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曹子桓不会说

首页 >>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一戟平三国全球狙杀入赘王婿霸天武魂威远侯府一品驸马天唐锦绣江山权色穿越之极限奇兵贞观悍婿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曹子桓不会说 -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全文阅读 -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txt下载 -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5章 蜀后主舆榇出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再说彭和到了东吴,拜见吴主孙休,呈上诸葛瞻的求救书信。孙休立刻和丞相濮阳兴商议。濮阳兴上奏说:“吴、蜀既然已经结盟,应当前去救援。”孙休命令大将军丁奉,率领军队从寿春撤回;又命令孙异领兵与丁奉会合,一起向沔中进军救援。军队已经出发,彭和这才返回蜀地。

再说后主在成都,得知邓艾夺取了绵竹,诸葛瞻父子已经战死,急忙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身边的大臣上奏说:“城外的百姓,扶着老人、带着孩子,哭声震天,都在各自逃命。”后主十分惊慌,忽然探马报到,说魏兵已经逼近城下。众官员商议道:“兵力微弱、将领短缺,难以抵挡敌军,不如趁早放弃成都,逃往南中七郡,那里地势险峻可以自保。再借助蛮兵的力量,日后再来收复失地也不晚。”后主便想向南逃亡,光禄大夫谯周劝谏说:“不行。南蛮是长期叛乱的人,平时对他们没有恩惠,如今要是投奔他们,必定会遭遇大祸。”文武官员又上奏说:“蜀、吴既然已经结盟,现在事情紧急,可以投奔东吴。”谯周又劝谏说:“自古以来,没有寄居在别国还能做天子的。我预料魏国能吞并吴国,吴国不能吞并魏国。如果向吴国称臣,那是一次屈辱;如果吴国被魏国吞并,陛下再向魏国称臣,就是两次屈辱了。如今吴国还没有臣服魏国,形势上我们不得不受他们控制,礼节上不得不屈服。如果陛下降顺魏国,魏国不分割土地封给陛下,我请求到京城去为陛下力争。”于是呈上奏疏说:

光禄大夫臣谯周奏道:我私下考虑到陛下因北方军队深入,有逃往南方的打算,臣愚昧地认为这并不妥当。为什么呢?南方是偏远的夷人之地,平时没有贡品供奉,还屡次反叛,当年丞相用兵力逼迫他们,走投无路才勉强顺从。后来向他们征收赋税,用来供给军队,导致他们心怀怨恨,这是会给国家带来祸患的人。如今陛下因处境窘迫,想前去依附他们,恐怕他们必定会再次反叛,这是其一。北方军队前来,不只是为了夺取蜀地而已,如果陛下逃往南方,他们必定会趁着我军势力衰弱,及时追击,这是其二。如果到了南方,对外要抵御敌军,对内要供给陛下及随从的用度,花费巨大,又没有其他地方可以获取物资,必然会过度消耗各夷族的资源,他们必定会迅速反叛,这是其三。从前王郎在邯郸冒用帝王称号,当时世祖在信都,被王郎逼迫,想放弃信都返回关中。邳肜劝谏说:“明公如果西还,那么邯郸城的百姓绝不会忍心丢下父母、背叛城主,而千里迢迢护送您,他们逃亡反叛是必然的。”世祖听从了他的建议,最终攻破了邯郸。如今北方军队到来,陛下向南逃亡,实在担心邳肜的话会在今天应验,这是其四。希望陛下尽早做好打算,还能获得爵位和土地;如果执意逃往南方,到了走投无路才投降,那祸患必定深重。《易经》说:“‘亢’的意思,是只知道得到而不知道失去,只知道存在而不知道灭亡;知道得失存亡的道理而又不偏离正道的,大概只有圣人吧!”这是说圣人知道天命而不会固执强求。所以尧、舜因为儿子不好,知道上天有别的授命,就寻求贤能之人传授天下;儿子虽然不贤,祸患还没显现,就把天下传给别人,何况如今祸患已经到来了呢!所以微子作为殷王的兄长,反绑双手、口衔玉璧归降武王,难道是他乐意这样做吗?是不得已啊。

