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一人纵横

姒洛天

首页 >> 四合院:一人纵横 >> 四合院:一人纵横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御天武帝影后重生:秦少的腹黑妻都市之归去修仙知识供应商喝醉后,误把丈母娘当女友!沙漠改造之震惊全世界末世之我的世界贵女惊华女总裁的贴身特种兵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
四合院:一人纵横 姒洛天 - 四合院:一人纵横全文阅读 - 四合院:一人纵横txt下载 - 四合院:一人纵横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2612章 麟趾呈祥(167)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赵家麟将周大儒的书信贴身收好,指尖摩挲着信纸边缘,耳边还能听到学堂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暖洋洋的,却让他想起初到西南时的阴雨连绵——那时的黔州城,街道冷清,百姓惶惶不安,而如今,不仅汉族与苗族百姓和睦相处,连空气里都飘着安居乐业的气息。

“大人,可要即刻回府收拾行装?”随从见他望着学堂方向出神,轻声问道。

赵家麟摇头,目光转向不远处的田埂。几个苗族老农正牵着牛耕地,牛背上坐着个汉族孩童,手里拿着刚编好的草蚂蚱,笑得格外开心。“先去看看那片新垦的水田。”

两人沿着田埂走去,刚靠近就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负责农事的老农王福见赵家麟来,连忙放下锄头迎上前:“赵大人!您来得正好!这新修的水渠可管用了,您看这水田,灌满了水,今年肯定是个好收成!”

赵家麟蹲下身,伸手拂过清澈的田水,水中的秧苗嫩绿挺拔,正透着勃勃生机。“这水渠能覆盖多少亩田?苗族百姓们用着还习惯吗?”

“能覆盖三百多亩呢!”王福笑着说,“苗族的兄弟们一开始还担心不会种水稻,您派来的农学家耐心得很,手把手教他们育苗、插秧,现在他们种得比咱们汉族老农还熟练!前几天木阿首领还说,等秋收了,要挑最好的稻米给您送过去呢!”

赵家麟站起身,望着远处忙碌的身影——汉族与苗族百姓并肩劳作,有的弯腰插秧,有的搬运农具,偶尔还能听到几句苗语与汉语的玩笑话。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就好。百姓们能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比什么都重要。我走之后,你们还要继续好好合作,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王福重重点头:“大人您放心!我们都记着您的话,汉族苗族是一家,肯定不会让您失望!”

接下来的几日,赵家麟忙着交接西南的事务。他将这半年整理的西南军政、民生、农事资料逐一分类,小到每一所学堂的师资配置,大到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规则,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木阿得知他要走,特意带着苗族长老们前来送行,还送上了一块精心雕刻的苗银令牌。

“赵大人,这令牌是我们苗族的信物,您带着它,以后无论走到哪里,只要遇到苗族百姓,他们都会认您这个朋友!”木阿双手捧着令牌,眼神诚恳。

赵家麟接过令牌,入手沉甸甸的,令牌上雕刻着苗寨的图腾,纹路精致。他郑重地将令牌收好:“多谢木阿首领。我在京城也会惦记着西南的百姓,若是有需要,随时传信给我,我定会尽力帮忙。”

离别那天,黔州百姓自发地在街道两旁送行。汉族百姓提着自家做的点心,苗族百姓捧着新晒的茶叶,孩子们举着用彩纸做的小旗,不停地喊着“赵大人再见”。赵家麟骑着马,在百姓们的目送下缓缓离开黔州城,直到城影消失在群山之中,才收回目光。

经过两个多月的行程,赵家麟终于抵达京城。刚到城门口,就看到沈文与周大儒的弟子们等候在那里。沈文快步上前,笑着捶了他一下:“赵兄,你可算回来了!周大儒特意让我们来接你,说要为你接风洗尘,好好听听你在西南的经历。”

赵家麟翻身下马,与众人寒暄几句,目光却在人群中寻找着周大儒的身影。“老师身体如何?前几日书信中说他偶感风寒,现在好些了吗?”

