着脖子搓手。杨延昭穿着件半旧的紫花布面棉甲,领口袖口都磨出了毛边,却依旧脊背挺得笔直,目光像鹰隼似的扫过关外茫茫雪原——那片白色尽头,就是契丹人的地盘,如今正藏着十五万虎狼之师,还有五万西夏骑兵,像群饿极了的野狼,等着开春就扑过来撕咬大宋的疆土。

“将军,喝碗热汤暖暖身子!”身后传来个清脆的声音,周信捧着个粗瓷碗跑过来,碗沿还冒着白气,“伙房刚熬的羊肉汤,加了点生姜,驱寒!”

杨延昭接过碗,指尖碰到温热的瓷壁,才算找回点暖意。他低头喝了一口,膻气不重,鲜味儿倒足,笑着点头:“不错,比上次那锅掺了太多水的强多了。”

“那可不!”周信挠挠头,脸上冻得通红,“张老板昨天又送了两头羊过来,说给弟兄们补补。还念叨着您呢,说等雪停了,要给您送坛他藏了三年的高粱酒。”

提到张老板,杨延昭心里软了软。那是个五十来岁的汉子,早年在莫州做过粮商,后来搬到高阳关,开了家杂货铺。上次瘟疫的时候,他不仅捐柴火,还带着伙计帮着掩埋尸体,一点不含糊。如今听说辽军要再来,又是捐银子又是送东西,半点没含糊。

“替我谢过张老板,”杨延昭把碗递给周信,又望向关外,“对了,去汴梁和并州的信使,有回信了吗?”

提到这事儿,周信的脸瞬间垮了下来,摇了摇头:“汴梁那边只传回句话,说是陛下知道了,让您‘谨守边境,勿要惊扰’,援军的事儿提都没提。并州那边倒快,杨将军回信说,他已经整备了三万兵马,就等您这边消息,只要辽军一动,他就从侧翼袭扰,就是……”

“就是什么?”杨延昭追问。

“就是并州粮草也紧,杨将军说最多只能支撑两个月,要是咱们这边拖久了,他那边也难。”周信声音低了下去,“还有,探马说西夏那边,这次带队的是李继迁的儿子李德明,那小子比他爹还狠,去年在灵州跟咱们打了一仗,杀了咱们不少弟兄。”

杨延昭沉默了。他早知道赵恒靠不住,可真听到“勿要惊扰”这四个字,心里还是像被冰锥扎了一下。汴梁城里现在怕是还在为那块“天授皇运”的玉璧热闹,赵恒大概觉得,只要天天祭祀上天,契丹人就会自己退走,西夏人就会乖乖臣服。可他忘了,刀剑和粮草,才是守住江山的根本。

“将军,您也别太忧心。”周信见他脸色不好,连忙劝道,“咱们现在城防也加固了,粮草也备了些,弟兄们士气也足,真打起来,未必怕他们!”

“话是这么说,可多一分准备,就多一分胜算。”杨延昭拍了拍周信的肩膀,“你去通知王超,让他再清点一遍武器,特别是弩箭,一定要够数。另外,让斥候再往前探五十里,密切盯着辽军的动向,有任何消息,立刻回报。”

“好嘞!”周信应了一声,捧着碗小跑下去。

杨延昭又站了会儿,风越来越大,吹得他棉甲上的带子“哗哗”响。他正准备下城楼,忽然瞥见远处雪地里有个黑影,像只兔子似的,飞快地朝着城门方向跑过来,后面还跟着几个骑马的辽兵,手里的弯刀在雪光下闪着冷光。

“有情况!”杨延昭立刻拔出腰间的佩剑,朝着城楼下喊道,“弓弩手准备!保护那个黑影!”

