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卷毛狗狗

首页 >>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第一庄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逐鹿从战国开始贞观悍婿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带着系统混大唐电影世界的雇佣兵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大唐如意郎大唐之超级商城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卷毛狗狗 -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全文阅读 -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txt下载 -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十章 元佑党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历经三朝,几经滚爬,至徽宗朝时,蔡京终于得以初任宰相,实现了他人生的终极目标。

任相后的蔡京,曲意奉承徽宗皇帝,揣摩徽宗皇帝的秉性、心思,渐渐便将徽宗皇帝赵佶的心思给摸准了。

蔡京发现,从表面上看,徽宗皇帝风流倜傥,极富艺术才华,行举上似乎孟浪一些;其实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图强意识,怀有重建大宋辉煌的伟大理想,意欲重拾王安石新法,实现国强民富的目标,由此而成为一代才华卓越、功盖千古的明君。

就徽宗皇帝个人情况来讲,也的确是这样,从他继位起,心中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梦想是收复后晋时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疆域;第二个梦想是建设经济发达、繁荣富强的大宋王朝。然而,徽宗皇帝最大的短处乃是眼拙,认不出真假忠奸来。试想想,一个能任用蔡京为当才宰相的皇帝,蔡京能让他成为千古明君了?这不可能嘛!

当时,蔡京摸透了徽宗皇帝秉性及心思;故此在其他人还混混僵僵时,他却再次大刀阔斧地推行起王安石新法来。

果然,蔡京大力推行新法的行为,迎合了徽宗皇帝想成就一番千古大业的心思,深得徽宗皇帝推崇,蔡京因此又成了徽宗眼里的红人。

这皆赖以蔡京此人善于总结经验也。

自从任相后,蔡京就总结自己之前被贬居杭州的经验教训,认为自己之所以被贬居杭州,全是因为对立面形象太高大上了,以至于自己在对立面的打击下,没有有效的抗衡力量。

蔡京认识到,自己要想在宰相的位置上长久地屹立不倒,就得树立起自己高大上的形象来,就得装扮出浩然正气的样子来。

蔡京如何才能树立起自己高大上的形象来呢?那就是想方设法贬低对手,将对手搞臭,让其名声败坏,永世都不能翻身。

蔡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自己高大上的形象来,才能确保自己在宰相位置上长久地屹立不倒。

为此,蔡京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最后,蔡京想出了办法,就是在朝廷大殿门口及各州府衙门前树立“元佑党人碑”。

啥叫个“元佑党人碑”?

欲知这个情况,先得说所谓的“元佑”及“元佑党人”是怎么回事。原来,所谓“元佑”,乃是哲宗朝的一个年号,共使用了九年。当时哲宗皇帝刚刚继位,年仅十岁,故由宣仁太皇太后主持朝政;所谓“元佑党人”乃是元佑年间在宣仁太皇太后支持下、以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吕公着、苏轼等为首的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旧党”。

为什么要给元佑党人立碑?这可不是为了表彰元佑党人,而是为了搞臭元佑党人,让他们的名声遗臭万年。

那个年代没有报纸,发布不了红黑榜,石碑就是当时的传统媒体,平日里,人们就是从一块块立着的石碑上获得信息。

几十年新旧党争,如今新党主政了,自然想着给旧党立块让他们遗臭万年的碑。

为此,蔡京怂恿着徽宗皇帝将司马光的太师、温国公、文正等赠谥一律削除,将哲宗皇帝赐予司马光“忠清粹德”的碑也给毁坏。同行是冤家,卖面的见不得卖石灰的。同为书法大家,苏轼在文学方面更胜蔡京一筹。出于嫉妒心里,蔡京还将遍布全国的、由苏轼书写的碑统统毁掉。

其实,那个苏轼既算不上旧党也算不上新党的,因为在新旧党之争中,苏轼只反对不对的东西,对对的东西还是大力支持的;概是因为苏轼文名太盛、影响太大,压住了蔡京的风头,故此而遭了殃,除了他书写的碑被毁外,连同其他人书写了他诗词文章的碑也悉数被蔡京给毁了。

将堂堂正正歌功颂德的碑毁了之后,蔡京便在端礼门前立了一块由他撰稿、徽宗皇帝御笔亲书的元佑党人碑。随后,蔡京传令各州县,召集匠人,统统临摹端礼门前由他撰稿、徽宗皇帝御笔亲书的元佑党人碑,立于于各州县衙门前,不得有误。蔡京还要求各州县要召集上好的匠人,要确保御笔亲书字体原模原样,否则就是大不敬,就要追究各州县官长及充役石匠的责任。

蔡京此举,用意明显,就是好叫天下人都知道,这大宋朝,除了他蔡京外,再无一个好人,也好叫反对自己的人及子孙,臭名远扬,永世都不得再当官。

各州县收到宰相之令,觉得在州县衙门前立块黑榜,实在是有碍观瞻,甚是不妥;然而,此乃当朝宰相蔡京之命,况且又是皇上御笔亲书的,岂可违拗?!故此,各州县心里虽觉不妥,但也无可奈何,只得违心执行,忙着找当地有名的石匠,刻立“元佑党人碑”。