“放心吧,”周大儒的弟子笑着说,“先生只是受了点凉,太医开了药,早就好了。他现在就在府中等着您呢!”

一行人来到周大儒的府邸,周大儒正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喝茶。看到赵家麟,他连忙起身,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家麟,你回来了!这一路辛苦了。”

“老师,让您担心了。”赵家麟躬身行礼,目光落在周大儒的头发上——不过半年未见,老师的白发又多了些,眼角的皱纹也深了些。

两人坐下后,周大儒细细询问了西南的情况。赵家麟将平定叛乱、促进民族融合、发展农事与教育的经过一一说来,周大儒听得连连点头,不时称赞:“好!好!你能以仁心对待少数民族百姓,不滥用武力,还能为他们谋长远生计,这才是儒家‘仁者爱人’的真谛。陛下得知你在西南的政绩,对你更是赞赏有加,这次让你担任户部尚书,也是希望你能将这份初心用到全国的财政事务上。”

赵家麟点头:“学生明白。只是户部掌管全国财政,事务繁杂,学生担心自己经验不足,会辜负陛下与老师的信任。”

“不必妄自菲薄,”周大儒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你在西北、江南、西南都有实干经验,深知百姓疾苦,也懂得如何平衡各方利益,这正是户部尚书所需要的品质。不过,户部不比其他部门,牵扯的利益众多,朝堂上不少官员都盯着这个位置,你上任后,定会遇到不少阻力,凡事需谨慎行事。”

赵家麟认真记下:“学生记住了。日后若是遇到难题,还要向老师请教。”

几日后,赵家麟正式到户部上任。户部衙门位于京城的中心地带,建筑宏伟,共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分别负责户籍、赋税、漕运、俸禄等事务。刚到衙门,户部左侍郎李大人就带着各司官员前来迎接。李大人约莫五十岁,面色温和,说话却滴水不漏:“赵大人,欢迎您到户部任职。户部事务繁多,下官已经让人将最近的财政报表整理好,您先过目,若是有什么疑问,随时可以问下官。”

赵家麟笑着点头:“有劳李大人。以后户部的事务,还要靠李大人与各位同僚多多协助。”

接下来的几日,赵家麟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公文与报表中。他发现,大景王朝的财政状况并不乐观:一方面,江南水灾与西北战事耗费了大量的国库银两;另一方面,地方官员贪污腐败,赋税征收混乱,不少百姓因赋税过重而流离失所。更严重的是,各地藩王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却不缴纳赋税,导致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赵大人,”李大人拿着一份报表走进来,脸色凝重,“这是去年的赋税报表。您看,江南地区的赋税拖欠了三成,西北更是拖欠了五成,而藩王属地的赋税,几乎一分未缴。再这样下去,国库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赵家麟看着报表上的数据,眉头紧锁:“藩王为何不缴赋税?朝廷就没有相关的规定吗?”

李大人叹了口气:“早年先帝为了安抚藩王,允许他们在属地内自行征收赋税,不必上缴朝廷。这些年藩王的势力越来越大,不仅不缴赋税,还经常向地方官府索要银两,地方官府无奈,只能加重百姓的赋税,形成了恶性循环。”

赵家麟沉默片刻,说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改革赋税制度,让藩王缴纳赋税,同时减轻百姓的负担。你先让人整理一份详细的藩王属地资料,包括土地面积、人口数量、自行征收的赋税数额,我要亲自去一趟藩王属地,了解实际情况。”

“这……”李大人有些犹豫,“赵大人,藩王势力庞大,您亲自去属地,恐怕会有危险。不如先向陛下上书,请求陛下下旨,让藩王缴纳赋税?”

