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首页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封侯带着系统混大唐穿越了的学霸一等家丁我夺舍了隋炀帝冠冕唐皇灵剑尊贞观悍婿穿越之极限奇兵大明:家妻上将军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文阅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txt下载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98章 北燕废太子冯崇:一个“失败者”的“另类成功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序幕:带着城池投敌国的太子

公元432年的一个深夜,北燕边境卢龙塞的城墙上,一位身着锦袍的年轻人正望着南方苦笑。他就是北燕废太子冯崇,此刻正做着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大逆不道”的决定——带着整个辽西郡向敌国北魏投降。

“父王,您废我太子位也就罢了,非要逼我到这步田地。”冯崇喃喃自语,随后转身对部下挥手:“开门,迎魏军!”

这一开门,不仅改变了他的命运,更如同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直接导致北燕这个东北小霸王的覆灭。而冯崇自己,则从一国太子变成了敌国的藩王,开启了一段颇为魔幻的后半生。

这个故事要从头说起,就像吃甘蔗要从梢吃起才越来越甜一样,我们得先了解冯崇这个“倒霉太子”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叛国”之路的。

第一幕:太子下岗再就业

场景一:家族企业的权力游戏

话说北燕这个“公司”成立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堪称当时的“创业公司”典范——规模不大,野心不小,在强敌环伺的东北地区勉强维持。冯崇的父亲冯弘原本是北燕开国君主冯跋的弟弟,通过一场不太光彩的政变上位,成为北燕的第二任老板。

冯弘即位后,按照家族企业的传统做法,立长子冯崇为太子,这原本是标准的继承流程,相当于现代企业的“指定接班人”。冯崇的生母是乐浪王氏,有着高丽族血统,这在多民族融合的北燕本来不是问题。但问题出在冯弘的“企业重组”计划上。

当时的北燕内忧外患,外部有强大的北魏虎视眈眈,内部有鲜卑贵族势力需要安抚。冯弘为了讨好鲜卑贵族,决定进行“战略重组”——他要废掉现任“董事长夫人”王氏,改娶后燕皇族慕容氏的女儿。这一招在现代商战剧中常见,就是通过联姻来获取战略资源。

“爸,您这是典型的‘娶了后妈就成后爸’啊!”如果冯崇是现代人,大概会这样吐槽。但在当时,他只能默默接受长乐公的封号,被发配到辽西守边。这一年是太兴元年(431年),冯崇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变成了边疆守将,堪称史上最惨“职位调整”。

冯弘的这波操作,用现代话说是典型的“短期利益驱动型决策”。他以为通过联姻能够巩固统治,却没想到直接逼反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冯崇带着同母弟冯朗、冯邈,上演了一出“辽西三兄弟”的大戏。

更让冯崇寒心的是,新上任的继母慕容皇后还时刻想要迫害他们兄弟几人。这在古代宫廷剧中是标准剧情——后妈总想除掉前妻的儿子,好让自己生的孩子上位。于是,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冯崇做出了那个改变历史的选择。

场景二:史上最轻松的跳槽

冯崇的投降堪称史上最轻松的“跳槽”。他不仅自带团队(辽西郡守军),还附赠了关键资产——卢龙塞。这个位于今天喜峰口的关隘,是连接华北与东北的战略要道,相当于现代的高速公路收费站,谁控制这里,谁就能决定谁能进出东北。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冯崇镇守的辽西郡正好卡在北魏东进的咽喉要道上。如果他誓死抵抗,北魏想要攻占北燕就得付出巨大代价。但现在他主动开门迎客,相当于把整个国家的“防盗门钥匙”交给了敌人。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接到这份“大礼包”时,恐怕笑得合不拢嘴。他立刻封冯崇为辽西王,车骑大将军,还让他掌管幽平二州,待遇堪比一线藩王。这个职位安排很有讲究——让一个北燕降将管理与前祖国接壤的边境地区,既是对他忠诚度的考验,也是一种心理战术。

从被废太子到敌国藩王,冯崇完成了身份的华丽转身。这种“下岗再就业”的成功案例,在五胡十六国时期也不多见。不过,这个新工作可不好干——他马上就要面对与自己的亲爹兵戎相见的尴尬局面。

第二幕:辽西王的尴尬人生

冯崇投降后,面临一个尴尬局面:他现在的工作主要是对抗自己的老家。这就像现代企业中,一个跳槽到竞争对手公司的高管,首要任务就是对付老东家。

北燕皇帝冯弘得知儿子叛变后,气得七窍生烟。这可以理解,毕竟被自己亲儿子背后捅刀子的感觉不好受。他立即派大将封羽围攻冯崇,想要给这个“不孝子”一个教训。

这场“父子局”中,冯弘显然低估了北魏的支持力度。北魏派永昌王拓跋健救援,不仅击退了北燕军队,还顺手夺取了凡城,迁移三千多户人口到幽州。这一仗打得北燕元气大伤,也让其他将领看到了北魏的军事实力。

