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姒洛天

首页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极品男漂亮女虚空塔原神:开局成为璃月阴阳两仪仙君混天鼎养父母逼她嫁人,逃脱后成团宠年代空间:糙汉的病美人她野翻了另类保镖:美女总裁爱上我重生八零的我逆袭了!商夏小说免费阅读全文手握空间,小夫妻勇闯六零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姒洛天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文阅读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txt下载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2315章 尸易无限(220)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车子在连霍高速上疾驰,车窗外的景色从关中平原的金黄麦浪,渐渐过渡到豫北平原的翠绿玉米田。胖子靠在副驾上,手里捧着一本《商代青铜器图录》,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指着图录上的青铜鼎跟我们念叨:“你看这个司母戊鼎,多气派!要是安阳的那座商代墓里能出这么大的鼎,咱们这次可就立大功了!”

父亲握着方向盘,目光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路况,嘴角带着一丝笑意:“司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墓出土的,属于商代晚期的重器,可不是随便一座贵族墓就能有的。不过安阳是殷墟的所在地,商代晚期的都城,那里的贵族墓规格肯定不低,说不定真能出点好东西。”

我坐在后排,手里拿着平板电脑,翻看着国家文物局发来的安阳商代墓资料。资料里说,这座墓是当地文物部门在进行殷墟遗址普查时发现的,位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的东北方向,墓坑呈“甲”字形,是商代贵族墓的典型形制。勘探人员在墓坑的填土中发现了青铜礼器的残片和甲骨碎片,初步判断墓主人可能是商代晚期的一位诸侯或王室贵族。

“你们看,”我指着平板上的照片说,“这是从墓坑填土中发现的甲骨碎片,上面好像有刻痕,说不定是带字的甲骨文!要是能找到完整的甲骨,就能知道墓主人的身份和生平了。”

胖子凑过来一看,眼睛立刻亮了:“还真有刻痕!商代的甲骨文可是国宝啊,每一个字都价值连城,要是能解读出上面的内容,说不定还能改写一段历史呢!”

车子行驶了大约五个小时,终于抵达了安阳。殷墟博物馆的赵馆长早已在博物馆门口等候,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儒雅的笑容。看到我们,他赶紧迎上来,热情地和我们握手:“欢迎欢迎!早就听说你们的事迹了,这次能来安阳支援,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赵馆长客气了,保护文物是我们的责任。”父亲笑着说,“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那座商代墓的情况吧,我们也好制定安保计划。”

“好,咱们边走边说。”赵馆长领着我们往办公室走,“这座商代墓位于洹河北岸的一个小村庄旁边,距离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大约三公里。上个月我们的普查队员在那里发现了甲骨碎片,经过勘探,确定这是一座商代晚期的贵族墓,墓坑长约12米,宽约8米,深度在5米左右。我们在墓坑周边发现了几个探孔,应该是‘鬼市’的人留下的,而且有村民反映,最近晚上经常能看到陌生车辆在村子周边活动,形迹可疑。”

走进赵馆长的办公室,他给我们泡了茶,然后拿出一份详细的勘探报告和几张现场照片:“你们看,这是墓坑的勘探图,墓坑分为墓道、墓室和耳室,耳室通常是用来存放陪葬品的,里面很可能有青铜礼器、玉器和甲骨文。这是探孔的照片,孔径大约在10厘米左右,深度已经达到了墓室的层面,‘鬼市’的人应该已经知道下面有文物了,随时可能动手。”

父亲接过勘探报告,仔细地翻看着,时不时还和赵馆长交流几句。胖子则拿着照片,凑在灯光下仔细观察:“赵馆长,你们有没有在探孔里发现什么东西?比如工具痕迹或者泥土样本?”

“我们取了探孔里的泥土样本,发现里面有青铜锈和甲骨粉末,说明‘鬼市’的人已经用探杆接触到了墓室里的文物。而且我们在探孔周边发现了一些金属碎屑,经过检测,是洛阳铲上的铁屑,这进一步证实了‘鬼市’的人已经对这座墓进行过探查。”赵馆长语气沉重地说,“殷墟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要是这座墓被盗了,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文物损失,还会影响殷墟的声誉,我们压力很大啊!”