“陛下若是能轻易下旨,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赵家麟摇头,“藩王与朝中不少官员都有联系,若是贸然上书,定会引起他们的反对。我必须亲自去属地,掌握确凿的证据,才能说服陛下与朝臣,推动赋税改革。”

李大人见赵家麟态度坚决,只好点头:“那下官这就去整理资料。您一定要多加小心。”

半个月后,赵家麟带着几个随从,前往距离京城最近的燕王属地。燕王是当今皇帝的弟弟,势力庞大,属地内的土地占了全国的十分之一,却从未向朝廷缴纳过一分赋税。

刚进入燕王属地,赵家麟就感受到了明显的不同。道路两旁的田地大多荒芜,偶尔能看到几个面黄肌瘦的百姓在田间劳作,而不远处的燕王庄园却富丽堂皇,门口站着十几个守卫,神色傲慢。

赵家麟让随从在客栈等候,自己则换上普通百姓的衣服,独自在属地内巡查。他发现,燕王属地内的赋税极高,百姓不仅要缴纳粮食,还要缴纳银两与布匹,不少百姓因缴不起赋税,被官府抓去做苦役,家中的土地也被官府没收,归燕王所有。

这天,赵家麟正在一个小镇上巡查,突然看到一群官兵正在殴打一个老农。老农躺在地上,嘴角流着血,怀里还紧紧抱着一个布包。一个官兵一脚踩在老农的手上,厉声喝道:“老东西!敢不交赋税,我看你是活腻了!”

赵家麟连忙上前,喝止了官兵:“住手!光天化日之下,你们竟敢殴打百姓!”

官兵们转过头,看到赵家麟穿着普通,顿时不屑地笑了:“哪里来的野小子,也敢管老子的闲事?滚远点,不然连你一起打!”

赵家麟冷笑一声,从怀里掏出户部尚书的令牌,高高举起:“本官是户部尚书赵家麟,你们竟敢在属地内欺压百姓,滥用私刑,可知罪?”

官兵们看到令牌,顿时吓得脸色惨白,连忙跪倒在地:“大人饶命!我们也是奉命行事,是燕王殿下让我们征收赋税的!”

“燕王?”赵家麟皱起眉头,“燕王让你们征收多少赋税?为何要殴打百姓?”

老农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抱着布包,哽咽着说:“大人,我们今年的粮食本来就不够吃,燕王殿下还要我们缴纳五成的赋税,我们实在交不起啊!这布包里是我孙子的救命钱,他们也要抢走……”

赵家麟心中怒火中烧,他扶起老农,对官兵说:“你们立刻将抢走的钱财还给百姓,停止征收额外的赋税!若是再敢欺压百姓,本官定将你们依法严惩!”

官兵们连连点头,连忙将钱财还给老农,灰溜溜地跑了。老农对着赵家麟连连磕头:“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您真是为民做主的好官啊!”

赵家麟扶起老农,语气诚恳地说:“老人家,这都是本官应该做的。你放心,我一定会向燕王殿下反映情况,让他减轻百姓的赋税。”

接下来的几日,赵家麟在燕王属地内巡查,收集了大量藩王欺压百姓、不缴赋税的证据。他还秘密会见了几个不满燕王统治的地方官员,从他们口中得知,燕王不仅不缴赋税,还暗中招兵买马,囤积粮草,有谋反的迹象。

赵家麟心中一凛,连忙结束巡查,返回京城。回到户部后,他立刻将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好,写成奏折,呈给皇帝。

皇帝看到奏折后,龙颜大怒:“朕没想到,燕王竟敢如此放肆!不仅不缴赋税,还欺压百姓,暗中谋反!朕若是再纵容下去,恐怕其他藩王也会效仿,到时候国家就危险了!”

赵家麟躬身道:“陛下,藩王势力庞大,不可贸然处置。臣建议,先从改革赋税制度入手,规定藩王属地的赋税必须按比例上缴朝廷,同时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若是藩王拒不执行,再出兵讨伐,这样既师出有名,也能得到百姓的支持。”

皇帝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朕就按照你的建议,下旨改革赋税制度。你负责监督各地的执行情况,若是有藩王拒不执行,立刻向朕禀报!”

