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

中华田园牛

首页 >> 大明镇海王 >> 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谍影:命令与征服一戟平三国穿越之极限奇兵阿兹特克的永生者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我家阳台通三国入赘王婿超神大军阀唐朝工科生支点
大明镇海王 中华田园牛 - 大明镇海王全文阅读 - 大明镇海王txt下载 - 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12章 悲催的王守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京城王守仁的府邸内,王守仁现在当上了内阁首辅,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父亲一直以来的愿望了。

王华那叫一个高兴啊。

自己奋斗了一辈子也就是混到了一个养老的南京吏部尚书做做,想要再进一步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他现在都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都已经完全不行了,即便是再得到了提拔重用,也已经无法再胜任了。

好在自己的儿子王守仁非常的有出息。

自己是状元,儿子也是榜眼,父子两个的才华和名气早已经响遍整个大明朝了,这做官方面自己做到了尚书级别,儿子王守仁更是做到了内阁首辅。

纵观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也找不出几对父子能够有这样的成就了,更重要的是他们父子能够有今天的出息,全靠的是自己的才华与能力。

王府内,王家人高兴的坐在一起,一个个满脸笑容,已经七十多岁的王华更是高兴的连喝几杯酒。

“父亲,你就少喝点吧,你身体本身就不好,这年纪又大了。”

王守仁看着连喝几杯酒的王华,也是赶紧劝道。

这下算是如愿了,自己当了内阁首辅,他自己都高兴。

王守仁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激动的,当不当其实都没什么,内阁次辅和内阁首辅虽然有差别,但也同样已经是位极人臣了,进不进一步并不是很重要了。

“我开心啊,自然是要多喝几杯的。”

“你我父子也可以算是千古佳话了,我华夏神州几千年的历史,也没有几对父子能够像我们这样了。”

王华高兴的又喝了一杯酒下肚。

“父亲,你就少喝点吧。”

二儿子王守俭也是赶紧劝道,这都已经七十七岁的年纪了,还一杯接一杯的喝,这要是出事了,自己几兄弟可就惨了,到时候回家丁忧守孝三年的话,自己哥王守仁这个内阁首辅才当1天的时间就要让位,这就郁闷蛋疼了。

“是啊,父亲,少喝点吧。”

三儿子王守文也算跟着劝说道。

这当官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不仅仅要自己的身体好,还要自己的父母身体也好,不然的话就跟刘晋一样了,内阁首辅当的舒舒服服的时候,一下子要回家乡丁忧守孝三年。

等三年的时间一过,这黄花菜都要凉了,哪里还有位置给你啊。

自己父亲王华,这高兴归高兴,但也别喝太多的酒啊。

“哈哈,我这是高兴啊,你们哥哥有出息,我这当父亲的自然是高兴了。”

“这以后回家乡的时候,也可以荣归故里,流芳百世了。”

王华心情是相当的不错,高兴的很。

几个儿子的劝说都没有任何的用,一连喝了好几杯酒下肚,而且这一次胃口也是奇好,吃什么都特别的香,饭菜都比平时吃的多。

王守仁,王守俭,王守文几兄弟也是无奈的直摇头,看他高兴成什么样了。

自己王家其实也不差这一个内阁首辅的,王守仁自己本身就是已经位极人臣了,在朝野上也是有着很大话语权的。

以前刘晋在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是让王守仁处理的,并且有什么事情也都会请教王守仁,很多的政策,方针都是出自王守仁的手。

当不当这个内阁首辅,貌似真的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事情了。

你这高兴的喝多了,这年纪又大了,真要是出什么事情的话,那就真的影响太大了。

几兄弟心里面默默的思索着,然而事情就是如此的巧合。

第二天早上,按照以往的惯例,已经七十七岁的王华每天都起的很早,早早的起来喝早茶看报纸,然后再看看书。

然而今天却是已经早上七八点钟了,王华都还没有起床,起初下人还以为是王华昨晚喝多了,所以还在睡觉。

但等到九点钟的时候还没有起来,下人就去看了看,这一看就吓了一跳,王华惊人就这样走了。

皇宫里面,王守仁正在上早朝。

“陛下,新学大兴,每年有百万学子入学新学,然而传统书院,私塾的入学人数还不及新学的十分之一。”

“儒家之学乃是治国安邦之学,是我朝之国本,是我华夏之精华!”

“新学大兴,儒门衰弱,长此以往的话,则本末倒置,国本动摇,社稷动荡!”