“赵馆长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全力保护好这座墓。”父亲坚定地说,“我们建议立刻加强墓坑周边的安保措施,安装红外监控摄像头,增加巡逻人员,同时组织村民成立志愿巡逻队,协助我们进行安保工作。另外,我们还需要和当地警方合作,在墓坑周边的主要路口设置卡点,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防止‘鬼市’的人把文物运走。”

赵馆长点了点头:“我同意你的建议,我已经和当地警方联系好了,他们会派警力支援我们。红外监控摄像头我们也准备好了,今天下午就能安装到位。村民那边,我也已经和村委会沟通过了,他们很支持我们的工作,愿意成立志愿巡逻队。”

当天下午,我们就跟着赵馆长和考古队员一起前往商代墓的所在地。墓坑位于一个小村庄的东北方向,周围是一片开阔的农田,远处的洹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墓坑已经被蓝色的防护网围了起来,周边插着“文物保护现场,禁止入内”的警示牌,几个考古队员正围着墓坑进行勘探。

我们走到墓坑边,往下一看,墓坑的轮廓已经初步显露,墓道朝着洹河的方向延伸,墓室的位置在墓坑的中间,耳室在墓室的两侧。考古队员正在用洛阳铲对墓坑的填土进行取样,时不时还能从土样中发现一些细小的青铜碎片和甲骨粉末。

父亲蹲在墓坑边,用手摸了摸坑壁的泥土:“这是商代的夯土,质地坚硬,密度很大,‘鬼市’的人想挖开墓坑,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不过他们有专业的工具,而且很可能会用炸药,咱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胖子从背包里拿出金属探测器,在墓坑周边进行探查,很快就在墓坑西侧的农田里发现了信号:“这里有金属反应!可能是‘鬼市’的人留下的工具!”

我们赶紧围过去,用铁锹小心翼翼地挖开泥土,很快就挖出了一把洛阳铲和一个空的矿泉水瓶。洛阳铲的铲头已经磨损得很厉害,上面还沾着青铜锈,显然是刚使用过不久。

“看来‘鬼市’的人离我们不远,很可能就在附近观察我们的动向。”父亲脸色凝重地说,“咱们得加快安装监控摄像头的速度,同时让巡逻队加强巡逻密度,不能给他们可乘之机。”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我们和考古队员、民警一起,在墓坑周边安装了红外监控摄像头,共安装了八个,覆盖了墓坑的各个角落和周边的农田。监控设备连接到了临时搭建的指挥帐篷里,我们可以通过电脑实时查看墓坑周边的情况。

傍晚时分,王家村的志愿巡逻队也成立了,来了二十多个村民,大多是青壮年,还有几个退休的老人。他们手里拿着手电筒、木棍和对讲机,分成四个小组,负责在墓坑周边的农田和村庄里巡逻。

“赵馆长,你们放心,有我们在,保证不让那些偷文物的人靠近墓坑!”巡逻队的队长王大叔拍着胸脯说,他是村里的老党员,为人正直,在村里很有威望,“我们已经跟村里的小卖部打好招呼了,要是看到陌生面孔买东西,就及时给我们打电话。”

夜幕降临,墓坑周边安静了下来,只有巡逻队员的脚步声和手电筒的光束在农田里移动。我们在指挥帐篷里值守,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八个监控画面,一切都很平静。

胖子坐在电脑前,一边喝着热茶,一边盯着屏幕:“希望今晚能太平一点,我这几天都没睡好,真想好好睡一觉。”

“别放松警惕,‘鬼市’的人很可能会在深夜动手,趁我们疲劳的时候。”父亲提醒道,他手里拿着对讲机,时不时和巡逻队联系,询问他们的情况。

我坐在一旁,手里拿着一本《甲骨文合集》,翻看着上面的甲骨文拓片,心里暗暗期待着能在这座墓里发现完整的甲骨文,解读出上面的内容。

就在这时,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了异常情况。墓坑东侧的监控画面里,出现了几道黑影,正从农田里朝着墓坑的方向移动。我赶紧喊道:“胖子!快看!东侧有动静!”

胖子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眼睛紧紧盯着屏幕:“是‘鬼市’的人!至少有六个人,手里还拿着东西,像是撬棍和绳索!”

父亲立刻拿起对讲机,通知巡逻队和民警:“东侧发现可疑人员,大约六人,携带工具,正朝着墓坑移动,各巡逻小组立刻前往东侧支援,民警同志请迅速赶到墓坑东侧,实施抓捕!”

很快,对讲机里传来了巡逻队和民警的回应:“收到!我们马上到!”

我们三人也拿起手电筒和木棍,冲出指挥帐篷,朝着墓坑东侧跑去。远远地,我们就看到几道黑影在农田里快速移动,他们显然已经发现了我们,正准备转身逃跑。

“不许动!站住!”民警们一边跑,一边大喊,手电筒的光束照亮了黑影的身影。

那六个人见状,加快了逃跑的速度,有的还扔掉了手里的工具。可他们没跑多远,就被从各个方向赶来的巡逻队员和民警包围了。经过一番短暂的搏斗,六个人都被制服了,手里的撬棍、绳索和洛阳铲也被缴获。

我们走到被抓获的“鬼市”成员面前,借着手电筒的光线,看清了他们的模样。为首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身材高大,脸上有一道疤痕,眼神凶狠。赵馆长看到他,脸色一变:“你是‘黑豹’!之前在殷墟盗过一座商代古墓,被我们列为网上逃犯,没想到你还敢来!”