“臣遵旨!”赵家麟躬身行礼。

然而,赋税改革的推行并不顺利。燕王首先站出来反对,他联合其他几位藩王,向皇帝上书,声称赋税改革损害了藩王的利益,要求皇帝罢免赵家麟的户部尚书之职。朝中不少与藩王有联系的官员也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上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天早朝,燕王的亲信张大人站出来,对着皇帝躬身行礼:“陛下,赵家麟推行的赋税改革,实则是在削弱藩王的势力,挑拨陛下与藩王之间的关系。藩王们为国家镇守一方,劳苦功高,若是强行让他们缴纳赋税,恐怕会寒了藩王们的心,不利于国家的稳定。还请陛下罢免赵家麟的户部尚书之职,停止赋税改革!”

其他几位官员也纷纷附和:“陛下,张大人说得有道理!还请陛下三思!”

赵家麟站出来,对着皇帝躬身行礼:“陛下,臣推行赋税改革,并非为了削弱藩王的势力,而是为了国家的财政稳定,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藩王们占据大量的土地,却不缴纳赋税,导致国家财政收入锐减,地方官府只能加重百姓的赋税,百姓苦不堪言。若是再不改革,恐怕会引发民变,到时候国家才真的危险!”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臣在燕王属地巡查时,看到百姓因赋税过重而流离失所,不少人甚至饿死在街头。而燕王的庄园却富丽堂皇,囤积的粮食足够百姓吃十年。这样的情况,难道陛下还要纵容下去吗?”

皇帝听后,脸色越发阴沉:“够了!朕心意已决,赋税改革必须推行!谁敢再反对,就是与朕为敌!”

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张大人等人不敢再说话,只能悻悻地退到一边。

虽然皇帝支持赋税改革,但藩王们却阳奉阴违,依旧拒不缴纳赋税。燕王甚至暗中派人威胁赵家麟,让他停止赋税改革,否则就要对他不利。

“赵大人,您最近一定要多加小心。”李大人忧心忡忡地说,“听说燕王派了不少刺客,您出门一定要带足够的随从。”

赵家麟点了点头:“多谢李大人关心。我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要能推动赋税改革,为百姓谋福祉,就算遇到危险,也值得。”

接下来的日子,赵家麟一边加强自身的安保,一边派人前往各地藩王属地,监督赋税改革的执行情况。他还向皇帝建议,派军队驻守在藩王属地附近,若是藩王敢公然反抗,就出兵讨伐。

在赵家麟的坚持与皇帝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藩王开始缴纳赋税。燕王见大势已去,也不得不缴纳了一部分赋税,但他心中对赵家麟的怨恨却更深了。

这天,赵家麟正在户部处理公文,突然接到皇帝的圣旨,让他即刻前往御书房见驾。他心中疑惑,连忙整理好官服,前往御书房。

来到御书房,皇帝正坐在书桌前,看着一份奏折。看到赵家麟进来,皇帝放下奏折,脸色凝重地说:“赵家麟,朕找你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燕王暗中招兵买马,囤积粮草,已经有了谋反的迹象。朕打算派你去燕王属地,安抚燕王,同时暗中调查他的谋反证据。你可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

赵家麟心中一凛,前往燕王属地,无疑是羊入虎口。但他没有犹豫,立刻说道:“臣有信心!请陛下放心,臣一定查明燕王的谋反证据,安抚好燕王属地的百姓,防止事态扩大。”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好!朕相信你的能力。你明天就可以出发,朕会派五千兵马暗中跟随你,若是遇到危险,随时可以调动兵马支援。”

“谢陛下!”赵家麟躬身行礼,心中充满了使命感。他知道,这次前往燕王属地,是一场新的挑战。但他相信,只要自己坚守初心,秉持儒家的仁爱之道,就一定能够完成任务,为国家的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儒道之路,还在继续,而燕王属地,将是他新的战场。

赵家麟接过皇帝递来的密函,指尖触到信纸边缘的火漆印,冰凉的触感让他愈发清醒。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着皇帝凝重的面容,殿外传来更夫敲梆的声音,已是深夜。“此行凶险,你需万事小心。”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中满是信任,“燕王虽有反心,但属地百姓无辜,若能和平解决,尽量避免兵戎相见。”

“臣遵旨。”赵家麟躬身行礼,将密函贴身收好,“臣定当以百姓为重,若燕王肯悬崖勒马,臣会为他向陛下求情;若他执意谋反,臣也绝不会让他危害国家安危。”

