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首页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不灭龙帝放开我的安妮回归都市之最强王者绝品神医诸天影视从小欢喜乔卫东开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王者再战极品高手混沌天帝诀小说到底讲的是什么前妻攻略傅先生偏要宠我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全文阅读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txt下载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

曼唐金枝记:藏地九叶草的三界缘(下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楔子 年楚秋燥:金叶映燥咳

藏历土羊年的深秋,年楚河的水位落得比往年快,河床裸露着龟裂的土块,风卷着沙粒,打在扎什伦布寺的经幡上,发出“簌簌”的响。曲尼坐在经堂的羊毛毯上,指尖捻着片九叶草的枯叶——叶背的金斑失去了往日的亮泽,像蒙了层薄霜,嚼在嘴里,辛麻感里带着股燥苦,眉头不由得蹙起。

案上的“时轮历”用松烟墨标注着:“本年秋,火运过盛,燥气夹风,培根(水元素)亏虚,隆(风元素)扰肺金,病多兼燥。”这时寺里的小扎巴端着药碗进来,声音带着急:“师傅,村西的拉巴阿妈咳得吐了血,说肺里像有团火在烧!”

曲尼跟着小扎巴去了拉巴的帐篷,老人蜷在羊毛毯上,每咳一声都要扶着胸口,痰少而黏,像冻住的糨糊,帕子上的血丝像碎红玛瑙。“咳了半个月,喝了青稞酒也不管用,连酥油茶都咽不下。”拉巴喘着气说。曲尼摸了摸她的手腕,“肺脉”细弱如快干的溪流;再看舌苔,红而少津,是“肾水亏、肺燥盛”的征兆——《曼唐》的“五行图”里写着“肾水滋肺金”,水亏则金燥,光用温性的九叶草,反而会助燥。

回到经堂,曲尼展开曼唐的“肺金润燥图”:肺经用朱砂红描得细密,旁注藏文“燥者润之,亏者补之”。他盯着图中画的“润肺草”(形似麦冬),又摸了摸药箱里的九叶草根——去年冬至雪藏的根,还带着雪水的凉润。“九叶草温肾水,麦冬润肺金,合曼唐三才之理,燥气自除。”曲尼拿起麦冬,眼里亮了起来。

第一卷 拉巴润肺:金枝麦冬润(冬藏·五行金水·三才养肺)

拉巴阿妈是年楚河畔最会熬酥油茶的老人,年轻时能一次熬十罐茶,奶香飘得半里地外都能闻见,放牧的乡亲们总说“闻着拉巴的茶香,就知道到家了”。可这年深秋,一场燥风过后,她的身子突然垮了——起初只是晨起咳两声,她笑着说“是风灌了肺”,没当回事;后来咳得越来越重,痰从清稀变成黏腻的白块,咳时要扶着帐篷杆才能站稳;最后竟咳出血来,帕子上的血丝像小虫子,看得儿媳心口发紧。茶罐被扔在帐篷角,落了层灰,罐沿的奶渍干成硬块,连最爱的奶渣都咽不下,人瘦得颧骨凸起,眼窝陷成两个小坑,织了一半的羊毛袜也被丢在枕边,再没动过。

“前两年阿爸腰冷,喝曲尼师傅的九叶草药酒就好,怎么阿妈喝了反而咳得更凶?”儿媳背着拉巴往扎什伦布寺走,背上的羊毛毯裹得紧实,怕老人受了风。路上见年楚河的水浅得能看见河底的鹅卵石,风卷着沙粒打在脸上,像小刀子——连河边的红柳都落光了叶子,光秃秃的枝桠在风里抖,只有北坡的九叶草还透着点绿,叶片上的金斑在阳光下像碎金。

曲尼的经堂里,曼唐的“肺金润燥图”正对着铜炉,炉上温着个绘着八吉祥纹的铜罐。罐里的九叶草根是去年冬至雪藏的,根须白净,断面的白浆带着雪水的凉润;旁边泡着的麦冬更讲究,是去年冬末在海拔三千八百米的灌丛采的,当时雪还没化,曲尼跪在雪地里挖了半天,手指冻得通红。那麦冬根像纺锤,半透明的肉里藏着细筋,闻着有股清冽的甘香,嚼在嘴里能生津,比酥油茶还润。