冯崇或许内心复杂,但表面上必须专业。他稳坐辽西,为北魏经营这块前沿阵地。在他的“协助”下,北燕六郡相继投降北魏,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北燕的统治基础迅速瓦解。

有趣的是,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冯崇是否亲自带兵与北燕军队作战。这可能是因为北魏方面也考虑到他的特殊身份,避免让他陷入“父子相残”的道德困境。这种微妙的安排,显示出当时政治运作中的人情世故。

与许多降将不同,冯崇在北魏的表现堪称“佛系”。他没有积极求战,也没有显露出对故国的过度仇恨,更像是找了个安全的地方“躺平”。

这种态度可能源于他的复杂心理:一方面,他对父亲冯弘有怨恨;另一方面,直接参与灭亡自己的祖国又难免内心矛盾。于是最好的选择就是做个安安静静的藩王,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不主动进攻北燕,不拒绝北魏的命令,不承担太多责任。

历史记载中,冯崇作为辽西王的事迹并不多,这反而说明他的治理相对平稳。在动荡的年代,平淡就是最大的成功。他没有像其他降将那样急于表现,也没有因为身份特殊而惹是生非,这种“佛系”态度反而让他在北魏站稳了脚跟。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冯崇的选择也反映出一个乱世中人的生存智慧。在政权更迭如走马观花的十六国时期,过于积极的表现反而可能引来杀身之祸。保持低调,做好本职工作,才是长久之计。

第三幕:连锁反应——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冯崇的投降就像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北燕政权,开始以加速度走向崩溃。

首先是在军事上,北燕失去了辽西这道天然屏障。卢龙塞这个战略要地的失守,意味着北魏大军可以长驱直入,直接威胁北燕都城和龙(今辽宁朝阳)。这就像现代战争中失去制空权一样,让北燕陷入了全面被动。

更严重的是心理层面的冲击。连太子都投降敌国了,普通将士还有什么理由死战到底?于是乎,北燕境内开始出现“投降潮”。营丘、辽东等六郡相继降魏,北燕的统治区域急剧缩水。

冯弘这个当爹的也是奇葩。在如此危急关头,他不仅没有反思自己的过错,反而做出了更匪夷所思的决定。当北魏要求他送太子冯王仁为人质时,他坚决拒绝,转而投靠高句丽。这一招无异于引狼入室,最终导致他在高句丽被杀的下场。

对北魏来说,冯崇的投降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太武帝拓跋焘一直有统一北方的雄心,但北燕凭借地理优势负隅顽抗。现在冯崇送来“通关文牒”,北魏东进的最大障碍瞬间消失。

从432年到436年,北魏发动了五次大规模征伐,每次都利用辽西作为前进基地。冯崇虽然未必直接参与这些军事行动,但他经营的辽西根据地为魏军提供了重要支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魏在攻灭北燕后,并没有兔死狗烹般地处置冯崇,而是继续让他在辽西担任藩王。这种宽容态度,也为后来其他国家的降将树立了榜样,客观上促进了北魏统一北方的进程。

第四幕:冯氏家族的逆袭——侄女才是真大佬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冯崇不过是个历史小配角。但冯氏家族的命运却在他死后迎来了惊人逆转,这出戏的精彩程度不亚于任何现代家族商战剧。

冯崇的同母弟冯朗投降北魏后生了个女儿,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北魏文明太后冯氏。这位女士可不简单,她实际执掌北魏朝政二十多年,培养出了孝文帝拓跋宏,并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孝文帝汉化改革。

冯太后的崛起堪称古代女性权力的典范。她在丈夫文成帝去世后,临朝听政,扶立献文帝、孝文帝两代皇帝,期间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重大改革,为北魏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更难得的是,她虽然大权在握,但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最后还政于孝文帝,得以善终。

从某种意义上说,冯崇当年的投降,阴差阳错地为冯氏家族找到了一条更广阔的道路。如果他还是北燕太子,最终可能随北燕一起灭亡,而不会有机会让侄女成为北魏的实际统治者。

第五幕:历史的定位与评价

冯崇的故事折射出十六国时期小国的生存困境。北燕作为夹在北魏、高句丽和柔然之间的弱小政权,其灭亡几乎是从开始就注定的。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北燕所处的辽西地区虽然是战略要地,但也意味着四面受敌。在群雄并起的时代,小国想要生存,就必须在外交上保持高度灵活。但冯弘的一系列决策却显示出他在外交上的幼稚。

他先是为了讨好鲜卑贵族而得罪自己的长子,导致冯崇叛变;然后在危急关头又拒绝向北魏妥协,选择投靠更不可靠的高句丽。这一连串的决策失误,加速了北燕的灭亡。

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之道,从来都是如履薄冰。北燕的灭亡告诉我们,在没有实力支撑的情况下,外交上的左右摇摆往往是最危险的选择。

