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唐唐小可爱

首页 >>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长安四象我夺舍了隋炀帝一等家丁抗日之战将无敌江山权色宋朝探花郎宋缔唐伯虎现代寻芳记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大宋有毒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唐唐小可爱 -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全文阅读 -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txt下载 -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8章 土木堡疑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208章:土木堡疑云!

土木堡之变,按主流观点......

大概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年轻气盛,不知兵凶战危,拉上全部精锐,冒冒失失地出去打了一仗。

结果,输的连裤衩儿都不剩,自己也成了敌军的俘虏,丢人丢到姥姥家去了。

在这风雨飘摇,国家危难之际,一个铁骨铮铮的忠臣横空出世,力挽狂澜,击退来犯之敌,拯救了山河社稷。

最后,邪恶的皇帝回到京城,发动夺门之变,阴谋复辟,杀掉了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寡廉鲜耻,该遭万人唾弃。

整个看下来,前期荒唐透顶,中间振奋人心,末尾悲壮凄凉,令人唏嘘......

嗯,很完美的故事。

再加上,一些文学作品和影视剧的渲染,批判朱祁镇的同时,把于少保奉为救世宰相,千古完人,已经成了政治正确,蔚然成风。

但事情的真相,往往不会流于表面。

从土木堡到夺门之变,史书中的记载前后矛盾,漏洞百出,难以自圆其说。

其中,有几个疑点,很值得玩味......

疑点一:英宗亲征,带上军队和武将就行了,拉着一大票文官去干嘛?

那群舞文弄墨的老夫子,还能冲锋陷阵不成?

尤其,在土木堡一难中,文官的阵亡比例,远超武将勋贵,损失惨重......

战后统计,武将方面大约死了十几个。

而文官,光是有名有姓的,就有四十多个!

这一数据,成了很多人反驳土木堡之变是‘文官集团’阴谋论的有力佐证。

但既然是出关打仗,带着半个朝廷的文官,其用意是什么,只能去问明英宗自己了。

疑点二:就要提到土木堡的位置所在。

而正确的叫法,应该是土木驿。

这是永乐皇帝为了征伐漠北,在沿途修建的中转站之一。

翻开地图就知道,土木堡在今天河北怀来县附近,距当时明朝的都城,大约一百公里左右。

距离京师的门户居庸关,也才五十公里。

也先孤军深入,穿越边境,一路追上英宗的大部队,并全歼灭明军全部精锐,把皇帝绑了肉票。

那么,他为何不继续攻攻打居庸关,继而拿下毫无防备的京城,挟朱祁镇号令天下,控制黄河以北,再席卷江南,恢复蒙元昔日的荣光?

以土木堡到京师的距离,加上瓦剌骑兵能一夜之间杀光京师三大营,如此吊炸天的战斗力,难道没有可能实现?

然而,也先的做法是什么?

抓了朱祁镇之后,放弃了近在咫尺的京城,以及唾手可得的巨大利益......

却像个导游似的,带着明英宗到宣府、大同到处叫门,兜兜转转,碰了一鼻子灰。

忙活了半天,究竟图个啥?

瓦剌骑兵都快到居庸关了,还要回头攻占明朝边境的城防要塞,岂不是南辕北辙?

宣府、大同一线,驻扎重兵,防守严密,如果也先在土木堡之前没打下来这些地方,那他是怎么深入腹地的?

按史书记载:土木堡之变,发生在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夜里,黎明拂晓时分......

而大名鼎鼎的京师保卫战,是十月中旬才开打的。

两边相差了一个多月,这段时间,英明神武的瓦剌太师也先,又忙活啥去了?

总不能说,人家智商突然掉线,或者故意放水吧?

疑点三:明军及瓦剌骑兵的战斗力成谜!

在土木堡,瓦剌全歼明朝精锐,导致京师防务空虚,大获全胜。

等到京师保卫战,于谦从各地抽调的,基本是没怎么打过仗的二线军队,反而挡住了敌军攻势。

这样看,瓦剌骑兵可真是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啊!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实力缩水如此严重,不得不引起怀疑。

再说说明军方面......

