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章 阴谋初现
此时在雾都统帅府内,国府的一众高层被统帅连夜叫过来开会。
原因竟然又跟远东兵团相关,这让国府的一众高层对远东兵团颇有微词,毕竟自从东北光复开始每隔一段时间远东兵团就开始搞事情,尤其是从去年冬天开始这搞事情的频率越来越多了。
这时的所有人坐在大厅内,统帅把吴国伟发的电报让大家传阅,等所有人阅读完后蒋瑞元问道:“大家都议议吧!”
这时冯老将军首先说道:“远东兵团既然收复了西北失地,那是大功一件就按照以往的方法等远东兵团公告发出后咱们国府也紧跟着确认就可以。”
孙仲能也说道:“作为军人我十分钦佩远东兵团,所以我支持冯老将军的提议。”
李德玲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调侃的语气说道:“统帅,您何必如此纠结于这些细节呢?无论怎样,这些广袤的领土可都是在您高瞻远瞩和英明果断的领导之下才得以成功收复的呀!”
此时的周百福偷偷抬眼观察着统帅,只见统帅的脸色犹如被乌云笼罩一般铁青阴沉。而周围众人的反应则各不相同,有的人为远东兵团竭力辩解,有的人则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冷眼旁观。此情此景让周百福不由得回想起之前北苏大使奥列格·彼得对自己所说的一番话语。
奥列格·彼得当时神情严肃地告诉他:“现如今,远东兵团已然掌控了将近八百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他们不仅兵力强盛、装备精良,而且声威赫赫,如日中天。更为重要的是,就连国府下达的调令和宣告,他们也全然不予理会。相比之下,当今的国府无论是所控制的领土范围、军事力量还是声望声誉,与远东兵团相较而言,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正当周百福陷入沉思之际,耳边突然传来陈辞修洪亮的声音:“据可靠消息称,第十八集团军在远东兵团的大力协助之下,目前已经成功光复了华北地区的大部分区域。那些鬼子如今只能蜷缩在三四座大城市里苟延残喘!”这一消息如同惊雷般在人群中炸响,引起一阵骚动。
这话说完之后,周百福脸上满是焦虑之色,于是急切地开口道:“统帅,依我之见,当下我们决不能再纵容那些地方势力继续坐大下去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尾大不掉恐怕都算是最轻的状况了。”
此时,在座的各位高层如梦初醒般纷纷回过神来,他们惊愕地发现,就在不知不觉间,整个北方地区竟然已经近乎完全脱离了国府的掌控。
蒋瑞元目光如炬,先是扫了陈辞修和周百福一眼,然后缓缓开口问道:“既然如此,那么诸位可有什么更为妥当的应对之策呢?”
话音刚落,那些之前与北苏以及鬼子打过交道的人们顿时觉得自己等待已久的时机终于来临了。只见罗慈威向前一步,拱手说道:“统帅,就此前我前往西北协助远东兵团作战期间所获得的切身体会而言,现如今整个西北地区的地方势力对于远东兵团可谓是怨声载道,极为不满!”
蒋瑞元眉头微皱,追问道:“哦?此话怎讲?”
罗慈威连忙回答道:“据我所知,西北的马步芳、马鸿逵等地方势力皆认为,目前我国正倾尽全力抵御鬼子的侵略,然而远东兵团却偏偏在此关键时刻挑起与北苏之间的矛盾冲突,这岂不是等于又给咱们国府招惹了一个强大的敌人吗?”
周百福紧接着附和道:“没错,我也耳闻过相似的言辞。特别是北苏大使奥列格·彼得先生,他已不止一次公然宣称远东兵团的所作所为乃是法西斯行径,并且放言北苏政府绝不会袖手旁观、置之不理。”
陈辞修面色凝重地接过话茬:“晋省那边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晋绥军已屡次向国府诉苦告状,声称第十八集团军蛮横无理,强行霸占了他们晋绥军的地盘。他们恳请国府从中斡旋,责令延州方面即刻撤出晋绥军的地盘,否则晋绥军便要采取强硬手段将失地夺回。”
何敬之向前一步,拱手对蒋瑞元进言道:“统帅,依属下之见,当下正值对方势力尚未发展壮大、根基尚浅之时,我们应果断抓住这个时机,迅速解决这些棘手之事,以免日后养虎为患。”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冯老将军突然怒发冲冠,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呵斥道:“好一帮阿谀奉承、趋炎附势之人!你们这群家伙未曾建立半点功勋,却整日只想着如何争抢功劳。身为堂堂国人,不思为国效力、共商国事,反倒热衷于内部争斗,对外却是束手无策,简直就是一群饭桶!”