有大臣正在滔滔不绝的讲述新学和旧学的事情,新旧之争,这已经是大明现在最为重要的事情了。

坐在龙椅上的弘治皇帝听着这个大臣的话,眉毛都微微皱起了,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大臣说什么国本了,说什么本末倒置这样的话了。

现在这个大臣竟然又来提什么国本,提什么本末倒置,这感觉就好像是回到了20多年前的时候了。

那个时候老旧派的官员还占多数,天天讲什么国本,祖制,江山社稷之类的,一个个嘴巴很能说,写的文章也是天花乱坠,但就是没办法去解决大明最根本的问题,天天就知道盯着自己,什么要勤俭节约,要仁义道德之类的。

此时,不仅仅是弘治皇帝在皱眉头,王守仁,韩文,钟藩,杨一清这些人也都是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个大臣这是在火上添油啊,新旧学之争本身就已经势同水火了,你还在这里添油加醋,火上浇油,这不是要搞事情嘛。

原本就已经是挺不错的了,旧学的人好好读旧学,将来考科举当官,是清高的读书人,新学的人就好好的读新学,研究数学,机器,物理等等,制造更强大的机器出来,研究科学技术,发展工业和科技,这不是挺好的嘛。

没必要再去火上浇油,而是要让双方都按照原本的轨迹继续走下去。

“臣以为朝廷应该大幅度的扩大科举考试的名额,以便让更多的学子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有能够向天子效力,为君王尽忠的机会。”

“同时也应该严厉的限制新学的发展和扩展,应该将部分的新学学校转为传统私塾的书院,用于传播儒门正道,而不是旁门左道。”

这个大臣语不惊人死不休,提出了两个意见。

一个是要扩大科举考试的名额,因为现在的科举考试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

虽然相比起新学来,旧学貌似发展的并不大一样,但事实上是大明变得赋予强大起来,大明人的生活更加富裕了,这读旧学的人比起以前来那也是多了很多倍。

读旧学的人更多了,然而科举考试的名额始终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和扩大。

以弘治三十三年的科举考试来说,前来京城参加会试的人数多达2万多人,而名额却是只有500多个,这个竞争压力就非常非常大了。

至于乡试的时候,各省的情况虽然有所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非常的卷,竞争压力非常大。

一个省乡试中举的名额往往只有100多个,有些人口少的甚至于只有几十个,而每个省都有成千上万的秀才参加乡试,其中的竞争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想要考上举人再中进士,这个概率已经低到让人发指的地步了。

这如果考不上举人中不了进士,读旧学的意义就不大了,一辈子到老就是一个穷秀才,就跟文征明差不多。

新学这边相对就好很多了,虽然新学的人数也很多,但是新学的人就业非常的广泛,会读考大学搞研究,不会读书的就去学技术当工人什么的,反正大家也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孩子,读书也是为了学有用的知识,将来好找工作什么的。

故而新学的人虽然说不当官什么的,但是往往在社会上反而过的都还不错,商行,工厂,船行,军队等等都喜欢新学出来的这些人。

因为他们所学的知识和内容都是非常有用的,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

这就让旧学的人非常不满了,凭什么我们辛辛苦苦的考科举都很难考上,想要去做一些其它的事情又都不受欢迎,而你们新学读的旁门左道反而是大受欢迎,凭什么啊!

当然了,这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儒家的人感觉到了儒家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从一家独大,到了现在新旧分庭相抗的局面,难道以后儒门会衰弱下去。

很早之前的时候就想着要打压新学,重振儒门了,只是以前刘晋在,大家斗不过刘晋,现在刘晋一走,儒家的酸臭腐儒们又开始出来折腾了。

不仅仅要振兴儒门,而且还要在这朝堂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将更多的老旧派儒家学子给推上去。

只是,这个大臣的建议明显就是前后矛盾,一方面是科举考试卷的很,要天子扩大科举考试的名额,一方面又说要让新学的学校变成儒家的书院,更多的人学习传统的儒家学说,这不是变相的又增加了科举考试的压力和竞争吗?

此外也不考虑下朝廷需不需要那么多官员的问题,这名额增加容易,以后要缩减就难了,更何况,增加名额就意味着要有对应的官职,这些他们都没有好好的考虑就站出来乱提策略。

喜欢大明镇海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镇海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的老爹是重生女配是重生的天绝魔刀重生之我要冲浪将明修仙皇朝名门婚爱,高冷老公太任性天庭典狱长圣骑士赵大牛重生娇妻有点野海贼之弹簧果实我们村的阴阳两界傻妻种田:山里汉子放肆亲足坛幸运星亿界淘宝店我的父亲是伏地魔绝世战祖开局操作蝙蝠侠盛宠妻宝一世豪婿叶凡秋沐橙
经典收藏蠢萌娘子:夫君要乖乖水浒之小孟尝女帝穿今不好惹汉厨抗战之重生周卫国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重历战争年代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启明1644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墓园崛起极道战尊扬帆明海我妻上将军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我是曹子桓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乾:帝国独裁者
最近更新锦衣血诏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寒门状元路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大明辽国公英烈传奇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靖康前夜:帝业重光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浴血山河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云起惊鸿客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水浒之往事随风
大明镇海王 中华田园牛 - 大明镇海王txt下载 - 大明镇海王最新章节 - 大明镇海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