城楼下的士兵反应极快,“哗啦”一声,几十张弩箭对准了追来的辽兵。那黑影跑得更快了,眼看就要到城下,却脚下一滑,摔在雪地里。追来的辽兵见状,立刻加速,为首的那个嘴里还喊着契丹话,大概是“抓活的”。

“放箭!”杨延昭一声令下。

弩箭“嗖嗖”射出,几个辽兵来不及躲闪,纷纷中箭落马。剩下的辽兵见势不妙,不敢再追,掉转马头就跑。

杨延昭立刻让人放下吊桥,派了几个士兵去把那个黑影扶上来。等士兵把人带到跟前,杨延昭才发现,那居然是个姑娘,穿着一身黑色的劲装,头发用布包着,脸上沾了不少雪,却掩不住一双亮得惊人的眼睛,只是脸色苍白,嘴唇冻得发紫,显然是跑了很久。

“你是谁?为什么会被辽兵追杀?”杨延昭问道,语气放缓了些——这姑娘看着不过十六七岁,怎么会出现在边境,还被辽兵追?

那姑娘喘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看向杨延昭。她的目光在杨延昭脸上停留了片刻,忽然眼睛一亮,声音还有些发颤:“你……你是杨延昭杨将军?”

“正是。”杨延昭点头,“你认识我?”

“我当然认识!”姑娘激动地抓住杨延昭的胳膊,“我叫慕容雪,我爹是莫州的医官慕容远,去年莫州闹瘟疫,是您带着药品和粮食来救的我们!我爹说,您是大英雄!”

提到慕容远,杨延昭倒有印象。那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医官,上次在莫州,他带着几个徒弟没日没夜地给百姓治病,还研制了预防瘟疫的药方,帮了大忙。没想到他还有个这么大的女儿。

“原来是慕容医官的女儿。”杨延昭松开她的手,“你怎么会在这里?还被辽兵追杀?”

慕容雪这才想起正事,脸色又紧张起来:“将军,我是来给您报信的!我爹前段时间被辽兵抓去了,他们说要我爹给他们的士兵治病,我爹不肯,就偷偷让我跑出来,说辽军现在正在幽州城外练新兵,还造了很多攻城的云梯和冲车,准备正月十五那天,趁着咱们过元宵节放松警惕,突然来攻高阳关!”

“正月十五?”杨延昭心里一沉。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三了,离正月十五只有二十来天,时间这么紧,他们的准备还远远不够。

“没错!”慕容雪用力点头,从怀里掏出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递给杨延昭,“这是我爹偷偷画的辽军大营的分布图,上面标了他们的粮草存放地和攻城武器的位置。我爹说,要是能烧了他们的粮草,就能拖延他们进攻的时间!”

杨延昭接过油纸包,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一张草图,虽然画得简单,却标得很清楚:辽军大营分左中右三营,粮草营在左营后面,离主营有两里地,周围只有五百士兵守卫。攻城武器营在右营,守卫更严些,有一千士兵。

“你爹冒这么大的风险,就是为了给咱们送这张图?”杨延昭心里很是感动。慕容远只是个普通的医官,却有这样的忠肝义胆,比起汴梁城里那些只会拍赵恒马屁的官员,强太多了。

“我爹说,您是百姓的救星,要是高阳关破了,莫州的百姓又要遭殃了。”慕容雪说着,眼圈红了,“将军,您一定要救救我爹!辽兵说,要是我十天之内不回去,就杀了我爹!”

“你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救你爹。”杨延昭郑重地说,“不过现在你不能回去,辽兵已经见过你了,你回去就是送死。你先在军营里住下,等咱们击退了辽军,再想办法救你爹。”

慕容雪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好,我听将军的。不过我会医术,还会点武功,我可以帮着照顾受伤的士兵,也可以帮着侦查,我不会给您添麻烦的!”

杨延昭看着她坚定的眼神,笑了笑:“好,那你就跟着伙房的王大娘先住下,明天我让人教你怎么在军营里做事。”

他让人把慕容雪带去休息,自己则拿着那张草图,快步走向中军帐。周信和王超已经在帐里等着了,看到杨延昭进来,连忙起身。

“将军,您回来了!是不是有什么新消息?”周信问道。

杨延昭把慕容雪带来的消息和那张草图跟他们说了一遍。周信和王超听了,都很是震惊。

“没想到辽军这么快就准备进攻了,还选在正月十五,这是想打咱们个措手不及啊!”王超皱着眉说。

“还有慕容医官,真是好样的!”周信感慨道,“要是咱们大宋多些这样的人,何愁打不过契丹人!”