“阿妈不是寒症,是肾水亏了,燥气伤了肺金。”曲尼给拉巴倒了杯温好的药酒,琥珀色的酒液里飘着麦冬细筋,没有之前治寒痹的药酒烈,反而带着润意。“九叶草温肾,是‘地才补精’,能让肾水往上润;麦冬润肺,是‘人才养气’,能接住肾水的润力,这是曼唐‘金水相生’的理,就像草原要靠雪山融水养,肺要靠肾水养。”他特意取了块去年秋酿的油菜花蜜,稠得能拉出丝,按一钱蜜配一斤酒的比例加进罐里——蜂蜜能润燥,还能中和麦冬的微苦,让老人喝着不皱眉。

除了内服,曲尼还教儿媳做“金叶麦冬敷”:把晒干的九叶草叶和麦冬用新酥油炒至微黄(酥油要选当年的,不燥不腻,炒时用小火,怕糊了影响药性),捣成细粉,用热青稞酒调成糊状,敷在拉巴胸口,再用晒暖的羊毛毯裹住。“外敷能让药性直接透进肺经,和内服的药酒里外合应,像曼唐里画的‘双管齐下’,比单用一种法子见效快。”

拉巴用了三天,夜里咳的次数少了,能断断续续睡两个时辰;七天后,痰里的血丝没了,黏痰也变稀了,能喝小半碗酥油茶;到了藏历十月,竟能坐在帐篷前的玛尼堆旁晒太阳,偶尔轻咳两声,还能帮儿媳剥奶渣,手指灵活得不像病过的人。“这药酒加了麦冬和蜜,喝着润,敷着暖,肺里的‘火’像被年楚河的水浇灭了!”拉巴摸着胸口笑。

曲尼把方子记在桦树皮卷上,用朱砂画了水和金的符号:“秋燥伤肺、肾水亏虚者,九叶草冬藏根(雪浸月余)配麦冬(冬采高海拔灌丛),加油菜花蜜浸青稞酒,内服每日两次,外敷每日一换。肾水滋肺金,三才养肺,燥除咳止。”后来儿媳给曲尼送新熬的酥油茶,茶里掺了点磨细的九叶草末,甘润里带点辛香:“师傅懂曼唐的理,才懂阿妈的病。”曲尼摸着茶罐笑:“不是我懂,是年楚河的草木懂——九叶草知补肾,麦冬知润肺,顺天调方,才成了这机缘。”

第二卷 卓玛祛湿:金枝茯苓清(夏长·五运六气·土克水)

藏历次年的六月,年楚河流域的梅雨比往年久,雨一下就是半个月,草原被泡得软软的,踩在上面能陷进半只脚。河岸边的卓玛是个织藏毯的好手,她织的毯子上,雪山的纹路像覆着真雪,草原的底色透着青草香,连寺里的喇嘛都来订,说她的毯子“沾着雪山草原的灵气”。可这年入梅后,她的右膝突然肿了起来——起初只是走路发沉,像绑了块湿羊毛,她以为是织毯坐久了,照样每天织三个时辰;后来肿得像灌满水的皮囊,皮肤又红又热,按下去能留指印,半天消不了,连弯腿都疼;最后梭子都握不住,掉在藏毯上勾乱了刚织的雪山纹,堆在帐篷角的藏毯还沾了潮气,长了绿莹莹的霉斑,看得卓玛心口发堵。

“我给她敷了松脂膏,又喝了去年治腿寒的九叶草药酒,结果膝盖更肿,还痒得厉害,夜里她总挠,把皮肤都挠破了。”丈夫顿珠用羊毛蘸清水给卓玛擦膝盖,动作轻得像怕碰碎瓷器。他们听说曲尼能治疑难痹痛,就赶着牦牛往扎什伦布寺走——路上的草原积满了水,牦牛的蹄子陷在泥里,每走一步都要甩半天,泥水溅得满身都是,梅雨的湿气裹在身上像穿了湿藏袍,卓玛坐在牦牛背上,每晃一下膝盖就疼得钻心。

