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首页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功夫医圣美女老板的贴身男秘林夜的小说免费阅读巨星重生手札温宁厉北琛许逸全文免费英雄监狱美女的护身狂兵混在漫威的玩家们前妻攻略傅先生偏要宠我二桥无敌邪神柳无邪徐凌雪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全文阅读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txt下载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

雪域金叶记:藏医灵草的三因缘(下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楔子 纳木错寒:金叶待调衡

藏历土羊年的九月,纳木错的早雪比往年落得急。念青唐古拉山的雪线压得很低,寒风卷着雪粒,打在玛尼堆的经幡上,发出“哗啦”的响。白居寺药圃的金叶巴,刚抽的秋芽就被雪冻得发褐,叶片上的金斑失去了往日的亮泽,像蒙了层薄霜——洛桑法王蹲在药圃前,指尖捻着片冻蔫的金叶,嚼着辛麻感里带着股燥苦,眉头微蹙。

案上的“时轮历”用松烟墨标注着:“本年秋,火运不足,寒燥夹风,培根(水元素)亏虚,隆(风元素)过盛,病多兼燥。”这时寺里的小扎巴慌慌张张跑进来,手里攥着块沾了痰迹的羊毛帕:“法王,村东的巴桑阿爷咳得快喘不上气了,帕子上还有血丝!”

洛桑跟着小扎巴去了巴桑家的帐篷,老人蜷在羊毛毯上,每咳一声都要扶着胸口,痰少而黏,像冻住的糨糊,说话时喉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咳了半个月,喝了青稞酒也不管用,肺里像有团火燎,腰还软得直不起来。”巴桑喘着气说。洛桑摸了摸他的手腕,“水脉”细弱如快干的溪流;再看舌苔,红而少津,是“培根(水)亏、隆(风)盛”夹燥的征兆——肾水不足,不能润肺,风燥又伤肺金,光用温性的金叶巴,反而会助燥。

回到寺里,洛桑盯着酥油火塘边的铜罐,忽然瞥见药架上捆着的甘松——那是去年夏末在海拔四千二百米的灌丛采的,根茎呈棕褐色,断面的纹理像松针,闻着有股清冽的香。“甘松能润肺祛风,金叶巴可温肾,金水相生,燥气自除。”他取下甘松,又摸了摸罐里的金叶巴根,“雪山的草木懂调衡,人得顺着草木的性子来。”

第一卷 巴桑润肺:金叶甘松润(五行金水·寒燥调方·相使配伍)

巴桑是纳木错村最年长的牧马人,年轻时能骑着马在雪地里跑一天一夜,可这年早雪后,他的咳喘老毛病又犯了。起初只是晨起咳两声,后来越咳越重,痰从清稀变成黏腻的白块,最后竟带了血丝,马群只能交给儿子看管,帐篷里的火塘总烧不旺,连喝口热茶都觉得肺里疼。

“以前喝洛桑法王的金叶巴药酒能暖腰,这次怎么越喝越咳?”儿子背着巴桑往白居寺走,路上见纳木错的湖面结了层薄冰,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像小刀子——寒燥太重,连湖边的芦苇都冻得发脆,只剩下枯黄的杆。

洛桑的药圃里,酥油火塘上温着个新铜罐,里面除了金叶巴根(去年冬至采的,用雪水藏了一冬,燥气少些),还泡着甘松,根茎的棕褐色在青稞酒里泛着浅影,闻着有股清冽的甘香。“你这咳,是肾水亏了,风燥伤肺。”洛桑给巴桑倒了杯温好的药酒,琥珀色的酒液里飘着甘松的细筋,没有之前的烈气,反而带着点润意,“金叶巴温肾,是‘水’;甘松润肺,是‘金’,金水相生,燥气才能除,这是三因调衡的理。”

他特意取了块去年秋酿的蜂蜜,是用草原上的野油菜花蜜酿的,稠得能拉出丝,按一钱蜜配一斤酒的比例加进铜罐——蜂蜜味甘性平,能润燥生津,还能中和甘松的微苦,让药酒更顺口。“寒燥盛,得用甜润的东西压着,蜜是雪山草原最好的‘润剂’。”洛桑每天都把铜罐晃三次,让蜜、甘松和金叶巴的药性融在一起,酒液从琥珀色变成浅褐,甘香里裹着辛麻,一点不燥。

除了内服,洛桑还教巴桑做“金叶甘松敷”:取晒干的金叶巴叶片和甘松,用酥油炒至微黄,捣成细粉,用热青稞酒调成糊状,敷在胸口,再用羊毛毯裹住。“外敷能让药性直接透进肺里,和内服的药酒里外合应。”