“现在不是感慨的时候。”杨延昭把草图铺在桌上,“你们看,辽军的粮草营守卫薄弱,要是咱们能派一支精锐,偷偷摸过去,烧了他们的粮草,就能拖延他们的进攻时间,说不定还能让他们军心大乱。”

周信眼睛一亮:“将军,您是想让我带队去?我保证,一定把他们的粮草烧得干干净净!”

“不行,你得守着高阳关。”杨延昭摇头,“我打算亲自带队去。你和王超留在城里,加固城防,训练士兵,要是辽军提前来攻,你们一定要守住,等我回来。”

“将军,您亲自去太危险了!”王超连忙说道,“辽军大营里有十五万兵马,就算粮草营守卫少,可一旦被发现,您就很难脱身了!”

“我知道危险,可现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杨延昭看着他们,“咱们的援军没指望,粮草也只够支撑三个月,要是等辽军带着攻城武器来攻,咱们胜算更小。只有烧了他们的粮草,才能争取时间,说不定还能等到并州的援军。”

他顿了顿,又说:“而且我熟悉辽军的作战方式,也去过幽州附近,比你们更适合带队。你们放心,我会小心的,最多三天,我一定回来。”

周信和王超见他态度坚决,知道劝不动,只能点头同意。

“那将军您一定要多带些精锐,再带上最好的战马,万一遇到危险,也能快点脱身。”周信说。

“还有,带上这个。”王超从怀里掏出个小瓷瓶,递给杨延昭,“这是我家传的迷药,撒在水里或者食物里,能让人昏睡三个时辰,遇到辽兵巡逻,或许能用得上。”

杨延昭接过瓷瓶,点了点头:“好,我都带上。你们俩留在城里,一定要多加小心,特别是正月十五前后,绝不能放松警惕。”

“将军放心!”周信和王超齐声说道。

第二天一早,杨延昭挑选了五百名精锐士兵,都是身经百战、擅长骑马和近战的。他让士兵们都换上契丹人的衣服——这些衣服是上次打退辽军时缴获的,一直存着,没想到现在派上了用场。他自己也换了一身,还在脸上贴了些假胡子,看起来像个契丹的小军官。

慕容雪听说杨延昭要亲自去烧辽军粮草,非要跟着去。

“将军,我去过幽州,熟悉那里的地形,而且我会说几句契丹话,遇到盘问,我能帮上忙!”慕容雪拉着杨延昭的胳膊,不肯松手。

“不行,太危险了。”杨延昭摇头,“你留在城里,帮着照顾受伤的士兵,就是在帮我。”

“我不!”慕容雪眼睛红了,“我爹还在辽军大营里,我想去找他,就算找不到,能帮您烧了粮草,也是在救我爹!将军,您就让我去吧,我不会拖后腿的,我还会武功,能保护自己!”

说着,慕容雪拔出腰间的短剑,耍了几个招式,动作又快又准,看得出来是练过的。

杨延昭犹豫了。慕容雪说的没错,她熟悉地形,还会说契丹话,确实能帮上忙。而且她救父心切,就算自己不让她去,她说不定也会偷偷跟去,那样更危险。

“好吧,你跟我去,但你必须答应我,一切都要听我的,不许擅自行动。”杨延昭终于松口。

“我答应!”慕容雪立刻笑了,眼睛亮得像星星,“将军,您放心,我一定听您的!”

杨延昭让人给慕容雪也换了身契丹女人的衣服,又教了她几句常用的契丹话,比如“我是去探亲的”“路过这里”之类的。一切准备就绪,杨延昭带着五百名士兵和慕容雪,趁着天还没亮,悄悄出了高阳关,朝着幽州方向疾驰而去。

路上的雪很厚,马蹄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好在风大,掩盖了不少动静。他们白天休息,晚上赶路,尽量避开辽兵的巡逻队。慕容雪果然熟悉地形,她带着大家走的都是小路,很少遇到人。