“黑豹”冷笑一声,没有说话。民警们从他们的背包里搜出了洛阳铲、撬棍、绳索、手电筒和几个空的文物收纳箱,还有一张手绘的墓坑结构图,上面标注了墓室和耳室的位置,显然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我们将“黑豹”等人押回指挥帐篷,进行初步审讯。经过审讯,“黑豹”交代,他们是受“冢虎”的同伙“老雕”指使来的,“老雕”在“冢虎”被抓后,接管了“冢虎”的部分势力,继续从事文物盗窃和倒卖活动。“老雕”给了他们这座商代墓的位置信息,让他们尽快偷出里面的青铜礼器和甲骨文,送到郑州的一个秘密据点,然后再转运到国外。

“黑豹”还交代,“老雕”目前就在郑州,手里有很多从各地古墓里偷来的文物,准备在下个月通过一艘货轮运往国外。他还提供了“老雕”的联系方式和秘密据点的地址。

这个消息让我们非常兴奋,父亲立刻将情况上报给国家文物局,请求协调郑州的文物部门和警方,对“老雕”的秘密据点进行调查,争取将他抓获,追回被盗的文物。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留在安阳,协助当地文物部门对商代墓进行初步的清理和勘探。在墓坑的填土中,我们发现了更多的青铜碎片和甲骨碎片,其中一块甲骨碎片上有清晰的刻痕,经过甲骨文专家的初步解读,上面的文字是“王赐贝”,这说明墓主人可能受到过商王的赏赐,身份非常尊贵。

赵馆长兴奋地说:“要是能找到完整的甲骨文,解读出更多的内容,我们就能确定墓主人的身份和生平,这对研究商代晚期的历史和社会结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安阳的第五天,国家文物局传来消息,郑州的文物部门和警方成功捣毁了“老雕”的秘密据点,在一个废弃的仓库里查获了大量被盗文物,包括青铜器、玉器、甲骨文、陶器等,共200多件,其中不乏国家级文物。“老雕”也被当场抓获,目前正在接受审讯。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非常高兴。胖子激动地说:“太好了!又端掉了一个文物犯罪团伙,以后咱们的文物就能更安全了!”

父亲也松了口气:“‘老雕’被抓,算是又消除了一个重大的文物安全隐患。不过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还有很多文物贩子和盗墓贼在逍遥法外,我们的任务还很重。”

离开安阳的前一天,我们和赵馆长、考古队员、志愿巡逻队的村民们一起在墓坑边合影留念。王大叔握着父亲的手说:“谢谢你们啊,帮我们保住了这座商代墓,也抓到了偷文物的坏人。以后要是还有需要,你们尽管开口,我们一定全力支持!”

“谢谢王大叔,也谢谢大家。”父亲笑着说,“保护文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文物保护的行列中来,守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车子驶离安阳时,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的轮廓渐渐消失在视线中。胖子靠在副驾上,手里拿着一张我们在墓坑边的合影,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这次安阳之行真是收获满满,不仅保护了商代墓,还协助警方抓了‘黑豹’和‘老雕’,算是立了大功了!”

父亲点了点头:“是啊,不过这只是开始。文物保护的道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古墓和文物需要我们去保护。接下来,我们还有新的任务。”

说着,父亲拿出手机,打开了国家文物局发来的新消息:“你们看,湖北荆州发现了一处战国楚墓,墓中疑似有保存完好的竹简和丝织品,‘鬼市’的人已经在周边活动,让我们赶紧过去支援。”

“战国楚墓!竹简和丝织品!”胖子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战国竹简可是好东西啊,上面记载的内容说不定能填补很多历史空白!丝织品也很珍贵,尤其是战国时期的,保存下来的很少。咱们赶紧走,可别让‘鬼市’的人抢了先!”

我也兴奋起来,战国楚墓出土的竹简和丝织品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比如之前荆州出土的郭店楚简,上面记载了大量的先秦典籍,改写了很多学术认知。要是这次能在新墓里发现竹简和丝织品,肯定能为研究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和科技提供更多的线索。

父亲转动方向盘,车子朝着湖北荆州的方向驶去。车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从豫北平原的农田,到江汉平原的湖泊,每一处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我看着窗外,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会一直跟着父亲和胖子,走在文物保护的路上,守护好每一件文物,守护好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车子驶离安阳地界,朝着湖北荆州方向疾驰。胖子靠在副驾上,手里捧着一本《战国楚简研究》,时不时指着书页上的文字跟我们念叨:“你们看这郭店楚简,记载的《老子》版本比传世本还早,要是荆州新墓里的竹简也有这种级别的发现,咱们这次可就真的改写学术史了!”

