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首页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家妻上将军临高启明民国军阀:从十里洋场千王开始抗日之陆战狂花大唐再起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海贼之母巢秩序大明元辅百炼飞升录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全文阅读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txt下载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68章 叔谋掘室逢怪铭 雎阳隐忧祸将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接着上一章说,那麻叔谋为何突然撤离雎阳?

说来倒有段离奇公案。

这麻叔谋本是个贪得无厌的主儿。

那日他正指挥民夫在上源驿附近掘河,忽然锄头“铛”地撞上个硬物。

“大人,挖到口棺材!”

工头慌慌张张跑来禀报。

叔谋绿豆眼顿时放光:“抬上来!

说不定是前朝王侯的陪葬。”

众人七手八脚把棺材拖上岸。

这棺木通体乌黑,竟无半点腐朽。

叔谋搓着手凑近,突然“咦”了一声—棺盖缝隙里竟钻出几缕青丝。

“开棺!”

他嗓子都尖了。

棺盖掀开的刹那,一股奇香扑面而来。

只见棺中躺着个面色红润的男子,三尺长发如活物般在棺中蜿蜒。

工人们吓得直往后退,叔谋却伸手就往尸身怀里摸。

“怪事,”他嘟囔着掏出块石板,“连个铜钱都没有......”

这时人群里挤出个驼背老汉:“大人,老朽年轻时学过古篆。”

叔谋把石板往他怀里一塞:“快念念!”

老汉眯着眼念道:“我是大金仙......”

读到“得逢麻叔谋”这句时,声音突然打颤。

叔谋一把抢过石板:“接着说!”

“葬我在高原......”

老汉偷瞄着叔谋的脸色,“说您若把他葬在城北高处,来日必有善报。”

当晚叔谋翻来覆去睡不着。

亲信凑过来问:“大人真要费这事?”

“你懂什么!”

叔谋猛地坐起身,“这分明是仙人指路!

快去备副上等棺木。”

第二天,他竟真亲自抬棺上山。

可刚下葬就下起暴雨,新修的河道全泡了汤。

监工哭丧着脸来报:“大人,咱们挖的河段全塌了......”

叔谋气得直跺脚。

他哪知道,那石板上最后还有行小字:“发长至泥丸,更候一千年”。

要是当时让老汉念完,就会知道这长发尸身分明是个未成形的旱魃。

这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挖河道挖到陈留地界时,正好碰上朝廷派使者下来巡查。

“大人,京里来人了!”

差役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

麻叔谋正忙着指挥民工挖渠,闻言拍了拍袖子上的土:“准备羊猪祭品,再加一对白玉璧,我要去留侯庙上香。”

祭品刚摆上供桌,香烛还没点着,突然刮来一阵邪风。

众人慌忙用袖子挡脸,等风停了,那对白璧竟凭空消失了。

“这......”

麻叔谋憋得脸色发青,却不敢当场发作——毕竟是在神庙里。

三天后,中牟县来了个衣衫破烂的民工,哆哆嗦嗦捧着一对白玉求见。

“大人,小的在路上碰见怪事了。”

民工跪在地上,“有位大人物骑着骏马,带着好多随从......”

麻叔谋不耐烦地拍桌子:“说重点!”

“那人把玉璧塞给小的时说......”

民工吞了吞口水,“‘替我转告十二郎,这双白璧原物奉还,他自会上天当神仙’。”

“十二郎?”

麻叔谋心里“咯噔”一下,马上板起脸:“胡说八道!”

他一把抢过玉璧,指头摸着温润的玉面——这不正是祭祀时丢的那对吗?

“来人!”

麻叔谋突然大喝,“把这疯子拖出去砍了!”

民工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卫兵架了出去。

帐外很快就没了声响。

麻叔谋把玩着玉璧,阳光透过帐篷,在玉面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他突然想起民间传言,说当今皇上排行十二......

“放屁!”

