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旅游者

孤标傲世

首页 >> 梦幻旅游者 >> 梦幻旅游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逍遥初唐我在大唐卖烧烤少年大将军百炼飞升录汉世祖神三群聊:三国大明世祖海贼之母巢秩序我的道姑师父威远侯府
梦幻旅游者 孤标傲世 - 梦幻旅游者全文阅读 - 梦幻旅游者txt下载 - 梦幻旅游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25章 井畔、江边与潇湘馆的沉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 井台的寒

那口井,在贾府后园最偏僻的东南角,青石井栏被岁月磨得光滑,却也沁着常年不见日头的阴冷。平日里,只有粗使的婆子们会来这里打水浆洗衣物,喧哗过后,便是死寂。这个五更天,一个打水婆子的尖叫声,像一把钝刀子,划破了贾府黎明虚假的平静。

金钏儿投井了。

消息像带着井水的寒气,悄无声息地钻进各房各院的窗缝。下人们交头接耳,眼神里藏着恐惧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但更多的,是噤若寒蝉。谁都知道,金钏儿是王夫人房里“得脸”的大丫头,前几日刚被太太盛怒之下撵了出去,缘由……无人敢深究,只隐约与宝二爷有关。

王夫人坐在炕上,手里捻着一串佛珠,指尖却冰凉。她素日里吃斋念佛,最重“慈善”名声。此刻,她心里像塞了一团湿透的棉絮,又沉又闷。金钏儿那日跪地哭求的样子还在眼前,自己当时怎就那般大的火气? “教坏了爷们”的罪名扣下去,竟是逼得一条鲜活的生命走上了绝路。她怕,怕这“逼死人命”的污名,怕多年经营的仁厚形象毁于一旦。窗外的日头渐渐升高,她却觉得浑身发冷。

二、 蘅芜君的“熨帖”

便是在这时,薛宝钗来了。她穿着家常的藕荷色绫袄,青缎掐牙背心,步履从容,神色一如往常般端庄宁静。她是来给姨娘请安的,仿佛并未听见府里那些暗流涌动的风声。

一进门,宝钗便察觉出王夫人神色不对。她也不急着问,先规规矩矩行了礼,才柔声问道:“姨娘今日气色似乎不佳,可是昨夜没歇息好?”

王夫人正愁无人可说,见宝钗来了,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把拉她坐下,未语先叹气:“唉,你可知道,昨日出了一件大事……金钏儿那丫头,忽然投井死了!”

宝钗闻言,脸上掠过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随即敛容,轻声安慰道:“这也奇了。好端端的,怎么就投井了呢?”

王夫人絮絮叨叨,将那日如何看见金钏儿与宝玉玩笑(她自然略去了宝玉主动招惹的细节),自己如何生气将她撵出去的事说了,言语中不免带着几分懊悔与自辩:“我也是一时气急了,谁知她气性这么大,就……”

宝钗静静地听着,眼神温和而专注,等王夫人说完,她才微微颔首,语气沉稳地开口,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

王夫人抬起眼,像是期待着她的下文。

宝钗继续道,声音平稳,不带一丝波澜:“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儿。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这番话,如春风化雨,悄然渗入王夫人焦灼的心田。

“颠倒黑白”吗?在宝钗看来,这或许是当下最“妥当”的解释。将自尽说成意外,能最大限度地保全王夫人的名声,也免去了府中更多不必要的猜忌和流言。至于金钏儿所受的屈辱和绝望,在维护大局稳定面前,似乎变得无足轻重。

“贬低生命”吗?或许在宝钗的价值体系里,一个因为“区区”被撵之事就放弃生命的丫头,确实不够“明智”。贾府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规矩体面重于一切。个体的情感和尊严,在家族整体利益和主子的颜面前,需要让步。她说“不为可惜”,并非真的冷血,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性,来消解悲剧带来的情感冲击,从而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果然,王夫人眉头稍展,却仍有些不安:“话虽如此,到底我心里不安。”

宝钗见话已奏效,便给出了更务实的方案:“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

用银子来抚平人命关天的波澜,在宝钗看来,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既体现了主家的“恩典”,又实际解决了金钏儿家的困难,还能迅速将此事翻篇。她的思维模式,始终围绕着“实际效用”和“最小化损失”展开。

王夫人听了,长长舒了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她拉着宝钗的手,连连称赞:“好孩子,还是你想得周到。我一时没了主意,亏得你来开解我。” 当下便吩咐人取了五十两银子,又安排后续事宜,心头的阴霾似乎散去了大半。