父亲握着方向盘,目光扫过前方开阔的江汉平原,语气里带着期待:“荆州是楚文化的核心腹地,战国时期是楚国都城郢都的所在地,这里的楚墓数量多、规格高,之前出土的望山楚简、包山楚简都震惊了学界。这次的新墓能被‘鬼市’盯上,说明里面的文物价值绝对不低,咱们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我坐在后排,翻看着国家文物局发来的楚墓资料。资料显示,新墓位于荆州纪南故城遗址附近的一片低洼农田里,是当地村民在春耕灌溉时发现的——农田水位异常下降,露出了墓室顶部的青膏泥,村民上报后,文物部门勘探发现这是一座战国中期的贵族墓,墓坑长15米、宽10米,墓道两侧还残留着殉葬坑的痕迹。最关键的是,勘探人员在墓中检测到了丝织品和竹简的纤维信号,这意味着墓中文物很可能保存完好。

“你们看这个,”我指着资料里的勘探剖面图,“墓室外层包裹着厚厚的青膏泥,里面还有一层木炭,这种防潮结构是楚墓的典型特征,也正是因为这样,之前的楚墓才能保存下丝织品和竹简。不过‘鬼市’的人要是想盗墓,肯定会先破坏青膏泥层,咱们得重点防范他们用洛阳铲或炸药突破防潮层。”

车子行驶了将近七个小时,终于抵达荆州。荆州博物馆的周馆长早已在博物馆门口等候,他穿着一件沾着泥土的藏青色冲锋衣,眼下带着浓重的黑眼圈,显然是连日值守没休息好。“你们可算来了!”周馆长快步迎上来,握着父亲的手,语气里满是急切,“墓就在纪南故城东边的彭家村,我们已经拉了警戒线,派了队员24小时值守,但昨天夜里,有人在墓周边的农田里打了好几个探孔,最深的已经快打到椁室了!”

我们跟着周馆长往彭家村赶,路上他不断补充着情况:“探孔里发现了青膏泥和木炭的碎屑,还有少量丝织品纤维,说明‘鬼市’的人已经确定了椁室的位置。更麻烦的是,我们在探孔附近发现了几个微型摄像头,镜头正对着墓坑,他们肯定在实时监控我们的动向。”

抵达彭家村时,天色已经擦黑。农田里拉起了蓝色的防护网,几盏临时照明灯悬在防护网上方,将墓坑区域照得亮如白昼。十几个考古队员和保安正围着墓坑巡逻,坑边的泥土里还能看到几个直径约10厘米的探孔,孔壁光滑,显然是专业工具所为。

父亲蹲在探孔边,用手指捻了捻孔里的泥土,又放在鼻尖闻了闻:“这青膏泥的黏性很大,含水量高,是典型的楚墓防潮层材质。你们看,孔壁上有明显的螺旋纹路,是用带螺旋刃的洛阳铲打的,这种工具效率高,还能减少塌方风险,‘鬼市’的人用这种工具,说明他们里有经验丰富的老盗墓贼。”

胖子拿出金属探测器在探孔周边探查,很快在一棵老樟树的树洞里发现了信号。我们小心地挖开树洞,里面藏着一个巴掌大的微型摄像头,镜头正对着墓坑中央,内存卡还在运行中。“这些人真是无孔不入!”周馆长得知后,气得脸色铁青,“连村里的树都敢动,看来是早有预谋。”

父亲却冷静地分析:“摄像头还在工作,说明他们还在监控我们,咱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设个圈套。”我们故意在摄像头能拍到的地方,让考古队员假装讨论“因墓中丝织品脆弱,需调运专业恒温设备才能发掘,至少要等三天”,还让施工队拉来几车空的设备箱子,营造出准备长期作业的假象。

当天夜里,我们在墓坑周边的农田里埋伏了民警和保安,又在防护网外围安装了红外感应报警器。凌晨两点多,红外报警器突然发出了轻微的蜂鸣声,监控屏幕上出现了五道黑影——他们穿着黑色雨衣,手里扛着洛阳铲和撬棍,正从农田西侧朝着墓坑摸来。

“来了!”我握紧手里的对讲机,通知埋伏的队员。五道黑影刚剪开防护网,就被强光手电照得睁不开眼。“不许动!”民警们从玉米地里冲出来,将他们团团围住。为首的男人见状,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朝着最近的民警刺去,父亲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他的手腕,胖子趁机从背后将他扑倒,其他几人见头目被制,也纷纷放弃抵抗。

从他们的背包里,我们搜出了液压钳、防水布、以及一份详细的墓坑结构图,图上用红笔圈出了椁室的位置,还标注着“优先盗取竹简、丝织品,青铜器次之”的字样。“你们怎么知道墓里有竹简和丝织品?”周馆长厉声质问为首的男人。那男人低着头,沉默了许久才开口:“是‘老雕’的同伙‘楚蛇’让我们来的,他手里有一份民国时期的楚墓勘探笔记,上面记载了彭家村一带的楚墓多有竹简陪葬,还说丝织品在黑市上能卖大价钱。”

