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人传

轩辕风雪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中国古代名人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唐伯虎现代寻芳记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百炼飞升录公牛传人混在皇宫假太监宋缔长夜谍影入赘王婿长平长平灵剑尊
中国古代名人传 轩辕风雪 - 中国古代名人传全文阅读 - 中国古代名人传txt下载 - 中国古代名人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49章 公孙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东汉末年的群雄图谱中,公孙瓒是一个极具矛盾性的人物。

他出身寒微却凭勇武崛起,北击塞外异族威震边陲,南争中原霸权搅动风云,最终却在自己构建的堡垒中走向毁灭。

这位被鲜卑人敬畏地称为“白马将军”的枭雄,其一生如同一颗流星,在汉末的天空中划出耀眼而短暂的轨迹,留下无尽的历史唏嘘。

公孙瓒的故乡令支(今河北迁安),地处幽州与冀州交界的辽西走廊,是中原王朝抵御塞外游牧民族的前沿阵地。

这里的土地既孕育了燕赵儿女的尚武精神,也见证了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千年碰撞。

公孙家族虽是当地望族,但因母亲身份卑微,公孙瓒在家族中始终处于边缘地位,这种早年的压抑经历,或许为他日后刚愎自用的性格埋下了伏笔。

青年时期的公孙瓒,凭借“美姿貌,大音声,言事辩慧”的天赋,得到了涿郡太守刘基的青睐。

刘基不仅将女儿许配给他,更资助他前往洛阳,师从当时的大儒卢植。

这段求学经历成为公孙瓒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洛阳的太学中,他与后来的蜀汉开国皇帝刘备成为同窗,两人或许曾在同一屋檐下探讨经世济民之道,只是那时的他们都未曾想到,未来会在乱世中走向不同的命运轨迹。

从洛阳返乡后,公孙瓒以郡吏身份踏入仕途,很快便在边疆冲突中展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

据《后汉书·公孙瓒传》记载,他曾奉命护送公文前往蓟中,恰逢张纯勾结乌桓大人丘力居发动叛乱,叛军阻塞道路,同行官吏皆惶恐不已。

公孙瓒却临危不乱,亲自率领随从突破封锁,如期送达公文,其胆识令时任幽州刺史的刘虞刮目相看。

真正让公孙瓒声名鹊起的,是他与鲜卑骑兵的首次正面交锋。

当时他率领数十名骑兵外出侦察,在塞外草原与数百名鲜卑骑兵猝然相遇。

部下皆主张避战,公孙瓒却按剑而起:“今不冲之,则死尽矣!”他身先士卒,手持双头矛(一种两端装有矛尖的特殊兵器)率先冲锋,鲜卑人猝不及防,被斩杀数十人。

此役公孙瓒虽损失过半随从,却成功击退敌军,这种悍不畏死的作战风格,成为他日后驰骋沙场的标志性符号。

随着北方边疆危机加剧,公孙瓒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施展。

他深知游牧民族的作战特点,组建了一支由善骑射者组成的精锐部队——因其本人常乘白马,故令部众皆骑白马,号“白马义从”。

这支部队人数虽不多(约三千人),却堪称东汉末年最精锐的骑兵之一,史载“瓒每与虏战,常乘白马,追不虚发,数获戎捷,虏相告云:‘当避白马’”。

鲜卑人甚至将公孙瓒的形象画在靶上练习射箭,足见其威慑力。

在与乌桓、鲜卑的常年战争中,公孙瓒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军事思想:以骑兵快速机动为核心,强调野外决战的冲击力,注重通过小股精锐部队撕开敌军防线。

这种战术在对付游牧民族时屡试不爽,他也因此从涿县县令一路晋升为中郎将、降虏校尉,成为幽州乃至整个北方边疆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领之一。

东汉末年的幽州,既是抵御外族入侵的军事重镇,也是各方势力角逐的权力场。

当公孙瓒凭借军功崛起时,幽州牧刘虞的存在,成为他必须面对的政治对手。

刘虞出身宗室(东海恭王之后),以仁德着称,主张对游牧民族采取怀柔政策,与公孙瓒的强硬路线形成鲜明对比。

两人的矛盾并非一开始就剑拔弩张。初平元年(190年),董卓乱政,关东诸侯起兵讨伐,刘虞与公孙瓒曾一度合作。

刘虞试图拥立刘虞为帝(以对抗被董卓控制的汉献帝),虽遭刘虞拒绝,却可见两人当时仍保持着政治默契。

但随着局势变化,治理理念的分歧逐渐演变为权力之争。

刘虞的怀柔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缓解了民族矛盾,史载“虞到蓟,罢省屯兵,务广恩信。