曲尼的经堂里,“时轮历”上写着:“本年梅雨季,土运过盛,培根(土元素)湿夹热,隆(风元素)动,痹痛多湿热。”他展开曼唐的“土克水图”,脾经用赭石色描得粗实,像扎在土里的根,旁注“湿者燥之,热者清之”。曲尼摸了摸卓玛的膝盖,红热肿痛,按下去卓玛疼得直吸气,再诊“水脉”,脉息滑数如涨水的溪流,急促而浑浊。“你这是‘培根湿过盛,夹热扰隆’,湿邪困在关节里,热邪在里面‘烧’,光用温性的九叶草,等于给火添柴。”

“得给九叶草找个‘清热祛湿’的帮手。”曲尼从药架上取下块茯苓,是去年秋末在松树林挖的,当时跟着老牧民扎西学认茯苓——松树下有裂纹、长青苔的地方,底下多半有好货。这茯苓皮黑肉白,断面的纹理像云絮,闻着有股干净的土腥味。“茯苓味甘性平,归脾、肾经,能健脾利湿,脾属土,土能克水,湿邪一除,热邪就没了‘窝’,这是曼唐‘土克水’的理。”他把茯苓切成透光的薄片,和今年夏采的九叶草茎(用新酥油浸了三天,辛性减了,更适合清热)按一比二的比例放进铜罐。

这次泡药酒还有两个诀窍:一是加了把去年夏采的紫苏叶,叶边带紫,辛香浓郁,“梅雨的湿邪夹风,紫苏能散风,让茯苓更好地祛湿”;二是在罐底铺了层去年秋收的青稞杆,干燥蓬松,“梅雨季药酒怕潮,青稞杆能当干燥剂,藏地农书里都写‘梅雨季药需青稞杆藏’”。铜罐没放铜炉边,而是吊在经堂通风处,曲尼每天都摸青稞杆的干湿,潮了就换,二十天后,药酒变成深褐色,茯苓的土腥味混着九叶草的辛香,满经堂都是。

除了内服,曲尼还带卓玛去寺后的温泉——那是雪山融水形成的,水温刚好能泡关节。他把九叶草茎、茯苓、紫苏叶放进陶锅里,用温泉水熬成药汤,让卓玛泡右膝。“温泉水能活血,药汤能清热祛湿,像曼唐里画的‘外浴内饮’,好得快。”

卓玛泡了三天,膝盖的红热就消了;喝了七天药酒,肿消了大半,能慢慢走路;出梅时,她已经能坐在帐篷里织藏毯,梭子转得灵活,还特意在毯子上织了九叶草和茯苓的纹样,和曼唐上的画几乎一样。“这药酒加了茯苓,湿邪像被温泉水冲跑了!”卓玛笑着说。曲尼把青稞杆垫罐的法子记在桦树皮卷上,后来草原上的牧民都学着用,梅雨季节再也不怕药酒受潮。

第三卷 丹增补典:曼唐寻金叶(实践补文献·三界驱风)

藏历七月,拉萨的学者丹增背着一捆旧曼唐,风尘仆仆地赶到扎什伦布寺。这次他不是来质疑的,而是来印证——他在色拉寺的藏经阁里,找到了一卷《四部医典》的古曼唐,纸页黄得发脆,边缘还有虫蛀的痕迹,可上面画着一株“三枝九叶草”,旁注藏文“三才三界草,治风痹”,却没写具体用法,连采制季节都没提。“曲尼师傅,您快看看,这是不是年楚河的九叶草?”丹增小心翼翼地把古曼唐铺在羊毛毯上,眼里满是兴奋,手指都在抖。

曲尼蹲下身,指着古曼唐上的草:“您看,这草三枝分岔,对应天、地、人三才;每枝九叶,对应欲、色、无色三界,叶背还有金斑,和我们年楚河的九叶草一模一样!”他从药箱里取出不同季节的九叶草摆旁边:“冬藏的根粗实,对应地才;秋采的叶舒展,对应人才;夏采的茎挺拔,对应欲界,和曼唐的注文严丝合缝。”

