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姒洛天

首页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七零空间:美艳大佬拿下禁欲知青神奇宝贝:创世之梦从美食开始万界签到陆沉周若雪小说阅读免费生下缩小版兵王,七零军嫂美娇娇另类保镖:美女总裁爱上我重生农女种田有空间空间在手:捡个王爷来种田商夏是什么小说软乎乎,前任小叔肆意妄吻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姒洛天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文阅读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txt下载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2313章 尸易无限(218)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从国家文物局拿到楼兰古城专项保护许可时,北京已经飘起了初雪。办公室里,新疆文物局发来的紧急报告摊在桌上——卫星监测显示,近一个月来,楼兰古城核心区周边出现了至少七处可疑车辙,还有三处新的挖掘痕迹,疑似“鬼市”成员正在用金属探测器搜寻文物。

“楼兰古城是汉代西域楼兰国的都城,遗址里藏着大量的丝织品、木器和简牍,这些文物在沙漠干燥环境下保存相对完好,但一旦被盗走,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损毁。”父亲手指在卫星地图上的“三间房”遗址处圈出一片区域,“这里是当年楼兰国的官署遗址,出土过‘李柏文书’这样的国宝级简牍,肯定是‘鬼市’的重点目标。”

胖子正对着电脑查沙漠探险装备,嘴里念叨着:“沙漠里昼夜温差能到四十度,还得防沙尘暴和流沙,这次得把防风沙帐篷、卫星电话和足够的水都带上。”我翻着《楼兰考古报告》,目光停留在一张汉代丝织品残片的照片上——残片上绣着云气纹,和我们之前在尼雅遗址发现的丝绸工艺相似,心里不由得紧了紧,生怕这些珍贵的文物落入盗墓贼手中。

出发前,我们特意去了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找到研究楼兰遗址的王教授。他给我们带来了最新的遗址三维模型:“楼兰古城现在被沙漠覆盖,很多建筑遗迹只露出顶部,‘鬼市’的人很可能会顺着遗迹的走向挖地道,避开表面的巡逻。你们一定要重点关注‘三间房’西侧的沙梁,那里的沙层薄,最容易被挖掘。”

抵达新疆若羌县后,当地文物局的热合曼局长早已备好越野车和向导。“我们派去的巡逻队昨天在‘三间房’附近发现了两个深约两米的探坑,里面还有金属探测器的痕迹,”热合曼的眉头拧成一团,“现在沙漠里白天温度还在十度以上,正是盗墓的好时候,他们肯定还会再来。”

第二天清晨,我们跟着向导进入沙漠。越野车在沙丘间颠簸,车窗外的胡杨枯木像一个个沉默的守卫,远处的楼兰古城遗址在晨光中若隐若现。三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抵达“三间房”遗址——残存的土坯墙只剩下半人高,墙体上还能看到当年的木构痕迹,地面上散落着不少汉代陶片。

胖子拿出金属探测器,刚在遗址周边走了几步,仪器就发出“滴滴”的警报声。我们顺着信号方向挖下去,很快挖出一个生锈的铜带钩,上面刻着简单的云纹,是典型的汉代器物。“这附近肯定还有更多文物,”父亲蹲下身,用手拨开表面的流沙,“你们看,沙层里有明显的扰动痕迹,应该是最近才被翻动过。”

我们在“三间房”西侧的沙梁下发现了那两个探坑,坑壁整齐,底部还残留着几根木头——显然是盗墓贼用来支撑坑壁的。热合曼蹲在坑边,拿起一把沙土:“这是‘流沙层’,一旦挖得太深,很容易引发塌方,他们不敢贸然往下挖,所以才只挖了两米。”

为了引盗墓贼现身,我们故意在探坑附近留下“有人在此勘探”的痕迹,然后躲到远处的沙丘后面埋伏。中午时分,沙漠里的温度升到了十五度,阳光晒得人皮肤发疼。就在我们快要失去耐心时,远处的沙丘上出现了三辆越野车的影子。

“来了!”胖子赶紧压低身体,拿起望远镜——车上下来五个男人,手里拿着洛阳铲、金属探测器和撬棍,正是我们要找的“鬼市”成员。他们径直走向探坑,为首的是个高个子男人,脸上戴着墨镜,手里拿着一张地图,不时停下来对照周围的遗迹。

等他们开始清理探坑时,热合曼一声令下:“行动!”我们从沙丘后面冲出去,警方的强光手电瞬间照亮了整片遗址。“鬼市”的人慌了神,想要开车逃跑,却被提前设置的路障拦住。高个子男人见势不妙,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朝着向导刺来,父亲赶紧上前阻拦,却被他划伤了胳膊。

胖子趁机绕到高个子男人身后,一记重拳将他打倒在地。其他“鬼市”成员见头目被制服,纷纷放弃抵抗,很快就被警方控制住。从高个子男人的背包里,我们搜出了一份详细的楼兰遗址文物分布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十几处“重点挖掘点”,包括“三间房”“佛塔”和“官署”遗址。

“你们怎么会有这么详细的分布图?”热合曼拿着地图,厉声问道。高个子男人冷笑一声:“别以为你们赢了,我们还有人在罗布泊那边,他们已经找到‘楼兰女王墓’了,里面的宝贝比这里多十倍!”