遣使告峭王等以朝恩宽弘,开许善路。

又设赏购举、纯。诸胡闻虞至,皆喜悦,弃瓒降虞”。

这种以安抚为主的策略,与公孙瓒“岁岁出兵,抄掠胡寇”的主张形成尖锐对立。

公孙瓒曾私下抱怨:“虞数欲以恩信招诱鲜卑,鲜卑贪而无信,必不效顺,若不击之,后必为患。”

矛盾的激化始于军需控制权的争夺。

公孙瓒常年征战,消耗了大量粮草,刘虞作为幽州牧,负责统筹全郡物资,他认为公孙瓒的战争过于频繁,便削减其军需供应。

公孙瓒则针锋相对,纵容部下掠夺百姓,甚至抢夺刘虞为安抚胡族准备的物资。

据《三国志》记载,公孙瓒的部下“抄掠百姓,虞不能制”,两人的关系从合作走向彻底破裂。

初平四年(193年),刘虞决定讨伐公孙瓒,他集结十万大军,却下令“无伤余人,杀一伯珪而已”,这种妇人之仁注定了其失败的结局。

公孙瓒抓住刘虞用兵保守的弱点,精选数百精锐,趁夜突袭刘虞大营。

刘虞的军队虽多,却缺乏实战经验,瞬间溃散。

公孙瓒率军追击,最终在居庸城俘获刘虞及其家人。

为了彻底清除障碍,公孙瓒给刘虞罗织了“与袁绍合谋称帝”的罪名,在蓟城闹市将其处死。

临刑前,公孙瓒特意邀请了许多胡族首领前来观刑,以此彰显自己对幽州的绝对掌控。

处死刘虞后,公孙瓒接管了幽州的全部权力,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时刻——他控制着包括涿郡、渔阳、右北平在内的广袤土地,麾下兵马数十万,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之一。

控制幽州后,公孙瓒将目光投向了中原。

当时袁绍占据冀州,成为他南下扩张的主要障碍。

两人的矛盾由来已久:公孙瓒之弟公孙越在协助袁术对抗袁绍时中箭身亡,公孙瓒以此为借口,发布《讨袁绍檄文》,列举袁绍“矫命诏恩”“割剥富室”等十大罪状,正式开启了冀幽之战。

初平三年(192年),公孙瓒亲率三万大军南下,在界桥(今河北威县东)与袁绍军队展开决战。

这是一场决定北方霸权归属的关键战役,也是公孙瓒军事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开战前,公孙瓒军势浩大,他将军队分为三部分:左翼、右翼各五千骑兵,中军为一万步兵列成方阵,而“白马义从”作为核心精锐,部署在中军前方。

这种阵型意在发挥骑兵的冲击力,重现当年横扫塞外的辉煌。

袁绍则派遣麴义率领八百“先登死士”为先锋,配备强弩千张,自己亲率大军在后。

麴义曾长期在凉州与羌人作战,熟悉对付骑兵的战术。

他命令士兵伏于盾牌之下,待公孙瓒的骑兵冲到数十步之内时,突然起身发射强弩。

战斗的进程完全超出了公孙瓒的预料。

“白马义从”虽然勇猛,但在密集的弩箭射击下纷纷落马,阵型瞬间崩溃。

麴义率军趁势反击,斩杀公孙瓒麾下大将严纲,一路追击至界桥。

公孙瓒的中军方阵也被击溃,三万大军全线败退。

界桥之战的失败,不仅是军事上的失利,更摧毁了公孙瓒的心理优势。

他引以为傲的“白马义从”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更重要的是,这场战役让天下人看到,这位“白马将军”并非不可战胜。

此后,公孙瓒与袁绍在龙凑、巨马水等地反复交战,虽互有胜负,但战略主动权逐渐落入袁绍手中。

界桥之战的影响深远:它打破了公孙瓒骑兵不可战胜的神话,改变了北方的力量平衡;也让公孙瓒的性格发生了微妙变化——从之前的勇猛果决,逐渐变得多疑保守。

他开始意识到,单纯依靠武力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为他后来构建易京防御体系埋下了伏笔。

经历界桥之败后,公孙瓒的扩张势头受挫,他将战略重心转向巩固幽州防御,选择在易县(今河北雄县)修建一座巨型堡垒,取名“易京”。

这座堡垒的规模令人惊叹:“为围堑十重,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为楼其上;中堑为京,特高十丈,自居焉,积谷三百万斛。”(《后汉书·公孙瓒传》)

公孙瓒构建易京的初衷,或许是为了打造一个坚不可摧的军事基地,但随着时间推移,这座堡垒逐渐变成了他逃避现实的象牙塔。

他将妻子儿女安置在中央高楼,规定“男子七岁以上不得入易京”,身边只留下侍女和姬妾,所有政务都通过绳子从楼上吊下来处理。

这种近乎偏执的防御姿态,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

在易京期间,公孙瓒的统治日益严苛。

他对部下猜忌加深,甚至诛杀了许多有才能的将领。

据《三国志》记载,公孙瓒的部将田楷、单经等人因屡立战功而受到猜忌,最终被迫投奔袁绍;长史关靖曾劝谏他“当今群雄并起,宜广纳贤才,以图中兴”,却被公孙瓒斥为“动摇军心”,从此无人敢再进言。

