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首页 >> 白话三国志 >> 白话三国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宋缔明士阿兹特克的永生者首辅家的傻儿子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魏宫廷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大明元辅铁甲轰鸣内他比我懂宝可梦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 白话三国志全文阅读 - 白话三国志txt下载 - 白话三国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5章 司马朗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司马朗,字伯达,是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司马彪序传》记载:司马朗的祖父司马俊,字元异,博学多才,酷爱古代文化,性格豪放豁达,气度非凡。他身高八尺三寸,腰围十围,仪表堂堂,与众不同,乡里族人都非常敬仰他。他官至颍川太守。司马朗的父亲司马防,字建公,性格正直公正,即使在闲暇时,也保持着威严的仪态。他非常喜欢《汉书》中的名臣列传,能背诵其中的数十万字。他年轻时在州郡任职,历任洛阳令、京兆尹,后来因年老转任骑都尉。他淡泊名利,深居简出,闭门自守。他的儿子们虽然已经成年,但如果没有他的命令,不敢随意行动,父子之间严肃庄重。司马防七十一岁时,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去世。他有八个儿子,司马朗是长子,次子就是晋宣帝司马懿。

司马朗九岁时,有人称呼他父亲的字,司马朗说:“不尊重别人父母的人,也不会尊重自己的父母。”对方听了,赶紧向他道歉。十二岁时,司马朗参加经学考试,被任命为童子郎。监考官见他身材高大,怀疑他隐瞒了年龄,于是质问他。司马朗回答说:“我家世代身材高大,我虽然年幼,但没有虚报年龄以求早成的念头,这不是我的志向。”监考官听了,对他刮目相看。

后来,关东地区战乱四起,前冀州刺史李邵住在野王县,靠近山区,他打算搬到温县居住。司马朗对他说:“唇亡齿寒,温县和野王县就像虞国和虢国一样,相互依存。现在离开野王县搬到温县,只是逃避眼前之祸罢了。而且您是当地百姓的希望,如果敌人还没到,您就先搬走,靠近山区的百姓一定会惊慌失措,这会动摇民心,引发祸乱,我为您的郡内百姓感到担忧。”但李邵没有听从他的劝告。结果,靠近山区的百姓果然作乱,纷纷内迁,有的还被贼寇抢劫。

当时,董卓强迫汉献帝迁都长安,他自己则留在洛阳。司马朗的父亲司马防担任治书御史,按照规定应该迁往长安。但当时天下大乱,司马防就派司马朗带着家属回到本县。有人告发司马朗打算逃亡,董卓派人将他抓来,质问他:“你和我的儿子同岁,难道要背叛我吗?”司马朗回答说:“您以高尚的品德,逢此乱世,清除群丑,广举贤士,这正是您虚心纳谏、将兴大治的表现。您的威德已经彰显,功业也已显着,但战乱不断,州郡动荡,百姓流离失所,虽然您在四关设禁,严刑峻法,但仍然无法阻止百姓逃亡,这是我深感忧虑的原因。希望您能借鉴历史,三思而后行,这样您的荣名将与日月同辉,即使是伊尹、周公也无法与您相比。”董卓说:“我也明白这个道理,你的话很有意思。”(按臣松之的看法,司马朗的这番话只是称赞董卓的功德,并没有对他进行劝诫。他也没有为自己辩解,而董卓却说“我也明白这个道理,你的话很有意思”,这似乎有些答非所问。)

司马朗知道董卓必败,担心被留下,于是散尽家财,贿赂董卓身边的人,请求返回家乡。回到温县后,他对乡亲们说:“董卓悖逆不道,是天下人的公敌,这正是忠臣义士奋起反抗的时候。我们郡与京都接壤,洛阳东边有成皋,北边有黄河,如果天下义军不能顺利推进,他们一定会在这里停留。这里将成为四分五裂、战争不断的地方,我们难以安居。不如趁道路还畅通,带着全族人向东迁往黎阳。黎阳有驻军,赵威孙是我们乡里的旧亲,担任监营谒者,统领兵马,足以庇护我们。如果以后局势有变,我们再观望也不迟。”但乡亲们眷恋故土,没有人愿意跟随他,只有同县的赵咨带着家属和司马朗一起前往。几个月后,关东各州郡纷纷起兵,数十万大军集结在荥阳和河内。但各路将领不能统一行动,纵兵抢掠,百姓死伤惨重。很久以后,关东的军队逐渐散去,曹操(太祖)和吕布在濮阳对峙,司马朗才带着家人返回温县。当时正值饥荒,人吃人,司马朗收留抚恤宗族,教导弟弟们,没有因为乱世而放弃学业。