这句话让我们心里一沉——罗布泊是楼兰国的重要区域,传说中确实有不少贵族墓葬,但因为环境恶劣,一直没有系统发掘。如果“鬼市”真的找到了“楼兰女王墓”,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立刻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热合曼带着警方押送俘虏返回若羌县,另一路由我、父亲和胖子跟着向导前往罗布泊。

越野车在罗布泊边缘行驶,这里的地貌更加荒凉,到处都是盐壳和雅丹地貌,车轮压在上面发出“咯吱”的响声。向导指着远处的一片雅丹群:“那里就是‘阎王殿’,传说中很多探险队都在里面迷过路,‘鬼市’的人很可能把墓藏在里面。”

进入雅丹群后,手机信号彻底消失,只能靠卫星电话联系外界。胖子拿出指南针,却发现指针一直在疯狂转动——这里的磁场紊乱,根本无法辨别方向。就在我们快要迷路时,父亲突然发现了地上的车辙:“这是新的车辙,他们肯定就在前面!”

我们顺着车辙走了半个小时,终于在一处巨大的雅丹体下发现了入口——一个半米宽的洞口隐藏在雅丹的阴影里,洞口周围散落着不少汉代陶片。我们打开手电筒,顺着陡峭的台阶往下走,通道里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木头气息,墙壁上还能看到当年的彩绘残痕。

走到底部,是一个巨大的墓室,墓室中央放着一具彩绘木棺,棺木周围摆放着大量的文物:有汉代的丝织品、漆器、玉器,还有几卷竹简,最珍贵的是一个纯金打造的“王冠”,上面镶嵌着几颗红色的宝石,显然是墓主人身份尊贵的象征。

“这肯定就是‘楼兰女王墓’!”胖子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你看这丝织品,颜色还这么鲜艳,太不可思议了!”我们小心翼翼地将文物装进特制的箱子里,准备运出墓室。就在这时,通道里传来脚步声——是“鬼市”的其他成员!

为首的是个矮胖男人,手里拿着一把猎枪,恶狠狠地说:“把文物留下!不然你们今天都别想出去!”父亲将我和胖子护在身后,冷静地说:“文物是国家的,你们休想带走一件!”矮胖男人冷笑一声,扣动了扳机,子弹擦着父亲的肩膀飞过,打在墙壁上,溅起一片尘土。

胖子突然从背包里拿出烟雾弹,拉开保险扔在地上,白色的烟雾瞬间弥漫开来。我们趁机冲向通道,矮胖男人在后面紧追不舍。就在我们快要冲出洞口时,远处传来了越野车的轰鸣声——是热合曼带着警方赶来了!

“鬼市”的人见势不妙,想要往雅丹群深处逃跑,却被警方团团围住。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搏斗,所有成员都被制服。看着被押走的俘虏,热合曼松了口气:“幸好你们及时联系我们,不然这些珍贵的文物就被盗走了。”

我们将文物安全运出罗布泊,送到若羌县文物局的临时库房。专家们立刻对文物进行了紧急处理,用特殊的试剂保护丝织品和竹简,防止它们在干燥的空气中开裂、褪色。热合曼看着正在修复的“金王冠”,感激地说:“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们,这些楼兰文物可能就永远消失在沙漠里了。”

在若羌县待了一周,我们协助专家对文物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研究。通过对竹简的解读,我们了解到墓主人是楼兰国的一位女王,活跃于汉昭帝时期,曾多次派使者前往长安,与中原王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发现进一步证明了楼兰国是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中原王朝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离开若羌县前,热合曼给我们送了一件特殊的礼物——一块汉代的丝绸残片,上面绣着一只展翅的凤凰。“这是对你们保护楼兰文物的感谢,希望你们能永远记住这片沙漠里的文明,继续为文物保护事业贡献力量。”我们接过丝绸残片,小心翼翼地收进背包里,这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越野车驶离若羌县,朝着乌鲁木齐的方向行驶。车窗外的沙漠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金色的光芒,远处的昆仑山像一条巨龙,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胖子看着手里的丝绸残片,感慨地说:“咱们这一路,从山西的云冈石窟,到陕西的秦始皇陵,再到新疆的楼兰古城,保护了这么多不同地域、不同朝代的文物,也算是为国家做了点实事。”