他狠狠骂了一句,却悄悄把玉璧藏进袖子里。

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

中牟民工惨死,白璧离奇再现,这些事像长了翅膀似的,没几天就传遍了全城。

自然有人添油加醋地议论纷纷。

后来炀帝在江都被缢死。

算起来在位虽有十三年,可扣掉闰月虚年,实际只有十二年。

这才恍然大悟,民间传说的“十二郎”,指的正是这位短命的皇帝。

且说那麻叔谋私吞了运河工地的白璧,这日又耀武扬威地来雍邱监工。

远远望见大路中央立着座祠庙,朱漆斑驳,香火却旺。

“这是供的哪路神仙?”

麻叔谋眯着三角眼问。

旁边老农忙作揖:“回大人话,听祖辈传下来说,里头埋着位隐士,灵验得很哩。”

“呸!”

麻叔谋一口浓痰啐在功德箱上,“什么阿猫阿狗也配挡官道?

来人啊,给我平了这破庙!”

数十个丁夫抡起镐头就砸。

才掘了五六尺深,忽然“轰隆”一声,地面塌出个黑窟窿。

幽蓝的灯火在深处飘忽,像勾魂的鬼眼。

工人们扔了家伙事就往后退。

“没用的东西!”

麻叔谋骂得唾星四溅,转头却见武平郎将狄去邪抱臂而立,顿时堆出笑脸:“狄将军,听说您当年单枪匹马闯过突厥大营?”

狄去邪冷笑:“麻监工不必激将。”

他解下佩刀扔给亲兵,“取绳索来。”

麻叔谋搓着手奉承:“将军真乃当世荆轲!

不,比聂政还......”

“少聒噪。”

狄去邪把麻绳系在腰间,冲丁夫们扬下巴,“你们抓紧绳子。”

又扭头瞪着麻叔谋:“若半个时辰不见我拽绳......”

“下官立即派兵救援!”

狄去邪不再多言,纵身跃入洞中。

几个役夫死死攥住绳头,看着将军的身影渐渐被黑暗吞没。

狄去邪顺着绳索滑入深穴,绳索簌簌作响,足有数十丈深。

双脚刚沾地,四周漆黑一片,只听见滴水声。

他解开腰间绳索,握紧拳头,心一横:“横竖都是死,不如闯一闯!”

往前摸索百余步,眼前豁然开朗。

一间石室立在面前,东北角四根石柱擎着屋顶,两条铁索哗啦作响,锁着一头巨兽。

那怪物身形似牛,浑身黑毛如针。

狄去邪凑近一瞧,竟是一只硕大无比的老鼠,足有黄牛大小!

“这……”

他倒吸一口凉气,踉跄后退。

忽然西面“咔嚓”一声,石门洞开。

一个梳着道童髻的小童探头喝道:“来者可是狄去邪?”

狄去邪咽了口唾沫:“正是在下。”

“皇甫君候你多时了。”

小童一甩拂尘,“随我来。”

穿过长廊,眼前突现一座巍峨大堂。

朱漆梁柱上盘着金龙,地面铺着青玉砖。

堂上端坐着一位神君:面如重枣,长须垂胸,头戴云纹冠,身穿朱红袍。

狄去邪腿一软,“扑通”跪倒。

神君双目如电,不怒自威。

他攥紧衣角,手心全是汗,心里直打鼓:“这到底是何方神圣?”

那位神君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也不说话。

他脸色阴沉得可怕,眼睛里射出的目光就像闪电一样,感觉能直接看透人的心思。

去邪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旁边站着一个穿绿衣服的小吏,等去邪拜完之后,就伸手示意他:“起来吧。”

去邪这才敢抬起头,然后小心翼翼地退到西边的台阶上,低着头静静地站着。

他的心怦怦直跳,心里寻思着:“这大殿里坐的到底是什么厉害人物啊?”

大概过了一会儿,里面突然传来一声冷冰冰的大喝:“赶紧把阿輙带过来!”