正说着,草原上的牧民顿珠骑着马赶来,马跑得急,鬃毛上都沾了汗。他的左臂疼得抬不起来,像被绳子捆着,疼得游走不定,从肩膀到手腕,夜里疼得直搓胳膊,皮肤都搓红了,连马缰绳都握不住,只能用右手拉。“曲尼师傅,我这胳膊像被风钻了骨头,敷了松脂膏、喝了青稞酒,都不管用!”顿珠皱着眉,说话时不敢大喘气,怕扯着胳膊疼。

曲尼展开古曼唐的“三界驱风图”:风邪用黑色线条描得扭曲,像乱飘的经幡,旁注“风者散之,虚者补之”。他诊了顿珠的脉,“风脉”浮数如乱丝,是“隆(风)邪夹虚,痹阻经络”。“你的胳膊是风邪伤了肾经,肾属地才,地才虚了,风邪就钻了空子。得用九叶草温肾补地才,再配桑寄生驱风,合曼唐‘三界驱风’的理。”

曲尼取了去年冬藏的九叶草根——雪藏了三个月,温性纯,不燥;又从药架上取下把桑寄生,那是去年霜降时在松树上采的,藤条褐红,带着松皮的纹路,嚼着甘涩里带点辛香。“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能祛风湿、补肝肾,和九叶草是‘相须’——九叶草补地才之虚,桑寄生驱三界之风,两者合在一起,才能把风邪赶出去,还能补住漏洞。”

丹增在一旁赶紧记录,见曲尼选桑寄生时特意挑带松皮的,忍不住问:“师傅,为什么偏要选带松皮的?”曲尼笑着说:“这是山民口传的法子——松属阳,松皮上的桑寄生能借松的阳气,驱风更劲,还能补阳;要是选其他树上的,驱风劲够了,却补不了虚。古曼唐没写,可实践里最管用。”他还教顿珠做“金叶寄生敷”:把九叶草根和桑寄生捣成泥(加少量青稞酒让药性更融),用酥油炒热,敷在胳膊上,用羊毛裹住。“外敷借酥油的温气,让药性透进经络,像曼唐里画的‘药气入脉’。”

顿珠用了五天,胳膊的疼就定住了,能抬到胸口;十天后,能握着马缰绳骑马;藏历八月时,他已经能在草原上套马,左臂灵活得像没犯过病,套马时动作又快又准,连年轻牧民都比不过他。丹增把这些细节都记在古曼唐的空白处,用松烟墨写着:“年楚河九叶草,配桑寄生(松皮生者佳,霜降采),冬藏根浸酒,外敷加酥油,治隆邪痹痛,合曼唐三界驱风之理,源于牧民口传,补古曼唐之缺。”

丹增临走时,把古曼唐的抄本送给曲尼:“以前我总觉得文献比实践重要,现在才知道,曼唐的画、山民的话,才是藏医的根。”曲尼把抄本和自己的桦树皮卷放在一起,笑着说:“曼唐是活的,实践是活的,两者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藏医智慧。”

第四卷 平措承艺:金叶护童阳(传承·纯阳之体·曼唐育人)

曲尼的头发越来越白,经堂里的转经筒转得也慢了些,他开始把更多精力放在教徒弟平措上。平措是年楚河的孤儿,从小在寺里长大,跟着曲尼学了八年藏医,能背下曼唐的每一幅图,可曲尼总说他“懂图不懂人”——比如认药时,平措能说出每味药的性味归经,却分不清“冬藏九叶草”和“春采九叶草”的细微差别;配药时,他能按曼唐的比例抓药,却不懂“孩童用药要减温”的道理。

“平措,你看曼唐的‘孩童经络图’。”曲尼指着挂图上的小孩经络,比成人的细弱,用淡红描得柔和,“孩童是纯阳之体,肾精未足,得用‘润补’,不能像给成人用药那样用烈药、温药,不然会伤了他们的元气。就说九叶草,给大人用冬藏的根,温性足能补地才;给孩童就得选春采的叶,还要用雪水藏半月,把温性揉得软些,节少的叶片更嫩,药性也更缓,才不会燥着孩子。酒也得换,成人用陈酿青稞酒浸药,孩童就得用新酿的淡米酒,酒精度低,还带着点青稞的甜香,孩子才肯喝。”