父亲点了点头,目光坚定:“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民族的根脉。只要还有人在盗掘文物,还有人在破坏文化遗产,我们的工作就不会结束。接下来,咱们还要去更多的地方,保护更多的文物,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永远流传下去。”

我的手里握着那块汉代丝绸残片,心里充满了坚定的信念。虽然保护文物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和危险,但每当看到那些被我们拯救的文物,看到它们在博物馆里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越野车继续在沙漠公路上行驶,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新的挑战还在等待着我们。但我知道,只要我们心怀对文物的敬畏,心怀对历史的尊重,就一定能克服所有的困难,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就在我们快要抵达乌鲁木齐时,父亲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国家文物局打来的:“四川甘孜发现了一处唐代吐蕃时期的摩崖造像,近期出现了严重的盗凿痕迹,你们赶紧过去看看。”

我们对视一眼,立刻改变行程。胖子笑着说:“看来咱们是歇不下来了,不过这样也好,能多保护一件文物,心里就多一份踏实。”我看着窗外逐渐从沙漠过渡到草原的景色,点了点头——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我们都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因为我们是文物的守护者,是历史的传承者。我们的旅程,还在继续……

越野车从乌鲁木齐出发,一路向南穿越天山山脉。车窗外的景色从戈壁荒漠逐渐过渡到草原绿洲,枯黄的草甸上散落着黑色的牦牛群,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父亲手里攥着国家文物局发来的资料,眉头始终紧锁——四川甘孜新发现的唐代吐蕃摩崖造像,位于海拔四千米的雀儿山深处,那里气候恶劣,交通不便,而且周边都是藏族聚居区,文物保护工作需要格外谨慎。

“资料里说,这处摩崖造像刻在雀儿山的一处崖壁上,共有十三尊佛像,其中最大的一尊释迦牟尼像高约五米,造像风格融合了唐代中原和吐蕃的艺术特点,”父亲指着资料里的照片,“盗凿痕迹主要集中在佛像的面部和手部,凶手用的是小型电动工具,手法非常隐蔽,当地村民是在转山时才发现的。”

胖子正忙着给卫星电话充电,闻言抬头:“海拔四千米,还得防高原反应,我得把氧气瓶和抗高反的药都带上。再说了,‘鬼市’的人连楼兰古城都敢去,肯定也不怕高海拔,咱们这次得提前做好准备。”我翻着资料里的地理位置图,发现摩崖造像所在的位置没有公路,只能徒步进山,这无疑增加了文物保护的难度。

抵达甘孜州府康定后,我们在当地文物局见到了局长扎西。他是个皮肤黝黑的藏族汉子,汉语说得有些生硬,却透着一股爽朗:“造像在马尼干戈镇附近的雀儿山垭口,我们已经派了两名工作人员驻守,但那里太冷了,晚上温度能降到零下十度,而且手机没信号,只能靠卫星电话联系。”扎西递给我们一件厚厚的藏袍,“穿上这个,能暖和点,山上风大,普通的外套不管用。”

第二天清晨,我们跟着扎西和一位当地向导出发。越野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了三个小时,抵达马尼干戈镇后,就只能徒步进山。向导是个叫卓玛的藏族姑娘,她牵着两匹驮马,马背上载着帐篷、食物和文物保护工具。“从这里到垭口,要走五个小时,路上有很多冰滩,你们要小心脚下,”卓玛的声音清脆,“去年有个驴友在冰滩上滑倒,摔断了腿,还是我们村的人把他抬下来的。”

山路崎岖,海拔越来越高,我渐渐感到呼吸急促,胸口发闷。胖子也好不到哪里去,走几步就停下来喘口气,手里的氧气瓶一直没离手。父亲虽然也有轻微的高原反应,却始终走在最前面,时不时停下来查看地图,确认路线。

中午时分,我们抵达一处避风的山坳,卓玛提议在这里休息片刻,吃点东西补充体力。她从马背上取下一个铝制饭盒,里面装着热腾腾的酥油茶和糌粑:“喝口酥油茶,能抗寒,还能缓解高反。”我接过茶碗,温热的酥油茶滑过喉咙,带着淡淡的奶香,胸口的憋闷感果然减轻了不少。

下午三点,我们终于抵达雀儿山垭口。垭口的风很大,刮在脸上像刀子一样疼。卓玛指着前方的崖壁:“就在那里,你们看,那就是摩崖造像。”我们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处灰褐色的崖壁上,隐约能看到几尊佛像的轮廓,在苍茫的山色中显得格外庄严。