巴桑用了三天,喉咙的“火”就灭了些,咳得没那么急;七天后,痰里的血丝没了,黏痰也变稀了;到了藏历十月,竟能坐在帐篷前的玛尼堆旁晒太阳,偶尔咳两声,也是轻咳,腰也不软了,能帮着儿子给马添草料。“这药酒加了甘松和蜜,喝着润,敷着暖,肺里的燥气全没了!”巴桑笑着说,洛桑把这方子记在桦树皮卷上,用朱砂画了水和金的符号:“秋寒燥,培根(水)亏兼隆(风)盛者,金叶巴(冬藏雪水浸)配甘松(夏采高海拔灌丛),加油菜花蜜浸青稞酒,内服兼外敷。肾水滋肺金,蜜润燥,三因调衡,燥除咳止——此乃应寒燥之变,滋阴助阳之理。”

巴桑给洛桑法王送了块自己鞣制的老羊皮,羊皮上绣着金叶巴和甘松的纹样:“法王懂雪山的燥气,才懂我的病。”洛桑摸着羊皮笑:“不是我懂,是纳木错的草木懂——金叶巴知温肾,甘松知润肺,顺天调方,才能成这雪域的养生机缘。”

第二卷 顿珠祛湿:金叶黄连清(五运六气·湿热痹痛·土克水)

藏历次年的五月,纳木错草原的梅雨比往年久。山脚下的牧民顿珠,放了一辈子牦牛,可这年入梅后,他的左膝开始肿痛,起初只是走路时发沉,后来肿得像个灌满了水的皮囊,皮肤又红又热,按下去能看到指印,连骑牦牛都难,牦牛群散在草原上,没人看管,不少牛都啃了有毒的草,病恹恹的。

“喝了金叶巴药酒,膝盖暖了点,可肿一点没消,反而更痒。”顿珠的媳妇用松脂膏给他贴膝盖,贴了三天,皮肤都过敏了,起了红疹子。他们听说洛桑法王能治疑难痹痛,就赶着牦牛往白居寺走——路上的草原积满了水,牦牛的蹄子陷在泥里,走得很慢,梅雨的湿气裹在身上,像穿了件湿藏袍。

洛桑的经堂里,“时轮历”上记着:“本年梅雨季,土运过盛,培根(土元素)湿夹热,隆(风)动,痹痛多兼湿热。”他看了顿珠的膝盖,红热肿痛,按下去顿珠疼得直吸气,再诊“水脉”,脉息滑数如涨水的溪流——是“培根(土)湿过盛,夹热扰隆(风)”,湿邪困在关节,热邪又助湿,光用温性的金叶巴,反而会助热。

“得给金叶巴添个‘清热祛湿’的帮手。”洛桑从药架上取下块藏黄连,是去年秋末在岩石缝里采的,根呈黄色,断面的纹理像金丝,闻着有股苦寒的香。“藏黄连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脾属土,土能克水,湿邪一除,热邪自散,这是五行相克的理。”他把藏黄连切成薄片,和金叶巴叶(今年春采的,比冬藏的润,适合清热)按一比二的比例放进铜罐。

这次泡药酒,洛桑还加了把晒干的秦艽——去年夏采的,根呈圆柱形,味辛性平,能祛风湿、清湿热,“梅雨的湿邪夹风,秦艽能把风散了,藏黄连才能更好地清热,这是‘相使’的理。”他还在铜罐底铺了层晒干的青稞杆,是去年秋收的,干燥蓬松,能吸潮气,“梅雨季的药酒怕潮,青稞杆能当‘干燥剂’,这是草原牧民传的法子,藏地农书里也写‘梅雨季药需青稞杆藏’。”

铜罐封好后,洛桑没放在酥油火塘边温,而是吊在经堂的通风处——梅雨湿气重,近火反而会让湿气闷在罐里,通风能让药酒的燥气散些,药性更纯。他每天都检查青稞杆的干湿,潮了就换掉,直到药酒的颜色变成深褐,藏黄连的苦寒味混着金叶巴的辛香,飘得满经堂都是。

除了内服,洛桑还带顿珠去寺后的温泉——那是雪山融水形成的,水温刚好能泡关节,他把金叶巴叶、藏黄连、秦艽放进温泉边的陶锅里,用温泉水熬成药汤,让顿珠泡左膝。“温泉水能活血,药汤能清热祛湿,内外合治,好得快。”