更致命的是,公孙瓒失去了对幽州各郡县的有效控制。

他的旧部鲜于辅、阎柔等人因不满其诛杀刘虞的行为,联合乌桓、鲜卑部落起兵反叛,公开投靠袁绍。

袁绍趁机派遣大将颜良、文丑率军北上,蚕食公孙瓒的领地。

到建安三年(198年),除易京及周边少数地区外,幽州大部分土地已落入袁绍之手。

面对袁绍的全面进攻,公孙瓒采取了消极防御的策略。

他坚信“易京之固,天下莫及”,拒绝主动出击,甚至对部下的求救置之不理。

有一次,部将张燕率军来援,公孙瓒却担心其有异心,下令紧闭城门,导致张燕军被袁绍击溃。

这种自绝于人的做法,加速了他的败亡。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大军包围易京,开始挖掘地道进攻。

公孙瓒见大势已去,派儿子公孙续向黑山军求援,并约定以火光为号,内外夹击袁绍。

但这封书信被袁绍截获,袁绍将计就计,在约定时间点燃火把,引诱公孙瓒出城。

公孙瓒果然中计,率军出城时遭到伏击,损失惨重,只得退回高楼。

建安四年三月,易京的外城被袁绍攻破,公孙瓒被困于中央高楼之上。

他站在十丈高的楼台上,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或许会想起数十年前在塞外草原冲锋陷阵的自己,想起“白马义从”纵横驰骋的辉煌,想起与刘虞从合作到反目的往事。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公孙瓒展现出了一丝枭雄的决绝。

他先将妻子儿女全部杀死,然后点燃了高楼。

熊熊烈火中,这位曾经威震塞外的“白马将军”自焚而死,时年约四十余岁。

他苦心经营的易京堡垒,最终成为埋葬自己的坟墓。

公孙瓒的失败,是性格与时代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勇猛有余却谋略不足,擅长战术却缺乏战略眼光;他能在乱世中崛起,却不能在权力巅峰保持清醒;他用武力征服了幽州,却失去了人心。

正如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的:“瓒遂骄矜,记过忘善,多所贼害,虞从事渔阳鲜于辅、齐周、骑都尉鲜于银等,率州兵欲报瓒,以燕国阎柔素有恩信,共推柔为乌丸司马。

柔招诱乌丸、鲜卑,得胡、汉数万人,与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战于潞北,大破之,斩丹。”

但历史总是复杂的。

公孙瓒虽然最终失败,但其在抵御外族入侵中建立的功勋,不应被遗忘。

在东汉末年中原大乱之际,正是他率领“白马义从”一次次击退鲜卑、乌桓的南下,守护了北方边疆的安宁。

《后汉书》记载,在公孙瓒镇守幽州期间,“乌桓、鲜卑不敢近塞”,这份功绩足以让他在汉末历史中占据一席之地。

易京的火光熄灭了,但公孙瓒的故事并未就此终结。

他的“白马义从”成为后世骑兵部队的典范,他与刘虞的理念之争折射出中原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永恒难题,他从崛起至覆灭的轨迹,更是乱世枭雄命运的缩影。

千百年后,当人们漫步在河北雄县的土地上,或许还能从易京遗址的残垣断壁中,窥见那位白马将军的身影——他曾在塞外的风沙中纵马疾驰,曾在界桥的战场上挥矛冲锋,最终在自己构建的堡垒中,伴随着烈焰走完了传奇而悲壮的一生。

这,便是公孙瓒,一个在汉末乱世中绽放又凋零的独特存在。

《中国古代名人传》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中国古代名人传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中国古代名人传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末世:极度崩坏开局操作蝙蝠侠离婚后大佬前夫赖上我比蒙传奇老子是条龙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盛宠妻宝土豪系统傻妻种田:山里汉子放肆亲极品大昏君我真是个富二代异世大陆:DNF全职圣骑士名柯:毒唯恋爱手册神医御兽后将明诸天武道强人女配是重生的灵气复苏,从承包山头开始扉页空间
经典收藏启明1644灭元1399[综穿]相依为命山谷长人茶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钢铁陌世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华夏鼎世重生明末,我是反贼张献忠贞观楚王大明极品皇孙抗战之重生周卫国这个三国太可怕了!擎天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捕快摸鱼指南庶女当嫁,一等世子妃
最近更新笔架叉将军明朝的名义史上最强县令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大楚武信君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锦衣血诏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穿越之原始之路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大明辽国公衣冠谋冢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中国古代名人传 轩辕风雪 - 中国古代名人传txt下载 - 中国古代名人传最新章节 - 中国古代名人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