离开皇宫时,夜色正浓。街道上静悄悄的,只有巡夜的士兵提着灯笼走过,灯笼的光晕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晃动的影子。赵家麟翻身上马,马蹄声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清晰。他没有直接回府,而是绕路去了周大儒的府邸——此行凶险,他想在出发前再见老师一面。

周大儒的府邸一片寂静,只有书房还亮着灯。赵家麟轻轻敲门,很快听到周大儒的声音:“是家麟吗?进来吧。”

走进书房,周大儒正坐在书桌前整理典籍,看到赵家麟,他放下手中的书,笑着说:“我猜你今晚定会来。是不是要去燕王属地了?”

赵家麟点头,将皇帝的安排一一告知。周大儒听后,脸色变得凝重:“燕王此人野心勃勃,且在属地经营多年,你此去定要多加提防。切记,凡事不可冲动,需谋定而后动。若遇到难以解决的困境,可凭此信联系我在燕王属地的旧友,他会暗中相助。”说着,周大儒从抽屉里取出一封书信,递给赵家麟。

赵家麟接过书信,心中满是感激:“多谢老师。学生此去,定不负您的教诲,也不负陛下的信任。”

周大儒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说:“你在西南、西北的功绩,已证明你有能力化解危机。但燕王与之前的对手不同,他背后有藩王势力与朝中官员支持,你需更加谨慎。记住,儒家讲究‘仁’与‘智’,既要心怀百姓,也要懂得变通,方能化险为夷。”

赵家麟认真记下,又与周大儒聊了片刻,才起身告辞。回到府中,他连夜收拾行装,只带了几件换洗衣物与必备的文书,便让随从备好马匹,准备天亮后出发。

次日清晨,赵家麟带着两名随从,伪装成前往燕王属地经商的商人,踏上了行程。为了不引起怀疑,他们没有乘坐官府的马车,而是骑着普通的马匹,一路低调前行。

经过三日的行程,他们终于抵达燕王属地的首府——蓟州城。刚进城门,就感受到了与京城截然不同的气氛。街道上随处可见身着铠甲的士兵,神色警惕地盯着过往行人,店铺的生意也十分冷清,百姓们大多行色匆匆,脸上满是不安。

“看来燕王确实在暗中准备谋反。”赵家麟低声对随从说,“我们先找家客栈住下,再慢慢打探消息。”

他们在一家偏僻的客栈住下后,赵家麟便换上普通百姓的衣服,独自在城中巡查。他发现,蓟州城内的粮草与兵器店都被官府征用,士兵们正忙着搬运粮草、打造兵器,显然是在为战争做准备。更让他气愤的是,官府为了筹集军饷,竟加重了百姓的赋税,不少百姓因缴不起赋税,被官兵抓去做苦役,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流离失所的流民。

这天,赵家麟正在一家茶馆打探消息,突然听到邻桌的两人在低声交谈。

“听说了吗?燕王殿下要起兵谋反了,说是要推翻当今皇帝,自己登基称帝!”

“嘘!小声点!这话要是被官兵听到,是要杀头的!”

“怕什么?现在整个蓟州城都在传!听说燕王殿下已经联系了其他几位藩王,只要时机一到,就会一起出兵京城!”

赵家麟心中一凛,看来燕王谋反的消息已经在暗中传开了。他正想继续听下去,突然看到几个官兵走进茶馆,四处张望。那两人连忙闭上嘴,不敢再说话。

官兵们在茶馆里巡视了一圈,没有发现异常,便转身离开了。赵家麟趁机走到那两人身边,低声问道:“两位兄台,刚才你们说的是真的吗?燕王殿下真的要起兵谋反?”

其中一人警惕地看了看赵家麟,问道:“你是谁?问这个干什么?”

