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唐吉可汗

首页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之极限奇兵不宋威远侯府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宋缔谍影:命令与征服三国寻龙记唐朝工科生大唐暴吏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唐吉可汗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全文阅读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txt下载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6章 徐晃请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督战一天的李信,回到城府,还未来得及休息,便收到了一条让有些意外的消息。

他虎目微眯,死死的盯着下方的传信兵:“飞鹰传书已经颇见成效,徐将军为何不用?还要派尔前来?”

“这,小的实在不知?”

传信兵心中惶恐,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手足无措的立在原地,内里忐忑不安。

大人为何不用飞鹰传书,其中心思哪里会告诉他们这些小喽啰,他们也不敢胡乱去猜。

李信皱眉,观其反应,心下一阵踌躇。

其实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摸索,夏军已经将飞鹰传书的真谛摸索出来了,之前没用,是因为时间成本太高。

培养一只合格的飞鸽,往往需要耗时三到五个月左右的时间。

加上前期摸索试验,一年多的时间就搞出来,速度已经算得上是很快了。

经过特殊筛选的飞鸽,其传讯的速度是毋庸置疑的,其中佼佼者,甚至能做到一日千里的壮举。

虽然这只是极少数的个例,但已经说明了其中的便捷,与快速性。

但正是因为夏军的飞鹰传书,普及还不成熟,成本太高。

不是什么紧急军情,各部将领们一般都舍不得用,还是习惯用快马传递。

当然如果遇到紧急军情,他们在快飞鹰传递的同时,也会加派人手快马通报。

因为相对于新事物,他们普遍心存疑虑,不会太过信任,一般会做多手准备。

李信心中无奈,只得道:“除了这件密函,公明可还有其他交待...”

“报,大帅,除了密函,徐将军并无多余交待...”

“只是!”传讯兵顿了顿,诚惶道:“临行前,徐帅密切叮嘱我等,务必早日将信函送到...”

“还有徐将军有言,前线战机,稍纵即逝,希望大帅早做答复...”

“嗯!”李信皱眉,将手中密函放下,然后道:“你且退下,至于常山战略,吾稍后会给徐将军回复...”

“诺!”闻言,传信兵乖乖退了回去。

李信又对着门外吩咐道:“速去召集各部将领,前来议事...”

“诺!”早有准备的侍卫,迅速领命。

脚步声渐远,李信重新审视案上舆图,目光在上党常山等地停留,凝眉细思其中破局之策。

根据徐晃来信,新来的冀州刺史王芬,似乎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其北上以来,处处轻视,行军列阵,亦有轻敌冒进之象。

所以徐晃便在信件中,委婉表示,希望主动出击,试探其中虚实。

若王芬果真是草包一个,徐晃希望改变防守策略,主动出击,吃掉王芬这路人马。

如此亦能早日结束东南战事,为其它方向,分担压力...

虽然徐晃在信函上,说得很委婉,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东西,却让李信知道,徐晃这是在主动要权。

想要东南防线的主动权,甚至有可能还会改变依托城池,节节防守的既定战略...

所谓临机之权,到了将领们的手中,具体如何应对,可就不是李信这个大帅能说的算的了。

正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正也正是李信心中犹豫不决的原因。

东南防线,关乎夏军整体的战略,牵一发而动全身,李信心里自然是倾向于图稳。

但徐晃作为前线战场上的指挥将领,直面战场复杂情形,甚至决胜的战机,稍纵即逝,其中意见不得不慎重考虑。

“踏踏!”正当他凝眉细思之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郭藴等人,快步走进大厅,抱拳见礼道:“主公!”

“见过...大将军...”

“大帅...何事紧急...”

各部将领速度很快,在收到传讯的第一时间,便赶了过来。

“都看看吧!”李信直接将手中信函,递给郭藴等人传阅。

他沉声道:“徐将军言前线战事有变,欲主动出击,不知尔等有何见解?”

“不用有所顾虑,此战关乎我等身家性命,任何人都有权发言...”