这番义正词严的斥责犹如一记重锤敲在在场每个人的心坎上,那些尚未被北苏和鬼子收买的人听后,不禁面红耳赤,惭愧地低下了头颅。
而始终端坐在首位的蒋瑞元则不动声色地缓缓环顾四周,将众人的神情变化一一收入眼中。稍作沉吟之后,他挥挥手,淡淡地说道:“好了,今日暂且议到此处。诸位都辛苦了,先行歇息去吧!”说罢,他率先起身离座,其余众人见状也纷纷鱼贯而出,相继离开了统帅府。
待国府高层鱼贯而出,离开了统帅府之后,蒋瑞元面色凝重地唤来春风,并与他密谈许久。
直至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房间,蒋瑞元才稍作停歇。然后,紧接着他便再次召集了昨日曾提出针对远东兵团和第十八集团军相关策略的那些高层官员们前往统帅府展开进一步的商讨事宜。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这场会议一直持续到当日下午六点钟方才结束。与会的国府高层们缓缓步出统帅府大门时,每个人脸上的神情都显得格外轻松自在。似乎他们对于此次讨论的结果相当满意。
而与此同时,在遥远的龙城,原本那座由鬼子掌控的驻晋省指挥部,现今已然摇身一变,成为了第十八集团军的前线总指挥部。在这个充满紧张气氛的指挥室内,总司令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桌上铺陈开来的地图,一旁的卫三狗、宋三宝以及参谋长等人也都围拢在一起,仔细研究着张凤祥刚刚发来的那份详尽的作战部署计划。
整整一天的时间里,众人对这份计划反复进行分析和推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终于,在经历了漫长而深入的研讨之后,总司令抬起头来,略显疲惫但却目光坚定地说道:“诸位,通过我们一整天的深入研究,可以确定这的确是目前想要成功光复华北地区剩余的三座城市所能采取的最佳办法。”
听到总司令这番话,卫三狗立刻应声道:“好!既然如此,我马上就给咱们的总司令发送电报,转达您这边的意见。”说着,他转身快步走向通讯设备所在之处,准备将这一重要信息传递出去。
待卫三狗发电报后,总司令继而言道:“宋将军,你部所有军队皆配备如此众多之坦克装甲以及重炮?”
宋三宝答曰:“总司令,我只知道察蒙军团组建之时,其主要活动区域乃是察蒙地区,当时并未配备坦克装甲,就连重炮也很少。后来我部跟东北地区打通路上联系后,经过全军整训,才配备齐全这些坦克装甲等装备。这次与第十八集团军协同作战,也是为了磨砺部队,只因我们察蒙军团于此方面之实战经验最少。”此语一出,指挥部内第十八集团军众人皆如遭雷击,总司令复又问道:“那这些坦克装甲与重炮都是你们自行制造的?”