平措蹲在一旁,手指轻轻拂过挂图上的经络线条,小声应着:“师傅,我记住了,孩童用药要‘柔’,要‘润’,不能急。”曲尼点点头,从药箱里取出两片九叶草,一片是冬藏的根,粗实带着雪水的凉;一片是春采的叶,薄嫩叶背的金斑透着浅黄:“你闻闻,根的辛麻味重,叶的辛香里带着点清甜,这就是差别。曼唐画的是理,可用药的‘度’,得靠摸透人的体质才知道。”

这天刚过晌午,草原上的阿佳就抱着四岁的儿子尼玛冲进经堂,阿佳的藏袍沾着雪沫,尼玛的小脸蛋冻得通红,还抽抽搭搭地哭:“阿妈,腿疼……”阿佳把孩子放在羊毛毯上,掀开尼玛的裤腿——右膝肿得像个圆滚滚的小玛尼石,皮肤泛着淡红,按一下尼玛就疼得直蹬腿,眼泪掉得更凶:“昨天在雪地里追小羊,摔了一跤,夜里就肿了,贴了松脂膏,今早更肿了,连路都走不了,一瘸一拐的,哭着喊腿疼,我实在没办法了。”

平措赶紧上前,先按曲尼教的法子,把耳朵贴在尼玛的膝盖上听了听,没有积液的闷响,又轻轻摸了摸膝盖周围,肿而不热,再看尼玛的舌苔,白腻得像刚熬好的奶糊。他回头看曲尼,曲尼冲他点头,示意他自己断症。平措深吸一口气,开口道:“阿佳,尼玛这是‘培根(水)湿夹隆(风)’,摔的时候受了寒,湿邪裹在膝盖里,孩童是纯阳之体,湿邪容易化热,所以松脂膏贴了没用——松脂性温,反而把湿邪闷在里面了。”

曲尼在一旁听着,眼里露出点笑意。平措转身去药架取药,特意挑了春采的九叶草叶,叶片节少,还带着雪水藏过的润气,切成碎末时动作都放轻了,怕把叶片的嫩劲破坏了。又取了点藏红花,是去年秋采的,花丝细如红线,只挑了一小撮——藏红花能活血,却不燥,给孩童用刚好,多了反而会耗气。最后从陶瓮里舀出淡青稞米酒,酒液清透,还飘着点青稞粒:“这是上个月刚酿的,我尝过,不辣,甜丝丝的。”

他把九叶草末和藏红花按五比一的比例混在一起,又从铜壶里倒了点温热的羊奶——草原上的羊奶性温,能润脾,还能遮住药味。平措用木勺慢慢搅着,把药粉调成糊状,稠度刚好能挂在勺边:“孩童不爱吃药,调成糊状,混着羊奶的香,尼玛应该肯吃。”他还特意把陶锅放在文火上,把药糊蒸了半个时辰,蒸汽带着淡淡的药香和奶香飘出来,平措掀开锅盖,用指尖蘸了点尝了尝,温温的不烫,辛香里带着甜,才放心地盛进小木碗。

尼玛起初还扭着身子不肯吃,平措舀了一勺递到他嘴边:“尼玛乖,吃了这个,膝盖就不疼了,能跑着追小羊了。”尼玛闻着奶香,张嘴尝了一口,眼睛亮了亮,没再哭闹,乖乖地把小半碗药糊都吃了。

除了内服,平措还想着外敷的药。他把剩下的九叶草叶晒干,捣成细粉时特意过了筛,确保没有粗渣,又把融化的羊奶和少量新酥油混在一起——酥油不能多,多了会闷皮肤,羊奶能让膏体更润。他在小陶锅里慢慢熬着,边熬边搅,直到膏体变得细腻,晾到温温的,才用干净的羊毛蘸着涂在尼玛的膝盖上,再用软羊毛裹住,裹得松松的,怕勒着孩子:“曼唐的‘外膏图’说,孩童皮肤嫩,外敷的药要‘细’‘润’,不能用硬膏,软羊毛裹着既能保温,又不会伤皮肤。”

阿佳每天都带着尼玛来经堂换药、吃药,第三天来时,尼玛就能自己从马背上跳下来,虽然走路还慢,却不用阿佳抱了;第七天,膝盖的肿消得差不多了,尼玛在经堂外的空地上追着小扎巴跑,笑声飘得老远;到了藏历七月,尼玛已经能跟着阿佳去草原上放小羊,手里拿着小鞭子,跑起来膝盖灵活得像没摔过一样,还特意采了朵小蓝花送给平措:“平措师傅,药不苦,我喜欢吃!”

