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河山

品涩居士

首页 >> 大宋河山 >> 大宋河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逐鹿从战国开始超神大军阀支点抗日之雪耻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封侯混在皇宫假太监北明不南渡大明世祖三国之袁家我做主
大宋河山 品涩居士 - 大宋河山全文阅读 - 大宋河山txt下载 - 大宋河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18章 威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然坐在这个位置,总得做些什么,即便是为了政绩,也应该做些实事。

王棣记得棉花做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早在两千年前就传入了中国。

当时,只有广西、云南等边疆地区用棉花纤维做织布的原料。

而在中原地区,人们引进棉花,只是为了欣赏,还没有认识到棉花的经济价值。

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可见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关于棉花传入中国的记载是这么说的:“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

棉花传入中国分为南、北、海上等三个渠道:南路源自印度;北路源自非洲,经由西亚传至新疆及河西走廊地区;海路源自美洲,经由海上传至泉州。

棉花时下大概只在高昌、回鹘、于阗、大理、广西及福建沿海地区种植,但并不普及,也尚未用作织制衣被。要在中原推广,种子是不缺的。

见多了冷的瑟瑟发抖的百姓,王棣很快作了决定,给京中的苏轼去信,请他与高昌、大理等国使节沟通,务必要从这几个国家带回棉花籽。这事由身为礼部尚书的苏学士出面再合适不过,应该不会有什么难度。至于福建那边则更为容易,派人直接去购买便是,三五月便可回转。

另外,棉花的生长对气候环境的要求并不高,种植难度不大。而且,王棣在那个时空务农出身,农村老家种植棉花颇有些年头,他也算是有种植技术的。

如此盘算定夺,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他叫来许四有,开门见山的说了此事。

许氏兄弟开印刷坊发家,三人各有所长,却都精擅商贾之道。江宁府算是基本盘,有许三多坐镇。京中则是许五先在统筹运营。前者自不消说,毕竟经营多年,底蕴人脉丰富,不过似乎到了发展的瓶颈期,亟需转型或者多元化。反倒是京中形势一片大好,“染墨轩”凭着王棣的几部话本小说迅速站稳脚跟,虽然王棣明确表态不再执笔,但脑子里的故事一大把,无非是寻几个文笔好的枪手捉刀,不虞没了新书上市。让“染墨轩”声名大噪的则是“东京时报”,作为这份影响力与日俱增的民营报纸的发行商,其已完全打开了市场,业务飞速拓展,盈利自也节节攀升。而名扬京城的“水云间”也有许氏的参与,不仅注资其中,还调拨了如许富贵这等精明能干的族人参与管理。不知不觉中,许氏几乎将整个家族的兴衰系于王棣一身,双方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王棣虽有不少金点子,但自不可能站在明面上经营商道。虽然说本朝大力发展商业,鼓励商人行商,商人的社会地位也有所提升,但也仅此而已。千年以降,士农工商,排在最末的始终是商人。王棣一个堂堂状元郎跑去行商逐利,在旁人看来无异于抛头露面、红袖频招的青楼女子,被人鄙夷是一定的。因为不为人知的原因,他需要大笔资金筹备相关事宜,而许氏恰好要借力发展,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

许氏兄弟对行商之事嗅觉极其敏感,这一年多时间下来,王棣不着痕迹所表现出来的商业头脑令人信服,一桩桩一件件的运筹帷幄更是叹为观止。“染墨轩”且不必说,“水云间”的运作模式着实令人大开眼界——简直是在光明正大的抢钱呐,生意原来是可以这么做的。当然,许氏很有自知之明,如“水云间”这样的经营模式,换了没什么根脚的他们来办,少不得要头破血流、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认清了这个事实,许氏自是附骥尾、以其马首是瞻。双方一在明一在暗、一主内一主外,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合作愉快。

王棣既到大名府为官,许氏自是要将生意在北京铺开。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壮大,“染墨轩”已不再是主打的拳头项目,隐隐有多元化发展、打造商业帝国的势头。好在双方都明白“枪打出头鸟”的道理,行事低调,闷声发大财,倒未太引人注目。

在北京城开“水云间”分店一事算是尘埃落定了,近日便可开张。眼见着入了冬,王棣颇感时不我待,让许四有组织人手跑一套泉州,自己这边也会调拨三两个得力好手一同前往。任务只有一个:带回棉花种子。

泉州?许四有倒是心神向往,事实上,那里才是商贾的天堂。

泉州与日本、高丽、占城、渤泥、真腊、暹罗、麻六甲、蒲甘、天竺、细兰、波斯、大食、弻巴罗、层拔等五十七个国家和地区有海上贸易关系。泉州港有着“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蕃商大都居住在泉州东南隅的“蕃人巷“。他们舶来犀角、象牙、珠玑、玻璃、玛瑙、香料、胡椒,运去丝绸、瓷器、茶叶。大食、波斯、天竺等蕃商常趁每年四月南太平洋上刮西南季风时,从三佛齐顺风扬帆来泉州贸易,异货禁物如山,港口有当翻译的“舌人“,负责疏通双方的贸易。元佑二年,泉州正式设立市舶司。