宋三宝答道:“也非全是自造,重炮与 59 坦克是自造,26 坦克则为当年光复鱿鱼州时北苏远东方面军所遗留的装备。”
这话一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将在场众人的情绪点燃,差点没让他们直接急得跳脚。需知 26 坦克与 59 坦克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前者在后者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连当个小弟的资格都没有。
总司令努力克制着内心汹涌澎湃的嫉妒之情,深吸一口气,再次开口问道:“那么,宋将军,不知贵方这种先进坦克的产量究竟如何呢?”他紧紧地盯着宋三宝,眼中闪烁着好奇和期待的光芒。
只见宋三宝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缓缓说道:“嗯……应该不会太高吧!我是这样想的,如果产量足够高的话,那我军恐怕早就把所有的坦克都换成性能更为卓越的 59 坦了。”这番回答虽然有些含糊其辞,但也足以让总司令大致了解到对方目前的状况。
就在这时,卫三狗完成给张凤祥发电报的任务后匆匆赶回指挥部。
一进门,卫三狗便向总司令报告道:“我已经成功把消息传给咱们司令了。”总司令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接着客气地说道:“好!真是辛苦卫将军跑这一趟了。”
而此时此刻,远在另一边的张凤祥在收到卫师长发来的电报后,当机立断,转头对身旁的郝金宝吩咐道:“立刻把之前拟定的那份作战命令传达下去。”
随着张凤祥一声令下,远东兵团第三军迅速行动起来,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朝着预定地域挺进。与此同时,察蒙军团和特战二师等精锐部队也毫不示弱,如同一股钢铁洪流般滚滚向前。一时间,大地为之震颤,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没过多久,一则令人热血沸腾的消息如同春风一般传遍了整片广袤的土地——远东兵团已经顺利接收完西北曾经丢失的领土!这个激动人心的喜讯仿佛一道耀眼的曙光,照亮了人们的心房,让每一个听闻此消息的中华儿女都不禁为之欢呼雀跃,热泪盈眶。
等到远东兵团正式发布了一则公告之后不久,国民政府紧接着也发表了一篇公告。在国府所发布的这份公告当中,不但明确地认可和肯定了远东兵团与西北军在此次行动中的卓越功绩,而且还着重强调了国府自身在这场成功收复西北领土的战役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府宣称其为远东兵团以及西北军提供了数量极其庞大的后勤物资支持,并在协调各方势力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等等诸多所谓的“功绩”。
当吴国伟仔仔细细地读完了国府的这篇公告之后,不禁哑然失笑,然后忍不住开口咒骂道:“哼!这国府可真够可以的,简直就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颜色就敢开染坊啦!明明这次只是勉强筹集并运输过来那么一点点生活物资而已,居然好意思大言不惭地吹嘘成什么海量的后勤物资供应。还有那所谓的协调各方势力,更是纯粹瞎扯淡嘛!”然而,尽管吴国伟心中对于国府这种夸大其词的行为颇为不满,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前后相继发布的两份公告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那便是将第三军和察蒙军团的相关动向巧妙地掩盖了起来。
时间就这样悄然流逝着,一直到了六月十日这天,局势突然发生了重大变化。只见第三军、察蒙军团以及第十八集团军犹如神兵天降一般,迅速完成了对北平、津沽这两座城市的合围之势,其中胶澳地区则处于一种半包围状态。紧接着,一场激烈的战斗就此打响,他们毫不犹豫地对驻守在这三座城市外围负责防御工作的日本鬼子展开了凌厉的攻势,旨在彻底清除这些敌人,从而进一步掌控整个战局。
张凤祥神情严肃地坐在指挥桌前,他手中紧紧握着钢笔,笔尖落在一张洁白的纸张上,迅速地写下一道道驻防命令。这些命令如同箭矢一般,被紧急送往远在安集廷的第六军和第七军。
这份命令明确指示着第六军的三个师各自奔赴不同的战略要点——克孜勒尔达、安集廷以及纳伦三地。其目的显而易见,乃是为了牢牢巩固国家最西边陲的安全防线,确保这片广袤土地不受任何外敌侵犯。
与此同时,另一道命令则指向了白根生所率领的第七军。他们肩负着重任,需马不停蹄地返回阿尔泰和科布多两地执行驻防任务。这样的部署旨在稳固北方领土,并与叶尼塞河防线形成紧密呼应,共同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
然而,时间悄然流逝。就在张凤祥下达命令后的第十天,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袁大牛所统领的第六军以惊人的速度高效地完成了驻防任务。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白根生的第七军进展稍显缓慢,当他们的先头部队刚刚抵达科布多时,一封突如其来的求援电报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张凤祥的心口。
这封来自塔尔迪库尔和乌斯季斯克两地守军的电报,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紧迫与焦虑。原来,西北地区的马家军竟然与蒙古的德王相互勾结,悍然发动联合进攻,企图强行接管这两处至关重要的驻防之地!