这个消息让我们心头一沉——民国时期的勘探笔记很可能记录了更多未被发现的楚墓位置,要是落到“鬼市”手里,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立刻将情况上报国家文物局,同时对抓获的盗墓贼进行突审,可他们只知道“楚蛇”在荆州有个秘密据点,具体位置却不清楚。

第二天清晨,考古队决定提前进行抢救性发掘。我们跟着队员们一起清理墓坑,先用铁锹挖去表层的耕土,再用竹刀小心剔除青膏泥。当挖到约三米深时,一层黑色的木炭露了出来,周馆长兴奋地喊道:“小心点!木炭层下面就是椁室了!”

队员们用软毛刷一点点清理木炭,很快,椁室的轮廓逐渐显露——这是一具由楠木制成的大型椁室,椁板厚约20厘米,表面还残留着朱红色的漆痕。更让人惊喜的是,椁室东侧的耳室位置,隐约能看到堆叠的竹简和折叠的丝织品轮廓,丝织品上的花纹在灯光下还能泛出微弱的光泽。

“太好了!保存得这么完整!”周馆长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这是近十年来荆州发现的最完整的战国楚墓,这些竹简和丝织品要是能顺利提取,说不定能解开战国时期楚国的官制和礼制之谜!”

就在我们准备打开椁室时,派出所突然传来消息——民警在荆州城区的一个废弃仓库里找到了“楚蛇”的秘密据点,不仅缴获了那本民国勘探笔记,还查获了大量从其他楚墓盗来的文物,包括青铜剑、玉璧和少量竹简残片。“楚蛇”也被当场抓获,他交代原本计划今天夜里用炸药炸开彭家村楚墓的椁室,幸好我们提前发掘,才避免了文物损坏。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协助考古队完成了椁室的清理。打开椁室的那一刻,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椁室中央放着一具朱漆木棺,棺身雕刻着精美的龙纹,两侧的耳室里整齐地摆放着文物:东侧耳室堆满了竹简,用丝绳捆成一束束,上面的楚文字清晰可辨;西侧耳室则放着青铜礼器、玉器和几匹完整的丝织品,其中一匹“凤鸟纹锦”色彩鲜艳,凤鸟的羽毛纹路细腻,仿佛下一秒就要从锦缎上飞出来。

“这些竹简至少有上千片!”周馆长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束竹简,对着阳光查看,“上面的文字是楚系文字,内容看起来像是官府文书和典籍,这对研究战国楚国的行政制度太重要了!”我们赶紧协助队员将竹简放进特制的密封盒里,里面装满了去离子水——竹简遇空气容易氧化,必须在水中进行保湿处理。

丝织品的提取则更加复杂。队员们用薄如蝉翼的无纺布将丝织品轻轻包裹,再用特制的竹夹小心翼翼地托起,放进恒温恒湿的运输箱里。周馆长告诉我们,这些丝织品采用了战国时期的“缂丝”工艺,这种工艺在后世几乎失传,现存的战国缂丝织品不足十件,每一件都是国宝级文物。

发掘工作结束后,我们跟着考古队将文物运往荆州博物馆。在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室里,专家们开始对竹简和丝织品进行初步修复——竹简需要在无菌水中进行脱盐处理,再用特殊的胶水加固;丝织品则要先清除表面的泥土,再用蚕丝线修补破损的地方。看着专家们专注的神情,我突然觉得,文物保护不仅是阻止盗墓贼的掠夺,更是用现代技术延续历史的生命,让千年前的文明得以重现。

离开荆州的前一天,周馆长给我们颁发了“荆州楚文化文物保护杰出贡献奖”,还送了我们一套楚简复制品,上面刻着“敬天保民”四个字。“这是从这次出土的竹简里整理出的核心思想,”周馆长握着父亲的手,真诚地说,“谢谢你们守住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希望你们能继续守护更多的历史瑰宝。”

车子驶离荆州时,晨曦正洒在纪南故城的城墙上,断壁残垣在晨光中仿佛诉说着昔日楚国的辉煌。胖子靠在座位上,翻看着相机里的文物照片,笑着说:“这次不仅保住了楚墓,还见识了战国缂丝和楚简,值了!就是不知道下次又能遇到什么宝贝。”

父亲握着方向盘,目光坚定地看着前方:“文物保护没有尽头,只要还有古墓和文物需要守护,我们就不会停下脚步。”话音刚落,他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国家文物局打来的:“湖南长沙发现一处西汉长沙国丞相墓,墓中疑似有保存完好的帛书和漆器,近期出现盗掘痕迹,‘鬼市’的人很可能已经盯上了那里,你们赶紧过去支援。”

我们对视一眼,眼里都燃起了干劲。西汉帛书和战国楚简一样,都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之前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就包含了《老子》《周易》等典籍的早期版本,要是新墓中的帛书能顺利出土,说不定能填补更多历史空白。

“长沙!西汉丞相墓!”胖子一下子坐直了身子,“帛书啊!那可是比竹简更难保存的文物,咱们得赶紧走,可别让‘鬼市’的人抢先了!”