话说长安府有一石匠,名叫安民,刻碑技艺尤其娴熟,便被长安府衙役招来,充刻字役。

那安民虽乃升斗小民,却是辩得来忠奸的,知道谁好谁坏。

安民被府衙抽来充刻字役,见奸人党碑上,首个便要刻上的名字乃是司马光,心里不悦,不想刻立此碑,便借故躲回家里。

长安府衙役不知安民何故躲回家中,怕延误了刻碑之事,被上司追责,便屡次去催,令安民前往长安府衙,往石碑上刻字。面对衙役,安民以种种借口推辞,拒不承差。

府衙无奈,遂将情况报告给长安府知事。

长安府知事闻报,心中甚是好奇,暗道:安民乃是一石匠,刻碑乃是挣钱的差使,他人想干,因为技术不行还干不上呢!他安民升斗小民一个,凭手艺吃饭,既是有这么好的事情,高兴还来不及呢,何故敢违抗差令?拒不承差?!这岂不是怪事一桩!

为了探究其中的原因,长安府知事亲自带着几个衙役,一路来寻安民,追问缘由。

长安府知事及随从衙役来到安民家时,安民正独自一人呆坐。

衙役闯入门中,不由分说,拧着安民的胳膊,将安民逮出堂屋,押至知事面前。

知事怕安民受到惊吓,忙让衙役们放开了安民。

安民跪伏于地,向知事老爷行叩头礼。礼毕,安民站立一旁,等候知事老爷训话。

知事瞪着眼睛,问安民道:“安民,你乃升斗小民,官府找你来刻碑是给你钱的,又不是让你白刻,这挣钱的差事,你为甚不承?难道你要抗命不遵?你也晓得老爷的脾气的,若惹得老爷焦躁,饶不了你一顿板子!”

安民闻言,复跪伏于地,答道:“知事大人在上,且听小民陈述。小民虽是愚蠢,但立碑的意义,小民还是懂得的,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碑上的人皆是奸人,好防备他们败坏朝政。”

府官闻言,心里宽慰,说道:“对呀,正是此理;看来你不傻嘛,明白事理着哩!那你何故拒不承差呢?”

安民续说道:“既是知事大人询问,小民实话实说。小民若明白事理,自然便去刻了;然而,小民想那司马相公,鸿儒大学,海内统称正直,现今却指为首奸,令小民无从索解,故此不忍镌刻。”

知事闻听到安民这一番话,勃然大怒,骂安民道:“你知道个鸟?!此碑乃当朝蔡太师撰稿、圣上御笔亲书,我等大臣尚且不敢违拗,你一个干活充役之人,有钱挣就行了,竟敢违抗朝廷之令?!简直是藐视法度,目无尊长,以下犯上,胆大妄为。”

说着,便让旁边观看的衙役取了大棒来,狠狠地打安民。

衙役们闻令,抡起大棒就打安民。

安民挨了几棒,心里恐怯,又跪于地上,哭着禀道:“知事大人饶命。知事大人既是打着让小民刻碑,小民不得不刻;然小民有言在先,有一事相求,望知事大人恩准。”

知事闻言,心里好奇,心想,你一个升斗小民,有甚的事求得到我知事大人?如此想着,便说道:“安民,你有甚事相求?刻字立碑的事上,本官本是不许你提条件的,然本官闻你所言,甚是好奇,故此特许你说了。”

安民答道:“小民特求大人,小民刻是刻,但万万莫让小民将小民的名字镌刻在石末。”

知事闻言,被安民的话给气笑了,咳喘着说道:“安民呀安民,你以为你是谁呀?你就是个乡间匠人,升斗小民,你算个鸟啊!连本官我的大名尚且刻不到上面呢,把你的那么个贱名,有个甚的用处,还想上到这个碑上呢,你也太不量力了!快去刻碑,莫要惹得老爷焦躁,让衙役们大棒侍候你。”

安民见状,心中无奈,只得随了知事和衙役们,到府门前,于石碑之上,镌刻石碑。

一连几日,安民心里伤悲,一边刻着字,一边掉着眼泪,万般无奈中,勉强刻完了石碑。

完工后,安民面对石碑,跪伏于地,磕了三个响头,哭着走了。

这安民,还算是个有良心的匠人呢。

这是一个例子,其他州县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在蔡京的催促下,陆陆续续,各州县衙门前,均竖起了“元佑党人碑”。

喜欢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灭世:扬雪尘落霸剑独尊现代武客行重生后我母凭子贵上位了战婿归来都市神眼高手重生继承者:娇妻有点坑天才剑仙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无上丹尊御宝太太走后,发现孕检单的叶总哭疯了校花狂少末世女有空间,在年代文悠闲生活网游-梦幻现实苏缈苏喻言全本免费阅读圣墟(圣虚)我,天谴开局,气运之子被我气哭快穿:炮灰女配和黑化男主是绝配盖世天帝
经典收藏三国之胜谋天下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抗战之重生周卫国史上最囧的穿越:腐女皇妃天坞少年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贞观楚王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重生之傲仕三国[综穿]相依为命我妻上将军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我是曹子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成为赘婿的我只想跑路男卑女尊修仙界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最近更新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红楼大国师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我四叔是朱元璋隋唐:项羽传承幼帝传奇回到古代积功德权征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寒门人杰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九霄魂录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李隆基的纨绔皇孙皇子无双天命储君扫天下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卷毛狗狗 -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txt下载 -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最新章节 -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