二十二岁时,司马朗被曹操(太祖)征召为司空掾属,随后被任命为成皋县令。因病离职后,他又担任了堂阳县长。司马朗治理地方以宽厚仁爱为主,从不使用鞭打或杖刑,但百姓却从不触犯禁令。在此之前,有些百姓被迁移到都城内居住,后来县里调集他们去造船。这些被迁移的百姓担心自己无法完成任务,于是纷纷私下返回家乡帮助造船,由此可见司马朗深受百姓爱戴。

司马朗后来被调任元城令,又进入朝廷担任丞相主簿。他认为天下动荡不安的局面,是因为秦朝废除了五等爵位制度,导致郡国没有了军事训练和备战的准备。他建议,虽然五等爵位制度目前难以恢复,但可以命令各州郡建立军队,对外抵御四夷,对内威慑不法之徒,这是一个长远的策略。他还主张恢复井田制,认为过去因为百姓已经拥有了世代相传的土地,难以强行剥夺,所以这一制度一直未能实施。现在,经过大乱之后,百姓流离失所,土地无人认领,都成了公田,应该趁此时机恢复井田制。虽然他的建议没有全部实施,但州郡建立军队的主张,正是他的本意。

司马朗被提升为兖州刺史后,他的政绩显着,百姓都称赞他。即使在军旅之中,他仍然穿着朴素的衣服,吃粗糙的食物,以节俭为榜样。他非常喜欢研究人际关系和经典文献。同乡的李觌等人声名显赫,但司马朗常常公开贬低他们。后来李觌等人声名狼藉,当时的人们才佩服司马朗的远见。

钟繇和王粲曾着文说:“不是圣人,不能实现天下太平。”但司马朗认为:“伊尹、颜渊等人虽然不是圣人,但如果让他们几代相传,天下太平是可以实现的。”《魏书》记载:文帝(曹丕)赞同司马朗的观点,命令秘书收录他的文章。孙盛评论说:钟繇的观点是错误的,司马朗的观点也不完全正确。过去“商汤任用伊尹,不仁之人就会远离”。《易经》中说:“颜氏的儿子,大概接近圣人吧!有不好的行为,他立刻就能察觉;察觉后,就不再犯同样的错误。”由此看来,圣人与大贤的行为和原则是一致的,他们的伸展和收缩也是一样的,治理国家、留下美名,道理上没有区别;提升太平的美德,难道要等待几代吗?“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也可以消除残暴和杀戮。”又说:“不踏着前人的足迹,也不能进入内室。”几代的论断,大概就在这里吧!与大贤相比,确实有差距。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司马朗跟随夏侯惇、臧霸等人征讨东吴。到达居巢时,军队中爆发了严重的瘟疫。司马朗亲自巡视,为士兵们提供医药。然而,他也染病去世,享年四十七岁。他临终时留下遗言,要求用布衣和幅巾(一种头巾)入殓,用当时普通的衣服装殓,不要违背他的意愿。州里的百姓都非常怀念他。

《魏书》记载:司马朗临终时对将士们说:“我身为刺史,蒙受国家的厚恩,负责管理万里之地,但还没有建立什么功劳,就遭遇了这场瘟疫。我既不能自救,也辜负了国家的恩情。我死后,希望你们用布衣和幅巾为我装殓,用当时普通的衣服入殓,不要违背我的意愿。”明帝曹叡即位后,封司马朗的儿子司马遗为昌武亭侯,食邑一百户。司马朗的弟弟司马孚又让自己的儿子司马望继承司马朗的后代。司马遗去世后,司马望的儿子司马洪继承了爵位。

《晋诸公赞》记载:司马望,字子初,是司马孚的长子。他才华横溢,很早就声名远扬。咸熙年间(264-265年),他官至司徒,进入晋朝后被封为义阳王,后来升任太尉、大司马。当时司马孚担任太宰,父子二人同时担任上公的职位,这是自中代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司马洪,字孔业,被封为河间王。

当初和司马朗一起迁徙的赵咨,后来官至太常,是当时着名的贤士。赵咨的儿子赵酆,字子仲,担任晋朝的骠骑将军,被封为东平陵公。他们的事迹都记载在《百官名志》中。

喜欢白话三国志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白话三国志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战龙归来林北我的老爹是重生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我的美女总裁诡运蛇妻浓情密爱:鲜妻,你好甜金玉良缘之肖少霸爱女配是重生的成仙战星圣魔欲行都市无上炼体闪婚之谈少的甜妻豪门巨星之悍妻养成谁来治治他最仙遊魔兽世界之吉尔尼斯王子天绝魔刀异世大陆:DNF全职圣骑士重生之我要冲浪
经典收藏大明虎威军门北明不南渡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乾:帝国独裁者袁术天下三国之魏武元勋大明孽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捕快摸鱼指南阿尤布王妃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汉厨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华夏鼎世钢铁陌世海贼之母巢秩序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
最近更新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穿越之原始之路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唐代秘史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英烈传奇水浒之往事随风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冰临谷
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 - 白话三国志txt下载 - 白话三国志最新章节 - 白话三国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