第三天傍晚,他们终于到了幽州城外。远远望去,辽军的大营像一座黑色的城堡,连绵好几里地,营门口有辽兵拿着长矛巡逻,戒备森严。

杨延昭让士兵们在离辽军大营十里地的一片树林里停下,休息片刻,准备晚上行动。

“将军,前面就是辽军的粮草营,离这里只有两里地。”慕容雪指着远处的一个小营寨,对杨延昭说,“我爹说,粮草营的守卫虽然少,但每半个时辰就会巡逻一次,咱们得等巡逻队过去,才能偷偷摸进去。”

杨延昭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望远镜——这望远镜是一个西域商人送的,能看清一里地外的东西,在战场上帮了他不少忙。他透过望远镜,仔细观察着粮草营的情况:粮草营周围有一圈栅栏,上面挂着灯笼,每隔十米就有一个辽兵站在栅栏后面,手里拿着弓箭。营门口有两个辽兵守着,旁边还拴着几匹战马。

“巡逻队来了。”慕容雪低声说。

杨延昭立刻放下望远镜,只见一队辽兵,大概有二十人,举着火把,朝着粮草营的方向走去。等巡逻队走远了,杨延昭对士兵们做了个手势,示意大家跟上。

他们猫着腰,悄悄朝着粮草营靠近。快到栅栏的时候,杨延昭让大家停下,派了两个士兵,悄悄摸过去,解决了栅栏后面的两个辽兵。那两个辽兵甚至没来得及发出声音,就被士兵们捂住嘴,抹了脖子。

杨延昭带着大家,从栅栏的缺口处钻了进去。粮草营里堆满了粮草,都是用麻袋装好的,堆得像小山似的。营里的辽兵大多在帐篷里睡觉,只有几个在外面站岗。

“你们几个,去解决站岗的辽兵,动作轻点。”杨延昭对身边的几个士兵说。

士兵们点了点头,悄悄摸了过去。很快,站岗的辽兵也被解决了。

“慕容雪,你跟我去帐篷里看看,有没有辽兵醒着。”杨延昭对慕容雪说。

慕容雪点了点头,跟着杨延昭走进一个帐篷。帐篷里有五个辽兵,睡得正香,还打着呼噜。杨延昭从怀里掏出王超给的迷药,撒在帐篷里的水壶里,又悄悄退了出来。

“其他帐篷也一样,都撒上迷药,确保他们醒不过来。”杨延昭对士兵们说。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很快,所有帐篷里的辽兵都被迷药放倒了。

“现在,点火!”杨延昭一声令下。

士兵们立刻拿出火把,点燃了堆在粮草旁边的干草。干草很快就烧了起来,火借风势,“呼呼”地往上窜,很快就烧到了粮草袋。

“不好!着火了!”远处传来辽兵的喊叫声。

杨延昭知道,他们的时间不多了,立刻喊道:“撤!快撤!”

大家立刻朝着栅栏的缺口处跑去。就在这时,慕容雪突然停了下来,朝着远处的一个帐篷跑去。

“慕容雪,你干什么?”杨延昭连忙拉住她。

“我爹!我爹可能在那个帐篷里!我要去看看!”慕容雪挣扎着说。

“不行!现在太危险了,辽兵马上就来了!”杨延昭用力拉住她。

“我不管!我一定要救我爹!”慕容雪哭着说,用力推开杨延昭,朝着那个帐篷跑去。

杨延昭没办法,只能跟着她跑过去。他刚跑进帐篷,就看到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被绑在柱子上,正是慕容远。

“爹!”慕容雪扑过去,解开慕容远身上的绳子。

“雪儿,你怎么来了?快走吧,辽兵要来了!”慕容远看到女儿,又惊又喜,连忙说道“爹,我跟杨将军来救您了!”慕容雪手忙脚乱地解着绳子,眼泪还挂在脸上,声音却透着股韧劲,“咱们快跟将军走,再晚就来不及了!”

慕容远这才注意到身后的杨延昭,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挣扎着起身就要行礼:“杨将军!老夫……老夫给您磕头了!”

“慕容医官快别多礼!”杨延昭一把扶住他,“火已经烧起来了,辽兵马上就到,咱们得赶紧走!”