顿珠泡了三天,膝盖的红热就消了些,痒也轻了;喝了七天药酒,肿消了大半,能慢慢走路;到了出梅,竟能骑着牦牛去草原放群,泥路走得稳,关节的热痛也没了,牦牛群也被他照看得壮壮的。“这药酒加了藏黄连,湿邪像被温泉水冲跑了!”顿珠笑着说,洛桑把青稞杆垫罐的法子记在桦树皮卷上:“梅雨季,培根(土)湿夹热痹痛者,金叶巴(春采叶)配藏黄连(秋采岩石缝者佳),加秦艽,罐底铺青稞杆,通风浸酒二十日,兼温泉药浴。土克水,湿除热清——此乃借草原农法补藏医,应梅雨之变。”

后来,草原上的牧民都学着用青稞杆垫罐泡药酒,梅雨季节再也不怕药酒受潮。洛桑看着大家泡药的样子,笑着说:“纳木错的青稞杆懂防潮,藏黄连懂清热,草木的智慧,就是藏医的智慧。”

第三卷 丹增补典:四季酿金叶(实践补文献·口传细节·缘起性空)

藏历六月,拉萨的学者丹增背着新抄的《晶珠本草》,又来到了纳木错。这次他不是来质疑的,而是来补录——上次回去后,他翻遍了藏地医典,发现《晶珠本草》里只写着“阴坡草性温,可治阳病”,却没提具体的草药和用法,而洛桑的金叶巴实践,正好能补这空白。

“洛桑法王,我在《晶珠本草》里找到了‘阴坡草’的记载,可没说怎么按季节用。”丹增把医典摊在经堂的木桌上,指着其中一页,“您能不能给我讲讲,金叶巴在不同季节怎么炮制?”

洛桑带着丹增去了药圃,这时的金叶巴长得正旺,叶片上的金斑在阳光下亮得刺眼。“金叶巴的性子,跟着雪山的季节变。”他指着几丛不同的金叶巴,“冬至采的根,要埋在雪地里藏,雪水的凉能锁住阳气,炮制时用酥油炒;春雪融后采的叶,要晒干后用青稞酒拌,酒的阳性能助药力;夏至采的茎,要和牦牛酥油一起熬成膏,膏的润性能贴关节;秋分采的全草,要切碎了用蜂蜜腌,蜜的甜能润燥。”

他们又去了寺里的药库,架子上摆着不同季节炮制的金叶巴:冬藏的根装在羊皮袋里,泛着浅黄;春晒的叶放在陶碗里,带着酒香;夏熬的膏盛在铜罐里,油亮金黄;秋腌的草泡在蜜罐里,透着甜香。洛桑拿起一块冬藏的根,递给丹增:“你尝尝,雪藏的根辛麻感更纯,没有燥气;再尝尝春晒的叶,酒拌过的叶多了股润劲。”

丹增尝了尝,果然,冬根的辛麻更沉,春叶的辛麻更润。“这些细节,医典里都没写!”他赶紧拿出纸笔,把季节炮制的方法记下来,“冬至雪藏根,酥油炒;春晒叶,青稞酒拌;夏熬茎,酥油膏;秋腌全草,蜂蜜藏——这些都是牧民的口传智慧,得写进医典里。”

正说着,草原上的老牧民扎西来了,他是纳木错最懂草药的人,手里拿着捆刚采的金叶巴全草:“洛桑法王,今年的秋草长得好,我按老法子腌了点,您尝尝。”扎西把草递给洛桑,“我爷爷说,秋草腌蜜能治咳嗽,我小时候咳得厉害,就是喝这个好的。”

丹增听了,赶紧问扎西:“您爷爷还传了别的法子吗?”扎西坐在羊毛垫上,慢慢说:“还有‘金叶巴温泉浴’,冬天把根熬成汤,泡关节能治痹痛;夏天把叶撒在奶茶里,能暖身子——这些都是雪山神教给我们的,传了好几代了。”

丹增把扎西的话也记了下来,还画了金叶巴的样子,标注了季节和炮制方法。“这些实践,比医典的记载更活。”他感慨道,“《四部医典》讲‘缘起性空’,金叶巴的季节炮制,就是‘时节缘起’‘方法缘起’,没有这些,药就没了效。”

后来,丹增把金叶巴的季节炮制法、牧民口传的用法,都补进了《晶珠本草》的注本里,还加了段:“纳木错金叶巴,依雪山季节炮制,合‘缘起性空’之理,源于牧民实践,补医典之缺,乃藏医‘三因调衡’之典范。”洛桑看着丹增写字,笑着说:“医典是死的,实践是活的,口传的智慧,才是藏医的根啊。”

第四卷 平措承艺:金叶护童阳(薪火传承·纯阳之体·应人调方)

