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首页 >>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入赘王婿谍影:命令与征服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军工科技天唐锦绣龙血战神穿越了的学霸水浒话事人临高启明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
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 五代十国往事全文阅读 - 五代十国往事txt下载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3章 三围太原(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氏叔琮在城外深挖壕沟,构筑土墙,修建了稳固的防御工事,还每天都穿着宽袍大袖,在前线悠闲地踱着步子,向守军展示自己的胸有成竹,瓦解河东兵的斗志。

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李克用重返中原以来的一切成果,均被朱温夺走。河朔、河中、昭义……就连革命根据地河东太原府,也危在旦夕。

李克用召集诸将,商讨对策。会议上,李克用难掩心中忧愁,告诉大家说,自己准备放弃太原,退守云州,然后找机会东山再起。

李嗣昭、李嗣源、周德威坚决反对,说大王请不要说这种丧气话,有我们几个在,誓与太原共存亡!

李存信则支持逃跑,“共存亡?只怕是只能共亡吧。如今,关东、河北的广袤领土全被朱温霸占,兵精粮足,麾下百万雄师,而我们兵力也少、疆域也小,又困守孤城,再看他们,在城外兴筑堡垒、挖掘壕沟,作势长期消耗。我们再迟疑下去的话,就真的插翅难逃了,活活困死,玉石俱焚。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不如暂且战略转移到北方,徐图后计,卷土重来,东山再起嘛!”

李克用听得频频点头,好汉不吃眼前亏嘛,干嘛非在太原跟朱温死磕?

李嗣昭、李嗣源等竭力劝阻,“太原,吾辈根基,不可轻举妄动啊!”

双方争执不下,李克用始终倾向于逃跑,回到人生起点。

犹豫不决中,李克用想到一个人,这个人的观点将成为他的最终决策。这便是李克用的妻子,刘氏夫人。

李克用的刘氏夫人聪明机敏,智谋广远,且知兵事,文武双全,常教导李克用的侍妾们练习骑射。“上源驿事变”中,正是因刘氏夫人的出色表现,李克用才化险为安,免遭灭顶。因此,李克用非常敬重刘氏夫人的意见,许多军国大事最终都要找她来拍板。

李克用告诉她,说我们准备放弃太原府,退守云州了。

刘氏一听,柳眉倒竖,杏眼圆瞠,“谁出的主意?”

“存信。”

刘氏破口大骂,“李存信这个代北牧羊小儿,他懂个屁!你不是经常取笑王行瑜吗?王行瑜当年弃城失势,任人宰割,你分析地头头是道,挺透彻啊,今天为什么要步他的后尘?况且你早年也曾避难于鞑靼,险遭暗算,多少次死里逃生,幸亏国家多难,你才有机会回到中原。现在我们屡战屡败,军心涣散,你这时提出逃亡塞外,有几人愿意跟你走?且不说代北戎狄唯利是图、形势凶险,你真以为你能安全到达塞外?”

李克用幡然惊醒,大悟而止,遂下定决心,要与太原共存亡。

几天后,河东各路兵马向太原府集结,之前被打散的溃兵也逐渐收拢。

李克用的弟弟李克宁刚刚被任命为忻州刺史,走到半路途中,听到了汴军大举包围太原的消息,立刻调转马头,返回太原,并对左右人员说道:“太原就是我的葬身之所!”极大提升了守军士气。

李嗣昭与周德威不分昼夜地分兵四出扰袭,斩将夺旗,使得汴军应对不暇,疲于奔命,苦不堪言。

此时,城外的汴军又爆发了瘟疫,战斗力锐减。

朝廷也派来特别调解员,诏令朱温与李克用和解。

朱温借坡下驴,送个顺水人情,接受和解诏书,班师河中。

朱温的战略目标是去凤翔夺天子,这次围攻太原完全是在计划之外。对于河东李克用,朱温只需要做出防守态势,保证河东势力无法干扰凤翔的核心战场即可,只是没想到氏叔琮、朱友宁的自卫反击战取得了惊人的成效,一不留神推到了太原城下,如果能一鼓作气拿下太原,当然是皆大欢喜,一旦受阻,便可班师,稳固既得利益,不存在任何遗憾。

氏叔琮奉命撤退,与李嗣昭、周德威打了长时间交道的他,料定他们必然追击,于是故意在高岗之上留下几匹战马和军旗,做疑兵之计。

不出所料,李嗣昭与周德威果然率部追击,也果然认定氏叔琮在高岗之后留有埋伏,不敢复追。

氏叔琮得以安全撤回潞州。

借着汴军撤退的机会,河东李克用夺回了慈、隰、汾三州。

第三次太原之围有惊无险地化解,但这对河东势力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元气大伤,此后一连数年,李克用都无力与朱温争霸。