话音刚落,帐篷外就传来了密集的马蹄声和喊杀声——辽军的巡逻队已经发现了火情,正朝着粮草营狂奔而来。杨延昭不敢耽搁,背起慕容远,又拉着慕容雪,朝着栅栏缺口跑去。

营外的士兵们早就等得着急,见他们出来,立刻围了上来。“将军,快上马!”一个士兵牵过杨延昭的战马,语气急促。

杨延昭把慕容远递给身边的士兵,让他抱着慕容远坐在自己身后,又扶着慕容雪上了另一匹战马,翻身跳上自己的马,大喝一声:“撤!”

五百名士兵立刻翻身上马,跟着杨延昭,朝着高阳关的方向疾驰而去。身后的粮草营已经成了一片火海,火光映红了半边天,连雪地里的积雪都被烤得融化了不少。辽兵的喊杀声越来越远,他们总算是暂时摆脱了追兵。

跑了大概一个时辰,杨延昭见后面没有辽兵追来,才让大家放慢速度,在一片背风的山谷里停下休息。

慕容雪跳下马,立刻跑到慕容远身边,扶着他坐下,又拿出水壶,小心翼翼地喂他喝水:“爹,您没事吧?辽兵有没有打您?”

慕容远摇了摇头,喝了口水,才缓过劲来:“爹没事,就是被绑了几天,有点虚弱。雪儿,这次多亏了你和杨将军,不然爹这条老命,早就没了。”

他说着,又看向杨延昭,眼里满是感激:“杨将军,您不仅救了莫州的百姓,还救了老夫的命,老夫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

“慕容医官言重了。”杨延昭坐在石头上,揉了揉发酸的腿,“您冒着生命危险给咱们送情报,才是真正的忠良。咱们都是大宋的子民,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慕容雪看着杨延昭,眼里闪着崇拜的光。刚才在粮草营,杨延昭背着她爹,拉着她跑的时候,她觉得杨延昭的背影特别高大,就像一座山,能挡住所有的风雨。她长这么大,还从没见过这么勇敢、这么正直的男人——莫州的那些富家子弟,要么只会吃喝玩乐,要么就只会仗势欺人,跟杨延昭比起来,差远了。

“将军,您刚才在粮草营,一点都不害怕吗?”慕容雪忍不住问道,“那么多辽兵,万一被抓住了,可就……”

“怕啊,怎么不怕?”杨延昭笑了笑,语气轻松,“我要是死了,谁来守高阳关?谁来保护百姓?可越是害怕,就越要冷静,不然不仅救不了别人,还会把自己和弟兄们的命都搭进去。”

他顿了顿,又说:“不过刚才你倒是挺勇敢的,敢冲进帐篷救你爹。要是换了别的姑娘,早就吓得腿软了。”

被杨延昭这么一夸,慕容雪的脸瞬间红了,低下头,小声说:“我……我就是想救我爹,没想那么多。”

慕容远看在眼里,心里暗暗盘算着。他就这么一个女儿,从小就宝贝得不行,早就想给她找个好人家。杨延昭年轻有为,忠勇正直,还是个大英雄,要是能把女儿托付给他,那真是再好不过了。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还是先回高阳关再说。

休息了半个时辰,大家恢复了些体力,杨延昭又带着大家上路了。这次他们走得更小心,专门挑那些偏僻的小路,避开辽兵的巡逻队。好在慕容远对幽州附近的地形也很熟悉,帮着他们避开了好几个辽兵的哨卡。

第四天中午,他们终于看到了高阳关的城楼。周信和王超早就得到了消息,带着士兵们在城门口等着。看到杨延昭他们回来,周信立刻跑了过去,脸上满是激动:“将军!您可算回来了!我们都快担心死了!”

“让你们担心了。”杨延昭跳下马,笑着说,“幸不辱命,辽军的粮草营已经被咱们烧了,还救回了慕容医官。”

王超也走了过来,看到慕容远,连忙行礼:“慕容医官,您没事吧?真是太好了!”