洛桑法王的头发越来越白,经堂里的转经筒也转得慢了些,他开始教徒弟平措认药、炮制金叶巴。平措是纳木错村的孤儿,从小在寺里长大,跟着洛桑学了十年藏医,认得所有草原雪山的草药,可洛桑总说他“懂药不懂人”——比如孩童的药,得比成人的温和,不能用太烈的酒,也不能用太温的酥油,怕伤了纯阳之体。

“平措,你看这金叶巴的根,节少的温性弱,适合孩童;节多的温性强,适合成人。”洛桑带着平措去药圃采金叶巴,指着一株细弱的草说,“孩童是纯阳之体,肾精未足,得用‘润补’,不能用‘燥补’,连炮制的酒,都得用淡点的青稞米酒。”

这天,草原上的阿佳抱着儿子尼玛来寺里——孩子才三岁,在雪地里玩时摔了一跤,左腿就开始疼,走路一瘸一拐,膝盖肿得像个小玛尼石,贴了松脂膏,反而更肿,夜里哭着喊“腿疼”,阿佳急得直掉眼泪。

“孩子的腿,是寒湿困了‘隆’(风),可不能用成人的金叶巴药酒。”洛桑让平措来诊断,平措摸了摸尼玛的膝盖,肿而不热,再看舌苔,白腻得像奶糊——是“培根(水)湿夹隆(风),孩童纯阳之体,湿邪易化热,得用温和的药。”

平措取了节少的金叶巴根(今年春采的,用雪水藏了半月,温性更柔),切成碎末,又取了点藏红花,是去年秋采的,花丝细如红线,味辛性温,能活血通络,“藏红花能活血,却不燥,适合孩童。”他还取了罐淡青稞米酒,是用新收的青稞酿的,酒精度低,带着点甜香。

平措把金叶巴末和藏红花按五比一的比例混在一起,加了点羊奶(草原上的羊奶性温,能润脾),调成糊状,“孩童不爱喝酒,糊状的药更易吃,羊奶还能护脾胃。”他还把药糊放在陶锅里,用文火蒸了半个时辰——蒸能去金叶巴的辛麻劲,让药更温和,适合孩童的纯阳之体。

除了内服,平措还做了“金叶巴羊奶膏”:把金叶巴叶晒干捣成粉,和融化的羊奶、少量酥油混在一起,熬成膏,涂在尼玛的膝盖上,再用软羊毛裹住。“外用的膏不能太油,羊奶能让膏更润,不刺激皮肤。”

尼玛用了三天,膝盖的肿就消了些,能慢慢走路;用了七天,能跑着追蝴蝶,一点不瘸;到了藏历七月,竟能跟着阿佳去草原上放小羊,左腿灵活得像没摔过一样。“平措师傅的药不苦,还有奶香味!”尼玛的话让洛桑笑了,他把平措的手放在桦树皮卷上:“这卷子里记的不是药,是人——孩童有孩童的治法,老人有老人的治法,顺人顺天,才能成好药。”

转年藏历新年,洛桑法王圆寂了,平措把他埋在药圃的金叶巴丛里,旁边立了块玛尼石,上面刻着“三因调衡,缘起性空”。平措每天都会采一株金叶巴,放在玛尼石前,然后回到经堂,继续炮制金叶巴——配甘松的、加藏黄连的、掺藏红花的、调羊奶的,法子越来越全,草原上的牧民都说:“平措成了新的洛桑法王,纳木错的金叶巴,还像以前那样灵。”

结语 金叶永续:藏医传雪域

纳木错的湖水,还像往年一样,映着念青唐古拉山的雪;白居寺的经幡,还像往年一样,在风里飘着“嗡嘛呢叭咪吽”的祈愿;药圃的金叶巴,还像往年一样,在雪山草原的滋养下,泛着碎金般的光。

平措把洛桑的桦树皮卷,和丹增的《晶珠本草》注本放在一起,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去草原上问老牧民——比如“冬藏金叶巴要埋三尺深的雪”,是扎西阿爷告诉的;“春晒叶要选晴天正午”,是卓玛姐教的。慢慢的,他也有了自己的法子,比如“夏暑加绿萝花清热”“冬寒加雪莲花温肾”,让金叶巴的方子,越来越贴雪山草原的季节,越来越贴牧民的体质。

丹增把平措的新法子也写进了医典,还带了很多藏医学徒来纳木错学习——他们跟着平措去药圃采药,去温泉熬药,去牧民家看病,亲身体验“三因调衡”的理,亲耳听牧民讲口传的草药智慧。平措总对他们说:“藏医的根,不在医典里,在雪山草原的实践里,在牧民的口传里,在‘缘起性空’的天人合一里。”

