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紫衣侯

沙鸥

首页 >> 逍遥紫衣侯 >> 逍遥紫衣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我家阳台通三国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长夜谍影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江山权色三国之袁家我做主北宋小厨师他比我懂宝可梦一戟平三国
逍遥紫衣侯 沙鸥 - 逍遥紫衣侯全文阅读 - 逍遥紫衣侯txt下载 - 逍遥紫衣侯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43章 远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长安的夏来得热烈,国子监的槐树下总围满了人。阿丫和几个孩子蹲在石桌上,正用新刻的木活字拼句子,“天”“地”“人”三个字被摆得歪歪扭扭,旁边还散落着几个蒙古语字母,是阿古拉托商队捎来的——他说要让草原的孩子和长安的孩子,用同一张字盘说话。

“陛下,江南的活字工坊送来新东西了!”内侍监总管捧着个黑漆木匣匆匆走来,匣子里铺着层锦缎,放着数十个象牙活字,每个字的笔画都刻得玲珑剔透,“苏州府说,这是用上好的象牙雕的,能传三代不坏。”

苏牧拿起个“禾”字,指尖触到温润的牙面,阳光透过字间的镂空,在掌心投下细碎的光影。他转头时,正看见豆花姑娘带着漠北少年们认农具,阿古拉的弟弟阿吉指着曲辕犁上的铁铧,用生硬的汉话问:“这个……能刻成字吗?”

“当然能。”豆花姑娘笑着拿起支炭笔,在他手心画了个“铧”字,“你看,左边是金字旁,因为它是铁做的,右边像不像犁地时翻起的土浪?”

阿吉攥着拳头反复临摹,掌心很快被炭笔染黑。苏牧看着他认真的模样,突然对总管说:“把象牙活字送到工坊,让他们照着样子刻木活字,越多越好。告诉各州府,凡能认出一百个字的农户,都能领一本《农时要略》,认得多的,还能领新稻种。”

总管刚走,户部尚书就踩着槐花落进来,手里举着本厚厚的账册:“陛下,您看今年的夏粮收成!”账册上的朱笔字密密麻麻,江南水稻、江北小麦、漠北青稞,每一项后面都跟着个醒目的“增”字,“尤其是漠北,阿古拉他们种的苜蓿混着麦种,亩产比去年多了五成!”

苏牧翻开账册,指尖在“漠北”二字上停顿——那里的字迹带着颤抖,是老账房的手笔,去年冬天他还说“蛮夷之地种不出好粮”,如今却在账页边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让农官把苜蓿混播的法子编成歌谣。”苏牧合上账册,“用活字印成小册子,每个驿站都挂一本,让行商、驿卒都学着唱,传到草原去,传到戈壁去。”

正说着,三皇子抱着个布包跑过来,布包里鼓鼓囊囊的,打开一看,是十几个陶土捏的小人,有戴皮帽的牧民,有扛锄头的农夫,还有个举着长枪的将军,眉眼竟有几分像李玄甲。“父皇,这是我和阿丫做的‘庄稼兵’!”孩子拿起将军小人,让它“站”在稻穗模型旁,“李叔叔说过,兵是为了护着庄稼,不是为了打仗。”

苏牧的心轻轻一颤。去年清明去忠烈祠,三皇子非要把自己捏的陶兵摆在李玄甲牌位前,说“让叔叔在天上也能看着麦子长高”。如今那些陶兵还在祠堂里,身上落了层薄灰,却依旧笔直地站着,像在守护着牌位前那束风干的麦穗。

“把这些‘庄稼兵’送到工坊。”苏牧摸了摸孩子的头,“让工匠照着样子做木刻,印在《农时要略》的封面上,告诉所有孩子,最好的兵,是能让地里长出粮食的兵。”

傍晚去西市时,李老妇人的酸枣糕摊果然挪到了朱雀大街。新搭的凉棚下,两个徒弟正用新刻的木模压糕饼,模子上刻着“安安”二字,是陆安的名字。“陛下尝尝这个!”老妇人递来块夹着葡萄干的新糕,“这葡萄干是漠北送来的,阿古拉那孩子说,要谢陛下教他们种葡萄呢!”

三皇子咬了口糕,葡萄的甜混着酸枣的酸,在舌尖漾开。他指着不远处的书铺,那里挂着串新印的小册子,封面上正是他设计的“庄稼兵”:“奶奶你看!李叔叔在书上站岗呢!”

书铺老板见了苏牧,慌忙搬来把椅子:“陛下,您编的《识字歌谣》卖疯了!昨天有个漠北来的商队,一下买了五十本,说要带回去教族人认字!”他翻开一本,里面的字都配着图画,“日”字旁边画着个圆太阳,“水”字旁边是条弯曲线,“连隔壁卖豆腐的张婶都能认全了!”