慕容远连忙回礼:“劳烦王将军挂心,老夫没事,多亏了杨将军和各位弟兄。”

大家说说笑笑地进了城。杨延昭先让人把慕容远送去休息,又安排慕容雪住在之前的住处,才带着周信和王超去了中军帐。

“将军,这次烧了辽军的粮草,他们肯定会推迟进攻时间吧?”周信问道,脸上满是期待。

“应该会。”杨延昭点了点头,“辽军十五万兵马,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粮草,现在粮草被烧,他们要么从契丹本土调粮,要么就只能抢附近的百姓,不管哪种,都需要时间。咱们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加强城防,训练士兵,还能再准备些粮草。”

“那真是太好了!”王超松了口气,“之前我还担心,正月十五辽军来攻,咱们准备不够,现在不用担心了。”

“不过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杨延昭皱了皱眉,“辽圣宗年轻气盛,这次粮草被烧,肯定会很生气,说不定会提前发动进攻,报复咱们。而且西夏的李德明也不是好对付的,他要是知道粮草被烧,说不定会建议辽圣宗速战速决。”

“那咱们该怎么办?”周信问道。

“第一,加强斥候的侦查范围,让他们密切盯着辽军的动向,有任何消息,立刻回报。”杨延昭说,“第二,再加固一遍城防,在城墙外面挖几道壕沟,里面填上尖木,再在城墙上多装些弩箭,准备好滚石和热油,只要辽军来攻,就给他们迎头痛击。第三,让伙房多准备些干粮,再囤积些药品,万一打起仗来,弟兄们有吃的,受伤了也能及时治疗。第四,派人去并州,告诉杨延浦将军,咱们烧了辽军的粮草,让他做好准备,要是辽军来攻高阳关,他就从侧翼袭扰辽军,减轻咱们的压力。”

“好!我们现在就去办!”周信和王超齐声说道,转身就要走。

“等等。”杨延昭叫住他们,“还有一件事,慕容医官刚回来,身体还很虚弱,你们让人多照顾他,给他送些补品,让他好好休养。慕容雪会医术,让她去伤兵营帮忙,照顾受伤的士兵。”

“放心吧将军!”周信和王超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了中军帐。

杨延昭坐在椅子上,揉了揉太阳穴。这几天跑下来,他确实累了,不过心里却很踏实——烧了辽军的粮草,救了慕容远,还为高阳关争取了时间,这趟冒险很值。

他正准备休息一会儿,帐外传来了敲门声。

“进来。”杨延昭说道。

门被推开,慕容雪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和一碟小菜。

“将军,您辛苦了,我给您熬了点小米粥,您趁热喝吧。”慕容雪把托盘放在桌上,小声说道。

杨延昭愣了一下,没想到慕容雪会给他送粥来。他看着慕容雪,只见她脸上带着淡淡的红晕,眼神有些躲闪,显然是有些害羞。

“谢谢你。”杨延昭笑了笑,拿起碗,喝了一口。小米粥熬得很稠,还加了些红枣,甜滋滋的,喝下去很舒服。

“好喝吗?”慕容雪问道,眼里满是期待。

“好喝,比伙房熬的粥好喝多了。”杨延昭点了点头,又喝了一口。

慕容雪听了,脸上的笑容更甜了:“那就好,我还担心您不喜欢呢。我爹说,您这几天跑了那么多路,肯定累坏了,让我给您熬点粥,补补身子。”

“替我谢谢你爹。”杨延昭放下碗,“你爹身体怎么样了?有没有好点?”

“好多了,刚才喝了碗粥,已经睡着了。”慕容雪说,“对了将军,我下午去伤兵营帮忙,看到有几个士兵的伤口发炎了,我已经给他们换了药,还开了些消炎的药方,让伙房给他们熬药。”

“辛苦你了。”杨延昭点了点头,“伤兵营的医生不够,有你帮忙,真是太好了。”

慕容雪看着杨延昭,犹豫了一下,说道:“将军,我有个请求,不知道您能不能答应。”

“你说。”杨延昭看着她。

“我想跟着您学习武功和兵法。”慕容雪鼓起勇气,说道,“我不想只待在伤兵营里,我想跟您一起,保卫高阳关,保护百姓。要是下次再有辽军来攻,我也能上阵杀敌,帮您的忙!”

