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首页 >>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寒门崛起笔趣阁天下枭雄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我在大唐做战神灵剑尊大明元辅三国之袁家我做主逐鹿从战国开始汉世祖
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 五代十国往事全文阅读 - 五代十国往事txt下载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69章 后唐建立1传国玉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后唐建立1传国玉玺】

乾化四年(914)正月,李存勖擒斩刘仁恭、刘守光,威震河北。王镕的幕僚提醒道:“大王您拥有‘尚书令’的头衔,那可是后梁政权册封的,如今大王追随河东李存勖而与后梁为敌,就不该再保留后梁的官衔。况且自太宗李世民以来,就没人敢接受‘尚书令’。现在李存勖在河北扛把子,功勋虽然大,职位却很低,您不如顺势把这个头衔转让给他。”

王镕听完,后脊梁直冒冷汗,“对对对,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于是联合定州王处直,分别派使节出访太原,共同拥护李存勖为尚书令。

老规矩,李存勖推辞三次,然后接受,并援照太宗李世民旧例,设置代表中央的地方权力机构——行台,从此之后,李存勖就可以以唐朝皇帝的名义发布命令。

很明显,李存勖接受“尚书令”、设置行台,都是不合法的。先不说“尚书令”是否允许转赠,王镕的尚书令是后梁册封,如今李存勖和王镕均不承认后梁政权,那么“尚书令”也就根本不存在了。然而在王镕的求生欲和李存勖的虚荣心作用下,各方都达成了一种默契,刻意回避了法理上的正确性这一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

接受“尚书令”,是李存勖称帝的重要里程碑。

到了贞明七年(921),李存勖取得了对后梁战争的节节胜利,控制范围不断扩大,几乎控制了黄河以北的全部土地,获得了极大的声望。

于是,早就称帝建国的前蜀、新近称帝建国的南吴(淮南),屡次给李存勖写信,劝他也早日登基称帝,加入皇帝朋友圈。

李存勖把这些书信转发给左右官员,并评论道:“从前,王太师也曾不断地劝先父登基称帝,说唐朝已经灭亡,我们应该各自称帝,各霸一方。先父告诉他,‘当年李茂贞称兵犯阙,昭宗皇帝驾幸石门,我率军诛杀奸贼,那个时候,河东声震天下,我如果趁机挟天子以令诸侯,盘踞关中,自己撰写一份九锡禅让诏书,岂不美哉?只因我家世代忠孝,宁死不篡。’先父还教导我,让我将来一定要匡扶唐室,不要学这帮家伙(朱温、王建)!时至今日,这些话语犹在耳畔。”说着说着,李存勖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李存勖说的冠冕堂皇,还不忘含沙射影,影射朱贼篡唐。我们还可以看出来,李存勖对王建的称呼是“王太师”,是王建在唐王朝的官位,李存勖表面上积极维护唐朝文物制度,所以只承认唐王朝的册封任命。

同时,还可以看出来,河东集团内部对“幸石门”之后班师太原事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也认为当年就应该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该听盖寓的妇人之仁。

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李存勖口口声声要做唐朝忠臣,痛斥朱贼篡权、王建割据,他内心深处果真是这样想的吗?

答曰呵呵。

李存勖嘴上说不要,然而身体却很诚实。接受“尚书令”就是向外界释放的一个强烈信号。

前文“三镇犯阙”,在讲王行瑜讨要尚书令时,已经提到过,自从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后,“尚书令”就成了唐朝人的一种禁忌,从此之后再也没人敢接受这个荣誉称号,而接受“尚书令”也就成了心怀篡逆的潜规则。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代宗皇帝赐他“尚书令”,郭子仪坚辞不受,最后代宗皇帝实在无奈,只能把郭子仪坚辞尚书令的事迹交给史官,命编入国史。

此后,“尚书令”就成了大臣忠诚度的试金石,接受就意味着谋反。

李存勖既然已经坦然接受了“尚书令”,就等于给手下传递了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如果手下们还无动于衷、装傻充楞的话,那就太不懂人情世故了。

随着李存勖在对后梁作战中的节节胜利,文武官属及天下各镇(如前蜀、淮南)不断劝进,请求李存勖顺天应民,早日登上皇帝宝座。

李存勖一边表示拒绝,“我是唐臣,不是唐贼”,一边却吩咐手下采购名贵玉石,雕刻皇帝玉玺。

这时候,魏州有位法号叫“传真”的和尚献出了传说中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自诞生之前就已经名扬天下了,而它的身世也一直充满神秘色彩。其前身是“和氏璧”,成语“完璧归赵”的那块儿璧,后由秦国丞相李斯篆刻,日后成为皇帝的“营业执照”,唯一合法信物。

翻看史籍,就会发现这块儿传说中的传国玉玺有多次遗失的记载。最早的一次出现自秦始皇本尊,据说他过洞庭湖时,忽然起了惊涛骇浪,秦始皇惊惧不已,便将玉玺抛入湖中,祈求龙王保佑,于是玉玺不知所踪。