宝钗安静地陪着,脸上带着得体而温和的微笑。她成功安抚了未来的婆婆,维护了贾府和王夫人的“体面”。在这个过程中,她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冷静和解决问题的强大能力。然而,这份“体贴”和“周全”,如同她常服的“冷香丸”,是以一种抽离了个人情感的“冷”为底色的。那井台下的冤屈和生命的重量,在她精密的权衡中,被巧妙地置换成了银两和一句“糊涂”的定论。

三、 水仙庵的祭奠

贾宝玉得知金钏死讯时,正和姐妹们说笑,顿时如遭雷击,魂飞魄散。他痴痴傻傻,满心都是金钏儿往日娇嗔的笑语和最后被撵时绝望的眼神。是他,是他害了她!这股锥心的痛悔和无力感,几乎要将他撕裂。

王熙凤生日那天,府中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一派喜庆。宝玉却坐立难安。他谎称要去北静王府吊唁一位去世的王爷,换了一身素服,带着小厮茗烟,偷偷溜出了府。

他没有去北静王府,而是直奔城外荒凉的水仙庵。这庵里供奉的是洛神,庵后也有一口深井。在宝玉看来,“天下水总归一源”,祭奠一个投水而死的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重要的是那份真诚的哀悼之心。

他在井台边焚香默祷,心中泣血。他不敢提金钏的名字,只说是祭奠一位亡故的亲人。望着幽深的井口,他仿佛能看到金钏儿最后决绝的身影。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他深深一拜,将所有的愧疚、悲伤和无力,都寄托在这无声的祭奠中。茗烟虽不解,却也机灵地帮着祷告,只求那“女儿神”早升天界。

宝玉的祭奠,是情感的、是发自肺腑的,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纯真与笨拙。他无法像宝钗那样用理性去“解决”问题,他只能用这种近乎仪式化的行为,来安抚自己备受煎熬的灵魂。这份心意,与宝钗的“银子发送论”形成了鲜明对比。

四、 戏台下的机锋

祭奠完毕,宝玉匆匆赶回府,正好赶上凤姐生日宴的高潮——看戏。戏台上正演着《荆钗记》里的一出《男祭》。讲的是书生王十朋误以为妻子钱玉莲投江自尽,跑到江边悲恸祭奠的故事。

台上,王十朋声泪俱下,悲悲切切。台下,贾母、王夫人等看得唏嘘不已。宝玉触景生情,想起方才井边的祭奠,心中正是五内摧伤,神情便有些恍惚。

林黛玉就坐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她的目光似乎落在戏台上,眼角的余晖却将宝玉的失魂落魄尽收眼底。她何等聪慧,联想起日前金钏儿投井的传闻,以及宝玉今日莫名的外出,心中便已猜到了八九分。

这时,戏文正到动情处。黛玉忽然转过头,看向身旁同样在看戏的薛宝钗,嘴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浅笑,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近处几个人的耳中:

“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

这话引得宝钗和邻近的姐妹们都看向她。宝钗神色不动,只静静听着。

黛玉顿了顿,仿佛在品味戏文,又仿佛在阐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继续说道:“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

话音落下,周遭有片刻的寂静。

这话,听起来像是黛玉式的刻薄和挑剔,在点评戏里人物的迂腐。但在场的明白人,如宝钗,如可能隐约知情的探春,甚至心神不属的宝玉,都听出了话里的千斤重量。

点明死因:黛玉轻飘飘一句“江边子”,瞬间将众人的思绪从戏文的“江”,拉回到了贾府后院那口冰冷的“井”。王十朋为何去江边?因为妻子投江。那么,金钏儿呢?她死在了井里。黛玉不动声色地揭开了宝钗为王夫人编织的那层“失足落井”的薄纱,将“投井自尽”这个残酷的事实,重新摆在了台面上。

生命的平等:“天下的水总归一源”——这是黛玉这番话的灵魂所在。她打破了江与井的界限,打破了高贵与卑微的等级。钱玉莲投江是值得悲恸祭奠的悲剧,那么,同样死于水中的金钏儿,她的生命,她的冤屈,难道就不值得同等的哀悼和尊重吗?这句充满哲理的话,是对宝钗那句“糊涂人,不为可惜”最彻底、最有力的反驳。在黛玉看来,生命本身的价值,远超于其社会地位和死亡形式。

心意的本质:黛玉强调“尽情”在于心意,而非外在形式。她看似在批评王十朋的死脑筋,实则却是在为宝玉偷偷去井边祭奠的行为,做了一个巧妙而深刻的注解。宝玉的祭奠,或许不合规矩,或许显得笨拙,但那份真诚的悲悯和忏悔,恰恰是最珍贵的“尽情”。这比任何银两和官方说辞,都更贴近对逝者灵魂的安慰。