当张凤祥读完这封求援电报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额头上青筋暴起。只见他猛地站起身来,怒目圆睁,对着桌上的电报咆哮道:“无耻之徒!简直欺人太甚!”那怒吼声仿佛能穿透云霄,震撼整个指挥所。
只见他声嘶力竭地吼完之后,毫不犹豫地一把抓起桌上的那封至关重要的电报,脚步匆匆地朝着二舅吴国伟办公室所在之处奔去。
当吴国伟看到这封紧急的求援电报时,瞬间瞪大了双眼,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从心底升腾而起。就在此时,一旁的张凤祥急切地开口道:“二舅,事不宜迟!我们必须立刻给国府发去电报,质问他们究竟是怎样与那些地方势力进行协商的!”吴国伟面色凝重地点点头,应声道:“好,我这就去发电报询问情况。”说罢,便转身急匆匆地向着发报处走去。
待吴国伟离开之后,张凤祥转头看向站在身旁的郝金宝,神情严肃地下达指令:“马上给白根生下达命令,让他率领第七军即刻向塔尔迪库尔和乌斯季斯克两地全速进军!另外,再传令聂裕华的第四军迅速向苏尼特方向挺进!不得有丝毫延误!”郝金宝闻言,立即挺直身子,高声回应道:“是,司令!保证完成任务!”随后,他也快步离去传达命令。
然而,此刻的张凤祥却突然感到胸口一阵烦闷,仿佛被一块巨石压着一般难以喘息。他眉头紧皱,决定先走出办公室,到外面透透气,希望能稍稍缓解这种不适之感。正当他刚踏出办公室没几步的时候,远处的电讯室里再次传来了两封新的电报。
张凤祥心中一紧,连忙加快步伐赶过去。当他接过这两封电报,粗略扫过上面的内容后,脸色顿时变得阴沉无比,眼中闪烁着冰冷的寒光。张凤祥紧紧咬着牙关,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来:“哼,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可既然你们如此不知廉耻,那就休怪我手下无情了!”说完,张凤祥缓缓地将手中的电报折起,小心翼翼地放入上衣口袋之中,然后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重新走进了指挥部内。
进入指挥部后,张凤祥径直走到那张巨大的军事地图前,目光专注而锐利地凝视着上面的每一个标记和线条,开始认真思考接下来的战略部署。
半个小时之后,吴国伟面色铁青、怒气冲冲地踏入了指挥部。吴国伟一进门便大声嚷嚷道:“这次马家军和德王肯定是得到了国府那边的应允,否则他们绝不敢如此嚣张行事!”说罢,吴国伟气得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
此时,张凤祥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墙上挂着的大幅军事地图,甚至连头都没有抬一下。听到吴国伟的话后,张凤祥缓缓开口回应道:“就在刚才,塔尔迪库尔和乌斯季斯克两地的驻军分别给我们发来了诀别电报。”
吴国伟一听,心头猛地一紧,急忙追问道:“凤祥,你的意思难道是马家军和德王的蒙军同时对这两个地方发起了进攻吗?”
张凤祥微微点了点头,表情凝重地回答道:“没错,根据两地驻军发来的电报来看,这群丧心病狂的家伙竟然对我们的驻军部队动用了重炮!”
吴国伟闻言,顿时火冒三丈,怒不可遏地吼道:“凤祥,咱们远东兵团自从建立以来,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亏!此仇不报非君子,一定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张凤祥依旧紧紧盯着地图,冷静地分析道:“目前局势紧迫,我已经果断下达命令,让聂裕华率领的第四军即刻向苏尼特方向挺进;而白根生所指挥的第七军,则火速奔赴塔尔迪库尔和乌斯季斯克两地增援。”
吴国伟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接着说道:“凤祥,照你这样部署,莫非是打算直接端掉他们的老巢,给予这些势力致命一击?”
张凤祥目光冷冽地说道:“正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不过,二舅您得继续与国府那边保持沟通,其目的,主要还是要为我们第四和第七这两个军的行动争取到更多宝贵的时间。”
吴国伟用力地点了点头,回应道:“放心吧,凤祥。那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咱们的部队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抵达战场呢?”
张凤祥稍作思索后回答道:“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预计五天左右便能赶到。”
听到这个答案,吴国伟心中有了底,他果断地说道:“好!既然如此,我清楚该如何去做了。”说罢,吴国伟便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迅速投入到后续的工作当中。
随后的日子里,吴国伟一直频繁与国府展开了一系列紧张而激烈的电报往来。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但吴国伟凭借着出色的外交手段和坚定的决心,始终牢牢掌握着话题的主动权。
喜欢抗战之不该遗忘的地方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抗战之不该遗忘的地方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