正统年间,朝廷几次对外作战,如三征麓川,平定东南叶宗留、邓茂七叛乱,打击蒙古,生擒兀良哈首领,几乎保持着全胜的记录。

这些战事,英宗虽坐镇后方,未曾亲自参与,但耳濡目染,不可能对军队调度一点不知道。

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七月十四下令出兵,七月十六就直接杀过去了?

同时能够看出,这一时期的明军,战斗力依然强悍。

怎么会沦为待宰羔羊,毫无还手之力?

疑点四:被夸大的伤亡人数!

如果土木堡之变中,明军真的死伤二十万,那在原遗址处,是否存在有尸骨如山的景象?

要知道,距今一千五百年前的玉璧之战,情况堪称惨烈,后世都挖掘出了两军将士的埋骨之地。

再举一个例子......

一战期间的索姆河战役,掌握着马克沁机枪和克虏伯大炮的普鲁士德二军团,凭借优势火力,才在一天之内,杀伤英军六万人。

而冷兵器时代的瓦剌骑兵,能成建制消灭灭二十万明军精锐,绝对离了大谱!

想做到这点,除非他们人均高达!

就算是二十万头猪,也够他们抓几天的!

疑点五:敌军从哪里来?

虽然,官方编修的史书中,一口咬定,袭击朱祁镇的,是瓦剌也先无疑。

但到头来难掩盖悠悠之口,终究有人说了实话。

土木堡之变的亲身经历者之一,锦衣卫旗官聂忠,曾在回忆中提到: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太宗文皇帝(朱棣)俱用红盔、黑甲;正统年间,改造明盔、明甲。】

【十四年,太上皇亲征胡寇,回至土木,起营之时,忽见南坡有明盔、明甲人马来迎,疑是勇士。哨马不为设备,遂至败军陷驾。】

这段文字,几乎是解开土木堡之变的关键。

前一句,说的是明朝前中期,军队士兵铠甲的演变过程,从红盔黑甲,改成了明盔明甲,很好理解。

有意思的是,袭击英宗大营的人马,居然穿着明军的制式铠甲。

若仅仅是穿着相同,那还可以解释为,也先是为了掩人耳目,方便行动。

那么,按照草原的势力分布,瓦剌骑兵从西北方向,或正北方向来,都算合理的。

千不该、万不该,是从南边来的。

提一个小小的问题,土木堡的南边是哪里呢?

答:明朝境内!

找到这个关键法门,回头再看土木堡之变,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想法......

整个过程,大概率是明廷内部,有组织、有预谋,而且针对明英宗的一次兵变。

因为,只有明军会对明军不设防备,也能轻易骗开皇帝的营门。

换做是也先,即便穿了明军的盔甲,恐怕也对不上明军的口令,照样会露馅......

喜欢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极限伏天网游天龙:我能透视一切人赚麻了九域凡仙无错字精校版超级宗门养成系统读书潜修十年,只手镇压黑暗动乱这个神灵毫无威严一句一译的安徒生童话三界主宰大道独行从校园废柴到玄幻至尊不明不清九龙归一诀陆沉周若雪全文完整版四合院:贾东旭老婆孩子热炕头完美世界:开局融合重瞳至尊骨至高主宰爱你成瘾:偏执霸总的罪妻凌依然易瑾离你当像勇者翻过群山仙狂神癫旷世风云录空间异能:末世重生后她又行了
经典收藏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蠢萌娘子:夫君要乖乖扬帆明海历史的执笔者一瘦解千愁来自深海的他大明孽子抗战:龙国无敌军团灭元1399墓园崛起天坞少年大明极品皇孙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史上最囧的穿越:腐女皇妃大周九皇子不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山谷长人茶水浒之小孟尝医品狂妃
最近更新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明中祖:朱慈烺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水浒:从霸占林娘子开始当老大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清末:大洋铁舰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刚穿越没了爹能科举不水浒:刘华强魂穿林冲弘农杨氏,恭送大汉!大明:我朱雄英来了三国:手握召唤系统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大明:我洪武爷亲弟!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唐唐小可爱 -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txt下载 -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最新章节 -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