走近崖壁,造像的细节逐渐清晰——最大的释迦牟尼像盘腿而坐,身披通肩袈裟,袈裟上的衣纹线条流畅,既有唐代中原造像的雍容,又有吐蕃造像的雄浑。但佛像的面部却有几道明显的凿痕,右眼的眼珠被凿掉了一块,左手的手指也残缺不全,看着让人心疼。

“这是上周刚发现的,”扎西蹲下身,指着佛像底座的碎石,“我们在附近发现了几个电池壳,是电动工具用的,应该是‘鬼市’的人留下的。他们肯定还会再来,因为造像的莲花座上刻着吐蕃文铭文,在国际市场上很值钱。”

父亲拿出放大镜,仔细查看凿痕:“痕迹很新,应该是十天内留下的,凶手很懂造像结构,专门挑佛像最值钱的部位下手,显然是惯犯。”他掏出之前在楼兰古城发现的金属碎屑,和崖壁上的碎屑比对,发现材质完全相同——都是“鬼市”常用的金刚石工具留下的。

为了防止“鬼市”的人再次来袭,我们决定在垭口搭建帐篷,24小时值守。卓玛帮我们选了一处避风的角落,扎西则用石头垒了一个简易的灶台,晚上可以烧点热水取暖。夜幕降临后,垭口的温度骤降到零下十二度,帐篷里虽然生了火炉,却依然冷得让人发抖。胖子裹着两床被子,还是忍不住打哆嗦:“这地方也太冷了,‘鬼市’的人要是真来,怕是也扛不住冻。”

但我们的担心很快就变成了现实。第三天凌晨,我被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惊醒。我悄悄拉开帐篷的拉链,看到三道黑影正朝着摩崖造像的方向移动,手里拿着手电筒和小型电动工具——是“鬼市”的人!我赶紧叫醒父亲和胖子,大家迅速穿上衣服,拿起事先准备好的木棍和绳索,悄悄跟了上去。

黑影们显然没发现我们,他们径直走到释迦牟尼像前,打开电动工具,开始凿击佛像的莲花座。“住手!”父亲突然大喝一声,我们从暗处冲了出去。黑影们吓了一跳,转身就想跑,却被卓玛和向导拦住——他们早就被扎西叫醒,守在垭口的出口处。

为首的黑影见无路可逃,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朝着卓玛刺来。卓玛反应很快,侧身躲开,手里的藏刀瞬间出鞘,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其他两个黑影见头目被制住,纷纷放弃抵抗,很快就被我们捆了起来。

从为首黑影的背包里,我们搜出了一张详细的摩崖造像分布图,上面不仅标注了雀儿山这处造像,还标注了四川、青海、西藏等地的另外五处吐蕃时期的文物遗址。“你们还有同伙在其他地方?”扎西厉声问道。黑影低着头,沉默了很久才开口:“我们只是负责这里的,其他地方的同伙已经出发了,目标是青海玉树的一处吐蕃墓葬。”

这个消息让我们立刻警觉起来。扎西赶紧用卫星电话联系青海省文物局,告知他们这一情况。而我们则决定,先将抓获的“鬼市”成员押下山,再前往青海玉树支援。卓玛和向导找来两副简易的担架,将被捆住的黑影放在上面,轮流抬着下山。

回到马尼干戈镇后,我们将黑影交给当地派出所,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往青海玉树。越野车在青藏高原的公路上行驶,窗外的草原逐渐被枯黄的草甸取代,远处的玉树州府结古镇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宁静。青海省文物局的局长才让早已在结古镇等候,他手里拿着一份紧急报告:“我们接到线报,‘鬼市’的人已经在玉树的囊谦县附近活动,目标是一座唐代吐蕃贵族墓葬,当地村民已经在墓葬附近发现了可疑人员。”

第二天清晨,我们跟着才让和当地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前往囊谦县。囊谦县位于玉树州东南部,境内多山,平均海拔超过四千米,这里是吐蕃时期的重要聚居区,留存着大量的吐蕃文化遗迹。“那座贵族墓葬位于白扎乡的一处山坳里,是去年当地村民挖虫草时发现的,我们一直没有进行发掘,只是派了人定期巡查,”才让指着车窗外的山峦,“没想到还是被‘鬼市’的人盯上了。”

抵达白扎乡后,我们在村民的带领下前往墓葬所在地。山坳里的墓葬封土堆高约三米,周围长满了低矮的灌木,封土堆上有几个新挖的探孔,显然是“鬼市”的人留下的。胖子拿出金属探测器,在封土堆周围探查,很快就发出了“滴滴”的警报声:“下面有金属信号,应该是墓葬里的随葬品。”