多年后,才被人打捞,重新献上。

刘邦称帝后,得到了该玉玺,据记载,玉玺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寿且康”八个字,然而传说中的传国玉玺应该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也就是说,如果史料都是真实的,且无笔误、讹漏的话,刘邦手里的就已经是山寨版的了。

王莽篡汉的时候,向太后逼要玉玺,太后一怒之下,把玉玺摔在地上,摔去了一个角,后来用黄金修补,故而传国玉玺得到一个小名,“金镶玉”。俗话说“有眼不识金镶玉”中的金镶玉,就是指传国玉玺。

汉末董卓作乱时,这个玉玺再次失传,据说被孙坚从枯井中捡到;之后又被袁术讹诈到手;袁术死后,玉玺辗转来到曹操手中……

传到隋朝,隋炀帝死后,玉玺被人带入漠北,从此在中原销声匿迹。李世民不得不再次山寨了玉玺。之后隋朝的政治犯从漠北逃回中原,将玉玺献给李世民。

一直到唐朝末年,黄巢进犯长安,据说这个玉玺再次下落不明。

现在,传真和尚献上了“玉玺”,说这是黄巢犯长安时,他的师父无意间得到的,只知其精美绝伦,却不知其为何物,一直珍藏了四十年,而他最近手头缺钱,便想到市场上出售,这才被人认出,特来进献。

李存勖非常高兴,文武百官一齐道贺,大摆宴席,不醉不归。

值得一提的是,王建那里也有一个“传国玉玺”,据说是僖宗幸蜀时,由田令孜带去成都的,被田令孜藏匿,后来被人发现,献给王建。

这些玉玺的真假无须鉴定,因为它的真假毫无意义,它同样只是一个信号,如同“尚书令”一样,是有雄心壮志的枭雄们的探路石,是登基称帝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任何一个打算称帝的人,都会得到来自民间的“传国玉玺”,境内都会出现各种祥瑞。这是称帝的一般套路。

张承业听到这个信号后,立即从太原赶奔魏州,苦口婆心地劝阻李存勖,不要心生邪念!

“大王世代忠于唐室,所以老奴我尽心服侍大王父子两代人,长达三十年之久!今日,河北粗定,然而朱贼尚在,大王则能急于称帝?大王应该先彻底消灭朱贼,为二圣(昭宗、哀帝)报仇,然后寻访李唐王室后裔,拥护他们继承大统,再南征淮南、西讨前蜀,恢复大唐昔日江山!”

匡扶唐室,只不过是李存勖的政治口号,某些事情是水到渠成的事儿,骗别人的鬼话,怎么能把自己骗了呢?张承业,你入戏太深了吧。李存勖是这么想的,但嘴上不能这么说。

李存勖做出很为难的样子,“我也不愿这样,可是你看,他们非得这样……盛情难却嘛,我也是骑虎难下啊。”

李存勖摊牌了,不装了,我就是要登基称帝。

李存勖,你这个渣男,你欺骗了我,欺骗了我的感情!张承业痛苦不堪,放声痛哭,“天下人民浴血奋战,全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匡扶唐朝!而今大王你竟然要自己当皇帝……”

张承业是天真的,单纯的,他对唐王朝的忠心是感天动地的。匡扶唐室,是他毕生的事业和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他尽心辅佐李克用、李存勖,把大好青春(30年)献给了河东集团,殚精竭虑了一辈子,眼看革命已经处在胜利前夕,李存勖却突然叛变革命,窃取胜利果实……李存勖,你与朱温是一丘之貉!

哀莫大于心死。

我们无法去体会张承业的痛苦,毕生心血毁于一旦,精神殿堂瞬间崩塌……太残忍,太残忍。

张承业老泪纵横,哀号着喊出令人无比心碎的一句话:“你可坑死我了(误老奴矣)!”

返回太原后,张承业绝食殉唐。

喜欢五代十国往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五代十国往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吞天邪帝巅峰宝鉴名柯:毒唯恋爱手册末世:极度崩坏灵气复苏,从承包山头开始一世豪婿叶凡秋沐橙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天降神婿陈黄皮全文免费阅读盛宠之嫡妻归来谁来治治他最仙遊战皇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名门婚爱,高冷老公太任性将明名门枭宠:老婆,乖一点肤浅者鬼眼道长重生年代大院娇媳美又飒总裁强势爱:染指,小甜妻!
经典收藏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综穿]相依为命支点大周九皇子我在大明得长生大明执刀人华夏鼎世我是曹子桓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我妻上将军来自深海的他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明末求生记一瘦解千愁一穿就成绝世高手史上最囧的穿越:腐女皇妃
最近更新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锦衣血诏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英烈传奇大周第一婿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大乾风云起苍穹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玉符传奇清宫秘史十二章道藏辑要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楚武信君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冰临谷
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 五代十国往事txt下载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 - 五代十国往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