父亲转动方向盘,车子朝着湖南长沙的方向驶去。车窗外的景色从江汉平原的稻田,渐渐变成了江南丘陵的茶园,每一处风景都承载着不同的历史记忆。我看着手里的楚简复制品,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我们都会坚守在文物保护的一线,让这些跨越千年的文明遗产,永远闪耀着属于它们的光芒。

车子驶离荆州,朝着湖南长沙方向疾驰。车载导航显示还有四百多公里的路程,胖子靠在副驾上,手里捧着一本《长沙马王堆汉墓文物图录》,翻到帛书那一页时,忍不住用手指轻轻摩挲着书页:“你看这《五星占》帛书,不仅记载了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还画出了精确的星图,比西方早了好几百年。要是新发现的西汉丞相墓里也有这种级别的帛书,咱们这次可就真的赚大了!”

父亲握着方向盘,目光扫过窗外连绵的丘陵,语气里带着一丝凝重:“长沙国是西汉初期的异姓诸侯国,初代王是吴芮,后来历代丞相大多是功臣之后,墓里的陪葬品规格肯定不低。马王堆汉墓之所以能保存下完好的帛书和漆器,全靠墓里的白膏泥和木炭层,这次的丞相墓要是也有这种防潮结构,文物才有机会保存下来。但‘鬼市’的人既然已经盯上了,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盗墓,咱们得尽快赶到,做好防护。”

我坐在后排,手里拿着国家文物局发来的长沙丞相墓资料,仔细研究着里面的勘探数据:“资料显示,这座墓位于长沙岳麓区的桃花岭附近,是上个月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墓坑呈‘中’字形,长约18米,宽约12米,墓道两侧还有两个耳室,勘探人员在耳室位置检测到了漆器和丝织品的信号,帛书很可能存放在主墓室的棺椁里。不过‘鬼市’的人已经在墓周边打了好几个探孔,最深的已经接近椁室,咱们得赶紧阻止他们进一步行动。”

车子行驶了将近六个小时,终于在傍晚时分抵达长沙。长沙市文物局的李局长早已在高速路口等候,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制服,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看到我们的车,立刻快步迎了上来:“你们可算来了!桃花岭的丞相墓情况紧急,昨天夜里,我们在墓周边发现了三辆可疑车辆,车牌都是伪造的,我们想上前盘查,他们就加速逃跑了,还差点撞到我们的巡逻队员!”

我们跟着李局长往桃花岭赶,路上他不断补充着最新情况:“我们已经在墓周边拉了三层警戒线,还派了二十名保安24小时巡逻,但‘鬼市’的人特别狡猾,昨天竟然用无人机在墓上空侦查,幸好我们及时发现,用干扰器击落了无人机,从无人机里发现了墓坑的高清照片,他们连墓道的走向都摸得一清二楚。”

抵达桃花岭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墓坑所在地被临时搭建的防护棚覆盖,棚子周围安装了探照灯,灯光将整个区域照得如同白昼。十几个保安正围着防护棚巡逻,手里拿着橡胶棍和对讲机,神情警惕。我们走到防护棚边,掀开帆布一看,墓坑的轮廓已经清晰可见,坑壁上还残留着几个探孔,孔里的泥土中夹杂着少量的白膏泥碎屑。

父亲蹲在探孔边,用手抠出一点泥土,放在掌心揉搓:“这白膏泥的纯度很高,黏性大,防潮效果比荆州楚墓的青膏泥还好,说明墓主人的身份确实尊贵。你们看,探孔的底部有漆器的漆皮碎屑,‘鬼市’的人已经用探杆接触到了陪葬品,再晚一步,他们很可能就会用炸药炸开墓坑。”

胖子从背包里拿出金属探测器,在防护棚周边探查,很快在一棵松树的树洞里发现了信号。我们小心地挖开树洞,里面藏着一个微型录音设备,还在持续工作,里面传来我们刚才的对话声。“这些人真是阴魂不散!”李局长气得攥紧了拳头,“连我们的巡逻路线和谈话都要监听,看来是早有预谋。”

父亲沉思片刻,对李局长说:“既然他们在监听我们,不如我们就利用这一点,给他们放个假消息。我们可以故意说墓里的白膏泥层太厚,需要调运大型挖掘设备才能清理,至少要等五天,让他们以为我们短期内不会进行发掘,引他们提前动手。”