冯崇个人的平凡与其历史影响形成鲜明对比。他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物,更多是被命运推着走。但正是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选择,改变了东北亚的政治格局。

这种个人与历史的错位提醒我们,历史进程往往不由个人意志决定,而是无数偶然因素的交织。冯崇或许只是想找个安全的地方度过余生,却无意中成为推动历史的关键一环。

类似的情况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很多改变历史进程的事件,最初可能只是某个小人物为了自身利益做出的普通选择。这种历史的偶然性,既让人感到无奈,也让人对历史保持敬畏。

冯氏家族的命运转折充满戏剧性。从北燕皇族到北魏臣子,再到实际掌控北魏朝政,这种身份转变在几十年内完成,堪称奇迹。

文明太后的成功,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冯崇当年的“背叛”。她让冯氏家族以另一种方式重回权力巅峰,完成了对北燕的“曲线救国”。

这种家族命运的起伏,不禁让人感叹历史的幽默感:有时候,直接的道路无法到达目的地,反而需要绕一个大圈。冯氏家族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

第六幕:现代启示录

第一课:合适的跳槽时机

当在北燕遭受排挤、生命受到威胁时,他果断选择离开。这提醒我们,当在一个环境中感到发展受限,或者价值观出现严重冲突时,及时转身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第二课:提升自身价值才是硬道理

他跳槽时带去了“嫁妆”——辽西郡和卢龙塞。这相当于现代职场中的“带项目跳槽”,自然能够获得更好的待遇。这说明无论何时,提升自身价值才是硬道理。

第三课:家族企业传承的教训

冯弘、冯崇父子的矛盾,也反映出家族企业传承中的典型问题。冯弘为了短期利益随意更换继承人,导致企业内部出现分裂。这提醒现代家族企业,继承人的培养和选择需要慎重,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做决定。

同时,冯崇的遭遇也说明,在家族企业中,非正式权力结构(如后妈的影响)可能比正式职位更重要。这也是很多家族企业传承失败的原因之一。

第四课:逆境中的生存智慧

冯崇最值得学习的一点,是他在逆境中保持理性的能力。从太子到藩王,这种身份的巨大落差很容易让人心态失衡。但他能够调整心态,在新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种韧性,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中尤其珍贵。职业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如何面对挫折、调整心态,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课题。

尾声:平凡人的不平凡选择

站在历史的角度回望,冯崇可能算不上英雄,也称不上枭雄。他更像是一个在乱世中努力寻求自保的普通人。他的选择出于本能而非深谋远虑,却意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种“小人物撬动大历史”的故事,其实比英雄史诗更接近历史真相。大多数时候,历史不是由几个伟大人物创造的,而是无数普通人在特定环境下做出的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冯崇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被命运抛弃的人,也有可能通过自己的选择重新找到立足之地。有时候,躺平不是放弃,而是在暴风雨中保存自己的智慧。他的经历也提醒我们,历史评价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需要放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理解。

当我们站在平城的遗址上(如果还能找到的话),回望这段历史,冯崇的形象或许不再是单一的悲剧符号。他是一个被命运戏弄的王子,一个在求生本能下做出艰难选择的凡人,一个自身黯淡却意外为家族点燃复兴星火的“引路人”(虽然是被动的)。他的故事,是十六国乱世的一个生动切片,充满了权力斗争的冰冷、人性抉择的无奈,以及历史那令人啼笑皆非的、充满偶然性的神转折。

他像一颗被狂风吹落的种子,自己未能长成参天大树,却在不经意间,为另一棵巨木的诞生提供了土壤。这大概就是冯崇,这位北燕前太子、北魏辽西王,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留下的最独特、也最令人深思的印记——一个“失败者”的“另类成功学”。历史啊,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讲道理,又充满意外的“幽默感”。

仙乡樵主读史至此,有诗咏曰:

失位龙城日月昏,仓皇投魏拜新恩。

辽西王印犹温手,凤阙深宫雪拥门。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诸天武道强人爹地你老婆又拉仇恨了神道丹尊闪婚之谈少的甜妻我的竹马是男配女配是重生的神秘复苏之诡闻记神医御兽后成仙土豪系统海贼之弹簧果实傻妻种田:山里汉子放肆亲鬼眼道长巅峰宝鉴足坛幸运星诡运蛇妻天绝魔刀绝世战祖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扉页空间
经典收藏墓园崛起袁术天下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擎天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大乾:帝国独裁者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史上最囧的穿越:腐女皇妃华夏鼎世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一穿就成绝世高手明贼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明末求生记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医品狂妃男卑女尊修仙界
最近更新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大楚武信君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宋伏魔司真理铁拳冰临谷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唐代秘史大唐躺平王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txt下载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