对李克用心理的打击更是几乎致命,甚至使李克用一度陷入信仰危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被打到怀疑人生。

战后,李克用召开会议,指出必须储蓄粮食、修缮甲兵、强化防御工事,以应对汴州方面的威胁。。

谋士李袭吉却针锋相对地表示反对,指出国家的富足不在于仓储是否充实,军队的强大也不在于数量的多少,人民只愿意归附有德之人。苛政猛于虎,横征暴敛,只会瓦解民心,动摇根基。

李克用的建议看似相当合理,囤积粮草、招兵买马、修筑工事,然而秣马厉兵必须在休养生息之后。如今大战新败,百业待兴,不宜整兵备战,大搞军备竞赛;囤积粮草,就是要加重人民的赋税;广募军队,就是向人民掠夺劳动力;修筑城池,更是要征调民力。

所以李克用的建议等于是横征暴敛,加重人民的负担,从而激化内部矛盾。

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外在环境而单独存在。国家的大政方针同样不存在“万金油”,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无论是重农抑商,还是闭关锁国,都要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判。

所以李袭吉引经据典,驳斥李克用“秣马厉兵”的政策。

随后,李袭吉给出了自己的意见,说变法不如培养人才,改革不如遵循旧规。还举例说韩建积蓄钱粮无数,是关西集团中家底最殷实的,却第一个向朱温投降;王珂也不断变法,却最终投降朱温;定州王处直的城池高大,也臣服于朱温;当年蔡州秦宗权的军队众多,也照样灰飞烟灭。

变法也好,改革也好,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而这部分人往往是位高权重的既得利益集团,从而引起他们剧烈的反弹和抗争。从古至今,变法的背后都是无数的流血和牺牲。对于一个政权来说,变法和改革就等于做一次大手术。而对于现在的李克用来说,他的河东集团已经是百病缠身、奄奄一息,难以经受住折腾,所以李袭吉才会主张一动不如一静,遵循旧制。

李袭吉并不是反对所有的变革,他指出,应该从上而下地提倡节约,戒除奢靡,爱护人民、减轻徭役,劝课农桑,发展经济;用武官平定祸乱,而由文官来治理百姓,钱粮的调度支取也该完善起一套严格的制度,司法系统也要加强规范化,不能滥赏滥罚,杜绝贪赃枉法。

李袭吉也在“变法”,只不过他把改革的矛头指向了河东势力的顶层圈子——沙陀贵族。

李克用的亲卫军全部由沙陀人和其他少数蛮夷部族组成,他们往往野蛮凶残,目无法纪,经常仗势欺人,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给河东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

要变法,先治他们。

除了谋士李袭吉,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也十分反感这些沙陀贵族,劝李克用对其加以约束。

李克用却不以为然,替这帮“八旗子弟”开脱道:“他们追随我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府库空虚,无力负担军饷,甚至不得不靠出卖战马来勉强维持。而各地藩镇都在高薪聘请勇士,如果我执法太严,他们必将一哄而散,各奔前程去了。等缓过这股劲儿来,再慢慢整顿军纪吧。”

李存勖无可奈何,只好说些李克用爱听的话,比如否极泰来,比如朱温是靠蛮力和权术发展起来的,口碑不好,而咱家世世代代忠贞不二,虽然暂时落魄,但早晚能干掉贼子朱温。

李克用听了很是欢喜,认为儿子说的很有道理,于是更加对他另眼相看。

喜欢五代十国往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五代十国往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的老爹是重生丹崖仙途金玉良缘之肖少霸爱离婚后大佬前夫赖上我英雄联盟之最强重生斗战魔帝凛冬斗罗盛宠之嫡妻归来天绝魔刀神道丹尊快穿之我真的不是渣巅峰宝鉴神医御兽后战龙归来林北成仙械医重生年代不做贤妻错爱首席浓情密爱:鲜妻,你好甜女施主请留步
经典收藏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不宋三国之胜谋天下来自深海的他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墓园崛起纨绔帝业水浒之小孟尝历史的执笔者这个三国太可怕了!支点秦时之血衣侯传奇明贼风水卜卦爱妃,本王俯首称臣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抽个美女打江山华夏鼎世
最近更新水浒之往事随风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巨宋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大乾风云起苍穹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史上最强县令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云起惊鸿客高门庶子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 五代十国往事txt下载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 - 五代十国往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