是啊,纳木错的金叶巴,从来不是一味普通的草。它藏着藏医的魂——“三因调衡,五行相生”,解牧民的疾苦;它载着雪域的智——冬藏雪水,春晒青稞酒,夏熬酥油膏,秋腌蜂蜜,应时应地应人;它更映着传统医学的根——源于生活的实践,成于口传的智慧,高于文献的记载,归于人心的健康。

从洛桑到平措,从桦树皮卷到医典注本,从白居寺到整个藏地,金叶巴的故事,就这样在雪山草原间流传,在藏医的药罐里淬炼,在牧民的心里扎根,一年又一年,伴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守着纳木错的养生缘,也守着藏医“缘起性空”的薪火。

赞诗 雪域金叶赞

念青雪映金叶生,纳木湖边药气清。

三因调衡除痹痛,五行相生润肺京。

酥油温酿纯阳力,青稞浸融寒湿平。

藏医智慧传千古,薪火长明照雪域。

尾章 金叶映雪:薪火照新程

又是一个冬至,平措带着寺里的小扎巴,去药圃采金叶巴。雪粒落在叶片上,融成细珠,像撒了把碎银,小扎巴们的羊皮袋里,装着节多的、节少的金叶巴,有的要埋进雪里藏,有的要拌上青稞酒晒,有的要熬成酥油膏,他们跟着平措,念着洛桑传下来的口诀:“冬藏金叶雪水浸,春晒青稞酒里寻,夏熬酥油贴痹痛,秋腌蜂蜜润肺心——顺天应人,藏医真。”

平措把采来的金叶巴,埋进药圃的雪堆里,雪堆旁的玛尼石上,“三因调衡”的字迹被雪映得发亮。他取了节少的金叶巴根,切成碎末,加了点藏红花和羊奶,调成糊状,放在陶锅里蒸——今天要给尼玛送药,孩子最近有点咳嗽,得用温和的药润润肺。

经堂的酥油火塘边,铜罐里的药酒正温着,金叶巴的辛香混着甘松的清冽,飘出窗外,落在药圃的雪地上,竟似让雪粒融得快了些。小扎巴问:“师傅,金叶巴为什么这么灵啊?”平措笑着指了指雪山和湖水:“因为它懂雪山的寒,懂湖水的润,懂牧民的苦——顺天应人,药自然灵。”

夕阳落在念青唐古拉山的峰顶,把雪染成了金红色,药圃的金叶巴叶片映着霞光,像缀满了星星。平措摸着案上的桦树皮卷,上面的字迹有的已经淡了,可里面的理还在——三因调衡,五行相生,缘起性空,天人合一。

纳木错的湖还在,念青的雪还在,金叶巴还在,藏医的薪火还在。那药圃里的草,那铜罐里的酒,那口传的口诀,那纸上的医典,会像纳木错的湖水一样,生生不息,流进更远的岁月里,照进更多牧民的健康里,让雪域金叶的三因缘,永远传下去。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盛宠妻宝斗罗之野猪凶猛名门婚爱,高冷老公太任性总裁前妻很抢手英雄联盟之最强重生欲行都市豪门巨星之悍妻养成诸天开局长生药赘婿出山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神道丹尊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午后香茶新书盛宠之嫡妻归来金玉良缘之肖少霸爱无上炼体爹地你老婆又拉仇恨了让你选召唤兽,你却在选老婆?最仙遊
经典收藏叶瑜然甘逸仙小说阅读免费斗罗之先天二十级没有人比老祖我更懂游戏超神学院之光能无限他在女主笔下求生瓦罗兰快还钱文明争霸场荒唐仙医关于猴子掉进泰拉瑞亚这件事代号:玩家呢喃诗章幽暗囚笼LOL:爱锐评的我,成了职业通天代七日游戏人生网游之不是玩家某科学的流体掌控中年了不能玩游戏吗我不是带妹高手率土:这个盟主有亿些小钱穿到种田游戏过末日
最近更新足球:奇葩任务,开局震惊德意志执迷为梦以你为荣在尘埃之上:米兰球神纪棋王林默嬿婉传:本宫踩碎凤冠登帝位高冷男配谁也不爱,杀穿结局精灵:重生小智缘起城都成就梦想聊天群:骷髅岛靓仔的诸天之旅主播,你马甲怎么这么多!?制霸NBA:从落选秀到超级巨星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异界的灵魂在迷宫末世世界求生虚拟纪元往事诗词一万首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大道污染:靠模拟杀穿克鲁苏!饼干人王国:我也可以是个反派山海经中山的故事首席指挥官的自我修养神印:我,白玲轩,强娶魔神皇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txt下载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全文阅读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