杨延昭愣了一下,没想到慕容雪会提出这样的请求。他看着慕容雪坚定的眼神,心里有些佩服——这姑娘不仅勇敢,还有这么大的志向,真是难得。

“学习武功和兵法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会很辛苦的。”杨延昭说,“每天要早起练功,还要背兵法,有时候还要跟着士兵们一起训练,你能坚持下来吗?”

“我能!”慕容雪用力点头,“不管多辛苦,我都能坚持下来!只要能帮到您,能保卫大宋,再苦我也不怕!”

“好,那我就教你。”杨延昭笑了笑,“从明天开始,每天早上辰时,你到校场来找我,我教你武功。下午你去伤兵营帮忙,晚上我教你读兵法。不过你要记住,一旦开始,就不能半途而废。”

“我记住了!谢谢将军!”慕容雪激动地说道,眼睛亮得像星星,转身跑出了中军帐。

看着慕容雪欢快的背影,杨延昭忍不住笑了。他觉得,有这么个充满活力的姑娘在军营里,倒也添了些乐趣。

接下来的日子,慕容雪果然每天都按时到校场找杨延昭学习武功。她很有天赋,学东西很快,杨延昭教她的招式,她练几遍就能记住,而且很有力量,一点都不比那些男士兵差。杨延昭看在眼里,心里很是欣慰,教得也更用心了。

晚上,慕容雪就跟着杨延昭读兵法。杨延昭会给她讲《孙子兵法》《吴子兵法》,还会给她讲自己打仗的经历,教她怎么排兵布阵,怎么应对敌人的进攻。慕容雪听得很认真,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会主动提问,杨延昭也会耐心地给她解答。

慕容远看在眼里,心里很是高兴。他能看出来,杨延昭对自己的女儿很用心,而女儿看杨延昭的眼神,也充满了崇拜和爱慕。他觉得,自己的心愿很快就能实现了。

这天晚上,慕容远把慕容雪叫到自己的房间里。

“雪儿,你跟杨将军学习武功和兵法,也有一段时间了。”慕容远坐在椅子上,看着女儿,“你觉得杨将军这个人怎么样?”

慕容雪的脸瞬间红了,低下头,小声说:“爹,您问这个干什么?”

“爹是想知道,你喜不喜欢杨将军。”慕容远笑着说,“杨将军年轻有为,忠勇正直,还是个大英雄,要是你能嫁给她,爹也就放心了。”

“爹!”慕容雪娇嗔道,脸更红了,“我……我还没想那么多呢。”

“傻孩子,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慕容远摸了摸女儿的头,“杨将军是个好男人,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你要是喜欢他,爹就去跟杨将军说,帮你提亲。”

“爹,您别去!”慕容雪连忙说道,“现在正是多事之秋,辽军随时可能来攻,杨将军心里想的都是怎么保卫高阳关,我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给他添麻烦呢?而且……而且我现在还不够优秀,我想等我能真正帮到他的时候,再跟他说。”

慕容远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爹听你的。不过你要记住,遇到喜欢的人,就要勇敢去争取,别错过了。”

慕容雪点了点头,心里却像揣了只小兔子似的,砰砰直跳。她知道,自己早就喜欢上杨延昭了,可她觉得自己现在还配不上他,她要努力变得更优秀,才能站在他的身边,跟他一起保卫高阳关。

就在慕容雪努力学习武功和兵法的时候,汴梁城里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赵恒自从得到那块“天授皇运,大宋永固”的玉璧后,就更加沉迷于祭祀和修建宫殿了。他觉得,上天既然赐予他玉璧,就说明他是天命所归,大宋会永远昌盛。所以,他决定在汴梁城里修建一座“天书殿”,用来供奉那块玉璧,还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感谢上天的恩赐。

消息传出去后,很多大臣都纷纷劝谏赵恒,说现在边境不稳定,百姓们的生活也不富裕,修建天书殿会耗费大量的钱财和人力,不如把这些钱财和人力用在发展国力、加强军备上。

张咏更是多次上书,劝谏赵恒:“陛下,现在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边境的士兵们在寒风中坚守岗位,有的甚至连一件暖和的棉袄都没有。而陛下却要修建天书殿,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这不仅会耗费大量的钱财,还会让百姓们失望,让士兵们寒心啊!”