父亲蹲下身,仔细查看探孔:“探孔深度约两米,还没挖到墓室,说明他们还没得手。但他们肯定还会再来,我们得赶紧布控。”我们在墓葬周围搭建了两个隐蔽的观察哨,一个在封土堆东侧的山坡上,一个在西侧的灌木丛里,每个观察哨配备一台望远镜和一部卫星电话,24小时轮流值守。

第三天夜里,轮到我和胖子在东侧观察哨值守。凌晨一点多,远处的山路上出现了几道手电筒的光束——是“鬼市”的人!他们共有五个人,手里拿着洛阳铲和撬棍,径直朝着墓葬走来。“来了!”我赶紧用卫星电话通知其他值守人员,然后和胖子悄悄摸下山,躲在封土堆附近的灌木丛里。

“鬼市”的人走到封土堆前,开始用洛阳铲往下挖。就在他们挖到三米深,快要触及墓室顶板时,才让一声令下:“行动!”我们从灌木丛里冲出去,警方的强光手电瞬间照亮了整个山坳。“鬼市”的人慌了神,想要逃跑,却被提前埋伏的警力团团围住。经过一番搏斗,五名成员全部被制服,其中一人正是之前在楼兰古城逃脱的“鬼市”骨干,代号“秃鹫”。

从“秃鹫”的背包里,我们搜出了一份详细的吐蕃墓葬发掘计划,上面标注了墓葬的结构、随葬品的位置,甚至还有应对警方的逃跑路线。“你们怎么知道墓葬的位置和结构?”才让厉声问道。“秃鹫”冷笑一声:“你们别得意,我们还有人在西藏阿里的古格王朝遗址,那里有更多的宝贝等着我们!”

这个消息让我们心里一沉——古格王朝遗址我们之前去过,那里还有很多未被发掘的文物遗存,要是被“鬼市”的人盯上,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立刻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才让带着警方押送俘虏返回玉树,另一路由我、父亲和胖子前往西藏阿里,支援古格王朝遗址的文物保护工作。

越野车从玉树出发,一路向西穿越唐古拉山脉。车窗外的景色越来越荒凉,草原逐渐被戈壁取代,远处的雪山连绵不绝。父亲手里握着那份吐蕃墓葬发掘计划,眉头紧锁:“‘鬼市’的人越来越狡猾,他们不仅有专业的发掘工具,还掌握了大量的文物遗址信息,显然背后有专业的团队在支持。”

胖子正忙着检查氧气瓶,闻言点头:“阿里那边海拔更高,咱们得提前适应,别到了地方还没干活就先高反了。再说了,古格王朝遗址那么大,咱们得跟当地文物局的人好好配合,才能守住那些文物。”我看着窗外的夕阳,心里充满了担忧——从四川甘孜到青海玉树,再到西藏阿里,“鬼市”的足迹遍布青藏高原,他们对文物的觊觎从未停止,我们的保护工作也任重道远。

抵达西藏阿里地区的扎达县后,我们在古格王朝遗址保护所见到了所长洛桑。他看到我们,激动得握住父亲的手:“你们来得正好!最近总有人在遗址周边徘徊,我们在白庙附近发现了几个探孔,还捡到了一把洛阳铲,上面有‘鬼市’的标记。”洛桑递给我们一张照片,“这是我们昨天拍到的,有三辆越野车在遗址附近停留,形迹非常可疑。”

我们跟着洛桑前往白庙。白庙位于古格王朝遗址的半山腰,寺庙的墙体已经残破,殿内的壁画却依然鲜艳。在寺庙西侧的崖壁下,我们发现了三个探孔,深度约两米,底部还残留着木屑——显然是“鬼市”的人用来支撑探孔壁的。“这里的崖壁很薄,再往下挖一米就能进入白庙的地宫,”洛桑指着探孔,“地宫里可能藏着古格王朝时期的经卷和造像,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为了防止“鬼市”的人再次来袭,我们在白庙周边设置了多重防线:在探孔附近安装了微型震动传感器,在遗址周边的山路上设置了路障,还安排了警力24小时巡逻。同时,我们还联系了阿里地区的武警部队,请求他们在必要时提供支援。

第五天夜里,震动传感器突然发出警报——“鬼市”的人来了!我们赶紧躲到白庙附近的隐蔽处,看着三辆越野车朝着白庙驶来。车上下来六个男人,手里拿着电动工具和撬棍,正是我们要找的“鬼市”成员。他们径直走到探孔前,开始用电动工具往下挖。

就在他们挖到地宫顶板,准备用撬棍撬开时,洛桑一声令下:“行动!”我们从隐蔽处冲出去,武警部队也从周边的山坡上冲下来,将“鬼市”的人团团围住。“鬼市”的人见势不妙,想要开车逃跑,却被路障拦住。经过一番搏斗,六名成员全部被制服,其中一人正是“鬼市”的头目,代号“狼王”。

从“狼王”的背包里,我们搜出了一份全球文物走私路线图,上面标注了从中国青藏高原到欧洲、美洲的走私通道,还有大量的文物买家信息。“你们竟然把中国的文物卖到国外!”洛桑气得浑身发抖,“这些文物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你们怎么能这么做!”“狼王”却不以为然:“只要有钱赚,管它是哪的文物,你们也别得意,我们的组织遍布全球,你们抓不完的!”

