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的大唐

西关钛金

首页 >> 李佑的大唐 >> 李佑的大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一品驸马寒门天婿:穿越后我是女帝克星抗日之雪耻天唐锦绣房俊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大明:家妻上将军军工科技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北明不南渡唐朝工科生
李佑的大唐 西关钛金 - 李佑的大唐全文阅读 - 李佑的大唐txt下载 - 李佑的大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百一二章 海洋文化 从我开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世民正在甘露殿下旨调兵的时候,李佑此时已经带着自己的虎贲团前往了汉水渡口,而此时的汉水渡口,已经有人接到了消息。

光头刘大庚正在和自己的老二成奎忙碌着,此处是一处船厂,嘿嘿,你不会想到吧...李佑居然会在这里建造了一处船厂,本来在薰衣草山庄的所有人都已经被调往了这里。

刘大庚就是这里的总负责人,而建造这个船厂的船工们,其实就是从阴弘智的船厂给弄来的。

本来阴弘智是要利用那些船工制造一艘海船,所以阴弘智弄来的这些船工都是一些高手,那位李九哲别看只有二十一岁,但是却是一名大船匠。

李九哲的爷爷更是参加过制作隋炀帝的龙舟。

这艘龙舟可是真的特别得大,龙舟体势高大,计有四层,高45尺(隋尺折今29.51厘米),长200尺,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二层有120个房间。

皇后乘坐的龙舟叫“翔螭”,比皇帝的龙舟稍小一些,装饰也极尽奢华。

船队中有高三层,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还有称为漾彩、朱鸟、苍螭、白虎、玄武、飞羽、青凫、凌波、等各种名号的大船数千艘。

奴侍、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蕃客按品位分别乘坐。另有一部分船载帝后以下所有乘船人使用的物品。共用挽船士八万余人。

其中挽炀帝龙舟的要几百人,挽“漾彩”级以上船的有9000人。这9000人被称为“殿脚”,都穿着锦绣衣服。十二卫士兵又乘船数千艘,都是自挽而行。

船的名称是平乘、青龙、艨艟、艚等。船只航行时首尾相接200余里,照耀川陆。骑兵夹岸护送,旌旗蔽野。

所过州县500里内居民都要来“献食”,多的一州要献100抬。食物都是美味佳肴、水陆奇珍,后宫吃不完,出发时就挖坑埋弃。

嘿嘿...隋炀帝不死,天理难容,当然了,隋炀帝是垃圾,不过,隋炀帝对水军还是十分的热心,这也间接的发展了隋唐时期的水战。

曾经派大将杨素在永安营建各种战舰,最大的称为“五牙”大战舰,上有五层,高百余尺,左右前后设置六个拍竿,高50尺,可以拍击敌船。可载士兵800人,旗帜加于上。其次是“黄龙船”,可载士兵百余人。

这样的战舰可是很厉害的。

反倒是到了李世民的贞观时期,这个造船的行业,反而是有些下降,因为李世民对海洋不太重视,此时李世民更重视的是内陆,因为唐朝当时非常强大,它的西部边境一直已经到达了中亚、西亚,它的丝绸之路在陆上非常畅通,海上丝绸之路相对来说不是那么重视。

不过,李佑是来自于未来,他和李世民看得就不一样,李世民注重骑兵的发展,李佑却更加注重海洋的发展,因为李佑知道,海洋将是未来的财富中心。

中国曾经是海洋的霸主...隋唐时期尤其唐朝时期很重要一个标志是,港口城市发展得比较快,而且数量在逐渐增加,规模也有所扩大,比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明显的发展。

隋唐时期,尤其是南方的沿海各个港口城市基本上都相继发展成形,比如像广州、杭州、福州、宁波等地,以及后来的特别是元代时期成为主要的对外通商港口和海上丝路起点的泉州,在唐朝的末期都已经开始有了比较突出的发展或者成为我们走向海上丝绸之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事实上,只有沿海的各港口城市发达了,出海的人多了,港口多了,来往贸易多了,海上丝绸之路才会走得越来越繁荣,越来越旺盛,越来越发达。

那个时候欧洲的国家还在自己啃树叶,用蜂蜜来显示自己的财富,只是很可惜的是,很快我们的海洋文化文明就掉了。

我这样说,一定有人反驳,说中国古代的海洋文明怎么会掉,着名的郑和下西洋就是最好的实证。

那个时候,郑和宝船最大的长44丈,宽18丈,远航用的指南针、海图等导航工具也十分完备,《郑和航海图》从明代一直保留至今。

这些都是事实,但是你要弄清楚一点,郑和下西洋不是中国海洋文明的开始,而是中国海洋文明彻底的结束,有点像回光返照。

说起朝永乐时期的海军,那绝对是世界第一。就在欧洲战舰还在几百吨徘徊时,郑和的宝船已经超过了7000吨。

换句话说,欧洲国家还在开导弹艇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玩巡洋舰了。但是明朝的海洋强国地位仅仅是昙花一现,在20多年以后,明朝便彻底退出了自己主宰的海洋。