曲尼坐在经堂里,看着外面嬉闹的身影,把平措叫到身边,握着他的手放在曼唐上:“你看,这曼唐上的图,画的是草药,是经络,可藏在图后面的,是人。孩童有孩童的软,老人有老人的虚,牧民有牧民的劳,用药得顺着人的性子来,顺着天地的节气来,这才是曼唐真正的理。你以前懂图,现在懂人了,这才是真的学会了。”

平措看着曼唐上的“孩童经络图”,又想起尼玛吃药时的笑脸,心里忽然亮堂起来——原来藏医不是照着图抓药,是贴着人心配药,就像年楚河的水,顺着草原的地势流,才能滋养出好草木。

转年藏历新年,雪下得很大,曲尼在经堂里圆寂了,临终前,他把自己用了几十年的桦树皮卷交给平措,卷上记满了这些年的药方,还有他用朱砂画的九叶草、麦冬、茯苓的小像。平措把曲尼埋在经堂后的九叶草丛里,旁边立了块玛尼石,上面刻着“曼唐为魂,实践为根”——这是曲尼常跟他说的话。

从那以后,平措每天都会采一株九叶草放在玛尼石前,然后回到经堂,继续炮制九叶草:给老人配麦冬和蜂蜜,给湿痹的人加茯苓和紫苏,给孩童调羊奶和藏红花。草原上的牧民路过经堂,总会听见平措教小扎巴认药的声音,像极了当年的曲尼。有人问平措:“你怎么把九叶草用得跟曲尼师傅一样灵?”平措指着曼唐和窗外的年楚河,笑着说:“不是我灵,是师傅教我懂了——草木懂时节,曼唐懂道理,我们懂人心,顺着来,药自然就灵了。”

结语 金叶永续:曼唐传藏地

年楚河的水,还像往年一样,映着扎什伦布寺的金顶;经堂里的曼唐,还像往年一样,在羊毛毯上展开“三才三界”的智慧;九叶草还像往年一样,在北坡的阴湿处生长,三枝九叶的形态,像曼唐里走出来的活草。

平措把曲尼的桦树皮卷,和丹增送的古曼唐抄本放在一起,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去草原上问老牧民——比如“冬藏九叶草要埋三尺深的雪”,是拉巴阿妈告诉的;“春采叶要选晴天正午”,是卓玛姐教的。慢慢的,他也有了自己的法子,比如“夏暑加绿萝花清热”“冬寒加雪莲花温肾”,让九叶草的方子,越来越贴年楚河的季节,越来越贴牧民的体质。

丹增把平措的新法子写进了《晶珠本草》的续篇,还带了很多藏医学徒来扎什伦布寺学习——他们跟着平措去北坡采药,去温泉熬药,去牧民家看病,亲身体验曼唐的“三才三界”,亲耳听牧民讲口传的草药智慧。平措总对他们说:“藏医的根,不在纸页的典籍里,在曼唐的画图里,在草原的实践里,在‘缘起性空’的天人合一里。”

是啊,年楚河的九叶草,从来不是一味普通的草。它藏着曼唐的魂——“三才三界,五行相生”,解牧民的疾苦;它载着藏医的智——冬藏雪水,春晒青稞酒,夏浸酥油,秋配蜂蜜,应时应地应人;它更映着传统医学的根——源于生活的实践,成于口传的智慧,高于文献的记载,归于人心的健康。

从曲尼到平措,从桦树皮卷到古曼唐,从扎什伦布寺到整个藏地,九叶草的故事,就这样在雪山草原间流传,在藏医的药罐里淬炼,在牧民的心里扎根,一年又一年,伴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守着年楚河的养生缘,也守着曼唐传承的薪火。