李局长点头同意,我们立刻安排下去:让考古队员假装收拾工具,撤离防护棚,只留下几名保安值守,还让施工队拉来几车空的设备箱子,放在防护棚外,营造出准备长期作业的假象。同时,我们在防护棚周边的草丛里安装了红外摄像头和震动传感器,只要有人靠近,就能立刻发出警报。

当天夜里,我们在离墓坑不远的一个临时帐篷里值守,通过电脑实时查看红外摄像头的画面。胖子靠在椅子上,打着哈欠说:“希望‘鬼市’的人能上钩,不然咱们这戏就白演了。”父亲盯着电脑屏幕,神情严肃:“他们肯定会上钩,这些人急功近利,不会愿意等五天,今晚很可能就会来。”

果然,到了凌晨一点多,红外摄像头突然捕捉到了动静——八名穿着黑色衣服的人,手里拿着洛阳铲、撬棍和炸药包,正从桃花岭的后山朝着墓坑摸来。他们动作敏捷,避开了巡逻的保安,很快就到了防护棚外。

“来了!”我立刻拿起对讲机,通知埋伏在周边的民警和保安,“目标已到达防护棚外,准备行动!”

那八个人刚剪开防护棚的帆布,就被突然亮起的探照灯照得睁不开眼。“不许动!放下武器!”民警们从草丛里冲出来,将他们团团围住。为首的男人见状,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朝着最近的民警刺去,父亲赶紧冲上去,一把抓住他的手腕,胖子趁机从背后将他扑倒在地。其他几人见头目被制,也纷纷放弃抵抗,很快就被民警们制服。

从他们的背包里,我们搜出了炸药包、导火索、液压钳和一份详细的盗墓计划,计划上不仅标注了墓坑的结构和陪葬品的位置,还写着“凌晨两点行动,用炸药炸开椁室,优先盗取帛书和漆器”的字样。“你们的头目是谁?还有没有其他同伙?”李局长厉声质问为首的男人。

那男人低着头,沉默了许久才开口:“我们是受‘楚蛇’的同伙‘汉鼠’指使来的,他说只要能盗出帛书,就给我们每人三百万。‘汉鼠’还说,他手里有一份清代的《长沙古墓图考》,上面记载了很多未被发现的西汉古墓,这次的丞相墓只是其中一座。”

这个消息让我们心头一沉——清代的《长沙古墓图考》很可能记录了更多西汉古墓的位置,要是落到“鬼市”手里,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立刻将情况上报国家文物局,同时对抓获的盗墓贼进行突审,可他们只知道“汉鼠”在长沙有个秘密据点,具体位置却不清楚。

第二天清晨,考古队决定提前进行抢救性发掘。我们跟着队员们一起清理墓坑,先用挖掘机挖去表层的泥土,再用竹刀小心剔除白膏泥。当挖到约四米深时,一层黑色的木炭露了出来,李局长兴奋地喊道:“大家小心点!木炭层下面就是椁室了!”

队员们用软毛刷一点点清理木炭,很快,椁室的轮廓逐渐显露——这是一具由梓木制成的大型椁室,椁板厚约30厘米,表面涂着红色的生漆,还镶嵌着金色的铜饰,显得格外华丽。更让人惊喜的是,椁室东侧的耳室里,整齐地摆放着几十件漆器,有漆盒、漆盘、漆耳杯等,漆器上的花纹色彩鲜艳,仿佛刚制作完成一般。

“太好了!保存得这么完整!”李局长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这些漆器的工艺水平极高,是西汉时期长沙国漆器的代表作品,对研究当时的手工业发展太重要了!”

就在我们准备打开主墓室的椁板时,派出所突然传来消息——民警在长沙雨花区的一个废弃工厂里找到了“汉鼠”的秘密据点,不仅缴获了那本清代《长沙古墓图考》,还查获了大量从其他西汉古墓盗来的文物,包括青铜镜、玉璧和少量竹简残片。“汉鼠”也被当场抓获,他交代原本计划今天夜里用炸药炸开丞相墓的椁室,幸好我们提前发掘,才避免了文物损坏。

接下来的五天,我们协助考古队完成了椁室的清理。打开主墓室棺椁的那一刻,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棺内铺着一层厚厚的丝织品,丝织品上放着一本用帛布写成的书籍,也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帛书。帛书长约两米,宽约一米,上面用朱砂和墨书写着文字,内容涉及历史、天文、医学等多个领域,其中关于西汉长沙国官制的记载,填补了史料的空白。

“这是近三十年来长沙发现的最珍贵的西汉帛书!”李局长小心翼翼地拿起帛书,对着阳光查看,“上面的文字清晰可辨,保存得比马王堆帛书还要完好,这简直是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我们赶紧协助队员将帛书放进特制的恒温恒湿密封盒里,防止帛书氧化损坏。