将“狼王”和他的同伙交给警方后,我们跟着洛桑对白庙的地宫进行了保护性发掘。地宫里藏着大量的古格王朝文物:有用金粉书写的经卷、镶嵌着宝石的造像、还有精美的丝织品,最珍贵的是一幅明代的《唐卡》,画面色彩鲜艳,保存完好,是目前发现的最完整的古格王朝唐卡之一。

在扎达县待了一周,我们协助洛桑完成了对白庙地宫文物的清理和保护工作,所有文物都被妥善运送到阿里地区博物馆。离开前,洛桑给我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你们是古格王朝文物的守护者,也是藏族人民的朋友。希望你们以后还能来阿里,继续帮助我们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越野车驶离扎达县,朝着拉萨的方向行驶。车窗外的土林地貌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芒,远处的古格王朝遗址像一座沉默的城堡,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父亲手里握着那幅唐卡的复制品,感慨地说:“从四川甘孜到青海玉树,再到西藏阿里,我们在青藏高原上保护了这么多珍贵的文物,也见证了藏族文化的灿烂辉煌。这些文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守护好它们。”

胖子靠在座位上,看着窗外的景色,突然说:“咱们这一路,走了这么多地方,保护了这么多文物,虽然辛苦,但也值得。不过我总觉得,‘鬼市’的背后还有更大的组织,他们不会轻易放弃,咱们还得继续努力。”

我看着手里的哈达,心里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保护文物的道路还很漫长,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危险,但只要我们心怀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热爱,就一定能克服所有的挑战,守护好这些跨越千年的文明遗产。越野车继续在青藏高原的公路上行驶,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新的挑战还在等待着我们。我们的旅程,还在继续……

越野车驶离扎达县时,阿里的晨光正透过车窗洒在父亲手中的唐卡复制品上。画面里的绿度母衣袂飘举,金线勾勒的莲花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泽,可我们谁也没心思欣赏——从“狼王”的审讯记录里,我们抠出了一个更危险的信息:境外走私组织正策划在“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期间,用伪造的文物调换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的“马踏飞燕”铜奔马。

“‘马踏飞燕’是东汉青铜器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旅游标志,一旦被掉包,不仅是文物损失,更会影响国家文化形象。”父亲将审讯记录拍在膝盖上,眉头拧成一团,“博览会下个月在兰州举办,到时候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会来,‘鬼市’选在这个时候动手,就是想趁乱得手。”

胖子正用湿巾擦着脸,闻言动作一顿:“他们也太敢了吧?省博的安保那么严,还敢玩掉包计?不过话说回来,能伪造出以假乱真的‘马踏飞燕’,背后肯定有高手。”我翻着甘肃省博物馆的馆藏资料,心里也犯嘀咕——“马踏飞燕”的铸造工艺极其复杂,尤其是马的三足腾空、一足踏燕的平衡结构,至今都难以完全复制,“鬼市”真有这么大的本事?

抵达兰州后,甘肃省文物局的赵局长早已在高速路口等候。他穿着一身深色西装,手里拿着一个黑色公文包,上车后第一时间掏出一份文件:“我们已经加强了省博的安保,增加了监控和巡逻频次,还对‘马踏飞燕’的展柜进行了改造,安装了红外报警和重量感应装置。但根据线报,‘鬼市’的伪造文物已经运进兰州了,我们还没找到具体位置。”

我们跟着赵局长直奔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陈列在二楼的“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展柜采用防弹玻璃,周围装有四个高清监控摄像头,每隔十分钟就有保安巡逻一次。父亲站在展柜前,盯着铜奔马看了很久:“你们看,马的右后蹄踏在飞燕的背上,这个角度和重心控制得非常精准,伪造品很难做到这么自然。”他掏出放大镜,仔细观察马身的纹饰,“真品的纹饰有轻微的氧化痕迹,伪造品就算做得再像,也没有这种岁月留下的质感。”

省博的文物修复专家李教授补充道:“我们已经给‘马踏飞燕’做了三维扫描,记录下了每一个细节,包括铜器表面的划痕和锈迹。就算伪造品能做到外观相似,重量和密度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展柜里的重量感应装置只要检测到重量变化,就会立刻报警。”

