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青玉狮子

首页 >> 乱清 >> 乱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混在皇宫假太监长平长平神话版三国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我的道姑师父宋缔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龙血战神医毒狂妃路子野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
乱清 青玉狮子 - 乱清全文阅读 - 乱清txt下载 - 乱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五二章 关起门来的大学士、总督和一等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婉妃竟是猜的极准。

第二天,登基大典的日期,正式公布了——就在“国丧”期满后的第三天。

算算日子,圣母皇太后为文宗显皇帝“静修祈福”的一年之期,眼瞅着也要到了,登基大典之后,圣母皇太后就该自天津回銮北京了,大喜的事儿,一件接着一件啊。

当然,所谓“大喜”,有人以之为喜,有人不以之为喜,这就不去说它了。

今上的登基大典,一拖再拖,终于拖到了“国丧”期满,台面上的说头,是穆宗毅皇帝弃天下,今上姊弟情深,哀毁逾甚,不忍在“国丧”期间行庆吉之事;而真实的原因,大多数人是这样认为的:“上头”不想沾穆宗的晦气。

如果在“国丧”期间举行登基大典,别的不说,坐在太和殿的宝座上,放眼望去,不仅太和殿内,个个一身孝服,太和殿外,从丹陛到广场,也是一片白茫茫的——哼,到底是办喜事儿呢,还是办丧事儿呢?

本来呢,就算是丧事儿、喜事儿一块儿办,也没有什么太大不了的,可是,穆宗之宾天,不仅是早崩,且死因过于吊诡,这桩丧事儿的晦气,实在是太重了,能不沾惹,还是不要沾惹吧。

不过,将登基大典拖到“国丧”期满,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做法。

登基大典和新皇帝的合法性,虽然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对于新君的践祚来说,却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仪典,只有举行了登基大典,继统承嗣的所有程序,才算都完成了。因此,只要情况允许,新皇帝都会尽早举行登基大典,哪怕要看“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也只好忍一忍了。

拿穆宗来说,他是在热河“柩前即位”的,登基大典,则是从热河回銮北京后才举行的,已经算是拖了很长的了,不过,依然是在“国丧”期间。

新君继位上谕的公布和登基大典的举行,两者的时间,如果相距过长,最大的一种可能性,就是新君继位的争议较大,为稳妥起见,在登基大典举行之前,不能不先做各种威逼利诱的功夫,如此一来,登基大典就不能不向后拖了。

因此,也有人是这么想的:今上以女子继统承嗣,自古所无,当然属于“争议较大”者,“上头”忙着梳拢异议者,登基大典,就只好先往后放一放了。

不论为了什么缘故拖到“国丧”期满,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洪绪皇帝的登基大典,就要举行啦。

登基大典是目下朝野上下、庙堂阛阓最瞩目的一件事情,凡和登基大典相关的,都能“蹭热度”,其中的“头条”,得算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曾国藩进京陛见。

曾国藩此番进京陛见,主要目的,不为述职,也不是什么“观礼”——封疆大吏守土有责,非奉旨不得离开辖区,不管北京有什么庆典,不管庆典有多么热闹,对于他们来说,都没有“观礼”一说。

曾国藩是被派了在登基大典上“捧读表文”的差。

这个“表”,即是宣示今上正式登基的文诰,“捧读表文”是至高的荣耀,一般情形下,只有两种人有这个资格,一是地位最高的亲贵,一是首席殿阁大学士——曾国藩是文华殿大学士,正居殿阁大学士之首。

“地位最高的亲贵”,一共两位,一位装模作样的“自谦”,或者说“避嫌”,不肯干这个差使;另一位则是真正的“避嫌”——我已是闲云野鹤,这种事情,怎么还来找我,这不是难为人么?

于是,这个登基大典上第一风光的差使,就落到了曾国藩的头上。

事实上,曾国藩盈满之咎,常忌于心,并不愿出这个风头,而且,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亦实在不愿此时入京。可是,他找不到辞差的理由;另外,直隶总督衙门驻地保定,距离北京近的很,旅途谈不上什么“奔波”,也不好拿自己的老病说事儿,无奈之下,只好奉诏入京。

曾国藩的身份是多重的,每一重,都到了人臣的极峰:文华殿大学士为天下读书人之首,直隶总督为天下疆臣之首,一等毅勇侯则为天下世爵之首——亲贵之外,没有人的爵位可以和他比肩了。

如此一位功绩卓著、名满天下的三朝勋臣,就算单纯述职陛见,也是十分引人瞩目的,更何况,曾涤生还是登基大典的“宣表官”,以及出现在登基大典上的唯一的一位重量级“外臣”?