除了帛书,棺内还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和金器,有玉圭、玉璋、金印等。其中一枚金印上刻着“长沙丞相”四个字,确认了墓主人的身份——西汉早期长沙国的丞相利苍(并非马王堆汉墓的利苍,为同名贵族)。

发掘工作结束后,我们跟着考古队将文物运往长沙市博物馆。在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室里,专家们开始对帛书和漆器进行初步修复——帛书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脱水处理,再用特殊的纸张进行加固;漆器则要先清除表面的泥土,再用生漆修补破损的地方。看着专家们专注的神情,我深刻体会到,文物保护不仅是阻止盗墓贼的掠夺,更是用现代技术延续历史的生命,让千年前的文明得以重现。

离开长沙的前一天,李局长给我们颁发了“长沙西汉文物保护杰出贡献奖”,还送了我们一套帛书复制品,上面刻着“治国安邦”四个字。“这是从这次出土的帛书里整理出的核心思想,”李局长握着父亲的手,真诚地说,“谢谢你们守住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希望你们能继续守护更多的历史瑰宝。”

车子驶离长沙时,晨曦正洒在岳麓山上,岳麓书院的飞檐在晨光中若隐若现。胖子靠在座位上,翻看着相机里的文物照片,笑着说:“这次不仅保住了西汉丞相墓,还见识了这么珍贵的帛书和漆器,值了!就是不知道下次又能遇到什么宝贝。”

父亲握着方向盘,目光坚定地看着前方:“文物保护没有尽头,只要还有古墓和文物需要守护,我们就不会停下脚步。”话音刚落,他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国家文物局打来的:“陕西西安发现一处唐代贵族墓,墓中疑似有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唐三彩,近期出现盗掘痕迹,‘鬼市’的人很可能已经盯上了那里,你们赶紧过去支援。”

我们对视一眼,眼里都燃起了干劲。唐代壁画和唐三彩是唐代文物的代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之前西安出土的永泰公主墓壁画就被誉为“唐代绘画的巅峰之作”,要是新墓中的壁画能顺利保存,说不定能为研究唐代绘画和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的线索。

“西安!唐代贵族墓!”胖子一下子坐直了身子,“唐三彩啊!那可是文物收藏界的宠儿,‘鬼市’的人肯定不会放过,咱们得赶紧走,可别让他们抢先了!”

父亲转动方向盘,车子朝着陕西西安的方向驶去。车窗外的景色从江南丘陵的茶园,渐渐变成了关中平原的麦田,每一处风景都承载着不同的历史记忆。我看着手里的帛书复制品,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我们都会坚守在文物保护的一线,让这些跨越千年的文明遗产,永远闪耀着属于它们的光芒。

我们的旅程,还在继续……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异世大陆:DNF全职圣骑士极品大昏君大明小郎君波矮子的开挂人生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女配是重生的末世:极度崩坏老子是条龙别笑哥抓鬼呢天绝魔刀爱在东南枝足坛幸运星斗战魔帝诸天武侠大穿梭盛世宠婚:帝少的心尖萌妻食妖奇谭快穿之我真的不是渣悠闲直播:开局国宝赖上我魂断桃花村百鬼夜行盛宠妻宝
经典收藏我乃仙童兼职城隍土地和妖王极品男漂亮女夏天的星星在微笑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血玉玦谋婚:爱入膏肓重生之霸气嫡女勇谋权怦然心动退婚夜,疯批大佬撩她吻她失控了我在旧上海等你穿书七零小知青撩爆偏执大佬聊天群从魔改版火影开始港片:大佬的全球帝国六零寡妇,你交换的人生怎么还哭从医十八年,重生到高考报志愿前被拐后,我反拐西域少主回中原重回五岁意外开挂小姑娘她杀疯了穿书后,我把龙傲天男主攻略了!婚然心动,总裁的独家盛爱成为赶尸人后我无敌了
最近更新重生嫡女不好惹,她又娇又飒【快穿】反派,我眼熟你!金手指女主:怼人囤美男甜系日常风少,夫人马甲被爆了八零:换嫁小渔村,我成全家团宠快穿:反派BOSS是醋精小厨娘的菜,今天又发光了吗我靠偷看日记在黄泉游戏里封神天庭办事处认亲被赶后,假千金带领全家暴富快穿:帝国首席,开局灭杀任务者被逼换亲后,我被五个道侣宠疯了宇辰的学生时代重生八零小豆丁,手握空间聊天群凤隐锦杀我死后第五年,疯批皇帝还在招魂公主气运爆满,清冷首辅日日犯上我,玄门祖宗,许愿超灵的!巡阴人逃荒有空间,嫁绝嗣糙汉一胎多宝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姒洛天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txt下载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最新章节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