后主听从了谯周的劝谏,正要出城投降时,忽然从御屏风后面转出一个人,厉声骂道:“苟且偷生的腐儒,怎敢胡乱议论国家大事!自古以来哪有天子投降的道理?应当斩杀这个贼人!请允许我出战!”后主看去,是自己的第五个儿子,北地王刘湛。后主共有七个儿子:长子刘璿,次子刘瑶,三子刘琮,四子刘瓒,五子就是北地王刘湛,六子刘恂,七子刘璩。七个儿子中只有刘湛自幼聪明,英气过人,其余几个都性情懦弱。后主对刘湛说:“如今大臣们都主张投降,你偏要仗着一时的血气之勇,想让满城百姓流血吗?”刘湛说:“从前先帝在世时,谯周从未干预过政事。如今他胡乱议论国家大事,竟敢说这种惑乱人心的话,太不合情理了。我私下估计成都的兵力还有几万,姜维的大军都在剑阁,如果他们知道魏兵侵犯京城,必定会赶来救援:到时候内外夹攻,定能立下大功。怎能听信腐儒的话,轻易放弃先帝创下的基业呢?”后主呵斥道:“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天时!”刘湛磕头哭着说:“如果真是到了理穷力竭的地步,灾祸必定降临,那我们父子君臣就应当背城一战,一同为国家而死,也好去见先帝。为什么要投降呢!”后主不听,命令身边的大臣把他拖下殿阶。刘湛奋力挣扎着大哭道:“我的祖父创立这份基业多么不容易,如今一旦放弃,我宁愿死也不受这份屈辱!”后主下令把他推出宫门,随后命令谯周写降书,派遣私署侍中张绍、驸马都尉邓良和谯周一起带着玉玺前往雒城请求投降。

当时邓艾每天命令几百名骑兵去成都侦察,看到成都竖起了降旗,非常高兴。不久,张绍等人到达,邓艾让人迎接他们进入营中。三人趴在台阶下,献上降书和玉玺。邓艾拆开降书观看,降书上写道:

降臣刘禅恭敬地致书于征西将军麾下:我私下听说“杯勺中的水,终究要归入江湖;燕雀之类的鸟,必然栖息在梁栋之上”。想到我刘禅等人局限在江、汉一带,地处偏远,全因蜀地地势险峻、偏居一隅,冒犯天命国运,岁月渐渐流逝,于是与京城相隔万里。每每想到黄初年间,文皇帝命令虎牙将军鲜于辅,宣布温和亲切的诏书,申明三方面的恩德,敞开归顺的门路,大义光明磊落,而我德行浅薄、昏庸懦弱,私下贪恋先辈留下的基业,不知不觉过了多年,没能遵循朝廷的教化。如今大魏天威震动,人神都归向有道之人,我军被王师的神威震慑,大军所到之处,怎敢不洗心革面,顺从命令!我已下令众将帅放下武器、解除铠甲,官府仓库一概不加毁坏。百姓遍布郊野,剩余的粮食留在田里,以等待大军到来后的恩惠,保全百姓的性命。想到大魏广布恩德、施行教化,宰辅大臣如同伊尹、周公般贤明,能包容万物、宽恕过错。我特地派遣私署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驸马都尉邓良献上玉玺印绶,请求指示告诫,恭敬地献上忠诚,生死存亡听凭恩赐,全由将军裁决。我已备好棺木等候,不再一一细说。恳请将军明察。

邓艾看完降书,非常高兴,收下了玉玺,优厚地款待了张绍等人。邓艾写了一封回信,让三人带回成都,用来安抚人心。

三人向邓艾辞行,径直返回成都,入宫拜见后主,献上邓艾的回信,详细讲述了邓艾款待他们的情况。后主拆开信封看信,信中写道:

邓艾私下认为,当王朝纲纪失去正道时,天下英雄就会一同兴起,像龙虎一样争斗,最终都会归顺真正的君主,这大概是天命决定的兴亡之道。从古至今的圣明帝王,直到汉、魏时期,接受天命而称王的,没有不在中原地区的。黄河出《河图》、洛水出《洛书》,圣人依照它们来开创宏大的基业,不遵循这个道理的,没有不覆灭的。隗嚣凭借陇地而灭亡,公孙述占据蜀地而覆灭,这些都是前代留下的前车之鉴。当今圣上明智聪慧,宰相忠诚贤德,将能与黄帝、轩辕氏媲美,功绩比得上前代帝王。我奉命前来征伐,很高兴听到您的善举,果然劳烦使者前来,告知归顺的诚意,这不是人为的安排,难道不是上天的启示吗!从前微子归降周朝,实在是受到上宾的待遇,君子像豹子一样转变,道义记载在《周易》之中。您的来使言辞谦逊,还按礼仪备下棺木,这些都是前代贤哲归顺的典范。保全国家是上策,攻破国家是下策,倘若不是通达明智之人,怎么能明白王者的道义呢!我们相见的日子不远了,先写这封信说明。邓艾再拜。

后主看完信非常高兴,立刻派遣太仆蒋显带着敕令,让姜维早日投降;又派遣尚书郎李虎,把户籍文书簿册送给邓艾:蜀地共有住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披甲的将士十万二千人,官吏四万人,仓库存粮四十多万,金银二千斤,锦绮丝绢各二十万匹。其余物资在仓库中,来不及一一登记造册。后主选定十二月初一日,君臣出城投降。

这时北地王刘湛听说了这件事,怒气冲天,就带着剑进入宫中。他的妻子崔夫人问道:“大王今天脸色不一样,是为什么呢?”刘湛说:“魏兵快要到了,父王已经接受了降书,明天君臣就要出城投降。我打算先死,去见祖父,绝不向别人屈膝投降!”崔夫人说:“好啊!好啊!死得其所!请允许我先死,大王再死也不迟。”刘湛说:“你为什么要去死呢?”崔夫人说:“大王为了尽孝而死,我为了尽节而死,道理是一样的。丈夫死了妻子也跟着死,何必问呢!”说完,一头撞在柱子上死了。刘湛把三个儿子杀死,又割下妻子的头颅,提着来到昭烈庙中,趴在地上哭道:“孙儿的一片忠心,祖父是完全知道的!我实在羞于见到祖宗的基业被抛弃给别人,所以先杀了妻子、儿女来断绝牵挂,再用自己的性命来报答祖父!祖父如果在天有灵,会知道孙儿的心意!”大哭一场,眼中流出鲜血,自刎而死。蜀地的人听说了这件事,没有不悲痛的。后来有史官作诗赞颂道:

君臣甘屈膝,何特少忠良?

可惜西川土,堪嗟北地王!

哭声闻四远,血泪洒千行。

妻子先诛绝,来朝汉己亡!

萧常评论说:

《春秋》的道义主张,国君应为国家而死,所以说“君主为国家而死,为国家而灭亡”,意思是不能抛弃国家,苟且偷生。我看谯周的主张,私下为汉朝灭亡感到悲痛,而谯周的罪过是杀了也抵偿不了的。那曹氏是国家的叛贼,是我们不共戴天的仇人,哪有身为天子,却自己向仇敌屈服,效仿平庸之人和贼人的见识,忍受耻辱来求活命的呢?当时,将领们在外面领兵,还有不少于几万人,不出十天就能用檄文召集而来;如果作战不能取胜,迁都到南方去,等待各地赶来救援的军队,魏兵远道而来,势必不能久留,我们跟在他们后面追击,或许能挽回损失。从前汉高祖多次差点落入项羽手中,最终却能击败项羽,就是因为他没有因屡次失败而自暴自弃。况且钟会、邓艾擅长用兵,能比得上项羽吗?绵竹的战败,能比得上成皋的失利吗?诸葛瞻的战死,又能比得上太公、吕后被楚军俘虏吗?何况百姓拥戴汉朝的心意还没断绝,姜维到钟会那里,将士们愤怒到拔剑砍石头,形势虽然战败但人们仍想奋勇作战,为什么偏偏要听从一个狂妄书生的话,效仿平庸之人和贼人的见识,仓促做出让国家灭亡的举动呢?那个谯周,平时的议论就不拥护汉朝;事情来得仓促,他当然会这样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一句话能让国家灭亡”吧?如果当时,再有一个像北地王刘湛那样的男子站出来,在朝廷上据理力争,分析利害,斩杀谯周来祭鼓;君臣同心,激励将士,背城一战,或许还能不亡国!真是可悲啊!