薛宝钗的反应是——“不答”。

她太聪明了,立刻听懂了黛玉这看似随意话语里的机锋。每一个字都像一根细针,精准地刺向了她那套理性周全说辞下的脆弱之处。她无法反驳,因为黛玉站在了生命尊严和情感真实的道德高地上,用的还是戏谑调侃的语气,让她无从接招。任何辩解,都可能显得虚伪或冷酷。她只能选择沉默,用沉默维持着体面,也承受着这无声一击带来的内心震颤。这份沉默,恰恰证明了黛玉话语的力量。

而宝玉,在一旁听得痴了。黛玉的话,如同一声清磬,敲散了他心中的迷障。他祭奠金钏,原带着几分自以为是的隐秘和悲壮,此刻却被黛玉点破,并赋予了如此深刻的意义。他望向黛玉,那个看似孤高刻薄的表妹,此刻在他眼中,却成了唯一懂得他内心悲恸的知音。他的泪水再次涌上,但这一次,除了悲伤,更多了一份被理解的慰藉。

五、 余波:不同的道路

金钏儿的事件,如同一块试金石,清晰地映照出薛宝钗和林黛玉灵魂底色的不同。

薛宝钗是现实主义的典范。她深谙世故,一切行为都以维护秩序、平衡利益为准则。她的“好”,是一种被社会规则规训后的“好”,是符合主流价值的“贤德”。在金钏儿事件中,她迅速判断出什么是对王夫人、对贾府最“有利”的做法,然后用冷静到近乎冷漠的理性去执行。她安抚了活人,平息了风波,却无意中践踏了一个卑微生命的尊严。她的世界里,整体的“和谐”远大于个体的“悲鸣”。这种“顾大局”,成就了她“山中高士”的声名,却也让她背上了“冷”的标签。

林黛玉则是理想主义的诗人。她敏感、率真,她的价值判断基于内心的真实情感和对生命本真的尊重。她或许不擅处理世俗事务,但她拥有穿透表象、直抵本质的洞察力。她用自己的方式——一句机锋、一个隐喻——来表达对弱者的同情和对不公的抗议。她的话,刺痛了“明白人”,也扞卫了生命的平等和情感的真诚。这份看似不合时宜的“孤傲”与“刻薄”,背后藏的是一颗未被世俗功利污染的“赤子之心”。她的世界,情感的真实性高于一切虚伪的体面。

贾宝玉夹在这两种价值观之间。他本能地抗拒宝钗代表的那个冰冷现实的世界,而全身心地向往、依恋黛玉所象征的情感与灵魂的净土。金钏儿之死,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人世间的无奈与悲凉,而黛玉的理解,则成了他在这悲凉中唯一的温暖和光亮。

夜色渐深,宴席散去。潇湘馆内,竹影摇曳。黛玉临窗独坐,心中并无得意,反而有一丝淡淡的悲凉。她赢了这场机锋,却改变不了金钏儿的命运,也改变不了这府里根深蒂固的规则。衡芜苑中,宝钗或许正在灯下继续做着女红,神色一如既往地平静,只是那句“天下的水总归一源”,是否会偶尔在她心湖中,激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涟漪?

那口井,终将被填平或被遗忘。但这一次事件在每个人心上刻下的印记,却将随着命运的洪流,滚滚向前,直至那“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而关于生命、尊严、真情与世故的诘问,也如同井中泛起的涟漪,在这座繁华似锦的大观园里,幽幽地,扩散开去。

《梦幻旅游者》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梦幻旅游者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梦幻旅游者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将明金玉良缘之肖少霸爱灵气复苏,从承包山头开始盛宠妻宝重生之我要冲浪斗战魔帝我的美女总裁二少爷的宠妻日常斗罗之野猪凶猛赘婿出山总裁强势爱:染指,小甜妻!傻妻种田:山里汉子放肆亲土豪系统无上炼体波矮子的开挂人生午后香茶新书绝世战祖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英雄联盟之最强重生豪门巨星之悍妻养成
经典收藏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汉厨明末求生记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历史的执笔者[综穿]相依为命嫡妃当宠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墓园崛起男卑女尊修仙界北明不南渡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之魏武元勋风水卜卦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一穿就成绝世高手
最近更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冰临谷英烈传奇大宋伏魔司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穿越之原始之路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笔架叉将军真理铁拳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锦衣血诏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寒门状元路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云起惊鸿客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大明辽国公
梦幻旅游者 孤标傲世 - 梦幻旅游者txt下载 - 梦幻旅游者最新章节 - 梦幻旅游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