苏牧翻到“兵”字那页,旁边画着个扛锄头的士兵,正帮农夫挑水,旁边注着行小字:“兵者,保民耕也。”这是他亲自改的,原来画的是持枪的战士,后来想起李玄甲的话,换成了这副模样。

离开西市时,暮色已漫过钟楼。三皇子牵着苏牧的手,数着路边灯笼上的字:“‘福’‘寿’‘康’……父皇,这些字都是活的吗?阿丫说,字认得多了,就能从纸上跳下来,帮我们干活。”

苏牧望着天边的晚霞,那里的云像极了漠北草原的麦浪,翻滚着,涌动着。他轻声道:“是啊,字是活的。你看‘禾’字,像不像低头的稻穗?‘家’字,宝盖头是屋顶,下面的‘豕’是猪,有屋顶有猪,就是家了。这些字记着咱们的日子,记着怎么种地,怎么过日子,自然就活了。”

回到宫中,御书房的灯亮到深夜。苏牧铺开宣纸,提笔写下“麦浪连营”四个字,笔尖的墨汁滴落在纸上,晕开一小片墨迹,像极了当年雁门关外的烽火台。他突然想起阿古拉捎来的信,说草原的孩子现在会唱《识字歌谣》了,唱到“禾下土”时,都会弯腰摸摸脚下的土地。

窗外的月光洒在宣纸上,“营”字的宝盖头仿佛化作了帐篷的顶,下面的“吕”字像两个并肩的人,一个是中原的农夫,一个是草原的牧民,正围着篝火看同一本活字书。苏牧放下笔,指尖抚过纸面,仿佛能听见无数个汉字在纸上跳动,从长安的书铺,到漠北的帐篷,从江南的稻田,到雁门的关隘,连成一片浩荡的声浪,比号角更响亮,比战鼓更绵长。

三日后,漠北的商队带来了新消息:阿古拉用活字印了本《草原农书》,第一页就是长安的曲辕犁,旁边用蒙古语写着“中原的智慧,像太阳一样照在草原上”。随书送来的,还有袋新收的青稞,颗粒饱满,上面贴着张字条,是阿吉歪歪扭扭的汉字:“给三皇子殿下,做青稞糕吃。”

苏牧把青稞倒进粮仓时,三皇子正和阿丫用木活字拼“麦浪连营”。阳光透过窗棂,在字盘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极了风吹过麦田的样子。孩子突然指着“连”字说:“父皇你看,这个字像不像水车的链子?把中原和草原连在一起了!”

苏牧笑着点头,望向窗外。国子监的槐树上,几个漠北少年正和长安的孩子一起摘槐花,笑声落在新翻的土地上,惊起几只蚂蚱,蹦跳着钻进刚种下的豆苗里。他突然明白,所谓天下,或许就是这样——用一个个活的字,连起一片片活的土地,连起一颗颗想好好过日子的心,终有一天,会连成一片望不到边的麦浪,在风里低吟,在阳光下生长,再也分不出哪一株来自中原,哪一株来自草原。

长安的秋阳带着琥珀色的暖意,透过国子监的窗棂,在活字盘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阿丫正踮脚够高处的字块,辫子上的红绳扫过“丰”字的笔画,引得旁边的漠北少年阿吉伸手扶住她:“小心些,这个字昨天刚刻好,边角还没磨圆。”

新刻的“丰”字比其他字块稍大,是用南疆送来的硬木雕刻的,笔画间还留着淡淡的檀香味。阿丫捧着字块跑到苏牧面前,鼻尖沾着木屑:“陛下您看!这个‘丰’字中间的竖笔,我让工匠刻成了麦穗的样子!”

苏牧接过字块,指尖抚过凸起的“麦穗”,确实比寻常笔画多了几分生动。他转头看向窗外——皇庄的打谷场上,谷穗堆成了小山,农夫们正用新造的脱粒机碾谷,木轮转动的吱呀声里,混着孩子们的欢笑声,那是三皇子带着阿古拉的弟弟们在谷堆旁打滚,麦粒粘在他们的发间衣上,像撒了把碎金。

“把这个‘丰’字送去各州府的学堂。”苏牧将字块放回字盘,“告诉他们,写字不光要横平竖直,还得让字里长出庄稼,开出花来。”

正说着,鸿胪寺卿匆匆进来,手里举着封火漆印的信函:“陛下,西域诸国的使者到了!说要学咱们的活字印刷术,还带了特产当学费——于阗的玉石,龟兹的葡萄酿,还有波斯的琉璃镜!”

信函里夹着张羊皮地图,西域诸国的使者在自己的领地旁画了小图标:于阗画了株棉花,龟兹画了串葡萄,波斯画了个纺车,显然是想用这些作物和技艺来交换活字术。苏牧在地图边缘写下“互学互鉴”四个字,对鸿胪寺卿道:“让使者们去工坊看看活字印刷的全过程,再带他们去皇庄,尝尝咱们用漠北麦种和中原技法酿的新酒。”

三皇子不知何时凑了过来,指着波斯的纺车图标:“父皇,这个像不像阿古拉他们改良的水车?”孩子突然拍手,“我知道了!咱们可以把纺车的图样刻成活字,印在书上送给他们,他们就知道怎么纺线了!”