后主听说北地王刘湛自刎而死,就派人安葬了他。

第二天,魏兵大批到来,后主率领太子、各位亲王以及文武大臣六十多人,反绑双手、车载棺木,从北门出去十里之外投降。邓艾扶起后主,亲自为他解开绑绳,烧掉了棺木和丧车,一同乘车进入成都。于是成都的百姓都拿着香花迎接。邓艾封后主为骠骑将军,太子为奉车都尉,各位亲王都封为驸马都尉,文武官员各按品级授予官职。他请后主返回宫中,张贴告示安抚百姓,交接仓库物资。又命令太常张峻、益州别驾张绍,去招抚各郡的军民。还派人去劝说姜维归降。邓艾听说黄皓奸诈阴险,想把他抓来斩首。黄皓用金银财宝贿赂邓艾身边的人,因此得以幸免。这一天,汉朝灭亡。后来有史官作诗感叹先主创立基业、后主荒废基业,诗中写道:

亿昔楼桑起义兵,纵横万里誓中兴。

南阳聘得忠臣出,西蜀方能霸业成。

列曜煌煌沉渭水,雄师暗暗度阴平。

君臣自缚同舆榇,今古令人忆孔明。

又有史官作诗感叹后主道:

祈哀请命拜征尘,盖为当时宠乱臣。

五十四州王霸业,等闲抛弃属他人!

评论说:

后主当他任用贤明的丞相时,就能成为遵循事理的君主;当他被宦官小人迷惑时,就变成昏庸糊涂的君主。“白色的丝没有固定的颜色,只看用什么来染它。”按照礼制,国君继承帝位,要过一年才更改年号,而章武三年就改称为建兴,考察古代的礼制,这是违背礼制的。另外,后主不设置史官,没有负责记录的官员,因此行事多有遗漏,灾祸异常也没有记载。诸葛亮虽然通晓为政之道,但像这类事情,还有不够周全的地方,然而他执政十二年而年号不变,多次发动战争而不随意颁布赦免令,不也是很卓越吗!自从诸葛亮去世后,这些制度渐渐荒废了。优劣由此可见了。

邓艾夺取了成都,派人前往洛阳报告胜利的消息去了。

再说太仆蒋显到了剑阁,进帐拜见姜维,传达后主的敕命,说起归降的事。姜维大惊失色,说不出话来。帐下众将领听了,一起愤怒怨恨,咬着牙、瞪着眼,头发胡须都竖了起来,拔出刀砍向石头,大声呼喊:“我们拼死作战,主公为什么先投降了啊!”哭嚎的声音,几十里外都能听到。姜维见众人仍心向汉室,就用好话安抚他们说:“众将不要担忧。我有一个计策,可以恢复汉室。”众人都急忙询问计策。不知是什么计策,暂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侯门福妻神医废材妃无上炼体土豪系统让你选召唤兽,你却在选老婆?诸天开局长生药女配是重生的闪婚之谈少的甜妻足坛幸运星战皇肤浅者诸天武道强人谁来治治他盛宠之嫡妻归来我们村的阴阳两界老子是条龙我的竹马是男配巅峰宝鉴神医御兽后娇妻入怀:恶魔总裁来自阴间
经典收藏贞观楚王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女帝穿今不好惹汉厨我是曹子桓一瘦解千愁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启明1644我欲扬唐明贼重历战争年代三国之胜谋天下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我妻上将军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明孽子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一穿就成绝世高手
最近更新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铁骑红颜:大秦霸业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史上最强县令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水浒之往事随风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冰临谷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高门庶子明朝的名义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曹子桓不会说 -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txt下载 -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最新章节 -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