为了找出伪造的“马踏飞燕”,我们和文物局、警方制定了周密的计划:一方面加强对省博周边的排查,重点关注古玩市场和快递网点,防止伪造品被运进博物馆;另一方面,安排便衣警察在博览会的参展商和工作人员中卧底,寻找“鬼市”成员的踪迹。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几乎走遍了兰州的大小古玩市场。在隍庙古玩城的一家店铺里,我们发现了异常——店铺老板总是鬼鬼祟祟地接打电话,店里的展柜里虽然摆放着一些普通的文物仿制品,但柜台下的暗格里却藏着几件工艺精湛的青铜器仿品,风格和“马踏飞燕”非常相似。

“这家店有问题。”父亲低声说,示意我们先离开。我们在古玩城对面的咖啡馆里埋伏下来,用望远镜观察店铺的动静。下午三点多,一辆黑色轿车停在店铺门口,一个戴着墨镜的男人从车里下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手提箱,径直走进店铺。半小时后,男人提着空箱子出来,开车离开了。

“跟上他!”我们立刻开车跟了上去。黑色轿车在市区里绕了几圈,最终停在一家五星级酒店门口。男人下车后,走进酒店的宴会厅——这里正是“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的参展商报到点。我们跟着进去,看到男人正在和几个外国人交谈,手里拿着一份参展商名录,上面赫然写着“意大利某古董拍卖行”。

“原来他们是想伪装成参展商,混进博物馆。”赵局长恍然大悟,“博览会期间,会组织参展商参观省博,他们肯定是想趁这个机会掉包。”我们立刻联系警方,对这个“意大利古董拍卖行”展开调查,发现这家拍卖行根本就是“鬼市”伪造的,所谓的“参展商”都是境外走私组织的成员。

为了将他们一网打尽,我们决定“引蛇出洞”——故意放出“博览会期间将展出‘马踏飞燕’的备用展品”的消息,暗示真品已经被转移,引诱他们提前动手。果然,当天晚上,我们在省博周边发现了那几个“参展商”的身影,他们正鬼鬼祟祟地在博物馆外墙附近徘徊,似乎在寻找进入博物馆的入口。

警方立刻展开行动,将他们全部抓获。从那个戴墨镜男人的手提箱里,我们搜出了一件伪造的“马踏飞燕”——虽然外观和真品非常相似,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马身的纹饰比真品粗糙,飞燕的翅膀也没有真品的灵动。李教授拿着伪造品,摇了摇头:“工艺确实不错,但还是差了点意思,尤其是铜器的包浆,是用化学试剂伪造的,一闻就能闻出来。”

经过审讯,戴墨镜的男人交代,他们原本计划在博览会组织的参观活动中,趁保安不注意,用伪造品调换真品,然后将真品藏在参展的展品箱里,带出博物馆,再通过国际快递寄往国外。幸好我们及时发现,才避免了一场文物危机。

解决了“马踏飞燕”的危机后,我们并没有放松警惕。赵局长告诉我们,甘肃还有很多未被发掘的文物遗址,尤其是河西走廊一带,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藏着大量的汉代和唐代文物,“鬼市”很可能还会把目标转向这些遗址。

我们决定跟着省文物局的考古队,对河西走廊的几处重点遗址进行排查。第一站是张掖市的黑水国遗址——这里是汉代张掖郡的辖地,曾经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如今只剩下残破的城墙和建筑遗迹。考古队的王队长指着一片沙丘:“我们在这附近发现了几处汉代墓葬的痕迹,最近有村民反映,晚上经常看到有人在遗址周边活动,很可能是盗墓贼。”

我们在遗址周边搭建了临时帐篷,白天跟着考古队进行勘探,晚上则轮流值守。第三天夜里,我们发现了三个盗墓贼的身影,他们正用洛阳铲在沙丘上挖掘。我们立刻冲上去,将他们制服。从他们的背包里,我们搜出了几件汉代的陶俑和青铜带钩,还有一张详细的遗址勘探图——上面标注了十几处汉代墓葬的位置,显然是“鬼市”的人提前勘探好的。

“这些盗墓贼太猖狂了,竟然敢在文物遗址上明目张胆地挖掘。”王队长气得发抖,“黑水国遗址的文物对研究汉代丝绸之路的历史非常重要,要是被他们盗掘了,损失就太大了。”我们将盗墓贼交给当地警方,然后协助考古队对标注的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汉代文物,包括陶俑、青铜器、丝绸织物和简牍,为研究汉代的社会生活和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离开黑水国遗址后,我们又前往酒泉市的敦煌莫高窟。虽然莫高窟的主要洞窟都有严格的保护措施,但周边的一些小型石窟和遗址依然面临着被盗掘的风险。莫高窟研究院的张院长带着我们来到一处名为“西千佛洞”的小型石窟群:“这里的几处洞窟在20世纪初曾遭到外国探险家的掠夺,现在还残留着一些壁画和造像,最近我们发现有洞窟的壁画出现了新的划痕,疑似盗墓贼所为。”