台阶下面马上有人回应:“是!”

接着就传来一阵匆忙远去的脚步声。

没过多久,几个大汉拉着一条铁链,拖进来一个大家伙——原来是之前拴在柱子上的那只大老鼠!

这只老鼠浑身的毛都竖了起来,眼睛红得像血一样,张着嘴露出牙齿,不过却不敢挣扎。

去邪心里“咯噔”一下,心想:隋炀帝的小名不就是“阿輙”吗?

难道……他不敢再往下想,只是屏住呼吸,紧紧盯着大堂上。

大堂上的神君猛地一拍桌子,大声骂道:“你这畜生!

我让你暂时脱掉皮毛,去做中原的君主。

你却倒行逆施,欺负百姓、残害生灵,你眼里还有天理吗?”

那只大老鼠虽然不会说话,但是能听懂人说的话。

它眼睛滴溜溜乱转,尾巴也甩来甩去,一副死不悔改的样子。

神君见了,气得反倒笑了起来,说:“好啊,你这个不知悔改的东西!”

然后转过头喊道:“来人呐,给我打!”

两个武士马上走上前去,高高举起铁棍子,狠狠地朝老鼠脑袋砸下去。

“砰!”一声闷响,大老鼠疼得“吱”地惨叫了一声,声音大得整个大殿都跟着晃了晃。

武士又举起铁棍子,正要再砸下去——

突然,殿外面传来一个清脆的小孩声音:“天符到!”

所有人齐刷刷地转过头,就看见一个穿着白衣服的小孩手里捧着一个金色的卷轴,快步走进来。

大堂上的神君脸色一变,急忙站起来,快步走下台阶,趴在地上说:“臣,恭听上天的旨意。”

童子站出来,一本正经地宣布:“阿輙的气数本是十二年,如今期限还没到。

等期限一到,他会用练巾勒颈而死,现在先不用动刑。”

说完,童子就离开了。

堂上的神回到了原来的位置,然后让人把那只巨鼠仍旧系回原处。

接着,神把去邪叫到跟前,说道:“你替我告诉麻叔谋,多谢他掘了我的坟。

来年我会送他两口金刀,可别嫌礼薄啊。”

说完,神就吩咐绿衣吏带着去邪从别的门出去。

去邪跟着绿衣吏,经过一片树林。

这树林里的路又弯又窄,他们只能踩着石头、抓着草木往前走。

好容易过了树林,去邪一回头,发现绿衣吏不见了。

没办法,去邪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往前走。

走了大概三里路,去邪看到一间茅舍。

有个老叟正坐在土塌上。去邪走上前,很有礼貌地问了声好。

老叟看了看去邪,问道:“这里是嵩阳少室山下,你是从哪儿来的啊?”

去邪就把自己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老叟道:“你已经亲眼见到了各种奇异的状况,想来也能领悟其中的玄机了。

你要是能辞去官职,就能从虎口里脱身啦。”

看来去邪这人品格端正、远离邪恶,所以才能得到这样的指引。

去邪赶忙称谢,然后就出发了。

他回头再看那茅屋,却早已没了踪影。

他心里明白,自己这是进入了仙境,还承蒙仙人指点迷津。

不过,他觉得还是得回去给麻叔谋报个信。

去邪到了宁阳,见到了麻叔谋,大致把情况说了一下。

之前去邪进墓的时候,墓突然就崩陷了。

麻叔谋还以为去邪死了呢,现在看他突然出现,就把他当成了疯子。

去邪将错就错,假装疯癫着离开了,然后跑到终南山隐居起来。

这时候,听说隋炀帝正头疼得厉害,一个多月都没好。

去邪越发相信,冥冥之中的惩罚,那可真是真事儿啊。

从那以后,去邪开始修行道法,不再吃粮食。

说起来,修行道法这事儿,在古代很多人都觉得能让人内心平静、身体清爽,说不定真有什么神奇的效果呢。

去邪一直这么坚持着,最后居然没生什么病就去世了。

不得不说,这个人啊,天生就适合修道。

他原本就有修道的资质。

叔谋到了宁陵,不巧患上了风逆病,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浑身难受。

医生来看了看,说:“得用羊羔蒸熟,拌上草药一起吃,这病才能好。”