到了100年之后,当年造船的技术已经失传,即使是明朝本身也无法造出那么大的战船了。这一点从明朝后期的历史中就可以看出,明军的战舰也就在一千多吨的样子。

所以我才说郑和下西洋是我们古代海洋文明的结束。

还有就是明朝进行远洋,他的目的不单纯,他不是去探索海洋,也不是去征服海洋,他和国家利益没有多大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入了明朝的自己的都城南京,他的侄子建文皇帝消失的无影无踪。

虽然后来朱棣成为了永乐皇帝,但朱允炆就像一个噩梦一样缠绕着他。朱棣生怕哪一天朱允炆突然率领军队重夺皇位,因此朱棣认为必须找到朱允炆。

当时在云南和吕宋岛都出现了朱允炆的行踪,朱棣为了以防万一,派出了两路人马寻找朱允炆。

而郑和就是负责吕宋岛的一路,他出海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建文皇帝朱允炆。

郑和是朱棣的绝对亲信,因此朱棣才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一个太监。

要知道,外交礼仪是明朝非常注重的,一般都有礼部官员负责。现在派遣郑和前往,说朱棣没有其他的心思,恐怕谁也不信。

当然朱棣如果只为了寻找朱允炆,根本不需要规模那么庞大的舰队。朱棣希望干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那就是宣扬中国的国威。这样的事情,朱棣的老爹朱元璋已经干了一次了,但是朱棣认为场面不够大。

这个好大喜功的皇帝希望重现当年大唐万国来朝的场景,但是问题来了,当年的大唐靠的是自己的文化和经济。

而朱棣的万国来朝是自己花钱买的,朱棣派出郑和出海宣扬明朝的国威。

然后明朝就开始充当冤大头了,明朝对外国使臣的回赠是非常优厚的,通常是外国商品价格的五倍以上。换句话说,这是一笔赔本赚吆喝的买卖,而且明朝还经常干。

这样的时期在国家没有什么大的开支的情况下还基本可以维持,但是到了出现经济困难时,这套体系立刻崩溃。

郑和出海的过程中,利用明朝的茶叶、瓷器和丝绸换取海外的香料和木材等等。经过这多少次反复的折腾,郑和一共花了2000多万两银子,而他获得的受益还不到200万两。

虽然当时明朝的经济情况还不错,但是这么消耗下去,迟早会坐吃山空的。所以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即位之初的第一件事就是暂停大航海,因为这个工程太烧钱了。

郑和只要出去一趟,那明朝就得至少有200万两银子打水漂。不要认为当时的明帝国不差钱,恰恰相反,当时的明朝很需要钱。

朱棣在位时期对蒙古和安南连年用兵,明朝的国库已经当真没有多少钱了。还有耗资巨大的迁都工程,重新建造一座首都谈何容易。为了建造北京城,明朝财政已经濒临崩溃,现在又要出海,这回说什么也不能同意。

这一不同意,就出现了一种矫枉过正的情况,随后明朝彻底禁止了大航海,甚至在史书中都很少提及。在明朝成化时期,明宪宗朱见深突然想看看郑和时期的宝船。

在朝廷官员们看来,皇帝有可能要重新开始大航海,这可是祸国殃民的勾当。

工部的官员们硬生生给顶了回去,说图纸已经销毁了。到了明朝万历时期,朝廷重开了对海外的贸易。但此时明朝的工匠们已经造不出当年那样的大船了,当年的造船技术已经绝迹。由于长时间的荒废,昔日热热闹闹的造船厂已经无法使用。

其实明朝最合适的方式不是停止大航海,而是必须改变那种赔本赚吆喝的经营模式。就这样,明朝彻底退出了海洋。在此之后,葡萄牙、英国、西班牙、荷兰等国开始纵横世界各地。

所以说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基本就是结束在明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因为他的赔本赚吆喝的经营模式,让所有的明朝人都对下西洋出现一种败家子的感觉。

对大海就没有人再向往了,去了大海命也丢,钱也丢,那大海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此后中国就开始闭关锁国,但是欧洲却发现了海洋的富有,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好在此时的李佑却很清楚,海洋绝对是未来必争之地,更重要的是,李佑还有自己的小心思。

皇位是李治的,一山不容二虎,自己的九弟如果哪天对自己有了坏心思,自己可以前往海外,所以李佑花了重金将这个船厂给造了起来。

...............................

喜欢李佑的大唐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李佑的大唐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足坛幸运星魔兽世界之吉尔尼斯王子诸天武侠大穿梭闪婚之谈少的甜妻宿主她甜入心扉女施主请留步我的竹马是男配灵气复苏,从承包山头开始我真是个富二代战婿归来土豪系统一世豪婿叶凡秋沐橙战龙归来林北龙游天下之龙珊情缘天绝魔刀金玉良缘之肖少霸爱皇甫帝国·夫人不好当!我的老爹是重生波矮子的开挂人生无上炼体
经典收藏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海贼之母巢秩序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来自深海的他爱妃,本王俯首称臣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汉末大混子这个三国太可怕了!贞观医仙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袁术天下三国之胜谋天下历史的执笔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明贼汉厨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
最近更新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大楚武信君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水浒之往事随风明朝的名义高门庶子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玉符传奇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靖康前夜:帝业重光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锦衣血诏大唐躺平王浴血山河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李佑的大唐 西关钛金 - 李佑的大唐txt下载 - 李佑的大唐最新章节 - 李佑的大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