“我是外地来的商人,想知道蓟州的情况,好决定要不要继续在这里做生意。”赵家麟笑着说,“若是真的要打仗,我可得赶紧离开这里,免得丢了性命。”

那人这才放下警惕,叹了口气说:“唉,可不是嘛!现在蓟州城里人心惶惶,大家都怕打仗。燕王殿下为了筹集军饷,把赋税提得老高,我们这些百姓都快没法活了!要是真的打起仗来,不知道又要多少人流离失所啊!”

赵家麟点了点头,又与两人聊了片刻,了解到更多关于燕王的情况。原来,燕王不仅联系了其他几位藩王,还暗中勾结了北方的匈奴部落,承诺只要匈奴出兵相助,待他登基后,便将西北的几座城池割让给匈奴。

“这个燕王,竟然为了一己私欲,勾结外敌,出卖国家利益!”赵家麟心中怒火中烧,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查明燕王的谋反证据,阻止他的阴谋。

回到客栈后,赵家麟立刻按照周大儒的书信,找到了他在蓟州的旧友——王掌柜。王掌柜是一家布庄的老板,表面上是商人,实则是周大儒安插在蓟州的眼线,多年来一直暗中收集燕王的情报。

“赵大人,久仰您的大名!”王掌柜见到赵家麟,连忙将他请进内堂,“周先生已经写信告诉我您会来,我已经为您准备好了住处,还收集了一些关于燕王的情报。”

赵家麟坐下后,王掌柜将一叠情报递给他:“这些是燕王最近的动向,包括他与其他藩王、匈奴部落的联系信件,以及他囤积粮草、打造兵器的清单。另外,我还查到,燕王打算在三日后召开军事会议,商议起兵谋反的具体事宜。”

赵家麟接过情报,仔细翻看。情报中详细记录了燕王的谋反计划,包括起兵的时间、路线,以及与其他藩王、匈奴部落的合作细节。他心中一喜,有了这些证据,就可以向皇帝禀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多谢王掌柜!”赵家麟郑重地说,“这些情报对我非常重要。三日后的军事会议,你能想办法让我参加吗?我想亲自确认燕王的谋反计划,收集更多的证据。”

王掌柜沉思片刻,说:“燕王的军事会议只有核心将领才能参加,普通人根本无法靠近。不过,我认识一个负责守卫会议场所的校尉,或许可以通过他,让您混进去。但这样做风险很大,一旦被发现,您和我都会有生命危险。”

“为了阻止燕王谋反,保护百姓的安危,就算有再大的风险,我也愿意试一试。”赵家麟坚定地说。

王掌柜点了点头,说:“好!我这就去联系那个校尉,尽量为您安排。您先在我这里住下,等待我的消息。”

接下来的两天,赵家麟一边在王掌柜的布庄帮忙,伪装成布庄的伙计,一边暗中观察燕王的动向。他发现,蓟州城内的士兵越来越多,戒备也越来越森严,显然是在为三日后的军事会议做准备。

第三天一早,王掌柜匆匆赶来,对赵家麟说:“我已经联系好了那个校尉,他愿意帮您混进去。不过,您需要换上士兵的衣服,装作是他的随从,才能进入会议场所。会议期间,您一定要小心,不能暴露身份。”

赵家麟点了点头,接过王掌柜递来的士兵衣服,迅速换上。随后,他跟着王掌柜来到会议场所——燕王的王府。王府外守卫森严,士兵们手持兵器,仔细检查每一个进入王府的人。

在那个校尉的带领下,赵家麟顺利进入王府,来到会议场所的门外。校尉低声对他说:“会议就在里面举行,您只能在门外旁听,不能进去。一旦听到里面有异常动静,或者有人发现您,就立刻从后门离开,我已经在后门为您安排好了退路。”

赵家麟点头表示明白,待校尉离开后,便悄悄靠近门口,仔细听着里面的动静。

会议开始后,燕王首先发言:“各位将领,如今皇帝昏庸无能,重用奸臣赵家麟,推行苛政,百姓苦不堪言。我身为先帝的儿子,有责任推翻昏君,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三日后,我们就与其他藩王、匈奴部落同时出兵,直取京城!你们可有信心?”

“有!”里面传来将领们齐声呐喊的声音,“愿追随殿下,推翻昏君,共创大业!”