至于商货,更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织品、制瓷、造船称为泉州“三大特产“。

虽然路途遥远,但若是打通了这条商道,获利也是难以想象的。更何况,这是王棣首次主动要许氏办事,即便是一无所获也得走上这一遭。

许四有二话不说,当即应了下来,且表态说自己去泉州跑上一趟。

王棣稍稍思忖,并没有反对。

他自己身边可用之人非文即武,还真寻不出极具商业头脑的,许四有主动请缨,他是信得过也放心的。

临行前,他不忘画了张大饼。毕竟,千里迢迢的去趟泉州,若只带回点棉花籽,怎么说都不划算。既然许四有亲往,王棣这边又多了几分心思,干脆藉此开拓一条专属商道,说不得还可跑跑海外贸易,这可是绝对的暴利买卖。

唐代仅在广州一地设市舶司,负责外贸事务。大宋除广州外,又在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秀州五地设市舶司,使外贸规模成倍扩大。早五十年时,每年的市舶收入便达六十三万贯,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大宋出口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金属等,进口的商品主要是香料、药材、象牙、珠宝等。

像香料、象牙这般奢侈物从泉州运至京中贩卖,刨去一应成本开支及打点关系,获利至少也得翻上两番。

当然,这先期投入也是巨大的,而且路途遥远,也着实也太多不确定性。

王棣将能想到的困难与希望剖析了一番,末了,仍是以激励为主,既已确定了泉州之行,开拓商道可徐徐图之,从无到有的过程或许会很长很困难,但一旦事成,收益定是惊人的。王棣这边在福建有些人脉,如蔡卞、蔡京兄弟就是福建人,到时可以用上。至于先期投入资金,双方各承担五成,就先拿出三万贯吧,先购一批货带回试试水。

许氏兄弟三人性格迥异,最有魄力的便属许四友,胆大心细颇有豪迈之气,笑道:“此去泉州,定不负王郎君所托,他日凯旋归来,但谋一醉可也!”

此事就此告一段落,就算一切顺利,许四有也得年后方能返转。

入冬后的寒潮断断续续的,并未造成太大的灾害。王棣多方筹措慈善基金,自己带头捐献财物,号召全县富户关注孤苦乡民,大家齐心协力帮扶救助,共渡时艰。王棣轻飘飘地捐了三千贯,又有衣被、谷烧酒、粮油木炭若干。乡绅富豪怎样的也得给知县大人面子,一时间纷纷捐钱捐物,还真无有置之不理亦或阳奉阴违者。

这实在是王棣的身份摆在这,国朝最年轻的状元,出京前官家私自诏见,文坛、官场的新贵……背后站了谁呢?单苏轼苏辙、王安礼、蔡卞这几个实在亲戚,就得好生掂量掂量份量,看看能不能轻易得罪。

至于说他一个官场新人一出手便是捐了五千贯财物这事,也没什么好追究的。有心人稍一打听,便知道他乃是潜水的“生财童子”,身家雄厚,这笔钱只算是毛毛雨。

但饶是如此,进入冬月,元城县治下仍是死了些人,除了冻死的,便是因雪房屋塌坍塌致死。当然,都是贫困人家。

要说起来,今年入冬致死人数算是历年来最少的,王棣却丝毫没有因而轻松。他自是晓得,如此人间惨剧屡见不鲜,乃是大环境使然,并非某一个人便可以改变现状。只是,仍是心下戚戚,一个人若是连自保都不成,拿什么去保护亲近之人?

到得十一月下旬,元城县乃至整个大名府又迎来了一场大变故,牵涉极广,影响深远。

喜欢大宋河山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宋河山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皇甫帝国·夫人不好当!灵气复苏,从承包山头开始重生年代大院娇媳美又飒错爱首席海贼之弹簧果实最仙遊诸天武道强人霸剑圣尊天降神婿陈黄皮全文免费阅读侯门福妻神秘复苏之诡闻记青梅娇妻有点甜天庭典狱长诡运蛇妻肤浅者足坛幸运星魔兽世界之吉尔尼斯王子快穿之我真的不是渣凛冬斗罗战星圣魔
经典收藏风水卜卦不宋三国之胜谋天下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海贼之母巢秩序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极道战尊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华夏鼎世汉厨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历史的执笔者大明极品皇孙纨绔帝业阿尤布王妃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男卑女尊修仙界贞观医仙
最近更新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寒门状元路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唐代秘史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浴血山河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高门庶子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大乾风云起苍穹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笔架叉将军
大宋河山 品涩居士 - 大宋河山txt下载 - 大宋河山最新章节 - 大宋河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