赞诗 曼唐金叶赞

年楚河畔金叶生,曼唐图里藏灵性。

三枝承得三才意,九叶应合三界明。

温肾能滋地才水,润肺可养人才清。

藏医智慧传千古,薪火长明照藏城。

尾章 金叶映经幡:曼唐续新程

又是一个冬至,平措带着寺里的小扎巴,去北坡采九叶草。雪粒落在叶片上,融成细珠,像撒了把碎银,小扎巴们的羊皮袋里,装着节多的、节少的九叶草,有的要埋进雪里藏,有的要拌上青稞酒晒,有的要熬成酥油膏,他们跟着平措,念着曲尼传下来的口诀:“冬藏金叶雪水浸,春晒青稞酒里寻,夏熬酥油贴痹痛,秋配蜂蜜润肺心——曼唐为镜,顺天应人。”

平措把采来的九叶草,埋进经堂后的雪堆里,雪堆旁的玛尼石上,“曼唐为魂”的字迹被雪映得发亮。他取了节少的九叶草叶,切成碎末,加了点藏红花和羊奶,调成糊状,放在陶锅里蒸——今天要给尼玛送药,孩子最近有点咳嗽,得用温和的药润润肺。

经堂的铜炉边,铜罐里的药酒正温着,九叶草的辛香混着麦冬的清冽,飘出窗外,落在九叶草丛上,竟似让雪粒融得快了些。小扎巴问:“师傅,九叶草为什么这么灵啊?”平措笑着指了指曼唐和年楚河:“因为它懂曼唐的画,懂年楚河的水,懂牧民的苦——顺天应人,药自然灵。”

夕阳落在扎什伦布寺的金顶上,把雪染成了金红色,九叶草的叶片映着霞光,像缀满了星星。平措摸着案上的古曼唐,上面的字迹有的已经淡了,可里面的理还在——三才三界,五行相生,缘起性空,天人合一。

年楚河的水还在,北坡的九叶草还在,曼唐的挂图还在,藏医的薪火还在。那药圃里的草,那铜罐里的酒,那口传的口诀,那纸上的曼唐,会像年楚河的流水一样,生生不息,流进更远的岁月里,照进更多牧民的健康里,让曼唐金枝的三界缘,永远传下去。

本章节故事之中,略有部分内容相互重复,请加以校正

本篇章四部分故事内容,不要改变它的结构。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一世豪婿叶凡秋沐橙将明悠闲直播:开局国宝赖上我错爱首席诸天武侠大穿梭天神诀女配是重生的神医御兽后颜语新书波矮子的开挂人生名柯:毒唯恋爱手册战婿归来宿主她甜入心扉最仙遊成仙纵横都市快穿之我真的不是渣土豪系统末世:极度崩坏开局继承仙门,师妹全员女帝
经典收藏全家偷听我心声后嘎嘎乱杀某科学的流体掌控叶瑜然甘逸仙小说阅读免费穿越成超萌小萝莉蔚蓝战役幽暗囚笼网游之闲庭信步致命娇宠许倾城薄止褣长生诡仙中年了不能玩游戏吗从拿瓦开始的诸天之旅一人之,唐门,离群之刺我的皇室战争开局亿万增幅,玩家被我破防了瓦罗兰快还钱龙族冰之莲华祁同伟开局觉醒空间异能制霸诸天网游之不是玩家伟大的哥布林冕下拥有日月星辰
最近更新好难啊,快穿拯救病娇男主用读档专抢敌人机缘后,我飞升了聊天群:骷髅岛靓仔的诸天之旅网游:开局获得混沌体深海进化:从鲨鱼到群鲨之父!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神印:我,白玲轩,强娶魔神皇火影:我纲手之夫,统战木叶异界的灵魂在迷宫末世世界求生高达08MS小队同人:托璞重生主播,你马甲怎么这么多!?八零遭恶亲算计,我主打六亲不认雪夜红说好的综漫世界,漫威是什么鬼?斗罗叶骨衣:穿回过去,还称帝?少女前线:星火燎原我的师座林译虚拟纪元往事斗罗2:穿越斗罗之重振天使荣光亲爱的沈老师,请回头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txt下载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全文阅读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