接着,燕王开始部署具体的作战计划:“李将军,你率领三万兵马,从东路进攻,直取济南府;王将军,你率领两万兵马,从西路进攻,攻占太原府;我亲自率领五万兵马,从中路进攻,直逼京城!匈奴部落会从西北出兵,牵制朝廷的兵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不出三个月,定能攻占京城,推翻皇帝!”

赵家麟将燕王的作战计划一一记在心里,正准备离开,突然听到里面传来燕王的声音:“对了,还有那个赵家麟,听说他已经来到蓟州,想要调查我们的谋反计划。你们立刻派人去搜查,一旦发现他,格杀勿论!”

赵家麟心中一惊,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了行踪,连忙按照校尉的指示,从后门离开王府,迅速返回王掌柜的布庄。

回到布庄后,赵家麟立刻将听到的作战计划与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好,写成密信,交给随从,让他快马加鞭送往京城,禀报皇帝。

“赵大人,现在燕王已经知道您在蓟州,肯定会派人四处搜查您。您不能再待在这里了,必须尽快离开蓟州城。”王掌柜焦急地说。

赵家麟点了点头:“我知道。但在离开之前,我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燕王的谋反计划已经确定,三日后就会出兵,我们必须想办法拖延他的时间,为朝廷争取准备的机会。”

王掌柜沉思片刻,说:“我有一个办法。蓟州城内的粮草大多储存在城南的粮仓,我们可以派人去烧毁粮仓,这样一来,燕王就会因为缺少粮草而推迟出兵时间。不过,粮仓守卫森严,想要烧毁它,难度很大。”

“我去!”赵家麟坚定地说,“只要能拖延燕王出兵的时间,就算有再大的风险,我也愿意试一试。”

当天夜里,赵家麟换上夜行衣,带着几个王掌柜安排的亲信,悄悄来到城南的粮仓。粮仓外守卫森严,士兵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巡逻一次。赵家麟等人躲在暗处,等待时机。

终于,在巡逻士兵离开后,赵家麟等人迅速靠近粮仓,用事先准备好的工具撬开粮仓的大门,悄悄溜了进去。粮仓内堆满了粮草,赵家麟等人立刻点燃随身携带的火把,扔向粮草堆。

“着火了!着火了!”很快,粮仓内燃起熊熊大火,守卫的士兵发现后,纷纷惊呼着冲过来灭火。

赵家麟等人趁乱逃出粮仓,迅速返回布庄。刚回到布庄,就听到城外传来阵阵钟声——显然是燕王发现粮仓被烧,正在召集士兵全城搜捕纵火之人。

“赵大人,您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王掌柜催促道,“我已经为您准备好了马匹和干粮,您从后门离开,沿着小路前往京城,路上会有我的人接应您。”

赵家麟点了点头,对着王掌柜躬身行礼:“多谢王掌柜的帮助!此次能收集到燕王的谋反证据,拖延他的出兵时间,都多亏了您。日后若有机会,我定会报答您的恩情。”

“赵大人不必客气!”王掌柜笑着说,“能为国家效力,阻止燕王谋反,是我应尽的责任。您快走吧,保重!”

赵家麟不再犹豫,带着随从,从布庄的后门离开,骑着马,沿着小路,朝着京城的方向疾驰而去。身后,蓟州城内火光冲天,钟声、士兵的呐喊声此起彼伏,显然已经乱成了一团。

赵家麟知道,燕王的谋反计划虽然被拖延,但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场更大的危机还在等待着他。他必须尽快赶回京城,与皇帝商议应对之策,阻止燕王的阴谋,保护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安宁。

经过两天两夜的疾驰,赵家麟终于抵达京城。他没有休息,立刻前往皇宫,向皇帝禀报了燕王的谋反计划和自己在蓟州的经历。

皇帝看到赵家麟带回的证据,又听了他的禀报,龙颜大怒:“燕王这个逆子!竟敢勾结外敌,起兵谋反!朕定要将他碎尸万段,以儆效尤!”