我们在西千佛洞周边进行了仔细排查,在一处隐蔽的洞窟里发现了两个盗墓贼,他们正用小刀刮取壁画上的颜料,试图将壁画切割下来。我们立刻将他们抓获,从他们的背包里搜出了几小块壁画残片和一把特制的切割工具。张院长看着被损坏的壁画,心疼地说:“这些壁画是唐代的,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一旦损坏,就再也无法修复了。”

在敦煌待了一周,我们协助莫高窟研究院加强了对周边小型石窟和遗址的保护,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和红外报警装置,还组织了当地村民成立了志愿巡逻队,共同守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离开前,张院长给我们颁发了“敦煌莫高窟文物保护贡献奖”,还邀请我们参加即将举办的“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越野车驶离敦煌时,夕阳正洒在莫高窟的崖壁上,给洞窟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父亲手里握着一张敦煌壁画的复制品,感慨地说:“从兰州的‘马踏飞燕’到张掖的黑水国遗址,再到敦煌的莫高窟,我们在河西走廊上保护了这么多珍贵的文物,也见证了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这些文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守护好它们。”

胖子靠在座位上,看着窗外的沙漠景色,突然说:“咱们这一路,虽然辛苦,但也看到了这么多珍贵的文物,值了!不过我总觉得,‘鬼市’背后的境外组织还没被彻底消灭,他们肯定还会找机会盗掘其他的文物。”

父亲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境外组织对中国文物的觊觎从来没有停止过,只要还有文物需要保护,我们的脚步就不会停下。接下来,咱们还要去更多的地方,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让这些珍贵的文物永远留在祖国的土地上。”

我的手里握着那块从楼兰古城带来的汉代丝绸残片,心里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保护文物的道路还很漫长,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危险,但我知道,只要我们心怀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热爱,就一定能克服所有的挑战,让这些跨越千年的文明遗产永远流传下去。

越野车继续在河西走廊的公路上行驶,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新的挑战还在等待着我们。就在我们快要抵达酒泉市时,父亲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国家文物局打来的:“内蒙古赤峰发现了一处红山文化遗址,近期出现了严重的盗掘痕迹,出土的玉猪龙等文物疑似被‘鬼市’的人偷走,你们赶紧过去看看。”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颜语新书战皇名门婚爱,高冷老公太任性名门枭宠:老婆,乖一点别笑哥抓鬼呢这个明星只想学习比蒙传奇快穿之我真的不是渣欲行都市天绝魔刀灵气复苏,从承包山头开始战星圣魔我们村的阴阳两界天庭典狱长最仙遊诸天开局长生药开局继承仙门,师妹全员女帝无限武道求索追你没商量异世小邪君
经典收藏你咋掉到七十年代去啦?地府驻外临时工局长今天抓到禁闭者了吗心机王妃驾到,王爷哪里跑异次游戏脱离奴籍后,长姐回家种田了天价哑妻:夫人带球跑了!豪门恩宠:总裁求爱记修仙:从感受杀气开始穿成傻女,炮灰纨绔夫君是大反派汝本明珠我的宿主有点傻充电风云录龙族:开局就A级的路明非快穿:美凶残女配她又在线崩人设重回五岁意外开挂小姑娘她杀疯了兽世求生,她开局满级快穿:宿主是个呆萌小花妖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穿越莲花楼之李莲花,你要好好活
最近更新八零:换嫁小渔村,我成全家团宠全家穿越:古代生存十八法掏空家产后,糙汉他冷脸洗床单宠妻如命夫人乖乖到碗里来重生拒嫁东宫后:冷情太子宠又撩恶毒女配成神豪,绝嗣大佬争着宠快穿之超强反派他又奶又娇中医娇妻飒爆了,七零大佬追着宠初恋大佬软又甜快穿:垂耳兔崽崽又被主神反攻略悍玉掌宅认亲被赶后,假千金带领全家暴富学霸穿成恶雌后,全兽世疯狂沦陷胎穿后我掌管全家气运我靠偷看日记在黄泉游戏里封神瞬移凶案现场,真千金被团宠了带着芯片闯古代:王爷他嘴硬心软黑凰后重生嫡女不好惹,她又娇又飒七夜婚宠,陆少求放过!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姒洛天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txt下载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最新章节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