可赵恒根本听不进去,还把张咏批评了一顿,说他“不懂上天的旨意,不明白朕的苦心”。张咏没办法,只能叹气,心里对大宋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赵恒不仅不听劝谏,还下令让各地官员进献奇珍异宝,用来装饰天书殿。各地官员为了讨好赵恒,纷纷搜刮百姓,弄得民不聊生。有的百姓为了躲避搜刮,甚至背井离乡,逃到了边境。

消息传到高阳关,杨延昭心里很是愤怒。他没想到,赵恒竟然这么昏庸,为了修建一座宫殿,竟然不顾百姓的死活,不顾边境的安危。他真想立刻赶回汴梁,好好劝谏赵恒,可他知道,自己现在不能离开高阳关——辽军随时可能来攻,他要是走了,高阳关就危险了。

“将军,您别生气了。”慕容雪看到杨延昭脸色不好,连忙递给他一杯热茶,“陛下现在听不进劝谏,您就算再生气,也没用。咱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守好高阳关,保护好这里的百姓,不让他们受到辽军的伤害。”

杨延昭接过热茶,喝了一口,心里稍微平静了些。他看着慕容雪,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我现在不能离开高阳关。不管陛下怎么样,我都要守好这里,保护好百姓。”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了脚步声,周信跑了进来,脸上满是焦急:“将军!不好了!探马传来消息,辽军和西夏军已经在幽州集结完毕,准备在正月底的时候,进攻高阳关!”

杨延昭心里一沉,放下茶杯,站了起来:“辽军和西夏军一共有多少人?有没有带攻城武器?”

“探马说,辽军有十五万,西夏军有五万,一共二十万兵马!”周信说,“他们还造了很多攻城的云梯、冲车和投石机,看样子是准备强攻高阳关!”

“二十万兵马……”杨延昭皱紧了眉头,“咱们高阳关只有五万士兵,兵力悬殊太大了。而且并州的援军只有三万,就算杨延浦将军能及时赶来,咱们的兵力也只有八万,还是比他们少很多。”

“那咱们该怎么办?”周信问道,脸上满是担忧,“辽军和西夏军兵力那么多,还有那么多攻城武器,咱们能守住高阳关吗?”

“能!”杨延昭坚定地说,“就算兵力悬殊,咱们也要守住高阳关!这里是大宋的北方门户,要是破了,契丹人和西夏人就会长驱直入,百姓们就会遭殃!咱们就算拼了性命,也要守住这里!”

他顿了顿,又说:“周信,你立刻去清点武器和粮草,看看还有多少弩箭、滚石和热油,粮草还能支撑多久。王超,你去加强城防,在城墙外面多挖几道壕沟,再在城墙上多装些弩箭,准备好滚石和热油。慕容雪,你去伤兵营,让医生们准备好药品和绷带,随时准备治疗受伤的士兵。”

“好!”周信、王超和慕容雪齐声说道,转身离开了中军帐。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斗战魔帝侯门福妻比蒙传奇巅峰宝鉴龙游天下之龙珊情缘成仙离婚后大佬前夫赖上我老子是条龙我的竹马是男配爱在东南枝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我们村的阴阳两界浓情密爱:鲜妻,你好甜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金玉良缘之肖少霸爱战龙归来林北战皇一世豪婿叶凡秋沐橙开局操作蝙蝠侠
经典收藏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我妻上将军纨绔帝业抽个美女打江山一穿就成绝世高手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我是曹子桓北明不南渡三国之胜谋天下医品狂妃明贼一瘦解千愁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嫡妃当宠抗战:龙国无敌军团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
最近更新大周第一婿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高门庶子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靖康前夜:帝业重光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衣冠谋冢云起惊鸿客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铁骑红颜:大秦霸业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明朝的名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寒门状元路唐代秘史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龙台家和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txt下载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新章节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