“陛下息怒!”赵家麟连忙说道,“燕王虽然准备谋反,但我们已经拖延了他的出兵时间,还掌握了他的作战计划,只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定能将他的叛军一举击溃。”

皇帝冷静下来,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朕立刻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应对之策。你一路辛苦,先下去休息,稍后再议。”

“臣遵旨。”赵家麟躬身行礼,退出了御书房。

回到府中,赵家麟终于松了口气,连日的奔波让他疲惫不堪。他简单洗漱了一下,刚想休息,就听到门外传来敲门声。

“赵大人,是我,沈文。”

赵家麟打开门,看到沈文站在门外,神色焦急。“沈兄,你怎么来了?”

“我听说你回来了,还带来了燕王谋反的消息,就立刻赶过来了。”沈文走进屋,说道,“现在朝堂上已经乱成了一团,不少官员都在议论燕王谋反的事情,还有些与燕王有联系的官员,已经开始暗中准备逃跑了。”

赵家麟皱起眉头:“看来燕王在朝中的势力确实不小。我们必须尽快稳定朝堂,团结一心,才能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沈文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现在有不少官员担心我们不是燕王的对手,毕竟燕王已经联系了其他几位藩王和匈奴部落,兵力强盛。”

“不用担心。”赵家麟自信地说,“燕王虽然兵力强盛,但他勾结外敌,出卖国家利益,不得民心;而我们是为了保护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安宁,师出有名,定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只要我们制定好作战计划,合理调配兵力,定能将叛军击溃。”

沈文听后,心中的担忧渐渐消散:“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明日早朝,我会支持你的主张,与那些反对的官员据理力争。”

赵家麟笑了笑:“多谢沈兄的支持。明日早朝,我们一起努力,说服陛下和百官,制定出最好的应对之策。”

两人又聊了片刻,沈文才起身告辞。赵家麟送走沈文后,回到屋中,却没有了睡意。他坐在书桌前,看着窗外的夜色,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一场关乎国家安危的战争即将爆发,而他,将站在这场战争的最前线,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不惜一切代价,与叛军抗争到底。他的儒道之路,还在继续,而这场战争,将是他人生中最严峻的考验。

喜欢四合院:一人纵横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四合院:一人纵横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圣骑士赵大牛总裁强势爱:染指,小甜妻!战皇颜语新书波矮子的开挂人生将明宿主她甜入心扉神医废材妃英雄联盟之最强重生神道丹尊无限武道求索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天神诀成仙欲行都市爱在东南枝重生之我要冲浪二少爷的宠妻日常灵气复苏,从承包山头开始盛世宠婚:帝少的心尖萌妻
经典收藏我有一个大佬系统柳条兄弟之兄弟故事会我算命主播:每日三卦,完事下播史上最强钓鱼佬!高武,大一成就大帝怎么了?全球巨星从被插刀开始重生八零:肥妞翻身记恋爱后,学霸她成了撒娇精你与流年皆不在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不负荣光,不负你从灵气复苏开始邂逅法庭索赔1400万,你疯了?豪门权少密爱成瘾我为猎手都市之归去修仙逆习大老婆出道即是巅峰1979久婚成瘾:陆少情有独钟平凡十年
最近更新古代末世生存日常重生御兽,立志躺平却被女神契约重生饥荒年:带着妹妹虐渣暴富我在古代养学霸开局顶替流量巨星,全网火爆贬妻为妾?我二嫁权臣联手虐渣易家的年代生活被星际直播了谁说华夏无神?外神亦是神!抢鬼子的武器虐鬼子顶级甜妹:在限制级修罗场钓疯了生长新歌穿进侯府当后妈后每天都想和离重生1985:从收猴票开始首富之路穿成替身女配,女主鱼塘被我炸了离婚后,我权势滔天,你哭什么种田逃荒,秦香莲的养娃人生流水不长东大小姐挺孕肚随军,被家属院团宠京诱臣服芙蓉灯下骨
四合院:一人纵横 姒洛天 - 四合院:一人纵横txt下载 - 四合院:一人纵横最新章节 - 四合院:一人纵横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