叔谋一听,赶紧照做。

嘿,还真灵,没几天病就好了。

从那以后,他就爱上了蒸羊羔这口,隔三岔五就要吃上一回。

却说宁陵有个叫陶榔儿的人,家里有钱,可这人脾气凶得很。

他担心自家祖坟离河道太近,怕被挖了。

这人心眼儿坏,居然打起了坏主意。

他偷偷去偷别人家的婴儿,割去头和脚,蒸熟了给叔谋送去。

叔谋一吃,眼睛都亮了,说:“这啥肉啊,比羊羔肉还好吃!”

他赶紧把陶榔儿叫来,问这是啥。

陶榔儿一开始嘴硬,死活不肯说。

叔谋让人给他灌酒,把他灌得酩酊大醉,他才把实情说了出来。

叔谋听了,不但不觉得这事儿残忍,反倒赏了陶榔儿十两金子,还让工役去保护陶榔儿家的祖坟。

这还不算完,他让陶榔儿接着去偷婴儿,拿来给他吃。

陶榔儿得了命令,更肆无忌惮了。

宁陵、雎阳这一片儿,隔三岔五就有婴儿失踪。

那些孩子的父母哭得死去活来,到处都是哭声。

可叔谋根本不管这些,只顾着自己享受那残忍得来的“美食”。

很快,这两个地方就失去了几百个婴孩,那凄惨的哭声,传得老远老远。

左屯卫将军令狐达,曾是开渠副使。

他上书弹劾,可这事儿被中门使段达给拦下了,根本没传到上头去。

为啥呢?

原来段达收了叔谋的巨额贿赂,所以就帮着叔谋隐瞒。

这么一来,叔谋在法外逍遥,继续凿河,一路到了雎阳城。

雎阳那些坊市的豪民们可愁坏了。

他们担心自家的宅子和祖坟会被挖掉,就凑了三千两金子,打算献给叔谋。

可发愁的是,没人能帮他们牵线搭桥,和叔谋搭上关系。

这时候,叔谋正在监督工人挖掘古棁。

嘿,还真有了意外发现,居然把一个石室给挖通了。

这石室里面有漆灯、棺木之类的东西。

可这些东西一接触到外面的风,瞬间就化成了灰。

不过,在石室里找到了一块石铭,上面刻着:“雎阳土地高,竹木可为壕;

若也不回避,奉赠二金刀。”

叔谋看着这石铭,完全摸不着头脑,就转头问旁边的当地人。

当地人回答说,听老人们讲,这是宋司马华元的墓。

叔谋一听,顿时来了劲头,大声说道:“不过就是一个小国的大臣而已,我怕他干什么?”

叔谋这么大胆,这石铭上的话又透着古怪,那后面到底会发生啥事儿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喜欢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年代不做贤妻快穿之我真的不是渣战皇娶个村官大小姐凛冬斗罗侯门福妻大明小郎君绝世战祖扉页空间异世大陆:DNF全职圣骑士午后香茶新书足坛幸运星欲行都市诸天开局长生药神道丹尊闪婚之谈少的甜妻宿主她甜入心扉追你没商量天庭典狱长神秘复苏之诡闻记
经典收藏贞观医仙【完】暴王偏爱小萌妃[综穿]相依为命铁甲轰鸣内我欲扬唐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大明极品皇孙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抗战之重生周卫国袁术天下医品狂妃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大乾:帝国独裁者风水卜卦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逍遥小地主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
最近更新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清宫秘史十二章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穿越之原始之路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txt下载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