苏牧笑着揉了揉他的头。这孩子自去年跟着阿古拉学了简单的西域语,就总爱琢磨怎么把中原的技艺“画”给外人看。前几日还缠着工匠,要把曲辕犁的构造刻成可拆卸的木活字,说“这样草原的孩子一看就懂”。

“不仅要画纺车,还要画织布的步骤。”苏牧拿起支炭笔,在纸上画了个简易的织布机,“告诉波斯使者,咱们的农妇能把棉花纺成布,他们的琉璃镜能帮咱们的工匠更清楚地打磨活字,这样交换才公平。”

傍晚去天牢时,苏承乾正对着窗台上的苜蓿出神。那株草如今长得半人高,紫色的花穗垂在铁栏外,招来了几只蜜蜂。“今年的秋粮,够长安百姓吃三年了吧?”他头也不回地问,声音里带着几分沙哑。

“够吃五年。”苏牧隔着铁栏坐下,递给他块新烤的青稞饼,“漠北送来的青稞,用中原的法子烤的,你尝尝。”

苏承乾接过饼,指尖捏碎了一小块,青稞的碎屑从指缝漏下,像极了当年他在东宫种下的那畦麦种——那时他总说“帝王不必懂稼穑”,如今却能从饼的口感里尝出是新麦还是陈麦。

“听说你让西域人学活字?”苏承乾咬了口饼,“就不怕他们用这技术印反书,说你得位不正?”

“他们会印什么,我管不着。”苏牧看着那株苜蓿,“但他们会知道,中原的字能印出《农桑要术》,能教会人怎么种出粮食,怎么过上安稳日子。这种字印出来的东西,总比那些喊打喊杀的檄文有用。”

苏承乾突然笑了,笑声惊飞了铁栏上的蜜蜂:“父皇当年总说我‘眼里只有江山,没有草木’,原来他早就看出,江山是长在草木里的。”他将剩下的青稞饼放在窗台上,“给苜蓿当肥料吧,说不定明年能结出种子,撒到长安的地里去。”

离开天牢时,暮色已漫过宫墙。苏牧站在角楼上,望着西市的方向——那里的灯一盏盏亮起,书铺的伙计正将新印的《西域农物图谱》搬上货架,封面上用汉、蒙、西域三种文字写着“同生共长”。不远处的酒肆里,西域使者正和中原的农官碰杯,葡萄酿的清冽混着青稞酒的醇厚,在晚风里漾开一片酒香。

三皇子带着阿丫和阿吉跑过来,手里举着刚刻好的木活字,上面是个新造的字:左边是“禾”,右边是“西”,合在一起像是株长在西域土地上的庄稼。“父皇,这个字念‘栖’吗?”孩子仰着头问,“阿吉说,西域的庄稼也能在中原扎根,就像鸟儿找到巢穴一样。”

苏牧接过字块,在月光下仔细看着。确实像个“栖”字,又比“栖”多了几分生机。他突然想起李玄甲牌位前那束风干的麦穗,想起陆安娘纳的那双绣着鸳鸯的鞋,想起漠北草原上转动的水车,想起西域使者手里的琉璃镜——这些东西看似不相干,却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连在一起,像这新造的字,在“禾”与“西”的交融里,长出了新的生命。

“就叫‘栖’。”苏牧将字块递给孩子们,“告诉所有学字的人,无论是中原的庄稼,还是西域的草木,只要能让人吃饱穿暖,就该有地方扎根,有地方生长。”

夜风带着桂花的香,吹过角楼的飞檐。远处的打谷场上,脱粒机还在吱呀转动,像是在哼一首关于丰收的歌。苏牧望着天边的圆月,突然觉得,那些长眠在雁门关的忠魂,此刻或许正化作月光,洒在这片生长着庄稼和文字的土地上,轻轻说一句:“这盛世,如你所愿。”

《逍遥紫衣侯》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逍遥紫衣侯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逍遥紫衣侯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海贼之弹簧果实天庭典狱长离婚后大佬前夫赖上我豪门巨星之悍妻养成扉页空间名柯:毒唯恋爱手册食妖奇谭宿主她甜入心扉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丹崖仙途午后香茶新书战皇极品大昏君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重生之我要冲浪我们村的阴阳两界重生年代不做贤妻战婿归来谁来治治他混世矿工
经典收藏汉末大混子重历战争年代历史的执笔者风水卜卦钢铁陌世医品狂妃抗战之重生周卫国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三国之魏武元勋女帝穿今不好惹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庶女当嫁,一等世子妃贞观医仙北明不南渡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贞观楚王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这个三国太可怕了![综穿]相依为命
最近更新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万浪孤舟,沧海一粟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寒门状元路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高门庶子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明辽国公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逍遥紫衣侯 沙鸥 - 逍遥紫衣侯txt下载 - 逍遥紫衣侯最新章节 - 逍遥紫衣侯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