曾国藩是“国丧”最后一天到京的,一进城,先到宫门递请安折子,磕头行礼——行了两遍礼,一次算是“请安”,一次算是“谒灵”。

回到作为公馆的贤良寺,人还没有坐定,水还没有喝上一口,请谒的帖子便接踵而至了。

但是,曾国藩吩咐,不论来客是谁,一律挡驾。

门上翻来覆去,只有这么几句话,“爵相交代了,王命在身,不敢旁骛,不管有什么见教,都请等到登基大典之后再说。”

曾国藩门生故吏遍天下,外省固然多,京里也不少,来客之中,也有不少他的学生,便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儿,就是替老师磕个头、请个安——老师戎马倥偬多年,如今春秋高了,不晓得身子骨儿怎么样?看一眼,才好放下心来。”

门上皮笑肉不笑的,“爵相的身子骨儿嘛,就那个样子,看了不会变得更好,不看也不会变得更差——大人有心了。”

来人只好怏怏而去。

客人中还有好几个两江——江苏、安徽籍贯的,说是两江受惠中堂至深,受乡梓士绅之托,前来问候起居。

遇到这种情形,门上的口气就不大客气了,“爵相督直,如果是直隶士绅有所陈请,登基大典之后,或许不能不见,可是,两江关爵相什么事儿?大人请回,就是登基大典之后,也不必再劳步了——爵相是不会见的。”

然后,也不管人家脸上挂不挂得住,掉头入内,关上了大门。

这一鼻子灰碰的……

曾国藩闭门谢客的态度之决绝,是比较反常的,引起了官场上的许多议论。

有人说,曾涤生秉持的是陛见之前不访客、不待客的旧规。

早些年的时候,外省大员入京陛见,确实有陛见之前,不访客、不待客的规矩,可是,这条规矩,虽未明文取消,但事实上早就废弛了。

第一个反对这条规矩的,就是当年的关贝子,如今的轩亲王。

轩亲王以为,外省大员抵埠之后,何时陛见,往往不能马上就定了下来,就马上定了下来,陛见也是几天之后的事情了;而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外省大员进京一次不易,在北京也不能盘恒多少时日,如果拘泥于陛见之前,不访客、不待客的旧规,这几天,就算白白的浪费掉了,于公于私,都是十分可惜。

所以,曾国藩如果见客,决不能有人说他“逾距”,事实上,门上转述曾国藩谢客的缘由,也是一个含混的“王命在身”,不是陛见之前,不访客、不待客的老规矩。

还有,不见就不见吧,门上的话,何以如此夹枪带棒,叫人下不来台?

曾涤生既为谦谦君子,又向来忧谗畏讥,怎么会做这种无谓的得罪人的事情呢?

这……不是他一向的做派啊!

于是,又有人说,贤良寺的门上,自然是曾涤生的戈什哈,军功出身,粗鲁不文,不懂规矩,也是有的。

这个说法,没有什么说服力,曾涤生的戈什哈“不懂规矩”,天底下就没有“懂规矩”的戈什哈了。

还有,贤良寺的门上,说的话虽然不客气,可是,究其谈吐,似乎不能往“粗鲁不文”上头靠。

反正,怪了。

登基大典相关的“热搜榜”,曾涤生入京陛见及其反常种种,排第一位;排第二位的,是这样的一条消息:这一次的登基大典,泰西各国驻京公使,将入紫禁城观礼,嗣后,将觐见今上,当面致贺。

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未完待续。)

喜欢乱清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乱清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大明小郎君纵横都市惊!小可怜竟是玄学大师天庭典狱长魂断桃花村百鬼夜行我的老爹是重生闪婚之谈少的甜妻神医废材妃我的美女总裁我真是个富二代总裁前妻很抢手波矮子的开挂人生最仙遊凛冬斗罗巅峰宝鉴开局操作蝙蝠侠斗罗之野猪凶猛豪门巨星之悍妻养成离婚后大佬前夫赖上我
经典收藏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支点一瘦解千愁阿尤布王妃我在大明得长生明贼【完】暴王偏爱小萌妃极道战尊历史的执笔者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华夏鼎世嫡妃当宠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秦时之血衣侯传奇汉厨我妻上将军重生之傲仕三国绝世宠臣
最近更新铁骑红颜:大秦霸业云起惊鸿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高门庶子靖康前夜:帝业重光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大唐躺平王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乱清 青玉狮子 - 乱清txt下载 - 乱清最新章节 - 乱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