众人将信函上的内容大概浏览之后,皆沉默无言,不知如何开口。

从心理上,郭藴、孙康、张辽、高顺、曹性等将,是支持徐晃的。

毕竟他们也是统军一方的将领,自然知道战机难寻,稍纵即逝的道理。

前线将领,有临机决断之权,自然能够放手施为,一展心中抱负。

但让他们开口支持,却又心有顾忌,毕竟东南战略关乎夏军生死,战略已定整体联动。

贸然更改,恐牵一发而动全身,怎敢轻变,这个责任太重,重到他们心里也在踌躇。

“主公!”众人无言,最后还是以成熟稳重着称的郭藴,出言打破平静道:“主公,末将以为,当维持眼前战略不变,以为上策...”

“且战事多变,凶险异常,太行防线不宜轻动,当以稳为主...”

“主公只需打退来犯鲜卑,抽出出手来,主力南下...”

“到时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防御,皆在主公一念之间....”

“不错!”高顺亦起身道:“大帅,东南战线,宜稳不宜急...”

“此战只需拖到凛冬到来,鲜卑人不战自退,大帅到时自可抽出更多精力,应付南线汉军...”

有郭藴带头,这次众人不再沉默,他们意见出奇一致,因为时间站在夏军这一边。

就连王雄潘豹这些长城边将,也进言道:“大将军,朝廷刚刚平灭叛乱,兵强马壮,士气高昂...”

“此番多路并进,来势汹汹,若贸然出战,不能建功,恐有凶险...”

“大帅,朝廷来伐,互不统属,心思各异,日久必乱…”

“我等只需稳扎稳打,依托坚城险关消磨其锐气,只要挺过前期猛攻,其自会知难而退…”

“王将军说的不错,我军当下重心在北方,在于如何打退关外鲜卑,南部战事当以稳妥...”

众人你言我语,无论是老部下孙康孙观等人,还是郭藴张辽这些雁门将领,亦或是阎柔王雄这些边将,皆不赞成南线战略变更。

夏军虽说两线作战,战略重心却一直在北部防线,在与鲜卑争锋。

东部太行、南部箕关、西部河套、乃至幽州方向,皆以据城防守为目标。

而北方武皋武要等长城中段,则是由李信亲自统帅督战,攻守全在于心。

若是这个时候放权徐晃,给予其主动出击的权力,那可就难说了,毕竟战事凶险局势波澜诡谲。

若南部吃紧,战局演变下,重心很可能逐步偏移到太行一侧,这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

重心偏移可是大事,因为战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

敌我双方僵持对峙,最终的决战点,很可能在不经意间便会爆发。

夏军战略重心南移,到时无论是粮草物资,武器装备,还是兵员补充,皆会向南线倾斜。

如此与北方鲜卑的战事,就只能收缩僵持,或者战略龟缩,这无疑让决心杀胡的郭蕴王雄,等一众边军将领心中难耐。

人皆有各自的理念与操守,且都有各自私心的,军中众将也不例外,是说句不好听的话,若夏军败了,或者李信战死。

这些边军将领,宁愿被大汉砍头,也不会投降胡人做带路党。

同样的道理,他们宁愿太行防线无功,也不会收缩北方防线,放北方胡人南下。

当然这只是边军将领的想法,孙康孙观这些早期跟随李信的将领,未必有他们那种大义精神。

孙氏兄弟,之所以维持原定战略不变,是因为他们认为现下局势需要维稳,夏军需要维稳。

而徐宣杨继等人则因为出身原因,不便开口,这才是众人统一口径的根源…

“也罢!”众人皆稳,李信这个做主公的,自然也稳,只是苦一苦徐晃了...

...

喜欢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虐杀武墓余生漫漫皆为你无敌升级钑龙我,天谴开局,气运之子被我气哭天择开局收服一只巨型金渐层女配是重生的苏意深粟宝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即鹿光脑武尊鬼眼道长赘婿出山都市神眼高手官道中的黑马御宝吕清广本纪低配版系统主神校花狂少
经典收藏华夏鼎世大明极品皇孙成为赘婿的我只想跑路嫡妃当宠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明贼这个三国太可怕了!支点三国之魏武元勋医品狂妃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贞观楚王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历史的执笔者阿尤布王妃灭元1399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天坞少年
最近更新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俄罗斯风云录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爱情江山朕都要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仙秦:祖龙觉醒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明风再起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唐吉可汗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txt下载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最新章节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